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刮取少许“白浆”,置 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先在低倍镜下观 察淀粉粒,再换用高倍镜观察,观察其脐点 和层纹,分辨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然后 再观察半夏粉末,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稀碘 液,观察有何颜色变化。
脐点 层纹
(二)绘马铃薯、半夏块茎中淀粉粒的构造 和类型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三)绘各种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图。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制作显微标本装片时,怎样才能 防止气泡发生?
(二)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结 晶时需要透化?
(三)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 晶?
实验二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
三、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由其 内表面撕下一块透明的内表皮,切取小块, 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滴中,用镊子将 其展平,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 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 多余的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四)绘石榴皮的石细胞图,白藓皮的纤维 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腺毛和非腺毛有何区别?腺鳞具何形态 特征?
(二)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 有何异同?
(2)腺毛
观察薄荷叶或西洋红叶下表皮水装片, 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具1—2细胞的腺 头和1—2细胞的腺柄,另一种为腺鳞, 先头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 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周围有角质层,其 余腺头细胞之间贮有挥发油,腺柄极短
3、气孔
(1)平轴式气孔:取常山叶下表皮水 装片,可见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 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合肥师范学院(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实习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景区实习时间: 2017年5月26日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云翳,痢疾,痈肿。
根:用于小便淋痛,痢疾。
全草或叶:苦,平。
解毒,祛风。
用于痈疽疮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16. 朴树,榆科。
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
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
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
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17. 野花椒,芸香科。
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散生基部宽而扁的锐刺,嫩枝及小叶背面沿中脉或仅中脉基部两侧或有时及侧脉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无毛。
聚花序顶生,长1-5厘米;花被片5-8片,狭披针形、宽卵形或近于三角形,大小及形状有时不相同,长约2毫米,淡黄绿色;雌花的花被片为狭长披针形。
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
果皮:辛,温。
有小毒。
温中止痛,驱虫健胃。
用于胃寒腹痛,蛔虫病;外用于湿疹,皮肤瘙痒,龋齿痛。
种子:苦、辛,凉。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腹水。
18. 海金沙,海金沙科。
多年生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节的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
叶多数,对生于茎上的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和羽轴有疏短毛。
干燥成熟孢子,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19. 乌桕,大戟科。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
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
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杀虫,解毒,利尿,通便。
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潘晓军《药用植物学》实验

• 实验准备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反思
01 实验准备
实验目的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 本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 的观察、鉴别和应用 的实践能力。
了解药用植物的形态 特征和分类。
实验材料
显微镜
药用植物样本(如:金银花、黄连、枸 杞等)
解剖刀
采集时间确定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 和季节,选择适宜的时间 进行采集,以保证植物新 鲜度和药效成分的含量。
采集工具准备
准备必要的采集工具,如 剪刀、铲子、标本夹、标 签等,确保采集过程中的 安全和准确性。
植物分类鉴定
植物形态特征观察
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植物 的种类。
分类结果
根据比对结果,得出实验植物的分类名称和系统 位置,为后续的药用价值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资 料。
显微结构分析
显微观察技术
利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对植物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 其细胞结构和组织特点。
细胞结构
观察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和代谢活 动,分析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植物组织结构
通过显微观察,分析植物的细胞结 构和组织类型,了解其基本构造和 功能。
植物分类结果比对
1 2 3
植物分类学知识
运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将实验观察到的植物与 已知的植物种类进行比对,确定其所属的科、属、 种等分类信息。
分类依据
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 位等,确定其分类依据,加深对植物多样性的认 识。
由于实验时间安排紧凑,部分同学在 实验过程中感到时间压力较大,需要
