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被区划 最后
中国植被区划

中国植被区划Ⅰ.寒温带针时林区本区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最北部,以落叶松林为典型植被,还有寒温带常绿针叶林(樟子松林)。
山谷中栽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马铃薯、甘蓝、春大麦,而小麦、高粱、玉米和大豆只能在园内栽培。
Ⅱ.温带针时树-落叶阔叶树混交林区本区分布在东北东部,典型植被有红松林和红松-落叶阔叶树混交林及蒙古栎林。
农作物实行一年一熟耕作制,以春小麦、马铃薯、糖甜菜、亚麻等为主,其次有早熟品种的大豆,南部有玉米、高粱和粳稻。
果树只有耐寒的小苹果、秋子梨、李、杏等。
Ⅲ.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Ⅲ1北落叶阔叶林带:包括辽东半岛、黄淮海平原及华北山地。
除辽东栎、槲树林、油松林外,还有侧柏林。
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夏甘薯、夏花生等为主,实行两年三熟制。
也有中熟粳稻。
出产苹果、梨、桃、葡萄、枣、柿等落叶果树,但葡萄需要埋土过冬。
Ⅲ2南落叶阔叶林带:包括山东半岛和淮北平原。
除栓皮栎、麻栎林外,山地还有孛孛栎林。
森林中含有亚热带的化香、漆树、盐肤木等树种。
耕作制一般一年两熟旱作,葡萄、石榴、无花果可露天越冬。
Ⅳ.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Ⅳ1过渡性常绿阔叶林带:有木包树、孛孛栎等落叶栎林,马尾松林,还有刚竹林。
主要为夏水稻、冬小麦(油菜)的一年水旱两熟制,局部有双季稻,平原有蚕桑,山谷有油桐、乌桕、茶、漆、石榴、枇杷等,局部产柑桔,品质、产量较差;Ⅳ2典型常绿阔叶林带:Ⅳ2(1)典型常绿阔叶林北亚带:酸性黄壤上有青冈栎林、栲树林、毛竹林、杉木林、柳杉林以及茂密铁芒箕地被物的马尾松林。
石灰岩土上为含榆科各种树、化香、青冈栎的落叶阔叶树-常绿阔叶树混交林和川柏木林。
耕作制度有双季稻或稻、小麦(油菜)两熟,经济林有茶、油茶、香樟、蚕桑、油桐、棕榈,是柑桔、广柑、柚子、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的主要产区;Ⅳ2(2)典型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在酸性红壤上为刺栲、小红栲、樟科树种、木荷、金缕梅科树种的杂木林,在石灰岩山上为含圆叶乌桕、南酸枣的榆科树种、化香、青冈栎杂木林和柏木林。
中国植被区划

中国植被区划
中国植被区划包括亚马逊热带雨林、短期冷带针叶林、草原、高寒和低亚热带灌木林、高山植物园区等六大生态系统。
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中国东南部并向东部辐射,覆盖市等地,是中国最丰富的多样性
植被区之一。
此外,亚马逊热带雨林还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其中,中国亚马逊热带雨
林被分为15个植被区,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51.9%。
短期冷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及华北石峰山的山脉脊条、低丘陵及山地等地,
以及山西太原周围的青白江口一带西北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短期冷带森林植被区。
它覆
盖着森林类型的植被,其中木屰林覆盖率最高,占到植被总量的58.4%。
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平原及高原地区,以及祁连山一带。
中国草原分为大小不
等的几大植被区,其中蒙古草原植被区最大,覆盖着呼伦贝尔盆地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巴彦淖尔盟及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的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
高寒和低亚热带灌木林是中国最重要的植被系统之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份,主要以灌木为主。
这些植被覆盖着山谷和山地路沿线,但覆盖率不高,仅占植被总量的3.3%。
高山植物园区大多分布在中国西南重点保护区,主要有云南西双版纳向天竺山、新疆
库车自治区重要保护区等。
这些植被区之间具有较大的不同,其覆盖的植物种类也有所不同,覆盖率最高的是高山草甸,占植被总量的40.1%。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
根据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中国的植被可以划分为六个自然地理区系:北方针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和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
一、北方针叶林区北方针叶林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这个区域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里的植被以针叶树为主,如松树、落叶松和云杉等。
这些针叶树适应了北方严寒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
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植被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如梧桐树、榆树和枫树等。
这些落叶阔叶树在秋季会落叶,为地面提供了丰富的落叶层,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保护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炎热湿润,四季如春。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南洋杉、榕树和竹子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绿叶,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
四、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柚木、铁皮石斛和荔枝树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迅速,形成了茂密的森林,为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五、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这个区域的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植被以高山嵩草和其他草本植物为主,如藏蓝、藏羚羊茶和灌木等。
这些植物能够适应高寒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草甸生态系统。
六、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
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

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中国植被区划历史及其发展状况刘向(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摘要:植被区划对于国家的农业布局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在介绍我国植被区划历史的同时,结合现阶段植被区划研究现状,指明了我国植被区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植被区划;发展;历史植被区划,是指根据植被类型及其组合,结合其形成因素而对某地区进行植被分区。
植被区划侧重于植被空间分布规律性的研究,强调地域分异性原则。
其最主要的依据是该地区的植被类型、组成植被的植物区系以及它们的环境条件。
植被区划是植物地理学与地植物学最基本的工作,植被区划本身对于农业、林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植被区划工作对于认知环境变化和合理利用各类地理资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植被区划历史1.1 植被区划的由来对某地区的植被按照群落特征进行相应分区的做法自古就有。
古人在从事种植、狩猎等原始农作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草原、森林、荒漠、沼泽等不同的植被分类单位之间明显的差别。
在我国古代如《诗经》、《管子》、《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文学著作中已经有了对植物群落与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素关系的论述。
但是受制于我国古代重视技艺而轻视理论创新的观念,我国古代只是产生了植被生态学的早期萌芽,并没有催生近代植被区划及其相关的理论科学体系。
真正意义上的植被生态学及植被区划起源于近代的欧洲。
文艺复兴以后,伴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C.L.Willdenow和法国植物学家A.BonPland以及他们的学生对欧洲大陆以及南美洲中部和北部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及专著,被认为是植被生态学及植被区划研究的开端。
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在欧洲快速发展,至20世纪中期,相继形成了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三大学派,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争鸣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经典课件

(一)地理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 地,是我国最北的林区。 本区地貌呈老年期特征, 山势不高,一般海拔 700 --1100米,整个地形相对平缓,全部呈丘 陵状台地,几无山峦重叠现象,亦无终年积 雪山峰,由于气候条件比较一致从而大大减
弱了植被的复杂性。
620
(二)气候特征
为我国最寒冷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0℃以 下(-1.2℃至一5.6℃),最冷月平均气温 一28℃~ 一38℃,一月份均温一20℃,极 端最低气温为一60℃,最热月平均气温 15~20℃。≥10℃的积温少于1600℃,生 长期90~110天。年降水量平均为400~ 500 mm,80%集中降落在7~8月。全区 较普遍的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地为草 甸土和沼泽土,且常间有岛状永冻层。
630
(三)森林特点
林下层灌木比较丰富,一般有20余种,主要 有毛榛、刺五加、暴马丁香、猕猴桃、山葡 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有不少本地特 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
本区的垂直分布带较明显。基带的上限为海 拔高度700~900m,其上则广泛分布着山 地针叶林带,树种组成单纯,以耐荫性常绿 针叶树——云杉和冷杉为主。
649
1.东部(湿润)常绿 阔叶林亚区域
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的地带性植被,因不同的地带性而异。 现分别就北、中、南亚热带作简略介 绍:
650
(1)北亚热带
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 渡植被类型。
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由壳斗科青冈属、樟 科润楠属的常绿种类和栎属、水青冈属的 落叶种类等树种组成。
栲属、石栎属;山茶科的木荷属;樟科的润 楠属、楠木属、樟属的种类。此外,乔木层 中还经常混生有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属; 木兰科的含笑属与木莲属;山矾科的山矾属; 交让木科的交让木属;槭树科的槭属常绿树 种及蔷薇科樱属的常绿稠李类。
中国树种分布区概况

