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最新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20届高考模拟卷作文及范文4.最新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四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18岁的高中三年级学生小娜,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为之骄傲。
但对于未来的规划,家人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爷爷认为,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内也有很好的大学,还是不出国为好;妈妈认为,哈佛毕竟是世界级的名校,可以去,但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才能无愧于祖国;而爸爸则认为,在国外读书,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生活也很好,许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贡献不比在国内的小。
面对不同的意见,小娜有点迷茫。
假如你是小娜的同学,你对小娜家长的规划(意见)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给她提个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胸怀世界,学以报国作为小娜的同学,我想和各位家长谈下我的看法,其实,我的看法很简单:胸怀世界,学以报国!胸怀世界,学以报国,需要爱国之情。
邓稼先,为我们国家做出了不可估计的贡献,两弹一星的称号不愧于他。
他抛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和待遇,跑到戈壁稿核研究。
戈壁,是多么险峻的地方,核研究,是多么危险的工作,但邓稼先不顾个人安危,依然投入到核事业。
常年在外工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行的,而这信念的基础就是我们人人应高具备的爱国之情!正是有了这爱国精神的支持,对祖国的热爱,他才冒死抢下破碎了的核碎片,坚定不移的留下来勘测地下信号,就算在病危时,也不枉给国家写一份核事业的计划书。
没有中国魂,没有爱国心,他能撑到现在吗?爱国之情,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没有了爱国之情的人就不会记得祖国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就会为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观点自私自利的独自奋斗着。
胸怀世界,学以报国,需要真才实学。
只有增长本领,才能学成报国,而出国留学扩大了知识半径,开阔了知识视野,为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只要有报国之志,不管是远在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都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前提是要有真才实学,否则也只能说是志大才疏,百无一用。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八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八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不撇捺无以致远百强名校高中生复习模拟语文试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题解析】:这是一个二元关系命题.材料主要围绕“撇”和“捺”展开.写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深入思考,细化认识.首先,我们要明确“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没有分寸;只“捺”不“撇”,视野则会狭窄.“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其次,我们还得对“撇”和“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撇开了,就能捺得住”?“撇不开”,结果又如何?“捺不住”又如何?这样一一反问,结果不言自明.审读对联可知,撇开的是人生的诱惑,捺住的是寂寞、清苦、磨难等.写作范围可以谈古论今,材料既可以选择名人故事,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素材掌握多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叙述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应该从“撇”和“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记叙.【佳作赏析】“如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不撇捺无以致远.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不带走任何尘埃.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坚守是一轮不落的太阳.不撇不捺无以坚守,更无以致远.倘若没有它,我们就不会越过重重困难,在迷途中觅得心灵的港湾、找到停靠的彼岸.把人生当做一艘船吧,用一颗坚守的心慢慢地积蓄力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终有一天,我们会以饱满的精力渡向成功的彼岸.人生中,不撇捺无以致远.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让阳光淌在胸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2篇范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2篇范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管住嘴,迈开腿,轻松减肥不用愁!”“学会接受孤独,你才能够过得更好。
”“只有好好学习,你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啊!”“会分享的人才快乐,微笑的人运气一般比较好。
”……正如《后会无期》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可我这一生,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同学,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感觉,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同学甲的观点是,必须把自己看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依靠他人指引的盲人。
同学乙的观点是,放弃“我必须做对的”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每次都做出“对”的选择,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做出自己可以负责的选择。
