初中化学_盐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难点:让学生能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化学反应的是否发生,三、教学过程(一)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回顾与总结】教师发给学生本节复习课的学案, 展示教学情境一的内容。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将给出的各物质进行分类。
让学生对前期学习的物质的分类进行复习,从而辨别刚刚学习的酸碱盐所属的类别。
1.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 纯净物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举例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氧化物 举例_____________酸 举例________________碱 举例________________盐 举例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回顾物质的分类(集体回答),并让学生举例(个别回答)2.酸碱盐的组成分类 酸 碱 盐 组成 氢离子+酸根离子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金属离子+酸金属单质举例___________非金属单质 举例__________根离子例HCl HNO3NaOH Ca(OH)2 NaCl BaSO4H2SO4 H2CO3Cu(OH)2Fe(OH)3 Na2CO3 CuSO4注意:NH3·H2O 属于碱NaHCO3NH4Cl NH4NO3属于盐NH4HCO3(NH4)2SO4让学生说出四大酸根离子,并列举出常见的酸;说出碱的组成并列举出常见的碱;说出盐的组成并列举出常见的盐。
然后教师总结并出示特殊的碱和盐。
【亲身体验,勇于创新】教师把有关酸碱盐的酸根离子,碱根离子,常见的金属离子等提前制作好的卡片发给不同的同学,让同学们按照阴阳两类离子站成两排,然后下面的同学们任意出题让他们组合成不同的酸碱盐,下面的同学可以说物质的化学名称,物质的俗名以及物质的应用。
初中化学_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酸碱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来进行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层面来认识物质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2)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建立宏观、微观的紧密联系;(3)能够运用酸碱盐的有关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性质【教学难点】综合利用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明确目标巩固基础】1.学生音乐背景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2)理解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建立宏观、微观的紧密联系;(3)能够运用酸碱盐的有关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巩固酸碱盐基础知识3.学生展示,进一步梳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之间的关系学生板书如右图:【设计意图】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在新授课以及在前面的章节复习过程中重点巩固的基础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知识点的掌握是没有问题的,基于这样一个学情分析,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梳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过程进一步熟悉酸碱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巩固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初中化学_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酸碱盐这部分的内容很多,一节课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堂课只针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复习。
【教学策略】1.通过物质分类连线增强学生对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认识。
2.通过学生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纠正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
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4.通过多媒体和学生复习讲义的配合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注意力更集中,目标更明确。
【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典型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各物质之间关系的建立。
【教学过程】〈导入〉一日三餐,离不开食盐,改良酸性土壤,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也常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能感受到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我们已经复习了酸碱盐的物理性质以及特性,现在我们来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回顾和归纳。
【活动一 快乐连线】设计意图:通过连线游戏,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活动二我会鉴别】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两瓶无色溶液A、B,一瓶是稀盐酸,一瓶是石灰水,他不知道该怎样区分,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帮他呢?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展示。
初中化学_酸碱盐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酸碱盐单元复习)二十二中酸碱盐通常是孩子们最头疼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涉及的概念多、物质分类多、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多、实际应用的多、题型变化多,因此要掌握这部分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酸碱盐又是中考化学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仅凭一节复习课是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复习得面面俱到的。
我计划把复习重点落实在以下几点上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链。
酸碱盐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要看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基础知识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例如:酸碱盐概念、俗名、用途、性质等等。
对俗名性质用途等我采用了阅读课本自主复习的方法。
因为很多都是以记忆为主,所以需要勤记多练,并能够不断的把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2.总结反应规律,加强理解记忆同学们觉得酸碱盐难度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内容多,化学方程式多,性质多,不知道哪些物质能反应,怎么反应,觉得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容易记混。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总结规律,归类记忆。
酸碱盐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运用与综合。
在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碱盐基本性质的讲解,总结出学习化学的规律,即通过对具体一种物质的研究,掌握规律,继而得出一类事物的性质。
3.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知识具体化。
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掌握了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做到面对各种题型时从容作答,提高应用能力。
在题型归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借助有关练习,学会分析方法、掌握答题思路、体验答题要点。
这样,我们手里才能真正拥有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总之,酸碱盐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是整个初中化学中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和进行必要的学习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更快乐!刚学完《常见的酸和碱》这一单元后,因只知道盐的概念,对盐的性质还不清楚,所以在课堂上没有进行单元复习。
学完十一单元后将两个单元一并进行单元复习。
