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篇一沙家浜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著名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这八个字也诞生在这片传奇根据地。
12月14日,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这里,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通过重温我党曲折艰难发展壮大、星星之火逐渐缭原的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沙家浜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约12公里处,地处阳澄湖畔。
上世纪三十年代,新四军曾在该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
1958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真实事迹创作了《芦荡火种》,讲述了那段人民抗争的战斗史:二十世纪二十年纪,中国共产党的火种播撒在这块被芦苇环抱,水网交织的穷乡僻壤,点燃了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怒火。
求解放、争自由的斗争从此绵延不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以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东进抗日,来到阳澄湖畔,斗日伪,歼顽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羸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大部队西进后,在模泾一代留下了数十名伤病员。
而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为了保护抗日火种,创建抗日根据地,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横泾人民不畏艰险、节衣缩食、精神呵护、重建武装,与日伪无期斗智斗勇,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
新四军与横泾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不朽诗篇。
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沙家浜》,并作为革命样板戏在全国公映,小镇一夜间闻名遐迩。
进入沙家浜景区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原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关于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照壁: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以东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斗争……这段话深深阐述了沙家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在庄严肃穆的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广场中央,广场两侧象征新四军18个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观后感
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观后感你知道吗?去了一趟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战争年代,心里满是震撼和敬佩。
一走进沙家浜,那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色就先把我吸引住了。
芦苇荡一片连着一片,高高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就像一群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卫士。
可谁能想到,在这看似宁静优美的芦苇荡里,当年可是藏着无数的英雄故事呢。
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看到了好多当年革命先辈们战斗和生活过的场景复原。
那些简陋的房屋、破旧的桌椅,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艰辛。
我就想啊,当时的战士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保持那么坚定的信念,为了革命胜利奋勇杀敌,这得是多强大的意志力啊。
比如说郭建光他们那支队伍,被敌人围困在芦苇荡里,缺医少药,没吃没喝的,但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在芦苇荡里跟敌人周旋,就像一群狡猾又勇敢的狐狸,把那些日本鬼子和汉奸耍得团团转。
印象特别深的还有阿庆嫂的茶馆。
那个小小的茶馆可不得了,表面上看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喝茶聊天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地下党传递情报、联络同志的重要据点。
阿庆嫂那可真是个厉害角色,面对刁德一和胡司令这些狡猾的敌人,她沉着冷静,巧妙应对。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这一段唱词一出来,阿庆嫂那种机智聪慧的形象就在我脑海里活灵活现了。
她就像一个游走在刀刃上的舞者,一边要招待好那些敌人,一边还要把情报安全地传递出去,真不愧是女中豪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好多当年的老物件,像那些生锈的枪支、破旧的军衣、粗糙的草鞋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我拿起一把仿制的枪,试着感受了一下当年战士们端枪战斗的感觉,那枪可真沉,我都有点拿不稳,就更佩服那些战士们能在战场上挥洒自如了。
这次沙家浜之行,就像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的历史课。
我以前也在书上和电视上看过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但那都没有亲自到沙家浜来感受这么深刻。
沙家浜旅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我有幸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沙家浜的美丽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以及独特的红色文化。