同学丙的观点是,知道该做什么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执行才是每次都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面对上面的讨论,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审题限制性1.内容的限制。
材料作文看似开放,其实限制严格,可谓戴着锁链的舞蹈。
所给材料为一组名句和一段叙述材料,容易让考生走入名言类任务驱动作文的误区。
实际上名言只是一个引子,材料的关键在于“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解决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及由同学甲、乙、丙观点的讨论所引发的思考。
题目明确规定了写作的内容指向:“面对上面的讨论,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考生在写作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些讨论展开。
2.立意的限制。
材料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期望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之间的矛盾。
问题都指向自我管理,如如何自律,如何与自己很好地沟通和解,如何做才能成就美好未来,如何做才能提高幸福指数等。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时代铸就文学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时代铸就文学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某市高中进行了“中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文学家”的问卷调查,据统计,该市高中生眼中排名前十的中国文学家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巴金、莫言。
请从以上文学家中选择两三位来写一篇文章,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文学。
要求选好文学家,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人文积淀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勇于探究、理性思维审题限制性1.材料内容的限制。
首先,要关注作文材料中提到的十位中国文学家,这是写作内容的范围,不能逾越;其次,要准确理解材料所传递的丰富内涵:这些文学家贯穿古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所代表的文学成就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而且覆盖面大,每个人的文学成就都是当时文学的缩影,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目的也很明确,旨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关注文学的方方面面。
虽然十位文学家可能还有其他身份,但是本材料已经限定他们的身份为文学家,即只能据此而作。
2.任务指令的限制。
本题目的任务指令为:(1)要选择两位或者三位文学家作为写作对象。
(2)要在这些文学家中找到有机联系。
(3)要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来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文学。
这一点能够充分体现考生搭配组合的创造性。
3.价值观取向的限制。
在审题写作的过程中,要展现出高中生对文学的热情,要体现出高中生的文学审美水平,要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时代主题,彰显核心价值观。
开放性1.立意角度的开放性。
两三位文学家的组合开放,由此带来的立意角度也是开放的。
从十个文学家中选择两三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由于涉及的方面和角度比较多,可以谈中国文学发展历程、阶段特征、风格流派、成就作品、代表人物、题材分类、精神特质等等,从哪一点来谈都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
2020高三语文最新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
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般比较亲近。
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
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
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在亲密中学会独立中西方的文化历来有很多差异,就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来说,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两代之间往往比较亲密,而西方家庭一般则是比较平等疏远。
而在我看来,若能将两种模式巧妙结合起来,方能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相处模式。
古代中国提倡“愚忠”“愚孝”,子女在指出父母错误时要“怡吾色,柔吾声”,在承受父母责骂时要“号泣随,鞑无怨”。
近代以来。
这种毫无原则的尊敬和服从已经少了很多,然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许多父母倚仗着自己阅历丰富,有一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的自信,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诚然,这种行为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是为了避免子女走自己的错路,但有时,这样也未必能使孩子有一个好的结局。
同时,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巨婴”“妈宝”的出现也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弊端。
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却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使其心灵有一个依靠,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总有一个会永远接纳他们的地方。
并且“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也有助于构建一个人情温暖的社会。
相比之下,西方的家庭关系则显得冷漠许多,子女的过早独立,使代际之间缺乏亲情的维系。
或许这会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但父母及时的义“放手”也有利于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创造力,孩子的一举一动皆有自己做主,后果也有自己承担,这也有利于他们及时独立,早日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3篇(附题目)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3篇(附题目)1.作文模拟题“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近日,这句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
