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麻醉解析共24页
锁骨肩部手术麻醉方法及效果的观察分析
![锁骨肩部手术麻醉方法及效果的观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9208c90c22590102029d98.png)
( 收稿 日期 :2 1. 22 ) 0 00 . 9
肩部锁骨 区脊 髓 神 经 在 皮 肤 上 的分 布 ,由谢 荣 主 编
硬 膜 外 阻 滞 脊 髓 神 经根 可 达 C I 3一r 2,浸 润 亦 万 全 。单 纯 臂
丛阻滞就 不 能完 全 阻滞 术 区 的神 经 ,最 多 阻滞 C 5—8及
T ,颈丛阻滞正好 弥补 了 c 1 l一4 。臂丛 与颈 丛阻滞 还存 在
般资料 :选择锁 骨骨 折肩锁关 节脱位 等肩 部损伤 病
白正 岩 刘 金梅
1 .河南省南阳医专三 附院麻醉科 ,河南 南 阳 4 30 7 02;2 .新野新甸铺妇产科 ,河南 新野 4 3 0 7 50
【 关键词】 锁骨肩部手术麻醉法 ;效果 观察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8. 67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7 (00 1 08 一 1 07 81 21)1 — 16 O
观 察 效 果 :优 :无 痛 术 中 无 需 辅 以镇 痛 镇 静 剂 ,深 部
牵拉亦不痛 ;良 :需辅 以少量镇痛镇静 剂 ;差 :阻滞 不全 , 除镇痛镇静外还辅 以局部浸润或少量全麻药 。
2 结 果
三组年龄体重 、手术 时间、精神状 态均无统计学差 异。 麻 醉效果 :A组优于 C组 ,c组 优于 B组。三组 不 良反 应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l i a e e r h i c l rs a c n
1 6・ 8
C ieejun lo tnmein n tnp a ne hns ora fe o dc e ad e ohn ay h i h
锁骨骨手术经历
![锁骨骨手术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9439eb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0.png)
我经历了右锁骨骨折和移位的手术,在2020年冬天骑电动车时摔倒,导致锁骨中断并移位。
骨头明显移位,不得不接受手术接钢板。
手术前,我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但医生给了我一些安慰和解释,让我稍微放松了一些。
手术当天,我空腹不能吃东西喝水,头天晚上医生让我签了一些文件。
手术时,麻醉师使用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从脖子那里把麻醉推到大动脉,有一些痛不过可以接受。
麻醉推进去感觉有些触电的感觉,不知不觉胳膊就抬不起来了,没有了知觉。
手术过程中,我感到很害怕,就跟医生说可不可以打一针让我睡觉。
后来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直到医生把我叫醒说手术结束了。
全程没有什么痛感。
但是等麻药过了以后,痛的一晚上没睡着,真的很痛,撕心裂肺,感觉肩膀上像是抗了座大山动弹不得。
手术后,在医院住了三天就出院修养了。
期间不能负重。
睡觉也不敢右边侧着睡。
大概过了二十多天就从苏州领着行李箱去南京上学了。
后面右边多多少少有点不适,像下雨天有些不舒服,有些痒。
总体来说,整个手术经历非常紧张和害怕,但医生和护士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安慰。
手术后有一些疼痛和不适,但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
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了,右边的锁骨也完全好了。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3种麻醉方式的探讨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3种麻醉方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032e767fd5360cba1adbaf.png)
塑型兰Q!!:塑堕型旦:!曼圈篮冒濉圆固删冒团圜
诊断价值,同时无需考虑患者心率等其它临床因素。对一些屏气时间 较短、有B受体阻滞剂、心率快的患者均适用。因此可以将将DSCT冠 状动脉成像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测、筛选手段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陈,磊磊,龙明智.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及治疗进展[J】.医学 综述,2003,9(9):528-532. 【2】Hofmann
on
Single Source CT coronary
heart
rate:a
phantom
study[J】.Eur
J Radiol,2009,
70(11:61-68.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3种麻醉方式的探讨
汪曙光 (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罗田438600) 【摘要】目的比较3种神经阻滞麻醉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行锁骨骨 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n=60):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颈5横突阻滞组(B组)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 丛神经阻滞组(C组)。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C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A和B组(P<O.01),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是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醉;锁骨骨折;内固定 中圈分类号:R6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15-0276-02
Echocardiography[J】.JAm Coll Cardiol,2006,47(1):12l-128. [3]Thorn
T,Haase N,Rosamond W,et a1.Heart disease and s仃oke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2f5ff2751e79b8969022644.png)
10
03 实验用物 11
实验用物
一次性注射器、2% 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酒精、碘酊
02
实验用物
教学视频
内固定克氏针 无菌巾、医用手套 骨钻、骨锤
12
04 分析讨论 13
分析讨论
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
?
