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
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在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文将重点比较国内外跨国并购的特点、动因、成功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为跨国并购的实施提供相关建议和启示。
一、国内外跨国并购的特点比较1. 跨国并购规模:国内跨国并购规模较小,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而国外跨国并购规模较大,多由大型企业实施。
2. 资金来源:国内跨国并购多依赖于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而国外跨国并购更倾向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3. 市场定位:国内跨国并购目的主要是拓展市场份额、资源整合和技术引进;而国外跨国并购则更多考虑进入新兴市场、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4. 法律环境:国内跨国并购受到政府审批和行业监管的限制较多;而国外跨国并购更注重法律风险评估和合规性。
二、国内外跨国并购的动因比较1. 国内跨国并购的动因:a. 获取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扩大企业规模;b. 资源整合:通过并购整合产能、技术、品牌等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c. 技术引进: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国外跨国并购的动因:a. 进入新兴市场:通过并购进入新兴市场,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b. 获得先进技术: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研发能力;c. 品牌影响力:通过并购获得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
三、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成功因素比较1. 清晰的战略目标:明确并购的目标、动因和预期效果,实现战略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2. 兼顾整合与保留:在并购后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同时保留并发展被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充分的尽职调查: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法律风险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
4. 稳定的管理层和员工队伍:保留并发展目标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和员工队伍,确保并购后的良好运营。
四、国内外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比较1. 文化差异:国际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如语言、价值观、沟通方式等,需要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引导来解决。
中美两国企业并购貌制的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企业并购模式的比较研究1. 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将其资源整合起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成员,其企业并购活动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企业并购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异同之处。
2. 中美企业并购的背景与现状2.1 中国企业并购背景和现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参与国内外并购活动。
中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政策引导和国有企业改革等。
然而,尽管中国企业并购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但其并购效益和管理问题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
2.2 美国企业并购背景和现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创新中心,其企业并购活动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包括市场化、法律规范和金融市场发达等。
美国企业并购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经济增长和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美国企业并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产价格泡沫和垄断风险等。
3. 中美企业并购的比较分析3.1 并购动机与目标选择中美两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目标选择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包括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等。
中国企业往往选择具有战略重要性、市场优势或创新能力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而在美国,企业并购的动机更多地关注利润最大化和股东回报。
美国企业通常选择具有高成长潜力、创新能力或市场份额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3.2 并购模式与操作方式中美两国企业并购的模式和操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企业并购主要采用战略联盟、股权收购和资产整合等方式。
中国企业并购普遍以国家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为特点,政府在并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美国,企业并购主要采用股票交换、现金收购和资产交易等方式。
美国企业并购更加倾向于市场化、自由竞争和合规操作,政府的干预较少。
3.3 并购成功与风险挑战无论是中美企业并购,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成功与风险挑战。
跨国并购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跨国并购定价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呈逐年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踏上了跨国并购的征途。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更是屡见不鲜,但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决定并购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并购双方对目标企业的定价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本文首先提出了几种常见的企业估值方法,然后提出了影响定价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
关键词;跨国并购,定价方法,影响因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正在不断上演,中铝注资力拓计划流产,腾中收购悍马宣告失败,吉利汽车终成正果收购沃尔沃等一系列跨国并购不时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对目标企业定价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公司并购定价主流方法比较企业并购时常用的定价方法概括起来有资产价值基础法,市场比较法,未来收益折现法,实物期权定价法。
但各种方法有其使用的局限性,见下表1表1已有定价方法的比较市场比较法是以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类似的企业作为参照物或价格标准,进行对比调整,据以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的方法。
提供了市场、行业以及行业内单个公司对公司价值评估的全面信息。
它克服了资产价值法对只注重对单项资产进行评估的缺点,但该方法无法全面确定反映企业价值的价值尺度或参数,并且在实际中很难找到和目标企业完全相似的参照物。
适用于有一个充分发达活跃的证券交易场,信息完整公开披露,股价能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参照物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以搜集到的企业的估值。
未来收益折现法认为企业的价值是其预期未来全部经济收益流的现值,其理论基础是现值原理。
可以反映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的投资风险,但这种方法的困难在于未来收益和贴现率的合理估计,也不易八五预测期限n的时间跨度。
适用于企业具有持续获利能力,企业预期收益能够可靠预测并且与企业预期收益有关的协同价值能够估测,并可以量化的企业估值。
实物期权定价是在期权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的权利。
中外企业并购重组理论比较

中外企业并购重组理论比较中外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合并、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业务整合和资源优化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中外企业并购重组成为全球商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比较中外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理论。
