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还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指标体系不合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通常由政府或公司高层设计,其指标体系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经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绩效目标时,无法将指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组织结构、管理环境等因素融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国有企业应该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紧密结合。
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个性化审查、调整指标体系,确保其适应性。
二、考核过程不公正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人为干预、操纵和评分不公的现象。
有些领导干部会以政治表现和关系为条件,来决定评分和晋升,而不是以工作表现和能力为基础,导致人员选拔和使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遭到损害。
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国有企业将绩效考核机制纳入公司治理机制中,建立健全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并严格遵守程序和标准,防止人为干预和操纵。
同时,公司还应该建立信息透明渠道,向员工公开评分体系和评分原则。
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得分和排名,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配套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之间常常存在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
企业往往只重视绩效考核的结果,而忽略了内容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没能形成为员工提供适当激励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系,并将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职务晋升和岗位变动等紧密结合。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能力培养和的技术培训,激励员工的创造性,提高整体绩效。
四、绩效考核结果没有长期性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只对短期业绩进行考核,缺乏长期性和后效性。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目标制定不合理、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明确、绩效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信息不对称等。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目标制定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目标制定过于模糊,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指标,导致绩效评估的标准不明确,无法衡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员工的工作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将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匹配,确保目标的可量化和可评估性。
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也是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只注重指标的完成情况,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考虑,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并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质量、效益、创新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激励机制不明确也是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增添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激情。
第四,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方式主要以工作量和任务完成情况为标准,忽视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应该采用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包括360度评估、绩效表现评价等,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员工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影响了绩效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沟通和信息共享,确保员工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目标制定不合理、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明确、绩效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信息不对称等。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绩效考核体系不可或缺。
国有企业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确保考核过程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客观准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潜力,让员工个人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如今,绩效考核已经受到了国有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着手优化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大部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仍未达到预期效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阻。
一、国有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激发员工内在潜力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优化相关机制,比如责任机制、奖惩机制等,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使各个部门的评价目标更明确、评价方式更合理。
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培养员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员工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为企业的业务活动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得员工在企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以责任机制为前提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针对特定岗位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
同时,通过落实奖惩机制督促员工尽职尽责,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的,企业有相应的奖励举措。
将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和考核体系相融合,通过引导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激励员工主动思考、深入挖掘自身潜力、积极为企业做贡献,实现企业目标,一步一步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前进。
(二)为制定薪酬待遇提供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收入分配市场化原则,考核分配与贡献情况挂钩,合理拉开薪酬分配差距。
这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其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并提高全员凝聚力,促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国有企业在评估员工绩效时,通常需要实行绩效考核,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企业能准确客观地评估不同部门、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成效,为制定薪酬标准以及完善福利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薪资标准公平且合理、福利制度健全且完善,防止出现“大锅饭”“一言堂”等现象,使得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员工都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1]。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
如何提升国有企业的绩效,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本文将分析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提升绩效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考核指标单一在传统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通常只注重企业在财务指标上的表现,例如利润、营业收入等。
这种单一的指标体系导致企业的经营目标被过分强调,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等。
这样一来,企业容易出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忽视了对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2. 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级确定的,并且往往过于粗放,难以适应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
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及在考核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由于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很难建立起合理的奖惩机制,导致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不够紧密在国有企业中,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不够紧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意味着即使员工在绩效考核中表现出色,也未必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势必会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反,如果员工的薪酬过高,而与实际绩效不相匹配,将极大地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4. 绩效考核缺乏动态性传统的绩效考核往往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的,而忽略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这种静态的考核方式无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动态变化的需求,也无法激励员工的创新和进取心,导致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创新对策1. 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针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完善。
这个指标体系应该包括财务指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实现企业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绩效考核作为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对策。
