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组织制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框架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e0dda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1.png)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十四五期间,全国将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一、整体规划1.明确发展目标(1)到2025年,基本建成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全面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到203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全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数字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数字经济占农村经济比重明显提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初步实现。
2.制定发展策略(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2)加大资金投入,优先支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在农村电商、数字农业、智慧农村等领域开展示范带动工作,探索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3)推动产业转型,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变。
3.加强组织领导(1)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领导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2)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网络建设(1)加大对农村网络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宽带网络覆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保障农村信息化应用的畅通。
(2)加强农村5G网络建设,推动5G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支持。
2.智慧农业建设(1)推动农村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和智慧农场,推广数字化农业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9b3d46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d.png)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8.09•【文号】农办市[2012]20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机关工作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农办市〔2012〕20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相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我部决定于10月下旬在江苏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和应用模式,认真分析农业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准确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推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
二、会议内容会议将采取典型交流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期一天半。
(一)典型交流。
会议将安排6个省级农业部门交流工作经验,侧重选择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物联网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单位。
(二)现场考察。
会议将组织参观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无锡市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三)认定示范基地。
会议将认定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以鼓励近年来积极投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并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的有关地区和机构。
(四)专题研讨。
会议将分别以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组织有关部委、专家、企业和部分农业部门介绍发展形势、推进策略和工作经验。
农业部: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部: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d97bbfe3f705cc17552709c3.png)
28-29/809要闻聚焦农业部: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规划》在深入分析研判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五个方面18项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着眼于补齐生产信息化这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提出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瓶颈、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强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渔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等5项任务。
二是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着眼于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以经营网络化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提出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破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大力培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等3项任务。
三是推动农业政务信息化提档升级。
着眼于提升农业行政管理数据化水平,提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强化农业政务重要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4项任务。
四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便捷普及。
着眼于加快建立新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提出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促进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3项任务。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1c9bc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第一部分: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在农业农村领域,信息化也对提高产业效率、改善农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国家制定了十四五规划,本文将对该规划进行详细探讨。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数字农业、农村电商、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在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信息化仍存在差距。
1.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宽带接入速度较慢,信息化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2.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识程度不高,缺乏数字技能和信息化意识。
3.信息化应用不广泛。
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数字技术应用程度不够,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部分: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智慧农业,创新农村治理,打造数字乡村。
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全国范围内网络覆盖全面、宽带接入普遍、信息化设备普及。
2.加强农村数字技能培训,普及信息化教育,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和数字技能水平。
3.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电商建设,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物流配送,扩大农产品市场覆盖面。
5.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有效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四部分:发展重点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农村网络覆盖率,加快5G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宽带接入条件,普及数字化设备。
2.推进数字技术培训。
开展农村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鼓励农村青年参与数字农业和农村电商创业。
3.深化数字农业应用。
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智能农机械、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
![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4c501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7.png)
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一、引言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是指导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文件,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以规范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本指南涵盖了农业信息采集、信息资源、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工作规范、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市场培育、法制法规和监管制度等多个方面。
二、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农业信息采集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信息的采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标准应包括信息的类别、指标、数据格式、采集方式、时间频率等方面,以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共享性。
三、农业信息资源标准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信息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标准应包括信息的标识符、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结构等方面,以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利用。
四、农业信息传输标准农业信息传输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传输标准,规范信息的传输方式和协议。
标准应包括信息的传输速率、传输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传输。
五、农业信息处理标准农业信息处理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处理标准,规范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挖掘工作。
标准应包括信息的清洗、整合、分析等方面,以提高信息的价值和可用性。
六、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应用标准,规范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标准应包括技术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以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安全性。
七、农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农业信息安全是保障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信息的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
