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合集下载

如何区分光纤跳线,光纤尾纤和光纤连接器?

如何区分光纤跳线,光纤尾纤和光纤连接器?

光纤跳线VS光纤尾纤VS光纤连接器光纤跳线、光纤尾纤和光纤连接器这三个概念很容易被大家所混淆,很多朋友去购买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沟通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挑选到合适的产品,今天,我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光纤跳线?光纤跳线(Optical Fiber Patch Cord)指的是将设备连接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两端都有接头,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于连接光端机和终端盒。

光纤跳线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65μ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

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

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光纤跳线有哪些分类?光纤跳线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跳线,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跳线;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跳线、SC跳线、ST跳线、LC跳线、MTRJ跳线、MPO跳线、MU跳线、SMA跳线、FDDI跳线、E2000跳线、DIN4跳线、D4跳线等等各种形式。

比较常见的光纤跳线也可以分为FC-FC、FC-SC、FC-LC、FC-ST、SC-SC、SC-ST等。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 Patch Cables):常规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 Patch Cables):常规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使用注意①光纤跳线两端光模块的收发波长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光纤的两端必须是相同波长的光模块,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光模块的颜色要一致。

一般情况下,短波光模块使用多模光纤(橙色的光纤),长波光模块使用单模光纤(黄色的光纤),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②光纤在使用中不要过度弯曲和绕环,这样会增加光在传输过程的衰减。

光纤接头及配件介绍

光纤接头及配件介绍

尾纤盒
简介
光纤尾纤盒是尾纤与终端的连接设备,具有光纤固定、熔接功能,始终接光纤 的作用。光纤尾纤盒主要用于外线光缆光纤与设备尾纤之间的接续与存储可以 壁挂和落地安装使用。翌日目前使用的尾纤盒外观为盒体,采用冷轧钢板制造。
外观图
内部图
光缆中的纤芯与尾纤熔接 接跳纤至终端设备
接入光缆的纤芯
连接图
尾纤盒的配置

SC、ST或FC可选,建议FC

光纤接口为FC

光纤接口为FC
使用尾纤接头为FC/PC
配件介绍
跳纤 光纤连接器
尾纤盒
光缆接头盒
跳纤
LC/PC-LC/PC
ST/PC-SC/PC
ST/PC-FC/PC
SC/PC-SC/PC
SC/PC-LC/PC
FC/PC-FC/PC
跳纤一般是跳接光纤的简称。即一根光纤的两端都已有了接头。 设备到ODF、尾纤盒,面板到面板经常用到。 根据不同的需要,有FC-FC,SC-SC,FC-SC,SC-LC等等
FC
圆头螺口
金属
安装时需先对准卡口 后旋紧,密度高时, 安装不方便 容易折断 国内应用不是很广泛
ST MT-RJ
圆头卡口 卡接式方型,体积 与电话插头相当 滑扣
金属 工程塑料
安装方便 体积小,一头双纤,收发 一体,插入损耗低
E2000
ESON
FC和SC接头是最为常见的接头类型 工程塑料 带弹簧闸门保护,插针不

结论

应选择结构精密、插入损耗小、反射损耗大的光连接器, FC/APC或SC/APC
施工时应十分注意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操作者手的清洁


连接前,光纤接头、光法兰盘的软塑料帽不可打开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光纤连接器(又称光纤跳线)是在一段光纤两端安装连接插头,在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所谓“模”,是指以一定电磁波相位变化速度〈即相位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器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

FC型:金属双重配合螺旋终止型结构;ST型:金属圆型卡口式结构;SC型:矩形塑料插拔式结构,特点是容易拆装。

多用于多根光纤与空间紧凑结构的法兰之间的连接。

以上是指接头与光纤桥接器(法兰盘)之间的连接形式,这些结构主要任务是实现接头与法兰盘之间的坚固连接,并将两端光纤的轴线引导到一条线上。

其中,ST连接器通常用于配线设备端,如光纤配线架、光纤模块等;而SC和MT连接器通常用于光收发设备端。

按光纤端面形状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连接器插芯连接的损耗应该是越小越好,因此,对于活动接头的端面的要求标准比较高,以下是针对端面而制定的一些标准形式:PC型:端面呈球形,接触面集中在端面的中央部分,反射损耗35dB,多用于测量仪器;APC型:接触端的中央部分仍保持PC型的球面,介但端面的其它部分加工成斜面,使端面与光纤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使光耦合更加紧密。