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是自然界中的宝库,其中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药用成分及其应用的学科。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见药用植物的药效及其应用。
实验一:白芷的抗菌活性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白芷的根茎部分,制备了白芷提取物。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白芷提取物进行抗菌实验,我们发现白芷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白芷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白芷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
挥发油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而黄酮类物质则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白芷具有出色的抗菌活性。
实验二:甘草的抗炎作用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炎、抗溃疡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甘草的根部,制备了甘草提取物。
通过对小鼠实施炎症模型,我们发现甘草提取物能够显著减轻小鼠的炎症反应。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甘草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素。
甘草酸具有抗炎和抗溃疡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而甘草素则具有镇痛和抗过敏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过敏症状。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甘草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炎药物。
实验三:丹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等作用。
我们选取了丹参的根部,制备了丹参提取物。
通过对小鼠实施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我们发现丹参提取物能够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丹参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和丹参酚。
丹参酮具有活血化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而丹参酚则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血脂异常。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丹参成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保护药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白芷、甘草和丹参等药用植物的药效及其应用。
白芷具有抗菌作用,甘草具有抗炎作用,丹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药用植物实验报告篇一:药用植物学实验一1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和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植物细胞基本结构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则、结构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结构。
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
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结构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
镜下观察细胞变化。
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无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
③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和要求 (1)掌握导管和管胞的特征及类型. (2)了解筛管和伴胞的特征. 仪器和用品 实验材料 大黄、甘草粉末;稀甘油;水和氯醛试液。 实验步骤 (五)分泌组织 实验材料:鲜姜,小茴香永久制片. 实验步骤及结果
(六)植物形态组织学综合观察
1.根(根茎)的观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物根(根茎)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根系的类型. (2)掌握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特点. 实验材料 (1)毛茛根横切永久制片. (2)直立百部根横切片. (3)青木香根横切制片.
5.果实的观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不同类型的果实特征及其构造. (2)了解果实内部构造. 材料: 番茄,黄瓜,茄子,菠萝,桃子,梨,苹果.
实验二.植物的组织的观察
仪器用品 (一)分生组织 实验材料: 小麦,洋葱根尖永久纵切片,椴树茎的永久 横切片,小麦根尖临时片. (二)基本组织 实验材料 :薄荷茎的永久制片
(三)保护组织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表皮细胞及附属物的特征. (2)掌握气孔的轴式(类型). (3)掌握周皮(木栓组织)的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 (1)气孔的观察 (2)非腺毛, 腺毛.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习表皮制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4)掌握水合氯醛制片方法 (5)掌握草酸钙晶体和碳酸钙的类型和结构.
2. 仪器
.
3. 实验内容: (1) 洋葱表皮细胞的制片 (2) 质体的观察: 观察有色体还可用红辣椒的皮. (3)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的观察. a 后含物包括:淀粉粒、糊粉粒、晶体等. b 淀粉粒的类型: c 实验材料:土豆,浙贝母,半夏; 大黄、黄柏、甘草、 地骨皮、射干粉末。 (4) 步骤: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1)簇晶; (2)方晶; ( 3)针晶; (4)砂晶; ( 5) 柱晶 .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特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
实验材料:1. 选定的药用植物样本2. 蒸馏水3. 乙醇4. 萃取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5. 旋转蒸发仪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8. 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9. 实验动物(如小鼠)实验方法:1. 植物样本的预处理:将采集的药用植物清洗干净,晾干后切碎,备用。
2. 粗提:称取一定量的植物样本,加入蒸馏水和乙醇,按照固液比1:10的比例,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小时。
