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

合集下载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导体中的磁场发生改变,或者导体运动时穿过磁场。

处理感应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式来减小或消除感应电,另一种是通过合理设计线路或添加适当的元件来减小或消除感应电。

第一种方法中,可以改变磁场的大小或方向,例如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或改变导磁体的位置来改变磁场。

还可以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将导体与外部磁场隔离开来减小感应电的产生。

第二种方法中,可以采用缠绕线圈的方式来降低感应电的产生,例如使用互感器或变压器来减小感应电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补偿电路来消除感应电,例如使用阻抗匹配电路或使用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来补偿感应电的影响。

综上所述,改变磁场或合理设计线路是处理感应电的主要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或消除感应电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感应电是一种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它是由于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应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变压器、发电机、感应电动机等都是利用感应电的原理工作的。

那么,感应电是如何产生的呢?又该如何处理感应电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感应电的产生原因。

感应电是由于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磁场的强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感应电。

这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决定的。

当一个线圈处于磁场中,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就是感应电产生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处理感应电。

对于感应电的处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它。

感应电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变压器就是利用感应电的原理来改变电压的。

另外,在发电机中,也是利用磁场的变化来产生感应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和设备来充分利用感应电。

另外,对于一些不需要的感应电,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屏蔽和隔离来减少其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感应电对电路和设备的影响。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感应电可能会对电路和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电磁干扰、电磁感应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比如增加屏蔽、使用滤波器等。

另外,对于一些对感应电敏感的设备,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其设计或者工作方式来减少其受到的影响。

总的来说,感应电是由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流,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处理来充分利用感应电,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对电路和设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静电 感应电

静电 感应电

静电感应电静电和感应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本文将从静电和感应电的定义、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的定义和原理静电是指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摩擦或分离时,由于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电现象。

根据电荷的性质,静电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物体上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形成了静电场。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摩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两个物体带有相同的电荷。

当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由于静电力的作用,它们会相互排斥。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比如我们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因为与梳子摩擦而带电,因此会相互排斥,使得头发看起来蓬松。

二、感应电的定义和原理感应电是指当一个物体靠近一个带电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物体上会出现电荷的重新分布,产生感应电。

感应电分为感应正电和感应负电,取决于物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的情况。

感应电的原理是由于带电物体产生的电场会影响周围的物体。

当一个物体靠近带电物体时,物体上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物体的一侧带有与带电物体相同的电荷,另一侧带有相反的电荷。

这样,在物体两侧就会产生电势差,从而形成感应电。

这一现象在静电实验中常见,例如将一个带有正电荷的棒子靠近一个中性物体,中性物体的一侧会带有正电荷,另一侧带有负电荷。

三、静电和感应电的应用静电和感应电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1.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静电力将涂料均匀喷涂在物体表面的技术。

通过给喷涂设备充电,使得涂料带有相同的电荷,与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相吸引,从而实现了涂料的均匀喷涂。

2.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力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通过给除尘设备充电,使其带有电荷,吸引空气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灰尘颗粒,从而实现了空气的净化。

3. 静电铁粉显示器:静电铁粉显示器是一种利用静电力控制铁粉颗粒的位置来显示图像的技术。

感应电相关介绍

感应电相关介绍

感应电相关介绍感应电的概念通常,在物体上直接施加电压或者电位后,物体上就会带电。

如果没有直接施加电压或电位,而是因为其周边有带电物体至使该物体带电,这种现象称为感应电。

感应电非该物体主动发生,而是一种被动现象。

感应电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类。

在工频交流50HZ情况下,人体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时间长短。

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致命系数越高。

2mA以下的电流通过人体,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不大。

8至12mA电流通过人体,肌肉自动收缩,身体常可自动脱离电源,除感到“一击”外,对身体损害不大。

超过20mA即可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灼伤,皮下组织也可因此碳化。

25mA以上的电流即可引起心房起纤颤,导致循环停顿而死亡。

一般情况下,致命电流按50mA考虑。

静电感应的概念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外围的电子组成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在分离时,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处于电场中的两种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正电荷将按电场力的方向移动,负电荷按电场力的反方向移动,当电荷的移动达到平衡状态后,正、负电荷会在两种物质表面大量聚集,从而形成静电,即产生静电感应。