以下是我对沙家浜旅游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二、自然风光之美沙家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山水相依,绿树成荫。
景区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碧波荡漾,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游览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 镜湖景区:镜湖景区是沙家浜的核心景区,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宽广,如一面镜子。
漫步湖畔,欣赏着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2. 江南水乡风情:沙家浜的江南水乡风情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民居、石板路、古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漫步在水乡,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3. 红色景点周边的自然风光:沙家浜的红色景点周围,自然风光同样迷人。
如红石村、沙家浜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景点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使人不禁为我国的历史底蕴和自然之美所折服。
三、人文历史之韵沙家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1. 红色历史:沙家浜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东进抗日的主战场之一,留下了许多红色历史遗迹。
如沙家浜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等。
这些红色景点见证了我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2. 民俗文化:沙家浜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昆曲、评弹、锡剧等。
这些传统文化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3. 地方特色:沙家浜的地方特色美食、工艺品等,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如沙家浜的特色糕点、刺绣、木雕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纪念品。
四、红色文化之魂沙家浜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灵魂。
1. 红色精神:沙家浜的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
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前几天去了沙家浜教育基地看红色革命戏,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
刚到那儿,就感觉气氛不太一样。
一看到舞台,我这心里就开始有点小激动,想着马上就能看到那些经典的革命故事被演出来了。
戏一开场,那演员一亮相,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他们的服装、神态,都特别像我想象中的革命时期的人物。
特别是演阿庆嫂的演员,那叫一个厉害。
她在舞台上,一会儿机智地应对着敌人的盘问,一会儿又不动声色地给新四军传递消息。
她那眼睛一转,我就知道,这肯定又有什么妙计要使出来了。
就像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有个特别聪明的队友,总能巧妙地化解危机。
她在胡司令和刁德一面前周旋的时候,我都替她捏把汗,可她呢,镇定自若,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我当时就想,这阿庆嫂可真是女中豪杰啊,要是在现代,肯定也是个超级厉害的谈判专家或者间谍之类的。
还有那些演新四军战士的演员们,一个个都充满了精气神。
他们受伤之后还坚守信念,那股子坚韧劲儿真让人佩服。
我感觉他们就像是一群打不死的小强,不过这可是带着崇敬的说法哈。
他们在芦苇荡里和敌人斗争,那种环境看着就艰苦,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看着他们,我就想到我们现在生活中遇到点小困难就想放弃,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差远了。
而那些反派角色也演得特别好,胡司令那傻愣愣又有点蛮横的样子,还有刁德一的阴险狡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看到他们使坏,我都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冲上台去把他们给揪出来。
这说明演员演得好啊,能让观众这么入戏。
整个看戏的过程中,我就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为了保卫家园,为了革命胜利,大家都在拼命。
而且这戏里还体现了老百姓和新四军之间深厚的鱼水情。
老百姓们偷偷地给新四军送吃的、送情报,那种团结一心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感动。
看完这场戏后,我就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
这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只在看剧的时候热血沸腾,回到生活中就把这些都忘了。
沙家浜收获和心得(优秀6篇)
沙家浜收获和心得(优秀6篇)沙家浜收获和心得篇1周五的晚上,我正在看书,“爸爸,‘浜’是什么意思?”我好奇的问。
爸爸说:“浜是指某些地区通向江河的小河沟,多用在地名上。
”我接着问:“沙家浜在哪里?”爸爸说:“在江苏,那里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一时讲不清楚,明天是星期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啊,这太好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着车出发了。
我们的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我不时地问:“还有多远啊,还要多少时间才到啊?”在我的催促声中我们终于来到了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景区,迎面有块大照壁,上有叶飞将军的题字,并简要说明了抗战时“东路抗”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照壁左面是“东进桥”,“东进桥”是为了纪念新四军东进抗日而修建。
