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评价制度

合集下载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一、品德与道德品质1. 诚实守信:表现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

2. 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参与违法乱纪、不利于个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3. 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有责任感。

4. 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尊重家长,不歧视、不欺负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懂得与他人协作。

5. 爱国主义情怀:具备深厚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文化,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业水平1. 学习态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2. 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高效地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

3. 学科成绩:在各学科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能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4. 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知识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能力1. 自主学习: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高效地学习。

2. 动手实践: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3. 批判思维: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问题,提出有理有据的观点。

4. 解决问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学习困难克服: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具备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四、社会交往能力1. 语言表达: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沟通交流。

2. 团队合作:乐于团队合作,愿意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具备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处融洽,关爱他人,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恰当应对社会环境变化。

5. 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关注社会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五、创新能力1. 创新思维: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观念和方法。

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模版

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模版

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模版导言: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素质发展和综合能力而制定的评价制度。

该制度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介绍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学生评价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潜力、自主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评价,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确的发展建议和目标,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和个人成长。

2. 原则:(1)公正性原则:评价过程公正、公平,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2)科学性原则:评价依据科学、有效,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状况。

(3)个性化原则: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4)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用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1. 评价内容:(1)学业水平评价:包括学科成绩、学科能力、学科兴趣等方面的评价。

(2)学习态度评价:包括学习目标的定立,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的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4)个性特长评价:包括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2. 评价方法:(1)定期考试评价:通过统一的考试,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学科能力。

(2)日常学习评价:通过学习记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3)课外活动评价: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参与社会实践,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4)群体评价:通过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1. 应用:(1)学业指导: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学业发展建议,引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提高学习效果。

(2)素质提升: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素质培养方案,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

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

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内容(精选3篇)制度体系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障。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内容(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中学学生评价制度体系一、目标子体系在应试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记住书上的内容,学会解题技巧,拿到高分,以至于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围绕试卷分析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每个题目分析都成了一份形势报告,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历史实际,以至于思想品德课完全成了为考试而不断重复的讨厌的机器,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地位,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首先在目标上把思想品德课教育切实转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上来,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从素质教育目标上来考察,从各方面考察其在各项教育目标上的达到程度,从而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向着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

在学校,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专业的德育课程,承担着主要的德育任务,系统地说,思想品德课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道德素质、学科业务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课专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就理所当然的成为首要任务。

具体地说,我们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这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

2.具有爱国意识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3.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

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科业务素质。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性,行为导向等德育功能,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认知、领悟、运用等智育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思想品德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科业务素质。

学科业务素质主要指学生的认知能力,能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建构成体系;逐步提高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篇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

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

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

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____》、《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高中教育的实际,制定我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内容及基本要求(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二)基本要求: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第及具体要求(一)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凡个人千分制考评基本符合标准者,可视为合格。

1、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本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本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本一、评价目的和意义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为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参考。

通过此评价制度的建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科学精神、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定期考试成绩评价、学科竞赛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文件、课堂表现评价、实习实践评价、道德品质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1. 定期考试成绩评价:通过不同学科的定期考试,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成绩评价以百分制进行,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

2. 学科竞赛成绩评价: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并获奖的学生,将根据获奖情况进行相应评价。

这一评价将充分考虑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展现出的能力和素质。

3. 综合素质评价文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撰写综合素质评价文件。

综合素质评价文件将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4.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质量、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主要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5. 实习实践评价:对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的学生,根据实习实践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实习实践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6. 道德品质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品德表现和日常行为,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价。

道德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劳勇敢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三、评价结果的应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业指导、升学和就业等方面。

评价结果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评价结果还将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参考依据,为学生的进一步教育规划提供帮助和指导。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模版(二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模版(二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身心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条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兼顾定性与定量评价。

第四条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定期评价和终身评价两个阶段。

定期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中表现情况,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进行;终身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教育结束后的社会实践和个人发展情况进行。

第五条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品德表现、能力培养、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第六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辅导。

第二章学习成绩评价第七条学习成绩评价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各学科中的成绩。

第八条学习成绩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科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第九条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定期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方面,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和手段。

第十条学习成绩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第三章品德表现评价第十一条品德表现评价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品德发展情况。

第十二条品德表现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学校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第十三条品德表现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情况、学生遵守学校纪律的情况等。

第十四条品德表现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3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3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旨在规范中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评价规定如下:1. 守时守纪:中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纪律规定,不迟到、早退或旷课。

违反守时守纪规定将会影响行为评价。

2. 尊师重道:中学生要尊敬师长,遵守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不对老师进行无理侮辱、批评;礼貌待人,不对同学使用粗鲁语言、恶作剧等行为。

3. 学习态度:中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评价将会考虑中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课堂表现。

