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1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这本书籍是开学初到图书室精心挑选的一本好书籍, 书名是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
说到书籍我校教科室朱主任每次都在会上说到,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教师们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
我们作为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多读书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 是吸取各种各样知识的经验,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目标。
最近我一直在认真地拜读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的这本书, 从中吸取他课前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整本书来看给我的感觉就是华老师勤奋好学。
找到俗语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 有独特的色彩和光亮, 有丰富而深层的意蕴。
我认为最成功的就是他把学生真正推到教学的核心地位, “让学生像呼吸一样自由。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 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
华老师的数学课, 学生兴奋, 有激情, 思维活跃, 有创见。
教学中体现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 注重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活动设计,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看华老师的教学, 再来对比自己的教学, 觉得自己可以在以下方面来努力:1、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
学生学习知识的难点才是我们解读教材的出发点, 为什么孩子们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怎样解决它?这是我们在解读教材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我在备课《抽屉原理》时就深入思考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什么, 再借鉴了同行的解决方法, 在实际上课时就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要始终对学生充满诱惑力, 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充满诱惑力的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的课堂, 每个学生会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而不应该是看客。
这就要求自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 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 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5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1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 翻阅起来。
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 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 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
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 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
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 关键看思维的含量, 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确实, 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
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 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 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
他很高兴, 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 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
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 开始设密码, 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
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 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 再组成最大数, 最小数, 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 再组成最大数, 最小数, 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 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 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 而是兴致勃勃, 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
看了这篇, 我深感佩服, 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 甚至下课了, 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
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 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 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 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 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 从迷宫中走出, 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篇一:《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读后感《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读后感初识华老师的文采,是因为自己必须回去上一堂数学活动课,回去网络上百度了有,结果只有华老师的一篇,虽不见踪影其听课风采,但是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窥见其功底之浅,见解之独有。
此后,就特别高度关注这个人。
在千课万人展示活动中,他那堂《三角行三边关系》,深深地折服了我,别出心裁的设计,让我叹为观止,看到他的书,就抢了一本,带回家好好品味大师的巨作。
这本《我这样教导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记录了华老师精彩的12文言,从课前的选题、慎思,课堂实录,专家评析三个方面去解析每一堂课的去由,启发的起源,课中所搞的调整和不懈努力,以及专家给与的确实,给了我们一些自学的平台,使我们更加高度关注平时的教学源于生活,而又低于生活。
这些课,无不浮现华老师独有的教学风格,富于个性魅力的教学课堂。
华老师是一位智者,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生宽以待人,对课堂那是精益求精。
他的课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创造性。
每一堂课,他都跟别人上的不一样,都比别人上的更耐人寻味,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功底,每一堂课都可以看出他才华横溢。
例如《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这课,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开车,真的这就是最平时不过的问题了,但是华老师却可以从生活中提炼出学生须要的科学知识。
精心的准备工作,使我这个数学老师也乐不思蜀地跟著他一起自学。
《恳请把题目深入细致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孩子们明白读题的重要性,对这篇中的结尾引入部分特别观赏,也很想要回去自己的教室回去尝试一下,使自己的孩子也能在这种气氛下,病毒感染自学的快感。
华老师的课,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心中的喜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品读这些文章,希望从中有所收获,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
篇二:我这样教导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读后感严莉要关华应龙着的《我这样教导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一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多篇)
《我是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我是这样教数学》读后感近日在长沙参加湖南省数学研讨会并拜读了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实录《我是这样教数学》一书。
书中收录了华应龙老师12节教公开教学的课前思考、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和专家的评价细细读来收获颇多。
透过华老师的这些课我看到了他课堂教学中独特的色彩和丰富而深层意蕴。
他把学生真正推到了教学的核心地位把枯燥的数学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
他的课堂里学生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创见。
更重要的是他把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因而得心应手驾驭自如期间充满着创造。
他在课堂上就是一个高效的组织者、探究的引领者、谦和的合作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课堂教学的特点那就是:智慧的课堂。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教育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
我将会把华老师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语教学中求真、务实、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智慧的小学语课堂教学的探究者。
我和所有读了这本书的老师都是带着诸多的思考与感叹带着对华老师的敬佩走出这本书的。
在老师们的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分别是:“感谢差错、善待差错”、”;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千金难买回头看”、”;圆的认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课前的慎思”、”;课后的反思”“细节成就完美”等等。
