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随堂小练
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D)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人口 增长带来的问题。 2、关键词:人口增长、问 题 3、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的持 续发展。故选D。
随堂小练
③山西大庄城氏市号的称数数量千增万两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 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繁商大荣业以的网上城资市料,工摘自商《业简非明常中繁国荣经济史》 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区域性市场
盛泽镇
全国性市场
三、盛世危机——人口的增长
原因 1③、为清清朝朝时前期期,的手统兴工盛业治奠有定了者了很基大采础发。展取。 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
玉米“种一收千, 其利甚大”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 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康熙 御制粉红地珐
琅彩开光花卉碗
《清代纺织图》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随堂小练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
①政府奖励垦荒,耕地面积扩大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③高产作物甘薯、玉米得到推广
④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 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农业 3、以上都是清朝农业的发 展表现。故选D。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同步训练
6.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 了这一时期( D ) A.出现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商帮得到发展 D.工商业市镇兴盛
7.乾隆时,山西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 全国各地开设“票号”的商帮是( A ) A.晋商 B.浙商 C.潮商 D.徽商
同步训练
8.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 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农村集市 ②区域性市场 ③城镇集市 ④全国性 市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同步训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人口增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
盲目垦田,水域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 灾严重。人口增长,耕地有限。
同步训练
(3)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 么认识?
同步训练
4.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 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这些机户生活在( B )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
5.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 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④中国的经济总量 居世界首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 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 解清朝前期社会的兴盛。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经济作物种植方面 经济作物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5、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作用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卷,亦名《姑苏繁华图》卷,原系清宫珍品,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 人,家居穿珠巷,监生出身,曾为吴县候选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 (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扬与吴县篁村人张宗苍各自进 献画册,由此二人取入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钦赐徐扬 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清宫珍藏书画名著《石渠宝笈》,刊录徐扬 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图》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于乾隆二十四 年(1759年)。全图钤有鉴赏或收藏之章凡17方,从“乾隆御览之 宝,等钤印剖析可知,乾隆对此图卷十分赞赏,其中”太上皇帝之 宝“便可佐证乾隆禅位于其子仁宗嘉庆之后,仍依依留恋并浏览这 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期, 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制瓷技术达到登峰造极 的水平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一、商业网的形成 形成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 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二、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 1、形成状况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 县城的规模还大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商帮作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归纳总结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①全国商业网的形成 ②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汉口 ③商业都市的出现: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④商帮形成:晋商与徽商的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三、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增长:到 康熙 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 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 之一。
2.影响: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人地 矛盾逐 渐突出,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 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 的持续发展。
选择题
1.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的是( A )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贸易的兴盛
D.商帮的活动
2.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下列
皇帝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的是( A )
①顺治帝 ②康熙帝 ③雍正帝 ④乾隆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4.商帮的出现: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 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 晋商 , 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 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票号 ”,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 府商人组成的 徽商 ,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 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 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
行垦荒政策。
3.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 D )
A.北京 B.江宁
C.扬州 D.吴江县盛泽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究(1)统治者政策的调整。 农业上: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 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 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减免租税;提倡因 地制宜。 手工业上:放宽开矿政策。 (2)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3)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图片展示。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图片展示。

《盛世滋生图》局部4.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5.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一、教师行为1.导入:1.教师首先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清朝的建立和初期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一个朝代的经济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的多元因素。

3.简要介绍本课学习目标: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2.教学过程:1. 1.1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讲述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如耕地面积的扩大、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作物的多样化等。

2.强调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如丝织业、棉纺织业、陶瓷业等手工业的兴旺,以及城市商业的活跃和对外贸易的拓展。

3.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清朝前期的经济繁荣。

2. 1.2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分析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如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勤政和治国策略。

2.强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实施。

3.探讨人口增长和耕地扩大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4.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板书设计(提纲式):1.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生产2.手工业和商业2.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政治稳定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人口增长与耕地扩大4.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自然资源与科技进步4.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清朝某一具体行业(如丝织业、陶瓷业等)在清朝前期的发展状况。