当端面与光纤轴线夹角为8度时,插入损耗小于0.5dB。

窄带(155MB/S以下)光传输系统中常采用这种结构的接头;UPC型:超平面连接,加工精密,连接方便,反射损耗50dB,常用于宽带(155MB/S 及以上)光纤传输系统中。

光纤尾纤型号有哪些

光纤尾纤型号有哪些

光纤尾纤型号有哪些光纤尾纤又可称为尾线,常常被用于光纤终端盒内,用以连接其他光缆纤芯。

由于尾纤应熔接其他光缆,它有一端应是纤芯断头,而只有另一端才有连接头。

但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接头,光是它的多种类型就已经让不少人感到苦恼了。

接下来,店铺就将向大家介绍光纤尾纤型号。

光纤尾纤的常见型号有ST(卡接式圆型)、SC(卡接式方型)、PC(微球面研磨抛光)、FC型(圆型带螺纹)等等。

光纤尾纤型号——FC型光纤尾纤由日本研制的FC型光纤尾纤是以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命名的,这代表着着它采用了金属套、螺丝扣分别来对其外部进行加强、紧固。

作为连接器,FC型光纤尾纤的结构简单,操作十分容易上手,即使是新手也方便操作。

但其重大的不足就是它容易被微尘干扰,从而产生菲涅尔反射,大大削弱了插入损耗和回波回波损耗性能。

后来采用了球面的插针改进其对接端面后,才是这一性能得到改善。

光纤尾纤型号——SC型光纤尾纤这种光纤尾纤也是由日本研发,与FC型连接器采用了一样尺寸、结构的插针与耦合套筒,但它采用了矩形的外壳,并使用插拔销闩式来对结构进行紧固。

SC型光纤连接器拥有不少的优点,包括价格经济、能抗压、介入损耗波动小、操作简易等。

光纤尾纤型号——PC型光纤尾纤PC型光纤尾纤最被常用于电信营运设备中,它的特点是平的接头平面。

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为APC,被应用在广电与早期的CATV,尾纤头的端面略带倾角,这种微小的细节改动就能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

还有一种尾纤类型为UPC型尾纤,由于它的衰耗小于常规的PC 型尾纤,因此被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如一些ODF架的内部跳纤)。

光纤尾纤型号——SC型光纤尾纤除了插入损耗小外,SC型还具有重复性好、互插性能好、稳定性好等其他优点。

还需说明的是,大家也许还会看到以上型号的组合,如SC-PC、SC-FC等,这意味着光线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这种则被称为光纤连接器而非光纤尾纤。

不知道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光纤尾纤的分类有没有更清楚,还是被它弄得更糊涂了呢?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不同类型的尾纤接头拥有不同的性能,适用于连接不同的设备,大家可千万不要弄错了!。

尾纤跳纤的相关含义

尾纤跳纤的相关含义

尾纤、跳纤的相关含义尾纤又叫猪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

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尾纤一般是连接光缆用的,尾纤只有一个头,把光纤跳线剪断,一分为二就是尾纤!!连接器又叫耦合器,一般用在光纤盒,尾纤在光纤盒内连接耦合器一端,卡在光纤盒,另一段就连接光纤跳线!!耦合器也可以不用,只是为了防止尾纤容易损坏!!光纤跳线分单芯或双芯:单芯:一条光纤线,两个接头,监控用的都是单芯的,在一条线上负责信息的收跟发,这种叫单工传输!双芯:两条光纤线,四个连接头,网络用的都是双芯的,在两条线上负责信号的一收一发,这种叫双工传输的意思!连接头也分四种圆头的两种:螺纹卡口的是:ST头,主要是用于老方案里的光纤盒里用,螺纹卡口的固定性没有螺纹口的好!螺纹口:FC头主要用于监控系统,一般所有光端机都是FC口的方头的两种:大方头:SC头主要用于国内所有的光纤收发器,都是SC头的!小方头:LC头高精度,主要用于交换机的光模块,华为及思科的三层或是二层交换机或是其它特殊工控设备!先说一下如何计算光纤跳线及尾纤的使用量,这个问题对于初学者和从事弱电的朋友来说搞懂如何计算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先确定每对光端机只使用1芯光纤。

