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
18、辩证否定观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方法论】1.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3.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4.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
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的肯定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亦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之历史观)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1.用实践观点把握社会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理(唯物史观之历史观)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的原理(唯物史观之历史观)
【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唯物史观之群众观)
【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1、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唯物史观之价值观)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起积极导向作用,错误价值观起消极导向作用)
【方法论】
1、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六、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唯物史观之价值观)
【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七、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原理(唯物史观之价值观)
【原理】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自我价值)。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
和我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民的贡献。【方法论】1.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性差异性(其制约因素有社会地位、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工作条件、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等客观条件,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重要关系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P4—6
①哲学源于生活;②哲学是指导生活更加美好的艺术;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P7,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P8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9
4、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P11
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P16—17
6、哲学与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P16
7、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31
8、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
9、人与规律的关系;P33—34(原理4和原理5)
10、物质与意识的关系;P37—40
1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P44—46
1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P51
1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57—58
1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P65—66
15、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P68
1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P71
1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P72;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P73;
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P73
18、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80
1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P83
2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P87—88
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P89
2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P89—90
2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05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