14
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
Summary of the work of the minimalist Nordic wind work of the minimalist Nordic wind Summary of the work of the minimalist Nordic wind Summary of the work of the minimalist
全身麻输醉入。仰卧位,健侧肩背部后垫枕。
8
实验内容
4.切口与入路
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做横形切口,长约6-8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沿切口方向,切开骨膜做骨膜下剥离,即可
显露骨折端。
输入 标题
5.对骨折进行内固定
9
实验内容
6.术后处理 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前臂3~4周,即可进行功能活动
。骨折端骨性愈合后可拔除内固定之克氏针(克氏针内固定 术)/术输后入10-12个月左右取出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术)
上肢三角巾悬吊,固定4-6周 (2)标手题 术治疗: ①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②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
6
实验内容
2.手术适应证 ⒈锁骨骨折经手法整复治疗失败者。
⒉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压迫或损伤者。 ⒊粉碎输性入 锁骨骨折。
标题
7
实验内容
3.麻醉与体位醉与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或颈丛阻滞麻醉,小儿不合作者可选用
锁骨骨折讲解ppt课件
![锁骨骨折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6232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0102锁骨骨折是指锁骨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多发生在中1/3处。
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锁骨骨折可分为横行、斜行、粉碎性骨折等类型。
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锁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肩部受到撞击等。
发病机制暴力作用于锁骨,超过其承受能力,导致骨折发生。
骨折部位多位于锁骨中1/3处,内侧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方移位,外侧端因上肢重力作用及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的牵拉向前下方移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锁骨骨折后,患者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骨折端,患侧上肢活动受限。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X线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对于疑似锁骨骨折的患者,应拍摄正位和斜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
01正位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02侧位X线片辅助判断骨折的上下移位和旋转情况。
03应力位X线片在患者疼痛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骨折。
03能够清晰显示锁骨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线的走行、碎骨块的数量和位置等。
三维重建CT可从不同角度观察锁骨骨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多平面重建CT在怀疑锁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时使用,可评估血管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CT 血管造影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锁骨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韧带等。
常规MRISTIR 序列MRI 血管造影对水肿和炎症敏感,有助于发现早期骨髓水肿和软组织炎症。
在怀疑锁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时使用,可评估血管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与CT 血管造影互补。
030201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使用八字绷带或锁骨带进行固定。
闭合复位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可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活血化瘀药等,以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保守治疗对于有明显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保守治疗失败的锁骨骨折,需采用手术治疗。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体会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2793e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9.png)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体会朱克锡【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5)006【总页数】2页(P686-687)【关键词】联合麻醉;霍纳氏终合征;局麻药中毒【作者】朱克锡【作者单位】湄潭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湄潭56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3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