1. 考核指标单一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往往只根据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如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规模等,忽视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指标,导致企业发展不够全面和可持续。
2. 考核机制僵化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通常是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定来执行,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价缺乏个性化,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贡献和实际表现,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3. 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脱节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之间缺乏密切关联,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奖惩,不能真正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精神,长期下来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和核心竞争力。
4. 考核失真由于国有企业中存在行政化和官僚化的现象,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失真。
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为了迎合领导或上级部门而人为搞虚假业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二、创新对策1. 设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应该合理设计多元化的指标体系,既包括财务指标,也包括非财务指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全面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
2. 灵活的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允许员工和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考核方案,不拘泥于流程和规定,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4. 加强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要加强对绩效考核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考核结果的失真现象,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正。
5. 建立透明的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建立透明的考核机制,公开考核指标和评价结果,让员工和社会公众都能够了解和监督企业的绩效考核过程,增强绩效考核的公信力和公正性。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评价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问题分析2.1 单一指标评价体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往往过于侧重单一指标,如营业收入、利润等。
这种单一指标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2.2 数据真实性问题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国有企业往往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为了获取更好的绩效评价结果,一些企业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使企业绩效评价失去科学性和可信性。
2.3 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企业员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2.4 不透明度和缺乏公正性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评价标准和流程并不完善,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三、对策建议3.1 建立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表现。
除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等经济指标外,还可以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环保情况、创新能力等因素,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水平。
3.2 加强数据真实性监管加强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数据真实性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数据查核机制。
严惩数据造假行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3.3 设立激励机制为国有企业员工设立明确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3.4 提高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流程,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可以通过公开评价指标和流程,让企业和员工参与评价过程,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结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涉及单一指标评价体系、数据真实性问题、激励机制不足以及评价不公正等方面。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绩效考核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运行。
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绩效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 考核指标单一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指标多以企业经济利润为主,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多个方面的绩效表现。
这种单一的考核指标导致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绩效表现,容易出现盲目追求利润、缺乏社会责任的现象。
2. 考核内容不够全面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内容偏重于企业内部的运营表现,忽视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绩效表现。
并未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充分考核,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难以立于不败之地。
3. 考核方法不科学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定量指标评价,忽视了定性指标的考核。
在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指标过于刻板、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
由于考核方法的不科学导致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4. 考核结果利益输送一些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结果并未体现出真实的企业绩效,而是被一些官员或部门利用来牟取私利。
这种利益输送导致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5. 排名和评价不公平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与上级单位或有关人员关系来获取更好的考核结果,而并非真实的绩效表现。
这种不公平的考核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动不健康,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4. 建立监督机制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要对企业绩效考核的过程进行透明化管理,杜绝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5. 公平公正的评价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要确保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杜绝利用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好的考核结果。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管理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是对企业经营运作的评价和监控,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升企业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提升效益。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改进有所帮助。
1. 考核指标不科学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通常存在问题,大多数企业以单一指标为评价标准,如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等,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水平。
2. 考核结果不公平由于绩效考核指标单一,企业经营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导致绩效考核结果不公平,相同的绩效标准对不同性质企业的适用性存在争议,使得部分企业难以获得合理的考核结果。
3. 考核方式不灵活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企业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求,没有灵活性地进行考核调整,导致企业管理者对绩效考核产生不信任感,并且难以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
4. 考核结果利益导向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将绩效考核作为获取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的手段,过分注重表面指标,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导致企业的短视行为和投机取巧现象屡见不鲜。
5. 考核监管不到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监管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使得企业难以按照规定进行绩效考核,而监管部门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导致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1. 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发展目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市场开发、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指标,使得绩效考核更具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水平。
2. 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区分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使得考核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指标和鼓励机制,避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性问题,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地位。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建议进行探讨。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在一些国有企业中,领导者的权力过大,而责任却不明确。
