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4:29:22.5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张云超陈宇[导读] 摘要:近年来,因煤炭资源供应紧张,我国加大了煤矿开采力度,从而导致煤矿生产中重大事故的发生比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其中多半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大量煤矿生产人员因受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导致行为活动中遗留诸多安全隐患,隐患升级导致事故无法控制。

石林彝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摘要:近年来,因煤炭资源供应紧张,我国加大了煤矿开采力度,从而导致煤矿生产中重大事故的发生比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其中多半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大量煤矿生产人员因受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导致行为活动中遗留诸多安全隐患,隐患升级导致事故无法控制。因此,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安全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实现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科学运用。基于此,文章对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管理;应用策略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研究其发生机理能够从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以便吸取充足的经验,避免同类事故发生,而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不安全心理主导从业者的意识与精神,由于频繁受不安全状态以及不稳定环境的影响,其抱着侥幸的心态忽视生产中的缺陷,这不仅是安全管理上的失误,也是煤矿行业错误认知的影响。因此,基于安全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分析安全管理,从精神与物质双重方面制定安全管理策略,能够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力度,这对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一、安全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的关系

煤矿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生产人员的定位影响着员工在工作时的心理与心态,将生产人员定位于生产劳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唯利是图的经济人,两者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别。受行业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理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煤矿企业将生产人员的工作目标定性为金钱,久而久之受到了行业管理层以及基层的默认,而这种心理对于生产人员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而且导致内心无比贪婪,不单纯的满足于对金钱以及物质的需求,面对管理层利用职权的压榨或命令,其产生了反抗心理却又不得不屈服,从而很难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与凝聚力,认为其工作只是完整自己的任务,其余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这就导致违章违纪、消极对抗情况频繁出现[1]。这种以金钱为主的畸形管理模式在当前的地方煤矿、中小煤矿中十分普遍,其将员工放置在管理者的对立面上,激起了员工的排斥、抵抗、反抗等多种消极心理,使员工的创造力与主动性被抹杀,无法在工作中获取到内心的满足,从而在消极心理的支配下员工的行为将出现诸多缺陷,成为影响与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因素。

二、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安全学中系统工程理论表示,安全心理学能够在事故的提前预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心理规律的研究作为安全心理学的基础,需要从普适角度出发,为煤矿企业员工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风气以及安全健康的心理发展模式,从而才能始终保障安全生产的积极力量不受影响。

(一)从内部角度来讲

一方面,运用安全心理学使员工心理产生积极动机。动机是影响与干扰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让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发起安全动机十分关键,在安全动机的影响下,员工能够自觉的规范自身作业行为,监督违章作业情形,克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煤矿生产中长时间处于恶劣、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员工的心理容易麻痹,其需要安全需求的刺激克服其作业、操作中的侥幸心理。而安全管理对于员工安全动机以及安全心理的刺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金钱为主模式已经使员工失去了兴趣,那么煤矿企业应从员工的需求角度出发,制定对刺激员工安全动机有积极意义的规章制度,使员工的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应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以及生产的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如在事故频发阶段,通过对员工的心理干预,让员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够从积极角度展开思考,认真面对工作,虚心接受建议[2]。基于此,建议煤矿企业在采取激励策略过程中可以从精神以及物质双重角度进行考虑。

另一方面,消除错误心理因素的干扰,强化员工心理素质。受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多井下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以及心态经常被麻痹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冒险心理等多种消极心理影响,从而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与作用下,使其工作行为受事故心理的作用,导致作业中出现违章违规的操作行为,引发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应通过安全心理学消除不良心理以及消极心理对员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心理培训,锻炼员工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反应能力、感知能力,从而转变其思维方式,让其对安全生产产生深刻的认识与感知,从而在内心产生强烈而扎实的安全心理素质[3]。

(二)从外部角度来讲

首先,改善煤矿作业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从感知角度刺激员工的安全心理。安全心理学表示,通过强烈的刺激能够使人体的感知增强,而如果感知持续性下降,处于微弱状态,将会被个体所忽略。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由于生产环境的不安全情况始终得不到改善,导致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日益累积。因此,要求煤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生产要求做好安全生产环境布控,并在其基础上,增强敏感性的刺激,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环境,在细节位置、突出位置上张贴警示标志,使员工产生强烈感知,从而对其安全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员工在即将做出不安全行为活动前,能够正确的思考行为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提高对安全生产以及不安全行为的敏感性,自觉规避。

其次,重视职业适和性的分析。安全心理学理论在员工的甄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企业根据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将员工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后,可以为员工建立心理素质档案,根据不同时期员工心理的变化情况分析员工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或职务。由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差异无规律可循,所以个体的创造力与价值也不同,心理特征的反映对于个体选择合适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通过心理素质档案,结合员工的身体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对煤矿企业工作岗位做出合理的调整,如尽量安排心理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等,保障职业与个体的适和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不安全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4]。

最后,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也是增强员工感知的一种手段,通过安全宣传让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不可懈怠,并且引导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中,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氛围,让安全生产成为煤矿企业的特色文化,持续的发展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