5.课堂小结:1.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民族关系、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二、学生活动•学生在导入环节积极回答问题,思考经济发展的多元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听讲,观察图片和文物,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清乾隆时期釉彩大瓶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制糖、制茶等 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业: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都
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织工超过5万人。
规模大
分工明确
人数多
《丝织十景图》描绘了丝织过程中
《南都(南京)繁会图》明·仇英 街市上店铺林立,“西北两口皮货 发客”,“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4)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大商帮,如山西的晋商(乾隆时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开 设“票号”)、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山西商人

组成的晋商,主

要贩卖粮食、食 盐、绸缎等,到 乾隆时又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 存款业务,在全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 因2.知;道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 3.了解清前期人口增长的概况、原因及影响; 4.深刻感悟康雍乾盛世的繁荣与隐忧。
第一章 盛世基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康熙耕织图》
《雍正耕织图》
一、盛世基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展
1.背 景: 2.原 因:

会 经
手工业和商 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业的发展 商业:商业发达,工商业市镇,大商帮

的 发 展
人口的 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因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牛刀小试
A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课件_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同步课件_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41张PPT)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清朝前期,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宋朝有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清朝时期又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 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以苏州、湖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 主要的粮食产地;“湖广熟,天下足” 反映了清朝时期 农业的发展,湖南、湖北地区粮食产量迅速提高,也成为 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同时它也表明清朝前期我国高产农 业区域的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时期农业的发 展。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 材料中“天下有四聚”是指哪些城市?为什么被称 为“天下有四聚”?
京师、佛山、苏州、汉口。 因为这些城市的商业发达。
三、人口的增长
时间 17世纪初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人口 2亿 1.19亿 1.5亿 3.1亿
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扩 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 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 发展。
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我们可以感受到 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产 品增加,投入市场,商品经济活 跃。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 实,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的兴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教学内容及结构分析本单元涉及的时段为明朝和清朝前期,讲述的是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历史,起于1368年,止于1840年。

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时期,同时,由于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

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政治上的僵化与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明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吏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人口增长使人均可耕地面积下降,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

中国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逐步解体。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是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

从历史总体上来说,这个时期有两种现象并存的情况:一方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制度的衰落。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有“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四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艺术”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有“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统治及其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人教版