3. 萃取:将粗提液进行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如氯仿、乙酸乙酯,以分离不同极性的成分。
4. 旋转蒸发: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适当体积。
5. 成分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6. 生物活性测试:选取提取的有效成分,通过生物活性测试试剂盒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筛选,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7. 动物实验:对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成分,在实验动物上进行进一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
实验结果:1. 通过HPLC分析,确定了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2. 生物活性测试显示,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3.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用植物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具有治疗效果,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并分析了选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该植物作为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可针对特定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的药效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生态特性和药用价值,提高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1. 药用植物样品:人参、黄芪、甘草、麻黄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电子天平、pH计等。
3. 实验试剂:蒸馏水、KNO3、KH2PO4、NaCl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观察人参、黄芪、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如叶片、茎、根、花等。
(2)记录药用植物的生长速度、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3)分析药用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差异。
2. 研究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1)测定药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
(2)分析药用植物在不同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3)探讨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3. 提取和鉴定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1)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2)利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提取物进行初步鉴定。
(3)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分析方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人参在播种后40天内,株高从0.5cm增长到10cm,叶面积从1.5cm²增长到15cm²。
(2)黄芪在播种后50天内,株高从0.3cm增长到7cm,叶面积从1cm²增长到8cm²。
(3)甘草在播种后60天内,株高从0.2cm增长到5cm,叶面积从0.8cm²增长到6cm²。
(4)麻黄在播种后45天内,株高从0.4cm增长到8cm,叶面积从1.2cm²增长到10cm²。
(5)不同药用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在差异,如人参在光照充足、水分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而麻黄在干旱、光照不足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2. 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1)人参在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²、温度为25℃、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药用植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药用植物实验报告篇一:药用植物学实验一1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和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植物细胞基本结构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则、结构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结构。
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
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结构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
镜下观察细胞变化。
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无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
③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④取20%蔗糖液,制作表皮细胞装片,放置20分钟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近几十年来,人们不断发现植物中具有某种药用价值的物质,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各种药物用以治疗多种疾病。
本报告详细介绍一次有关药用植物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测试经过改良的尖叶女贞(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中的活性物质。
该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能够抑制体内炎症,能够抵御病毒和真菌的感染,还可改善神经功能。
实验材料
尖叶女贞粉末及静脉滴注的5%glucose-saline溶液。
实验方法
1.将尖叶女贞粉末放入离心瓶内,加入足量的5%glucose-saline溶液调成浓缩液;
2.将浓缩液滴入患者静脉内;
3.记录实验前后患者血液抗炎、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情况;
4.对比实验前后患者治疗结果。
实验结果
实验对象使用该物质后,其血液抗炎,血液循环及免疫系统功能都发生了显著改善。
患者病情有了明显减轻,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