具体计算你按照下面的几个步骤来一一计算。

1.明确你共有几条光缆的路由。

2.每个路由上有几对光端机在使用,即每个路由需占用的光纤数3.确定你的预留备份光纤数是多少(这个由你们自行决定,可以六芯全留,也可以一芯不留)4.由上面可以计算出你所用光纤总数=使用光纤数+备份光纤数,熔接点=光纤总数*2,尾纤数=熔接点,跳线数=光端机对数*2+备份。

光纤跳线、尾纤、光纤连接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光纤跳线、尾纤、光纤连接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

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

尾纤又叫猪尾线,只有一端有连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先光缆从室外进来,光缆要熔接在光缆盒里,就是你说的终端盒,光缆的熔接是门技术,需要把光缆剥开,用尾纤与光缆里的细纤维熔接,熔接好放在盒子里,这样我们尾纤就出来了,光纤出来的头接在ODF上(一种架子,用耦合器连接)架子的另一侧也是用尾纤(说是光纤跳线也可以,其实尾纤就是做光纤跳线用的)出来,接在光电转换器上,光电收发器出网线连接路由器----交换机---局域网---主机。

在上面的步骤可以忽略光纤的配线架,尾纤出来后直接接在光纤收发器上,这样也不用耦合器了,耦合器就是将2条尾纤(光纤跳线连在一起的东西)光纤耦合器是用于两条光纤或尾纤的活动连接通俗称为法兰盘光纤终端盒是一条光缆的终接头,他的一头是光缆,另一头是尾纤,相当于是把一条光缆拆分成单条光纤的设备光纤熔接盒是两条光缆对接成一条长的光缆用的他们之间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光缆与光端机之间是通过光纤终端盒连接的,也就是光端机上只能插尾纤1关于终端盒和熔接盒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其中光纤的两个头熔接,只不过前者是光缆和尾纤的熔接,后者是光缆之间的熔接。

这个基本是对的接续盒和终端盒是一样的么?是不一样的接续盒是全密封的可以防水但是它无法固定尾纤,终端盒不防水,内部结构一边可固定光缆,一边可固定尾纤2 耦合器是连接光纤或尾纤的,只不过连接部分是活动的,不是熔接的。

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_解释说明

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_解释说明

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和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工程中,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和光纤耦合器等问题仍然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详细解释和说明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计算规则。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和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

每个部分都包含多个小节,以系统地介绍和阐述各个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和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实用信息。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到这些问题的定义及作用、组成部分、应用场景以及布放方法和要点,并能掌握相关的操作规范、质量评估方法以及解决常见问题的办法。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纤跳线、布放尾纤、光纤熔接和光纤耦合器工程量计算规则,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光纤跳线:2.1 定义及作用:光纤跳线是指将两个不同设备间的光纤进行连接的一种传输介质。

其作用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和通信。

光纤跳线能够将光信号从一个设备传递到另一个设备,确保信息的高速稳定传输,避免信号衰减和干扰。

2.2 光纤跳线的组成部分:光纤跳线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外护套、纤芯、内护层和托架。

其中外护套是起保护作用的外层材料,常见材质有PVC、LSZH等;纤芯是实际进行光信号传输的核心部分;内护层则对纤芯进行保护;托架则使得光纤具备弯曲和拉力能力。

2.3 光纤跳线的应用场景:光纤跳线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包括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等领域。