这导致了决策不够科学、程序不够规范、责任不够明确,容易出现“大包大揽”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
二、目标设置不明确: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目标通常是由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下达,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化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目标设置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绩效考核的失真性。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一些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相对滞后,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实时反映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导致了绩效考核的失真和不准确。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相关建议来改进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一、建立科学的权责分明制度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权责分明制度,明确每个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范围,加强内部管理机制,防止领导者过度集权,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企业管理环境。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决策不够科学、程序不够规范、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提高企业绩效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当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明确企业的绩效考核目标,从而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对象和指标体系国有企业应当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对象和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整体绩效考核和个人员工绩效考核。
在考核对象方面,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评估企业的绩效情况。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引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支柱。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
然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在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目标设定不合理、指标体系单一、评价标准不公正等,导致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改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二、问题分析1. 目标设定不合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行为和动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目标常常被制定得过于理想化和宏观化,缺乏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这使得国有企业难以找到明确的方向,丧失了明确的目标引导。
2. 指标体系单一绩效考核指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过于单一。
通常只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他关键的绩效指标,如环保、员工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等。
这种单一的指标体系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过于局限和狭隘,忽视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 评价标准不公正绩效考核的公正性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可信度的基础。
然而,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的评价标准往往存在主观性和不公正性问题。
某些企业的绩效评价仅仅依据上级主管的个人喜好和观感,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种主观性评价不仅会造成国有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和不公平,还可能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改进建议1. 合理设定目标国有企业在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外部环境做出合理的考虑。
目标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目标的设定需要参考市场需求、行业标准和企业发展战略,确保目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也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2. 完善指标体系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重视多维度的指标,不仅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
探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探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责任。
作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绩效考核标准不合理国有企业通常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但现行的绩效考核标准往往是从私营企业借鉴而来,缺乏个性化和本土化。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国有企业员工在绩效考核中很难得到公平的评价和认可。
2.绩效考核过于形式化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绩效考核过于注重形式化,忽视了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职业素养。
繁琐的绩效考核流程和规定的指标,使得员工过分注重考核得分,而偏离了工作本身。
3.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国有企业中的绩效考核往往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
一些主管领导往往过于主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而没有建立起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4.绩效考核结果难以落实即使员工通过了绩效考核,但薪酬激励、晋升和培训机会等方面的落实往往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积极性降低。
5.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应该是一种双向的评价机制,但在国有企业中,员工往往缺乏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解决对策1.建立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标准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文化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这些标准应该能够充分反映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同时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发展需求,使得绩效考核更加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
3.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国有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流程时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起一套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绩效的机制和工具,避免主观评价和片面性的考核结果。
5.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向员工反馈他们的工作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和提高工作表现。
浅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增加就业岗位等重要职责。
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成为了摆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面前的挑战。
本文将从浅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进行阐述。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难点1.指标选择难题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需要选择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而国有企业的经营特点复杂多样,如何选择适合的指标成为了绩效考核的首要难点。
有些指标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指标选择的不确定性。
2.指标权衡难题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但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着权衡关系,如何在这些因素之间取得平衡,权衡各种利益是一个难点。
3.数据获取难题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进行评估,而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着不完善或者数据不够准确的情况,导致数据的获取难度加大。
4.主体选择难题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主体可能涉及到国资委、地方政府、企业管理层等多方主体,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明确责任主体是一个难题。
5.激励机制难题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需要激励的也需要限制滥用权力的可能,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难题。
二、解决对策1.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国有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取客观、可量化的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目标进行合理的权衡,避免盲目追求某一方面指标而忽视其他指标的情况。
2.加强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3.建立绩效考核的责任主体国有企业应当明确绩效考核的责任主体,健全考核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问题分析1.1 考核指标过于单一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如利润、营业收入等。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导致企业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财务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绩效情况,忽视了其他重要指标,如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等。
1.2 考核内容与企业战略不匹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内容与企业战略定位不匹配,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无关。
