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建设的路径
如何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军民融合2篇
如何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军民融合2篇篇一: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军民融合军队是国家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军民融合,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国家安全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军队建设、军民融合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人民解放军建设和军民融合。
一、加强军队建设国防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军队建设,必须推进国防建设。
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国防建设离不开科技发展。
只有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国防科技水平,增强国防实力。
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军队自身建设。
加强军队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任务,包括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
特别是从军事技术、战略策划、人员队伍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为军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是军队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要加强军民融合,应该把军民融合作为新的战略性任务,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打造军民融合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重要手段。
从而实现军民融合,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军民融合法治建设要推进军民融合,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
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和健全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机制,为军民融合提供制度可靠的保障。
2.发挥军民融合综合效益军民融合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共享、研发模式创新、军民科技转化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进而发挥军民融合的综合效益。
要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公司、研究院、科技园等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和人才融合。
3.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军民融合有力支撑了我国高科技创新和国防实力提升,要持续推进军民融合的创新发展,深入调研、育成支撑性企业等,加强技术创新支持,累计提升军民融合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水平和能力。
4.深化军民融合改革要促进军队和地方军民融合,加强官兵与地方民众互动交流。
如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
如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军民融合,是指军队与民用领域的科技、产业和资源相互渗透、互利共赢的一种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发展是加强国防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为了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制定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加大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政策方面可以出台减税政策、优惠土地政策等,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在军民间的转化。
法律方面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技术转让和合作的法律框架,鼓励创新创业。
只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才能够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军民双方的科技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开放。
一方面,军方应主动向民用领域开放军队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鼓励军队科研人员与民间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军队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另一方面,民用领域也应开放科研资源,为军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通过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可以实现军民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加强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依赖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鼓励军队科研机构加大对军事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提高军事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要促进民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提高民用科技的发展水平。
通过加强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不断推动国防科技实力的提高。
四、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机制和平台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平台,为军民融合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方面,要建立军地合作的机制,加强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另一方面,要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为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场所。
只有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机制和平台,才能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当代中国,要真正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需要认真研究推进其发展的基本路径。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
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理念要变革现实,需要相应的战略平台。
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尤其需要国家通过战略规划来推进。
在历史上,我们党一直强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思想,并以此作为党和国家指导国防建设的重大方针。
这些战略思想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将其具体化为可供全局遵循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举措的约束和牵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解决军民分离问题的效果。
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选择。
要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不能仅仅把这一体现时代潮流的大战略束之高阁,而要尽快研究论证并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等,应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国防军队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相适应,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相适应,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相适应。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以重点带动全局。
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将军事※※准备需求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将国防经济布局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等等。
当前的重点是加强党的十七大强调的四大体系建设,即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体系建设。
这四大体系建设,既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建设重点,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
只有通过加强这些建设,才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军民体制机制。
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利益调整,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军政部门协同推动。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高层决策机构。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作者:宋纯利,宋政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6年第1期宋纯利宋政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顶层发展战略不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备、技术标准体系不互通、新兴领域融合不深化、体制机制运行不顺畅等问题,为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就需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会议上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并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大思想成果,就需要找出制约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一、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层次还比较低,范围还比较窄,程度还比较浅,与强军目标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顶层发展战略不完善战略规划布局事关融合成败。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缺乏顶层战略规划设计和统一领导,部门职能存在交叉,多头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从近年来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探索来看,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划布局军地衔接不够、资源、技术和人才军民双向共享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出现这一情况,在于目前我们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不够、军地脱节的情况比较明显,导致国防需求没能很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国防建设不能充分利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例,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军民属性分线管理,不利于军、民两方面科研生产能力和两类产业的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军地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难以共享。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时间:2010年03月16日 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对于我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的必然要求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必须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充分发挥国防建设领域和经济建设领域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一种资源投入,两种效益产出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富国必须强军。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站不起来”,但是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即使“站起来”,也不可能“挺起胸”。