在这些场景中,光纤跳线可用于连接不同设备之间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纤收发器等。

其应用不仅提供了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还可以减少线缆混乱和占用空间,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sc尾纤参数

sc尾纤参数

SC尾纤参数1. 引言SC(Subscriber Connector)尾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的连接器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SC尾纤的参数,包括其结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2. 结构SC尾纤由连接器本体和尾纤组成。

连接器本体包括插入口、对齐套筒、连接套筒等部分,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

尾纤则是连接器本体与光纤之间的物理连接,通常由光纤和保护套管组成。

3. 性能指标3.1 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是指光信号通过连接器时所引起的光功率损失。

SC尾纤的插入损耗通常在0.3dB以下,可以满足大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的要求。

3.2 回波损耗回波损耗是指连接器在光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反射所引起的光功率损失。

SC 尾纤的回波损耗通常在50dB以上,能够有效减少信号反射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

3.3 耐久性SC尾纤的耐久性是指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SC尾纤的耐久性可以达到1000次以上。

3.4 温度范围SC尾纤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40℃至85℃之间,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3.5 光纤类型SC尾纤适用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满足不同光纤通信系统的需求。

4. 应用范围由于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SC尾纤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包括数据中心、局域网、广域网等场景。

4.1 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中,大量的光纤连接器需要进行高密度布局,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SC尾纤由于其小巧的尺寸和良好的性能,成为数据中心中常用的连接器类型。

4.2 局域网在局域网中,SC尾纤被广泛用于连接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4.3 广域网在广域网中,SC尾纤常用于连接不同地点的网络设备,实现远程通信。

其稳定的性能和较低的插入损耗,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5. 安装与维护SC尾纤的安装与维护相对简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步骤:1.清洁连接器:使用纯净的无纺布或洁净棉蘸取适量的清洁液,轻轻擦拭连接器的插入口,确保其表面干净。

图解常见光纤尾纤

图解常见光纤尾纤

图解常见尾纤型号光纤这东西有时候挺烦人的,总结了常用的几种光纤接头。

1、上面这个图就是LC到LC的,LC就就是路由器常用的SFP,mini GBIC所插的线头。

2.FC转SC,FC一端插光纤步线架,SC一端就就是catalyst 也好,其她也好上面的GBIC所插线缆。

3、ST到FC,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就是ST类型,另一端FC连的就是光纤步线架。

Sc到Sc两头都就是GBIC的SC到LC,一头GBIC,另一头MINI-GBIC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光纤接头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ST卡接式圆型ﻫ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ﻫPC 微球面研磨抛光ﻫ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MT-RJ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ﻫ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ﻫGBICGiga Bitrate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ﻫ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ﻫ使用的光纤:ﻫ单模: L,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多模:SM波长850ﻫ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ﻫ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ﻫ“/”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ﻫ“SC”接头就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ﻫ“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ﻫ“FC”接头就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ﻫ“SC”接头就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光纤尾纤盒作用

光纤尾纤盒作用

光纤尾纤盒作用
光纤尾纤盒是一种用于连接光纤终端的设备,它具有以下作用:
1. 固定功能:光纤进入机架后,尾纤盒对其外护套和加强芯进行机械固定,并加装地线保护部件,同时对光纤进行分组和保护。

2. 熔接功能:尾纤盒中引出的光纤与尾缆熔接后,多余的光纤可以进行盘绕储存,并对熔接接头进行保护。

3. 调配功能:尾纤盒可以将尾缆上连带的连接器插接到适配器上,与适配器另一侧的光连接器实现光路对接。

总的来说,光纤尾纤盒是一种重要设备,在连接光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尾纤、光纤、跳纤与光缆的区别

尾纤、光纤、跳纤与光缆的区别

尾纤:一端是端接好的连接器,一端是光纤(好像跳线剪断一头);作用是熔接,光缆敷设好后,一端需要连接在光纤连接器上,所以将光缆的末端和尾纤的没有头的一端溶解起来,这样光缆就有了连接器,可以与设备相连。