很多老师被华老师渊博的知识、巧妙的课堂设计、爱思考爱钻研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所折服更为他高尚的为”;人师”的品质所感动。
有的老师准备再去细细品读这本书;有的老师感叹说当华老师的学生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有的写道:读着他的故事听着他的思考我明白教育没有学科界限只要心在教育坚持学习与反思教育的智慧就会和我们不期而遇;有的年轻老师表示:我将用这篇章鼓励自己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努力做一个简单平实和勤劳快乐的种地人。
《我这样教数学》读书心得
《我这样教数学》读书心得假期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
此书详细的记录了华老师的课堂教学。
每节课都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来描述。
我认真阅读后,顿生感慨与敬意之情。
下面说说自己读后的点滴感想:一、华老师课堂语言丰富精彩。
在他的课里,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
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的。
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角来比,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我提议大家再次鼓掌!”“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
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
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乐观地迎接挑战。
华老师认为:教和学是一回事,设计一节课,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
最根本的是要考虑“教什么”的问题。
内容决定形式,教首先是因为需要教。
备课时,对于教学内容和环节,我们应该多多地追问“为什么”。
比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只是多问了两个为什么,顺着学生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
华老师备课前的问题与困惑是:1、我们让学生测量了各种各样的角,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了吗?2、“角的度量”一课教学法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3、我们的教学法有三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
以前我们只是教量角的知识与技能,这节课可以给学生什么样的方法和思想呢?围绕以上问题,华老师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思考消化,和老师们交流,比较选择等等过程,最后定出了角的度量一课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开展教学:华老师是乐观的人,乐观的面对挑战。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我这样教数学》是华应龙教授编写的一本关于数学教育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华应龙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学经验,分享了他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心得与理念。
通过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探讨数学教学的方法和重要性,华教授倡导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华教授强调了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他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一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
他指出,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华教授提倡“数学会议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课堂展示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教授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他认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兴趣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为此,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和建议。
比如,他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实践,通过观察、发现和实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数学等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他还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通过这些方法,华教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真正喜欢和热爱数学。
此外,华教授还在书中强调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他认为,数学思维是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关键。
与传统的机械运算不同,数学思维要求学生从更深入的层面去理解数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此,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比如,他提倡数学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他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我这样教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著作,书中介绍了他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理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对数学教育的思考有了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体会。
华应龙老师在书中提倡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他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相比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运算,华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给出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索数学的真谛。
华老师讲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提倡让学生多用心去感受数学,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应用公式和算法。
他用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说明了如何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等,这些方法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
此外,华老师也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他鼓励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他讲述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使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华老师的教学理念很有启发性,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和技巧。
他强调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我这样教数学》,我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我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很重要,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总之,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帮助我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这本书不仅适合教师和教育从业者阅读,也适合学生和家长阅读,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2023年我这样教数学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我这样教数学——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近日,我拜读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
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
每节课都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来描述。
华老师的课总给人一份启迪,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功底成绩了他的智慧课堂,进而让学生进行富有思考的学习。
初探目录,涉及中高年级的案例较多,结合自身教学情况,重点思考了(多位数减法练习课)这一案例。
二年级下册的内容重点涉及“两三位数加减法〞,重在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推出整十〔百〕数加〔减〕整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鼓舞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练习过程中逐渐优化。
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笔算减法的难点是隔位退位,结合加、减法的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方法,恰当把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对于计算练习课的处理,华老师提出“千金难买回头看〞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觉问题,鼓舞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规律;巧设圈套,引诱学生乐此不疲地投入练习;借助“黑洞〞鼓舞学生再思考。
一、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既要深刻钻研课标,也要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深刻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华老师依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灵敏运用原教材后的数字游戏,有机地纳入练习课内。
使枯燥的变得不枯燥了,被动的变得生动了,课堂气氛立刻活泼起来。