走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一个国家就不仅可以“站得起”,而且可以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中昂首挺胸。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战略举措。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格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日渐增强。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致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客观上要求我们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双重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可以有效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内的国家整体建设效益,又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共同发展,起到相互促进、双向带动的效果。
二、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对统筹“两个建设”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路子,促进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08-12-12来源:军事经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认真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不断拓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方针的形成和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军民结合的原则集中表现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军工企业生产民品则是它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限制,军民结合在艰难探索中向前推进。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始终致力于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探索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开始了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邓小平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
197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方针。
1982年,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有四句话——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
其中,以军为主改为军品优先,其他三句不变。
”1990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时,把国防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着重解决的重要课题,放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顺应了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反映了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需要。
按照中央军委提出的方针,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及时调整了国防科研和生产的规划和部署,改变了各种军品齐头并进的状况。
缩短了战线,相对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有重点地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加快了重点项目的研发速度。
加强军政军民融合推动国防建设
加强军政军民融合推动国防建设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成为每个国家所重视的重要议题。
而要实现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全面发展,军政军民融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军政军民融合推动国防建设,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领导和军队参与政府是国家安全和国防的核心力量之一,必须发挥其领导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军事战略决策的指导,着力推动军政军民融合的发展。
此外,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应积极参与国防建设并与政府形成密切合作。
二、加强军政军民融合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加强军政军民融合的基础。
应建立国家军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军政军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还应加强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实现整体协同。
三、深化军地协同发展军地协同发展是军政军民融合的重要体现。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用科技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同时,军队也应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相关军事资源的支持,促进军地共同发展。
四、加强军政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军政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军事科研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军事院校与民用高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公众参与和舆论引导公众的参与是军政军民融合的重要环节之一。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国防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舆论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媒体应积极宣传军事科技成果和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对待国防建设。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加强军政军民融合的重要方面,能够拓宽军事发展的视野与渠道。
政府应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军事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国防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七、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军政军民融合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军政军民融合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国防建设的效能。
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怎么走
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怎么走作者:王树年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01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这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树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理念,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本质内涵、实现途径和任务要求,才能使我们的融合实践实现新的飞跃。
一、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研究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首先要搞清楚概念中“军”与“民”的具体涵义,对“军”与“民”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目前对军民融合基本内涵认识上的不一致。
我们应该用系统的观点,从全局而非局部、从整体而非个别来认识和把握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
军民融合的“军”是指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军民融合的基本内涵就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或称之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其核心要义是把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相互促进、融为一体,本质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的效能最大化,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因此,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是军民融合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
军民融合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改革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方式的基本遵循,宏观上要求全要素、多层次的整体性融合,但具体到不同领域、行业和单位,其融合的内容、程度和形式是不同的,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深刻理解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最根本在于从总体上把握其规律和特点,并在具体实践中加以创造性运用。
二、军民融合的实现途径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新军事革命不断深入,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选择,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基本国情不同,军民融合的路径也不同。
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其政策研究
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其政策研究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军民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军队和民用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
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建设来说,军民融合至关重要。
一、军民融合的背景从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角度看,军民融合是必然走向。
在国家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军队的军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不仅要维护国家安全,还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军民融合,将军队的技术、人才、资源向民用领域倾斜,促进技术创新,增强经济竞争力。
二、军民融合的路径1.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军民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开放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还可以为创新技术的互融互通提供更多的机会。
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开放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创新协同等目标。
2.政策创新政策创新也是军民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和引导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转化。