跳纤:两端都是端接好的连接器,好像两根尾纤连在一起,作用是直接连接设备的端口。

光纤:由玻璃制成,用来传输光信号,分为多模、单模等(现在也有塑料光纤但应用不普遍)。

光缆:由光纤、光纤外皮、抗拉层、最外层外皮组成,光纤是光缆的一部分,光缆是包含一套整体的结构。

两头都有衔接器的光纤叫光纤跳线,常见的光纤跳线有单模光纤跳线和多模光纤跳线。

单模光纤跳线多用黄色来表示,传输距离较长,多模光纤跳线多用橙色来表示,传输距离较短。

除此之外,按接口类型来分,光纤跳线还分为FC光纤跳线、SC光纤跳线、ST光纤跳线、PC光纤跳线、APC光纤跳线、LC光纤跳线、D4光纤跳线、DIN光纤跳线、MU光纤跳线、MT光纤跳线等。

光纤跳线长度的规格普通有0.5m、1m、2m、3m、5m、10m等。

尾纤又叫猪尾线,只需一端有衔接头,而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经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呈如今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衔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

尾纤分为多模尾纤和单模尾纤。

多模尾纤为橙色,波长为850nm,传输距离为500m,用于短距离互联。

单模尾纤为黄色,波长有两种,1310nm和1550nm,传输距离分别为10km和40km。

尾纤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衔接光纤两端的接头,尾纤一端跟光纤接头熔接,另一端经过特殊的接头(ST、SC、LC、MTRJ)跟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相连,构成光数据传输通路。

其中ST接头普通都是先用耦合器转接,再衔接到光纤收发器或光纤模块上。

光纤跳线 尾纤 光缆 光分路器 产品知识

光纤跳线 尾纤 光缆 光分路器 产品知识

φ0.9mm φ2.0mm LC MU φ3.0mm SC FC ST FC/APC SC/APC φ1.8mm MTRJ(双芯)
光缆芯数
Simplex 单芯(SX)
特殊要求:多芯(4CORD 12CORD...)
Duplex 双芯(DX)
外护套材料
1.=125um
PVC 材料:常规使用 LSZH 材料:低烟无卤 其他
(1).连接头/Connector拆分: 散件:塑料件与金属件组成
插芯:陶瓷
2.5MM 外径 APC (SC FC )
2.5MM 外径 PC (SC FC ST)
1.25MM 外径 LC
1.25MM 外径 MU
光缆/Cable:
SM:single mode单模
光缆模场
MM:multi mode多模
微型式光分路器 PLC-Splitter-Mini Module
ABS盒式光分路器 PLC-Splitter-Box Module
裸纤式光分路器 PLC-Splitter-Bare Fiber
带分支器式分路器 PLC-Splitter-With Fan-Out
机架式光分路器 PLC-Splitter-Rack-Mountable
客户下单无特殊注明,产品按照常规生产,光缆按照按照PVC材料生产, 直径按行业标准!!!
Adapter/适配器/法兰:
作用:用于连接跳线
常规适配器:FC适配器 SC适配器 ST适配器 LC适配器 SC/APC适配器 LC/APC适配器 MTRJ适配器 MU适配器
转接适配器:FC-SC适配器 FC-LC适配器 ST-FC适配器 LC-FC适配器 等不同头对接适配器
衰减器类型 衰减器型号 衰减DB数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一、光纤连接器1.直插式连接器直插式连接器也称为插拔连接器,其连接方式是通过将光纤插入连接器内部的活动套筒中,然后将套筒推入连接器的主体中,使得光纤与连接器内部的光纤插座接触。

直插式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常见的直插式连接器有ST、SC、FC、LC等。

其中,ST连接器是早期用得最多的连接器之一,它的特点是插拔次数多、机械强度大,但相对体积较大;SC连接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连接器,它的特点是体积小、插拔次数多、机械强度较高;FC连接器是一种螺纹式连接器,它具有固定性好、抗震动、抗冲击等特点;LC连接器是一种小型化的连接器,其物理尺寸比SC连接器更小,因此在高密度应用场景下广泛使用。