基于这种情况,在学完酸碱盐之后我设计了这堂复习课。
初中化学_身边的化学物质(六)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模块三身边的化学物质(六)——盐【复习目标】1、掌握盐的概念,总结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盐2、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3、通过身边化学物质的转化,进一步渗透转化观、平衡观;通过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思想】酸碱盐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提分点,也是失分点,是优秀学生在中考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制胜点之一,同时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也会为将来高中阶段,学生继续学习碱与金属、油脂的反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同样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和运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分化点,综合性、系统性非常强。
由于我们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基础偏低,尽管他们有理想有朝气,希望考上好的高中,但在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均有欠缺,因而,必须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学生能从各自原有的水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或整理【教学过程】学情分析酸和碱是化学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内容非常重要。
尽管本节课是学生们学习了酸以后学习的,虽然初步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但我们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动手能力差,所以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启发讲解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将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学习化学知识;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4点指导:1、对学生实验方案的指导。
2、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
3、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
规范、准确、全面的描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关于中学化学复习课盐的教学反思
关于中学化学复习课盐的教学反思第1篇:关于中学化学复习课盐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很清楚直观地将本章的知识脉络条理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课堂的容量较大。
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路是:首先把本章主要的知识总括,让学生明确本章主要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逐一、详细地师生共同复习,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关的跟踪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应该讲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学习积极*和兴趣都比较高。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虽然复习的是盐一章,但是由于它跟*和碱的知识又密不可分,所以课堂上难免要对知识进行扩充和联系,所以无形中又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至使预先设计的内容没有进行完,但我觉得只要能把涉及到知识点弄通弄懂,让学生真正理解,那这节课就算是很成功了。
再有课堂上学生提出、回答的问题有很多都很有价值,有的正好能反应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解决方法,这既锻炼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由于对课堂的进程没有做好充分的估计,至使练习没有进行完,显得这节课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复习的效果不是太好,再有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的化学术语掌握的不好,经常用词不当,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对化学术语的运用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盐》复习课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很清楚直观地将本章的知识脉络条理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课堂的容量较大。
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路是:首先把本章主要的知识总括,让学生明确本章主要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逐一、详细地师生共同复习,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关的跟踪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应该讲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学习积极*和兴趣都比较高。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虽然复习的是盐一章,但是由于它跟*和碱的知识又密不可分,所以课堂上难免要对知识进行扩充和联系,所以无形中又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至使预先设计的内容没有进行完,但我觉得只要能把涉及到知识点弄通弄懂,让学生真正理解,那这节课就算是很成功了。
初中化学_酸碱盐知识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知识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落实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建立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
3.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复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知识网络。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自主实验和交流讨论。
3.通过知识与实验的相互补充,让学生理解知识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知识的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尊重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 “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生通过看课件中展示的各种应用,说出利用的物质和反应一、性质总结学生活动一、总结盐的通性1、学生思考回答:厨房里有一包白色物质,用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它是纯碱?2、知识归纳总结:通过观察碳酸钠的性质,总结盐的通性:3、联系实际应用:实验设计: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纯碱和食盐学生活动二、总结酸和碱的通性1、学生思考回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有哪几种情况?2、进一步提问:设计实验:验证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有盐酸3、知识归纳:总结酸的通性总结碱的通性活动三、指导学生阅读《升学指导》32-33页内容,寻找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形成网络图二、规律探究学生活动一、阅读《升学指导》32-33页内容,1、观察化学方程式,说出基本反应类型2、思考物质之间的反应遵循哪些规律?酸碱盐之间:____________金属: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实质,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微观探秘1、通过练习题目引导总结,并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初中化学_盐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盐的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②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③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复习,学会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和方法:结合已有知识的回顾,步步设疑,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同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能应用新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归纳、总结、探究等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方法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