中国树种分布区概况中国树种分布区主要受水,热条件限制,反过来说中国树种的分布区可以反映各区的水,热等自然环境.参照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1980)分区,将中国树种分布区区分为7个区.树种分布区与行政区不一致.一.华北区本区范围北自沈阳,东一线,南至甘肃天水,武都,沿秦岭山分水岭,伏牛山,淮河主流,安徽凤台,蚌埠,江苏江坝,盐城至海滨.西界由辽宁彰武,阜新,河北围场,沿坝上南缘,山西恒山北坡,兴县,过黄河进入陕西志丹,吴堡,安塞沿子午岭至天水,约北纬32.30-42.30,东经103.5-124.5.本区从地形上明显分为丘陵,平原和山地3部分。
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晴燥,夏季酷热多雨.年平均气温8-14.8℃,由北向南递增,沈阳年平均气温为7.8℃,北京11.6℃,河南驻马店14.8℃.最低气温-20—30.5℃(沈阳);年降水500-1000mm,由东向西递减,山东济南为723.7mm,驻马店724.7mm,西安584.4mm,北京植物生长期为235天,济南265天.本区树木种类丰富.据<<华北树木志>>记载,有89科,245属799种.如果加上陕西,甘肃的树种,估计在1000种以上.本区以松属和栎属的树种为代表树种.(一)辽东,胶东半岛丘陵区本区范围北以东北区南线为界,东面海,南至江苏连云港,西界以辽河平原,山东的平度,五莲至连云港.海拔高度200-500m.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辽东半岛年平均温度6-10℃,年降水量达1000mm;胶东半岛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达900mm.树种以赤松和麻栎为代表.它们是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还有蒙古栎,栓皮栎和狍栎.辽东半岛除与长白山有共同树种外,还有许多喜暖性的亚热带树种,如三桠乌药,瓜木,漆树,盐肤木,天女木兰等.胶东半岛有野生山茶.本区引种树种很多,有北美乔松,日本黑松,北美短叶松,日本厚朴;在山东烟台昆仑山引种的杉木和池杉均生长正常.在山东胶南,日照等地引种茶树,梅和秕杷等.栽培果树主要有板栗,日本板栗,苹果,梨等.(二)平原区包括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本区主要是农业区,天然植被都已破坏,常见栽培树种有侧柏,圆柏,毛白杨,小叶杨,加杨,旱柳,垂柳,榆,槐,刺槐,臭椿,香椿,桑,枣,楸在南部有泡桐,楝等.果树有枣,苹果,梨,桃,李,樱桃,葡萄等.(三)山区和丘陵区包括辽宁西部山地,河北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山西吕梁山脉,中条山脉,山东沂蒙山区,河南伏牛山脉及陕西秦岭北坡.南北跨9个纬度,东西跨15个经度,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水热条件变化大.华北的树木主要分布在这些山区.为了叙述得清楚一点,分下列3小区.1.辽西,晋,冀山区和丘陵区包括辽宁西部山地的医巫闾山,河北各山区,山西阳城,曲沃以北各山区.河北小五台山海拔高2870m,山西五台山海拔高3058m.北京东灵山海拔高2303m.区内年平均温度5-9℃,年降水量500-700mm,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树种垂直分布明显.本区以油松和辽东栎为代表种.海拔800(1000)m以下,针叶树种以油松,侧柏为主,阔叶树种有栓皮栎,槲树,槲栎,黑弹朴,大果榆,栾树,白蜡,山杏,荆条,酸枣等.本带下部多种植果树,柿,胡桃,板栗,山楂,杏,海棠,梨,苹果等.海拔800-1200m有油松,辽东栎,大叶白蜡,大果榆,山桃,槭属.灌木有大花溲疏,小花溲疏,绣线菊和北五味子等.海拔1200-1600m有油松,白桦,黑检,山杨,胡桃楸,蒙古椴,糠椴,山荆子,榛,毛榛和虎榛等,树木种类很多.海拔1600-2500(2100)m有白扦,青扦,华北落叶松,臭冷杉,硕桦,红桦和黄花柳等多种柳树.海拔2500(2100)m以上为亚高山草甸,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有锦鸡儿属和金露梅等.2.山东泰山,沂蒙山区包括平原以内的丘陵和山地.泰山海拔高1524m.年均温13.2℃,临沂年降水量915.3mm.树种以油松和麻栎为代表,有许多树种与上区海拔800m以上相同.如栓皮栎,槲栎等.但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有许多喜温暖树种,如枫杨,黄檀,山胡椒,红果山胡椒,三桠乌药,白檀等等.引种树种有马尾松,日本落叶松,杉木,三尖杉,乌桕,油桐,茶等.3.晋南,豫北,秦岭北坡区范围北自太行山南端,经山西阳城,曲沃,陕西铜川至甘肃的天水,南至淮河主流,伏牛山脉至秦岭北坡.秦岭是本区内的最高山岭,主峰太白山海拔高3767m.年平均温度12℃,年降水600-700mm,随海拔高低而增减.本区以油松和半常绿的缰子栎为代表树种.本区除具有华北区的树种外,还有许多亚热带成分的树种,如连香树,领春木,水青树,杜仲,漆树,化香树,枫香等.二.东北区本区范围:北自黑龙江漠河,南至辽宁沈阳至丹东一线,西至东北平原,东至国境线,约由北纬40.30℃-53.30℃,分为4个小区.(一)大兴安岭区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西北部,海拔700-1100m,最高海拔1529m.年均温-2℃--5.6℃,极端低温-52℃,年降水量360-500mm,无霜期90-100天,气候寒冷干燥.主要树种是落叶松;组成大面积落叶松林.其次是樟子松,山顶有偃松匐伏生长;阔叶树种有白桦,黑桦,山杨和蒙古栎.灌木有越橘,笃斯越橘,毛蒿豆等.越橘称为北国红豆,已作为饮料资源开发.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生长着少量西伯利亚红松.(二)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小兴安岭海拔500-700m.张广才岭达1760m.长白山达2691m.水热条件比大兴安岭好,年降水量500-800mm,气候寒冷湿润.植物生长期100-150天.据《黑龙江树木志》记载,黑龙江省有木本植物41科,94属332种.主要以红松为代表树种,与其混生的针叶树种有沙冷杉,臭冷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落叶松和紫杉,朝鲜崖柏,阔叶树有蒙古栎,白桦,黑桦,硕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枫,大青杨,香杨等.灌木种类较多,有刺参等,在吉林珲春有野生玫瑰,刺五加等.本区最高的山是长白山,树种垂直分布明显,分为5带.海拔250-550m,一般都在城市边缘和居民点附近.原生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植被完全破坏,现以落叶阔叶树为主,以蒙古栎为代表树种,其他有白桦,黑桦,黄檗,水曲柳,糠椴,怀槐,槭树,柳树,钻天杨等,长白松(美人松)分布在二道白河是本区特有树种.海拔550-1150m在植被上属于红松阔叶混交林带.以红松和蒙古栎为主,树种较复杂,针叶树还有沙冷杉,臭冷杉,紫杉,阔叶树有水曲柳,黄檗,紫椴,槭属等9种,柳属种类很多.海拔1150-1700m为云,冷杉林带,云杉属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冷杉属主要是臭松.在火烧迹地和皆伐迹地上有次生白桦林.海拔1700-2200m为亚高山岳桦林带,属于长白山的森林上限.岳桦因长期适应高山风大的影响,呈多主干的矮曲林.还有偃松,蓝靛果忍冬等.海拔2000-2691m属高山冻原带,由于山高风大,气候寒冷,乔木不能生长,只有低矮小灌木,主要种类不越橘,圆叶柳,牛皮杜鹃,苞叶杜鹃等.三.蒙宁区本区范围包括东北平原以西,大兴安岭南段,华北区以北,西界大致从内蒙古的阴山,贺兰山至青海湖东缘.另外还包括新疆北部天山地区.地势较高,辽阔坦荡.区内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气候寒冷干燥.为温带草原区.(一)北部区大致为以呼和浩特南面的大黑河为界以北以东地区.1月平均气温-10--20℃,极端最低温为-30---40℃,冬季长达5-7月,年降水量100-450mm,自东向西递减.全区以草本灌木为主,常见灌木有锦鸡儿属,沙冬青属,胡枝子属,绣线菊属,沿河有柽柳,胡杨等.大兴安岭林区的树种与东北区大兴安岭近似,落叶松的主要树种.樟子松自海拉尔沿伊敏河至红花尔基呈带状分布。
中国植被-类型和区划

