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 完全平方公式9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最全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最全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ﻫ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ﻫ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ﻫ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ﻫ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ﻫ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ﻫ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ﻫ20 推论3三角形的一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ﻫ23角边角公理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ﻫ(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ﻫ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ﻫ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ﻫ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ﻫ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等角对等边)ﻫ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ﻫ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0逆定理和一条线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ﻫ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ﻫ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ﻫ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ﻫ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ﻫ形的对边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ﻫ角线互相平分ﻫ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2矩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ﻫ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ﻫ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ﻫ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6菱形面积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ﻫ=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ﻫ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ﻫ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ﻫ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ﻫ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ﻫ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上截得的线段ﻫ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ﻫ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ﻫ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ﻫ三边82梯形中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ﻫ的一半ﻫ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一半L=(a+b)÷2S=L×h ﻫ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ﻫ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ﻫ线段成比例ﻫ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ﻫ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ﻫ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3判定定理2 两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ﻫ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ﻫ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ﻫ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ﻫ98性质定理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ﻫ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ﻫ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ﻫ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ﻫ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ﻫ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ﻫﻫ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ﻫ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ﻫ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_人教版_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_人教版_

⑶加权平均数: x
=
x1 f1
+ x2
f2 +Λ n
+ xk
fk
( f1
+
f2

+
fk
= n) ;
⑷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
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第1页
1
5.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 x1、x2 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
① x12 + x22 = (x1 + x2 )2 − 2x1x2
② 1 + 1 = x1 + x2 x1 x2 x1x2
③ (x1 − x2 )2 = (x1 + x2 )2 − 4x1x2 ④ | x1 − x2 |= (x1 + x2 )2 − 4x1x2 ⑤ (| x1 | + | x2 |)2 = (x1 + x2 )2 − 2x1x2 + 2 | x1x2 | ⑥ x13 + x23 = (x1 + x2 )3 − 3x1x2 (x1 + x2 )
当 Δ = b2 − 4ac =0 时,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反之亦然.
当 Δ = b2 − 4ac <0 时,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a ≠ 0) 没有的实数根.反之亦然.
3.根与系数的关系: x1
+ x2
=

b a
4.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没告诉工作量时,工作量为 1)。 5.利息问题:本息和=本金+本金×利率×期数 6.数字问题: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7.利润问题:单个利润=售价-进价;总利润=销量(每个售价-每个进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2.2完全平方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2.2完全平方公式》
a2+b2=(a+b)2-2ab=(a-b)2+2ab; 4ab=(a+b)2-(a-b)2.
灿若寒星
(2) (a+b+c)2 原式 = [(a+b)+c]2
= (a+b)2+2(a+b)c+c2 = a2+2ab+b2+2ac+2bc+c2 = a2+b2+c2+2ab+2bc+2ac.
解题小结:第1小题选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需要分组.分组方 法是“符号相同的为一组,符号相反的为另一组”.第2小题要把 其中两项看成一个整体,再按照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10000+400+4
=10000 -200+1
=10404.
=9801.
解题小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先选择公式; 2.准确代入公式; 3.化简.
灿若寒星
思考 (a+b)2与(-a-b)2相等吗? (a-b)2与(b-a)2相等吗? (a-b)2与a2-b2相等吗? 为什么? (-a-b)2=(-a)2-2·(-a) ·b+b2=a2+2ab+b2=(a+b)2 (b-a)2=b2-2ba+a2=a2-2ab+b2=(a-b)2 (a-b)2=a2-b2不一定相等.只有当b=0或a=b时,(a-b)2=a2-b2.
灿若寒星
想一想:下面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怎样改正?
(1)(x+y)2=x2 +y2 ×
(2)(x -y)2 =x2 -y2
×
(x +y)2 =x2+2xy +y2 (x -y)2 =x2 -2xy +y2

完全平方公式 课件(共1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完全平方公式   课件(共1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362 − 60 + 25 2
=42 − 4 + 1
2:如果 + +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x的值为多少?
解:因为 + +
=() + ∙ ∙ + (±)
所以 x 的值为±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在中央。
想一想:
你能根据图 1 和图 2 中的面积解释完全平方公式吗?
b
b
a
a
a
b
图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图2
b
( − ) =?
你是怎样做的?
( − )2 = ( − )( − )
=2 − 2 +
2
( − )2 = + (−)
2
=2 + 2(−) + (−)2
(a−b)2=a2−2ab+b2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