二、重点、难点重点: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问题导入]说到生活中常见的盐,很多同学就会想到食盐(NaCl),但是NaCl 是不是就是我们化学中所讲的盐?化学中所讲的盐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生回答)。
师总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中的盐找出来H 2O HCl H2SO4NaOH Ca(OH)2Na2CO3NaHCO3CaCO3NaCl NH4Cl考点一:盐的性质1.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完成下列表格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练习: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A. 碳酸钠、小苏打、Na2CO3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D.氢氧化钠、火碱、NaOH2、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复习回顾教师总结并板书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2)盐+酸→新盐+新酸(3)盐+碱→新盐+新碱(4)盐+盐→两种新盐并讲解如何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对碳酸盐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1.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C. 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分别闻它们的气味2. 向一固体上滴加盐酸时产生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考点二:复分解反应1、引导学生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复习,重点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反应条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训练者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对受训练者的身心进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阅历、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说明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力量阅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1海水晒盐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海洋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库及海洋资源的特点,理解从海水中得到卤素资源的一般方法。
(2)理解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理解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范围。
(3)知道粗盐中含有的杂质。
(4)理解粗盐提纯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表格分析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提高分析问题的力量。
(2)通过学校所学离子沉淀的方法,描述粗盐提纯的试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洋资源的学习,领悟海洋资源的丰富及意义。
二、学问回顾(一)粗盐提纯步骤:、、(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1)过滤是过滤时应留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依据试验要求不同,有时要对过滤出的沉淀物进行洗涤;③洗涤方法是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浸没沉淀物,待其自然过滤干为一次洗涤,直至洗净为止;④洗净的标准为取洗涤时的最终滤出液,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可溶性物质。
(2)蒸发。
2、蒸馏、萃取和分液:(1)蒸馏是。
(2)萃取是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 ;② ;③ 。
(3)分液是分液时,打开上盖以使液体能顺当流下,用烧杯内壁紧贴分液漏斗下端后,再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入烧杯内,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入烧杯后,准时关闭活塞以防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要从倒入另一烧杯中。
(三)富集海水中微量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典型例题】【例1】某试验小组只有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含附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等,他们未能进行的试验是()A 蒸发B 萃取C 过滤D 蒸馏【答案】CD【例2】下列关于分别方法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不准确的是( )A 蒸发:利用物质颗粒的大小B 萃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C 过滤: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D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例3】选择下列试验方法分别物质,将分别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法B 加热分解法C 结晶法D 分液法E 蒸馏法 F过滤法(1) 分别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KNO3(3) 分别水和汽油的混合物(4) 分别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两者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和110.6℃)(5) 从碘水溶液中提取碘【例4】对一无色、澄清的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觉,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
初中化学_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经过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情况: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
2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差,不能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学情,特设计本课对本单元进行复习。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1、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更深刻地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和发生的条件,同时对离子共存问题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2、学生从总体上对酸、碱、盐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不再感觉到迷茫。
3、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单元复习,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以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等,但学生自身不能构建出本单元的知识系统,更不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为了帮学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对本单元进行复习,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同时教材内容和课时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就是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从而让学生能熟练地书写出常见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熟练地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_酸碱盐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复习学案教学目标⒈通过对常见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归纳出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