2.螺纹式连接器螺纹式连接器是通过旋转连接器的外壳将其固定在设备接口上以进行连接。

螺纹式连接器通常用于要求连接器具有较高的固定性和抗振性的场合。

常见的螺纹式连接器有FC、SMA、ST等。

其中,FC连接器是一种螺纹式连接器,它的特点是固定性好、抗震动性强;SMA连接器是一种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它的特点是适用于高频率和高功率传输。

二、光纤尾纤光纤尾纤是光纤连接器的延长线,用于连接光纤连接器与光器件之间的接口。

光纤尾纤一般由光纤和连接器两部分组成。

光纤尾纤的质量和性能对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光纤尾纤主要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类型。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其传输时延小、损耗低;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其传输带宽大但传输距离较短。

根据光纤尾纤的连接器类型,可以分为ST、SC、FC、LC等不同的尾纤。

在选择光纤尾纤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光纤类型:根据具体的传输需求选择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2.传输距离:根据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

3.传输损耗:尽量选择低损耗的光纤尾纤,以保证传输质量。

4.连接器类型:根据所需连接的设备接口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

5.环境应用:不同的环境对光纤尾纤的要求不同,如室内或室外应用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光纤尾纤。

光纤跳线、尾纤、连接器、法兰盘、耦合器1

光纤跳线、尾纤、连接器、法兰盘、耦合器1

光纤主要分为两类: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线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l多模光纤(MMF,Multi Mode Fiber),纤芯较粗,可传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且随传输距离的增加模间色散情况会逐渐加重。

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还与其传输速率、芯径、模式带宽有关,具体关系请参见表1-2。

表1-2多模光纤规格表光纤模式传输速率(bit/s)芯径模式带宽(MHz*km)传输距离多模光纤千兆62.5/125μm-< 275 m50/125μm-< 550 m 10G62.5/125μm160< 26 m200< 33 m50/125μm400< 66 m500< 100 m2000< 300 ml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 Fiber),纤芯较细,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

2.光纤直径光纤直径一般采用纤芯直径/包层直径的表示方法,单位μm。

例如:9/125μm表示光纤中心纤芯直径为9μm,光纤包层直径为125μm。

H3C低端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推荐使用的光纤直径如下:l G.652常规单模光纤:9/125μml常规多模光纤:62.5/125μml G.651多模光纤:50/125μm(多模VCSEL激光器选用)1.2.6接口连接器类型接口连接器用于连接可插拔模块及相应的传输媒质。

H3C低端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支持的光模块所采用的光纤连接器有两种:SC连接器和LC连接器。

1. SC连接器SC(Subscriber Connector Standard Connector,标准光纤连接器),外观图如图1-1所示。

尾纤接口

尾纤接口

1.1 常用尾纤连接器类型都有哪些?通信设备上用途最广的是ST型、FC型、SC型、LC型和MU型光纤连接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相互接触的光端口;其中LC型和MU型光纤连接器是目前兴起的新一代小型封装SFF (small-form-factor)连接器,它的出现提高了出纤密度。

多芯光纤连接器的应用是实现更高密度出纤的解决方法,多芯光纤连接器有MTRJ型、MPO型、MD型和MPX型等,其中MPO、MD、MPX型主要用于连接带状光纤,也称带状光纤连接器,最高可以实现单个连接器出24根光纤。

常用光纤连接器类型列表19如下:表1 常用光纤连接器类型序号类型外形图适配器1 ST2 FC3 SC4 LC5 MU6MTRJ7MPO8MPX9MD1.2 光纤类型有哪些?光纤从光传输的模式上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在单模光纤中光传输只有一种模式,这个模式通常称为基模。

多模光纤除传输基模外,还可传输高阶模式。

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光场在光纤截面上的一种分布,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传播速度,即模式色散。