接触网静电感应的产生复线区段接触网V形天窗作业时,未停电一行接触网产生电场,对停电一行接触网或其他附近线路(电力线、供电线、回流线、加强线、架空地线、F线、PW线等)产生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电的大小静电感应电压的大小,与带电线路电压有直接关系(电场强度)。

与距离带电线路间距成反比,线间距越大,感应电越小,线间距越小,感应电则越大。

静电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平行长度成正比,平行长度越长时,需多组接地线释放感应电流以降低感应电压。

感应电大小的计算方法:如式例:复线区段接触网V形天窗作业,若上下行线路间距为4.2米,接触网导高为6.45米,网压为25KV,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为:电磁感应的概念通常,导体切割磁力线时,导体就会带电。

感应电

感应电

3、测量电流的接线: 测量电流的接线:
3.1.4 加强作业监护对于工作条件复杂, . . 加强作业监护对于工作条件复杂, 感应电较强或有触电危险的工作, 感应电较强或有触电危险的工作,应设专职 监护人员。专职监护人员不得兼任其他工作, 监护人员。专职监护人员不得兼任其他工作, 以便在杆上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 以便在杆上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 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3.1.5 建立统计台帐有感应电的区段线路, . . 建立统计台帐有感应电的区段线路, 各电力班组必须建立相关的统计资料台帐, 各电力班组必须建立相关的统计资料台帐, 并加强在该区段日常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并加强在该区段日常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3、预防措施
3.1 注意作业安全
进行电力作业时, 进行电力作业时,应将停电的电力贯通线 进行有效短路接地, 进行有效短路接地,以有效消除静电感应 电压,并改变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分布情况, 电压,并改变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分布情况, 最大程度地降低接触网感应电压对作业人 员的危害。作业时, 员的危害。作业时,应具体采取以下安全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三、感应电压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感应电压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1 、两线平行距离与感应电压的关系 1)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根据 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 二线平行距离与静电感应电压的对应关系值 实测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实测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两线平行距离/ 两线平行距离/m 10 20 30 50 100 250 500 30 5 1
预防措施
3.1.1 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在邻近接触网 . . 的电力贯通线上作业时, 的电力贯通线上作业时,应尽量避开阴雨 同时,须严格遵守铁道部铁运[1999] 天。同时,须严格遵守铁道部铁运 103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号部令中关于电力作业安全的有关要求 作业人员应穿绝缘状况良好的绝缘鞋, 作业人员应穿绝缘状况良好的绝缘鞋,在 挂拆接地封线时,应戴绝缘手套, 挂拆接地封线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 鞋(靴),并用绝缘杆操作,人体不得接触金 靴 ,并用绝缘杆操作, 属导体和地线。 属导体和地线。

感应电 安全 条款

感应电 安全 条款

感应电安全条款
摘要:
一、感应电的简介
1.感应电的定义
2.感应电的产生原理
二、感应电的安全问题
1.感应电对人体的危害
2.防止感应电的安全措施
三、关于感应电的安全条款
1.相关法律法规
2.企业内部安全规定
3.个人如何遵守安全条款
正文:
感应电是指在磁场变化的作用下,导体中产生的电流。

这种电流的产生与导体的性质、磁场的强度和变化速度等因素有关。

感应电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感应电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感应电对人体的危害。

当人体接触感应电时,可能会产生触电、电休克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此外,感应电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为了防止感应电带来的安全事故,企业应制定内部安全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个人在使用电气设备时,也要遵守安全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缆,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总之,感应电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要从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安全规定和个人行为三个方面,共同维护安全的环境。

感应电防范措施范文

感应电防范措施范文

感应电防范措施范文感应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导致物体内部或表面产生电流或电压的现象。

当外界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感应电,在一些情况下,感应电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危险。

因此,为了防范感应电对我们的伤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维护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风险,并进行修复和更换。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线路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以减少感应电的发生。

其次,需要合理设计和布置电气线路。

在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线路布置和隔离措施,避免不同线路之间相互干扰引起感应电问题。