同时,也应该鼓励创新企业进入军工领域,推动企业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
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也是军民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
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需要大量的研发人才,而这些人才应该统筹考虑军民两个领域的需求,并进行培养。
同时,也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军事领域的精英人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经验。
三、政策研究在推进军民融合过程中,政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政策研究应该紧紧围绕着军民融合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设计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策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加强与军方的合作,鼓励军队向民用领域转化和普及先进军事技术。
2.优化市场环境政府应该优化军民融合的市场环境,建立适应军民融合市场需求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同时,应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推进军民融合市场的有序发展。
如何加强军民融合发展
如何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是指将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民用领域,为双方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机遇的一种新型协同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发展旨在实现国防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将军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社会优势,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双重目标。
本文将阐述如何加强军民融合发展。
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1.提高国家安全。
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加强国防装备、信息化建设、产业安全等领域的研发能力,提高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为国家安全打造更加稳固的后盾。
2.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到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3.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增强我国的经济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产业发展的自主能力和核心技术,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4.促进军民共建共享。
军民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军民共建共享,深化军民关系,树立榜样,推动国家和人民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1.加强政策制度建设。
政府应通过立法、政策、规划等手段,建立健全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出台法规或规定,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和管理,解决融合发展的金融、税收等政策问题,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参与军工产业,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2.推动科技创新。
为了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关键技术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创新支持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军工企业的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3.建立产业化发展机制。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军工企业需要转化为高科技产业,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政府应提供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军工企业进入市场化竞争,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发展。
4.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奖励与鼓励,提高军工产品应用的意识和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制定重大军民融合项目产业技术发展资金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激励机制。
5.培养人才。
对于军民融合发展,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服务,推动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内容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内容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指中国在军事建设和军事发展方面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军队建设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这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首要基础。
其次,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强调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军民一体化发展,加强军民资源的融合共享,推动军民科技、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三,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强调军队改革创新。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倡军队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军事管理体制,推动军队组织结构和力量编成优化调整,提高战略战术素质,增强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的能力。
另外,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还强调军事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强
军之路要求军队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加快装备现代化步伐,提
高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确保军队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中国军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指引下的军事建设和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建设
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指导。
军民融合建议(一)
军民融合建议(一)军民融合建议1. 引言现代社会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趋势和战略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提高其效益,有必要针对军民融合建议做出相关措施和政策的调整。
2. 深化军民融合•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加强军民融合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加强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创新在军民融合中的贡献度,促进科技成果在军民领域的转化和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提高军民融合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和完善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机制,优化军民融合产业链,推动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激发市场活力。
3. 推动产学研融合•加强军地合作:建立军地合作的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紧密融合。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形成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鼓励企业创新投入: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 强化军民融合领域合作•深化军民融合的地方试点项目:通过在特定地区设立军民融合试点项目,吸引和集聚各类军民融合资源,推动军民融合在特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论坛和展览会等活动,推广国内的军民融合成果和模式,吸引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军民融合项目。
•加强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建立专业的军民融合平台,为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信息交流、合作对接、资源共享等服务,促进军民融合的全面发展。
5. 总结军民融合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创新,形成良好的军民融合发展环境。
只有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扩大合作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才能推动军民融合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论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促进军事和民用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战略举措。
以下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1. 政策引导和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政策导向,明确军民融合的目标和任务,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以引导各方积极参与。
同时,创新军民融合的机制和体制,促进部门间合作和信息共享,消除制度性壁垒。
2.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合作:鼓励军民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军事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联合实验室,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促进军民科技合作的成果共享和应用推广。
3. 培育军民融合型企业:推动军工企业向民营领域延伸,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领域合作。
鼓励企业建立合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等形式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互补。
4. 人才培养和交流:加强军事和民用领域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鼓励双向流动的人才机制,为军事领域引进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民用领域提供军队技术人才的支持和培养。
5. 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推进军事和民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军民融合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
促进军民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6. 加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使用规则。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制度,鼓励创新和技术转化,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