企业战略的调整和变化没有得到良好的反映和考量,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1.3 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主要采用定量指标来进行评价,忽视了企业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等绩效指标。
考核的方式也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的动态变化。
1.4 考核结果使用不合理绩效考核结果往往只被用于晋升、福利待遇等考核奖励,没有被充分利用于改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导致绩效考核的实际意义被忽视。
2. 改进建议2.3 激励与约束并重绩效考核不仅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可以设立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奖金等福利待遇相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也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纠错机制,对于绩效欠佳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约束和惩罚。
2.4 提高考核结果的利用价值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对于整体绩效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激励,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对于绩效欠佳的部门和个人,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培训,帮助其提升绩效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2.5 增强员工参与度绩效考核不只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也需要引入员工的参与和意见。
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代表大会等机构,让员工参与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使绩效考核更加公正客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担当义不容辞。
5G 时代的到来,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跟不上时代前进脚步,限制企业持续发展。
国企20%的员工做了80%的工作,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让那些认真工作的员工经常抱怨干得多拿得少,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科学的绩效管理对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概述(一)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激励,让员工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绩效考核通常与绩效激励相结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管理相关联,激励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激励,让员工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绩效考核通常与绩效激励相结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管理相关联,激励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1.促进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在评价与激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薪酬杠杆撬动人员活力,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让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统一,通过员工的行为实践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促进国有企业优秀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潜力,激活员工动力,为员工晋升、加薪、培训等提供依据。
企业通过岗位竞聘可以发现一些优秀员工,将选用人才放在关键岗位。
即使是竞聘落选者,企业管理者也能更直观的了解员工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定向培养。
让员工更有干劲,为管理者合理用人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培养优秀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出发,分析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绩效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目标制定、绩效评价与考核、绩效激励以及绩效反馈等手段,对企业各级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进行全面管理与优化,以达到企业整体提升业绩的目标。
绩效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 目标设定不明确。
国有企业在目标设定方面存在模糊、宽泛的问题,常常无法将战略目标与绩效目标相结合,导致绩效评价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2. 绩效评价指标不完善。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
3. 绩效评价过于依赖会计指标。
国有企业过度依赖会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无法全面评估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绩效表现。
4. 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难以发挥其潜在能力。
5. 绩效反馈不及时。
国有企业在绩效反馈方面存在滞后和不及时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影响了企业的快速改进和优化。
四、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1.明确目标设定。
国有企业应明确战略目标和绩效目标,并将其与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相结合,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应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特点,建立多维度、客观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非财务指标的衡量。
3.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
国有企业在绩效评价方面应更加注重引导作用,明确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其绩效管理关乎国家经济稳定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中,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导致绩效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主要探讨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1.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常常存在着过多的考核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导致绩效考核不准确。
有的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仅注重财务指标,忽视了员工素质、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导致企业发展不够全面,绩效管理难以真实反映企业整体水平。
2.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激励机制常常难以发挥作用,企业内部员工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热情不够,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
3.绩效管理与薪酬挂钩不清国有企业中的绩效管理与薪酬挂钩不清晰,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绩效。
4.管理者能力不足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多数来自政府或是企业内部提拔,由于其素质和能力的局限性,导致绩效管理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应对策略1.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上,应当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突出关键的绩效指标,兼顾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在实践中要灵活运用,避免指标过多而无法有效衡量企业的绩效。
2.建立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福利、晋升制度和荣誉奖励等多种手段,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使激励机制更加有效和灵活。
3.明确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关系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方面,应当明确指导原则,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机制,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建立奖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4.加强管理者能力建设国有企业应加强管理者能力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培养和激励中高层管理人员,为管理者提供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有企业是国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责任。
作为国家力量的具体体现,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国有企业绩效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绩效考核指标单一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往往只注重经济指标,如利润、市场份额等,而忽视了企业在环保、社会责任履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表现。
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建设。
2.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国有企业中,绩效考核机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部分领导和管理者评判绩效时存在主观意识,往往偏向于个人利益而非企业整体利益,这使得绩效考核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过程,缺乏真正的意义。
3. 绩效考核结果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国有企业中,绩效考核结果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工作成绩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行。
由于薪酬和晋升机会与绩效考核挂钩较弱,也导致了员工对绩效考核不太重视,降低了其工作积极性。
4. 绩效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缺乏科学性,大多是依据过去的业绩、市场地位等因素来进行评价,忽略了企业当前面临的市场竞争、环保要求、员工素质等方面的考量,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建议1. 多维度考核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应该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经济绩效,还应该考虑社会责任履行、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状况,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 完善考核机制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应该更加科学和公正,避免主管人员的主观意识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建立以数据为依据的绩效评估体系,以量化的方式来评价企业业绩,这样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体地位,承担着国家利益的重要责任,而企业绩效考核则是评价企业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