标准应包括信息的加密、访问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以保障信息安全不受威胁。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https://img.taocdn.com/s3/m/4d1854ddfab069dc50220198.png)
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发展形势 (3)(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3)(二)建设成效 (5)(三)存在问题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目标 (9)三、主要任务 (10)(一)建设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10)1.搭建五级农经电子政务平台 (11)2.建设全国农经数据中心 (11)(二)加快农经监管信息化建设步伐 (11)1.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 (12)2.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12)3.推进农民负担监管信息化 (12)(三)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水平 (13)1.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 (13)2.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信息化 (13)3.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 (14)(四)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 (14)1.加强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 (14)2.提升农经队伍信息素质 (15)四、重大工程 (15)(一)农经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工程 (15)(二)农经监管服务信息化推进工程 (16)(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 (16)(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示范工程 (17)五、保障措施 (17)(一)加强组织领导 (17)(二)强化队伍建设 (18)(三)加大资金投入 (18)(四)建立健全制度 (18)(五)加大宣传力度 (19)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特编制此规划。
该规划立足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总结各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迫切要求进行编制,是指导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以下称“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依据。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3dd6d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6.png)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02•【文号】农市发[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市发[20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农机、乡企、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属事业单位:为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通知》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意见》,我部制定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农业部2013年2月2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市发[2011]5号)、《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7]8号)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8]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营水平、农业行政管理能力和为农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地(市)、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有关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农业部发布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框架
![农业部发布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959d5d13227916888486d74a.png)
作 社信息 化水平及 信息 服务能力 , 农业产加 销信息 一体化服 务体系 ;
主要任务农业 和农村信 息化 建 鼓励农业 电子商务实践 ,积极构建 没的主要任 务是 以信息 化推进现代
共 同努 力 , 2 1 到 0 5年 , 业 和 农 村 农 业 发展 ,提 升农 村 公 共 服 务 与社 建设各地特色种养业 、特色产品信 农 促 一 发展 。四 体化信息基础设 施装备水 平有 明 会管 理水平 ,建立健全 乡村 两级 信 息平 台, 进 “ 村一 品”
战 略 》 体 部 署 , 业 部 于 近 日组 来 ,形成农业 和农村信息化 发展 与 总 农
织制定 了《 国农业 和农村信息 化 深 化行政 管理体 制改革 相互促进 、 全 建设总体框架(0 7 2 ) 2 0 — 0 》: 1 5 共 同发展 的机制 ;要与 信息化建设 主要 目标 规划 明确 了农 业和农 发展模式 紧密结合起来 ,逐 步形成 村信息化建设要遵循 “ 政府部 门主 以政府 主导 、市场及其 他社会 力量 导, 社会力量 参与 , 善运行机 制 , 完 实现多方共赢 ,服务亿 万农 民”的 合力 参 与 的多元 投 人机 制 ;要 与
撑 ,服 务与应用系统是农业和农村 系统 ,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养殖
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与
实行标准化生产 ; 利用信息技 协调 ,研究解 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信 息化建设 的 发 点和落脚 点 , 规 方式 ,
大 推 则体系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与 术 , 力 发 展测 土 配 方 施 肥 , 广 诊 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加强部门间的
村 对 信 息 化 的需 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职、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职、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60240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1.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职、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4.06.28•【文号】国办发[1994]79号•【施行日期】1994.06.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1994年6月28日国办发〔1994〕79号)《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保留农业部。
农业部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上来,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理顺农业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实行政事、政企职责分开,转变职能,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一、职能转变农业部要从4个方面转变职能:从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的间接管理与调控;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调控市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管理,转向对农业进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从主要指导农牧渔业,转向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综合管理。
为此,要逐步取消农牧渔业指令性生产计划和企业更新改造、留利分配等微观管理职能;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产品评优、成果评奖、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科学普及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逐步弱化对部属院校和事业费、预算外经费管理等工作;创造条件,采取不同形式,把不属于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放到地方,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全部下放给企业。
同时,要强化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市场信息、资源环境、质量标准、科教兴农、国际合作以及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https://img.taocdn.com/s3/m/2964464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a.png)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简介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是国家农业部的下属部门,负责制订和实施全国农业发展计划。
该单位成立于1996年,并于2003年升格为全国农业发展计划司。
作为国家农业部的核心部门之一,农业发展计划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团队,为全国农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职责包括:1.研究和制定国家农业发展计划;2.指导并协调农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工作;3.根据国家需要,组织制订重大农业发展战略;4.开展农业产业规划和农村综合开发规划等工作。
工作重点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全国农业发展规划。
制订全国农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全国粮食生产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2.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运用,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3.推进农业现代化。
落实农业发展现代化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质量和效益。
4.推动农村综合开发。
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农村综合开发,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5.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积极推进我国农业对外合作,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展成就自成立以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国家农业发展规划。
包括2004年至2010年全国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至2015年全国农业水利发展规划、2016年至2020年农村“三化”发展规划等。
2.推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创建了农业信息平台,全国农业信息系统覆盖率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3.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实施了一系列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尤其是在粮食、畜牧、渔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农业农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农业农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bbba9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8.png)
农业农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农业农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应用,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1.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统筹规划。
研究国家数字乡村发展纲要的具体落实措施,谋划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编制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制定分工实施方案,推动规划任务落实到位。