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⒉通过复习,会运用酸、碱、盐的有关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观的建立;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酸碱知识网的形成及物质分类观的建立。
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复习酸碱盐。
出示问题:为什么洗发后要护发呢?生:洗发水大多是碱性的,能去除油污,但对头发有伤害。
护发素是显酸性,酸碱中和减少对头发的伤害。
对久置的石灰水进行探究:探究(一):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经常出现一层白膜,它的成分是什么?如何产生的?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分:碳酸钙化学方程式:Ca(OH)2+CO2 ======= CaCO3 +H2O讨论:(1)瓶中液体是否一定呈碱性?(2)有哪些方法可检验它是否呈碱性?生:(1)不一定。
(2)PH试纸;指示剂;氯化铁;氯化铜;铵盐等。
分析:石灰水可以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1、氢氧化钙与酚酞试液的反应2、Ca(OH)2+______3、Ca(OH)2+ ______ 4、Ca(OH)2+ ______规律总结碱能与哪几类物质发生反应?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测pH pH >7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 + 酸盐 + 水碱 + 盐新盐 + 新碱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金属阳离子+OH-探究(二)长期盛有石灰水的瓶壁上常出现一层白膜,如何除去呢?选用什么试剂?清晰触犯赢得化学方程式。
生:将少量的稀盐酸倒入内壁有白膜的试剂瓶内,稍稍转动试剂瓶,使白膜接触到液体。
化学方程式:CaCO3 +2HCl=CaCl2+CO2↑+H2O分析:盐酸可以与那些物质发生反应?1、HCl+指示剂2、HCl+_______3、HCl+______4、HCl+_____5、HCl+______酸能与哪几类物质发生反应?规律总结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测pH pH<7酸 + 某些金属盐 +_______酸+金属氧化物盐+_______酸+碱盐+ _______酸+盐新盐+_______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酸根离子+H+连连看,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把能反应的物质用直线连起Fe2O3CuO等石蕊试液 CO2、SO2HCl H2SO4等 NaOH Ca(OH)2Fe Zn等Na2CO3CuSO4等BaCl2知识迁移:(一)智慧乐园:复习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盐化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实验,归纳,讨论,讲解,提出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Hg
水银
单质
C
CaO
熟石灰
氧化物
D
NaOH
然后动手实验,学生派代表展示实验的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学生很可能出现以下错误)
展示实验成果后,教师提出问题:还要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疑问,教师请会的同学解决,教师强调以下内容:
优先反应原则:
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和盐的反应。
举例: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
衔接:同学们,看到你们晶亮的眼神、焕发的精神,老师真是高兴,一高兴我就喜欢讲故事。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年,第一次教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按照常规做NaOH和HCl反应的演示实验,当我向NaOH溶液中滴加HCl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溶液中居然冒起了气泡,毫无经验的我顿时慌了,红着脸手足无措地呆在了那里,无以回答学生当时的质疑……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能帮帮我吗?”(以老师的真切体验的故事导入,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从高高的神坛跌落成为会犯错误的普通人,让学生倍感亲切。)
北学生1:氯化钠
南学生1:可溶
北学生2:碳酸钙
南学生2:难溶。。。。。。。。。。。
过渡:同学们,你们表现的我非常满意,我们复习了盐的这么多知识,那么常见的盐有哪些用途呢?
初中化学_食盐的旅程——粗盐提纯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生:不是,还有可溶性杂质。
引导:通过下面这幅图片(海水中各种离子所占比例),分析一下海水中主要含有那些可溶性杂质?(从离子角度分析)学生:SO42-、Ca2+、Mg2+(设计意图: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海水晒盐的到的粗盐中所含的杂质种类。
)【问题思考】2.那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杂质从溶液中除去?学生: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再过滤除去。
方法引导:将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状态(溶液中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更明确从粗盐中将这些可溶性杂质除去的基本思路,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小组讨论】⑴应该选择哪些离子将SO42-、Ca2+、Mg2+除去?(2min)小组讨论并派代表上黑板模拟演示选择试剂、生成沉淀的微观过程,并向同学们讲解(加入Ba2+、CO32-、OH-)。
(设计意图:通过微观过程的模拟演示,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微观离子结合过程形象的理解,同时将微观过程与宏观现象之间建立联系。
)⑵上述所选离子如何控制用量?(1min)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必须过量)。
方法引导:由于上述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无法准确判断何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为确保将杂质完全除掉,加入的离子必须过量。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明确除杂质的基本原则——务必将杂质完全除掉,并且不会减少主体物质NaCl。
)⑶由于上述离子均过量,则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Ba2+、CO32-、OH-),上述所选试剂加入顺序有什么要求?(2min)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先加入Ba2+,后加入CO32-)。
方法引导:多种杂质同时出现在同一体系中,先考虑相互之间是否会有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在处理除杂质问题时,优先考虑杂质之间的反应。
)⑷如何将过量的CO32-、OH-除去?所选试剂是否需要过量?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加入H+,不需要过量,可以通过检测溶液pH来确定用量)(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明确通过调节pH等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初中化学_中考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进一步巩固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
(3)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特点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物质分类的方法,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的组成。
(2)通过对酸碱盐中8大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归纳酸碱盐的的化学性质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二.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
初中化学_ 酸碱盐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碱盐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酸、碱和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主要内容。
虽然初中化学不要求从酸碱盐基本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盐,但是分析课标要求需要做到五个重视:一是要重视酸碱盐知识与科学方法(归纳与演绎、概括与分类等)的融合,注重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是要重视对本单元涉及到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变化观、微粒观、分类观等)与知识间融合的认识。
三是要重视酸、碱、盐和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内涵与应用。
四是要重视基于代表物学习的角度,从通性与化学变化规律的角度关注一些具有化学共性的一般规律。
五是要重视社会问题与酸碱盐知识的融合。
二、教材分析:初中酸碱盐在教材中主要分布在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
