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浅析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c89eece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2.png)
浅析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电梯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社会各级都非常关注电梯安全使用问题,这也突出了电梯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本文论述了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检验对策,以维护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措施当前建筑主流是高层建筑,而电梯是高层建筑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电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也增加了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需要加强电梯检验工作。
很多电梯事故都是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发生,通过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可以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1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现状我国在开展电梯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电梯检验手段和丰富的检验内容,可以保障电梯检验的整体效益。
结合电梯检验工作经验和工作标准,针对电梯检验工作,检验操作逐渐实现精细化。
因为电梯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联合利用多种检验技术,避免出现检验疏漏的问题。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需要实现电梯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信息时代也改变了电梯检验工作的方式,可以减少很多不良问题发生,从根源上协调细节工作。
在测量电梯顶层空间的时候,需要结合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值,压缩对重缓冲器的行程,在控制对重缓冲器的间距过程中,需要结合限定数值,但是在实际安装电梯过程中,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值过于泛滥,高层梯钢丝绳不断拉长,对重缓冲器开关很容易发生动作,加大了后续维保和使用的工作难度,给电梯日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2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措施2.1测量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根据 TSG T7001—2009 第 2 号修改单中 3.2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规定:(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 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 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0.1+0.035v2(m);④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电梯设计需注意的一些安全空间
![电梯设计需注意的一些安全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5d2667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4.png)
电梯设计需注意的一些安全空间发布时间:2021-07-02T02:22:49.62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曾群君陈欣[导读] 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作为一种需与建筑相结合的一款大型特种设备,电梯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给电梯安装工人及电梯维保员在安装维护时预留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以减少安装维保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广州 511447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电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近年来安装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电梯事故屡见不鲜,其中,而机房、轿顶、底坑处发生安全事故的占比较大。
故本文将针对在电梯设计时所需注意的一些设计空间加以详解,以便能更有效地保护安装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电梯;安装;安全空间;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作为一种需与建筑相结合的一款大型特种设备,电梯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给电梯安装工人及电梯维保员在安装维护时预留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以减少安装维保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同时电梯安装工与电梯维保员除应经过专门的特殊培训,并考取电梯安装证方能持证上岗外,还应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降低电梯安装及维保过程中的事故率,一方面需电梯安装工及电梯维保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对电梯进行安装维保工作;一方面可由电梯厂家对某些事故多发位置加装防护部件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对于一些在电梯安装及维保过程中需保证预留的空间,设计时应全部考虑,若有不满足的情况则应跟建筑方沟通整改。
只有保证这些安全空间,电梯方能通过相关验收部门的检验,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的电梯(直梯)通常由曳引系统、轿厢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
而机房、轿顶和底坑是我们的维保人员和安装人员需经常出入的地方,是我们关注和保护维保人员安全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将对这些安全空间进行逐一分析。
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f5769bc179563c1ec4da719d.png)
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作者:杨琴来源:《科技尚品》2017年第07期摘要:在本文,笔者首先介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及其测量方法,然后再依据TSG/T7001-2009、GB7588-2003的规定,进一步探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以期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安全空间;检验0 引言据《对十二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第6407号建议的答复》,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电梯安全事故共22起,致死16人,且近10年来,我国电梯总数增长5.5倍,每万台电梯事故死亡率降至0.11。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电梯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但安全形势仍待改善,其中检验是最为关键的手段。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对电梯轿厢、轿顶设备与人员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图1所示是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结构图。
