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情书,最痛的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的情书,最痛的歌

王军強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我听过的诸多歌曲中,文辞绝佳而又意蕴深沉、深具历史沧桑感的爱情歌曲有三首。它们分别是:李建复演绎的《意映卿卿》,童安格演绎的《诀别》,齐豫演绎的《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首歌都是围绕一个人的爱情和一封信展开的,这个人就是辛亥革命前夕参加广州起义的革命党人林觉民,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他的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

林觉民,1887年出生,同盟会会员。1911年春,他来到香港,为发动广州起义做准备。1911年4月24日夜,广州起义的前夕,他抱着为革命献身的决绝态度,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也是他的最后的绝命书,这就是后来感动了千万革命者和普通人的被称为“20世纪最美情书”的《与妻书》。原文如下: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

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以上即林觉民的《与妻书》原文。

1911年4月27日,黄兴与林觉民等发动广州起义,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后转攻督练所,与清军的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爆发巷战。起义失败,剪短发、穿西装的英俊少年林觉民以及他的同志被俘。时任兩广总督的张鸣岐审问林觉民后感慨说:“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几天之后因坚贞不屈,林觉民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

24岁。林觉民等广州起义的革命党人死后,同情他们的人收得烈士遗骸72具,俱葬于广州黄花岗,这就是后来的“黄花岗72烈士”。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一片祭文中曾如是评价72烈士:“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

1921年5月15日,在南京举行的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追悼大会上,黄兴先生亲撰挽联,追悼七十二烈士: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碧血黄花”象征着烈士的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1921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纪念为革命而献身的72烈士,孙先生再次撰文,文中写到:“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评价以“惊天地,泣鬼神”,可谓高矣!

林觉民及其它烈士死难的意义,在我看来,前人之述备矣!无需再行赘述。而在我以为,林觉民之《与妻书》之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后来者,首先在于它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爱与死,乃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今天这个金钱的狂流席卷一切的时代,拨动我们心弦的,恐怕正是林、陈二人的这种心灵之爱吧。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