跨过东进桥来到了“革命历史纪念馆”。
这里介绍了当年常熟的革命斗争。
馆内藏有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
我最感兴趣的是重机枪、歪把子机枪、--和手枪。
我还亲自操纵了高射机枪和山炮。
又爬上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做了个近距离观察。
最后来到充满江南名俗气息的“红石村”。
这里有“春来茶馆”,茶馆里的蜡像再现了阿庆嫂智斗敌人的情景。
旁边是芦苇荡,不由使人想起当年新四军伤员就是在这芦苇荡中养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只能以芦根充饥。
参观完沙家浜,我仿佛看见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新四军和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展开的激烈战斗;阿庆嫂和敌军们斗智斗勇;十八个伤员在芦苇荡铁骨铮铮的光辉形象。
我仿佛看见了每个烈士都在笑,因为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繁荣昌盛;沙家浜的生活是那么的红红火火;还有我们——祖国的未来是那么的优秀!安息吧,烈士们!你们手中的旗帜已经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我们会让它更鲜更艳!虽然你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一座巨大而坚固的丰碑!沙家浜收获和心得篇2秋季秋高气爽,万里蓝天飘荡着朵朵白莲船的云彩。
我校举行了秋游,地点是沙家浜。
一大早,大家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学校,纷纷议论着沙家浜,在我的想象中,沙家浜是美不胜收的地方。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5篇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5篇第一篇: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历史上真正的沙家浜是与京剧中的沙家浜有出入的。
但这并不妨碍京剧《沙家浜》对于我们追忆先辈,激发爱国热情的愿望。
一、真正在沙家浜发生的历史故事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地处江南的常熟城,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炮火的轰炸,离常熟不远的水乡小镇——沙家浜,也危在旦夕。
然而,沙家浜保安大队长胡传魁,却在隆隆的炮声中,与自己已有身孕的姘头黄春举行着婚礼。
远方炮声隆隆,百姓群情激愤,抗日呼声高涨,为胡传魁张罗婚礼的阿庆嫂也不失时机地鼓动着胡传魁的抗日热情,胡传魁迫不得已壮别了婚场,带着人马赶赴常熟抗击日寇去了。
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奉命亲赴常熟与国军守备营长魏国良共商抗日,保卫常熟,被无诚意的魏国良拒绝。
由于魏国良的轻敌和日本鬼子的强大攻势,常熟失陷了。
胡传魁的人马在常熟城门外龟缩了一夜,待他认定常熟已是战后的一片空城,摸入了城内大发国难财时,被日本兵发现一直追到沙家浜,逃进春来茶馆,阿庆嫂急中生智让跪地求救的胡传魁躲进了装水的大缸里,骗过了日本头目小野躲过大难一场,胡传魁从此对阿庆嫂感恩不尽。
郭建光等十几个伤病员在县委程书记的安排下,由阿庆嫂接应,秘密通过了日军封锁线,住进了离沙家浜不远的红石村。
此时,很少回家的刁德一奉命只身归来。
刚进沙家浜便相继遭到逃兵和土匪的一绑再绑。
阿庆嫂在刁管家的请求下,用激将法使胡传魁主动上山去和绑匪见面,最终救出了刁德一。
回到家中的刁德一,背着父亲宴请了胡传魁和绑匪蒋福顺,并在他的极力说合下,几经周折蒋福顺归顺了胡传魁,当上了保安大队的副队长。
知情后的刁老太爷一气之下失聪了。
参观沙家浜的感想
参观沙家浜的感想第一篇:参观沙家浜的感想参观沙家浜的感想2005年12月4日,是一个晴冷的日子。
这天,唐镇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沙家浜参观学习,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里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件革命文物。
讲解员具体生动的讲解让我们走进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史。
早在1928年4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先烈们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团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
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象“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历史。
然后,我们游览了红石村。
红石村是仿照上世纪三十年代沙家浜原型建造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红石村里有仿古建筑、春来茶馆、篱笆、荷塘、小溪,一派水乡景象。
坐在春来茶馆,品着茶,听茶馆里的“阿庆嫂”把古镇的故事娓娓道来,真有一种置身于从前的感觉。
最后,我们游览了沙家浜最美丽的风景区——芦苇荡。
古诗有云:“春夏芦荡一片绿,秋后芦花赛雪飘。
”现在正值初冬季节,所以见不到满目的苍翠,只看见大片大片在寒风中飘摇的枯黄的芦苇。
我觉得,跟很平常的绿色相比,眼前的芦苇荡更有一种萧瑟之美、深秋味道,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
这片芦苇荡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打击日伪军和养伤的天然屏障,大片的芦苇荡与农田、村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在返沪的汽车上,党员同志们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所见所想。
我想,这次参观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在参观游览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地了解了抗战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观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有感六篇
参观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有感六篇【篇一】沙家浜名声在外,即便不刻意去了解,在京剧、样板戏、影视剧、音乐等载体中常常涉及到沙家浜,许多老百姓对于《智斗》也能张口就来,这些仅仅属于在影音载体或者口口相传的片段之中,近距离的接触定会不同,所以,满心期待。