1. 考核指标不科学合理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往往以利润为核心指标,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非经济指标,导致企业只关注短期利润,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2. 考核标准不公平有些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着以权谋私、拉关系等现象,导致一些优秀员工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从而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 激励机制不合理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较为僵化,一些员工即使工作出色也难以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失去信心和积极性。
4. 考核过程不透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的原则,导致员工对考核标准和结果产生怀疑,影响了员工的信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创新对策国有企业应当赋予绩效考核更多的多元化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还应包括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非经济指标,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绩效考核标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遏制以权谋私、拉关系等不正之风,保障员工的权益。
国有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制定灵活、多元的绩效激励政策,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和创新创业,使员工更有动力投入到工作中。
国有企业应加强绩效考核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督机制,促进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提升员工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三、创新对策的具体实施1. 制定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国有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和更新指标体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
2. 加强绩效考核标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3. 制定灵活、多元的绩效激励政策4. 加强绩效考核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四、结语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当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研究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冯茹建立一套科学严谨且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国有企业管理层而言,是确保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业绩评估体系架构存在缺陷国有企业现行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往往偏重于短期经济指标而忽略长期发展与战略目标的实现。
换言之,利润、收入等数量性指标获得了过分强调,而对于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考察不足,导致国有企业可能片面追求短期业绩,忽略长远利益。
评价标准往往是静态的、固定的,不能灵活地反映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有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有企业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财务业绩上,还包括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多维度的价值贡献。
然而,评价体系往往缺乏对这些非财务价值的衡量和评估,忽视了国有企业在促进社会福祉、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与利益关联上,未能充分体现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
在很多情况下,评价工作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专门的评价机构完成,缺少来自市场、消费者及其他社会主体的直接反馈,评价结果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与社会形象。
二、业绩评估的执行过程遇到障碍现实中,因监控体系建设不足或执行不到位,反馈机制转化为形式主义,致使国有企业决策层缺乏对经营活动深度与细节的了解。
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因过于泛化而失去精准性,理应根据国有企业特定环境量身定制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却常常流于现行标准的简单模仿,归根结底是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增长率或者利润总额等宏观指标为评价核心,可能会掩盖业务流程中的微观问题,如员工绩效低下、客户满意度下降等。
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国有企业中,行政化色彩浓重,使得绩效评价往往与个人关系网、权力斗争等非业绩因素紧密相连,稀释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正当性。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常见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权责不清,也导致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受损。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绩效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1.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
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3.管理层激励不足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手段单一,薪酬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管理层积极性不高,对企业发展缺乏足够关注。
4.企业文化缺失国有企业缺乏鲜明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认同感较低,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监管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营。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1)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既要关注短期利益,也要关注长期发展。
(2)合理设置考核权重,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员工积极性。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合理设置岗位,提高岗位匹配度。
(2)建立竞争上岗机制,激发员工潜力,提高企业效益。
(3)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3.加强管理层激励(1)提高管理层薪酬水平,使其与市场水平接轨。
(2)建立股权激励制度,让管理层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3)完善晋升通道,激发管理层积极性。
4.塑造企业文化(1)明确企业价值观,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企业认同感。
(3)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5.健全监管机制(1)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审计独立性。
(2)建立权力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
(3)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严防腐败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热力集团为例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一)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又称为绩效评估,是指考评主体针对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所承担职务职责的履行程度,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考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有组织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考核和评价,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一个过程[1]。
换言之,所谓绩效考核就是管理者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希望通过绩效考核确认员工的绩效水平,并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各种合理运用达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
即绩效考核是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日常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在事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评价,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
(二)绩效考核的作用有效的绩效考核,会对企业业绩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会有效地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使强者赢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使弱者有压力和向上的动力,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所以绩效考核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且能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
二、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北京热力集团公司简介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京能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首都基础设施行业的骨干企业,200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是1958年8月成立的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1974年1月改建成立了北京市热力公司。
是北京市政府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拥有多个分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
截止至2014年底,公司职工总数8000余人,固定资产净值220亿元人民币,供热面积达到2.23亿平方米,管网长度1400公里,热力站总数为3277座。
北京热力集团担负着全市8座大型热电厂、3座尖峰燃气供热厂和12座自营供热厂热能的生产、输配、运行与管理;负责党中央、国务院、驻京部队、各国驻华使馆、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机关、大型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的采暖、生活热水和部分工业用热。