孔乙己原来是鲁迅笔下人物,穷困潦倒还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
不少年轻人自我调侃是“当代孔乙己”,戏称自己读过书有学历,但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学历反而成为思想负担。
针对“孔乙己文学”广泛流行。
班会课上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有同学认为,这只是一种自嘲,可以一笑置之;有同学认为,这种自嘲反映了不少问题,值得关注。
还有同学认为,这种自嘲颇为颓废,令人担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在班会课上发表一段演讲,要求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有同学认为,这种“孔乙己长衫”的说法反映了不少问题,值得关注。
我认为确实如此。
“孔乙己的长衫”的说法,反映了我们职业规划的缺失。
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可是,大学毕业后到底要干什么?很多学生一片茫然。
当实力配不上野心,毕业后惊奇地发现自己只能去做一些诸如送外卖、端盘子、打螺丝等学历要求较低,在外界看来似乎并不“体面”的工作时,可能会倍感失落。
一方面自己在学历上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让自己去做学历要求较低的工作总感觉心有不甘。
另一方面,自己也害怕选择了学历要求较低的工作后要承受外界的指指点点。
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和焦虑感致使他们在听到“孔乙己的长衫”这一言论后,便心安理得地将糟糕的现状归咎于学历。
或许,这就是很多年轻人能够引发共鸣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你的分析过于严肃了,“孔乙己文学”不过是自嘲,可以一笑置之。
或许,这确实是自嘲,但是我们不可以一笑置之。
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理应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果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挫折,我们应当更多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满分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满分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巴纳姆效应”是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指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哪怕自己不是那种人。
这反映出人们很容易被一些来自外界的信息所干扰、暗示,进而出现自我知觉上的偏差。
材料二:“镜中我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
他指出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镜子变成了别人,镜子中的形象便是别人对“我”的看法。
(他人就是我们的镜子,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便是镜子中的形象)“镜中我效应”中的“自我观”强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我,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
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面对他人的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面对他人看法,构建真实自我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旅程,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地会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
如何正确地面对他人的看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巴纳姆效应和镜中我效应,分别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看法时的心理现象。
本文将结合这两种效应,对如何面对他人的看法进行探讨。
在巴纳姆效应中,人们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
这表明人们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和暗示,从而产生自我知觉上的偏差。
在面对他人的看法时,我们应保持理智,分辨外界信息的真伪,避免盲目地认同所有的评价。
同时,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避免受到巴纳姆效应的负面影响。
而在镜中我效应中,人们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重新认识自我,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奋斗的青春是时代最好的注脚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奋斗的青春是时代最好的注脚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是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队队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审题指导】本题为多角度材料作文,阅读题目中的材料,要学会把握关键信息,材料的关键词是“汗水”“青春”“中国大厦”,其实,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千千万万全力以赴的身影。
材料中的三个事例都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把责任担当、砥砺奋斗汇进国家民族的“大梦想”,在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材料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考生要想得到高分,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都要出彩。
本题属于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综合来看,本题目展现了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高考对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尤其是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方面的素养,同时考查考生的价值观,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材料主要讲述了青年快递员、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守边战士谱写中国故事和中国成就的艰辛付出,中国故事的背后其实是青春脚步和汗水,中国大厦的支撑者就是这一群群普通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年轻人。