2.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强化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整省推进力度,强化益农信息社建设,集聚各类涉农服务资源,加快推进服务和管理在线化,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
指导各地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
3.推动乡村治理信息化。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和农民负担监测体系,指导各地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农村审计监督信息化应用。
健全农村社会事业监测体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等在线化监测和管理。
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加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监管、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线上服务与管理,引导农村集体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
二、深入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4.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地实施。
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相关文件出台,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工程落地实施。
畅通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和网络销售服务体系,探索一批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以贫困地区为重点,组织有关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
5.深入开展数字农业试点。
推进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举办数字农业发展培训班。
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内容、规模和范围。
6.推进农田建设信息化。
以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集成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信息数据,促进农田建设与保护全程数字化动态监测和监管。
农业信息化实施方案
![农业信息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4eb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9.png)
农业信息化实施方案1. 项目背景农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的一种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满足农业信息化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农业信息化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2. 方案目标本实施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促进农产品市场化和精细化经营;-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收入。
3. 方案内容3.1 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集成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相关系统和数据。
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农产品种植养殖管理模块: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管理系统;- 农业供应链管理模块:包括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块: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追溯体系等管理系统;- 农业市场信息模块: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 农业政策和知识库模块:整理和发布相关政策和农业技术知识。
3.2 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设备、土壤环境、气象、水质等信息的智能采集、处理和传输。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安装农业传感器设备:监测土壤湿度、气温、气压和水质等参数;- 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分析农业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取有用的农业信息;- 提供农业决策支持:基于分析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3.3 开展农业专家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对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意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培训;- 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操作培训;-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指导。
4. 方案实施步骤4.1 前期准备- 成立农业信息化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开展农产品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调研和分析;- 确定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架构和系统需求。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09e97137aeaad1f347933f16.png)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 —2025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网信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 —2025 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2019 年12 月25 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目录一、发展形势5(一)发展成效5(二)发展机遇与挑战7二、总体思路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9(三)发展目标10三、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10一)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10二)建设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11三)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11四)建设农村宅基地大数据11五)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12(一)种植业信息化12(二)畜牧业智能化13(三)渔业智慧化13(四)种业数字化14(五)新业态多元化14(六)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15五、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15(一)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支持技术体系(二)健全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三)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16(四)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17(五)建设乡村数字治理体系17六、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18(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18(二)强化战略性前沿性技术超前布局18(三)强化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19(四)加快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19七、加强重大工程设施建设20三)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工程221516 21(一)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20(二)农业农村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工程八、保障措施24(一)加强组织领导24(二)加大政策支持25(三)强化数据采集管理25(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26一、发展形势(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e56c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5.png)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农业农村信息化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方案。
一、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首先,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品质追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农业生产的决策支持,减少生产风险。
二、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通信网络,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农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三、推动农村金融信息化农村金融信息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提高农民的金融服务满意度。
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更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
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可以通过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
同时,应该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电商技能和管理水平。
五、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IT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六、加强农村医疗信息化农村医疗信息化是保障农民健康的关键。
可以通过建立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等手段,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七、优化农村治理信息化农村治理信息化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各类服务信息。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2025年农业信息中心工作计划
![2025年农业信息中心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74f7d5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7.png)
2. 工作难点:
-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尚不完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涉及多个部门、领域,数据整合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要克服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难题。
-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农民接受程度不一,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加大了技术培训和推广的难度。
-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和接入率,为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
- 构建高效、实用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分析,为农业决策科学依据。
-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 强化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实战经验的人才,为农业信息化发展人才保障。
五、预期成果与结语
1. 预期成果:
-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信息服务覆盖面和接入率达到预定目标,为农业生产经营有力支撑。
- 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分析,为农业政策制定、市场预测等精准数据支持。
-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推广,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环节实现转型升级,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得到提升。