江南,鱼米之乡,吴侬软语,古语有曰:苏湖熟、天下足,自古以来,这里较为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似乎很难把抗争、暴力和这个区域联系到一起,但是,历史却留下几段这个区域少有的现象,明末清兵入侵、抗击倭寇以至于沙家浜芦苇荡抗击日军,每一次都异常惨烈,每一次面对都是外敌入侵。
相同又不同,走进沙家浜,出现在眼前的是田连阡陌,河道纵横,芦苇高耸,特殊地理形势以及力量的抗衡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属于新四军,也属于江南人民,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大门上的八个大字“芦荡火种、鱼水情深”似乎说明了原因。
在蜿蜒的展馆里面,革命历史遗物以及图片展出,近距离接触了当地民众和党的士兵在斗争中使用过的长矛、大刀、长枪、衣物以及缴获的战利品等战争实物以及衬衫、棉袄、皮箱、钢笔等生活物品,阅读着一篇篇介绍新四军战士战斗的事迹,深切感受了军士们的不畏。
同样,沙奶奶、阿庆嫂为代表的群众,利用茂密的芦苇荡作战场,坚持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画面也在展厅中呈现,军爱民、民拥军,军队和老百姓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
东进桥、民俗街、照壁、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丛丛随风起伏的芦苇荡,芦苇在江南较为常见,不像树木般高大也不像青草一样柔弱,但是秉性坚强,如同底层人民一样,大风来了,弯下腰,尔后又挺拔如初,扎根泥土,丛丛聚集,生生不息。
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需要民众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我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共产党带领并团结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
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一)嘿,朋友们!前几天我去看了沙家浜教育基地的红色革命戏,那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啊!一进剧场,我就被那逼真的场景给吸引住了。
演员们一登场,那精气神,简直了!演阿庆嫂的那位演员,那眼神,那动作,把阿庆嫂的机智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里的那些斗争情节,真的是紧张又刺激。
新四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捏了一把汗。
特别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传递情报的那段,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还有啊,那些群众演员也特别棒。
他们把老百姓对新四军的支持和拥护演得特别真实,让我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
看到新四军战士们为了保卫家园,不怕牺牲,我心里特别感动。
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这出戏不仅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更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以后啊,我可得更加努力,不能辜负了前辈们的付出!《沙家浜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戏观后感》(二)亲人们,我刚从沙家浜教育基地看完红色革命戏回来,心情到现在都还没法平静呢!这场戏啊,真的是太精彩啦!从开场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舞台上的演员们,一个个都像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一样。
那个胡司令,一脸的蛮横霸道,让人看了就生气。
而咱们的新四军战士,那叫一个英勇无畏,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丝毫没有退缩。
阿庆嫂和敌人周旋的那几场戏,真是太绝了!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智慧。
我在台下一边看一边想,这得有多么聪明的头脑才能应对得这么自如啊!还有那一幕幕战斗的场景,枪炮声、喊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回响。
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更加敬佩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勇敢战斗的英雄们。
看完这场戏,我觉得自己身上也有了一股劲儿。
我要把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好好学习,将来也为咱们的国家出一份力!这场戏真的是让我收获满满,要是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一遍!。
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收获和感悟
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收获和感悟
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感悟。
以下是我个人的体验:
1.历史深意的感悟:在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和巨大牺牲。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优秀领导人的英勇事迹。
我被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所感动,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2.革命精神的感受: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革命者们不畏困难,坚持斗争,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切。
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3.爱国情怀的激发: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深深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