• • • • •
V. 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VA 东部偏湿性热带季雨林、雨林亚区域 VAi 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 VAi 南热带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 VB 西部偏干性热带季雨林、雨林亚区域 VBi 北热带季节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地带 VC 南海珊瑚岛植被亚区域 VCi 季风热带珊瑚岛植被地带 VCii 赤道热带珊瑚岛植被地带
•
• •
IV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IV A 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IV Ai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 IV Aii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Aiii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 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IV Bi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ii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iii 亚热带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地带
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
植被型组(针叶林,11个) 植被型( Vegetation type,如:寒温性针叶林,53个) 植被亚型(2个) 群系组(7个) 群系( Formation, 如:兴安落叶松林,960个 群系和亚群系) 亚群系(兴安落叶松-白桦林)
中国植被区划的等级
植被区域(Region, 如: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8个):为区划的最高级单位。 由具有一定性地带性的热量-水分综合因素所决定的一个或数个植被型占优势 的区域,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占优势的植物区系成分。 植被亚区域 (Subregion):是植被区划的高级单位。在植被区域内,根据水分 条件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不同而引起的地区性差异。 植被地带( Zone, 如: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地带,28个):为中级植被区划单 位。在植被区内,由于水平或垂直变化所造成的水热变异而表现出植被型或 植被亚型的差异。 植被亚地带 (Subzone): 在植被地带内,根据伴生植物的差异进行划分。 植被区(Area 或 Province, 如:辽河平原栽培植被区,116个): 是区划的低级 单位。在植被地带内,由于局部的水热状况,尤其是中等地貌单元所造成的 差异,可根据占优势的中级植被分类单位(群系、群系组或其组合)划分出 若干个植被区。 植被小区(District 或 Area,464个): 是植被区划的最低级单位。它反映了植 被区内局部地貌结构部分的分异引起的植被差异和植被利用与经营方向的不 同。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讲述要点我国植物资源分区概况:东北区(重点)华北区(重点)华中区华南区西南(云贵高原)区(重点)西北区(重点)青藏高原(重点)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和植物类型以及资源植物分布等特点,把我国资源植物分布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黄土高原、西北、云桂高原、青藏高原等八个区。
中国植物资源分区一、东北区范围: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气候:该区是我国最冷的地区,大部分属于寒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年降水量在350~700mm,海拔高度从松辽平原的120m到长白山白云峰为2 691m。
本区水湿条件较好,资源植物非常丰富,可分几种类型:(一)木材用植物本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保存着大片森林。
据统计全区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每年上调国家的木材占全国各地上调总量的72%,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
大兴安岭以耐寒针叶林为主,主要的有兴安落叶松(Larixgemelinii)、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长白山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为红松(Pinuskoraiensis)(图6-8) 、云杉(Piceakoraiensis)、冷杉(Abiesnephrolepis)、华山松(图6-7) 、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
(二)药用植物本区药用植物约有500余种,我国道地药材“关药”多产于本区:如升麻(Cimicifugadahurica)、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细辛(Asarumhel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木通(A. mandshuriensis)、野罂粟(Papaxernudicaule)、芍药(Paeonialactiflora)、西伯利亚小檗(Berberissibirica)、龙牙草(Agrimoniapilosa)、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Astragqlusmembranaceus)、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人参(Panax ginseng)、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huricum)、杜香(Ledumpalustre)、兴安薄荷(Menthadahurica)、大叶龙胆(Gentianamacrophylla)、党参(Codonopsispilosula)、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等。
中国主要城市园林植物区划