以上路径需要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路径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军民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推动智库发展的措施
推动智库发展的措施智库是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因此,推动智库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推动智库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智库建设智库建设是推动智库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智库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智库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智库的高效运转。
2.加强智库的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提高智库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3.加强智库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智库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二、加强智库与政府的联系智库与政府的联系是推动智库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智库与政府的联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智库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智库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智库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和评估,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3.加强智库与政府的人才交流和合作,促进智库与政府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三、加强智库与社会的联系智库与社会的联系是推动智库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智库与社会的联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智库与媒体的联系,积极向社会传播智库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高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2.加强智库与企业的联系,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3.加强智库与民间组织的联系,为民间组织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促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四、加强智库国际交流与合作智库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智库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智库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参与国际智库组织和论坛,加强智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2.加强智库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智库的联系,为国际组织和外国智库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3.加强智库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和评估,为国际社会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与国防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与国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与国防建设旨在通过深化军民融合,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国防支撑。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的概念、重要意义、实施路径以及军事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展示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一、军民融合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军民融合是指军事力量与经济社会力量的深度结合,通过互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强大的一种现代化战略选择。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军民融合成为了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军民融合对于提升国防能力和建设现代化国防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军民融合,军事科技创新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军事装备的质量和性能,提升军事作战能力,进一步推动国防现代化进程。
其次,军民融合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将军事技术和装备转化为民用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最后,军民融合对于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安全与发展密不可分,军民融合可以实现军事安全与经济安全的有机结合,保障国家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军民融合的实施路径和主要措施实施军民融合需要明确路径和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的探讨:首先,发展军事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军事科研投入和推动军事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为军民融合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推进军事资源共享。
加强军事装备和军事资源的民用化转化,推动军事装备的双重用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再次,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通过加强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并推动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军民融合产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加强军民融合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推动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各方的密切合作与交流。
如何进行军民融合
如何进行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是指将军队建设、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的成功实施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军民融合。
1. 强化理念引领军民融合需要在理念和思维层面上树立正确的导向。
这需要政府和军队领导的积极引领,以及公民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参与。
军民融合的思想核心是各领域之间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
这需要大力弘扬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和共享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思想的深入贯彻。
2. 积极构建平台为了实现军民融合,构建重要的平台是必要的。
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专业科研机构和优秀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基地,努力为军民融合提供优质基础设施、资金、人才以及其他支持条件。
3.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军民融合的核心。
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军队和民用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训和技能提升,探索建立职业化军官人才共享机制和企业与高校通吃通用的人才流动渠道,以人才为主要依托,促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4. 坚持市场导向市场导向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原则。
政府需要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动企业和个人创新的积极性,加强企业之间合作的意识,搭建市场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通,实现企业与军队、两用技术研究机构的无缝对接。
5. 推进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军民融合的重点。
政府需要积极参与推进法律、规划、政策、标准和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为各种军民融合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方面,政府需要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为军民融合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军民融合是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不仅意味着军事威慑和军事实力的提升,也是实现创新驱动、改革发展、民生幸福的有效途径。
政府、军队和不同领域与群体应该共同行动,携手推进军民融合,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怎么走
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怎么走作者:王树年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01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这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树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理念,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本质内涵、实现途径和任务要求,才能使我们的融合实践实现新的飞跃。
一、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研究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首先要搞清楚概念中“军”与“民”的具体涵义,对“军”与“民”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目前对军民融合基本内涵认识上的不一致。
我们应该用系统的观点,从全局而非局部、从整体而非个别来认识和把握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
军民融合的“军”是指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军民融合的基本内涵就是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或称之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其核心要义是把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相互促进、融为一体,本质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的效能最大化,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因此,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是军民融合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
军民融合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改革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方式的基本遵循,宏观上要求全要素、多层次的整体性融合,但具体到不同领域、行业和单位,其融合的内容、程度和形式是不同的,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深刻理解军民融合的本质内涵,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最根本在于从总体上把握其规律和特点,并在具体实践中加以创造性运用。
