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doc 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2003-05-2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定的100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74户有效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6.8%。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4.1%;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5户,占调查企业的47.3%,2002年资产总额为37.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小型企业31户,占41.9%,2002年资产总额为12.3亿元,从业人员0.4万人。其余8户企业未划型;从地区分布看:52.7%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14.9%、10.8%和 6.8%,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仅占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调查企业2002年资产总额达到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主营业务收入为34.4亿元,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但由于11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14.9%,使得调查企业盈亏相抵后仅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陕西百特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五0五药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铜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大,三户企业当年共亏损0.23亿元。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增加,2002年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二是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和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上升了12.3%;三是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1%,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随之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三)、负债水平适度,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保守的经验判断认为一般不应高于50%,国际上一般公认60%较好。2002、2001年调查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分别为47.4%和49.3%。这说明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还有相当的借贷融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3%,高于国际公认标准。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都应保持在100%以上。2002年调查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较上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见表一)。这表明我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偿还流动负债能力和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增强。
表一:
(四)、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调查企业注册资本金合计66.6亿元。其中,国有资本为3.1亿元(包括1.5亿元国家法人资本),占总资本的4.65%;集体资本为0.5亿元,占总资本的0.75%;法人资本56.8亿元,占85.29%;外商资本0.3亿元,占0.45%;个人资本5.9亿元,占8.86%,其中高层管理者出资 1.8亿元。显而易见,法人资本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在数量上不具有控制性,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动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力资源的配置,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调查企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员共0.4万人,占16.8%;熟练工人达1万人,较上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同时,技术人员和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分别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7.9%和23.9%,与往年相比呈现增长态势。这一结果显示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趋势。
(六)、企业分配制度多样化
我省中小企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由过去单纯的按劳分配变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绝大多数企业都改变了过去的固定工资制,实行了年薪制、岗位技能工资制等新的工资分配办法。调查企业中,25.7%的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43.2%的企业经营者持有股权、股票期权;91.9%的企业实行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40户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占总调查企业的54.1%。实行员工持股分配制和工资集体协商制的企业分别为
15户和10户,占20.3%和13.5%。实现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对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股权股票期权和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使企业经营者和核心人才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劳动报酬,增强了企业动力,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企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调查企业的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在2002年为1.9亿元,人均收入0.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7%,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收入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劳动报酬占三成以上,显示出成长型中小企业使用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
(七)、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截至2002年底,91.9%的调查企业为公司制企业,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调查企业中,67户企业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人到位率达到90.5%。其中,出资人法定人数为1人的企业有4户,出资人为2-5人的为37户,5人以上的为26户。同时,企业自主经营权得到有效落实。64.9%的企业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14.9%的企业总经理按出资额决定;8.1%的企业总经理由主管部门任命;6.8%的企业总经理由政府部门提名,董事会聘任;由社会公开招聘总经理的企业占4%。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的任命以聘任制或民主选举制为主,政府部门、上级组织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总经理的产生干预较少.调查还显示,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总经理具有独立的人事任免管理权。有50%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任命的,23%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由总经理自主决定,13.5%的企业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中层管理人员,需要报主管部门批准任命的企业仅为4户。
(八)、企业经营者素质较高
从年龄结构看,调查企业总经理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40岁及以下的22人,占29.7%;41-50岁之间的38人,占51.4%;51岁及以上的为14人,占18.9%。从文化程度看,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总经理为50人,占67.6%。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2人,硕士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35人。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为20人,占27%,大专以下学历的为4人,比例为5.4%。从工作经历看,企业总经理从事管理工作平均年限为14.2年。其中35家企业总经理是在五年内被选拔担任此职务的,任现职5-10年的为27人,任现职10年以上的为11人。可见,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者年龄构成以中年为主,且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整体素质高。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
首先,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机制灵活,投资周期短,适应能力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的优势。
第二,中小企业更易硬化预算约束。所谓硬化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软化预算约束的概念。预算约束软化,是指由于受国家的保护,企业往往无视预算约束,不计成本收益地盲目扩张,从而导致低效的行为。这在我国是经常出现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中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