区域代号及名称区域内主要城市Ⅰ寒温带针叶林区漠河、黑河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西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Ⅲ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Ⅳ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Ⅴ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Ⅵ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郴州、桂林、韶关、梅州、三明、南平、杭州、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1.2 区划名称及各区主要城市1 中国主要城市园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福州、厦门、惠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泉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Ⅷ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北海、茂名、景洪Ⅸ温带草原区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肇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大同、锡兰浩特Ⅹ温带荒漠区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哈密、喀什、武威、酒泉、玉门、嘉峪关、格尔木、库尔勒、金昌、乌海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拉萨、日喀则说明:标﹡的城市为土壤盐碱化较重的城市,选择园林植物应注意其耐盐碱性。
常绿乔木及小乔木:樟子松(13)、长白松、红松(15)、黑皮油松、丹东桧(41)、紫杉(61)、红皮云杉(11)、青杆(8)、白杆(9)、鱼鳞云杉、臭冷杉(5)、辽东冷杉(4)、长白侧柏(50)、杜松(59)落叶乔木及小乔木:兴安落叶松(71)、长白落叶松、旱柳(305)、粉枝柳、银白杨(291)、紫椴(514)、糠椴(516)、榆(326)、垂枝榆(327)、大果榆(324)、春榆(330)、裂叶榆、毛赤杨(320)、风桦(322)、白桦(321)、糖槭(355)、五角枫(358)、青楷槭、花楷槭、水曲柳(558)、花曲柳(559)、黄檗(375)、核桃楸(278)、青杨(299)、香杨(293)、山杨(303)、山槐(398)、水榆花楸(503)、花楸、山梨、东北杏、杏(465)、山桃稠李(472)、稠李(473)、山荆子(457)、茶条槭(350)1.4.1 Ⅱ区代表城市哈尔滨1.4 主要区划代表城市常用园林常绿灌木:偃松(20)、偃柏(38)、天山圆柏(60)、兴安桧、矮紫杉(62)、沙地柏(46)落叶灌木:东北连翘、卵叶连翘、欧丁香(578)、匈牙利丁香(564)、喜马拉雅丁香(563)、水腊(584)、偃伏梾木(538)、红瑞木(535)、郁李(469)、风箱果、黄刺玫(495)、玫瑰(502)、刺梅蔷薇、东北珍珠梅(494)、金露梅(456)、银露梅、柳叶绣线菊(444)、绢毛绣线菊、土庄绣线菊、树锦鸡儿(386)、胡枝子(390)、花木蓝、小花溲疏、大花溲疏(433)、东北溲疏、太平花(439)、东北山梅花、东北茶藨子、蓝靛果忍冬、金银木(597)、长白忍冬(599)、鞑靼忍冬(600)、紫枝忍冬(598)、早花忍冬、黄花忍冬(596)、接骨木(608)、东北接骨木、阿尔穆小檗、细叶小檗(412)、天目琼花(611)、刺五加(541)、辽东楤木(542)、短梗五加、百里香藤本植物:山葡萄、杠柳(692)、北五味子(673)、葛枣猕猴桃(704)、软枣猕猴桃(702)、南蛇藤(683)、蝙蝠葛草坪及地被植物:林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105)、加拿大早熟禾、紫羊茅、匍茎剪股颖(101)、异穗苔草、卵穗苔草、羊胡子草(108)、乌苏里苔草、宽叶苔草、东北天南星、白三叶(99)、连钱草(100)、石竹、类叶升麻、侧金盏花、草玉梅、山芍药、落新妇、耧斗菜、歪头菜、一枝黄花、燕子花、铃兰植物群落示例:1、红松+白桦+山杨——矮紫杉+偃松+欧丁香+东北连翘——燕子花+铃兰2、糠椴+紫椴+黄檗——矮紫杉+天目琼花+红瑞木——白三叶3、糖槭+紫椴+水曲柳——水榆花楸+红皮云杉+刺五加——东北珍珠梅+偃伏梾木+东北接骨木——连钱草4、春榆+樟子松+白桦——黄花忍冬+柳叶绣线菊+胡枝子——山芍药+一枝黄花+羊胡子草5、红松+旱柳+毛赤杨——花楷槭+花楸+青楷槭——珍珠梅+东北山梅花+小花溲疏——宽叶苔草+歪头菜+落新妇1.4.3 Ⅳ代表城市郑州常绿乔木及小乔木:油松(14)、白皮松(25)、黑松(16)、华山松(26)、赤松(18)、雪松(30)、日本花柏(34)、日本扁柏(54)、侧柏(35)、云杉(10)、桧柏(37)、龙柏(42)、刺柏(58)、千头柏(36)、女贞(190)、广玉兰(89)、枇杷(134)、石楠(130)、棕榈(239)、蚊母(151)、桂花(184)、刺桂(189)落叶乔木及小乔木:水杉(73)、银杏(266)、悬铃木(413)、毛泡桐(367)、泡桐(365)、梓树(371)、楸树(372)、桑树(418)、青桐(513)、毛白杨(290)、黄连木(346)、国槐(396)、龙爪槐(397)、刺槐(392)、皂荚(400)、合欢(379)、乌桕(526)、旱柳(305)、垂柳(304)、枫杨(280)、核桃(279)、槲栎(287)、光叶榉(335)、栾树(425)、小叶朴(334)、杜仲(432)、板栗(288)、麻栎(282)、栓皮栎(283)、柿树(545)、构树(416)、白蜡(555)、洋白蜡(557)、玉兰(272)、枣树(510)、鸡爪槭(359)、红枫(362)、茶条槭(350)、五角枫(358)、流苏(551)、刺楸(543)、楝树(343)、丝棉木(507)、四照花(539)、七叶树(623)、臭椿(411)、千头椿、东京樱花(475)、杏(465)、木瓜(451)、海棠花(461)、紫叶李(466)、白梨(489)、日本晚樱(471)、山楂(455)、碧桃(478)常绿灌木:沙地柏(46)、铺地柏(45)、翠柏(49)、鹿角柏(39)、枸骨(169)、海桐(149)、大叶黄杨(135)、小叶黄杨(153)、黄杨(156)、凤尾兰(263)、丝兰(264)、十大功劳(118)、八角金盘(215)、桃叶珊瑚(167)、小蜡(583)、水蜡(584)、夹竹桃(219)、蔓常春花、火棘(132)、金丝桃(627)落叶灌木:香荚蒾(613)、接骨木(608)、猬实(615)、糯米条(593)、海州常山(589)、贴梗海棠(450)、麦李(467)、欧李、郁李(469)、白娟梅(440)、榆叶梅(486)、黄刺玫(495)、珍珠梅(493)、珍珠花(442)、粉花绣线菊(449)、现代月季(497)、平枝栒子(452)、鸡麻(492)、紫珠(588)、棣棠(504)、细叶小檗(412)、紫叶小檗(414)、牡丹(430)、东陵八仙花(436)、木本绣球(610)、三桠绣球、金叶女贞(581)、紫荆(402)、小叶女贞(582)、连翘(553)、丁香(568)、雪柳(552)、迎春(560)、腊梅(506)、锦鸡儿(385)、胡枝子(390)、太平花(439)、山梅花(438)、红瑞木(535)、锦带花(602)、海仙花(609)、天目琼花(611)、金银木(597)、石榴(410)、花椒(377)、竹叶椒、木槿(626)、秋胡颓子(533)、紫薇(616)、紫玉兰(271)、枸桔(378)竹类:淡竹(661)、刚竹(654)、紫竹(660)、罗汉竹(651)、斑竹(653)、早园竹(662)、筠竹、苦竹(664)、箬竹(642)藤本植物:中华常春藤(705)、洋常春藤(707)、地锦(694、695)、葡萄(696)、蛇葡萄、金银花(698)、胶东卫矛(685)、木香(687)、紫藤(677)、扶芳藤(686)、爬行卫矛(684)、猕猴桃(701)、美国凌霄(671)、凌霄(672)、藤本月季(499)、三叶木通(691)草坪及地被植物:中华结缕草、日本结缕草(106)、马尼拉结缕草、草地早熟禾(105)、早熟禾、匍茎剪股颖(101)、小糠草、紫羊茅、羊茅(109)、双穗雀稗、麦冬(74)、红花酢浆草(112)、鸢尾(77)、萱草(71)、紫萼、玉簪(72)、白三叶(99)、二月兰(98)、连钱草(100)植物群落示例:1、楝树+龙柏——黄杨+石楠+棣棠——二月兰2、栓皮栎+华山松——溲疏+天目琼花——玉簪+萱草3、麻栎+栓皮栎+黄连木+龙柏——四照花+连翘——宽叶麦冬4、楸树+梓树——石楠+糯米条+棣棠——红花酢浆草5、华山松+乌桕+黄连木——黄栌+平枝栒子——白三叶1.4.5 Ⅵ区代表城市杭州常绿乔木及小乔木:黑松(16)、马尾松(27)、赤松(18)、湿地松(28)、五针松(24)、北美圆柏(47)、日本冷杉(6)、日本扁柏(54)、柏木(51)、侧柏(35)、云片柏(55)、日本花柏(34)、桧柏(37)、龙柏(42)、白皮松(25)、罗汉松(67)、雪松(30)、柳杉(31)、红豆杉(64)、三尖杉(69)、广玉兰(89)、红茴香、木莲(86)、厚皮香(182)、桂花(184)、女贞(190)、香樟(138)、浙江樟(140)、檫木(521)、红楠(146)、紫楠(143)、杜英(200)、冬青(171)、石楠(130)、青冈栎(95)、钩栗(94)、苦槠(91)、石栎(90)、栲树(93)、木荷(181)、珊瑚树(197)、杨梅(96)、枇杷(134)、大叶冬青(172)、乐昌含笑(80)、火力楠(81)、深山含笑(82)、浙江楠、华东楠(147)、棕榈(239)、蚊母(151)落叶乔木及小乔木:水杉(73)、池杉(76)、落羽杉(77)、墨西哥落羽杉(78)、金钱松(75)、银杏(266)、七叶树(623)、鹅掌楸(267)、玉兰(272)、薄壳山核桃(281)、麻栎(282)、栓皮栎(283)、白栎、板栗(288)、槲栎(287)、枫香(523)、乌桕(526)、栾树(425)、全缘栾树(427)、无患子(424)、垂柳(304)、大叶柳(309)、水冬瓜(318)、枫杨(280)、悬铃木(431)、重阳木(528)、南酸枣(345)、黄连木(346)、八角枫、三角枫(357)、鸡爪槭(359)、红枫(362)、羽扇槭、青榨槭(356)、苦楝(343)、川楝(344)、榔榆(325)、桑(418)、柘(417)、青桐(531)、合欢(379)、皂荚(400)、枳椇(508)、刺槐(392)、国槐(396)、龙爪槐(397)、杜仲(432)、榉树(334)、朴树(331)、珊瑚朴(333)、油柿、喜树(633)、刺楸(543)、丝棉木(507)、臭椿(411)、天目木姜子、沙梨(490)、东京樱花(475)、杏(465)、木瓜(451)、紫叶李(466)、海棠花(461)、梅花(487)、日本晚樱(471)、碧桃(478)、四照花(539)、瓶兰花常绿灌木:铺地柏(45)、翠柏(49)、鹿角柏(39)、千头柏(36)、线柏、粗榧(70)、南天竹(119)、海桐(149)、夹竹桃(219)、栀子花(225)、十大功劳(118)、阔叶十大功劳(117)、火棘(132)、枸骨(169)、红花油茶(180)、油茶(179)、山茶花(174)、云南黄馨(561)、含笑(83)、瑞香(204)、八角金盘(215)、黄杨(156)、桃叶珊瑚(167)、洒金珊瑚(168)、水蜡(584)、小蜡(583)、大叶黄杨(135)、小叶女贞(582)、金叶女贞(581)、金丝桃(627)落叶灌木:棣棠(504)、垂丝海棠(459)、贴梗海棠(450)、笑靥花(441)、珍珠花(442)、麻叶绣线菊(445)、菱叶绣线菊(448)、现代月季(497)、欧丁香(578)、紫荆(402)、腊梅(506)、木芙蓉(625)、木槿(626)、糯米条(593)、石榴(410)、毛白杜鹃(638)、云锦杜鹃(218)、牡丹(430)、木本绣球(610)、蝴蝶树(614)、金银木(597)、无花果(422)、结香(629)、花椒(377)、枸桔(378)、醉鱼草(585)、紫薇(616)、溲疏(434)、紫叶小檗(414)、山梅花(438)、海仙花(609)、羽毛枫(360)、紫玉兰(271)、枸桔(378)竹类:孝顺竹(643)、苦竹(664)、箬竹(642)、毛竹(658)、菲白竹(665)、桂竹(652)、凤尾竹(644)、慈竹(667)、斑竹(653)、刚竹(654)、淡竹(661)、紫竹(660)、罗汉竹(651)、龟甲竹(659)藤本植物:紫藤(677)、络石(709)、薜荔(682)、地锦(694、695)、木香(687)、雀梅藤(512)、木通(690)、三叶木通(691)、藤本月季(499)、中华常春藤(705)、洋常春藤(707)、长春油麻藤(679)草坪及地被植物:狗牙根(104)、假俭草(111)、结缕草(106)、细叶结缕草(107)、中华结缕草、马尼拉结缕草、草地早熟禾(105)、早熟禾、匍茎剪股颖(101)、小糠草、紫羊茅、双穗雀稗、山麦冬、宽叶麦冬(74)、沿阶草(75)、石菖蒲、蝴蝶花、马蹄金(113)、花叶蔓常春花、葱兰(86)、韭兰、水仙(84)、石蒜(83)、鹿葱、忽地笑、连钱草(100)、红花酢浆草(112)、换锦花、雪滴花、大吴风草、二月兰(98)、马蹄金(113)植物群落示例:1、香樟+紫楠+银杏+马尾松——木本绣球+杜鹃+洒金东瀛珊瑚——沿阶草2、大叶柳——枸骨——吉祥草3、麻栎+枫香——厚皮香+红茴香——二月兰4、香樟——瓶兰花+海桐+栀子花——红花酢浆草5、栓皮栎+枫香+马尾松——棣棠+红瑞木——蝴蝶花6、黑松+赤松——杂种杜鹃+云锦杜鹃——石蒜7、乐昌含笑+火力楠——洒金东瀛珊瑚+毛白杜鹃+锦绣杜鹃——石菖蒲8、白玉兰+广玉兰——含笑+八角金盘——玉簪9、深山含笑+桂花——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马蹄金10、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11、全缘栾树+合欢——栀子+金丝桃——大吴风草12、三角枫+枫香+乌桕——八仙花+蝴蝶绣球——花叶常春蔓1.4.7 Ⅷ区代表城市海口常绿乔木及小乔木:海南五针松、罗汉松(67)、竹柏(66)、南洋杉(2)、异叶南洋杉(3)、侧柏(35)、龙柏(42)、北美圆柏(47)、木莲(86)、红花木莲、腰果、酸豆树(115)、大叶桃花心木(98)、血桐、蝴蝶果(163)、火焰木(236)、观光木、白兰(84)、黄兰(85)、乐昌含笑(80)、香樟(138)、阴香(142)、阳桃、白千层(213)、木荷(181)、青皮、乌墨、木波罗(127)、葡桃(211)、芒果(102)、扁桃(101)、橄榄(194)、柠檬桉(208)、银桦(199)、杜英(200)、水石榕、假萍婆、萍婆(165)、铁刀木(114)、大花五桠果、台湾相思(111)、马占相思、南洋楹(112)、洋紫荆(405)、中国无忧花(116)、海南红豆(109)、木麻黄(234)、木波罗(127)、高山榕(123)、大叶榕(423)、大果榕(126)、垂叶榕(124)、桂木、铁冬青(170)、桃花心木(97)、龙眼(128)、荔枝(129)、石栗(163)、秋枫、人面子(100)、鹅掌柴(216)、人心果(233)、羊蹄甲(404)、红花羊蹄甲(403)、桂花(184)、黑板树(220)、海南菜豆树、柚木、黄槿(203)、假槟榔(241)、槟榔、鱼尾葵(245)、董棕(247)、椰子(248)、酒瓶椰子(259)、三角椰子、王棕(244)、油棕(257)、长叶刺葵(251)、皇后葵(243)、丝葵(260)、红刺露兜树(262)落叶乔木及小乔木:水杉(73)、池杉(76)、落羽杉(77)、玉兰(272)、二乔玉兰(273)、大花紫薇(617)、鱼木、榄仁(641)、梧桐(531)、爪哇木棉(621)、美丽异木棉、木棉(620)、海红豆、楹树(380)、阔荚合欢、黄槐决明(134)、腊肠树(409)、凤凰木(407)、刺桐(383)、紫檀(382)、枫香(523)、垂柳(304)、朴树(331)、榔榆(325)、菩提树(125)、麻楝(342)、非洲楝、复羽叶栾树(426)、无患子(424)、红枫(362)、岭南酸枣、喜树(633)、蓝花楹(374)、三角枫(357)、紫叶李(466)、碧桃(478)常绿灌木:千头柏(36)、苏铁(1)、夜合花(88)、含笑(83)、鹰爪花、南天竹(119)、金栗兰、海桐(149)、油茶(179)、山茶花(174)、红千层(212)、桃金娘(214)、野牡丹、金丝桃(627)、扶桑(201)、吊灯扶桑(202)、金英、红桑(158)、变叶木(159)、肖黄栌(157)、铁海棠(529)、一品红(160)、红背桂(161)、火棘(132)、石斑木(131)、华南黄杨(155)、棱果蒲桃、密花胡颓子、九里香(106)、米仔兰(99)、八角金盘(215)、鹅掌藤(706)、云南黄馨(561)、茉莉(183)、夹竹桃(219)、黄花夹竹桃、大花栀子(225)、希茉莉(223)、龙船花(224)、红叶金花、六月雪(226)、珊瑚树(197)、福建茶(235)、夜香树(192)、驳骨丹(229)、黄钟花(238)、小蜡(山指甲)(583)、荷包花(592)、假连翘(195)、马缨丹(196)、红花檵木(150)、枸骨(169)、锦绣杜鹃(635)、朱蕉(262)、龙血树、凤尾兰(263)、散尾葵(253)、短穗鱼尾葵(246)、美丽针葵(250)、棕竹(256)、矮棕竹(255)、琼棕、三药槟榔(242)、轴榈落叶灌木:紫薇(616)、石榴(410)、木芙蓉(625)、木槿(626)、木本绣球(610)、现代月季(497)、金凤花(406)、双荚决明(113)竹类:青皮竹(646)、佛肚竹(649)、凤尾竹(644)、黄金间碧玉竹(650)、粉单竹(648)、方竹(668)、龟甲竹(659)、孝顺竹(643)、紫竹(660)、小琴丝竹、麻竹、毛竹(658)、吊丝竹、茶秆竹(666)、撑篙竹藤本植物:叶子花(712)、鸡蛋果、猕猴桃(701)、使君子(711)、白花油麻藤、多花紫藤(678)、薜荔(682)、异叶爬墙虎、洋常春藤(707)、软枝黄蝉(708)、金银花(698)、凌霄(672)、蒜香藤(670)、炮仗花(669)、蓝花藤、马鞍藤、大花老鸦嘴、西番莲(717)、麒麟尾(713)、龟背竹(714)草坪及地被植物:地毯草(102)、狗牙根(104)、假俭草(111)、双穗雀稗、细叶结缕草(107)、中华结缕草、马尼拉结缕草、彩叶草、蚌花、紫鸭趾草、吊竹梅、白蝴蝶、大花美人蕉、蟛蜞菊、蜘蛛兰、文殊兰、万年青(68)、仙茅、土麦冬、阔叶麦冬(74)、忽地笑、石蒜(83)、葱兰(86)、柊叶植物群落示例:1、木棉+红花木莲——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鱼尾葵——桃金娘+含笑+鹰爪花+野牡丹+金丝桃+八仙花——葱兰+蜘蛛兰2、凤凰木+白兰——黄槐+紫花羊蹄甲——含笑+茶梅+九里香——韭兰+忽地笑+紫三七3、火焰木+黄兰——双翼豆+红绒球+金凤花+双荚决明——石蒜+姜花+仙茅4、蓝花楹+无忧树——龙牙花+紫玉兰+狗牙花+红花檵木+米仔兰——红花酢浆草+千年健+益智5、全缘栾树+大花第伦桃+洋蒲桃——软枝黄蝉+大花栀子+海桐——紫鸭趾草+艳山姜6、吊瓜木+火力楠+蒲桃——水石榕+希茉莉+白纸扇——水栀子+白蝴蝶+蛇根草7、秋枫+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金脉爵床+红纸扇+白英丹——大叶油草+砂仁+大叶仙茅8、长芒杜英+乐东拟单性木兰+酸豆树——黄槿+山茶花+东兴油茶——朱顶红+地毯草9、楹树+蓝花楹+银桦——紫蝉+希茉莉+粉纸扇——吊竹梅+柊叶+红蕉1.4.9 Ⅹ区代表城市乌鲁木齐常绿乔木及小乔木:樟子松(13)、西伯利亚云杉、雪岭云杉、西伯利亚刺柏落叶乔木及小乔木:胡杨(301)、钻天杨(297)、箭杆杨(295)、新疆杨(292)、黑杨、灰杨、银白杨(291)、青杨(299)、白柳(310)、旱柳(305)、榆树(326)、圆冠榆(328)、欧洲大叶榆(329)、春榆(330)、黄檗(375)、桑(418)、文冠果(428)、水曲柳(558)、美白蜡、小叶白蜡、夏橡、三刺皂荚(399)、刺槐(392)、国槐(396)、紫椴(514)、心叶椴(518)、茶条槭(350)、复叶槭(355)、五角枫(358)、平基槭(352)、沙枣(534)、山荆子(457)、暴马丁香(571)、西洋梨、新疆梨、新疆野苹果、海棠果(460)、山楂(455)、新疆桃、巴旦杏、毛稠李、天山花楸常绿灌木:沙地柏(46)、高山桧、新疆方枝柏、沙冬青落叶灌木:鞑靼忍冬(600)、金银木(597)、细叶小檗(412)、刺檗、西伯利亚小檗、紫丁香(568)、珍珠梅(493)、榆叶梅(486)、欧亚绣线菊、山梅花(438)、太平花(439)、连翘(553)、沙棘(532)、胡枝子(390)、金雀儿(387)、新疆锦鸡儿、金露梅(456)、毛叶欧李、多花栒子(453)、大果栒子、玫瑰(502)、新疆蔷薇、黄蔷薇、罗布麻、黄刺玫(495)、柽柳(522)、细穗柽柳、密花柽柳、长穗柽柳、多花柽柳、球花水枝柏、秀丽水枝柏藤本植物:猕猴梨(702)、啤酒花、南蛇藤(683)、东方铁线莲、准噶尔铁线莲草坪及地被植物:草地早熟禾(105)、林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细叶早熟禾、无芒雀麦、紫羊茅、羊茅(109)、苇状羊茅、匍茎剪股颖(101)、白颖苔草(108)、异穗苔草、新疆百脉根、细叶百脉根、紫花苜蓿、白三叶(99)、红花三叶草、黄芩、广布野豌豆、草原老鹳草、石竹、瞿麦、番红花、小鸢尾、马蔺植物群落示例:1、新疆杨+圆冠榆——山梅花+沙地柏+鞑靼忍冬——草地早熟禾2、白柳+雪岭云杉——新疆圆柏+欧亚绣线菊+珍珠梅——草原老鹳草3、西伯利亚红松+旱柳——新疆方枝柏+山梅花+连翘——白三叶4、西伯利亚云杉+银白杨——高山桧+小檗+胡枝子——红三叶5、西伯利亚刺柏+核桃——球花水枝柏+天山花楸——马蔺6、沙枣+樟子松+尖叶槭——红花茶藨子+紫丁香+多花栒子——林地早熟禾城市园林植物区划1.1 分区的原则及各区界线根据中国植被区划,结合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状况,将全国划分为11个大区。
中国植被类型图