在图1中,H1是导轨进一步的制导行程;H2是井道最低部件距离曳引绳附件、滚轮或导靴、垂直滑动门横梁的距离;H3是井道最低部件距离轿顶最高部件的距离;H4是轿顶可站人面积最大的水平面到井道最低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时,要求采取下列操作步骤:首先,在轿厢于顶层平导时,对有关尺寸进行测量;其次,对上极限、上限位及缓冲器开关进行短接,并检修点动上行,以使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第三,测量轿门与层门地坎的高差,并从首次测量的结果中减去这一数值,便可得到H1-H4的值,从而保证其与要求相符。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依据TSG/T7001-2009的规定,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若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则规定H1≥0.1+0.035V2(m)、H4≥0.1+0.035V2(m)、H3≥0.3+0.035V2(m)及H2≥0.1+0.035V2(m),且轿顶上方空间≥0.5×0.6×0.8;二是若轿厢压在缓冲器上,则对重轨导的制导行程应≥0.1+0.035V2(m)。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分析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ffdede04a1b0717fd5dd31.png)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分析作者:陈嘉哲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2期摘要:主要针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展开了分析,对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作了系统的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梯;顶部空间;检验;轿厢中图分类号:X9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2.126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对于检验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实实在在地做好顶部空间检验。
基于此,本文就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概述这里所说的“井道顶部空间”,是指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时,轿厢导轨能够提供的最小行程;井道最低部件与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横梁或部件自由垂直距离;井道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轿顶部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自由垂直距离;轿顶上方能够容纳0.5 m×0.6 m×0.8 m的空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梯采用2∶1的绕绳比时,绕绳轮和钢丝绳相对于轿顶是运动的,因此,不应将其看作是绳的固定附件。
电梯井道顶部的安全空间如图1所示。
在图1中,H1为轿厢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H2为井道最低部件与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横梁或部件自由垂直距离;H3为井道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H4为轿顶部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自由垂直距离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2.1 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2.1.1 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大小与额定速度v的平方有关,还与所使用的缓冲器的类型有关系。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cc24b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6.png)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通常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电梯机房空间:顶层空间应具有足够的面积,以容纳电梯机房所需的设备和施工操作的空间。
根据不同的电梯类型和规格,机房的面积要求有所不同。
2. 设备间通风与散热要求:顶层空间需要考虑电梯机房内设备的通风和散热问题。
电梯机房内的电气设备、驱动系统等需要有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散热装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避免过热。
3. 照明需求:顶层空间内的电梯机房需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施工和维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进行操作和检修工作。
4. 安全要求:顶层空间需要符合建筑和电梯安全法规的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防护设施、消防设备、漏水检测等要求。
总的来说,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电梯机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电梯类型和规格进行调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5cba4b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f.png)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作者:靳松
作者机构: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来源:科技信息
ISSN:1001-9960
年:2012
卷:000
期:036
页码:680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安全空间
摘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8ccf230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6.png)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
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就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这显然不满足相关要求。
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通常都会使对重缓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电梯检验人员通常会测量对重缓冲距来判断上极限开关是否会在对重撞击对重缓冲器前起作用,而忽视了对重缓冲距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影响。
具体分析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对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的要求如下: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列四个条件:其中所述的顶层空间前提是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e47f5d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a.png)
174
Zonghe Yanjiu◆综合研究
断路器的监视与防跳回路研究
邹超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 阳江 529800)