教材主要运用概括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的科学方法,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符号表征三个领域引导学习酸、碱和盐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微粒观、变化观和分类观等的化学基本观念和“物质组成或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思想的认识。
因此,这部分内容作为初中类别物质的典型代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构建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会用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方法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构建酸碱盐知识体系。
2、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变化,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能将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化学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联系,理解宏观的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重新组合的结果,形成微粒观、变化观。
3、明确认识物质的角度应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形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构建酸碱盐知识体系。
难点: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渗透归纳与演绎、概括与分类等科学方法;强化对变化观、微粒观、分类观等基本观念的认识;理解“物质组成或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思想。
初中化学_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酸碱盐有关知识。
但是对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反应规律还不熟悉,特别是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不够,导致在判断一些反应能否发生时出现错误。
本部分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此分化更为严重。
首先是一部份学生对于酸、碱、盐等物质组成的认识及如何用化合价书写有关物质化学式这两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另外就是典型物质的性质及这三类物质相互间的反应让许多学生感到本部分知识很难学,无所适从。
而一部份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满足于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基础的教学方式,这些学生都有升学的愿望,希望能够学好酸碱盐这部分知识,有学习的主动性,希望通过复习能获得提高,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好地锻炼。
效果分析酸碱盐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复习的内容是针对学生已经对酸碱盐的有关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比较零碎,本节复习课以新的教学结构模式呈现来达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归纳总结出与酸碱盐有关的知识体系。
本节复习避免以往单一、重复的复习方式所带来的对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感,通过趣味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助,能促使他们在复习中得到更好地提高。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转化,通过书写一些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认知结构。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节课也存在有缺憾,实验引入环节,可能是药品的浓度没控制好,现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对化合价遗忘或掌握不熟练,有的不会根据化合价检查或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奏,个别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
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包涵知识的拓展延伸,学生基础较差,没有留给足够的时间思考,对所涉及的问题学生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中化学_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教学⽬标:1. 知识能⼒⽬标:(1)初步了解盐的概念,认识⽣活中常见的盐。
(2)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判断复分解反应。
2. ⽅法⽬标:学习分类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习运⽤交流、讨论等⽅式表达⾃⼰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标:提⾼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运⽤从微观⾓度认识物质世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碳酸根离⼦的鉴定⽅法;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培养运⽤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教学⽅法:讨论法,⼩组合作学习、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点,但是酸碱盐⼜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讲这节课时,我注重对前⾯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复习,也是为⽇后酸碱盐这个知识⽹做准备。
由于这部分知识点较难,多数学⽣在这部分知识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
如1. 对盐的化学性质感觉信息量过⼤,繁琐。
对酸碱盐的概念混淆。
2. 对涉及盐化学性质的只停留在教材层⾯,不能前后结合。
但从学⽣年龄和⽣理特点上看,他们有好奇⼼,喜欢动脑。
因⽽,必须构建⼀个共同的平台,让学⽣能从各⾃的原有⽔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补充或整理并⽤之于实际情景中。
在今后酸碱盐的综合复习中,就要给学⽣创造这样⼀个平台。
3. 感觉酸碱盐理论性东西太多,感受不到和⽣活的密切联系。
4 . 由于难、多等原因,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减退。
《⽣活中常见的盐》效果分析盐的知识是初中化学最核⼼的章节之⼀,也是难点。
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也是重点考察内容之⼀。
这部分知识与现实⽣活联系密切,与酸和碱以及⾦属等知识点联系也很密切。
它更是涉及中考的各种题型和各个层次。
如在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化学推理、化学计算等知识区域,考查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法、实验探究能⼒、在⽣产⽣活中灵活应⽤知识解决问题的能⼒等。
通过这⼀节课学⽣在对盐的认识上有了以下变化:1、从⾷盐到盐是⼀类物质的眼界上的开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盐的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②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③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复习,学会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和方法:结合已有知识的回顾,步步设疑,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同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能应用新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归纳、总结、探究等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方法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
二、重点、难点
重点: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说到生活中常见的盐,很多同学就会想到食盐(NaCl),但是NaCl 是不是就是我们化学中所讲的盐?化学中所讲的盐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生回答)。
师总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中的盐找出来
H 2O HCl H
2
SO
4
NaOH Ca(OH)
2
Na
2
CO
3
NaHCO
3
CaCO
3
NaCl NH
4
Cl
考点一:盐的性质
1.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完成下列表格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练习: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 碳酸钠、小苏打、Na