二、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练习课的的质量取决于什么?在肯定题量的根底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华老师把这种价值取向,用“千金难买回头看〞这句话传达给学生。
“回头看〞的目的是要发觉问题,发觉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习题设计具有趣味性、放开性和针对性过去的练习课是老师出题学生算,现在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做,且各不相同。
这种挑战性的练习,目标明确,形式新颖,空间很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3篇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3篇第1篇:《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给你一篇《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翻阅起来。
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
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
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确实,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
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
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
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开始设密码,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
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而是兴致勃勃,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
看了这篇,我深感佩服,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甚至下课了,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
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迷宫中走出,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一)王苗读完《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我能感受到华应龙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努力着。
本书收录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每节都有独特的教学设计,每篇课例都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四个方面。
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
下面来谈谈自己读后的点滴感想:1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教师适时恰当的口头评价是实现“再创造”的催化剂,在华老师的课上,妙语连珠的评价语言比比皆是,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在第一课《角的度量》里“哟,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而我的评价语还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空乏的定论式语言阶段,只因华老师的评价语言在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时刻不忘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且目标把握得非常准确,到位。
2独特的教学设计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为例,不仅让练习课生动活泼,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而且充分的让学生练习了多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上课开始并不像往常的教学一样,先回顾所学知识,然后板书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不仅达不到练习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华应龙老师打破往常教学,以小明带密码箱参加夏令营的画面,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我设什么样的密码好呢?”小明爸爸说:“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做完游戏你就知道什么密码最好了。
”看到这里,连我对此都感到好奇,就别说孩子了,不管是知识新授还是练习,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是引导儿童教学学习的第一要务。
2024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作为数学老师,你喜欢数学吗。
华老师这个看似毋庸置疑的问题却不禁让我扪心自问起来,我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这门学科吗。
如果不是对数学的热爱,华老师不会从研究数学学科到对数学哲学的深思。
如果不是对数学的狂热,他不会为了一个数学课例把它的内涵要义延伸至看似与之毫不相干的领域。
若不是对数学的痴狂,他不会从思考中寻觅到数学的____花园。
我喜欢他《找次品》中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我喜欢他在《数学黑洞》给孩子们心中播种探索思考的种子。
他的课堂朴实无华,却透露出大智慧。
他说美妙的教学就是一场难忘的初恋,我时刻找寻着这种感觉,可是的确像大多数年轻老师的感受一样我待学生如初恋,学生虐我千百遍。
这样的感觉的确困扰着我们,而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也想通过一些捷径更快地成长,更早地接近初恋的感觉。
华老师仍然用他朴实的笑声解答着我们的疑惑,仍然是两个字读书。
读各种各样的书,与数学专业有关的无关的,有用的没用的,甚至某些启迪心智的杂志。
在这个速度飞快的社会,每个人都想用最快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精选对自己有用的,剔除没用的。
每个人似乎都成为了急功近利的傀儡,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忘了怎样停下来思考。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并不幸福,常常喊累,常常在该休息的时候还在想着我该怎样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教学工作何尝不是呢。
别说看各种各样的书,我们甚至都不想花时间在本专业的书籍上。
每天忙碌着看教参,备课,改作业,辅差……正如华老师所说,我们每天做了很多事,很忙,很累,可是累的根源是什么呢。
还是两个字思考。
没有思考的数学教学,尽管给自己的规划看似很清晰,仍然像只无头苍蝇。
看无用的书,在教学设计时,有时猛回头可能会在无用的书中找到灵感。
热爱数学,你便总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生活,思考生活。
而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所以数学中的素材总要在生活中掘取。
这也就是____老师爱看书,爱停下来思考的原因了。
这也不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吗。
2023年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2023年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我这样教数学》是华应龙老师写的一本著名的数学教育类书籍,被广大教育者和学生所推崇和喜爱。
在这本书中,华应龙老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在2023年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和体会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华应龙老师在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知识,而华应龙老师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他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和发现规律,在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只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并取得好的成绩。
其次,华应龙老师在书中提到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和锻炼。
他认为数学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种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华应龙老师介绍了一些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策略等。
他还提到,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练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并非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更是一种灵活思维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要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此外,华应龙老师在书中还谈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他强调数学是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能够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问题,向读者展示了数学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他的教学方法不仅注重数学的抽象概念和公式,更注重将数学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我对数学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我这样教数学》后感想
读《我这样教数学》后感想读《我这样教数学》后感想《我这样教数学》与《我就是数学》是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两本作品。
在听说它们后我就买下了这两本书,由于自己读书较慢,平时用零散的时间读这样的书总觉得不过瘾,坚持把它看完,又怕耽误自己的工作。
之前读了本《我就是数学》,而这一本一直搁置在书架上,迟迟未打开过,趁这次暑假有时间赶紧拿出来学习。
这本书是由华老师的12节公开课以及与这些课有关的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评析组成的。
看了这些课,我主要有两点感受:一是人们说了千百遍的一个话题——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节好课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1、好的数学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2、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3、好的数学课是引人思考的课;4、好的数学课是体现数学本质的课;5、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露的课;6、好的数学课是处处体现生活原型的课;7、好的数学课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课;8、好的数学课是将“概念”“概念化”的课。