摘 要: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和防跳回路相当重要,在控制回路中它们并不是单独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当采用不 同的防跳回路时,位置监视回路该如何接入才能起到监视整个合闸或分闸回路的作用,是值得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 现讨论使用不同防 跳回路时监视回路的接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控制回路;监视回路;断路器防跳
0 引言
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回路不仅能反映断路 器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作为判断控制回路断线或控制电源消 失的判据, 而防跳回路起着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时反复分合闸 引起设备故障或人身事件的作用。 一般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和 断路器机构箱均设计有监视和防跳回路。
1 断路器监视回路和防跳回路原理
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陈莹
(兵团特种设备检验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1)
摘 要:电梯作为楼宇中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其安全性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电梯轿厢作为运输载体,其顶部安全 空间的距离也影响着电梯的运行安全,现通过对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确保电梯 的运行安全。
图1 轿厢在顶层平层 即:
HM≤La测-HD-(0.1+0.035v2) HM≤Lb测-HD-(1+0.035v2) HM≤Lc测-HD-(0.3+0.035v2) HM≤Ld测-HD-(0.1+0.035v2) 考虑T7001§3.2.1的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 m× 0.6 m×0.8 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则HB≥HD+HM,即 HM≤HB-HD。 如图2所示,设当轿厢在底层端站平层时,测得T7001§3.2.2 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为LX,轿厢船形撞尺长到下极限开关的距 离为JX,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 导行程为LY=LX-HJ-HX。当T7001§3.2.2满足最低要求时,对重导 轨制导行程的富余量为: ΔH=LY-(0.1+0.035v2)=LX-HJ-HX-(0.1+0.035v2) 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最多再增加ΔH,即: HM≤HS+ΔH=HS+LX-HJ-HX-(0.1+0.035v2)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a16a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a.png)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电梯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性能,需要对其运行参数进行监督检验。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参数的监督检验方法。
一、电梯顶部空间电梯顶部空间是指电梯顶部到顶板之间的距离,通常在建设安装过程中会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在电梯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这个空间的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电梯运行前和运行中,需要对电梯顶部空间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将头顶板拆开,同时,将顶板靠近电梯顶部的缺口封死,再使用测高仪测量顶部空间的高度,比对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对重越程是指电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发生的运动过程:回程时传动装置在缓冲器支承面以上第一个支承点之前,电梯筒内的对重已经超过最低限度,并向上移动。
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指,对重越程过程中,对重和轿厢之间垂直方向的最大距离,同样是电梯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此,国家规定应当对每部电梯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将电梯轿厢和对重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负载,同时关掉电梯的电源,使用测量软件测量“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如果检验结果超出国家安全标准,需要对电梯进行修缮或重新调试。
综上所述,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际中,监督检验这两个参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数据分析是指在分析数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业务知识、方法论、理论知识对数据进行解读、分析、预测等操作。
在实际中,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面我们将以销售数据为例,进行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
1. 销售额/销量数据分析通过对销售额和销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1)从月度销售额和销量趋势来看,公司在前三个季度销量和销售额呈现上升趋势,到第四个季度略有下降,但总体来看增长趋势良好;(2)从产品销售额和销量来看,产品A和产品C占据公司销售额前两名,占比分别为40%和30%;而产品B在销售额中占比较小,但在销量中占比高,说明产品B虽然价格不高,但销售量大;(3)从区域销售额和销量来看,华北地区销售额最高,但销售量最低;而华南地区销售额最低,但销售量最高;以上分析对于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分析,甚至对于制定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和标准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943f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0.png)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和标准电梯顶层空间是指连接电梯井道和最高停靠楼层的区域。
为了确保电梯顶层空间的安全和有效运作,以下是电梯顶层空间的一些要求和标准:1. 高度要求:电梯顶层空间的高度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电梯制造商的要求。
一般来说,顶层空间的最低高度应为2米以上,以便维修和保养人员能够安全进入并进行维护。
2. 通道宽度:电梯顶层空间应有足够的通道宽度,以便维修人员和维保设备能够自由进入。
通道宽度通常需满足维修或应急出口的标准,一般不小于1.2米。
3. 绝缘材料:顶层空间内的墙壁和地板应使用绝缘材料,以防止电梯运行中的电气故障导致触电事故。
绝缘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及安全规范。
4. 照明设施:为了确保维修和保养的安全,顶层空间应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使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
照明设备应满足相关建筑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防火措施:为了减小火灾风险,电梯顶层空间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例如安装防火墙、使用防火材料和配置灭火设备等。
这些措施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