4. 文明礼仪:中学生要注意文明礼仪,包括穿着整洁、言谈举止得体、不吃零食和乱扔垃圾等。

评价将会考虑中学生是否遵守文明礼仪。

5. 社会责任:中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且遵守社会法律法规。

评价将会考虑中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6. 竞赛成绩:中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成绩也是评价的一部分,能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评价标准根据中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定,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班级评议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依据,对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激励。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2)标题: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风尚引言: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规范评价至关重要。

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风尚,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行为规范的背景意义、评价的目标、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以及评价的实施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

一、行为规范的背景意义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行为规范的评价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评价的目标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学生的品德行为,引导他们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学生评优工作制度内容

初中学生评优工作制度内容

初中学生评优工作制度内容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初中学生评优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全面评价,选拔出具有优秀品质、优异成绩、良好行为的初中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选对象和条件1. 评选对象:初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2. 评选条件:(1)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前20%,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优秀。

(2)思想品质良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行为表现优秀: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表现出色。

(4)特长突出: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为国家、学校取得荣誉。

三、评选程序1. 班级初评: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根据评选条件,对本班学生进行初步评选,确定初评名单。

2. 年级复评:各年级组长组织,对初评名单进行复评,确定复评名单。

3. 学校终评:学校成立评优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评名单进行终评,确定最终评选结果。

4. 公示:将最终评选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5. 表彰:对评选出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四、评选时间每年一次,时间为当年的12月份。

五、评选要求1.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评选过程的透明度。

2. 严格按照评选条件进行,不得随意放宽或缩小评选范围。

3. 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作用,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4. 加强对评选结果的监督,确保评选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六、奖励措施1. 被评为优秀学生的,给予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2. 在评优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优秀学生优先推荐参加各类竞赛、培训和选拔活动。

4. 优秀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优先选拔参加特长生考试等。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文(三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文(三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范文(____字)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和未来社会的栋梁,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价是中学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通过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内容。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

第二章理论依据和指标体系一、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文选择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和泛化性评价理论作为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中学生发展水平和评价需求,构建了学业水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并详细解释了每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和评价要求。

第三章评价方法和工具选择一、评价方法的选择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和考试成绩等方法。

本文就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

二、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工具是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工具,本文选择了成绩单、综合素质评价表、实践实习报告和个人成长档案等工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第四章评价结果运用与改进一、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评价制度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改进和提高。

二、评价制度的改进评价制度的改进是评价工作的持续进行和完善的过程,要根据评价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不断优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提高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城区公立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4份)

城区公立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4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道德品质1、文明礼貌:对师长有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言行文明。

2、勤奋进取:有进取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努力。

3、遵纪守法:具备法律常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正直守信:真诚待人、守信用、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作弊。

5、关心集体:诊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体荣誉。

6、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公民素质1、家庭责任感:尊重并关心家庭所有成员、理解孝敬父母长辈、愿意承担必要家庭责任与义务。

2、社会责任感: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愿望、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关心社会问题、乐于帮助他人。

3、自尊自律:追求进步、有错即改、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抑制不良诱惑、文明上网。

4、环保意识:具备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维护环境卫生。

三、学习能力1、学习兴趣:有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3、计划与反思: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善于在生活中总结与反思、能够听取他人建议不断改进。

4、独立探索: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探究的策略与方法。

5、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实践成果或作品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合格综合实践活动考查合格。

四、交流与合作1、团队精神: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怒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沟通与分享:尊重并理解他人能够合理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五、运动与健康1、体质与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精力充沛体质健康测试合格。

2、健康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健康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与参加体育活动讲究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审美与表现1、审美情趣:能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活动与表现: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创造美和发现美。

2024年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2篇)

2024年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2篇)

2024年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推进。

此制度目的在于更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表现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下文将从制度的背景、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背景:过去,中学阶段学生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

为了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应运而生。

目标: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对学生全面、公正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个维度。

通过全面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成长。

评价内容:中学全面评价学生制度的评价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评价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

这包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2. 能力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包括实验、编程、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包括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评价。

4.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素养、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这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增强。

评价方式:中学全面评价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实践活动等等。

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多样化,既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全面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

建议:1. 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社团组织和项目研究等,以作品展示、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评价制度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创新。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对学生给予及时、详细的反馈。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是指对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并通过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常包括多个评价维度,如学科成绩、学科能力、思想品德、艺术素养、体质健康、实践创新等。

评价方式可以是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实践评价等多种形式。

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科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等多个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要公平、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反馈,激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措施。

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方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中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一项制度。

第二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考虑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品德素养和身心健康等因素,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

第三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政府主导、学校负责、教师参与、家长配合、社会参与、学生自觉的原则。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四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业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品德素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第五条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查,通过统一的考试和考核方式进行评价。