尖叶女贞中的活性物质对于投放后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该物质在治疗血液抗炎、血液循环及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目录绪论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壁实验三综合实验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实验四植物组织(一)实验五植物组织(二)实验六根的显微构造实验七茎的显微构造实验八叶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实验九植物繁殖器官实验十综合实验薄荷实验十藻、菌、地衣实验十一苔藓、蕨类、祼子植物实验十一设计性实验被子植物花图式与花程式及检索表的使用实验十二被子植物1实验十三被子植物2实验十四被子植物3实验十五被子植物4实验十六被子植物5附录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其鉴定绪论一、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实验指导,预习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课堂讲授内容,并阅读指定的参考文献。
2.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内容,要求弄懂实验原理和方法。
3.对于需要同时进行的几项实验,预先思考进行的先后次序,以便实验时节约时间。
4.准备好各种自备的实验用品,如铅笔(HB、2B各一支)、白色橡皮擦、直尺、报告纸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几点要求:1.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
2.实验认真、观察仔细,观察应当和思考结合起来,因此实验时应当手、眼、脑三者并用。
3.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时应当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注意力应当集中在主要的问题上,不要花过多时间去钻研细小的次要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次要问题,可留待课外时间去解决。
4.实验开始前,教师进行讲解和提问时,应当注意听取,并作必要的记录。
5.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随时观察所得现象,测量数据,计算、推理及结论等写在报告纸上,应当养成能随时作出准确、清楚、整齐的记录而不需要重抄的良好习惯,测量的数据禁止用另外纸片记录。
6.实验进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听取接受教师的指导。
7.实验桌面上和地面上应随时保持整洁,非实验必要物品一律不许放在桌面或桌架上。
8.酒精灯用后,应及时熄灭。
9.纸屑、废纸应置纸篓内,不得乱丢在地上,纸篓内不得倒入液体。
(三)实验完毕时的几点要求:1.按照教师指定时间交实验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222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篇一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
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
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药用植物学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报告及思考题答案

1. 单纹孔 取制好的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发现相邻两细胞间的壁
上,有许多极小的凹陷,即单纹孔。 2. 胞间连丝
取辣椒的表皮于载玻片上,用水装置,制成临时标本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 看到细胞连接处有细小连丝,即为胞间连丝。
四、植物细胞后含物
(一)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一小块,用刀刮取少许混浊汁液,用水装置,制成临时标本片,
(为核质中 1 个~3 个发亮的小颗粒)。有时在撕裂表皮时,细胞已经破裂,细胞 核与细胞质流出,因此细胞中无细胞核。 4. 液泡
在细胞质中较透明的部分即液泡,幼嫩的细胞内能看到多个小液泡,成熟细 胞仅有一个大的液泡,占据了细胞的绝大部分。 (二)果肉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用解剖针挑取成熟的番茄果肉或西瓜果肉,于载玻片中分散,制成水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并观察其细胞结构。
钙针状结晶析出。
讨论
在观察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时,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但由于由于液泡较透明,并未观察到。
思考题
(1)为何细胞的各个部分遇碘液后会染色深浅或不染色的反应? (2)在你的周围还能看见哪些形态的植物细胞? (3)为什么说淀粉粒、草酸钙结晶在生药鉴别中具有鉴定价值? (4)结晶体除草酸钙结晶外还有哪一种?两者如何鉴别? (5)你能说出已学过的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吗?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许多大小不等呈卵圆形、类圆形的颗粒即淀粉粒。注意 观察单粒、复粒、半复粒的形态结构,观察淀粉粒的层纹、脐点的位置和形状。
观察后,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1 滴,并在盖玻片相对的一侧,用吸水
纸吸水,使稀碘液逐渐引入盖玻片内,注意观察淀粉粒颜色的变化。 (二)草酸钙结晶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的细胞 一.介绍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 二.复习植物细胞结构,介绍本实验要观察的 细胞器、后含物。 三.介绍植物制片的几种方法。 四. 图片。
实验一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及构造。 (3)掌握细胞器及后含物 的形态特征。 (4)学习植物临时制片方法。
3.保护组织
(表皮) 毛茸
腺毛:能分泌粘液、挥发油等,有腺头和腺柄之分。
腺鳞:柄短或无的腺毛,腺头8个细胞(薄荷) 间隙腺毛:存在细胞间隙中的腺毛(广藿香)
非腺毛:不分泌物质只起保护作用,无腺头、腺柄之分。
实验二
4.机械组织
5.输导组织
厚角组织:壁加厚一般在角隅处,是活细胞。 石细胞 厚壁组织: (是死细胞) 纤维(分隔纤维、嵌晶纤维、晶鞘纤维、分枝纤维 (东北铁线莲 导管、管胞—木质部 (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筛管、伴胞、筛胞—韧皮部
实验一
八.植物制片方法
临时制片(粉末制片、表面制片、徒手切片)
(一)根据保存时间分
永久制片 (石蜡切片等) 切片法(徒手切片、石蜡切片)
(二)根据制作方法分
非切片法(粉末制片、表面制片)
实验一
1.粉末制片
(1)水或稀甘油装片:观察淀粉粒。 方法:取少量粉末→载玻片→滴2d水或稀甘油→搅匀→加盖玻片观察。 (2)稀碘液装片:检测淀粉粒(遇碘液呈蓝紫色或蓝黑色) 方法:同上。 (3)水合氯醛液装片:观察导管、晶体、石细胞、纤维、木栓组织等。 方法:取粉末少许→载玻片→滴2d水合氯醛液→ 搅匀→微微加热至 将要沸腾→再加水合氯醛1- 2d →反复透化几次→放冷→加1d稀甘油 →加盖玻片→吸水→观察。 注意:a.火不能太急,以免烧干,不要煮沸。 b.等载玻片略冷却后,再加稀甘油。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中药学专业使用)生药学科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严谨求实作风、启迪思维探索创新的场所。
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所有人员必须持严肃科学的态度,入室必须穿白工作服着装整洁。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实验设备器材的管理及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
3. 实验室必须经常处于整齐清洁规范有序安全的良好工作状态;禁止在室内吸烟嬉戏、喧哗。