一、中企业并购重组理论1.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在自身的产业集群中进行并购重组,以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
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各个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企业在相同产业集群中的并购重组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中企业并购重组可以加强产业链条的完整性,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 差异化竞争理论差异化竞争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通过并购重组获取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例如,中国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获取国外领先技术,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3. 我国公司金字塔理论我国公司金字塔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层级关系,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层级过多、冗员过多的问题,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优化企业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外企业并购重组理论1. 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获取竞争优势。
外国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知名品牌等优势,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扩张。
例如,外企通过收购国内企业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客户资源。
2. 国际扩张理论国际扩张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国际市场的扩张。
外国企业通常面临本国市场饱和的问题,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进入新兴市场或拓展国际业务,实现国际市场的扩张。
例如,外企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机会。
3. 跨国战略理论跨国战略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跨国战略的目标。
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些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并购过程中,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直接影响着并购交易的成功与否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因此,研究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及定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深入分析汽车业外资并购中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定价原则的基础上,探索适用于中国的汽车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为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总结国际汽车公司的并购案例,分析影响汽车业外资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2. 探讨汽车产业中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综合前述内容,提出适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4. 提出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的实践建议,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并购成功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汽车业外资并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奠定基础;2. 模型构建:在分析和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模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进行验证;3. 实证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模型的有效性;4. 实践建议:在分析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的实践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并购活动。
四、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研究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问题阐述(2个月)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通过文献调研和问题探讨,全面了解汽车业外资并购的背景、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并提出问题假设。
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探讨

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探讨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探讨外资并购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实现跨国经营。
而外资并购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定价,也就是确定被并购企业的价值。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进行探讨。
首先,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应考虑到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进行并购的重要依据,它通常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和竞争力。
因此,在定价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其内在价值,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对目标企业估值不准确。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到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市场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通过全面考虑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企业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并购的定价水平。
其次,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还应充分考虑到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竞争情况。
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竞争情况对企业的定价决策有重要影响。
如果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供应过剩,竞争激烈,那么企业在并购定价时就可能选择比较低的价格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竞争优势。
相反,如果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供不应求,竞争不激烈,那么企业可能会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取该企业的稀缺资源,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因此,在定价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竞争情况,从而合理确定并购的定价水平。
此外,企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定价还应考虑到交易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反应。
交易结构是指交易的具体形式,包括股权转让、现金收购、并购重组等。
不同的交易结构对企业的定价决策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股权转让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溢价,因为股权转让可以给买方带来更多的控制权。
而现金收购一般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现金收购可以为卖方提供即时的流动性和退出机会。
并购重组则需要结合各自的资产负债表和业绩指标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企业的定价还受到资本市场的反应影响。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跨境并购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并购来加速自己的成长。
然而,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形式和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将对这些差别进行比较研究。