II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域
• • • • • • 本区域是以中国为中心,并包括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和沿海地区,以 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本区域在中国境内包括东北平原以北、以东,南以沈阳至丹东一线为 界,北部至黑龙江以南的山地。 地理坐标为北纬45°15 ´—50°20 ´ ,东经126°—135°30 ´。 本区域植物种类繁多,维管束植物大约3000种,从植物区系上看, 属“长白植物区系”,是该区系的中心部分。 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为优势 种,伴生有多种阔叶树的”阔叶红松混交林“。 本区域自然植被的大规模被破坏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原始林 的面积已经很小,次生林和人工林的面积不断扩大,至今仍然是我国 重要的木材产区。
• • • • • • • • •
•
中国1∶100万植被图研制任务,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科学 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该研究课题自1983 年开始,经过以侯学煜和张新时院士先后为主编的三届编委员会、全国70个 单位、260余研究人员耗时近30年的努力于2008年完成。 据本图件主编、中科院院士张新时介绍,中国植被图图件包括6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中国植被图(1∶100万)60幅,表示了全国868个基本植被分类单 位的分布,绘制图斑75785个。它详细显示了我国植被的分布状况和地理格 局,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及其与气候因子和地面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植被区划图(1∶600万)1幅,表示了我国8大植被区域的460年基本植 被区划单位的分布,它表现出我国植被的区域性分布和地带性分异,详细表 示了我国植被的局地分异和组合情况。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国植被 图(1∶100万)说明书(上、下卷),共1270页、230万字,并附彩版168 页,含867幅植被照片,它叙述了我国植被研究的基本理论、各级植被分类单 位和区划单位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中国植被图及说明书的电子版(DVD)光 盘1个。中国植被图(1∶100万)电子数据库一份和植被信息管理系统(VIS) 一套。Biblioteka 内• • • •容
中国植被的类型与区划

