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doc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doc

1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一)手工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含达标测试题)一、课标要求1、内容要点: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2、认知提示: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解读: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在农业生产爰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与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侏士妄发展与大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提倡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教师启发。

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我们提前预习了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先看几个关键词,根据你自己预习的情况,说一说你的了解的大体内容。

然后导入新课。

2、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学习内容为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

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为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

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把握清朝前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表现:(1)耕地面积扩大(2)兴修水利(3)粮食产量提高(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3.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2.商业的繁荣:各级商业市场的繁荣,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表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占世界人口1/33.影响:推动经济发展,导致人口问题。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推荐】.doc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推荐】.doc

1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2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的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

他们对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详细发展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历史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插图、讨论问题等方法,培养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

3.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插图、文字、动画等。

3.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例、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补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清朝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知道人口增长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和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朝人口的增长问题的了解,认识人口的增长给整体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帮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状况。

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清乾隆年间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开荒执照》图片、《姑苏繁华图》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自主探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导入二】清军入关后,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延续了20多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残酷景象。

清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

在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那么发展的具体情况怎样呢?●新课讲解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农业恢复和发展的概况,分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

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人口迅速增长到3.6亿。

材料二政府提倡各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高产作物甘薯的种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经济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烟草,种植面积扩大了,当时已成为商品。

材料三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分之八九。

清朝前期,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自助、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师生活动过程设计目的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播放视频《盛世滋生图》,引入课题。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3.学习第一部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介绍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学生看视频,感知清朝前期经济的繁荣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引起学生展的背景。

(2)学习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③庄稼方面种植④经济作物种植(3)讨论: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学生交流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了解相关史事: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4.学习第二部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学习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2)展示图片,重点介绍丝织业。

(3)播放视频探究,找代表回答学生看视频,深刻领会康乾盛世的表现学生从课本中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苏州缂丝》,让学生感知中国手工业的极致作品。

(4)图片展示景德镇的四大瓷器。

(5)介绍清朝前期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6)讲解商业发展的表现。

(7)介绍商业城镇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上找到“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分别对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回答学生读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归纳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的地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

耕织图起源于南宋时期,清康熙帝命内廷画家重绘《耕图》与《织图》各23幅。

由于其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和详细的生产过程,而起到了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本身也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

师:多媒体出示《耕织图》并简介,设问:从清康熙帝命人重绘《耕织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主探究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

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问题1】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题【问题2】清朝前期为发展农业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3】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清朝有何影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问题1】课件投示《清代纺织图》,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讲述清代手工业发展情况。

【问题2】课件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思考:对比P44宋代商业、P69明代商业、P98清代商业的内容,清朝商业发展有何进步?(清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三、人口的增长课件出示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时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亩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亩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 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朗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具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理居世界首位。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耕织图2、表现: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到了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耕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内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紧接前面的复习内容,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都承袭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做法,那么在经济上会制定和实行怎样的政策呢?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3.结果: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4.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5.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学习此节内容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认识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9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湖广地区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了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去探究其中的缘由吧!【新课探究】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史料研读: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

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提示:特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通过立法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和鼓励。

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史料研读: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

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

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答案提示:表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局面。

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初中历史教学教案学校:刘楼中学教师程景周年级七年级课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设计目的分析学生活动学生看视频,感知清朝前期经济的繁荣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交流探究,找代表回答学生看视频,深刻领会康乾盛世的表现学生从课本中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回答学生读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归纳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2.表现3.影响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2.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二)商业1.商业城镇的发展2.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2.表现3.影响课堂《导学案》上的相关习题练习作业课后活动相关习题布置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来源:学#科#网][来源:]过程与方法 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来源:学§科§网]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2020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精品教案【2020最新】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部编人教版7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7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
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
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

与价值

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
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提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
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清代纺织图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提示: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图片展示
《盛世滋生图》局部
4.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5.史料展示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

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简明中国经济史》
6.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目标导学三:人口的增长
1.史料解读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2.学习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

3.史料解读
材料一: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4.学习与探究:依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从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提示: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

(意思相近即可)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总结
清朝前期,随着大量高产农作物的推广、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一方面又会带来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问题。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

课堂教学,要活跃气氛,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