二是设计好课和驾驭好课需要教者的智慧。
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华老师的智慧首先体现在他对学生的认识和发现。
他发现学生是“尧舜”。
这种发现是基于儿童心灵的发现,在他的课堂上,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其背后的哲理是:人,尤其是儿童,就是一种创造性、超越性存在。
其次是他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在“教育”中,但未必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华老师认为应该像农民种地那样育人。
他说,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要像农民那样调整,因地因物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拔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致其性”,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
其三是他对教学的理解。
他把学生真正推到教学的核心地位,“让学生像呼吸一样自由”。
这种自由包括学生学得自由,还意味着学习不是技能的训练,而是智慧的生长,思维的发展。
华老师把教学、把学生的学习的真谛巧妙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教学像清溪那样欢畅流淌,像登山一样拾级而上,去高峰欣赏更阔大的美景。
2024年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2024年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我这样教数学》是华应龙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数学教育的重要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该书的读后感与体会。
首先,华应龙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理念。
他强调数学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老师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理念让我深受触动。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强调机械计算和死记硬背,导致学生们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而华应龙先生的理念却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华应龙先生在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技巧。
他提出了“启发性教学法”,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从问题中发现规律。
他强调了启发性教学法的实践性,主张运用各种教具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我在阅读中深感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教学设计、问题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我还对华应龙先生在书中强调的数学教学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书中提到“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发展数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思维不仅是求解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华应龙先生提出的数学思维方式,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思维等,深受启发。
我深深地认识到,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点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并未得到重视。
此外,华应龙先生还在书中介绍了许多实际的数学教学案例和体验。
这些案例和体验,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数学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
这本书中一共展示了华应龙老师12节数学课,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学生们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自己的主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实录,我能感受到学生们都在华老师的课堂中获得了主体性,获得了“智慧”。
这样的课堂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
一、快乐课堂,学生顺畅“呼吸”。
华老师的数学课堂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
只有学生主动地去学,积极的去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创造性的去学。
学习才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学生才会享受学习,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
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学生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创意,这和学生获得主体性的真切体验是分不开的。
在“角的度量”这一课例中,“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对于数学教学产生了一些思考。
当我看到这个标题: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不禁好奇,这样的课堂是多么轻松自得。
但是,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般的课堂呢?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华老师的学习活动遵循孩子们学习的天性,顺应孩子的思维展开的。
学生先试先量,先想先说,正确的地方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
而在学生已进入洞口,感觉恍惚若有光的时候,“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一语点破,是可以为学生的量角操作提供表象支持,促进学生更顺畅地“呼吸”的。
但是,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般的课堂呢?华老师认为教和学是一回事,应当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
顺着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如很多老师总结概括出“二合一看”等要诀,看似简洁,颇得要领,其实这是成人的偏好,要孩子们想象出这四个字背后的内涵是挺难的。
因为孩子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老师抽象概括出的词语反而增加学习的难度,老师附加的认知负荷挤占和压缩了学生生成的认知负荷,所以说我们原来的教法阻扰了学生自由地“呼吸”。
读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读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读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篇1《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教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里面的点点滴滴皆是他近十年来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总结及感悟,本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局部。
华教师的课堂胜利源于课前的慎思,连磕破了脑袋还能联想到中括号的妙用,甚让我拍手叫绝。
其中角的度量是一堂技能性的课给我的印象特殊深刻。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让学生困难地、枯燥地、机械地量各种各样的角,但是没能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而且生活中很多角都不须要量,因为大都是直角。
而华教师却很擅长视察与思索,他发觉了衣领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必须的角最终他以学生的视角来看世界,从儿童的生活中来找寻。
他思索能否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觉到量角的用处,最终,滑梯进入了他的视域。
这是地球人借助自身质量来玩的嬉戏,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小孩子必须都玩过。
要比拟,得有两个滑梯,反复思索后华教师创设了三个滑梯,这个设计既让学生感觉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缩短了数学材料与学生生活经历之间的距离。
借助这个滑梯,最终找到了既真实又好玩,还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
从华教师的教育随笔中可以看出,华教师的学问储藏相当丰富,无论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著作,还是目前流行的教育刊物,甚至于流行歌曲,他都能顺手拈来,这是一种功力的表达。
正是因为阅读广泛,华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才接近真实。
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真的令我佩服得心悦诚服了。
现实中,我自己总是埋怨没时间读书,时间都用在思索如何教学上了。
却不知道,我平常的思索根本上是在做无米之炊。
没有理论作指导,纵然,想破脑袋,得出的也势必是浅薄的东西。
该书中经常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华教师是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充溢才智的学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更加突显其人文文化的特质,对教育那份热忱洋溢执着,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这样教数学体会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读书心得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有独特的色彩和光亮,有丰富而深层的内涵。
书中全部都是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而且每一节课前都有教师的课前慎思、课后反思、以及专家的课后评析。
我津津有味的读着,几乎舍不得放下,因为文章写得特别真实、朴实,仿佛任课教师、专家们就在自己的眼前和自己娓娓道来,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反思、怎样评课,这其中的奥妙跃然纸上,深入浅出,通过研读这4节数学课,使我获益良多。
(一)看了华老师执教的关于“角的度量”一课,激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创设情境要别出心裁教材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