(二)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管理现状追溯热力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可大致分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1958至1974年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即按照产品经济方式组织社会再生产。
在这种环境下,煤气热力公司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目标和使命是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执行上级指令:一切生产要素,人、财、物都纳入计划分配,人员的管理基本沿袭战争年代的方式和做法,从中央到企业,自上而下,职工分两个系统管理--干部和工人,从组织上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职工的收入采取职级管理制度,每年分单位按1%确定职级晋升的人数,职级晋升人员的确定主要考虑工作年限和工作性质,中层领导干部的收入与普通职工的待遇相同。
这种管理制度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干部职工收入没有分开档次,因为职工基数大,增长职级职工的比例小,所以大多数职工没有增长工资的资格和机会,主要还是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为主。
二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这种分配体制下,造成的结果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干与不干没区别,工作成果好与坏也没区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低,普遍存在消极懈怠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方式。
(2)改革开放以来(1974年至2000年北京市热力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原有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开始实行政企分开。
热力集团与全国的大中型企业同步,依照中央精神,以自主经营责任制的方式,确定企业经营权力、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确立企业与职工的经济权益与经济责任关系。
由于自主经营改变了原来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约束方式,即原来的行政权力约束变为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约束,与此相应的把工资、资金与责任挂钩,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在这种条件下,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主要考核各基层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并按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情况进行考核,为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提供依据,这就是经济责任考核。
这是一种按承包经营责任制方式建立起来的职工考核职能。
这种粗放型的考核职能并不能真实、全面地体现出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差异,没有科学的、规范的考核体系。
这样的考核虽明文规定了考核标准、考核对象、考核组织者、考核程序、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等内容,但在形式上没有体现考核对象的特点,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尚未建立起一个比较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3)市场经济初期(2000年至今北京市热力集团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热力集团的自主经营权相对独立,主要根据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环境谋求发展的空间和策略。
由于在市场经济初期,燃煤热电联产的设备相对落后,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热力集团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开始引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并将此列入生产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公正合理地解决工资、奖励、晋升、调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其潜能,激发其热情与干劲,创造出成果和业绩,为实现热力集团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出努力。
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经过深入改革已经发生了而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门考核制度的改革:目前热力集团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分为日常工作和列入集团年度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部门间协同情况2个方面,并采取分年度和季度的百分制进行综合评分。
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总得分的权重为:部门自评分占40%,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评分占50%,企业评分占10%。
计算方法为: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总得分=部门自评分×40%+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评分×50%+企业评分×10%。
季度考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对部门进行季度目标管理考核评分,部门季度考核的分权重为:主要领导评分占40%,业务主管领导评分占40%,其他领导评分占20%。
对于部门的考核从以往的主要领导评分,变为多层领导共同参与考核,能够更客观的评价部门的工作成果、协调配合能力等。
由于热力集团主营产业是负责全市的供暖和供热工作,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是保障供热,提供供暖服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这是设备检修、保养、排查隐患和收费工作,所以把考核按照季度划分不但更为合理,而且增加了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考核点,便于加强管理力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绩效考核主要由原来建立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基础上,转变为建立在具有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方针目标基础上。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态度、工作业绩、廉洁从业等四个方面。
考核评分采取百分制,其中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为15分、工作能力和态度考核为30分、工作业绩考核为55分。
廉洁从业为扣减得分项。
个人考核与部门考核同样分为年度考核和季度考核。
计算方法为:个人考核得分=思想政治素质得分+工作能力和态度得分+工作业绩得分-廉洁从业扣分。
个人违反廉洁从业行为规范被一票否决的,个人考核得分为0分。
年度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评定为不能胜任工作,部门负责人应提出对其安排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的建议。
热力集团还规定连续出现两次年度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改变标志着热力集团对个人绩效考核方法有了本质的变革,该管理办法需要主管领导对企业需要的四点员工素质进行考核,最明显的是对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专项考核,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工作能力和态度”是指包括业务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此举有效的激励员工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业务知识水平与绩效挂钩更加大了员工学习和钻研业务的热情,有效的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服务质量。
(3)热力集团需对公司内各种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即要求全体职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形成完整和科学的体系;这个考核体系中包括系统一贯的考核宗旨和目的、考核组织和考核者。
实施动态而持久的考核,推动人才竞争,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相对静态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的考核。
(4)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热力集团在提供公平竞争前提下,建立了人才库,职工在公平竞争中,都有晋升、提薪的资格,都有获得奖励、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也会得到更多关注,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自2011年起,热力集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奖励在设备技术、管理技术等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这一奖项更激发了部门和职工的创新热情。
因此,现行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成为约束、引导、激励、指导和帮助职工为实现热力集团生产经营目标做出努力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相对平均的分配制度。
2.目前北京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与政府关系特殊,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所有或直接、间接控股的经济实体,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2]。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越俎代庖,所有权与经营权统揽于一身;现在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行使充分的经营权时,还被政府委托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所有权与经营权始终捆在一起推来抛去。
对于两权分离后的国企来说,为了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然要求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3]之间,建立一套明确权利义务、权利监控和绩效管理的体系,表现在行使经营权上,政府应当建立授权经营者的职能和管理体系,选择高素质的经营者群体并对他们的经营绩效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政府在改革和建设国企经营者职能和管理体系方面明显显得滞后,在选择、监控和管理经营者的方式方法上还非常简单和粗糙,致使许多国企经营者的素质和行为,远不能达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领导国企面向市场的要求。
在调查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有些国企领导素质和责任感低下,造成许多人为的和不应该出现的经营失误,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现象也时有发生,却极少有人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和相应的处罚:另一方面是普遍存在的经营行为短期化,即注重企业和个人的短期效益,虽然重视企业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改造,但是服务质量等保值增值长远能力方面却未能得到的建设和积累。
长此以往,企业在市场环境竞争中呈现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颓势。
国有企业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不作根本性调整,不跟上资产关系的调整步伐,则国有企业改革是不全面的,改革也难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