6. 安全门和护栏:电梯顶层空间的入口和相关开口应设置安全门和护栏,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这些安全门和护栏应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以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起到保护作用。
7. 隔声和振动控制:为了减少电梯运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电梯顶层空间应采取隔声和振动控制措施。
这包括使用隔声材料、减震装置和噪音控制技术等。
8. 通风系统:电梯顶层空间应保证良好的通风,以确保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排除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和蒸汽,同时也应满足当地卫生和安全标准。
以上是一份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用。
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执行,以确保电梯顶层空间的安全和可用性。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探讨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2e213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2.png)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探讨摘要: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数量日渐增加,为便利人们日常生活,电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梯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日常使用中,经长期使用后,电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给居民安全造成隐患,因此电梯工作人员日常一定要加强检验,尤其是针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
本文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进行概述,并总结了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策略。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策略前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常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善,高层建筑成为当前房屋建筑的主流,对于居民而言,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梯,电梯应用范围较广,成为重要运输工具。
但是电梯事故仍然频频发生,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电梯设备加强检验,确保电梯安全。
在所有的电梯事故中,发生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事故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保证电梯平稳运行,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一、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概述将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绘制成平面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得,导轨制导行程用H1表示;H2代表电梯井道内部,从最低部件到曳引绳附件、滚轮及垂直滑动门横梁之间的距离;H3代表电梯井道内部,轿顶最高部件与井道最低部件的距离;H4代表电梯井道内部,最低水平面与轿顶乘客可站立的最大面积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可通过以下步骤对电梯井道内部空间进行测量:第一,轿厢在最顶层进行平导时先测量相关部件尺寸;第二,短接上极限、上限位及缓冲器开关,对点动上行进行检修,使缓冲器能完全接受对重;第三,检测轿门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高度差,并用第一次测量的结果将之减去,则能得到H1-H4的结果,确保该结果满足电梯标准。
图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二、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策略电梯井道顶部与电梯导轨制导距离有相关公式规定,GB7588-2003中有相关条款对此进行了规定,其中字母v代表电梯运行速度。
(一)电梯井道顶部轿厢及内部间距离的检验缓冲器完全接受了对重时,电梯轿厢及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需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首先,轿厢导轨可以提供进一步制导行程,需要注意该行程大小应大于等于0.1+0.035v2(m);其次,轿顶乘客可站立的最大面积水平面和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大于等于1.0+0.035v2(m);再次,井道顶最低部件和轿顶最高部件之间距离应大于等于0.3+0.035v2(m),井道顶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间距大于等于0.1+0.035v2(m);最后,在轿顶上方必须存在特定空间,该空间存在一个朝下的平面,该空间尺寸至少为0.5mx 0.6m x0.8m。
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的问题探讨
![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的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652a83b700abb68a882fb1d.png)
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的问题探讨摘要:本文对电梯井道中顶部空间的检验,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一旦电梯安全事故发生,不仅仅影响着电梯的正常使用,还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只有在根本上对电梯进行的检查,将检查工作深化到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缓冲器;检验1 电梯井道中顶部空间的要求。
由于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关于电梯的法律制度也相应的出台。
根据我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明确规定,:H1不应小于0.1+0.035 ,H2不应小于0.1+0.035 ,H3不应小于0.3+0.035 ,H4不应小于1.0+0.035v2。
其中H1代表:轿厢轨道,H2代表为: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之间的只有垂直距离,H3代表为:轿厢井道顶部与轿顶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距离,H4代表为:道靴或滚轮、曳引绳附近、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位之间的距离。
同时,在电梯顶部的上方,不能小于0.5mx0.6mx0.8m,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活动范围,和一定的承受能力。
但是,在电梯减速缓行的过程中,当电梯的速度应当小于4m/s 时,这时的电梯速度就会相对减小,但是,不能小于 0.25m。
当电梯的速度但与4m/s时,其速度还有比原有的速度上减小,但是,不能小于 0.28m,以此提高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如图 1)H1.轿厢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H2.井道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 H3.井道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 H4.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相应井道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