考生必须紧紧围绕青年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中国故事、中国成就等角度探讨青年的职责与使命,号召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意识到时代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培养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扶手,生活中处处有。
楼道里的扶手,公交车上的扶手,商厦滚梯的扶手……都给人带来安全与方便。
扶手,人生之中也很多。
儿时学步,妈妈的双手,扶助你;上学读书,老师的教诲,启发你;参加工作,同事的指导,引领你。
扶手,有形的看得见,抓得着,让人好借力;无形的能感知,可体会,让人心安稳。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优秀范文】搀扶夕阳西下,两位老人步履维艰,相互搀扶走向漫漫人生路。
搀扶是夫妻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为打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数万红军排成队列,相互搀扶一起走过艰难的沼泽之地。
搀扶是朋友之间一起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同甘共苦。
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旁,束手无策的他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手执盲杖干着急,忽然一双手轻轻地架住他的手,带他前行。
搀扶是陌生人的关爱与帮助。
人类社会是集体群居的社会,谁也不能离开集体而单独存活。
漫漫人生路就是一次登山旅行,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当脚如灌铅之沉重时,我们需要另外一双手搀扶我们前行,这双手来自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他们的搀扶使我们走过艰难苦恨、走过阴霾。
不得志的刘备桃园结义,使关羽、张飞搀扶他打江山,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搀扶他坐稳蜀地。
唐太宗李世民也由于魏征的搀扶开创了贞观之治。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哪一位贤君左右没有一位搀扶他坐稳江山的贤臣志士呢?搀扶使他们共同载入史册,名留青史。
试想,如果比尔盖茨没有保伦爱伦的友情搀扶,还会有今天的微软吗?假使欧阳修没有搀扶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还会存在吗?友情的搀扶使各行各业“青出于蓝,胜于蓝”,使大师成就了大师。
友情应是如此,在最需要的时候一最正确的方式扶对方一把。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的举动,并不是过分依靠、依赖对方前行。
2020全国优秀高考模拟作文题精选及立意与范文
2020全国优秀高考模拟作文题精选及立意与范文南平一检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一位女士逛西湖,嫌带着行李不方便,就将行李往公园的路边一放就去玩了。
两个半小时之后,三件行李都还在。
女士说:“我就知道在西湖是不会丢的!”当日,女游客的三件行李被保安发现,为了管好这三件行李,保安人员足足等了两个半小时,“连厕所都不敢去”。
事后女士说谢谢,保安说不用谢。
西湖景区管理处执法服务点的管理人员说:“这是对我们大杭州有多么的信任啊!”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女士、保安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闽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信任“我们并不因罪恶而受罚,而是罪恶本身会惩罚我们。
”阿尔伯特·哈伯德这样说。
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警察,可是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变着花样地想贿赂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当晚,他越狱了。
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
当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时,他发现火车上很挤,只好站在厕所的旁边。
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发现门扣坏了。
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着姑娘纯真无邪的眼神,点点头。
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
那一刹那,他突然改变了主意。
下一站,他立即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会变成敌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
信任是好的,本质上无疑在体现着人之为人的真谛,然而当周围的一切都在暴露着欺骗的属性时,你单方面的信任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同时,当所有人都展现出来欺骗的属性,只剩下伪善的面孔时,我们也将停止进步。
最新2020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范文2020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广东省一模作文题,以中国桥来话中国事,横跨古今,贯通虚实,延续近几年高考让考生借日常经验(日常积累)来书写大时代大问题的命题特点。
这个作文题不回避热点(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又不唯热点(古往今来四座“桥”),明确了写作的立足点(桥),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理念等)。
(一)材料解析题目中的材料列举了与中国有关的四座桥,他们分别是古代的赵州桥、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传说中的“鹊桥”以及“一带一路”的象征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内涵,都可成为立意方向。
赵州桥是“古代的桥”,工艺精湛,是国人的创举;历史悠久,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得力于小学课文,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赵州桥早已深入人心。
围绕赵州桥,作文的立意方向有:历史遗产、智慧实干、传统等。
港珠澳大桥是“当下的桥”,勾连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拉近了三地市民间的距离,更是展示了中国走向复兴路的信心和决心。
赵州桥体现的是古代人的智慧才干,港珠澳大桥则彰显当代人的创造和信心。
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精选5篇(优选.)
