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教案)

合集下载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 提纯方法:结晶、干燥、吸附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课件和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 理解除杂原则及应用。

3. 学会使用结晶、干燥、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教学难点:1. 不同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2. 除杂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复杂物质体系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物质的分离概念1.2 常见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馏、萃取等1.3 分离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二章:除杂2.1 除杂的概念2.2 常见的除杂方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2.3 除杂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三章:提纯3.1 提纯的概念3.2 常见的提纯方法:结晶、蒸发、蒸馏等3.3 提纯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四章:实验操作技巧4.1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4.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3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第五章: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1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1课时5. 第五章:1课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六章:物质的检测与分析6.1 物质的检测概念6.2 常见的检测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6.3 检测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七章:物质的纯度评价7.1 纯度评价的概念7.2 常见的纯度评价方法:光学纯度、化学纯度、物理纯度等7.3 纯度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八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综合应用8.1 综合应用的概念8.2 常见的综合应用案例: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8.3 综合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第九章:实验设计与操作9.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9.2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9.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十章:新技术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中的应用10.1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常见的新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技术、纳米技术等10.3 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检测与分析、纯度评价、综合应用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除杂(提纯)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常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除杂(提纯)的原则。

2.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除杂(提纯)方法的选用。

2. 实际问题中杂质的判断和提纯方法的确定。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除杂?2. 学生回答:除杂可以提高纯度,使物质更纯净。

3. 教师总结:除杂(提纯)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能帮助我们得到更纯净的物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除杂(提纯)的概念: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2. 讲解除杂(提纯)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 讲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a. 过滤法:适用于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b. 结晶法:适用于固体与液体互溶,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混合物。

c. 蒸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d. 萃取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互溶,但沸点相近的混合物。

e. 离子交换法:适用于溶液中的离子分离。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演示如何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2. 演示如何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混合物,让学生判断应该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提纯。

2. 学生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强调除杂(提纯)的原则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2. 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了除杂(提纯)的概念、原则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化学除杂技巧初中教案设计

化学除杂技巧初中教案设计

化学除杂技巧初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杂质和除杂技巧。

2. 掌握几种常用的化学除杂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杂质。

2. 化学除杂技巧:过滤、沉淀法、结晶法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杂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除杂技巧(15分钟):讲解并演示几种常用的化学除杂技巧,如过滤、沉淀法、结晶法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练习掌握除杂技巧。

4.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化学除杂技巧的重要性,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四、教学手段:1. 实验仪器和材料:玻璃烧杯、漏斗、滤纸、试剂瓶等。

2.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化学实验中的杂质和除杂技巧。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看是否掌握了化学除杂技巧。

2. 分析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估学生对除杂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练习化学除杂技巧。

2. 可以进行关于化学除杂技巧的实验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进行物质分离1.2 教学内容:物质分离的定义和意义过滤原理及应用沉淀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1.3 教学活动:演示过滤实验,让学生观察过滤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沉淀法原理,并进行沉淀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除杂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进行物质除杂2.2 教学内容:物质除杂的定义和意义吸附法及其应用离子交换法及其应用膜分离法及其应用2.3 教学活动: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离子交换法原理,并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膜分离法原理,并进行膜分离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膜分离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提纯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结晶、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提纯3.2 教学内容:物质提纯的定义和意义结晶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吸附法及其应用3.3 教学活动:讲解结晶法原理,并进行结晶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四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4.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4.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操作技巧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际案例分析5.3 教学活动: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混合物分离提纯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并解决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如工业废水处理、药品制备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原理第七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学会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7.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常用统计方法介绍,如平均值、标准差等7.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处理实验数据,练习分析与处理技巧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九章:实验安全与环保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学会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2 教学内容:实验安全知识介绍,如防护用品的使用、紧急处理等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废弃物的处理等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演示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环保措施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践实验安全与环保措施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探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设计科学探究方法介绍,如观察、实验、分析等10.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综合实践项目,如水质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等学生分组选择项目,进行实践与探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技巧补充和说明:在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时,重点关注过滤、沉淀、蒸馏等基本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初中除杂问题教案

初中除杂问题教案

初中除杂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2. 常见的除杂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3. 实际案例分析:以水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例,分析除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引导学生关注除杂问题。

2. 讲解除杂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解释这三个原则的含义和重要性。

3. 介绍常见的除杂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操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4. 分析实际案例:以水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杂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除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杂在化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除杂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杂方法。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4. 注重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包含除杂原则、方法和实际案例等内容。

2. 视频资料:介绍除杂方法的操作过程。

3. 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除杂方法。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课堂讨论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除杂问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除杂:如何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3. 提纯:如何通过分离和除杂得到纯物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提纯技巧。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分离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和提纯技巧。

3. 实验演示:演示各种分离方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九、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2. 教育学生节约实验试剂,减少废物产生。