二、相同点1. 目的——扩大规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业务或资产来增加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风险与机遇并存并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
因此,无论国内外,都需要精心准备,在调查、尽职调查和决策等方面花费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成功的并购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收益和更好的市场地位。
三、不同点1. 并购形式国内企业并购主要以土地、股权和资产的方式进行,其中土地购买和股权投资是较为常见的方式。
而在国外,收购或合并同类企业是主流。
此外,还存在私募股权并购、借壳上市等形式,相比之下,国外的并购方式更加多样化。
2. 并购规模国外企业的并购规模通常比国内企业要大得多。
近年来,美国商界的并购事件中不乏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以上的交易。
而在国内,即便是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中,交易金额往往也不会超过20亿元。
3. 并购时机国外企业的并购通常在市场比较低迷或者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时进行。
这种时机下,许多企业处于资金紧张和生存压力之下,容易被强势企业收购。
而在国内,大多数企业并购的时机是在市场繁荣期,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4. 并购动机国内企业更多是受到市场和资产的驱动,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张和转型,实现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而国外企业的并购往往是出于战略考虑,例如通过并购来巩固市场地位、避免竞争、获取关键技术或专利。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人文因素存在差异由于国内和国外的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人文差异问题,例如沟通不畅、文化冲突等。
对中日企业海外并购差异的比较与探讨

对中日企业海外并购差异的比较与探讨---------------------------------------------------------------------------------------------------------------------- 石家庄辦證/文章来源:新浪当前,我国大型企业有强烈的海外并购意愿,积极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这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日本企业极为相似。
中日均选择并购的道路与两国企业面临的相似国内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强势的本国货币增强了企业对外购买力;欧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而本国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欧美国家的经贸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顺差巨大,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海外并购;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创造了并购机会。
但是,相似的海外并购背景并没有产生相同的结果:日本企业海外并购多以高价买进、低价卖出。
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多是“有钱无处花”,无果而终。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我们从理论上探讨形成海外并购差异的原因。
一、国家经济体制差异导致企业并购的不同政治待遇政治风险是影响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
相似或相同的政治体制国家之间,企业并购受到的政治干预往往较少。
即使并购涉及石油、采矿等自然资源,并购问题也很少激化政治风险。
因此,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占世界多数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其企业集团的海外之途,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较少。
这是日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甚至是在美国成功进行大规模收购的政治保障。
1989年,三菱地产公司以14亿美元顺利买下象征美国财富的洛克菲勒中心。
同年,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成功收购象征美国文化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1985年至1990年间,日本21宗超过500亿日元的海外并购案中,有18宗涉及美国企业。
即使这样,日本企业的收购行为也被称为“经济珍珠港”,而不是“政治珍珠港”。
这些并购虽然引起了美国各种不良反应,但并没有受到太多美国政府与国会的政治干扰。
中外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对比研究

中外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对比研究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拓展销售网络、获得核心技术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外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过程中,其策略有所不同。
本文就中外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进行比较,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1.以资源整合为主要目的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主要以资源整合为主,通过收购或合作来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资源,并将其整合到自身的生产和运营中,以实现产业链的完备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企业在选择跨国并购目标时,更倾向于注重长期价值,远离短期收益与高风险的投资。
2.以“走出去”为驱动力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往往受中国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推动。
国家政策的支持激发了中资企业的全球化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布局。
此外,中资企业跨国并购策略还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如“一带一路”战略等,这些政策和战略也成为中资企业寻求海外合作伙伴或投资目标的重要因素。
3.以境外上市为核心手段中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以境外上市为核心手段。
借助股权投资和境外上市,中资企业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和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认可,提高公司形象和品牌溢价。
此外,在境外上市过程中,中资企业还能够获取管理团队的经验和国际化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的发展赋予新的动力。
二、外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1.多元化的投资目的外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较为多元化,不只是注重资源整合,更关注市场布局、产品线的拓展和增加公司的文化资产等方面。
外资企业注重利用并购手段,巩固自己在核心市场的地位,同时在其他地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增加公司的业务质量和增长率。
2.以增量扩张为主体外资企业的跨国并购策略中,以增量式扩张为主体,通过并购来增加新的利润点和市场份额。
外资企业对计划中的交易风险和收益的预期度较高,对于一些“超低价”或“收益占比较低”的标的比较排斥,而对于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企业颇为看好。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的困境和解决途径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的困境和解决途径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海外并购远比国内并购复杂,而合理的定价在海外并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以光明食品集团的几次收购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定价中遭遇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海外并购;并购定价;定价策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据德勤发布的2012年大中华海外并购焦点报告,仅2012年前三季度,对外投资额从2011年前三季度的449亿美元上升了16.2%,达522亿美元,创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近几年,海外并购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在40%左右。
其中,能源与资源行业、消费与运输行业在交易量和交易额方面占据大头。
光明食品集团成立于2006年8月8日。
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上海农工商集团等公司的相关资产集中组建而成,资产规模458亿元。
集团拥有光明乳业、金枫酒业、梅林股份和海博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光明、大白兔、冠生园、梅林、正广和等知名品牌。