我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充满了自豪感,并对保卫国家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历史的反思和珍惜: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给我提供了一个反思历史的机会。
我深切感受到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珍惜现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参观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深感历史的厚重和伟大,也让我对祖国和人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我将永远铭记这次宝贵的经历,并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优秀5篇).doc
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优秀5篇)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篇1踏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欢快的歌声,随着涌动的人流,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风景区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沙家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肃穆和壮丽。
我们小组在王弘磊的带领下开始了“风景区大环游”。
边走边聊,其乐融融,为沙加浜风景区的每个角落带去了欢声笑语。
环游第一站:儿童乐园。
当我们步入儿童乐园时,那是早已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最后,我们总算找到了一个跷跷板,兴高采烈地玩起来。
陈糜阳机灵地爬上了跷跷板,招呼我一起上来。
我也不赖,三下两下敏捷地爬上跷跷板,自信满满的与另一头的男生开战了。
我和陈糜阳并肩作战,一开始还很顺利,可是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王弘磊,瘦小的我和陈糜阳被他们跷得老高,我紧紧抓住陈糜阳的衣袖,丝毫不敢松动,生怕自己下滑下去,摔个“底朝天”。
我赶紧招呼顾忆妍来给我们“助战”,她见了了心领神会,“梭梭”两下爬上了跷跷板。
有了顾忆妍,我们很快一鼓作气,把男生跷得高高的,自己则悠闲地把脚搁在跷跷板两侧,得意地蹲在地上。
这时,范希圣一个踉跄,从跷跷板上“直泻而滑”,最后摔在了沙堆中,跌了个“仰八叉”。
我们女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下王弘磊可是寡不敌众了,被我们跷得“再上一层楼”了。
之间他双手紧抓扶把,脸上都冒出了冷汗。
于是,大家都咯咯大笑起来。
环游第二站:芦苇迷宫。
芦苇迷宫是沙家浜的一个特色,怎能错过?于是,大伙一拥而上,挤进了迷宫之中。
男生们都自告奋勇走在了前面,大家紧靠在一起,以免走失。
谁知我一个回头,男生们竟然飞快地跑起来——哦,快跟上他们!我急忙循着脚步声跳入芦苇丛中,开始“追踪”男生。
女生们都跟在我后面,我飞快地奔跑着,对男生紧追不舍。
终于,我隐约从树丛中看见了王奕林的红色衬衫!我兴奋地大叫起来,撩起衣袖擦了把汗,又开始再接再厉,锁定目标“追踪”起来。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鏖战”,我幸不辱命,及时地跟上了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出了迷宫。
此时,我已是满头大汗。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作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作文篇一《游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沙家浜,这个名字我以前听说过很多次,但真正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还是带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
刚到纪念馆外面,就能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门口的建筑风格有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进去之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各种各样的老照片。
那些黑白照片里的人物,眼睛里都透着一股子坚定劲儿。
我就像一个好奇的小猫一样,到处瞅。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把旧得不成样子的枪展览在那里。
这把枪啊,看着就特别有故事。
我仔细地瞧着它,那生锈的枪管,老旧的枪托,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战斗岁月。
想象一下,当年拿着这把枪的战士,可能趴在草丛里,眼睛死死地盯着敌人出现的方向,手指紧紧扣着扳机,只要敌人一露头,“砰”的一声,子弹就飞出去了。
这枪可能在很多战斗里都派上了用场呢。
再走走,有一个展示区专门讲战士们在芦苇荡生活的。
那芦苇荡啊,看上去就是大片大片的芦苇,密密麻麻的。
可是当年战士们就靠着这芦苇荡藏身。
我有那么一瞬间像是看到战士们躲在芦苇荡里,脸上抹着黑泥,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饿了就啃个生的红薯之类的东西。
有敌人搜捕的时候,他们大气都不敢出。
然后讲解员说,战士们虽然条件很苦,但是相互之间特别团结。
那时候哪怕只有一个红薯,大家都能分着吃,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的。
走到纪念馆的后半部分,有很多村民们支援战士的事迹。
这里就有村民给战士送鞋子的故事,那鞋子看着就很简陋,就是粗布做的。
可这就是村民的心意啊,他们在家里一针一线地缝,想着战士们穿着能保暖舒服些,就算自己辛苦点也没关系。
这就像我们现在邻居间互相送点自家做的美食似的,不过那时候这可是能救命的情谊呢。
从纪念馆走出来的时候,我还心里头满是那些画面。
这一趟可真没白来,感觉真的像亲自经历了那段历史一样。
篇二《难忘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之旅》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听起来好像就是一个放满历史资料的枯燥地方,可是这次去了以后,我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进入纪念馆时,我是充满期待又有点小紧张的。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优秀8篇)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优秀8篇)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1星期五,我们五年级去沙家浜风景区春游。