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
你有什么收获?
(4) (2x + y)2 = 4x2 + 2xy + y2. ×
4x2 + 4xy + y2
(2)
(x-y)2
=
x2-y2;
x2 + 2xy + y2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6 + 5)2
(2)(2 − 1)2
解:原式=(6)2 − 2 ∙ 6 ∙ 5 + (5)2 解:原式=(2)2 − 2 ∙ 2 ∙ 1 + 12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4.2.2 完全平方公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4.2.2 完全平方公式
a b2 a b2
2 、归纳公式:
a b2
文字叙述:
a b2
文字叙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式中的 a、b 可以代表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版初中数学
3、尝试练习(分清楚谁代表 a,谁代表 b,要有过程)
(1)、 (x 3)2
(2)、 (a 5)2
人教版初中数学
(3)、 (2x 3)2
(4)、 (3m 2n)2
4、思考:看课本 P154 思考图 由图 15.2-2 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由图 15.2-3 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1、完 全平方公式: 公式的推导和结构分析
2、例题 例 3:(1) (4m n)2
二、学习案
(2) ( y 1 )2 2
(3) (2x y)2
TB:小初高题库
例 4:简便运算 (1 )、1022
3、选择题 x2 mx 4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 m 的值是( ) A.4 B.-4 C. 4 D. 8 4、填空 题:已知 a 2 b2 12, ab 3 ,则 (a b)2 值是
思考: (a b)2 与( a - b)2 相等吗? (a b)2 与(b - a)2 相等吗?
(2 )、 982
人教版初中数学
1、计算 (1)、 (2 b)2
三、练习案 (2)、 (a 2b)2
(3)、 (2 b)2
(4)、 (a 2b)2
2、判断题 (1)、 (x y)2 x 2 y 2
()
(2)、 (x 3)2 x2 3x 9
()
(3)、 (2x y)2 2x 2 4xy y 2 ( )
( 3a – 2b)(3a+2b) (x 1)(x 1)

人教版《完全平方公式》PPT完美课件

人教版《完全平方公式》PPT完美课件
八年级上册 RJ
14.2.2 完全平方公式
第2课时
初中数学
知识回顾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
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2.计算:
=a2+b2+c2+2ab+2ac+2bc .
a+(b+c)=_______;
(1)(3a+b-2)(3a-b+2); (1) (x+2y-3)(x-2y+3);
=a2+2ab+b2+2ac+2bc+c2
例1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2)(x-y-m+n)(x-y+m-n). 解:(2) (x-y-m+n)(x-y+m-n)
3.当x2-xy=18,xy-y2=-15时,求x2-2xy+y2的值. 解:x2-2xy+y2=x2-xy-xy+y2=(x2-xy)-(xy-y2). 因为x2-xy=18,xy-y2=-15, 所以x2-2xy+y2 =18-(-15)
=18+15 =33.
=x2-(2y-3)2
=(a+b) +2(a+b)c+c 2 a+(b+c)=_______;
有些整式相乘需要先作适当变形,然后再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2
[x+(2y-1)]2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4.2.2 完全平方公式》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4.2.2 完全平方公式》精品教学课件

(3)(–3a+b)2=9a2–6ab+b2.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例2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1022;
(2) 992.
解: 1022 = (100+2)2 =10000+400+4 =10404.
992 = (100 –1)2 =10000 –200+1
=9801.
(1) 说一说积的次数和项数. (2) 两个完全平方式的积有相同的项吗?与a,b有什么关系? (3) 两个完全平方式的积中不同的是哪一项?与a, b有什么 关系?它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探究新知 公式特征: 积为二次三项式; 积中两项为两数的平方和; 另一项是两数积的2倍,且与两数中间的符号相同. 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和多项式.
方法总结:当一个数具备与整十、整百⋯ ⋯相差一个正整数时 求它的平方,我们可以通过变形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较
简便.
巩固练习
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982–101×99;
(2)20162–2016×4030+20152.
解:(1)原式=(100–2)2–(100+1)(100–1) =1002–400+4–1002+1=–395;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册
14.2 乘法公式
14.2.2 完全平方公式
导入新知
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规格的硬纸片各若干张,请你根据 二次三项式a2+2ab+b2,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硬纸片,
拼出一个正方形,并探究所拼出的正方形的代数意义.
素养目标
3. 体验归纳添括号法则. 2. 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1. 理解并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 结构特点、几何解释.