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好发于中段。
由于锁骨及其皮肤大部分区域受臂丛及颈丛神经的支配,其麻醉要求比较复杂。
笔者采用颈丛麻醉复合臂丛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的颈丛神经阻滞。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8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18~63岁,男性74例,女性34例,体重54~72 kg。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4例。
2组患者均无臂丛和颈丛阻滞禁忌症,无心脏、脑、肝脏、肺、肾脏系统性疾病。
1.2 麻醉方法患者术前常规用药苯巴比妥纳0.1 g,阿托品 0.5 mg。
入室后监测ECG、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
观察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颈丛麻醉: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平放,紧贴体旁,头偏向对侧,以显露患者颈部。
先令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侧还可摸到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两肌间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发的肌间沟,肌间沟呈上尖下宽的三角形,手指沿沟下行,在锁骨上窝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向沟内重压,病人出现手臂麻木或易感,此为穿刺点,遇肥胖或颈短的病人,确定C6横突平面与环状软骨同一水平,以环状软骨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
于患者患侧用局麻药作一皮丘,选长3~4 cm的22G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足侧进针,深度1~3 cm,偏内或外下触探,出现鞘膜突破或神经刺激异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一次性注入0.5%利卡因+0.25%的盐酸左布比卡因(珠海润都民彤制药)8~10 ml。
锁骨骨折手术麻醉
![锁骨骨折手术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f8f186e5551810a6f424860a.png)
胸部PVB技术操作
2.胸椎旁坐位穿刺法 (1)体位:最好将胸部及双上肢伏在固定支撑物上,以防穿刺期间病人移动。 (2)体表定位:先在胸部触及到上一个棘突,与该棘突对应的是下一个脊椎横突。 (3)常规皮肤消毒。 (4)可以根据单次或连续阻滞的需要,而选择腰麻穿刺针还是Tuohy硬膜外针进行穿 刺。 (5)确定穿刺部位棘突,在其外侧3cm做局麻皮丘,用8~10cm长、7号针垂直刺入直 至触及骨性物即椎板,应标记好进针深度,通常深度为3~4cm。将标记固定在距皮肤 1.5cm处,将穿刺针退至皮下,向头侧方向再次刺入,这一过程可反复操作直至针尖清楚 确认在横突间韧带内。拔出针芯,连接有生理盐水注射器,连同注射器一起进针,直至针 体标记触及皮肤,并感到刺入椎旁间隙后阻力消失感,这表明针尖已刺入椎旁间隙内。 (6)应反复进行回吸试验确认无脑脊液、无气体和无血,即可注射局麻药。 (7)药物的浓度、剂量及注射方法同胸椎椎间孔神经阻滞。 (8)注药后观察方法同前。
注意事项
有学者报告用压力法测定胸椎旁间隙定位法。由于 使用传统的空气或盐水阻力消失来确定椎旁间隙,至 少有10%的失败率。作者对14例意识清醒且患胸部 疼痛的成年患者治疗时,对病人经竖脊肌穿刺测定 出下述结果。穿刺针未穿过肋-横突韧带前,平均吸 气压力(29.5±14.2mmHg)超过平均呼气压力 (19.4±9.7mmHg)。然而穿刺针穿过较宽的肋-横突 韧带后阻力突然消失,同时平均呼气压力 (7.6±3.7mmHg)超过吸气压(3.3±2.9mmHg),未记 录有负压。本穿刺结果对提高胸部椎旁镇痛成功率 极为重要。
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本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在影像显示器 引导下进行操作。 (2)误入胸腔合并气胸,虽不常见但可能发生。药物误入蛛 网膜下隙或硬膜外隙可引起广泛阻滞和因此而导致的呼吸、 循环抑制。应用影像显示器、神经定位刺激器引导或用压力 法测定胸椎旁间隙,可以避免穿刺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 (3)如果操作正确,位置准确,无论是留置导管或注射药物, 均未见明显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4)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锁骨骨折〖精品课件〗
![锁骨骨折〖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f4fcefba1aa8114531d900.png)
前臂双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分骨”手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骨折 掌倾角10~150,尺偏角20~250,桡骨茎突位 于尺骨茎突以远1~1.5CM 间接暴力
桡骨下端骨折
Colles,骨折 伸直型 Smith,s骨折 屈曲型 Barton,s骨折
锁骨骨折
临床特点
间接暴力 斜形,横形骨折 骨折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 骨折远端因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 移位 注意臂丛神经、锁骨下血管损伤
锁骨骨折
治疗
无移位 三角巾悬吊 有移位 手法复位,8字绷带或石膏固定 不稳定骨折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神经血管
肱骨干骨折
医学化验 医学定义(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 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人类医学。 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 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 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 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 编辑本段医学的分类