人口的增长
影响: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土地过分开垦,
造成植__被_____和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_地___力_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___持__续__发__展____.
农业的恢复 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重视农业,推行垦荒.耕地面积扩大,粮食提高
晋商业务: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行业; 徽商业务: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业
3.影响: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___社__会__经___济_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盛世滋生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
阅读课本P99—P100,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及概况? 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 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材料三:(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 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 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 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晋商俗称“山西帮”.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 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 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 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 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 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 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2024年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8 9 10 11 12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素养达标
13. 学科素养·史料实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起清王朝,大多数人就想起了清朝晚期被西方国家随意 欺辱的时代。其实1840年之前的清王朝还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这个时候英国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所以说在人力耕种的时代中, 清王朝在人力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康乾盛世的清朝,中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还是非常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的。
13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 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 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 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 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 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8 9 10 11 12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1.[2023•石家庄裕华区期末]乾隆五十年(1785年),八十高龄的陈 世元受政府委派,前往河南传授种植红薯之法,途中逝世。乾隆帝 闻讯,特意给陈世元追赠一个国子监学正职衔。此事折射出( D ) A.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B.清朝统治的吏治腐败 C.红薯在清朝传入中国 D.清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1234567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 亿。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 一年(1736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请你按方位说出清朝的疆域: 请你按方位说出清朝的疆域: 西: 西北: 西北: 北: 东北: 东北: 跨葱岭 葱岭 东: 东南: 东南: 临太平洋 太平洋
南:
达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
到台湾及其附属 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
接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至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
总结: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总结: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1662收复台湾 、 收复台湾,1684设台湾府 (东南) 设台湾府.( 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 东南) 2、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1689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东 、抗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签定《 签定 中俄尼布楚条约》 ( 北) 3、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1727设驻藏大臣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册封达赖 班禅制度; 册封达赖、 设驻藏大臣. 设驻藏大臣 西南) (西南) 4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 回归祖国.(西北) 回归祖国 (西北)
第19课 19课 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
清朝政府为了管辖西藏地区, 清朝政府为了管辖西藏地区, 设置了哪些机构? 设置了哪些机构?各是哪个皇 帝设置的?有什么意义? 帝设置的?有什么意义?
达赖银像
达赖金印
顺 治 帝 像
康熙
康 熙 即 爱 新 觉 罗 · 玄 烨 yè ( 公 元 1654~1722年),满族,八岁即位,年号 康熙。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亲政。 他先后平定三藩叛乱 统一台湾 平定 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 平定三藩叛乱 统一台湾,平定 准噶尔叛乱,平定西藏,订立中俄 订立中俄《 准噶尔叛乱 , 平定西藏 订立中俄 《 尼 布楚条约》 注重工农业生产。又 布楚条约》。他注重工农业生产 注重工农业生产 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统治。 屡兴文字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19张PPT)
导入新课
《康熙南巡图》
《乾隆南巡图》
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康乾盛世是 值得称颂和自豪的,它在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对外关系上都有显著发展,其盛世局 面超过前代任何一次,确实值得赞扬。
但从世界历史横向发展来看,却不宜夸大 评价。在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成 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西方国家相比,这种盛 世已显得暗淡无光了。
④经济作物: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药材等。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 ①丝织、棉织、印染、冶矿、制 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例子: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佛山镇的棉织业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8.13亩
②乾(清隆1朝四78统十4年一九)全年国,社会7安41定44,95人口迅速增长2.51亩
课堂小结
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 量提高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表现及造成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LOGO
1.背景
材料一: 江南地方,据洪承畴报: “明季赋税繁重,官兵坑害,百姓极为 困苦……伤残最苦之州县,人民逃亡, 田地荒芜”。 材料二: “清角行营人迹断,哀笳 彻底鬼磷吹。”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出示资料)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6页
P100 课后活动 1.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改变?这种改变是由哪些原 因造成? 参考答案 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增加靠近35%)。 造成这种改变主要原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深入巩固 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感人民辛 勤劳作等。 2.从国外引进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 植。经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种植与清朝人口增加之间关 系。 参考答案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 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引进和推广,提升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 解人口增加造成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增加。
3.影响:因为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步突出,深入垦荒垦田,使 很多 天然植被 和 原始森林 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 下降。庞大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 济 连续发展 。
第5页
提升点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 (2)商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4)棉花、茶叶、甘蔗、药材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 工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业化组成部分。 (5)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江商南帮徽州
。这些商帮
活动,对当初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晋影商响。
徽商
第4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人口增加
1.原因: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办法,使经济发
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人数口量也有了很大增加。
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到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 手工业工场 。
2.商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因此大力 (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2.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手工业部门齐全 B.产品质量精良 C.品种花色繁多 D.手工工场发达
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A. 纺织业
B. 采矿业
C. 运输业
D. 餐饮业
5.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

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6.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据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
A.北京
B.江宁
C.苏州
D.杭州
7.乾隆年间,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的商帮是()
A.晋商 B.徽商 C.苏商 D.浙商
8.乾隆末年中国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八分之一
9.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0.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

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①推行垦荒政策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④不断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3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3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

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

——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

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3)分析材料二、三,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龙展水平与英国的发距。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道成中国逐渐落后的制度因素。

参考答案
1-5BDDAB 6-10CAADA
11.(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特别发达,商品经济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的
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其综合国力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2)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

(3)差距: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生产,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

因素:日
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