2CO
3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
3
C.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2、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复习回顾教师总结并板书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盐→两种新盐
并讲解如何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对碳酸盐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
1.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 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闻它们的气味
2. 向一固体上滴加盐酸时产生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考点二:复分解反应
1、引导学生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复习,重点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反应条件。
教师及时总结并板书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盐+盐→两种新盐
(2)碱+盐→新盐+新碱
(3)盐+盐→另两种盐
(4)酸+碱→盐+水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为了与高中内容相接轨,然后从微观角度对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进行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离子间的反应,开拓学生的视野。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Fe B.NaCl溶液和K2CO3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NO3溶液和Ca(OH)2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CO
2(CO):通入NaOH溶液 B.NaCl溶液[Na
2
CO
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
2SO
4
、Na
2
SO
4
、NaOH B.Ca(OH)
2
、KCl、K
2
CO
3
C.NaCl、Na
2CO3、KNO
3
D.CuSO
4
、NaOH、Na
2
SO
4
4.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A.K+、NO
3-、CO
3
2-、H+ B.K+、Cl-、Mg2+、NO
3
-、
C.SO
42-、OH-、Na+、Cu2+ D.Ag+、Ba2+、Cl-、NO
3
-、
考点三:粗盐的提纯
该部分知识点相对来说简单好理解,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粗盐提纯的步骤,其次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情分析
在第十单元通过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对盐的组成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课题通过对氯化钠的学习,初步形成盐的的概念;通过对碳酸盐性质的学习,初步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
在学习本课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点:
1、对盐的组成的认识,学生容易静态地、孤立地认识盐的组成,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练习酸和碱的组成及中和反应认识盐。
2、对盐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这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但是忽视这一点,就会易使学生形成一些错误认识,如“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溶液呈中性”。
3、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学生能够区分和判断某一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当给出两种物质时,学生却难以判断它们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效果分析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心与智力全面发展。
在实施策略方面始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到学会从一个现象
概括出对一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设疑,提问,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
通过课堂练习、测评等手段,达到巩固与强化,检验获得的知识在具体间题中能否加以运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
此外,其他各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酸碱相关内容之后,合乎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盐开始,介绍两类重要的盐-—氯化钠和碳酸盐。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一部分先从生活常识着手,主要介绍食盐的性质、用途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根据分布情况提出得到粗盐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探究粗盐提纯。
第二部分从图片展示开始,介绍碳酸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以回忆二氧化碳制法的手法引入正题,以比较碳酸盐和酸、碱反应寻找规律得出复分解反应,比较自然。
在教学中应对盐的性质进行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熟练掌握。
本节课的重点是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本节课的难点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评测练习
1.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 NH4Cl ZnCl2
D.K2SO4 AgNO3 NaCl
2.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稀硫酸(锌粒)
3.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A.CaO (CaCO3) 稀盐酸 B.NaOH溶液 [Ca(OH)2溶液] 碳酸钠溶液
C.Cu(Fe) :硫酸铜溶液 D.CO(CO2):氢氧化钠溶液
4. 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原因是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钙等钙盐,相互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其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3、BaSO4难溶于水。
试回答:
(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盐主要是从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粗盐的提纯三个方面进行复习。
其中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是本节课的复习重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贯彻新课程教学的理念,采用类比、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行为更加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
从总体上来讲,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还可以,但是也从中发现
了不少问题。
如:大部分学生化学式书写不够规范;一小部分学生对于石灰石或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这一问题,还模糊不清。
课标分析
新版教材在编排上是以三个板块来实现课标要求的。
第一板块中,教材由“食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分”引出“盐类”的概念。
紧接着介绍了食盐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分布以及有海水制取食盐的简单流程。
第二板块中,教材则介绍了碳酸盐、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通过对这三种盐的用途及性质的讨论,引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在最后一个板块,教材通过对前面所学反应的归纳、整理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设计了“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本课题在整个单元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主要集中在对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和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