对于需要使用高压电的设备,应将其与低压电设备隔离,以防止感应电的发生。

此外,在布置电气线路时,还应注意避免电磁场的交叉干扰,减少感应电的风险。

第三,对于容易产生感应电的物体,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

对于高频电场,可以通过使用金属网屏蔽材料进行屏蔽。

对于低频电磁场,可以通过增加金属壳体或金属隔板来实现屏蔽,以防止感应电的产生和传播。

此外,对于易受感应电影响的设备或器件,也可以选择使用抗感应电的产品,以减少感应电的危害。

第四,对于感应电的危害风险较大的场所,可以采取接地保护措施。

通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连接,可以将感应电导入地下,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同时,还可以在设备周围铺设导电地板,形成金属屏蔽层,进一步减少感应电的产生和传播。

第五,对于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对人员感应电的危害认知,提高其对感应电的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感应电的发生原因和危害、常见的感应电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等内容,以确保人员在面对感应电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除了上述的感应电防范措施,还应密切关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及时采用新的感应电防范技术。

同时,对于感应电的研究也需要不断加强,以提高感应电的预测和防范能力。

总之,通过合理的设备维护、线路设计、屏蔽措施、接地保护和人员教育培训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感应电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浅谈感应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浅谈感应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1 感应电的来源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事故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

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

大家在书本里都学过,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继而就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当电压在36V 以下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那么感应电到底是不是电?它和普通电流有什么区别?感应电到底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引入一个静电感应概念,所谓静电感应就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就是静电感应。

当然感应电也是电,本质上与电没什么区别,只是产生电流的方式的区别,从名称上理解就可以了,感应电流是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它既然也是电流,就有电流的共性,感应电流是电流的一种,不过感应电流是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人体所能承受的电压是36V以下,超过了都会对人体有害,只是有的人电阻高对36V以上的反应和电阻低的人不同而以。

2 感应电压对人体的风险就电压来讲,静电是直流电,超过50V就有危险。

但是静电是否危险还要看感应出的电荷的多少才知道,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交流电器或设备上面带电的情况下,严格的讲那不叫静电,而是由漏电流或热接地产生的“泄漏电压”,这个电压一般量起来都在100V以上,但是危险与否要看泄露回路的内阻多大,静电压其实是电荷积累的电位,通常人体可以积累到上万伏的静电压,瞬间的放电最多也只是一个瞬间的电火花,人会有轻微的痛感,因为人体的电容200PF和电阻1500Ω,所谓危害程度也得根据带电物体的电容和电阻决定的。

去除感应电的方法

去除感应电的方法

去除感应电的方法
去除感应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通过接地去除感应电:将受感应电影响的物体接地,使其与大地产生电势差,从而消除感应电。

2. 使用屏蔽材料去除感应电:在受感应电影响的物体周围包裹一层导电材料,如金属屏蔽罩或导电塑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3. 使用滤波器去除感应电:安装电磁干扰滤波器,将感应电的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滤除,减小感应电的影响。

4. 改变电源线布局:重新布置电源线,避免与感应源靠近或在同一电路中,以减小感应电的产生。

5. 使用绝缘材料隔离:使用绝缘材料将感应源和受感应电影响的物体隔离,阻断感应电的传导。

以上是常见的去除感应电的方法,具体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操作。

感应电

感应电

(3)V停作业时,作业区两端挂地线感应电压、电流的测试 光明站下行接触网两端地线间距不同时测得的感应电压、电流数据具体 见表四。

表四
分析表四可知: 两端地线间距越小,地线封闭区内的感应电压、电流越小。

三、人体电阻值与通过不同电流时的状态
1、人体电阻值

人体电阻的大小因人而宜。身体内部组织电阻,约在600Ω 左右,皮 肤电阻则与表皮湿度、粗燥程度、触电面积有关,一般人体电阻大约 在2kΩ 左右之间
人体电阻值 表五
被测人数 12 124 125 82 132 104 129 93 137 最低电阻值
正常电阻值(Ω) 右手到双脚 左手到双脚 1260 1490 1630 1500 1450 1600 1370 1640 1250 1275 1480 1500 1460 1230 2150 1970 1650 1230