影响中国植被类型和分布的条件
• 气候条件 • 土壤条件 • 地貌条件 • 主要建群植物的区系
特征和地理分布 • 青藏高原的隆起 • 人类活动
中国的气候特征
气候带:
• 寒温带:大兴安岭区域。 • 温带:北纬34-50º之间,分为暖温带和温带。 • 亚热带:秦岭--淮河至南岭南侧。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 000 000)》 及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中国植被图图件由以下6个组成部分: 1)中国植被图(1∶1 000 000)60幅,表示了全国868个基本植 被分类单位,绘制图斑75785个,详细显示了我国植被的分布状况和 地理格局,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及其与气候因子和地面环 境因子的关系。 2)中国植被区划图(1∶6 000 000)1幅,表示了我国8大植被 区域的460个基本植被区划单位的区域性分布和地带性分异规律,详 细表示了我国植被的局地分异和组合情况。 3)《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国植被图(1∶100万)说 明书(上、下卷),共1270页、230万字,并附彩版168页,含867 幅植被照片,叙述了我国植被研究的基本理论、各级植被分类单位和 区划单位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4)中国植被图及说明书的电子版(DVD)光盘1个。 5)中国植被图(1∶100万)电子数据库一份。 6)中国植被信息管理系统(VIS)一套。
Forest Region Forest Region III. Warm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Region IV. Subtropical Broadleaf Evergreen Forest Region V. Tropical Monsoon Rain Forest and Rain Forest Region VI. Temperate Steppe Region VII. Temperate Desert Region VIII.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lpine Vegetation
关于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中的中国植被区划图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6)523~537Acta Ph ytoecologica Sinica 关于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中的中国植被区划图孙世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a摘 要 本文将中国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指标和标志作了明确说明和区分。
将中国植被区划系统分为4级:超级单位为植被带,全国分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第一级单位为14个植被区域,第二级单位为植被地带,第三级单位为植被区。
对这些区划单位的划分,充分吸取了以往历次中国植被区划方案的成果,并对很多区域单位的界线,依照新资料作了改动。
关键词 中国植被区划 植被区划标准 植被区划系统C ONC ERNING THE VEGETATION C HINESE REGIONALIZATIONMAP AS A PART OF IN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ATLAS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un Shizhou(I nstitu te of Botan y,the Chinese A cad emy o f Sciences,Beij in g 100093)Abstract T his paper explicitly defines t he principles,bases,indices and marks of Chinese vegetation regionalizat ion.Chinese vegetation regionalizat ion syst em was classif ied int o4lev-els.T he super level unit is vegetat ion biome.T he whole country can be subdivided int o forest biome,g rasslands biome,and desert biome.T he primary unit is veget at ion region,having14 ones in China.T he secondary unit is vegetat ion zone and t he t ert iary unit is vegetation area. T he above division scheme has f ully absorbed t he achievement s of previous Chinese vegetation regionalization schemes.T he borders of many regionalizat ion unit s,w ere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updated mat erials.Key words Chinese veget ation regionalizat ion,Standards of vegetat ion regionalization,Vege-tation regionalizat ion syst em中国植被区划始自黄秉维(1944)发表的中国植物区域图。
浅谈气候条件与中国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

浅谈气候条件与中国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摘要:植被类型的出现,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由于我国陆地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生态地理条件,与此相应,也有不同的植被类型。
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气候条件来阐述我国的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
关键词: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植物群落中国陆地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气候,而中纬度气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
影响此地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
因此我国一年中辐射能收支差额的变化较大,四季分明。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全年可能蒸散能量在130~52.5cm之间。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
再加上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受海陆热力对比和高耸庞大地形的影响,因此我国气候更加错综复杂。
一、中国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1600--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5、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

我国植被分为8个分区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接近1400米。
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持续日均温>10℃之总和)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
由于生长素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山地下部为棕色森林土,中上部为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均呈酸性反应。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海拔600米以下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
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
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
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
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
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
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主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罗。
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还有桦属植物和越桔,它们也都变成了高山型植物。
这里农业不发达。
在平坦谷地有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如马铃薯、甘兰、春大麦等。
果树有李子、山杏、山荆子以及野生的山果品——牙疙疸等。
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域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以下两个植被带:1.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本区域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
我国亚热带是世界上南北两半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面积最广大的湿润亚热带,这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
中国植被分区

