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顺序教育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五年级所授科目:语文授课教师:陈宇-

课次:上课时间:-2014年1月---日-----时-------分

教学目标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难重

对写作顺序的判断。方法运用。通过阅读技巧的传授,可以对写作顺序的答题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授课内容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读了这个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你还知道其他读书的故事吗?

阅读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

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例文一: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

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应对方法:

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

在叙事为主的文章或段落(如例文一),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

我们家的奏鸣曲

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

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应对方法:

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还有些记事的文章(例文二)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

化的词语来分段。

解析: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

老师不在,原本安安静静的自习课闹翻了天。有的拿出平时随身携带的五子棋,两个一伙,三个一群地下了起来;那些漫画迷们也不失时机地掏出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还有的早已翻开了歌本,忘情地哼了起来。突然,班主任来了,教室里顿时就鸦雀无声了。班主任严厉地教训了我们,我们都感到很惭愧。

题目:

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应对方法:

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有些文章中的段落(段落中的语句)之间常常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例文四),这时我们可以按照段落(语句)之间的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关系或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划分段落层次。

解析:

有的在下象棋;

教室闹翻了天有的在看漫画书;班主任来了,教室顿时鸦雀无声。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我们。

还有的在哼歌;

首先,这段话总说了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闹翻了天;

接下来,文章分述了教室里热闹的具体表现;

最后叙述了结果:经过班主任的批评,大家认识到了错误。

牛刀小试: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