(2)严格执行《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特别是: 在设备较复杂的区段作业,应附页画出作业区段简图,标明停电作业 范围、接地线位置,并用红色标记带电设备。 两接地线间距大于1000m时,需增设接地线。 在电分段、软横跨等处作业,中性区及一旦断开开关有可能成为中性 区的停电设备上均应接地线。 在停电作业的接触网附近有平行带电的电线路或接触网时,为防止感 应危险电压,除按规定装设接地线外,还要增设接地线。 关节式分相检修时,除在作业区两端工作支接地线外,还应在中性区 导线上加挂一组地线,并将两断口进行短接封线。 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更换长度超 过5m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 等电位。 V形天窗检修吸上线、回流线(含架空地线与回流线并用区段)时不 得开路,如必须进行断开回路的作业,则必须在断开前使用不小于 25mm2铜质短接线先行短接后,方可进行作业。

感应电原理

感应电原理

感应电原理感应电原理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一原理在许多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发电机、变压器、感应加热等设备都是基于感应电原理工作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感应电原理的基本概念、相关公式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感应电原理的基本概念。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或者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是由于磁场对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施加了一个力,使得电子在导体内部发生移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和速度成正比,与导体的角度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

这一定律为我们理解感应电原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感应电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感应加热等设备中。

以发电机为例,当导体在磁场中旋转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在导线中流动,最终产生电能。

而变压器则利用感应电原理来实现电压的升降,通过互感作用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感应加热则是利用感应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热处理等领域。

除了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感应电原理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无线充电技术就是基于感应电原理实现的,通过感应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此外,感应电原理也被应用于感应灯、感应开关等家居设备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总的来说,感应电原理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揭示了磁场对导体中电荷的影响,为许多设备和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感应电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应电原理的研究也将继续推动电磁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科技奇迹。

电容消除感应电原理

电容消除感应电原理

电容消除感应电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电容消除感应电这个超有趣的事儿。

咱先得知道啥是感应电。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呀,就是有时候你去摸一个东西,明明它没插电,没通电啥的,可你就感觉被电了一下,麻酥酥的。

这就是感应电在捣乱啦。

感应电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幽灵,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啊,当有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这个不带电的物体就会被感应出电荷来,就像被那个带电的家伙影响了一样,然后就可能有了这种让人突然一惊的感应电。

那电容这个神奇的东西呢,就像是一个专门收服感应电这个小幽灵的魔法师。

电容啊,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导体中间夹着一个绝缘体。

这结构看起来简单,但是本事可大着呢。

你想啊,当有感应电出现的时候,电容就开始发挥它的魔力了。

电容的特性就是可以储存电荷。

感应电产生的那些多余的电荷就像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粒子,电容就说啦:“小粒子们,来我这儿吧。

”于是,这些感应电产生的电荷就跑到电容里面去了。

这就好像是给感应电找到了一个收容所,把那些可能会让我们被电到的电荷都关起来了。

而且呀,电容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一个缓冲带。

比如说,感应电可能是一下子突然出现的,就像一个突然冲过来的小怪兽。

但是电容呢,它可以慢慢地把这些电荷吸纳进来,不会让这个电荷的冲击一下子就影响到其他的东西。

这就好比是把一个很莽撞的力量给慢慢地化解掉了。

从更专业一点的角度看呢,电容的电压和它储存的电荷量是有关系的。

当感应电的电荷跑到电容里的时候,电容的电压会根据电荷量的变化而变化。

这个变化是有规律的,它就像是一种和感应电达成的协议。

感应电按照这个协议把自己的电荷交给电容,然后电容就把感应电带来的那些不好的影响给消除掉。

再想象一下,电容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海绵。

感应电的电荷就像是洒在地上的水。

海绵把水都吸走了,地上就干净了,没有水到处乱流让我们滑倒(就像感应电不会让我们被电到一样)。

而且这个海绵的吸水性(电容吸纳电荷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它自身的大小啊,材质啊这些东西来调整。

感应电

感应电

1.感应电的形成: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如有金属物体或导电性能的物体侵入,会在强电磁场作用下,感应出交变电流,这就是感应电。

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但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必须预防和消除它的存在,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我们接触网停电检修和临近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力行业检修作业中,停电检修设备上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安全的隐患。

如果作业中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的要求设臵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设备损坏乃至人身伤害事故。

2.感应电压:感应电压是指临线接触网通过牵引电流时,交变电磁场对停电线路接触网各线索产生的感应电势,其大小与上、下行线路的间距、平行长度有关,同时还与牵引电流的大小有关,当发生短路时影响更大。