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精选5篇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从2020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可以看出,我们的作文素材积累需要越来越多元化。
也就是说,我们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下面给大家带来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君子“成人”亦“成己”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
他举荐管仲,终成霸业,因而名留青史。
他便是鲍叔牙。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鲍叔牙的千古流芳: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身侧运筹帷幄之人并非鲍叔牙;鲍叔牙甚至将自己的位置让与管仲,甘居其下。
这样的“无甚功绩”的鲍叔牙,却能为史书大书特书。
这是争强好胜的现代社会和时下持有浮躁心态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的。
但我觉得,鲍叔牙之所以能够“成己”,正在于他能够“成人”。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善于知人。
知人之要务,在于放下成见。
鲍叔牙与管仲曾经同为商贾、出生入死,每每被管仲占便宜,鲍叔牙总是一笑而过。
后两人分侍二主,本应成王败寇,鲍叔牙却力排众议,举荐管仲。
鲍叔牙能够剥开偏见、傲慢等缠绕在外界的茧丝,洞察出那位能力卓荦的管仲。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更在于他能任人。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公子小白践祚,鲍叔牙本可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他审度自身,急流勇退,让贤甘居管仲之下。
其胸襟之宽广,处事之谦卑,广为人所称颂。
鲍叔牙的退让并非力不从心的自卑,并非沽名钓誉的姿态,并非求取庇荫的谄媚,而是为了大局着想,知己知彼的大智慧。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成人之美”。
鲍叔牙成就了管仲,让管仲尽情施展抱负与才华,而不是“虽有千里马”却“骈死于枥中”;鲍叔牙更是成就了齐桓公,让他成就霸业,国泰民安;鲍叔牙更是拯救了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推广教化使黎民免于披发左衽,这是鲍叔牙为黎庶百姓所谋求的永福。
2020高考作文模拟三题(附习作与点评)
高考作文模拟三题(附习作与点评)题一直面当代人的精神现实,世界的灼热物欲和心灵世界的清欢,值得人们反思与厘清。
题二表面为乡愁,既绵亘古今千年,又横跨海峡两岸,寄寓了另一层不言自明的意味。
题三回归传统,着眼文化,聆听先民的歌唱,缅怀芬芳的美德。
模拟金题一人间最美是清欢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云仙杂记》载: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苏轼《浣溪沙》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什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清雅恬适的快乐。
一轮明月一袭清风,一壶薄酒一杯淡茶,便可寄托本心,活出清欢的格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生活的清欢有所解读,确定立意,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展示】人间最美是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林清玄如是说。
打小,我就爱看林清玄的散文,散淡,清洁,远离名利。
尤其令我着迷的,是他那种能在当时灯红酒绿的台湾“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的生活态度。
而他的思想,也如绵绵春雨般,细密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灵。
林清玄的散文致力于描写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简单干净的“清欢”世界。
何谓清欢?清欢就是人生的减法,是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之后,回到最单纯的欢喜的那种境界。
即使我当年少年而愚钝,读了之后还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觉悟。
这年早秋,我住宿于乡下的姥爷家,到了晚上家里没有空调,在床上翻来覆去只觉得燥热难耐,不得已只好出去散步。
乡下的夜晚来得要早,九点多家家户户都已安然入睡。
一轮明月高挂天心,将那清辉撒下了人间,因着田野的水汽,月色便有些朦胧,好似与雾缠绕在一起,弥漫在乡野的每一个角落。
今夜没有萤火虫,却有草丛里的蟋蟀与树梢上的知了为夏夜伴奏。
石子路旁含苞待放的花朵已沾湿了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一粒粒洁白纯粹的雪珠熠熠生辉。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了匠人世界。
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深藏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也有人说,现在是高铁时代,还在倡导工匠精神,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还有人说,应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理念相结合,才与时俱进。
对于上述说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联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
”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
,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
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
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任选一种身份,写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手机不该进校园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作为老师,我认为手机不该进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
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
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
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聪明孩子被手机耽误,最让人可惜。
所以我反对手机进校园。
如果只是耽误他自己,后果好像并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老师上课都不带手机的,但如果上课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干扰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课后再讨论一下,甚至好几天学生的心都收不回来,后果很严重。
有的学生住校,中午晚上,在宿舍玩手机,直接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下午和第2天的学习效果。
如果别人劝阻,还会诱发矛盾冲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手机牵扯时间和精力,的确影响学习效果。
有人会说,学习学习,教师就光知道让学生学习。
其实学习还是次要的,网上有很多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凶杀、欺诈。
学生正在三观形成时期,很容易被这些信息误导。
思想品质和心理状态变坏了,后果就更严重了。
2020年高考模拟测试优秀作文
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如饮甘泉,得到无限启迪。