第六条实践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运动和艺术表演能力等方面,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七条创新意识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创新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八条品德素养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班级、学校和社会的观察、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九条身心健康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育测试和心理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三章评价方法第十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测试、实地考察、表演、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等方式。

第十一条考试评价主要通过统一的考试和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包括课堂测试、阶段性评估和期末考试等。

第十二条测试评价主要通过测试题形式来评价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包括实验报告、技术操作和项目任务等。

第十三条实地考察评价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实地勘察、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第十四条表演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艺术表演、才艺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范文(三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范文(三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范文一、诚实守信1. 总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

2. 不撒谎、不作假、不隐瞒。

3. 遵守诚实原则,并在行为中展现出对诚信的尊重。

二、礼貌待人1. 与人交往时,态度友善、语气亲和。

2.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以身体、语言或动作对他人进行伤害。

3. 注重礼仪规范,懂得尊老、爱幼、敬师、重友。

三、守时守约1. 在学习、生活、社交活动中,坚持守时守约,不迟到、不早退、不推迟。

2. 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要按时参加,不因自己的原因耽搁他人。

3. 尊重规定的时间要求,做到准时完成任务。

四、自律自重1. 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行违法乱纪的行为。

2. 维护良好的学校环境和秩序,不在校园内乱丢垃圾、乱涂乱画。

3. 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参与不良嗜好、不传播负面信息。

五、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利,不互相干扰、嘲笑或恶意竞争。

2.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意批评或嘲笑他人。

3. 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同,不歧视、排斥某一群体。

六、团结合作1. 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在集体活动中,积极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3. 在分工合作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策,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

七、关心他人1. 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求。

2. 与他人分享快乐,主动关心他人的状况。

3. 在他人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八、文明礼仪1. 穿着整洁、得体,注意个人形象和卫生习惯。

2. 提倡文明用语,避免使用粗俗的言辞或言语攻击他人。

3. 尊重公共设施和场所,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

九、克己奉公1. 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并关心学校、社区等公共事务。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注重集体利益,做到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以上是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的范本,希望通过这些规定,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为自己的成长铺就坚实的基础,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使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发挥其评价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诚信度,我们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支撑保障本系。

一、完善机构建设,形成组织保障机制1、成立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校长、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组长)、教研组长。

主要职责:①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②负责领导和管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③负责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相关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④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时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监控,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违纪人员;⑤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办公室(实施小组)组成人员:主管校长、教务处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负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完善与管理;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工作;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⑥初步审订评价结果,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

3、成立年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主要职责:①做好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②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并组织各项目的评价实施;③监督和指导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④检查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⑤审定上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相关材料。

4、成立班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班主任、副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班干部代表、学生代表主要职责:①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和培训;②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指导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③按照评价程序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班学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妥善保管;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⑤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

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保障机制1、建立培训制度(1)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厅文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使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把握清晰、明了,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要真正树立起对评价工作的责任心,真正意识到做好评价工作是对学生终生负责,才能保证做好评价工作。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

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评价一直是学校和家长们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个好的行为规范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提高学校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

下面我将对中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规定进行详细探讨。

行为规范评价首先要注重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评价标准要客观、公正,既要注重学术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行为。

评价标准要与学生行为规范保持一致,并且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行为规范:一、课堂表现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听讲和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更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遵守秩序,是否尊重教师和同学,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创新思维等。

二、校园行为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举止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观念。

评价学生的校园行为要注意学生是否守纪守法,是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尊重师长和同学,是否乐于助人,是否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等。

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组织能力,以及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等。

三、学习态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否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

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

四、社会责任感中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规范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看学生是否关心他人和社会问题,是否从小事做起,是否有志于为社会做贡献,是否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

同时,还要评价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益意识等。

中学生德智体美劳评价制度及实施方案

中学生德智体美劳评价制度及实施方案

中学生德智体美劳评价制度及实施方案一、德育评价德育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应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智育评价智育评价是对学生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平时表现、考试成绩、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应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评价体育评价是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健康行为的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锻炼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平时表现、体能测试、运动比赛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应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美育评价美育评价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感受能力,艺术创作和表现能力,参加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作品评价、表演评价、观摩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应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五、劳动评价劳动评价是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劳动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应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实施方案1.制定具体评价标准: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明确评价要求和指标。

2.确定评价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3.定期进行评价: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记录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和成绩,以便于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中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范文(三篇)

中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范文(三篇)

中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提高中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第三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中学生在学业、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品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工作。

第四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是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五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品德素质等方面。

第六条学业成绩评价以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为主要内容。

第七条身心健康评价主要以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等为内容。

第八条社会实践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校外实践等方面的情况。

第九条品德素质评价主要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作风、行为规范等为内容。

第三章评价方式第十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成绩评价、考核表评价、学科竞赛评价、综合测评等。