4. 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需进行登记,必须服从本室工作人员的管理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不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与教学科研实验无关的活动;不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器材。
实验结束后如数清点归还实验室设备器材,若有损坏丢失者按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处理办法处理。
5. 实验前需进行认真准备,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的基本要求原理和方法步骤;了解有关仪器设备的性能配置;熟悉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6. 科学实验中应科学操作,细致观察。
如实记录及时整理实验数据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7. 爱护实验材料;不得损坏永久装片;不得解剖或损坏腊叶标本;不得将实验材料带出实验室。
8. 爱护仪器设备设施及其它物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不擅离职守。
发现设备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使用实验室及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
必须按要求做好使用登记和记录。
9. 实验结束后离室前物品归还原处,清洁室内卫生。
废弃物倒入指定地点以免造成堵塞或腐蚀管道、污染环境。
仔细进行安全检查,注意关机、关电、关水、关门窗等。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保护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习正确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2、掌握临时制片(水装片)—撕取表皮法。
3、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材料及设备:材料的永久装片、显微镜、洋葱鳞茎。
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进行药用植物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凡进行药用植物微细结构的观察,都必须依靠显微镜的帮助,因而在初次进行药用植物学实验之前必须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药用植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药用价值。
2. 掌握药用植物分类、鉴定和采集方法。
3. 学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各种药用植物样品,如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等。
三、实验方法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花、果、根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采用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采用柱层析法,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4.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进行鉴定。
四、实验步骤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1)观察人参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观察黄芪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3)观察甘草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4)观察黄连样品的形态特征,如根、茎、叶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1)将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样品分别用不同溶剂提取。
(2)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不同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1)将提取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柱层析分离。
(2)收集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
4.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鉴定(1)将分离得到的单一化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
(2)根据检测结果,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药用植物样品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样品均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符合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
2.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提取法可以成功提取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柱层析法可以有效分离人参、黄芪、甘草、黄连等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葱表皮细胞
(2) 有色体的观察
用刀片从红辣椒果肉上刮取少许,均匀涂在载玻片中 央,加蒸馏水1滴,再加盖玻片观察。
细胞内橙色颗粒即为有色体。
(3) 淀粉粒的观察
用徒手切片法将土豆条切成极薄片,放到盛有清水的 平皿中,用毛笔挑选最薄的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淀粉粒。 比较未染色的与用0.2%的碘-碘化钾染色后的淀粉粒的区 别。
(分生、基本/薄壁、保护、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1. 实验目的 (1)掌握分生组织、基本/薄壁的基本特征。 (2)掌握机械组织(厚角 组织)的形态特征。 (3)掌握机械组织(厚壁组织:石细胞、纤维)的形态特 征。
(4)掌握周皮(木栓组织)和表皮细胞及毛茸的形态特征, 气孔的轴式 (类型)
(5)掌握导管(管胞)的特征及类型,了解筛管和伴胞。 2. 实验器具与试剂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水合氯
4. 实验方法及观察要点
(1)取材料,徒手切纵切片,制片后镜下观察; 或取材料粉末,制片后镜下观察。
(2) 制片法:水合氯醛试液透化;染色 (3)观察要点(含永久制片):
Ⅰ 观察各组织的形态特征,存在的位置,各
组织的排列情况。
Ⅱ 观察各细胞的形态特点:
包括细胞壁厚薄、纹孔,排列情况,细胞壁 木化情况等。
醛试液,浓盐酸, 间苯三酚试液, 蒸馏水等。
3. 实验材料与观察内容
小麦或洋葱根尖永久纵切片: 观察分生组织;
椴树茎永久横切片: 观察周皮/木栓组织、厚壁组织;
薄荷茎横切面永久制片 观察表皮,薄壁、厚角组织;
大黄、甘草粉末 ,豆芽嫩茎: 观察导管
植物药材粉末、新鲜材料茎叶:
黄柏(纤维、石细胞);厚朴(分支状石细胞); 薄荷叶:非腺毛:无腺头腺柄之分;腺毛:有腺头腺柄之分; 腺鳞); 金银花:腺毛、非腺毛; 石韦:星状非腺毛; 大黄: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甘草:具缘纹孔导管 豆芽茎(纵切面):环纹、螺纹等类型导管 白英叶(下表皮):气孔类型
2. 器具、材料与试剂 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刀片,
镊子,解剖针,水合氯醛液,蒸馏水等。
.