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我却总是铭记着一句让我心生无限敬意的话。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梁启超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了“自强不息”等话语。
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为了清华校规。
这无疑告诉我们:若想成功,必先自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一句感叹,让世人对孙权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年少亡父,随兄长颠沛流离,年仅十八,就接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
年少万兜鍪,他以他的自强精神与老谋深算的劲敌相抗衡,使得江东政治清明,人民乐业,也正是因为他的自强自立,为江东打下坚实基础。
这,难道不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人生中是非成败,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赋,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人手中。
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天才,而是那些平凡但勤奋、自强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恳、自立的人。
拥有天赋而不会自强和自立人的成功只是转瞬即逝的火花。
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心中有信念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必定由自强铸造,轻而易举的成功和对别人的依赖都是令人轻视的。
2020语文高考三卷作文
2020语文高考三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成长,试图为自己画一幅清晰而真实的画像。
这画像不仅是外在的容貌,更是内在的品质、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呢?首先,我们要以自省为笔。
自省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我们能够发现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值得继续保持和发扬的优点。
比如,当我们在一次团队合作中表现不佳,导致任务进展受阻时,我们就应该自省:是自己沟通不够清晰,还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只有不断地自我审视,我们才能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他人的评价也是我们画像的重要参考。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的眼光有时能更客观地指出我们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
朋友的真诚建议、老师的教导、家人的关爱与提醒,都能成为我们完善画像的宝贵素材。
但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不能盲目听从,也不应一概排斥,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学习是为自己画像的重要颜料。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无论是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还是生活中的实践经验,都是我们丰富画像的色彩。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我们可以领略到伟大思想家们的智慧,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素养,让画像更加生动立体。
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是为自己画像勾勒出的大致轮廓。
有了目标,我们才有努力的方向,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我们立志成为一名医生,那么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和救死扶伤的精神。
目标就像灯塔,在人生的海洋中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
然而,在为自己画像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这时候,我们不能气馁,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挫折是成长的磨砺石,它能让我们更加坚强,让画像更加坚韧有力。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我们画像的背景。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雨季时,黄河河道变宽,水势浩大,于是河种很得意,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水势最大的。
河神随黄河水流到了大海,看见大海无边无际,这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对海神说:“以前我不相信有人比孔仲尼还知识丰富,有人比伯夷还道义崇高,现在看见你,我相信了。
惭愧惭愧!”以上材料在认识自己、认知世界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自知与认知——从黄河到大海的启示在《庄子·秋水》的故事里,黄河河神因见到大海的辽阔而感到自身的渺小。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认知自己和了解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人要有自知之明,同时要开阔视野,不断求知。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她滋养了大地,孕育了文明。
黄河河道宽阔,水势浩大,使河神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然而,当河神见到大海的壮丽景象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保持谦虚,认清自己的位置。
我们要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永远有人比我们更优秀,更有才华。
因此,我们要在自信的基础上,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河神见到大海后,感叹自己原先的自满无知。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人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世界如此广阔,而我们个人的认知却如此有限。
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从黄河到大海,河神经历了从自满到谦虚、从无知到求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同时,我们要敢于追求真理,勇于突破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借鉴河神的经历,不断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有些人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但恰恰这些人活出了生命的境界,更好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
阅读材料,审题要点:突出思辨性。
首先,“恰恰这些人活出了生命的境界,更好地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语境限制”的语境限制,让“一般人所看轻的”、“一般人所看重的”中的“看轻的”或“看重的”不能从正面理解,应指那些比较庸俗的眼光、认识。
其次,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写作时不应只写一面,而应在概念的辨析比较中突出自己的认识。
再次,写作时应将“看轻的”“看重的”具体化,赋予其具体内容,才便于展开分析议论。
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
(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
(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五、分析关系法。
六、明确褒贬法。
