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拜访----常见的几种被拒绝的情况及预防或者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看帖子

方接待日去比较恰当。

2、“X医生,您好,我是XX公司的销售代表……”

“哦,你们公司啊,我知道,我知道,但我们目前不需要。这样吧,留个地址和电话,我们下次需要了再和你联系吧。”

2、“下次再说”型:上述这情况的医生是典型的“太极”高手,他所说的是最常见的推脱话。一旦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清楚了你的来意后,马上就开始推脱了。也许他本身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所以他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拒绝方式,顾及了代表的感受,但这样不坚定的推辞也容易使代表产生错觉。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一定要进行判断。面对下次再说型的医生会出现三种情况:(1)是他有可能只是把你当每天无数上门的代表一样,能打发就打发,并不很清楚了解你的产品和你能提供的服务。(2)他可能是真的不需要你的产品,基本不开国产的产品。三级医院的大科室主任很多是这样子的,因为他们有名誉声望(名医)的追求(用外企的比国产的也就贵那么2-3倍,但是不良反应,安全性和疗效却好很多,国产药品的那点蝇头小利不足以打动他。),也是外企追捧的学术明星(外企在他们身上可谓投入巨大!),你国内的厂家能拿出多少钱呢?又能做什么学术呢?我以前在外企,每年在一个学术带头人身上的费用都在50万以上(科研经费,出国交流(当然要有相当分量的论文),还不包括国内相关专家的旅游胜地的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会议。。。。。。),所以他们鄙视国产药品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主任绝对不是你的VIP或者枪手,他的用量远不如一个小医生开的多,你应该明智放弃。如果是要他打报告一定要重金,或者找其他小科室去打。(3)也有可能你的上家留有地雷或者后遗症,比如:拖欠费用,承诺未兑现(旅游或者赞助等。),医生普遍印象不好。这种情况你也可以到其他医生那里核实!而有些公司确实管理混乱,要么很久没有代表在临床露面了,药品在医院进进出出好几回或者经常换人,恶名在外,一来二回,大家也就不感冒了,如:步长,天士力,双鹤等公司。

3、“您好,这是XX,您看,在治疗XX、XX 、XX ,效果非常好……”

“哦,我们已经有了XX ,凑合着还能用(或者用着还不错),你的目前我不需要。”

3、“不需要”型:世界上任何需求都是创造出来的。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候,人们旅行靠的不都是马车吗?难道有了马车就没有对汽车和飞机的需求?非也。关键是怎么样让医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作为代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样的需求强化,并让医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对这方面的需求,而不是拿自己没有需求的观点来说服自己,拒绝你的产品。比如:对比老一代产品的不良反应,打压廉价的老产品,强调病人难以耐受,而你的产品在很多医院很受患者欢迎,造成医生四面楚歌孤立的境地,从而随大流使用你的产品;也可以算日花费金额,强调性价比;强调也能医保报销,并不会加重病人很多负担,而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很大;当然还有国内厂家屡试不爽的利器:表明产品有高比例促销费用;可以帮忙发表论文等服务利益等。

4、“请问您是X医生吗?我是XX公司的,我们公司的产品是……”

“哦,我知道了,今天很忙,没时间,下次吧。”

4、“没时间”型:最常见的也是最NB的一种拒绝办法,常常令代表产生无比的挫折感。辛辛

苦苦,三番两次联系,可他一句话就把你打入冷宫。但是反过来一想,正因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就更不应该被困难吓倒。显然,敢于这样说话的医生是有一定决定权并自信可以对你毫无顾忌说NO的人,若一开始就被他的气势压倒,在随后的工作中你将始终会有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应对这样的医生,常见的客套话能省则省,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而去。如果能在开始的前三分钟引起他的兴趣,就还有希望。当然如果医生那里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样的情况是人家确实没有时间,再罗嗦会引起他的反感,明智的选择是留下资料和联系方式,另约时间。

5、“X医生,您好,我来过几次了,我感觉您好象对我们公司的产品不是很满意。能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您有这样的看法呢?”

“同类的产品,我用过不少,没有一个我们满意的,我不相信你们能做得比他们好。”

5、“质疑型”型:这样的医生很难对付,人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旦产生了思维定式,改变很难。面对这样的医生,消极的回答(如:我们在其他科室没有听过这样的情况啊!不会这样吧?谁说的?等等)只会引起医生的反感,因为这样讲无异于在怀疑他的人格,暗示他在说谎。正确的应对是:首先要探寻和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再针对医生最关心的、最怀疑的提出解决办法(比如:免费赠药,试用,临床课题等)。也可以去其他医生那里了解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拖欠费用,承诺没有兑现等。

6、“X主任,您好,我上次送来的资料您看过了吗?,您看,给我的产品打个报告吧!”

“资料我们是看过了。但是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们还得再考虑考虑。”

6、“反复考虑”型:也是代表经常碰到的主任类型。明明资料都已经给他看了,明明产品已经反复给他演示了,好象一切都朝着马上要成交的方向发展,但最后还是换回这样一句话,前面的努力似乎全部付之东流。交易到了这样的关口,明明知道主任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交易意图,但如果代表仅仅出于礼貌说“那就这样吧,您再考虑考虑”,最后“考虑”结果一般是几天后再去时得到的答复是“不好意思,我们已经选择了别的家产品了”,或者是眼睁睁看着主任被竞争对手搞定。那样子真能把人活活气死。真的一点没有都办法吗?

不,办法是马上回忆一下过去的演示过程或者先前的交流经历,事出肯定是有因,按理讲在前面的过程代表实际已经和主任完成了一个互动的过程,主任对你的产品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了,他之所以没有下决心来最终决定,肯定你还有某一点没有打动他,所以这时候必须当机立断,采取行动:(1)可以直接询问他到底还有什么疑问?(2)马上针对主任的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7、“X主任,您好,又来拜访您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谈合同(或者报告)的事情。我们的资料您也看过了,产品您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产品你们做得是不错,就是太贵了,要知道XX公司的同类产品就比你们的便宜不少嘛。这样吧,把价格再降30%,我们可以考虑。”

7、“永远嫌贵”型:一般来讲人都有看有多少钱再决定花多少钱的习惯,所以碰到自称替患者考虑的医生,理论上讲还是有希望的。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要摸清他的真实想法:是病人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