光脉冲信号经过多模光纤传输会因模式色散而被展宽,一定速率的光信号经过较长距离的传输后变得不能辨识,因此在高速、长距离系统中都采用单模光纤。

由于不能传输高阶模式,多模光纤中的光几乎不能输入单模光纤,但单模光纤中的光却可输入多模光纤。

常用的多模光纤有两种芯径:50/125um和62.5/125um。

常用的单模光纤为G.652单模光纤。

实际使用中,光纤是以光缆的形式使用,对于室内用光缆,一般单模光缆的护套为黄色,多模光缆的护套为橙色。

1.3 尾纤连接器的端面研磨原理是什么?光纤连接器是通过插芯端面相互对接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所以,对于光纤连接器不论何种型号,我们都可以将其插芯研磨平面归纳为下面三种类型,即:PC(Physical Contact)研磨平面、SPC(Super PC)研磨平面(也有的称为UPC,Ultra PC)、APC(Angel PC)研磨平面。

弱电人要知道的耦合器、终端盒、尾纤及光纤跳线方面的知识

弱电人要知道的耦合器、终端盒、尾纤及光纤跳线方面的知识

弱电人要知道的耦合器、终端盒、尾纤及光纤跳线方面的知识正文:在网络布线中,通常室外楼宇之间连接使用的是光缆,室内楼宇内部使用的是光纤或网线。

那么楼外的光缆传输媒介与楼内以太网传输媒介之间如何转换?其中又用到了什么设备?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在搞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名词:尾纤:用在终端盒里,连接光缆中的光纤,通过终端盒耦合器(适配器),连接尾纤和跳线。

跳线:跳纤两头都是活动接头,起连接尾纤和设备作用。

光缆终端盒:是在光缆敷设的终端保护光缆和尾纤熔接的盒子。

光纤耦合器:是用于两条光纤或尾纤的活动连接通俗称为法兰盘。

光纤终端盒:是一条光缆的终接头,他的一头是光缆,另一头是尾纤,相当于是把一条光缆拆分成单条光纤的设备。

光纤熔接盒:是两条光缆对接成一条长的光缆用的。

光纤终端盒和光纤熔接盒之间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光缆与光端机之间是通过光纤终端盒连接的,也就是光端机上只能插尾纤。

耦合器:只能连接两条尾纤并且分SC/PC FC/PC等接口,而光缆和尾纤之间是用熔接机熔接的是死的。

终端盒VS熔接盒:前者是光缆和尾纤的熔接,后者是光缆之间的熔接。

接续盒VS终端盒:接续盒是全密封的可以防水,但是它无法固定尾纤;终端盒不防水,内部结构一边可固定光缆,一边可固定尾纤。

尾纤VS跳线:尾纤只有一头是活动接头;跳纤两头都是活动接头,接口有很多种,不同接口需要不同的耦合器,跳纤一分为二可以做为尾纤用。

一、光缆、终端盒、尾纤的连接关系1:室外光缆光缆接入终端盒,目的是将光缆中的光纤与尾纤进行熔接,通过跳线,将其引出。

2:将光纤跳线接入光纤收发器,目的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3:光纤收发器引出的便是电信号,使用的传输介质便是双绞线。

此时双绞线可接入网络设备的RJ-45 口。

到此为止,便完成了光电信号的转换。

说明:现在网络设备有很多也有光口(光纤接口),但如果没有配光模块(类似光纤收发器功能),该口也不能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连接器及尾纤介绍
光纤连接器(又称光纤跳线)是在一段光纤两端安装连接插头,在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所谓“模”,是指以一定电磁波相位变化速度〈即相位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器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

FC型:金属双重配合螺旋终止型结构;
ST型:金属圆型卡口式结构;
SC型:矩形塑料插拔式结构,特点是容易拆装。

多用于多根光纤与空间紧凑结构的法兰之间的连接。

以上是指接头与光纤桥接器(法兰盘)之间的连接形式,这些结构主要任务是实现接头与法兰盘之间的坚固连接,并将两端光纤的轴线引导到一条线上。

其中,ST连接器通常用于配线设备端,如光纤配线架、光纤模块等;而SC和MT连接器通常用于光收发设备端。

按光纤端面形状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
连接器插芯连接的损耗应该是越小越好,因此,对于活动接头的端面的要求标准比较高,以下是针对端面而制定的一些标准形式:
PC型:端面呈球形,接触面集中在端面的中央部分,反射损耗35dB,多用于测量仪器;
APC型:接触端的中央部分仍保持PC型的球面,介但端面的其它部分加工成斜面,使端面与光纤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使光耦合更加紧密。