据光明食品集团发布的战略规划,其在2015年时力争使业务规模突破1100亿元。
而相关数据显示,光明在2010年时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18亿元,要在5年内完成营收翻番的目标,海外并购几乎已是唯一出路。
自2010年以来,仅光明集团公布的并购案就有7起,2010年7月成功增资控股新西兰SynlaitMilk,之后屡败屡战,又屡次创造新的纪录。
2012年5月,光明食品集团收购Weetabix (维他麦)60%股份,成为了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海外并购。
光明食品集团的成功并购经验和并购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一、并购定价的困境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定价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定价。
这会带来两种效果,首先,企业价格过低,在并购竟争中直接淘汰;其次,企业不知道定多少价,又急于求成,将价格定的很高。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外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中跨国并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获取海外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的重要途径,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近年来,中外企业跨国并购的活动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融资问题成为并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融资的类型、方式以及理念等课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选择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
此外,通过研究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的对比,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外企业跨国并购和海外投资的商业模式和成功经验,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海外并购及海外投资,提高中外企业投资的成功率,降低风险。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对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的定义和特点。
对于中外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念、分类、特点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明确跨国并购的范围和界定。
2.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方式和类型。
对于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方式和类型,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私募债融资、收购融资等,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以及比较中国和外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主要差异和特点。
3.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标的和规模。
对于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标的和规模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标的和规模的选择和决策原因。
4.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对于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风险的分析和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研究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方法进行研究。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对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并对中外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的策略、原则、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及海外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研究还可进一步促进中外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增加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概率和效益。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另一家公司来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获取其他战略优势。
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对被收购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比较研究几种常用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1. 基于财务指标的方法: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估方法是最常用的,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之一。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指标来评估其价值。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价格收入比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和市场价值,从而对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做出评估。
2. 市场比价法:市场比价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并购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市场上相似公司的交易价格进行比较,来评估被收购公司的价值。
常用的市场比价方法包括市销率法、市净率法、市盈率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根据市场上的实际交易情况,来判断被收购公司的价值是否合理。
3. 估价模型法:估价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企业并购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估价模型,来预测被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并计算其现值,从而评估其价值。
常用的估价模型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法(DCF)、相对估价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被收购公司的价值,但需要基于大量的假设和数据分析。
4. 权益溢价法:权益溢价法是一种较为直接简单的企业并购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被收购公司的市值与其净资产市值之差,来评估其价值。
如果该差值为正,则表示被收购公司存在溢价,其价值高于其净资产价值;如果该差值为负,则表示被收购公司存在负溢价,其价值低于其净资产价值。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股权转让等情况。
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综合考虑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从而做出准确的并购决策。
外资并购中的企业定价问题研究——基于战略价值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外资并购中的企业定价问题研究——基于战略价值的视角的开题报告题目分析:本篇开题报告主要围绕外资并购中的企业定价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外资并购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的了解,以及对企业定价的理论研究,从战略价值的视角出发,探讨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外资并购、企业定价、战略价值、研究进展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国经营的不断扩大,外资并购已逐渐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扩张和增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的定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外资并购的相关主体。
如何合理确定企业的价值,并为企业和投资方带来双赢的效果,则成为了外资并购领域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战略价值的视角出发,将企业价值的判断放在了更加广阔的背景之下,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定价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
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篇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外资并购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对当前外资并购的情况进行梳理和调研,并对外资并购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和分析。