上午8点左右,我们从学校乘车前往沙家浜风景区。
来到风景区的大门前,只见一个由上千朵花编织成的大花球。
这个大花球中间是黄色的花朵,上端和底部是红色的花朵,看起来十分美丽壮观。
走了好一段路后,我们来到了桥上,那时河边闲游着一两条小鱼,我们丢了些面包屑下去,一会儿鱼群就来了。
我们过了桥就来到了又险又刺激的铁索桥。
这时人很多,要过桥的人也很多。
我和鲁佳莉是第一次走铁索桥,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桥边的绳子走,可是,有些同学在桥上又蹦又跳,桥摇晃得很厉害,我害怕地叫了起来,边走边叫,好不容易过了一段铁索桥来到中央的桥墩上,下一段,我不敢再在铁索桥上多耽搁,憋足了劲儿一口气跑到了对岸。
我离开了这段艰险的旅程,向下一个目的地游乐场进发。
我们来到了游乐场,大家各自散开玩自己想玩的去了,有人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来吃东西。
我在树荫下休息,这时我的好朋友邻班的钱亭佳看见了我,我们就聊了起来,她提议去玩跷跷板。
我们叫上好几人一起玩,人多玩得开心。
我坐上了跷跷板,握好把手,就开始翘起来。
我们一端脚掂地很有力量,所以翘得很高,当被翘到最高点时,我在空中害怕得失声惊叫了出来,眼睛也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直到下来之后一颗心才落了地。
我看见大家都在走一根大圆木,我也去试试。
走这个圆木看起来容易,走起来可难了,很难控制身体的平衡,我从上面摔下来好几次才走到了另一端。
1点半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桥边,这里微风吹拂,凉爽极了。
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水中嬉戏的小蝌蚪,我们仿佛也置身这碧波之中,心情舒畅。
在桥上休息够了,我们就上车回学校。
车上同学们还在谈论着各自的经历,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啊!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2记一次红色之旅—游沙家浜早晨,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向红色旅游风景区——沙家浜出发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充满欢声笑语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门口“沙家浜”三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熠熠生辉。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作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作文你知道沙家浜吗?那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就像一本巨大的、鲜活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英勇和坚韧。
我一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就感觉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馆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可这昏暗反而让那些陈列的物品和墙上的照片显得更加庄重和神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雕塑,那雕塑刻画得可真是栩栩如生。
战士们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向敌人。
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天,感觉自己就像能听到他们心中的呐喊:“冲啊,为了胜利!”其中有一个战士的眼神特别有神,就那么直直地盯着前方,好像在告诉敌人,“你们的末日到了!”再往里走,就是各种展品了。
那些破旧的枪支、刀剑,还有带着补丁的军装,每一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艰苦。
我看到一把枪,枪把子都被磨得光溜溜的,不知道这把枪跟随它的主人经历了多少场激烈的战斗呢。
我心里就在想啊,当年拿着这把枪的战士,肯定是个神枪手,在战场上百发百中,打得敌人屁滚尿流。
还有那些军装,补丁摞补丁的,这得多艰苦啊。
现在我们的衣服稍微有点破就不穿了,和当年的战士们比起来,我们可真是太幸福了。
墙上的照片就像时光隧道一样,带着我走进了那段历史。
有一张照片是老百姓给战士们送粮食的场景,老百姓们挑着担子,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战士们则满怀感激地接过粮食。
这画面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在那个年代,军爱民,民拥军,大家团结一心,就像一家人一样。
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吧。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芦苇荡的场景。
哇塞,芦苇长得高高的,密密麻麻的。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新四军战士们就隐藏在这片芦苇荡里,和敌人周旋。
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就像是战士们在低声交谈作战计划。
敌人在外面找得晕头转向,可就是找不到我们的战士,这芦苇荡简直就是战士们的天然保护屏障啊。
我都能想象到战士们躲在芦苇荡里,悄悄观察敌人动静的样子,心里肯定在想:“哼,你们这些笨蛋,想找到我们,没门儿!”参观完整个纪念馆,我心里满是感慨。
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观后感
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观后感你去过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吗?如果没去过,那可真得听我唠唠。
一走进沙家浜,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岁月。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哇,那芦苇长得又高又密,风一吹,沙沙作响。
我当时就想,当年那些新四军战士就藏在这芦苇荡里,这简直就是天然的“保护罩”啊。
这芦苇荡就像一个神秘的迷宫,要是不熟悉路的人进去,估计转个几圈就晕头转向了,可咱们的战士们却能在这儿巧妙地和敌人周旋,真厉害!再说说那些革命纪念馆里的展品吧。
看着那些陈旧的枪支、简陋的生活用品,我心里一阵发酸。
当年的战士们就是靠着这些东西和强大的敌人战斗啊。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放弃,这得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