哈密瓜
胡杨林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北起昆仑山、 阿尔金山及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自横断山, 西至国境线 森林植被:刺肉质灌丛,阳坡为高山松林、高山栎林, 阴坡则为铁杉林,以及铁杉、槭、桦组成的山地针 阔混交林。
6 7
3 8
4
马铃薯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地理位置:包括东北平原以北、以东的广阔山地,南端 以丹东至沈阳一线为界,北部延至黑龙江以南的小兴安 岭山地,全区成一新月形。主要山脉包括小兴安岭、完 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及长白山等山脉。 森林植被:典型植被有红松林和红松-落叶阔叶树混交 林及蒙古栎林。阔叶树种有紫椴、枫桦、水曲柳、黄菠 萝、糠椴、千金榆、胡桃揪、春榆及各种槭树等。林下 层灌木比较丰富,一般有20余种,主要有毛榛、刺五加、 暴马丁香、猕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 有不少本地特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
芒果
菠萝
温带草原区域
地理位置:分布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地, 面积十分辽阔。另外,一小部分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 森林植被:平坦处为线叶菊、羊草、杂类草草原, 丘陵上 为针茅草原,沙土上则为榆树疏林。 经济作物:以春小麦、大豆、 高粱为主的一年一熟制,还 出产糖甜菜、亚麻等。青稞、春小麦、豌豆、 油菜、马铃 常绿阔叶林区域
地理位置:其北界在淮河一秦岭分水岭一线以南,南界大 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岛以及所属的 沿海诸岛屿,西界基本上是沿西藏高原的东坡向南延至云 南西疆国界线上。 分为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西部(半湿润)常绿 阔叶林亚区域 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域 森林植被:有木包树、孛孛栎,青冈栎林、 栲树林、落 叶栎林,马尾松林,还有刚竹林。 经济作物:主要为夏水稻、 冬小麦的一年水旱两熟制, 局部有双季稻,经济林有茶、 油桐、棕榈,是柑桔、杨 梅等常绿果树的主要产区。
中国植被-类型和区划

VI 温带草原区域
• • • • • • • 该区域是欧亚草原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分布在松辽平原、 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一小部分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 山区。 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植物种类相当贫乏,种子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4.7%。 植被主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 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 上有茸毛等。 本区域可以划分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化草 原。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面积垦荒、过牧、烧荒、打柴、挖药和采掘 业发展的影响,草地退化相当严重,原始植被的面积已经很小。
•
• •
IV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IV A 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IV Ai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 IV Aii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Aiii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 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 IV Bi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ii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IV Biii 亚热带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地带
内
• • • •
容
几个定义 影响中国植被类型和分布的条件 中国植被的类型 中国植被的区划
中国植被区划 - 吴征镒等
编制及数字化过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 000 000 》和《中国植被区划图(1:6 000 000) 》是《1978年至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和《 1978年至1985 年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中的一部分,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负责。 1979 年6 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了“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区划 工作会议》。 1980年11月正式启动。 1991年主编侯学煜院士逝世,张新时院士任第一副主编。 2000年3月1日,张新时院士任主编。 2004年6月完成。 1999年1月开始数字化,2005年6月完成。 2007年5月发行。 共222万字,168面图版。 植被图反映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植被情况。
地球植被分布

地球植被分布中国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分布规律⽓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分以及⼆者的配合状况,是决定许多植被型成带状分布的根本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于它提供给地球的热量从南⾄北的有规律差异,形成不同的⽓候带,因⽽植被也成带状从南⾄北依次更替。
这种沿纬度⽅向有规律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同时,在陆地同⼀纬度的不同地点,各地的⽔分条件,由于与海洋的距离、⼤⽓环流和洋流的性质等差异往往⼗分明显。
植被因⽔分状况⼤体按经度⽅向成带状的依次更替(但与具体经度数字⽆关),即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
它和纬度地带性统称为⽔平地带性。
如下的趋向:热带、北⽅带(寒温带)和极地带(在南半球不存在相应的带)等各植被带⼤体是与纬度平⾏的。
这在北半球⽐较明显。
但是,这种规律也是相对的。
在南北纬40°之间的⼤陆东侧,由于季风的湿润影响,有⼀个完全不存在⼲旱地区的区域。
在西侧,则情况甚为复杂,在亚热带,荒漠可伸展到海岸,⽽在南半球,荒漠甚⾄仅限于海岸区。
在西侧的其余地区,明显地较为湿润,⽽海洋⽓候的影响深⼊到内陆。
这种趋向在平均⼤陆图上⽐在⼀般的世界植被图上容易看出。
平均⼤陆的植被图给⼈们提供了世界植被类型模式分布的状况,表明了植被类型分布与⽓温和降⽔的关系。
⽬前已有许多推测植被类型变化的⽓候指标,最早使⽤的是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量,其后应⽤较⼴的如格⾥⾼⾥耶夫和布迪科创⽴的太阳净辐射们的组合较好地反映了以植被特征为代表的⾃然地带规律。
当q<0.3时形成苔原,0.3<q<1.1时随R值减少依次更替为从热带到寒温带分布的森林,1.1<q<2.3时为热带与温带分布的草原,q=3.4则为半荒漠与荒漠的分界标志,但它们都限于⼀定的R 值条件内。
1976年,⽇本学者吉良根据温暖指数(WI),划分以下各带:WI=0 极地永冻带 WI=85-180 暖温带WI=0-15 寒带 WI=180-240 亚热带WI=15-45 亚寒带(寒温带) WI>240 热带WI=45-85 冷温带(中温带)吉良还根据温暖指数、柯本指数K,桑斯威特(C.W.Thornthwaite,)的PEI和爱斯特隆(? ngstr” om,A.)的CIH三者结合作为湿度指数,以北半球为例,划分为五个带,表⽰热量、⼲湿度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表5-5)。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ppt课件