2.企业定价理论研究:对企业定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基本价值理论和战略价值理论等。
3.战略价值视角下的企业定价问题:从战略价值的角度,对企业定价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外资并购过程中,通过考虑企业价值的战略性、长期性和竞争性等特点,确定企业的合理定价。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篇论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研法等方法,综合分析外资并购中的企业定价问题,并从战略价值的视角出发,为企业实现双赢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
预期成果: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外资并购中的企业定价问题的研究,为投资方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预期通过本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定价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企业和投资方的共赢效果。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并购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准确评估。
在并购活动中,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当前常用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实际并购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估值方法的分类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常用的估值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以及实物资产法。
在具体的并购案例中,不同的估值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适用情况。
了解各种估值方法的优缺点,对于确定最适合的估值方法至关重要。
市场比较法主要是根据类似企业的市场价格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估值,该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直观,但缺点是很难找到完全类似的标的企业。
收益法则是基于目标企业未来收益来确定其价值,包括折现现金流法、盈利能力倍数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目标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但需要对未来的经营情况进行合理预测。
成本法主要是基于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来确定其估值,适用于稳定的行业和企业,但往往忽视了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
实物资产法则是根据企业的实物资产价值来确定其估值,适用于资产密集型行业,但忽视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2. 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的比较研究市场比较法和收益法是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市场比较法主要依靠市场上已有的交易数据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估值,它的优点在于直观、简单易懂,适用于市场成熟、信息充分的行业。
市场比较法很难找到完全类似的标的企业,而且往往忽视了目标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市场比较法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估。
与市场比较法相比,收益法更加注重目标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更适用于技术含量高、未来增长潜力大的企业。
收益法主要包括折现现金流法和盈利能力倍数法两种方法。
折现现金流法较为精确地反映了目标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但需要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
而盈利能力倍数法则更加直接,但可能忽视了未来的盈利增长情况。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是指对被收购公司进行估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收购公司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距,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并购需求的增加,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也逐渐得到了不断的迭代和完善。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
1. 市场多方案比价法市场多方案比价法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参考,对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等方面进行评估。
具体来讲,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多项统计数据,对被收购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其相对价值。
然后再以收益法、成本法、市场法等方法为基础,对被收购公司进行全方位估值,得到其实际价值。
优点:该方法具有便捷、快速的优势,所需信息较为丰富完整,可覆盖较多方面的内容,适用于即时交易和市场热度较高的收购项目。
缺点:该方法是基于市场行情和交易价格的参考,因此对市场波动和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较为敏感。
同时,这种方法对不同行业的企业估值方法往往相同,难以做到行业差异化的评估,可能导致误判。
2. 资产负债表法资产负债表法是一种以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股权等进行评估的方法,其核心在于确定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值。
优点:该方法的数据来源相对清晰、准确,能够反映被收购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缺点:仅仅基于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进行估值,没有对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做出考虑和预测,也不太适用于高科技、信息等资产表不够显著的行业或公司。
3. 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种以被收购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为基础,对其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推算出现金流所对应的净现值或折现率,以确定被收购公司的实际价值。
优点:该方法具有明确直观、透彻理性等优势,不受市场波动和交易价格的影响,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被收购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缺点:收益法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对多种变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评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政策及国际比较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了解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 动机、成功因素等。其次,结合具体案例,对样本企业进行深入剖析,获取对其 跨国并购实践的详细了解。
四、结果与讨论
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攀升。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2022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总额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同时,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逐渐成为主导力量,开始由过去的“引进来”向“走出去” 转变。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政策的优 化建议
1、简化审批流程
简化审批流程是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率的关键。政府应加强信息共享和 沟通机制,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入负面清单 制度,提高审批透明度。
2、加强金融支持
加强金融支持可以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政府可以引导 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同时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机构参与跨国并 购活动。此外,可以探索建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感谢观看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深入研究,认为跨国并购对于中国企业 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跨国并购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企业战略 和优秀的整合能力,中国企业仍然可以在此领域取得成功。未来,随着全球化进 程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因 此,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风险 防范,以实现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