我看到一把锈迹斑斑的大刀,就忍不住想象当年的战士挥舞着它,冲向敌人的英勇模样。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高科技武器,全靠战士们的勇气和智慧,这让我特别佩服。
沙家浜里还有很多模拟当年战斗场景的地方。
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就像真的看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一样。
有一个场景是新四军战士们在芦苇荡里开会的,每个人的表情都特别严肃认真,他们一定在商量着怎么打退敌人呢。
我站在那儿,感觉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心里充满了使命感。
印象最深的还有阿庆嫂的茶馆。
那茶馆布置得很有年代感,我仿佛看到阿庆嫂就在里面,一边给敌人泡茶,一边不动声色地给新四军传递情报。
阿庆嫂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她机智勇敢,面对敌人的盘问,总能巧妙应对。
敌人在明,她在暗,就这么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我当时就在想,这要是放在现在,阿庆嫂肯定也是个谍战高手啊。
从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段革命历史。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有吃有喝,还能玩各种高科技的东西。
可这些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我们可不能忘了他们的付出,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且,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退缩,勇往直前。
沙家浜之行,就像给我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历史课,这堂课没有枯燥的课本,只有真实可感的场景和故事,让我受益终身呢。
参观常熟沙家浜观后感
参观常熟沙家浜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常熟沙家浜,那可真是一趟超有趣又特别有意义的旅程啊!一进沙家浜景区,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芦苇荡那叫一个壮观,大片大片的芦苇,又高又密。
风一吹,芦苇沙沙作响,就像在悄悄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当时就想啊,当年那些新四军战士们在这芦苇荡里穿梭、战斗,敌人肯定是被绕得晕头转向的,这芦苇荡简直就是天然的“迷宫”,是新四军战士们最好的掩护。
再往前走,看到了那些仿真的场景,什么茅草屋啊,小船啊,都布置得特别逼真。
我仿佛能看到阿庆嫂在茶馆里和敌人周旋的样子。
阿庆嫂那可真是机智过人啊,敌人的那些个盘问,她都能巧妙应对,那心眼儿转得比风车都快。
我站在那个茶馆里,都能想象出当时紧张的氛围,心里直为阿庆嫂捏把汗呢。
而且啊,景区里的工作人员也特别有意思。
他们有的穿着新四军的衣服,有的扮成老百姓,时不时地还会演个小短剧,让我们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的情景。
有个扮成新四军战士的大哥,说话可带劲儿了,给我们讲战斗故事的时候,那手比划得就像拿着枪在冲锋陷阵一样,我们一群人围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很多关于沙家浜的历史。
原来这背后有这么多英勇无畏的事迹,新四军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和敌人战斗,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为了心中的信念,不怕牺牲,和当地的老百姓团结一心。
这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啊。
沙家浜这个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像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
它把那段红色的记忆保存得这么好,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走进历史,去感受、去领悟。
走在景区里,我心里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意。
我觉得这次参观就像给我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而且还一点都不枯燥。
我离开沙家浜的时候啊,心里还在回味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
我就想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更多的朋友来这儿,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沙家浜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不能被忘记的历史。
游沙家浜有感
游沙家浜有感游沙家浜有感游沙家浜有感1上周五,学校组织了秋季综合实践的研学活动走进沙家浜:探寻伟人足迹,学习先烈精神。
来到位于常熟的沙家浜红色景区,看见纪念馆大门上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深思。
我们依次参观了那段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史料,并且去剧场看了阿庆嫂的故事《沙家浜》。
故事讲述了阿庆嫂在沙家浜已以开茶馆作为掩护,与日伪军胡传奎、刁德一斗智斗勇,只身一人勇敢与汉奸斗争的场面,成功转移和保护了新四军伤员,体现出了她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国情怀。
看完了这部实景话剧,我被剧中阿庆嫂的奋斗与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先辈为了自由和平而奋不顾身、不屈不挠,创造了崭新的`历史,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
我们该庆幸我们处在了一个历史的好时段,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种和平岁月,并为之奋斗。
我们更应该牢记先辈的浴血奋战,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现在的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种奋斗与拼搏精神呢?我们首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每天戴好红领巾;每次升旗时认真敬礼、唱好国歌,认真学习。