3 电梯井道中顶部空间的检修分析。
3.1 电梯井道中顶部空间的测量形式在对电梯井道中顶部空间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其空间的尺寸和大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测量。
探讨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的检验
![探讨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7887d460740be1e650e9acb.png)
探讨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的检验作者:韦雪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设备,主要是起到垂直上下运输的作用。
顶部井道空间是电梯检验的重点,只有电梯在足够空间内上下运行,才能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本文对电梯顶部井道空间检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电梯;顶部井道空间;安全检验;轿厢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一旦安全事故产生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稳定运行关键,并且顶部井道空间是电梯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主要是保证电梯顶部拥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上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电梯顶部井道空间检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规范,根据其规范展开检验,以此保证电梯顶部井道空间检验的有效性,为电梯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1 电梯顶部井道空间分析图1所示,电梯顶部井道空间主要是由:轿厢导致的进一步制导行程、井道的最低部件、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等方面组成的。
同时,井道最底部件与轿厢顶部设备逐渐存在着一定的间距,并且轿厢顶部需要有着一个人标准身高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的充足性。
在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次加速和减速的过程,这样在电梯运行到最高的位置上,可以有效避免电梯向上运行发生冲顶的现象,并且在电梯井道顶部一般都设置相应的控制,这种空间通常叫做安全空间。
另外,安全空间可以对轿厢、轿顶附件、轿底设备等方面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相关工作展开的时候,例如:设计、检验、安装等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其标准为: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此保证相关工作的标准性,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2.1 空间检验空间检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体系,空间的足够性和合理性是保证电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浅析电梯新标准中顶部安全空间的变化及检验时的把握尺度
![浅析电梯新标准中顶部安全空间的变化及检验时的把握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4ff1c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0.png)
浅析电梯新标准中顶部安全空间的变化及检验时的把握尺度摘要:电梯新国标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由于顶部空间尺寸在涉及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而且不会因使用而产生变化,如何准确把握标准中的尺寸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笔者在检验和抽查时电梯顶部空间相关案例,结合新国标的相关要求进行梳理,为该项目的检验判定尺度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电梯标准安全空间检验判定1 顶部空间要求及案例电梯的顶部空间要求为了保护轿顶人员和电梯设备,为此在规定顶层高度时考虑了各种不利的情况,并留有充分的安全余量。
由于该空间尺寸对检验可能会造成风险[1],在检规中,井道顶部安全空间是由前期资料审核作为检验的起止点和现场核查确认两个步骤来保证的。
井道安全空间主要涉及五个尺寸:①导轨的空间裕量,即0.1+0.035v²(m);②检修人员的站立的最低要求,即1.0+0.035v²(m);③检修人员防夹的最小尺寸,即0.3+0.035v²(m);④轿厢顶部的导靴、门系统的防碰撞距离和防钢丝绳附件卷入的最低要求,即0.1+0.035v²(m);⑤紧急条件下人员在轿顶上的安全空间,即0.5m*0.6m*0.8m 空间(任何一面朝下即可)[2]。
由于五个尺寸中,检修人员对③和⑤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下面列举2个案例对其进行说明。
1.1案例一:某电梯额定载荷为450kg,相应的,轿厢面积不超过1.3m²,由图可见,轿厢投影到轿顶时,轿顶被反绳轮和轿架上梁分成4个空间,1.3米²变成了4个小于0.325米²独立空间,不满足0.5*0.6*0.8任何一面向下的矩形立体放置空间,检验人员便要求在轿架顶增设一个检修平台,进而满足其标准需要。
(附图1)(附图2)由附图2电梯轿顶的示意图可见,被轿顶梁和反绳轮切割的3块轿顶空间都不能满足0.5m*0.6m*0.8m任何一面朝下的空间要求。
但是,在对该条款的理解应该是:此长方体空间并不是用于容纳一个人,它是与桥顶站人空间相结合而达到的一个有效而实用的安全空间。
关于无机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足的检验案例分析
![关于无机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足的检验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4dc44dbd64783e08122b56.png)
将以上分析告知电梯制造厂(中奥电梯有限公司),制造厂表示该电梯出现上述问题,应该是安装单位现场安装时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所导致。
为确定引起该问题的原因,检验员再次前往现场查看,测得曳引机最高部件与井道顶距离只有140mm(如图4所示),即如果将曳引机提升到与井道顶接触,则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间垂直距离的最大允许值为43mm。
由于电梯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受到拉力时会发生伸长变形,所受的拉力越大,其变形量越大,当钢丝绳伸长量与对重缓冲距离的最大允许值相同时,当电梯处于最顶层平层状态,对重撞板便与缓冲器发生接触。
当钢丝绳伸长量大于对重缓冲距离的最大允许值时,电梯在到达最顶层平层之前,对重就与缓冲器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梯控制系统未检测到电梯到达平层,故曳引机仍然会按上行方向旋转,导致曳引轮与曳引绳产生相对滑动现象,同样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检验员测得该井道顶层高度仅为4.011m,将以上数据再次反馈给电梯制造解决该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足的问题。
3结语
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关系到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安全,在监督检验中,检验员要严格按照检规的要求,对轿顶安全空间进行把控,消除由于轿顶安全空间不足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同时,如果检验员在电梯监督检验中发现非常规问题且无法通过更改安装设计方案进行解决时,应及时反馈给电梯制造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检或损失。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及1号修改单[S].