初中完全平方公式大全

初中完全平方公式大全

初中完全平方公式大全一、概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完全平方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点,它涉及到多项式的乘法、开平方运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公式形式、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二、公式形式完全平方公式共有两个,形式为a² ± 2ab + b² = (a \pmb)²。

其中,a、b为任意实数,表示两个数,符号“±”表示两个选项,即两个选项中选一个。

公式中加号后面的两个数,表示将其中一个数乘以自己,再乘以另一个数,再相加或减。

三、应用范围完全平方公式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项式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可以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若干个数的平方和形式,方便后续的代数运算。

2. 开平方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于开平方运算,可以将一个数的平方根转化为加减运算的形式,方便后续的代数运算。

3. 代数解方程: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于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和开方运算,可以将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方便求解。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完全平方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公式中的“±”选项需要谨慎选择,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选用哪一个选项。

2. 在应用多项式乘法时,需要正确地将多个数的平方和进行乘法运算。

3. 在开平方运算中,需要将一个数的平方根进行加减运算,而不是直接进行开方运算。

4.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需要正确地将方程进行配方和开方运算,并将结果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五、例题解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完全平方公式,下面将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解析:例1:求(x + 2)² = 9 的解。

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x + 2)² = (x \pm 2)² = 9。

移项得 x \pm 2 = 3 或 x \pm 2 = -3。

解得 x = 1 或 x = -5。

例2:计算(a - b)² \times (b - a)²的结果。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注意: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其他公式:(1)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例如:a^2; +4ab+4b^2; =(a+2b)^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2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1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1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2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2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2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2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2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3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3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3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3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3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4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4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4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4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0、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51、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5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53、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54、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55、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6、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57、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58、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

第一章 有理数一. 知识框架(1)凡能写成 (p , q 为整数且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p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pa i 不是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②有理数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负有理数 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 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a (a 0) a (a 0)(2) 绝对值可表示为: a 0 (a 0) 或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3)正 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 1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 的倒数是 ;若 ab=1a 、a(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a.(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a) =-a或(a-b) =-(b-a) ,当nn n n n为正偶数时:(-a) =a或(a-b) =(b-a) .n n n n14.乘方的定义: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n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初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完全平方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完全平方公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式,它描述了一个二次多项式如何表示为一个平方的形式。

具体地说,完全平方公式是形如a²±2ab+b²=(a±b)²的等式。

其中,a和b 是任意实数或代数式,它们可以是数字、字母、单项式或多项式。

二、完全平方公式的定义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定义为:一个二次多项式,如果它可以表示为(a±b)²的形式,则称该二次多项式为完全平方公式。

其中,a和b可以是任意实数或代数式。

三、完全平方公式的性质唯一性:对于给定的a和b,完全平方公式(a±b)²是唯一的。

这意味着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多项式可以表示为完全平方。

展开性: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展开为a²±2ab+b²的形式。

这是完全平方公式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允许我们将一个看似复杂的二次多项式简化为一个更简单的形式。

对称性:完全平方公式具有对称性,即(a+b)²=(b+a)²和(a-b)²=(b-a)²。

这意味着在完全平方公式中,a和b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公式的值。

四、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平方项:完全平方公式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都是平方项,即a²和b²。

这两项代表了公式中的主要部分,它们决定了公式的整体形状。

乘积项:完全平方公式的中间项是a和b的乘积的两倍,即±2ab。

这项是公式中的关键部分,它连接了平方项并使整个公式成为一个整体。

正负号:完全平方公式中的正负号取决于中间项是正是负。

如果中间项是正数,则公式为(a+b)²;如果中间项是负数,则公式为(a-b)²。

五、完全平方公式的规律二次项和一次项的关系:在完全平方公式中,二次项(a ²)和一次项(±2ab)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初三数学《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教案范文

初三数学《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教案范文

初三数学《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节《完全平方公式》。

详细内容包括: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以及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能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一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9平方米,如果菜地的边长增加1米,面积增加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a+b)² = a² + 2ab + b²(ab)² = a² 2ab + b²揭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表达式,以及如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x+3)²,(2y1)²。

(2)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方程:x²+6x+9=0,2y²8y+16=0。

六、板书设计1. 完全平方公式:(a+b)² = a² + 2ab + b²(ab)² = a² 2ab + b²2. 例题与解答:3.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m+4)²,(n2)²。