在学习中,我们遇到难题应该积极思考,开动脑筋,不轻言弃;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应该迎难而上,就像电视中的中国女排那样,她们顽强拼搏的身影成为中国的又一骄傲。
这种精神在学校运动上也得以体现:每一名运动员都在赛场上尽情挥洒着汗水,尽力拼搏所以,我们在学习爱国情怀时,不必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做好现在力所能及的事,学好本领在将来回报祖国,像革命先辈那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一点一滴。
游沙家浜有感2五月槐花香,雨霁天朗,乐得全校师生畅,游于沙家浜。
身边嘈杂切切,内心不免惶惶。
恐得人流占景色,难得清静院墙。
颦眉间,过道石门坎。
惊诧时,望见幽路转,阡陌尽头,百草莲花颤,偶有古房巷路,瞥见几家姝,白玉面,迷人眼,茶香沾襟水花溅,芦苇荡岸边遮蔽半桥面,鱼跃鸢飞。
瘦竹映断墙,喜见佛院现,抬颔望牌嗣,低头问门人,才知先烈建。
太仓沙家浜景区观后感
太仓沙家浜景区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太仓沙家浜景区,那可真是一趟超有趣的旅程呢!一走进景区,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那叫一个壮观,风一吹,芦苇就沙沙作响,好像在悄咪咪地跟你讲述当年沙家浜的英雄事迹。
我当时就想啊,这芦苇荡可真是天然的“迷宫”,那些新四军战士们在这儿跟敌人周旋,得多机灵啊!再往前走,看到了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什么春来茶馆之类的。
这茶馆可有名了,一进去,就仿佛能看到阿庆嫂在那儿镇定自若地跟刁德一斗智斗勇呢。
我还特意坐在茶馆里,要了杯茶,品着茶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也融入到那个场景里了,好像自己也成了一个有着秘密任务的地下工作者,就差给对面的人使个眼色传递情报了,哈哈。
景区里的表演也特别精彩。
那些演员们一个个都演得特别投入,枪声一响,我的心都跟着紧张起来了。
看着新四军战士们奋勇杀敌,群众们积极支援,心里满满的都是敬佩。
而且那些演敌人的演员也很逗,把敌人的愚蠢和狼狈演得活灵活现的,让人忍不住想笑的同时又觉得解气。
还有那些关于沙家浜历史的小展览,虽然都是一些老物件和图片,但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窗口,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我在展览前站了好久,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想象着当时战斗的激烈,真的很感慨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啊。
不过呢,景区里也有一些很现代的小元素。
比如有一些特色的小吃摊,卖着各种当地的美食。
我尝了沙家浜爊鸡,哇塞,那味道真的绝了,鸡肉又嫩又香,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还有那些卖小纪念品的商店,我在里面挑了好久,买了个有沙家浜标志的小徽章,感觉特别有纪念意义。
总的来说,太仓沙家浜景区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
它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让你在游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一趟沙家浜之旅,真的是超值,我已经在盘算着啥时候再去一次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家浜红色之旅有感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我班级组织参观了红色革命旅游景区沙家浜。
校车在高速路上快速奔驰,耳畔总是响起的是那段有板有眼、抑扬顿挫的名段“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
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沙家浜。
初春四月,芦苇抽絮。
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此处狭长、幽深、曲折的羊肠水道。
我们乘着小船在芦苇荡里穿行,举目四望,满眼都是密集的芦苇和相似的小道,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置身其中,才真正体会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机智和英勇。
在春来茶馆的古戏台前,细细感受《沙家浜》选段,阿庆嫂的勇敢,让我们感受到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短短一天的行程,叶飞委员长题词的照壁、东进桥、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最难忘的就是绿茵起伏的芦苇荡。
昔日的芦苇荡曾经以生死不渝的忠诚,抵御日本强盗的枪弹,护卫新四军伤病员。
如今,片片芦苇又以证人的身份,向人们诉说军民鱼水情,共同抗敌的历史故事。
芦苇青青,看上去含蓄深沉。
芦苇只是一种极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它生命力颇强。
在泥土中蔓延匍匐伸展的根,有保堤护岸之功能,而且经受得住风雨的摧折。
它虽无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绿得并不妩媚,却显示出强健生命的颜色。
难以想象,六七十年前,这里荒凉偏僻得可以和日寇进行水上游击战,这里是腥风血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纵然芦叶飘飘,竹雨潇潇,波影摇摇,有谁会感到它的美丽呢?如今,国运兴隆昌盛,社会稳定,人寿年丰,山欢水笑,旅游事业随之发展,过去被湮没了的美丽得以再现,但我们谁都不该忘记,这里确实曾经战火,这里留下了英雄的鲜血。
在一路上,我们且走且看且听,了解到当时生活的艰辛,抗战道路的曲折坎坷,在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孕育出现了优秀的事件和英雄。
如果说这一切的美是自然所赋予,就像女子的美貌,不值得刻意强调的话,那么我想那份“美”当属“芦苇荡”边那祖祖辈辈的常熟人,曾经的红色根据地人,勇敢、智慧而坚强,现在的常熟人继承了上几代人的勇敢,瞧!他们充分结合城市“革命“特征,挖掘旅游资源,并衍生出了多项“革命系列项目”:红色教育游、绿色休闲游、金色美食游、文化影视游,其中每一个项都是“沙家浜”所特有且无可复制的地域特色产品,聪明的“沙家浜”人真正在城市发展中继承了祖辈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喜欢京剧的人一下子就会想起这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词。
这也正是现在沙家浜给我们感受很深的一个方面,我深深地懂得现在的这份和平、宁静、安详、和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