第十一条成绩评价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日常学习情况的评价进行评分,形成综合学科成绩。

第十二条考核表评价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等进行评价,形成学生的学习日志和行为档案。

第十三条学科竞赛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情况进行评价,体现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

第十四条综合测评是通过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考察,运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第十五条综合测评的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评分,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四章评价组织第十六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由指定的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评价组。

第十七条评价组负责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组织评价活动,并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第十八条学校应加强对评价组成员的培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中学学生“评优、评先”制度(3篇)

中学学生“评优、评先”制度(3篇)

中学学生“评优、评先”制度为进一步落实____办公厅、____办公厅《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____》和《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特制定本制度。

评选内容与标准:一、“优秀学生”的评选(一)评选标准1、思想品德优秀(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在同学中起模范作用。

(3)热爱学校,关心班级,团结同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4)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自觉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5)思想品德考核成绩为A等。

2、智力素质优良(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业成绩优良。

学生学年学业综合考评成绩均在B等以上(各科期末学业成绩均在九年级____分以上,八年级____分以上,七年级____分以上)。

3、身体素质良好(1)认真上好两课两操,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2)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强。

(3)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能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良好以上。

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和因病免体的学生(须有区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二)评选办法1、校级“优秀学生”按班级学生人数的____%的比例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可以酌情增加。

2、学生可以自荐或由班委会提名在班主任指导下,班委会组织学生对候选人投票,班主任负责宣读评比条件,当场公布投票结果,班主任负责填好登记表后,在年级教师会通过后上报政教处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学生评价制度篇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指导思想对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同时,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学生成长发展观。

二、组织领导学校组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完善监督机制。

三、评价内容和标准1、综合素质评价要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定性的方式记载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信息和结果,用定量的方式记载和分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评价工具得出的评价结果。

注重评价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关注学生的将来。

2、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行综合评定时,既要参考学生以前的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当年的素质发展状况,给予综合评定。

3.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依据,结合实际,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综合为“品行修养”,将“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综合为“实践探究”,并拓宽“实践探究”考察范围。

可结合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和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评价。

4.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包括两个方面:⑴综合评语。

主要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等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特长、发展潜能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⑵等级呈现。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为优、良、合格、待提高。

综合素质表现很好的评为a等,综合素质表现好的评为b等;综合素质表现一般的评为c等;综合素质表现不好的评为d等。

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为“待提高”时应非常慎重,并给予发展性指导意见。

四、评价方法与要求(一)评价工作的程序与方式:1、组织学生自评;2、组织小组内同学互评;3、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并作出综合性的描述;4、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

评定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避免以偏概全。

(二)评价要求1.对各项评价指标确定明确的操作要点和统一评价标准。

2.对评价过程制订明确的操作规程,体现公开、公正、公平。

3.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建议主要提供以下六项实证材料:学科学业成绩;关键的代表性作品、作业或照片、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证书;关键性评语(班主任、课任老师);学生自我描述的材料。

4.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审核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五、制度保障(一)制度保障1.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严格的制度、诚信制度、评价质量监控制度、举报和申诉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2.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制度。

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根据各自的职能,承担相应的学生发展评价任务。

3.建立健全诚信服务制度。

学校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关人员,要讲诚信做到实事求是。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4.建立健全学校向家长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学校可采用网络、家长通知书向家长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二)实施步骤1.加强宣传。

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利用宣传窗、墙报、广播台等形式向家长、学生、教师全面宣传建立规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制造氛围,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评价的良好环境,达到消除顾虑,形成共识的目的。

2.形成细则。

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形成“等级+特长+评语”学生评价的实施细则,包括各类科目的具体内容、评价指标、运行机制。

3.全面实施。

在校学生评价领导小组指导下,依据《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经常性的考核和记录。

(1)学科成绩评比由各任课老师负责实施,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将结果呈报教导处(2)操行等级由低年级学生家长、高年级学生初评后,班主任负责实施评定,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完成。

(3)特长评比由兴趣课老师及班主任负责实施,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将结果交相应班主任。

(4)评语评价主要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负责实施,学生的意见可作参考,在学期结束前二周写好交教教导处审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组长:张桂喜副组长:刘鑫孙中臣成员:孙晋峰王焕银冯仰飞潘中泽满其浩崔凯霍修泉枣庄市第十七中学20xx年9月篇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剑南我校为全面推进初中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

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5.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重在未来,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

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要求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寑展前进的动力。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6.诚信、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因此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忣。

三、评价体系(一)评价内容: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

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由学生初中中阶段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1、公民道德与素养(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

(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嚌生活习惯。

2.学习态度与能力(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实践与创新(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态度认真,效果显著。

(2)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3)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意识。

(4)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强。

4、运动与健康(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