三种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对比分析
![三种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d1b21d6f1aff00bfd51e8c.png)
三种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使用三种麻醉方法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使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进行麻醉,B组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C组使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
结果:A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以及C组,并且组间差异经统计检验,P<0.05,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存在并且十分显著。
结论:对于锁骨骨折且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能够提高麻醉效果以及成功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极大价值。
关键词:三种麻醉方法;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效果对比在人体的颈部下方的浅表层位置存在对称的两根锁骨,由于其所处位置较浅,所以受到外力的撞击时容易出现骨折情况[1]。
有调查显示,在所有类型骨折中,有5%-10%的比例为锁骨骨折,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内固定术[2],而手术的麻醉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要选择效果最好的麻醉方式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收治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患者疾病都为锁骨骨折,并且采用内固定法进行治疗。
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区别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40例患者中男性以及女性分别为28例以及12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8.7±2.4)岁,平均体重为(52.8±2.3)kg,B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15例,年龄在18-6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6.7±2.2)岁,平均体重为(51.7±2.1)kg,C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4例,年龄在19-6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7.5±2.3)岁,平均体重为(50.18±2.5)kg。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10b2128aaea998fcc220ee4.png)
・
l 8・ 23
20 0 7年 4月第 J 4卷 第 J 0
2 07. 1 1 No 1 su d E eyT n 0 Vo. 4。 . 0fIs e v r e
和凋亡的影响[ ] 中草药 ,0 4 3 ( ) 2 720 J. 2 0 ,5 3 :8 -9 .
I g o p o r c i l x sb o k l ru f u e f il e ia lx sb o k Re ut h l vcefa t r sl ae h ・ I ru fb a h a p e u l ;Ilg o p o p r aa r c lp e u l . s l T e c a i l cu e i l c s i cv c s r c o td t e i n
( 稿 日期 :o 61 - 收 2 0 —22 J 4
Rat d teF r t no e t —id cn in ln o lxi f a h omai fa D a sn o h n u igSg aig C mpe n
锁 骨 骨 折 内固定 术 三 种麻 醉 方 法 的比较
e e t Me h s Nit a in sd vd t h e r u s Ig o p o rc i l lx sb o k a d s p r aa e ia lx sb o k; f c . t od n y p t t i ie i o t re g o p , r u f a h a e u lc n u e f il r c lpe u l e n b p i cv c
Fr c u e Fi【d c n q a tr 】 I Te h i ue e
C E ig A G Q. a H N Bn .Y N i o m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b18bdd9650e52ea5418981a.png)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比其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麻醉效果,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较低,生命体征更好,该麻醉方案适合推广。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优良率;不良反应;生命体征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1],这种手术以往并没有完全合适的麻醉手段,虽然使用过局部麻醉方式,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程度。
麻醉效果不理想,可想而知,手术必然无法顺利进行。
以往采用单纯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近肩锁关节手术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单纯使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那么近胸锁关节手术患者会感觉到剧烈疼痛,若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那么又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体征[2]。