二、文献综述
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国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获得其控制权或 经营权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跨国并购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拓展、技术获取、 品牌提升等。例如,通过跨国并购获得了西方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渠道,从而提升 了其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跨国并购的成功因素,如企 业文化差异、整合能力、管理经验等。
中外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中外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摘要:文章阐述了研究并购支付方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各种关键因素。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企业与国内6 891个上市公司并购样本数据,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企业应随着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丰富不断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并购支付方式。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公司价值一、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并购双方的公司价值在发达国家并购市场,基本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以及混合支付三种方式。
为什么要研究并购支付方式?因为它会影响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价值,进而影响并购双方股东的收益。
但是,迄今为止产生这种影响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理论界也鲜见探讨。
笔者以为,产生这种影响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现金支付的情况下,并购支付方式可能会提高并购公司的负债比率。
而根据M-M定理及其衍生理论,负债比率的变化会影响公司价值。
二是有股票支付的情况下,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可能会产生收益稀释问题,进而影响每股股票的价值。
三是有股票支付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股票的市场定价信号效应,进而影响并购双方股票价格。
实证研究支持并购支付方式会影响并购双方股东收益的结论。
Gordon和Yagil是较早对支付方式与收益关系开展研究的学者。
Gordon和Yagil考察了1948年~1976年期间完成的所有混合兼并,他们的研究发现,对于并购企业,当使用股票作为支付方式时,在兼并完成前8个月内,超常收益为%;当用现金收购时,这一超常收益为%。
Travlos的研究考察了支付方式对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两方面的影响。
对并购公司,他的研究发现,当使用股票作为支付方式时,两天宣布期的CAR是-%。
当用现金收购时,两天宣布期的CAR也只有%,并且不显着。
对于目标公司,当使用普通股时,两天宣布期的CAR为%。
马克·L·赛罗沃的研究结果表明,从28种指标衡量的业绩来看,并购时用现金支付比用股票支付可使并购公司取得更好的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企业并购定价比较研究并购是企业产权变动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定价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并购能够成功的关键。
通观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并购案例,发现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并购在定价问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通过中外企业并购定价的差异比较,来研究我国并购定价的缺陷及不足,并在最后提出可行的建议。
标签:并购;定价;估值;合理性;比较1绪论企业并购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行为。
在我国,并购与重组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热情的关注和积极的实践,希望并购成为实现扩张和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并购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的增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通过企业并购行为可以实现公司的扩张、调整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转移、进而达到规模经济。
通观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并购案例,发现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并购在定价问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论文拟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并购定价案例进行研究。
借鉴国外比较完善的定价方法,并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的缺陷提出合理建议。
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并购也逐渐向市场行为过渡,并购活动日趋频繁,并购竞争也更加激烈。
随之,并购定价中的许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对此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1)胡丽、李松、王友群(2005)认为传统的DCF方法不能对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投资中的延迟、扩大、转换、收缩以及放弃投资等这些灵活性进行定价,因而忽略了经营灵活性的价值。
他们提出,企业总价值应当包括传统的DCF方法计算出来的不考虑进一步投资时的传统净现值,以及考虑进一步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而且这一实物期权价值可以利用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B-S)公式计算得出,这样计算的结果才是完整的企业价值。
(2)吕卿楠和崔健在他们所写的《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钩定价中的应用》提出,企业价值可以划分为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
前者可以运用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后者则对企业拥有的期权进行识别和评估,两者之和即为企业价值。
通过引进期权理论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得出并购特征和企业经营灵活性的并购企业的出价范围,为并购中时目标企业定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2.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对并购的研究历史远长于我国,并购定价的方法体系比较完整,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估值方法都比较成熟,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有重要借鉴意义。
收益现值法是西方国家定价的基本方法,维斯顿在他的著作中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公司并购对生产集中的影响,提出了公司价值的四种模型,分别对零增长、固定增长、超常增长紧随零增长和超常增长紧随固定增长进行了建模研究,被称为维斯顿模型。
威廉姆·西蒙提出兼并的加成定价法,他研究了从1975到1991年之间上市目标公司收购中溢价和公告前股价上涨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竞标前公司股价上涨和公告之后股价的上涨通常没有相互关系。
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替代关系,涨幅是对投标商的附加费用。
这一发现对于估计内线交易的成本有重要意义。
它也增加了关于公共资金市场中信息在私人的收购谈判中的作用。
2.3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缺陷尽管国内外关于并购定价的研究很多,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国际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和期权法(较少采用)。
这些评估方法看起来很合理但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交易价格都要高于按上述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价值,说明企业还有上述方法未计算在内的潜在价值。