而往往我们在教学时创设的情境是不能贯穿整节课堂的,有时甚至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而在本节课中,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量角”情境。
“三个滑梯的不同之处怎样用数学的眼睛找出来?”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角度的不同;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角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
华老师通过形象地“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清晰表象,可谓独具匠心!2、知识建构要融会贯通我们在进行数学的时候,通常是分章节,分知识板块,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有时候教学一个新的知识时,我们常常会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分析与探索.这说明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教学时只有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和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学生在构建知识时才能做到融为贯通。
“角的度量”这一课所包含的内容有:认识量角器、探究量角的方法、体会量角的方法三个知识点。
但在华老师的课上涵盖的知识面却非常之广(并非只有这三点),但感觉广而不乱,脉络非常清晰,知识建构浑然一体。
全课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量出滑梯的角是多少”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思考、辩论、明晰的过程。
华应龙教学观后感
华应龙教学观后感篇一华应龙教学观后感最近有幸观看了华应龙老师的教学视频,哎呀妈呀,那感受,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华老师的课,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他不按常理出牌,也许在别人都想着怎么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的时候,他却在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平常的教学是不是太死板了?我记得有个细节,华老师讲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大家思考。
那场面,同学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我就在想,可能这就是真正的教学魅力吧,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去寻找答案。
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他不是那种一本正经、严肃到底的老师。
他会时不时开个小玩笑,让课堂气氛轻松起来。
比如说,他会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解释一个难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把问题给搞明白了。
不过,我觉得吧,华老师的教学虽然精彩,但要完全模仿可能也不容易。
毕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对吧?但不管怎么说,从他的教学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以后我也能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搞点新花样,让学生们更喜欢学习。
这一路观看华应龙老师的教学,真好!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更有动力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了。
篇二华应龙教学观后感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哇塞,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其实心里还犯嘀咕,不就是一堂课嘛,能有啥特别的?可看着看着,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华老师那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在带着学生们玩转知识的世界!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能把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把戏。
比如说,他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概念,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数学还能这么学!”我就在想,我以前咋就没想到呢?还有啊,华老师特别会鼓励学生。
哪怕学生答错了,他也不会批评,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然后改正。
这让我反问自己:我平时是不是对学生太严厉了?也许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引导。
课堂上,华老师的表情和动作那叫一个丰富,简直比演员还夸张。
学习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心得范文
学习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心得范文华应龙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的数学教学思想对中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
下面是我对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的心得总结。
首先,华应龙倡导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通过开展数学竞赛、解题讨论等活动,我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华应龙主张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他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艺术,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我经常利用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大大增加,他们乐意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另外,华应龙提倡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种全面的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等。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通过开展数学研究项目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进行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进度,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辅导。
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
感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读华应龙老师《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安康市一小郑常涛
对华应龙老师的教学风采就有耳闻,他是全国着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总想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华老师的教学风采,可遗憾不能实现。
去年,有幸加入了我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家强老师的工作坊,王老师为我们坊员发了一本华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
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这本专着,本书展示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以及与这些课有关的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
看了这些课,回答了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可是好课,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华老师教我们如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整本书来看,给我的感觉就是华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十分可嘉。
此外,书中华老师鼓励我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具有独特的色彩,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
”这便是我理解的本书的精髓。
在本书实例中,华应龙老师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让学生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华老师在课前慎思,重点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一、创设怎样的情境,二、如何认识量角器,三、如何渗透度量意识。
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华老师说的“教和学是一回事,应该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
”课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
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
作为老师如果每节课都能认真思考以上四个问题,我想教学就会达到高效,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去。
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会用这四个问题来指导课前的备课,相信一定会有进步。
通过学习华老师的这12节课例,透过华老师的这些鲜活的数学课表现出的特点,感受到好的数学课课堂教学应该是:1、好的数学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3、好的数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课;4、好的数学课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露的课。
在华老师的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思考的地方,以上只是凭我的理解一点粗浅的认识,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我们拓宽视野最廉价、最普通的方式,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在读书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今后,我将会把华老师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求真、务实、创新,力争成为一名快乐课堂,智慧课堂教学的探究者。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