所以,临床中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必须找出更为合适的麻醉方案。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
实验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6±4.67)岁,交通伤14例,跌伤8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2例;对照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在1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2±4.68)岁,交通伤13例,跌伤9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1例。
锁骨骨折手术麻醉ppt课件
![锁骨骨折手术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70d2ba240c844769eaee7a.png)
(2)外侧组 ①交通支:始于颈2—4神经分支,与副神经分立结合。形成斜方肌 下丛。 ②肌支:包括起始于颈2神经的胸锁乳突肌支经的斜方肌支和肩胛提 肌支及斜角肌支。
13
椎旁阻滞
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 PVB) :指用 穿刺针经椎板外侧缘刺到椎间孔外口,经穿 刺针将局麻药注射到椎间孔外口,让局麻药 充分作用在所阻滞的脊神经根的阻滞方法。
锁骨骨折手术麻 醉
1
锁骨区域神经支配
锁骨区域的皮肤主要由颈浅丛分支锁骨上神经支配(C3,、C4 ),肩部皮 肤由臂丛分支腋神经皮支臂外侧上皮神经支配(C5 、C6 )。
锁骨附着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锁骨下肌、胸大肌、斜方肌、胸锁乳突 肌,前三者分别由臂丛神经的分支腋神经(C 5、C6 )、锁骨下神经(C5 、 C 6)、胸前内外侧神经(C5 一T 1)支配,后两者由副神经支配,其中斜方 肌有C3,C4 前支参与,胸锁乳突肌有C2一C4前支参与。
16
胸部PVB技术操作
2.胸椎旁坐位穿刺法 (1)体位:最好将胸部及双上肢伏在固定支撑物上,以防穿刺期间病人移动。 (2)体表定位:先在胸部触及到上一个棘突,与该棘突对应的是下一个脊椎横突。 (3)常规皮肤消毒。 (4)可以根据单次或连续阻滞的需要,而选择腰麻穿刺针还是Tuohy硬膜外针进行穿
刺。 (5)确定穿刺部位棘突,在其外侧3cm做局麻皮丘,用8~10cm长、7号针垂直刺入直
7
解剖学特点
脊神经在脊髓的起始处由同一节段发出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 孔附近合为一干。在穿出椎间孔后又分为前支、后支和椎窦 支.每支都含有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后支分布于 躯干的背侧部,前支分布于躯于的腹侧及四肢。后支神经纤 维因背部各肌肤保持着原始肌节的性质,其支配部位相应固 定。但腹侧肌节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分裂、合并、移位等因素, 引起前支脊神经纤维相互交织,其支配区域虽然有一定规律, 但也有相互重叠、分界不明的现象。椎窦神经是一小分支, 在脊神经分出前后支之前分出,又从椎间孔返回椎管内,分 布在脊膜、纤维环、椎骨及小关节囊等处。
锁骨骨折病人麻醉方式的比较
![锁骨骨折病人麻醉方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cb672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6.png)
锁骨骨折病人麻醉方式的比较王亚平;王顺;颜瑞龙【摘要】锁骨内、外侧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各30例,外侧1/2骨折患者采用改良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内侧1/2骨折患者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1(022)006【总页数】2页(P374-375)【关键词】锁骨骨折;麻醉;治疗【作者】王亚平;王顺;颜瑞龙【作者单位】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226600;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226600;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22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锁骨骨折手术切口处神经分布比较复杂,主要受颈丛及臂丛神经的双重支配。
我们将锁骨内侧1/2骨折病人以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外侧1/2骨折病人以改良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手术。
现将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锁骨内、外侧骨折患者各3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4~68岁,体重35~80kg,ASAⅠ~Ⅱ级,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功能异常,无精神疾患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等颈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不合作者及神经阻滞失败者排除观察。
外侧1/2骨折病人为A组:采用改良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内侧1/2骨折病人为B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麻醉前后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亦无统计学差异。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20570)和0.5%利多卡因(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2025323)混合溶液,药液中不加肾上腺素。
两组患者术前30min肌注苯己比妥钠0.1g,入室后常规监测 BP、呼吸频率(R)、HR、SpO2、心电图(ECG),建立静脉通道[复方林格氏液6~8mg/(k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