当端面与光纤轴线夹角为8度时,插入损耗小于0.5dB。

窄带(155MB/S以下)光传输系统中常采用这种结构的接头;
UPC型:超平面连接,加工精密,连接方便,反射损耗50dB,常用于宽带(155MB/S 及以上)光纤传输系统中。

此外,光接头的抛光水平也很重要,APC斜面抛光型反射损耗可达68dB,UPC超精度抛光型反射损耗可达55dB(接触面上反射损耗越大则对应光信号的透射率越高,从而信号衰减越小)。

按光纤芯数划分还有单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

光纤连接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

以下是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1)FC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公司研制。

FC是Ferrule Connector(金属套连接器)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即螺旋紧固方式)。

最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FC)。

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反射,导致插入损耗较大。

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

其外壳呈矩形。

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即插针边缘作成倒角);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

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光端机母板上连接端口可密集布列)。

ST和SC接口是SC型光纤连接器的两种接口类型,对于窄带光传输环境(10MB/S)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的,对于宽带光传输环境(100MB/S)来说,连接器通常为SC类型的。

ST连接器的芯外露,SC连接器的芯在接头里面。

(3) 双锥型连接器(Biconic Connector)
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部装有双锥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该型不常用。

(4) DIN47256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研磨方式。

与FC型连接器相比,其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

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值较小。

该型不常用。

(5) MT-RJ型连接器
MT-RJ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为便于与光收发信机相连,连接器端面光纤为双芯(间隔0.75mm)排列设计,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6) 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贝尔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方式制成。

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

这样可以提高光纤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

(7) MU型连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连接器为基础,由NTT 研制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

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径的套管和自保持机构,其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

利用MU的l.25mm直径的套管,NTT已经开发了MU连接器系列。

它们有用于光缆连接的插座型连接器(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机构的光传输设备母板连接器(MU-B系列)以及简化插座(MU-SR系列)等。

随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

光纤连接器的型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结构形式/端面形式,如FC/APC表示连接结构是金属双重螺纹终止形式,端面采用斜面、球形连接。

光纤连接器的表示方法:
ⅩⅩ—A—B—C
ⅩⅩ:结构形式/端面形式;
A:光信号模式。

选项为单模(S或SM)或多模(M或MM);
B:光纤纤径(。

常用芯径有Φ0.9mm、Φ0.6mm、Φ0.3mm、Φ0.2mm;
C:光纤长度。

该长度根据项目现场布放路由、局方对光纤连接器(光纤跳线)预留冗余长度的要求确定。

尾纤:尾纤指一端为接头,另一端为光纤的器件(将一根光纤跳线从中间剪断就成为两根尾纤了)。

附注:一、单模与多模光纤的识别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

单模光纤的纤芯很小,约4~10um,只传输主模态(固定波长电磁波的模态〈即相位角速度〉能量呈马鞍形高斯分布,其峰值附近为主模态)。

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它是未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模光纤又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

前者纤芯直径较大,传输模态较多,因而带宽较窄,传输容量较小;后者纤芯中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减少,可获得比较小的模态色散,因而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目前一般都应用后者。

二、光纤连接器的性能指标(国标值)
三、光纤、光缆转弯半径的限定
光纤、光缆转弯时,其转弯半径要大于光纤、光缆自身直径的20倍。

转弯半径过小则光信号衰减加大,有效传输距离缩短;转弯半径过大则浪费空间,妨碍同路由其他纤缆布放或维护操作,因此折衷方案通常选择转弯半径为光缆自身直径的20倍(对光纤则其转弯半径一般选择为R≥4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