反比。
图7短边距引起的结构剪切破坏示意图
参考文献
80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50245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7.png)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电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电梯顶层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等方面探讨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安全性是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电梯顶层空间的结构稳固,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如风力、地震等。
同时,顶层空间也需要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或物体意外掉落。
此外,对于公共建筑来说,还需要考虑顶层空间的防火安全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电梯顶层空间的功能性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顶层空间的设计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例如,可以设置机房、配电室或空调设备等功能性空间。
这些空间需要合理布局,方便维护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顶层空间用于其他功能,如设立休息区、绿化空间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以提高电梯顶层空间的利用率。
电梯顶层空间的舒适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顶层空间的设计应注重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等方面,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同时,顶层空间的噪音控制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机房等噪音较大的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隔音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使用者造成干扰。
电梯顶层空间的美观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顶层空间的设计应与整个建筑风格相协调,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而不是显得突兀。
可以采用适当的装饰材料、绿化植物或艺术装置等,为顶层空间增添美感。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顶层空间的高度优势,设计观景平台或露台,提供一个欣赏城市景观的场所。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实用、舒适和美观的电梯顶层空间。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电梯顶层空间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浅谈无机房电梯的检验
![浅谈无机房电梯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f27c759352d380eb62946d92.png)
浅谈无机房电梯的检验作者:唐达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10期摘要: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关系到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安全,在监督检验中,检验员应严格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进行检验,消除由于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足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同时,如果检验员在电梯监督检验中发现非常规问题且无法通过更改安装设计方案进行解决时,应及时反馈给电梯制造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无机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监督检验;对重缓冲距离1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定义及要求电梯顶部安全空间指的是当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轿厢顶部至井道顶部最低部件之间的空间,其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保护的作用,因此,在电梯监督检验中对于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尺寸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根据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及1号修改单(以下简称“检规”)3.2(1)项的要求,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 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2)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 2(m),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 2(m);(4)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2无机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特殊性及案例分析对于无机房电梯来讲,由于电梯曳引机、限速器、绳头固定座等部件固定于井道顶部,并可能与轿厢运行区域互相干涉。
当以上部件与轿厢运行区域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况,且与其垂直对应的轿顶设备(非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之间的垂直距离远小于轿顶最高设备与井道顶最低部件之间的间距时,所测得的数据也应该满足检规3.2(1)③中的数据要求。
曳引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现场检验计算分析
![曳引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现场检验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65abf14b35eefdc9d3338d.png)
曳引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现场检验计算分析发表时间:2018-01-02T14:40:34.6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作者:睢国经[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必备的特种设备。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内蒙古 010031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必备的特种设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电梯的安全性必然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开展电梯的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工作[1]。
其中3.2项是对曳引电梯井道安全空间的检验,轿顶安全空间是对轿顶设备及维护保养和人员的安全的保护,保证轿顶安全空间是维护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结合检规的具体要求,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要求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该满足的四个条件;二是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对重导轨制导行程的要求[2]。
本文根据电梯参数以及现场实际测量的数据,结合检规要求,测算该电梯轿厢顶部的安全空间,为提高大家认识电梯和检验电梯的工作能力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特种设备;曳引电梯;顶部空间;检验1 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具体要求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
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
根据TSG7001-2009,3.1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检验内容与要求:(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m);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电梯顶部和底坑安全空间检验
![电梯顶部和底坑安全空间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642ccabaa26925c52dc5bf5f.png)
电梯顶部和底坑安全空间检验摘要:电梯顶部和底坑的安全空间对于电梯设备本身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检验人员应当对此类测量加以重视。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井道顶部和底坑安全空间各项要点的目的、要求、测量方法、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叙述,让检验人员加深对各项测量参数的理解,有效消除测量误区以及错误,切实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