二、军民融合的实现途径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新军事革命不断深入,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选择,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基本国情不同,军民融合的路径也不同。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军事力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军民融合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深化军民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军民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国家经济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军民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例如制定了《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5年)》,明确了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发展目标,鼓励军民融合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加强军民融合,提高军事实力军民融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军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能力,加速武器装备的升级和更新,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同时,军民融合还可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军人的科技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拓展军民融合,促进国际合作军民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发展,还可以拓展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军民融合的合作,例如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型武器装备,与以色列合作研发无人机等。
通过军民融合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人员互动,提高我国的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四、加强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军民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例如设立了军民融合创新基金,支持军民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五、强化军民融合,保障国家安全军民融合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军民融合还可以促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提高国家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提升国防实力,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策略对于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发展目标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应该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国防实力还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要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最后,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指标,包括产值、利润、就业等方面的指标。
二、加强政策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
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金融政策可以提供融资支持,人才政策可以吸引和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的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和加强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还应该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加强产业链的整合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还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五、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海外人才等方式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党政军军民融合智库 党政军军民融合智库是指存在于党组织、政 府或者军队中为决策层提供军民融合咨询服务的机
22 Ⅰ2018/08
构,在组织结构上直接归属决策层管理,主要通过 内部渠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其典型代表有国家军 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 展研究部和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等组织与形 式。作为军民融合智库方阵中的“国家队”,党政 军军民融合智库若想实现承担的重大任务与职责, 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力突破:
1.国家政策和各级指示落实的政治需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各级职能部门出台了很 多支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建设的政策、指示。 可以说,加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建设,是落 实这些政策和指示的政治需要。2014年10月,国 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提出,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 展综合服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科 技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军民科 技资源融合发展和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作出特 殊贡献。2017年8月科技部、军委科技委联合印发 《“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要求 加强创新队伍建设,主要是完善军民创新人才培养 使用机制,建设科技军民融合新型智库。今年3月,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 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强化思想和战略引领,推动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各地区各部门落地生根,在重 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取得实效。5月,习近 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 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加快建立科 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 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 科学决策能力。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 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 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
3.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价值的科学举措 实现和推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核心要素是要 有懂政策、知信息、有资源的人才。由于现行政策 和规定的限制,党政军等体制内机关的领导和专家 大多不方便直接参与军地需求对接、项目洽谈等具 体的融合操作,这是造成当前军地信息不对称、参 军企业对军方需求不了解的重要因素。如果有军民 融合智库这样合法、对口的运营实体吸纳承接党政 军系统退休、退役等人员“入库”工作,可充分挖 掘和利用人才富矿,解决军民融合领域专业人才短 缺、信息资源不对称等问题,同时对创造就业和促 进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意义。 4.智库发展的国际通行做法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较高,其十分重视发挥 各类智库的参谋和咨询作用。美国军方军事智库主 要分布在各军兵种军事学院以及国防部系统内,除 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从战术到战役再到战略层面 的研究任务。如美国著名的海军战争学院,在美国 “新海上战略”构建过程中与海军研究生院、海军 分析中心等建立了协作攻关机制[2]。为确保研究成 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美军还鼓励实力强、影响大 的民间智库为其出谋划策。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 心、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知名民间智库,均 把美国国防部作为重要客户。日本也非常重视各类 军民融合智库的作用,其借助军民融合智库孵化出 的军民两用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本国太空军事实力。
REDIANJUJIAO| 热点聚焦 |
加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建设的路径
◎鄢茂林 蒋定定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研究和探索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这为中国
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从职能角度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划分为四类,在总
结各自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每种类型智库履职尽责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军民融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职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C24
文献标识码: A
自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各地各级政府 都在探索深入推进的方式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研究 设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的方法带动军民融合国 家战略深入发展,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尽快形成全 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思 路和有力抓手。
(1)加强对智库建设的引导和考核。一是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为国家安全、军队建设负责的 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有关工作。二是探索建立客观 公正的军民融合智库考核制度,引导和规范各类军 民融合智库健康持久地发展[3]。
(2)探索建立“二轨外交”机制。“二轨外 交”是一种特殊的非官方外交,相对于政府间的 “第一轨外交”,通常是透过学者、退休官员的交 流,以民间形式进行,由于方式灵活、广泛,常可 起到官方渠道难以起到的作用。我国军民融合智库 需要建立并借助“二轨外交”积极大胆地走出去, 学习发达国家同行先进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同时将 国内军民融合智库的发展动态和目标规划与国外专 家分享,以争取国际合作机会。
2.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具体表现 为: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军民融合融什么、怎么融等 不了解;部分地方工信部门表示,推动军民融合主 要听从上级指示,本级尚无发展规划和思路;一些
2018/08Ⅰ 21
724x国情国力1808.indd 21
2018/7/28 15:34:18
加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权威机构对“中国特色 军民融合智库”给出概念定义。笔者认为,中国特 色军民融合智库是指针对现阶段我国军民融合国家 战略发展现状与特点,从事方案规划论证、政策研 究制定、项目组织实施、指标制定评估和质量控制 反馈等方面辅助决策、研究咨询的机构统称。军民 融合智库可从事产业分类统计目录制定、军民融合 度测算方法、优势民营企业评估标准、区域军民融 合发展现状及优化布局、民参军路径分析、军品市 场总体竞争状况评估等理论研究和行动实践。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
地方国防科工系统反映,一无资金二无政策三无手 段;部分地方领导在谈及军民融合时首先考虑的是 发展地方经济……如果有专业军民融合智库能结合 地区和单位实际进行政策解读并制订军民融合方案 和发展规划,并衍生出其他深层次专业服务,可大 大改善当前处境,进而加速推动当地和本单位军民 融合的深入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