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系别:教育科学系姓名:贺双学号:201071583

内容摘要: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是学前教育史上两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形成、发展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儿童的看法、对儿童学习的理解各有鲜明的特点,但又异中有同,把两位教育家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把握历史脉络,重审历史价值,以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幼儿教育。关键词:儿童;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学前教育史是整个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鼻祖式人物的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和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对于整个学前教育史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福禄贝尔作为“幼儿教育之父”,在19世纪便创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创了近代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乃至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其后的蒙台梭利受到了法国教育家卢梭、哲学家伯格森及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等人的影响,同时结合了现代实验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以“科学的教育学”理念创办了“儿童之家”,开创了独特的蒙氏教学法,成为了学前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幼儿教育思想家。本文将针对两人在幼儿教育理论上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研究。

虽然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所处的年代不同,但两人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s,1712-1778)的自然主义的影响。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要求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和强迫,因而强调在儿童的角度重新认识儿童的价值,承认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其存在是自然的客观规律。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在卢梭的这种“内发论”观点上都持赞同的意见。福禄贝尔认为既然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那么人性一定是向善的。因此教育要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出发,反对“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①蒙台梭利也提出了儿童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内在生命力,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②,这种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遵循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卢梭认为儿童也是发展变化的,且儿童的发展变化体现在阶段性上,“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的程度, 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③与卢梭提出的儿童身心具有发展性相一致的是,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也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蒙台梭利不仅提出要

①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6.

②蒙台梭利著,江雪译.蒙台梭利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80.

③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1).

遵循儿童的内在发展潜力,而且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吸收性心理”,使其与“有准备的环境”密切接触,建立情感联系,从而获得各种音响和文化。受到卢梭“回归自然”以培养“自然人”观念的影响,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活动本能和兴趣需要,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儿童自流、任其发展,而是指教师、父母和其他成员应为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运用正确而行之有效的手段,顺应儿童的自然性向,促使儿童健康、茁壮的成长。蒙台梭利进而主张儿童应多到大自然中从事自由活动,以便脱离认为生活的束缚,发展儿童的智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预见性。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下面就二者的学术背景、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学术背景

福禄贝尔出生于德国中不图林根一个牧师家庭,幼时成长环境不幸福,早年丧母,缺少关爱,于是他将大多数时间用在思考上,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另外早年生活中家庭的宗教气氛及其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养成其宗教精神及对探索自然发展规律的兴趣。他认为人、自然、上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①所以一切事物的命运和使命就在于展现它们的本质,即展现它们的上帝精神,人也不例外。所以人类首先须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性,最终认识上帝。教育的实质就在于是人能够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他把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说成是上帝精神的象征和揭示,这种世界观的唯心主义倾向,使其教育理论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天主教徒家庭。1896年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从而进入精神病诊所主要从事低能儿童的治疗工作。之后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②而后她开始从事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蒙台梭利逐步转向正常儿童的幼儿教育,并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即“儿童之家”。医学背景出身的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建立在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及心理发展,特别注重儿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发展其能力。二、理论基础

①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2.

②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方法[M].1964年纽约英文版,31-32.

福禄贝尔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尤其是费希特的“行动哲学”,谢林的自然哲学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哲学思想的影响。早起进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也被他利用来解释学前儿童的发展问题。同时受到宗教影响,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故许多观点充斥了符号及谜样的象征哲学意味。

蒙台梭利虽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其教育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其宗教唯物主义色彩远较福禄贝尔为轻。且蒙台梭利受生命哲学的影响,其核心思想是竞争,其“竞争论”是生命以其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主张每周带孩子出。从教育思想的渊源来说,裴斯泰洛奇的方法为其基础,而后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及教育经验加以改进、发展与扩充。

三、教育目的

福禄贝尔受到谢林的统一哲学的影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幼儿内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的上帝精神表现出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和推动这一过程的实现,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而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双重的,包含了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通过创造有准备的环境来帮助个体自然的发展,健全个体的人格,使个体对社会这个环境做好准备,进而达到创造和平社会的最终理想。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幼儿内部具有某种天生的特质或精神,而区别比较的细微。福禄贝尔认为教育就是唤起幼儿身心深处的本源教育就是不要对幼儿的这种自我发展进行阻碍,儿童自然地就会追随自己的天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本身已经具备了需要教育的内容。而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创造环境来帮助个体发展,个体本身具有的仅仅是吸收性的心智,教育就是去满足幼儿惊人的吸收力。如果打个比方来说,福禄贝尔眼中的儿童就像是泉眼,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拨开被阻塞的泉眼,不去阻碍泉水的涌出,泉水就会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而蒙台梭利眼中的儿童却像是一块具有超强吸收力的海绵,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把准备好的教育内容让海绵吸收进去,儿童本身并不具备教育的内容,具备的仅仅是很强的吸收教育内容的能力。

四、教育原则

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都把儿童看作处于一个不断连续发展的过程之中的,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点是有必要提的,他把人类初期的发展氛围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其研究的重点。福禄贝尔认为各阶段其侧重点不同,学习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婴儿期应该注重感官的教育;幼儿期是真正教育的开始,这个阶段养护和保育减少,要加强智育;少年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