感应电压是邻线高压电场通过空气介质感应过来的,电压有时高达数千伏,这在平时用验电验电时验电器报警、挂地线时出现打火现象。

根据验电器的灵敏度试验规定:验电器的触发电压要保证在额定电压20%~25%情况下启动,以接触网为例:27.5KV,验电器报警电压为5500v~6875v。

一旦将停电侧接触网上(或停电的电力设备)的各线索可靠接地,感应电压值急剧下降,几乎为零。

因此,电磁感应的防护措施仍然是在作业区两端装设接地线。

3.穿越电流:V停时,停电线路与不停电线路的接触网利用绝缘装臵可以隔开,但由于上、下行钢轨通过车站渡线及道岔,以及大地是互相连通的,所以牵引电流通过钢轨回流时,上、下行钢轨均有牵引电流流过。

当停电线路的接触网作业挂接地线(通常是要和钢轨相联)时,作业区两端的地线将钢轨与接触网并联,必然在接触网上产生分流,现场将其叫作“穿越”电流,穿越电流的大小,则与接触网、钢轨和大地的电气参数以及电力机车运行位臵有关。

V停时,作业区两端挂接地线后,尽管有穿越电流流过,但如前所述,接触网上的感应电压很低,而作业人员包括作业机具的阻抗远大于接地线的阻抗,因此,穿越电流对作业组人员产生的分流可视为开路,不会对作业组人员造成危害,如果作业区段内的接触网与接地线构成的回路有开路的情况发生时,则穿越电流将会通过作业人员,就会对人身产生危害。

牵引供电感应电原理、危害及预防

牵引供电感应电原理、危害及预防

牵引供电感应电原理、危害及预防摘要:感应电是一种特殊的电能,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但是,在一些领域严禁感应电的存在,否则将会威胁人身安全。

比如,在牵引供电检修中,停电检修设施中如果存在感应电,将会损坏设备设施,严重者还会造成人身伤亡。

本文立足于感应电的概述,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带来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展开如下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牵引供电;感应电;危害;预防1.感应电的相关概述基于感应电的隐蔽性特点,如果变电所没有采取保护动作电闸的措施,人体一旦感受到电击,将无法及时切断保护,最终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1决定感应电大小的因素感应电的大小受电流、电压、带电设备间距以及带电设备并行长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天气因素也是影响感应电大小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大风天气线索在摆动过程中会产生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此时,感应电压将会加大。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感应电大小会受到接触网电压以及机车取流大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邻线电力机车取流和感应电压间呈正比例分布关系[1]。

1.2静电感应电压对于复线电化区一线停电、一线带电的状态,带电接触网会对停电接触网产生静电感应电压。

源于电容电流中的静电感应电压将经过接地线流入大地。

1.3磁感应电动势当 V 型天窗处于停电作业阶段,接触网上的磁感应就会伴随电动势出现,从而形成磁感应电动势。

在接触网上下行之间的间距为5-6 米时,这时候的磁感应电动势是相对较大的,感应电压差也相对较大。

1.4开口电压触电伤害的原因如果在“V”型天窗停电作业过程中作业区存在开路现象,而且钢轨和停电设备没有进行等电位,此时,感应电压将进入人体,人体作为导体便会产生电压。

在邻线线路上产生电力机车取流时,感应电流和穿越电流叠加后会经过人体,严重损伤人体健康[2]。

2.牵引供电感应电事故案例2.1事故概况某牵引供电感应事故发生于2011 年 8 月 9 日,XX 工班计划将绝缘套管安装在京广线 XX 间上行584#-586# 支柱上。

抢修作业感应电处置方案

抢修作业感应电处置方案

抢修作业感应电处置方案在进行抢修作业时,有时需要进行感应电处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完成任务。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感应电处置方案,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感应电感应电,又称电场感应,是指在电流变化的瞬间,由于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磁场,这个磁场穿过电路,在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并导致电流的变化。

在抢修作业中,感应电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接触到电路中的变化磁场。

如何防止感应电对人体产生伤害,是进行抢修作业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感应电处置方案1. 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在进行抢修作业时,工作人员应该佩戴绝缘手套和鞋子。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感应电对人体产生影响。

绝缘手套和鞋子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正规检测合格。

在使用前应检查手套和鞋子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使用感应电器感应电器,也称为感应电容,是一种用于对抗感应电的工具。