4. 2025年10-12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 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拓宽服务渠道。
5. 2026年1-3月: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障。
- 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
-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8. 开展试点示范:选择典型区域和领域,开展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eb8dd4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8.png)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
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2.02.22
•【文号】农市发〔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2.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科技
正文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规划》的通知
农市发〔202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垦总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快发展,更好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我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农村部
2022年2月22日。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2e89b91e866fb84ae55c8d00.png)
导 。三 是 推 动 调 整 完 善 生 猪 调 控 预 设 , 加强农 业 行业 管理 信息化 建 设 , 案 。四是 研 究加 强 肉牛 、肉羊 生 产监 提高 农 业综 合 执法 信息化 水平 , 快 加
4 /农村 财务会 / 0 1 总 ̄43 计 21 / - 1 2 . 期
一
农 业 部 、 务 部等 有关 部 门正在 抓 紧 人2 0 , 商 0 元 优抚对 象 以及新 中国成立前 研 究促 进牛 羊肉产业平稳发展 的政 策 老党 员和 未享受离退 休待 遇 的城镇老
6元 措施 , 化解导致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 党员每人3 0 。
的矛盾, 稳定牛羊肉价 格。
1 日下拨 。 5
I 业部 农
l 实推 进农 业和 农 村 节 能减 排 扎
加 强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工作 的意
l 民政 部 、 政 部 财
日 民政部 、 前 财政 部 联合 下发 通
元 日前 , 业部 下发 关于 进 一 步 l 旦春 节 补贴 标 准翻 倍 农
是大力 推进农村废 弃物 资源化利用。
象、 农村 五保 对 象 、 受 国家 抚 恤 补 享
l 部 委 四 I 降牛 羊 肉价格 拟
为应对 牛羊 肉价格 大幅上 涨且 居 高不 下的情况 , 国家发改 委、 财政部 、
助的优抚 对象 以及 新 中国成立前入 党 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 城 镇老 党 员 。 补贴 标准 比2 1年提 高 0 1 倍 , 别是 : 分 城市 低保对 象每人 3 0 0 元, 农村低保 对 象 和 农村五保 对象 每
I 业 部 农 l ”规 划正 式 发 布 五 l 求 ̄ 2 1 年 将 全 国7 亩耕 地 要 J 0 J 5 亿
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582fe0d050e2524de5187e3e.png)
万 农 民 ”的 基 本 原 则 ,以解 放 和 发 展
农 村 生 产 力 为 核 心 , 优 化 配 置 信 息 以
资 源 为 基 础 , 开 发 应 用 信 息 技 术 为 以
支 撑 ,以提 升 信 息服 务 能力 为 重 点 ,
不 断 提 高 我 国 农 业 和 农 村 信 息 化 水
建 设 总 体 框 架
为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七 大 有 关 精 神 及 中 共 中央 关 于 积 极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扎 实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若 干 意 见 》 ( 发  ̄ 0 7 号 ) 中 2 0 31 ,
会 的 发 展 而 出 现 变 动 。基 本 框 架 主 要 由作 用 于 农 村 经 济 、政 治 、 文 化 、社
发 展 是 紧 密 祖 联 的 . 此 , 常 需 要 现 代 他 的 管 理 , 者 说 通 过 因 非 或 信 惠 化 的 建 设 来 建 立 农 村 电 网 的 现 代 化 管 理 这 个 “ 体 框 架 H 总 可 以 说 为 农 村 电 网 的 信 息 仡 建 设 和 发 展 指 明 7方 向
化建 设 要 坚 持 以邓 小 平 理 论 、“ 个 三 代 表 ” 要 思 想 和 党 的 十 七 大 精 神 为 重 指 导 ,全 面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遵 循 “ 府 部 门主 导 , 会 力量 参 与 , 政 社 完
络 和 广 播 电视 、报 刊 杂 志 、宣 传 栏 等 信 息 传 播 网 络 。 信 息 技 术 基 本 装 备 主 要 指 信 息 技 术 研 发 储 备 和 推 广 应 用 所 必需 的设 施设 备 。信息 安 全设 施指
擘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解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擘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解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515666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c.png)
擘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解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1.21•【分类】问答正文擘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解读《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近期,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日前,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规划》出台的背景意义、目标任务、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接受记者专访。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研究编制了《规划》,提出了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描绘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发展蓝图。
《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的印发实施,顺应了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契合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新期待,突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规划》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答:《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了系统安排,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
《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数字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出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组织制定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框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农业部于近日组织制定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
主要目标规划明确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要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农业和农村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有明显提高,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得到充分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基本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框架构成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框架主要由作用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队伍、服务与应用系统,以及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运行机制等构成。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信息资源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才队伍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撑,服务与应用系统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则体系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运行机制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运行机制的构建要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要与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要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主要任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
其中,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它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信息化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发展精准农业;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成效;积极开发应用作物生长、畜禽水产养殖、节水灌溉等农业智能系统,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养殖方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诊断施肥和精准施肥,进一步提高肥料施用效益;建立农机监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三是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
加强粮食生产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监测信息系统,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信息系统,健全饲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促进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水平及信息服务能力,鼓励农业电子商务实践,积极构建农业产加销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各地特色种养业、特色产品信息平台,促进“一村一品”发展。
四是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建立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农村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务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农村市场服务业;开发应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五是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
充分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工程计划的推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强化
面向农民的农业技能及就业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保障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研究解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二要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要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数据库,推动农业各行业和其他涉农部门资源整合,积极鼓励科研部门、院校和企业研究开发低价位、易推广、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
四要创新投入机制与运营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农业与涉农部门之间、系统上下之间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与电信运营、IT企业、民间组织、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