光圈 电源开关
目镜 如
何
使
物镜
用
载物台 显
微
镜 光源
徒手切片、粉末制片技术
取材(选材) 切片(通草/土豆作夹持材料):制作横切片 粉碎(捣碎):制作粉末片 临时装片类型:水装片;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染色
(2) 2. 实验器具与试剂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水合氯醛
试液,浓盐酸, 间苯三酚试液, 苏丹Ⅲ试液, 蒸馏水等。
3. 实验材料
观察油细胞:鲜姜(切片) 观察油管: 小茴香横切面永久制片. 观察油室: 丁香粗粉(裂生式油室) 观察乳汁管:桔梗(纵切片\粉末)
切片技术要领:左手握材料,右手持刀片。切时刀口向内, 并与材料断面平行,右手手臂向后拉动(手腕保持不动)。
制片时驱除气泡:置酒精灯上加热驱赶(冒泡为止)
显 微 绘 图 要点
• 须使用铅笔绘图。 • 图物相符:形态、大小、比例等须与观察的实物
一致;不得艺术化。 • 图示清楚: 应有大标题;局部要有引线标示组织、
石细胞:滴一滴盐酸,再滴一滴-间苯三酚试液,染
成红色。
牛皮消
(注:非黄柏)
金
银
薄荷
花
植物的气孔与表皮细胞
实验二作业:
全部实验观察内容绘图
实验三 植物分泌组织;植物根外形、初生及 次生结构的观察 (待修改)
1.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下列分泌组织和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
油细胞、油室/分泌腔、分泌道/油管/树脂道、乳汁管
土豆淀粉粒
牛皮消淀粉粒
宽 叶 金 粟 兰 淀 粉 粒
5. 各种类型结晶的观察
簇晶;方晶;针晶; 砂晶;柱晶
6. 实验一作业:
(1)绘制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细胞壁、 细胞核以及液泡);
(2)绘土豆、浙贝母、 半夏的淀粉粒; (3)绘辣椒果肉细胞中有色体; (4)绘各种材料、各类型的草酸钙结晶。
实验二 植物组织的观察
根尖的分区
1.根冠区 2.分生区 3.伸长区 4.根毛区(成熟区) 分生区:细胞小、壁薄,排列紧密,分裂旺盛。生长点
细胞向前分化为根冠,向后分化为根的初生构造。
椴木茎横切永久制片
(观察周皮/木栓组织 ;厚壁组织)
远志木栓组织
景天三七根木栓细胞表面观
胡颓子叶鳞片状非腺毛
表皮;薄壁组织、细胞; 厚 角 组 织(细 胞)
实验报告格式 1. 标题(统一按老师的标题写)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内容 4. 实验用具、试剂、材料 5. 实验结果(绘图等) 6. 小结(含实验体会)
实验一 显微镜构造与使用; 植物细胞形态与后含物
1. 实验目的 (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掌握水合氯醛制片法、表面片制法 (4) 掌握草酸钙晶体的类型和形态 (5) 学习绘制植物显微图
(4) 注意: 观察叶绿体、淀粉粒用水装片;观察结晶用 水合氯醛装片;
4. 实验步骤
(1) 洋葱表皮细胞制片(观察细胞结构)
用镊子撕取2小片( 3mm X 3mm )洋葱内 表皮,置载玻片上,蒸馏水装片。其中一片在盖 玻片一侧加1滴1%的I-KI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 侧吸去多余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 的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优选)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须知
• 实验报告 原始草图及制片须由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下次实验
课前交上次实验报告。 • 清洁问题
台面、显微镜、玻片、地面/水池等均应清理打扫。 • 药品、实验用具、永久制片
注意相互间合作,用后归原处。 • 事故处理
玻璃器皿损害到实验员老师处登记,视情赔偿。大 型仪器使用前须熟悉用法。
细胞、后(内)含物等的名称。 • 标注放大倍数:如目镜10倍,物镜40倍,应表示
为10×40倍。
3. 实验观察内容
(1) 洋葱表皮细胞制片(观察细胞结构) (2) 质体的观察: 观察叶绿体用鲜植物叶片横切片; 观察有色体可用红辣椒果皮,胡萝卜果肉。 (3)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a 后含物: 淀粉粒、晶体等。 b 淀粉粒类型: 单粒,复粒,半复粒 c 实验材料(药材或粉末): 土豆, 浙贝母(单粒), 半夏(单、复粒); 大黄(簇晶)、黄柏(方晶)、甘草 (方晶)、地骨皮(砂晶)、射干(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