感应电器的使用方法是将其接入电路中,由于感应电器的电容量大于电路中的电容,感应电就会在其中被消耗掉,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

在选择感应电器时,应考虑其容量和工作电压等参数。

另外,在使用感应电器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说明正确接线,以免出现电路故障。

3. 使用屏蔽罩屏蔽罩是用于减少电场影响的一种装置。

在进行抢修作业时,可以使用屏蔽罩将感应电隔离在电路之外,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屏蔽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经过正确的安装和调试。

使用屏蔽罩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并确保与电路的连接完全可靠。

总结抢修作业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感应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在进行抢修作业时需要做好感应电处置工作。

使用绝缘手套和鞋子、感应电器和屏蔽罩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感应电的危害。

在进行感应电处置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处理,以确保任务安全顺利地完成。

人体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人体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人体感应电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人体感应电是由于人体运动或静止时,周围的电场引起的感应电流。

这些电场可能来自电线、电器、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来自地球的自然电场。

当人体在电场中运动或静止时,这些电场会产生电荷分布,导致电流流动。

处理人体感应电的方法包括:
1. 离开电场:如果您在接触电子设备时感到不适,可以尽可能远离电子设备。

2. 接地:将身体接地可以帮助释放身体中的电荷,减少感应电流的影响。

3. 使用屏蔽材料:使用屏蔽材料可以减少电场的影响,例如穿戴防辐射衣物或使用屏蔽材料制成的屏蔽罩等。

请注意,如果您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感应电的危害与预防

感应电的危害与预防

------------ -- --------- --- --- p b 14^口『彳 ----- --- -- ---感应电的危害与预防目录一、感应电的分类 (2)(一)静电感应:21.静电感应的产生原理: (2)2.处于强电场下电线路中的静电感应 (3)(二)电磁感应:41 .直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4)2•自感和互感现象 (5)二、交流电气化线路的感应电干扰、影响及危害 (5)(一)交流电气化线路的感应电对通信线路的影响5(二)感应电对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危害5(三)接触网“ V”停作业电气干扰的分析和预防61.“V亭作业的电气干扰因素分析 (6)2.“V停作业的电气干扰防护措施 (7)三、消除感应电的方法 (7)(一)接触网作业消除感应电的措施8(二)电力作业消除感应电的措施91.零电位作业 (10)2•作业人员使用保安线” (11)3.其他经验 (11)电能是自然界中蕴藏的一种可用不可摸的高效资源,自从被科学家发现它的利用价值以来,飞速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广泛的使用电能,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电能,没有电,社会生产活动就要停滞不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发生混乱,造成一定的恐慌。

电能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如果在使用中违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按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就会发生用电设施工作的不正常、损坏甚至危害人身安全事情。

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但在一些领域中,必须防止和消除它的存在,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电力行业(包括铁路牵引供电)的检修作业中,停电检修设施中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安全的隐患,如果作业中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的要求设置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设备损坏仍至人身伤害事故。

防感应电侵害安全保障措施

防感应电侵害安全保障措施

防感应电侵害安全保障措施感应电是指利用感应电流引起的感应现象产生的电。

在生活中,感应电往往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对于设备设施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装设接地线:接地线可以将感应电流通过引入大地来消散其电流,从而保护设备设施免受感应电的侵害。

因此,在安装设备设施时,应该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并确保接地线的可靠连接和良好的接地效果。

2.使用屏蔽材料:屏蔽材料可以阻挡感应电场的干扰,减少电流的流动。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设备设施时,可以使用屏蔽材料来降低感应电的危害。

3.调整设备设施布局:合理调整设备设施的布局,将电感和电容相互远离,减少感应电的发生。

同时,避免将电感和电容与人体接触,避免造成电击伤害。

其次,对于人身安全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感应电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感应电侵害的认识,让大家意识到感应电的危害性,并知道如何正确应对。

2.注意个人防护:在接触感应电可能较大的场所时,人们应该穿着绝缘鞋、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减少感应电对人体的伤害。

3.规范用电行为:遵守用电规范,不乱拉乱扯电线,不私拉乱接电源,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感应电的产生与传播。

最后,针对一些特定场所和行业,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1.工业领域:工业领域常常存在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感应电的危害也会更加严重。