初中化学去除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去除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去除杂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杂质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的去除杂质的方法及其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去除杂质的方法;
2. 理解不同方法去除杂质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
1. 杂质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去除杂质的方法:过滤、沉淀、蒸馏、结晶等;
3. 不同方法去除杂质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入杂质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去除杂质的思考;
2. 讲解杂质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杂质的种类及对物质的影响;
3. 介绍常见的去除杂质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各种方法的原理;
4. 组织实验或案例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5. 总结归纳:梳理各种去除杂质的方法及其原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
1. 教材和课件;
2. 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3.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综合评价。

六、教学扩展
1. 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去除杂质的方法和原理,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2. 物质的除杂方法: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3. 物质的提纯方法:蒸发、结晶、吸收等;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生能独立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 学生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漏斗、烧杯、蒸馏器等;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等;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课件;4. 教学参考书: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

2. 理解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除杂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学会通过实验操作对混合物进行有效的提纯。

教学难点:1. 蒸馏和分液的原理理解及操作技巧。

2. 针对不同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3.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实验演示和实操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教案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中除杂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化学中除杂的常见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化学中除杂的概念和意义;
2.常见的化学除杂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化学中除杂的重要性;
2.学生掌握化学中除杂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实验器材、化学试剂;
2.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中除杂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除杂的方法
1.物理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2.化学方法:如沉淀法、化学还原法等;
3.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法、分离凝结等。

三、实例分析
教师讲解一些具体的除杂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除杂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四、练习答疑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进行答题,并讲解解题思路。

同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五、实验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除杂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除杂方法的效果。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中除杂的意义和方法。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表现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份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使学生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除杂和提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尽量减少物质的损失。

3.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2. 难点:实验操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材料:食盐水、酒精、碘酒、石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物质分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3. 演示实验:进行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演示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和遵循实验步骤。

3. 评估学生对除杂和提纯原则的运用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物质分离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探讨物质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试剂清单。

3. 相关科学文章和研究报告。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化学物质的纯度以及常见的纯化方法;2. 掌握常见的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及其原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学物质的纯度及纯化方法;2. 常见的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及其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化学物质的纯度概念的理解;2. 化学物质除杂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了解化学物质的纯度及纯化方法(10分钟)a. 什么是化学物质的纯度?b. 化学物质的纯度与化合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c. 常见的化学物质纯化方法有哪些?2. 常见的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及其原理(20分钟)a. 溶解结晶法b. 蒸馏法c. 过滤法d. 沉淀法3. 实验演示及讨论(30分钟)a. 利用溶解结晶法提纯盐类物质b. 利用蒸馏法提纯液体混合物c. 利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d. 利用沉淀法提取有机物质4. 知识总结及评价(10分钟)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相关概念和实验方法;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除杂方法;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玻璃烧杯、试管、漏斗等;2. 实验药品:氯化钠、水、无水乙醇、二甲苯等;3. 实验说明书。

七、教学反馈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所学知识;2.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学生评价:向学生征求对课程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后记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物质的纯度及纯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学会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物质的除杂:理解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3. 物质的提纯: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铜、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矿泉水或清洁剂时需要分离杂质,引出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各种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总结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及其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术语。

2. 学生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实验,并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物质分离方法,如膜分离、吸附等。

2. 探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 课件(共43张PPT)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 课件(共43张PPT)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针对训练
1.(原创)下列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D ) A. 棉花和羊毛: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D.木炭和氧化铜:取样,分别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溶解同
2.(原创)实验室中,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 A. 苏打和食盐:取样,尝味道 B. 木炭粉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D.氮肥和钾肥:取样,分别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_表__面__变__黑__的是黄铜, _无__明__显___现__象__的是黄金
黄铜(铜
锌合金) _取__样__,__分__别__加__入__稀__盐__酸__
_表__面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的是黄铜, 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的是黄金
和黄金 _取_样_,_分_别_加_入_硫_酸_铜_溶_液 _表_面_有_红_色_固_体_出_现_的是
(5)根据是否有挥发性鉴别:如nacl溶液、稀盐酸的鉴别, 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烘烤,有白色固体 残留的是nacl溶液,无残留的是稀盐酸。 (6)根据是否能被磁铁吸引:铁可被磁铁吸引,而铝、: (1)根据物质的酸碱性或酸碱度不同,可使用酸碱指示剂 或 pH试纸鉴别。 (2)根据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性质进行鉴别。
7.(202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C 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
滴加适量NaOH溶液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过滤: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2 沉淀: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3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活动:1.3.1 过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掌握过滤操作。

1.3.2 沉淀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掌握沉淀操作。

1.3.3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1.4 教学评价:1.4.1 学生能描述过滤、沉淀和蒸馏的原理。

1.4.2 学生能正确进行过滤、沉淀和蒸馏操作。

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除杂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教学内容:2.2.1 吸附:原理、吸附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2 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3 萃取: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2.3.1 吸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掌握吸附操作。

2.3.2 离子交换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掌握离子交换操作。

2.3.3 萃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萃取实验,掌握萃取操作。

2.4 教学评价:2.4.1 学生能描述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的原理。

2.4.2 学生能正确进行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操作。

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提纯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纯度。