被区域
湖盆、谷地
10~800
气候极端干燥、冷热变化剧烈、 风大沙多
500~4000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4
5
1.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 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 的延续部分。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 山峰接近1400米。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 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持续日均温>10℃之 总和)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 400-600毫米。由于生长素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山地下部为棕色森林土,中上部为灰化棕色针叶林土,均 呈酸性反应。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主要代表城市:黑龙江省:漠河
▪ 主要城市:山东、河南、陕西西安、山西、河北、 北京
13
常用园林植物
▪ 乔木:雪松、油松、樟子松、白皮松、华 山松、刺柏、圆柏、云杉、银杏、毛白杨、 悬铃木、垂柳、紫叶李、国槐、栾树、榆 树
▪ 灌木:大叶女贞、沙地柏、黄杨、紫叶小 檗、金银木、月季、连翘、黄刺玫、榆叶 梅、紫荆、紫薇、棣棠
▪ 花卉地被:麦冬、二月兰、野牛草、鸡冠 花、玉簪、鸢尾、三色堇、美女樱、葱兰
▪ 2)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分布于阿拉善东部、河西走廊一带和
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东部以猫头刺、 油蒿沙漠以及藏锦鸡儿、三瓣蔷薇、 沙冬青、四合木沙砾质荒漠和戈壁针茅、 矮半灌木荒漠化草原为代表。偏西 以白沙蒿、沙拐枣沙漠,珍珠猪毛菜、 琵琶柴砾漠和白刺、盐爪爪盐漠为代 表。本带属灌溉农业区,基本是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糜子、马铃 薯、水稻和少量玉米、高粱、大豆、胡麻等, 有些地方还勉强可种棉花。果 树有枣、梨、苹果、桃、杏, 瓜类有西瓜和白兰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植被区划学院:林学院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姓名:***学号:**********中国植被区划一、几个定义植被:一定地区中植物群落的总体。
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植被受纬度(热量条件)影响所呈现的南北向分布规律。
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植被受经度(水分条件)影响所呈现的东西向分布规律。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受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影响所呈现的垂直分布规律。
植被区划:在一定地段上依据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特征等划分出高、中、低各级植被组合单位。
二、中国的植被类型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地带;温带草原地带;温带荒漠地带3、植被区域基本特征I.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我国称寒温性针叶林,系指主要分布于寒温带及中、低纬度山地的针叶林。
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它们在欧洲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为普遍,构成一条非常明显的针叶林带。
它们的北方界线就是整个森林带的最北界线。
针叶林分布区的气候比夏绿阔叶林更具有大陆性的特点,夏季温凉,冬季严寒,最温暖的七月平均气温10℃~19℃,最冷月份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为3℃,在我国东北地区达-20℃,在西伯利亚甚至降至-52℃,一年中温度超过10℃以上的只有1—4个月。
而严寒月份连续2—3个月,在雪被不多的地方,经常有很厚的冻土层。
一般说来,植物生长期是很短的。
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
针叶林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外貌非常特殊,很容易和其他森林类型区别。
由于组成的优势种不同,外貌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由云杉属(Picea)和冷杉属(Abies)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可以见到圆锥形和尖塔形树冠;由松属(Pinus)组成的针叶林,树冠呈近圆形;由落叶松属(Larix)组成的针叶林,树冠塔形而稀疏,因其冬季落叶,极易与云杉林和冷杉林相区别。
由于云杉和冷杉是较耐阴的树种,所以云杉林和冷杉林比较郁闭,林内比较阴暗,有时候称它们为“阴暗针叶林”;松树和落叶松比较喜阳,组成的针叶林也较稀疏,林内较明亮,因此把这类森林称为“明亮针叶林”。
针叶林另一特征,就是群落结构非常简单,乔木层常由一个树种或二个树种组成,林下常有一个灌木层,一个草本层和一个苔藓层。
冷杉、云杉林,由于冷杉、云杉系耐阴性强的树种,树冠稠密,分枝低垂;所以林内比较阴湿,地表苔藓层很发育;相反,下木发育微弱。
草本植物在这特殊条件下,也形成一系列生态特点,1)进行营养繁殖;2)具典型的白色花朵;3)有一些植物具常绿叶子,4)无春季短命植物。
组成冷杉、云杉林的主要树种有,欧洲云杉(Picea excelsa)、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紫果云杉(P.purpurea)、青杆(P.wilsonii)、雪岭云杉(P.schrenkiana)、云杉(P.asperata)、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欧洲冷杉(A.excelsa)、西藏高原东缘的岷江冷杉(A.faxoniana)以及喜马拉雅冷杉(A.spectabilis)等。
由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松一起生长并在西伯利亚低地上形成大片的,稍微沼泽化的森林,当地称为泰加群落(taiga)。
它的基本特点是阴暗、沼泽化和缺乏阔叶成分。
但广义的理解,泰加群落包括了欧亚大陆高纬度和高海拔山地的一切针叶林,其中也包括明亮的,非沼泽化的,含有少量阔叶成分的针叶林。
松林,系由松属中最耐寒的种类组成,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山地,我国仅阿尔泰山有分布。
组成松林的主要建群种有欧洲赤松(P.silvestris)、西伯利亚松(P.sibiricia)等。
松林不同于冷杉、”云杉林,林相明亮,甚至在干燥的松林中,有时可出现旱生植物。
落叶松林,亦称明亮针叶林,广泛分布于北纬48°。
以北的中西伯利亚,特别是东西伯利亚。
林冠稀疏透光,建群种属阳性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常在阳坡干燥瘠薄、粗粒质的土壤生长,沼泽化土壤也能生长,在气候极其干燥寒冷的地区也能生长,如我国大陆性较强的大兴安岭冷杉、云杉很少,但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形成了浩瀚的林海。
落叶松林的主要建群种在阿尔泰山还有西伯利亚落叶松(L. sibirica)、在青藏高原边缘还有红杉(L. potaninii)、西藏落叶松(L.griffthii)、在华北山地还有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等。
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针叶林带,由于气候和土壤从北到南的变化,针叶林本身的特征和组成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又可以把针叶林带分为四个亚带,(1)稀疏针叶林亚带,这一亚带的稀疏针叶林类似于相邻森林冻原亚带中的疏林。
这种疏林在欧洲主要由西伯利亚云杉和桦组成,在西伯利亚主要由落叶松组成。
但这里具有不出现于森林冻原亚带的西伯利亚松,在地被层中也没有典型的北极植物种和高山植物种。
(2)北方针叶林亚带,在大陆的西部以较郁闭的云杉林为代表,在西伯利亚,除了落叶松林外,还有云杉、冷杉和西伯利亚松组成的针叶林。
(3)中部针叶林亚带,气候和土壤条件最适宜针叶树发育,所以泰加林表现得最为完整。
占优势的林型,在大陆西部以云杉林、云杉冷杉林为代表,在东部占优势的为松林和云杉、冷杉、西伯利亚松组成的针叶林。
(4)南方针叶林亚带,这一亚带在南部与针阔叶混交林带接界,它不同后者之处在于,河间地段的基本林型为掺杂着榆属、椴属和槭属的一些种的云杉林和云杉冷杉林,并不是栎林。
我国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的东缘以及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山地。
大、小兴安岭的针叶林,是泰加林的南延部分,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组成纯林;小兴安岭以冷杉、云杉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组成。
其他地区以云杉属和冷杉属的种”类组成亚高山冷杉林、云杉林和落叶松林。
这些都是我国被覆面积最大,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森林。
它们合起来约占全国森林的33.8%以上。
II 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域针阔叶混交林是针叶林和夏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
在欧亚大陆形成一条不连续的混交林带。
在这个带的显域条件下,一般分布着栎属(Quercus)、槭属(Acer)、椴属(Tilia)和其他阔叶树种,它们与云杉(Picea)、冷杉(Abies)、松属(Pinus)一些种生长一起,组成这类森林。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差异,混交林的优势种也极不相同。
在欧洲,因为冬季不太冷,一月份乎均气温-5℃到-14℃,还有雪被覆盖。
夏季较温暖,七月份平均气温在10℃以上,但不超过22℃,降水又充足。
组成混交林的主要优势种,针叶树有欧洲云杉(Piceaexcelsa)、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白冷杉(A.alba)、欧洲落叶松(Larixdecidua)等;阔叶树有欧栎(Quercus robus)、欧山毛榉(Fagus silvatica)。
此外,还混生有桦状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光榆(Ulmus laevis)兴山榆(U .scabra)和槭属、梣属、椴属的一些种。
在灌木层中有忍冬属、榛属、鼠李属等等。
在亚洲,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东部山地,苏联远东沿海地区和朝鲜北部,以我国东北为主要分布区。
分布面积比欧洲小。
这里属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一月份平均气温可达-30℃,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并集中在夏季,加以夏季气温较高,如七月份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所以,针阔叶混交林的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林相葱郁。
主要建群种有红松(Pinus koaiensis)、沙冷杉(Abies halophylla)等,伴生多种落叶阔叶树种如紫椴(Tilia amurensis)、糠椴(f mandshurica)、枫桦(Betula costat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裂叶榆(Ulmus laciniata)、黄蘖(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
由于树种组成较复杂,群落结构也呈现相应的特点。
通常乔木层可分为2—3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也比较发育。
灌木层主要为较耐阴的毛榛子(Corylus mandshria)、山梅花(Philadelphus schrenkii)、朝鲜越橘(Vaccinium koreanum)、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等,草本植物也非常丰富,但随生境而异。
在北美,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地区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山坡上,它具有从加拿大针叶林向夏绿阔叶林过渡的性质,乔木树种比欧洲丰富,类型也具有多样性。
III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它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
主要分布在西欧,并向东伸延到前苏联欧洲部分的东部。
在东亚,见于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前苏联的滨海州。
北美洲的东部和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亦有分布。
落叶阔叶林分布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但与草原地区气候比较,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至少有4个月的温度在10℃以上,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6℃。
年降水量约500—1000毫米。
我国的落叶阔叶林受季风的影响,气候夏热冬寒比较明显,而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由于植物生长季节内具备了合适的水热条件,中生植物得到繁盛发育。
组成落叶阔叶林的许多乔木,具有宽大的叶片。
例如山毛榉属(Fagus)、栎属(Qercus)中落叶的种类,槭属(Acer)、椴属(Tilia)、梣属(Fraxinus)等等。
也有一部分夏绿乔木,具有小的叶片,例如桦属(Betula)、杨属(Populus)的一些种,赤杨属(Alnus)、柳属(Salix)等。
这些乔木组成的森林又称为小叶林。
夏绿阔叶树,叶的质地较薄,无革质硬叶现象,通常无茸毛,呈鲜绿色,冬季完全无叶,春季重新抽出新叶;至夏季,由鲜绿色叶子组成郁闭林冠。
因此,这类森林在外貌上具有极为明显的季相变化。
此外,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芽有坚实的芽鳞,也常受树脂保护。
这些森林层次结构也比较简单清晰。
通常乔木只有一层或二层,由一种或几种树种组成,林冠基本上在同一高度,形成一个绿色的波状起伏的平面。
乔木层之下,有一个灌木层和一到三个草本层。
草本层在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冬季由于不利的气候条件,虽然因乔木落叶而林内光照充足,但草本植物都已结束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活期,并以根茎、鳞茎、块茎的形式隐藏于土壤中,因此在整个冬季森林是明亮的。
到了春季,当乔木还没有抽叶,或刚抽叶的时候,林下类短命植物,非常迅速地抽叶开花,花朵具非常鲜艳的颜色,个体数量很多,构成了显著而美丽的草本层。
到了夏季,当乔木长满叶子,形成郁闭的林冠时,光照强度大大降低,这些春季多年生短命植物,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生活周期,地上部分逐渐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