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绝缘措施来减少感应电的产生和传播。

2.医疗领域:医疗设备对电磁干扰和感应电的耐受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可以采用电磁屏蔽隔离、绝缘设备和可靠的接地系统等安全措施。

总之,感应电的侵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用电行为,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感应电的危害,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应电的形成: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如有金属物体或导电性能的物体侵入,会在强电磁场作用下,感应出交变电流,这就是感应电。

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但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必须预防和消除它的存在,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我们接触网停电检修和临近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力行业检修作业中,停电检修设备上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安全的隐患。

如果作业中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的要求设置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设备损坏乃至人身伤害事故。

2.感应电压:感应电压是指临线接触网通过牵引电流时,交变电磁场对停电线路接触网各线索产生的感应电势,其大小与上、下行线路的间距、平行长度有关,同时还与牵引电流的大小有关,当发生短路时影响更大。

感应电压是邻线高压电场通过空气介质感应过来的,电压有时高达数千伏,这在平时用验电验电时验电器报警、挂地线时出现打火现象。

根据验电器的灵敏度试验规定:验电器的触发电压要保证在额定电压20%~25%情况下启动,以接触网为例:27.5KV,验电器报警电压为5500v~6875v。

一旦将停电侧接触网上(或停电的电力设备)的各线索可靠接地,感应电压值急剧下降,几乎为零。

因此,电磁感应的防护措施仍然是在作业区两端装设接地线。

3.穿越电流:V停时,停电线路与不停电线路的接触网利用绝缘装置可以隔开,但由于上、下行钢轨通过车站渡线及道岔,以及大地是互相连通的,所以牵引电流通过钢轨回流时,上、下行钢轨均有牵引电流流过。

当停电线路的接触网作业挂接地线(通常是要和钢轨相联)时,作业区两端的地线将钢轨与接触网并联,必然在接触网上产生分流,现场将其叫作“穿越”电流,穿越电流的大小,则与接触网、钢轨和大地的电气参数以及电力机车运行位置有关。

V停时,作业区两端挂接地线后,尽管有穿越电流流过,但如前所述,接触网上的感应电压很低,而作业人员包括作业机具的阻抗远大于接地线的阻抗,因此,穿越电流对作业组人员产生的分流可视为开路,不会对作业组人员造成危害,如果作业区段内的接触网与接地线构成的回路有开路的情况发生时,则穿越电流将会通过作业人员,就会对人身产生危害。

4.接触网电磁场: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7.5KV;最低电压为19KV,因此它属于高电压、强电流等级范围。

由于强电流通
过接触网带电导线时刻向空间和通过钢轨向大地泄漏与放散,使得接触网上的带电导线(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回流线、正馈线等)内部电流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在接触网周围空间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电磁场。

根据距离远近可分为放电区、强磁场区和弱磁场区。

在以接触网带电导线为中心的半径为200mm圆周范围之内,由于距导线较近,场强作用力大,是高压带电体放电区。

在此处发生的触电事故中,往往不需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当人体距带电体接近一定距离时,造成带电体放电将空气击穿,通过人体构成短路,使高电压流经人体向大地放散。

在此处被电伤者轻者是电流仅击穿人体皮肤电阻,造成电流的途径部位被击伤或灼伤,重者是电流击穿体内电阻,途经人体要害部位心脏,引起心室颤动、麻痹,发展到心脏停止跳动、中断血液循环最后导致死亡。

5.消除感应电伤害的有关措施。

⑴在作业范围两端接挂地线,不得超过规定距离,超过规定距离必须加挂地线;
⑵地线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地线透明护套、防潮堵头状态良好,地线杆要保持干燥清洁;
⑶地线连接牢固,接地线前用钢丝刷打磨钢轨,接地极打入地下的距离不少于0.6米,并应避开沙土等不良土质;
⑷作业中必须使用滑动地线,开关、分段、分相检修作业必须使用等位线或短接线;
⑸停电线路与其他带电线路上跨、下穿时加挂地线,关节式分相在中性区加挂地线,并在两断口短接封线;
⑹电缆、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容等设备等检修作业前必须进行放电;
⑺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⑻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安全员时刻注意作业人员的动态,使其与邻线带电部位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严禁超出作业范围的任何操作;
⑼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