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看轻自己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
这忠告,包含着几缕沧桑,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
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
为此,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以为自己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一心想干大事,创大业;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惟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
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怪话连篇。
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
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实际表现为独断、骄横、傲慢,盛气凌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外界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遭到嘲笑和孤立,使你变得停滞不前。
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事,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位置。
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
你真诚的谦卑,将使大家折服,他们乐意在你周围歌唱;你力所不及的柔弱,会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
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获得更多帮助和教益。
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其实,把自己看轻,这是光明磊落的心灵折射,是无私无畏的自然反映,是正直坦诚的自由流露。
看轻自己的人总是很知足,对获得的成功珍惜有加。
一个人富有了,仍然不忘看轻自己,他将不会自傲和奢侈;一个人身居高位,仍然看轻自己,他将不会专横和贪婪。
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看轻自己,其实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境界:超凡脱俗,淡泊平和。
看轻自己是人生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看轻自己是对人的真实本性和历史真正趋向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性和历史的继承和超越。
看轻自己,能够成就人的操守,闪烁灵魂的美丽。
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修炼、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高兴。
把自己看轻,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
也不是鄙视自己,压抑自己,埋怨自己,也不要你去说违心话,做违心事。
相反,看轻自己能使你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为人处世,不妨看轻自己,生活中就会多几分快乐。
在家庭中,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家长,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与爱人和谐相处。
在事业上,即使春风得意,大权在握,也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众人之上的“楚霸王”。
这样,才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听取更多的有益于事业发展的意见,让自己脚踏实地去拓展事业,创造辉煌。
在朋友圈子里,不妨看轻自己,才能结识到推心置腹的哥们儿,让自己时刻头脑清醒,让自己永远是一个受欢迎的朋友。
把自己看轻,才能获得智慧与快乐,飞越坎坎坷坷,拥有和谐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张载)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五个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思路一:第一句可立意:为细微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第二句可立意为:大道为公、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第三句可立意为:欲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第四句可立意为新事物的发展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第五句可立意为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据此,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关键词:①积累踏实;②一心为公;③艰苦奋斗;④发展变化;⑤开创新局面。
比如,可将①③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踏实积累。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八种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五、分析关系法。
六、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八、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我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苏东坡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我看来,“博观而约取”没有问题,“厚积而薄发”却是一种浪费。
.曾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一说,若只是单纯为磨剑而磨剑,任时光茬再,不将好剑用在该用的地方,未免太过悲哀。
后来有人对这句诗进行了修改,成了“十年磨一剑,一剑惊江湖”。
.“一剑惊江湖”的确令人羡慕,但当你看着身边的青年才俊正意气风发大展宏图时,是否觉得自己为了将来未可知的“一夜成名”而潜心修炼,有些傻气呢?现实生活中的你并不是随时都有“中500万”的好运,时间长了好东西没准与粗劣之物神似。
在我眼里,“厚积薄发”是假命题.要知道“厚”无止境!姜太公韬光养晦至古稀之年,将满腹经纶与毕生夙愿都寄托在了直钩之上,终于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这该算是“厚积”了吧,然而这世上又有多少学富五车、志向远大之人能成功地像他一样“薄发”?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闭门苦读、学识渊博的人不在少数,却又有几个人能名垂青史,为世人传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才华被埋没,壮志被消磨,实在可惜。
所以“薄发”这个词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而言并不合适,真正应该提倡的,是“厚积厚发”。
“厚积厚发”是人生的动力。
知之为知之,可以教人:不知为不知,可以求学。
这样才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正是有了这些有志之士的“厚积厚发”,这个社会才得以迅速进步。
“厚积厚发”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一瞬间,一个机会就与你擦肩而过.时间不等你、机会不等你、成功不等你……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追寻.尽管你现在只能靠双腿前行,你也必须立即起程,若是等到有了代步工具再行动,可能成功早已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厚积厚发,不是教你守株待兔,而是告诉你只有把握机遇,你才能走向成功。
厚积厚发,不是教你恃才放旷,而是告诉你只有站得高,你才能“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