3.2 教学内容:3.2.1 结晶: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2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3 气体净化: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3.3.1 结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掌握结晶操作。

3.3.2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3.3.3 气体净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气体净化实验,掌握气体净化操作。

3.4 教学评价:3.4.1 学生能描述结晶、蒸馏和气体净化的原理。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杂质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掌握去除杂质的方法。

2. 学习通过加热、溶解、结晶等方法去除杂质。

3. 学习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除去杂质的方法。

2.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除杂质的效果。

教学难点:
1.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热水槽等。

2. 实验药品:含有杂质的硫酸铜。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 实验前准备:将含有杂质的硫酸铜溶液放入试管中,加热至溶解。

2. 加热除杂:用热水槽加热硫酸铜溶液,让其中的杂质渐渐沉淀。

3. 结晶除杂:将溶液冷却,硫酸铜结晶形成后,将杂质滤掉。

4. 检查效果:观察结晶的颜色和结晶质量,判断杂质的去除效果。

5.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效果。

教学延伸:
1.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何种方法去除杂质。

2. 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去除杂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除去杂质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杂质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在今后的
化学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教案)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方法。

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无纯度要求。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3中混入NaCl,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粉中混有Fe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如:HNO3中混有H2SO4,可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H2SO4?Ba(NO3)2?BaSO4??HNO3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

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

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

如ZnSO4溶液中混有CuSO4,可加入过量的锌:Zn?CuSO4?ZnSO4?Cu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的试管:CO?CuO??CO2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CuO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1C?O2点燃6. 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

如CO中混有少量C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被吸收而除去:CO2?NaOH?Na2CO3?H2O 7. 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

如Cu里混有少量CuO,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溶解过滤而除去:CuO?H2SO4?CuSO4?H2O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

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④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④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__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特殊思路有时只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熟悉以下四种特殊思路。

1. 巧改对象。

一般除杂试题中,直接加试剂除去杂质,但有时可先除去被提纯物质,再另加试剂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少量的KC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渣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 巧用离子顺序。

如用多种试剂逐一除去多种杂质,我们可以运用离子的性质,快捷地确定除杂的顺序。

如要除去NaNO3溶液中含有的AgNO3、Cu(NO3)2、Ba(NO3)2三种杂质,现提供三种试剂:NaOH、NaCl和Na2CO3,要求每加一种试剂从溶液中沉淀出一种化合物,则所加试剂的顺序应是NaCl、NaOH、Na2CO3。

3. 巧用过量。

有些除杂试题中,第一次所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要除去这部分过量的试剂,通常还需加入过量的另一种试剂,最后再设法将第二次过量的试剂除去。

如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可按下列思路去进行: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滤渣为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的用量可借助pH试纸测试出溶液的pH来控制)。

4. 巧用特性。

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①除去混合气体中O2、H2、CO2、CO、H2O等(应用) O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H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CO2——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CO——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CO2再除去。

H2O-------一般用浓硫酸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Mg2+、Cl-、SO42-、CO32-等(应用) Mg2+——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Mg(OH)2沉淀。

Cl-——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AgCl沉淀。

SO42-——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BaSO4沉淀。

CO32-——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CO2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2a.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 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中考题例析例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

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

根据题目要求,除去Ba(OH)2,可以加入带有SO42-的试剂,如Na2SO4、CuSO4、H2SO4等,它们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但是,如果选用Na2SO4溶液,除了生成BaSO4,同时还有NaOH 产生,NaOH是能溶于水的,无法与NaCl分开。

等于除去Ba(OH)2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OH。

如果选用CuSO4溶液,则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NaCl。

当然加入Fe2(SO4)3溶液也可除去杂质Ba(OH)2。

若选用H2SO4,则生成BaSO4和水,也可除去杂质Ba(OH)2。

【答案】 CuSO4或Fe2(SO4)3或H2SO4例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分析】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

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答案】 D例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H2O、AgNO3、HNO3B. H2O、NaOH、HNO3C. H2O、NaOH、HClD. H2O、KOH、HNO3【分析】此题中,因NaCl 、FeCl3均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NaOH溶液与滤液反应,NaCl未变化,FeCl3被转化为Fe(OH)3↓,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aCl,将沉淀与HCl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Fe(OH)3的FeCl3得以复原。

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答案】C例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④②⑤③B. ④①②⑤③C. ②⑤④①③D. ⑤②④①③【分析】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试剂。

本题加入试剂及顺序是:a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Ba2+、Ca2+;d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CaCO3、BaCO3、Mg(OH)2和泥沙);e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由于b和a顺序互换,不影响除杂目的,所以前两步操作顺序可颠倒。

【答案】C、D。

中考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最好的组合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②→③ 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A. NaCl(Na2CO3)B. Fe(Cu)C. Na2CO3(CaCO3)D. HCl (BaCl2)3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CaCl2 NaOH D.NH4NO3 H2SO4 NaOH MgCl2 4、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 (5、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6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 C.氯化钡和硫酸钾 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8、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