由于潜在价值的存在,上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于非经营投资者,而不适用于经营投资者,这种缺陷首先会影响企业产权(尤其是国企产权)的合理定价和外部投资者的经营策略,进而会影响外资的功能,其在一定的政策环境下会导致恶意收购的大量发生,从而破坏良好的竞争秩序并危害当地的经济。
而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
3中外企业并购定价的比较分析3.1中国国内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定价分析(1)我们选取1998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作为样本,对其交易单价和并购当天的股价进行成对样本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单价和股价之间的差异性在减少,尽管差异性还是比较大。
3.2国外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定价分析同样,我们对所搜集到的国外上市公司并购的交易单价及其公司估价进行成对样本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表9。
3.3中外企业并购定价的比较分析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并购定价与国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
从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并购行为以来,政府就在里面充当重要的角色。
从最初的国有企业划拨,到后来的为了国家宏观调控强行“拉郎配”,直到现在还存在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导的并购案例。
政府在主导并购时,并不会像国外企业一样做充分的前期调查、价值评估,而仅仅依靠账面价值等,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并购定价非常不合理。
(2)评估方法使用不当。
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大约占45%,而其他评估方法中,收益现值法出现了四次,占到了样本数的20%,在我国并购交易中使用面还不多。
账面价值法和市场比较法使用较少。
由于资料所限和样本数较少,反映的结果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也能说明问题的基本情况。
其实,纵观我国二十余年来的评估实践中,无论是并购活动中企业整体价值评估还是一般单项资产评估,重置成本法(包括单项资产加总和重置成本法)一直作为主要方法使用,其他方法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而重置成本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估测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角度和途径应该说是间接的,虽然在理想状态下,企业资产的重置费用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可以重合的。
但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产的重置费用只是企业市场价值的一部分。
与我国不同的是,国外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从形式上看,收益现值法似乎并不是一种估测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直接方法,但是收益现值法是从决定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基本要素—企业的预期收益的角度“将利求本”,企业今天的投资经营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前景预测的基础上的,因此,收益现值法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也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种直接方法。
因此,国外并购定价方面比我国合理得多。
表10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调查估价办法样本数百分比重置成本法945%账面价值法210%市场比较法15%收益现值法420%方法未知420%3.4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重视不够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有形资产的评估,而忽视无形资产的评估,特别是忽视账外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进出口许可证或特种经营权等的评估。
在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初期,由于企业并购行为不规范,行政法规不完善,国有企业之间通常是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划拨完成并购,无须进行资产评估或企业价值评估,对无形资产更视而不见,甚至产权已发生转移,但企业免费使用的国家土地却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4规范企业并购定价的政策建议4.1避免行政干预,保证并购定价的客观性我国企业并购存在很多问题,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
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将一些严重亏损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的企业“搭配”给优势企业,使原来的优势企业背上沉重负担,这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又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权转让市场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制度的并购活动规范化进行,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留给市场更多的空间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体系。
除此之外政府更应该提高监管水平,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防止内部交易。
4.2重视企业价值,选择正确的定价方法我国企业并购定价过分倚重被并企业财务报表而忽视事前调查。
财务报表对被并企业财务报表固有缺陷认识不够:如它不能及时、充分、全面披露所有重大的信息,从而使得在并购定价时对一些重大事项未能予以考虑,影响了定价的准确性。
我国企业并购定价主要依据净资产,而以净资产定价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评估方法选择受到限制,影响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国外在并购方法的选择上就相对科学的多,主要采用现金流贴现法、类比估值法以及衍生估值法,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使用条件。
4.3提高评估机构和人员水平评估机构及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并购定价的合理性,我国评估机构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并且还存在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
目标企业诱使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进行违规操作。
企业并购的资产转让价格是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经并购双方协商确定的。
目标企业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的,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优势,有意隐瞒某些重要信息并极力夸大某些长处,并以支付高额评估费用等手段诱使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通过各种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评估价值的虚增或虚减,这势必有损于收购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并购事业的发展。
因此,提高评估机构及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琳.企业并购定价决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2]胡丽,李松,王友群.企业并购决策和目标企业定价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5,(4).[3]郭世钊,蔡嗣.经矿业并购定价策略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10).[4]王斌,何毓海.股票市场驱动的公司并购定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5]黄晓楠,瞿宝忠,丁平.基于EV 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7,(3).[6]吴应宇,胡婕,路云.基于产业周期理论的并购定价模型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2007,(2).[7]陈高游.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博弈模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3).[8]张学谦.现金并购定价分析[J].财会通讯,2006,(3).[9]刘芳,韩晶.企业并购定价诸方法之选择研究[J].现代财经,2006,(4).[10]吕卿楠,崔健.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定价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4,(6).[11]胥朝阳,汤月萍.信号博弈在防控并购定价风险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5,(9).[12]杨春雷.竞争条件下企业并购定价研究[J].经济师,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