关键词: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底坑安全空间1 顶部空间测量采用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
将电梯运行到上端站平层,在轿顶分别测量轿厢导轨、轿顶站人最高面、轿顶部件和轿顶矩形空间四方面相应的数据,将垂直方向上的数值减去(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及(对重侧缓冲器的最大压缩行程)之和,再与相对应的极限值进行比较。
1.1轿厢导轨1.1.1目的防止在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时,轿厢由于惯性继续往上运行而导致导靴脱轨事故而设置的制导行程。
1.1.2测量方法测量由轿厢导轨顶部到滑动导靴顶部(不含油杯)或滚动导靴的滚轮顶部的最小垂直距离。
1.1.3注意事项1)对于滑动导靴,油杯即使损坏也不影响安全,因此可不计算油杯的高度。
2)应测量最不利点,即最短导轨的制导行程,例如两端导轨长度不一,无机房电梯安装主机端的导轨,可能比其他短等。
1.2轿顶站人最高面1.2.1目的发生冲顶事故时,为轿顶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减小挤压和剪切的风险。
1.2.2测量方法找出轿顶一个或多个可站人水平面中的最高面,以及在轿厢投影面上方的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然后测量两平面间的最不利垂直距离。
1.2.3注意事项1)轿顶可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指的是轿顶上为作业人员设计的一块或多块站立平面,该平面净面积应不小于0.12㎡,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
2)井道顶部最低部件,指的是安装在井道顶部的导向轮、复绕轮等部件以及建筑物的梁、吊钩等。
3)轿顶的上横梁、反绳轮或空调上均不允许站人,因此均不算入可站人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
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就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这显然不满足相关要求。
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通常都会使对重缓
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电梯检验人员通常会测量对重缓冲距来判断上极限开关是否会在对重撞击对重缓冲器前起作用,而忽视了对重缓冲距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影响。
具体分析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对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的要求如下: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列四个条件:
其中所述的顶层空间前提是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
由曳引条件(见《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第9.3条及附录M就是能够保证曳引力在我们所需要的范围内)可知当对重以115%的额定速度撞击缓冲器,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曳引钢丝绳开始松弛,轿厢已不再受曳引力的
驱动。
但由于轿厢的惯性,轿厢仍要向上运行一段距离,即重力制停距离--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沿重力相反的方向运行时,在无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能运行的距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1.15v)2=mgh,解得重力制停距离h=0.0675。
由于存在着空气阻力和导轨上的摩擦力等影响,重力制停距离将缩短。
取其一半,得0.0337 ,圆整为0.035
a: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 (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符合(轿顶应有一块布小于0.12m2的站人用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 (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 (m)。
对于c的要求,当电梯采用2:1绕绳比时,绕绳轮和钢丝绳相对轿
顶是运动的,因此不应看作是绳的固定附件,要求最小用垂直距离
为0.3+0.035 c(1)的要求),而不是0.1+0.035 c(2)
的要求)。
本c的要求仅适用于1:1悬挂比的电梯。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
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
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该空间可看做一个“长方体”,其任何一个面能朝下放置就可以了,而不是要求任意面都必须能够朝下放置)。
同时,如果1:1绕绳比(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时,只要每根曳引绳在上述“长方体”中都靠边(与“长方体”的垂直面均不大于0.15m),曳引绳可以包含在“长方体”中。
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应能容纳一
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该长方体可在该空间内
任一平面朝下放置。
”长方体尺寸是否足以能容纳一个人?这不是
本标准的意图,这一点也通过可得到的意外事故记录得到了证明,
可利用的安全空间是足够的。
另外,轿顶装设的护栏如为轿顶最高部件,则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护栏顶与井道顶最低部件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 (m);
以上所要求的顶层空间,其目的是给在轿顶工作的人员和电梯设备本身提供安全
检验方法
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在轿顶测量(图1)H1、H2、H3和H4数据。
人撤离轿顶后,短接上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慢速提升轿厢,
直到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量出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垂直高差,将在轿顶测量的(图1)H1、H2、H3和H4数据减去地坎高差即为实际顶部间距。
计算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对新装电梯要求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而在定期检验中不要求测量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所以电梯检验人员在定期检验中很少去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在电梯检验人员检查电梯井道的时候,如何发觉电梯顶部的空间较小时,有必要将电梯轿厢开到顶层端站平层的位置来测量电梯顶部的空间尺寸,将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计算出来,与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大于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则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
因此,电梯检验人员需要要求电梯维保人员通过在对重上增加调节块来使对重缓冲距处在允许的范围内。
新装电梯的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通常是将不满足安全尺寸位置的机房与井道间的楼板打通,在打通的楼板上方采取钢板防护的型式来解决。
如果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则通过降低电梯轿厢的高度来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可以看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的安全空间
尺寸有限,导致对重缓冲距允许的取值较小。
假设图1中h2是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即电梯安装好后的对重缓冲距,h1为上极限的数值,由于上极限开关必须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所以对重缓冲距的最小值为h1。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比较快,导致对重缓冲距小于h1,则不满足上极限的要求。
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必须采取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以满足上极限的要求。
为了保证长时间不需要再次裁剪曳引钢丝绳,通常会使对重缓冲距处在一个较大的数值上,如图1中的h3所示,而他们往往会忽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致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在电梯冲顶的时候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要求至关重要。
电梯检验人员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此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电梯设备本身以及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