(2)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方程:3x²12x+9=0,5y²+10y+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平方公式 的几何解释
完全平方和公式:
b ab b²
(a+b)²
a a² ab
ab
(ab)2 a 2+2ab+b 2
完全平方公式 的几何解释
完全平方差公式:
b ab b²
a
a² ab
(a-b)²
ab
(ab)2 a 2 ababb2
a22abb2
ambn 2
练习: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所以说,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15.2.2 完全平方公式
第二十一中学 王俊芬
计算:
(m+3)2
两数和的平方
(a+b)2= ?
探究
(a+b)2 = (a+b) (a+b) =a2+ab+ba+b2 =a2+2ab+b2
归纳
(a+b)2= a2 +2ab+b2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 方和,加上这两数积的2倍。
探究
两数差的平方
(1) (x3+y)2 (2) (a+b)(2a+2b) (3) (a+b)(-a-b)
练习:一花农有2块正方形茶花苗圃,边
长分别为30m ,28m.现将这2块苗
圃的边长都增加1.5m后,求各苗圃的 面积分别增加了多少m2?
小结
(a+b)2= a2 +2ab+b2
(a-b)2= a2 2ab+b2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chóu)躇(chú)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4s2-4st+t2
解:(-3x-4y)2 =(-3x)2-2·(-3x)·(4y)+(4y)2 =9x2+24xy+16y2
应用
例4.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1042 解:1042=(100+4)2
(2) 992
=1002+2×100×4+42
=10000+800+16 =10816
解: 992=(100-1)2 =1002-2×100×1+12 =10000-200+1 =9801
现在,我的母亲为了赚钱养家,我与母亲一个星期只能通一次电话,在电话中,母亲总是对我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的学习与成长。她对我说,她很想念我,牵挂我,希望我能学业有成,回家看她。其实我也一样,十分想念与牵挂我的母亲,恨不得现在就飞回家,看看母亲现在过得怎么样。 母爱,能感化一切。 母爱,是真挚无私的。
对了!是伟大的母亲。母爱是无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没有一位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不管怎样,母爱终究都是生命中最真挚,最无私的爱。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母亲。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母亲。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母亲。 假如我们远在外地,我相信依然牵挂着我们的,一定还是母亲。
应用
例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下列各题。
⑴( 4m + n)2
(2) (y 1)2 2
解:
⑴(4m+n)2
⑵ (y 1 )2
2
=(4m)2+2·(4m) ·n+n2 =16m2+8mn+n2
y2 2 y (1 ) (1 )2 22
y2 y 1 4
练习: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应 用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途。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②等号右边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 (或减去)这两个数的乘积的2倍
应用
例1.判断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
(1)(x+y)2=x2+y2; (×) (23)(mx--yp))2=2=xm2+2y-m2-2px+yp;2; (×)
(√)
例2.填空。
应用
⑴( x + 3)2=( x )2+2·x·3+( 3 )2 ⑵ ( 3x - 2y )2=(3x)2-2( 3x )( 2y )+( 2y )2
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尽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 综上: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车水马龙的闹市里,双眸里闪烁着都市的霓虹,衣服上沾满着汽车 曾经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可以让你随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不会向你抱怨,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种爱,叫“母爱”!
完全平方公式:
归纳
(a+b)2= a2 +2ab+b2
(a-b)2= a2 2ab+b2
归纳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a+点b):2= a2
(a+b)2=a2 +2ab+b2 +2首a平b+方b2,尾平方, ①的等平(a号方-b左)2=边a两2 -个2a数b的+ 和b2((2aa首 中或-bb间尾+差)b2符乘=)2 号积a2同2-倍前放方中央,
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心无慰籍时,她开导你、教育你,教导你“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哲理;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或因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不需任何语言,一切感情均化为泪水落于掌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当你感到伤痛绝望时,她比你更加痛心悲伤,却必须要坚强地劝慰你,让你安心;当你欢心愉悦时,她会陪你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但是却绝对不会多霸占一点,让你的心变得空虚无物……
自从那一天,我衣着脚,挑着行李,沿着崎岖曲折的田埂,离开故乡,走向了城市;从此,我便漂泊在喧嚣和浮躁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穿行于 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内容相当丰富。以浩如海洋来比喻,都不之为过! 近日,我在“儒风大家”上,看到一篇文章,仅用---三句话、九个字。说出了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 (x+2y)2
(2) (2a-5)2
解:(x+2y)2
解:(2a-5)2
=x2+2·x·(2y)+(2y)2 =(2a)2-2·(2a) ·5+52
=x2+4xy+4y2
=4a2-20a+25
( (-2s+t)2
(4) (-3x-4y)2
解:(-2s+t)2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