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的《风筝》

合集下载

鲁迅的风筝的主要内容概括

鲁迅的风筝的主要内容概括

鲁迅的风筝的主要内容概括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兄弟之间的误解冲突:文章以风筝为引线,描述了“我”(即作者)小时候粗暴对待小兄弟的事情。

当时,“我”因为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行为,所以当看到小兄弟在做风筝时,便严厉地阻止他,并将他的风筝撕毁。

亲情与反思:“我”成年后对过去的这一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感到内疚和自责。

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试图向小兄弟道歉,但发现他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然而,“我”的内心仍然无法释怀,深感愧疚。

社会批判: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并强调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压制了孩子的天性,这实际上是旧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的一种反映。

自我剖析与启示:鲁迅在文中展现了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的精神,他通过对小事的认真反思,提倡知错必改的态度,鼓励人们有这种自我审视和改正错误的精神。

总之,《风筝》不仅叙述了一个关于童年记忆和兄弟情谊的故事,而且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并提出了教育理念。

鲁迅风筝分段赏析

鲁迅风筝分段赏析

鲁迅风筝分段赏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其中,他的小说《风筝》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以鲁迅的《风筝》为主题,对其进行分段赏析,探讨其中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一段,风筝的象征意义。

《风筝》是鲁迅创作于1920年的一部小说,以风筝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在小说中,风筝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人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主人公方鸿渐在小说中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风筝在风中飞翔一样,不断地挣脱束缚,追寻自由的天空。

第二段,人性的扭曲与悲剧。

在《风筝》中,鲁迅通过描写方鸿渐身边的人物和社会环境,展现了人性的扭曲和悲剧。

方鸿渐的父亲方孝孙是一个懦弱而自私的人,他对儿子的教育和人生规划充满了错误和偏见。

而方鸿渐的妻子王小妮则是一个漠视家庭、纵容儿子的坏行为的女人。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为小说增添了悲剧色彩。

第三段,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打击。

在小说中,方鸿渐一直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却面临着现实的种种打击。

他在求学过程中受到了师长的误导和打击,导致了他的人生道路一直处于迷茫之中。

在婚姻生活中,他也受到了妻子和家庭的束缚和打击,使得他的理想和追求一直无法实现。

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打击,使得方鸿渐的人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为小说增添了沉重的氛围。

第四段,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在《风筝》中,鲁迅对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方鸿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风气日益腐朽,人们的思想和道德也日益扭曲。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方鸿渐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正是传统与现代冲突的真实写照。

鲁迅通过方鸿渐的遭遇,对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为小说赋予了时代的深刻内涵。

第五段,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

在《风筝》中,鲁迅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手法,为小说增添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1、风筝鲁迅读后感【篇一:《风筝》读后感】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他的文章深沉厚重,体现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关注社会的情感。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地将小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

鲁迅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反映出神圣的长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

文章由回忆引起,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引发了的记忆深处的往事。

自己不爱风筝,甚至“厌恶”风筝,“以为这种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看到了小兄弟因风筝而“惊呼”“高兴得跳跃”,认为是“笑柄,可鄙的”——这些情感导致了他接着下来对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杀——当“我”恍然大悟,发现他偷偷地做风筝时,“愤怒地”“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面对“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惊惶”,“失了色的瑟缩着”,最后“绝望地”留在小屋里。

这些人物描写,仅寥寥无几,就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点,神情呼之欲出。

“我”为兄长,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论长幼,论力气,他都是敌不过我的”。

所以当自己骄横地踏碎他的梦想时,他毫无反抗之力。

时间逝去,再见到风筝时,叙述道:“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因为中年后的他发现年少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自己却把它没杀了。

“我的心已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我”虐杀儿童的思想根源,来自当时封建思想的束缚。

旧思想无视孩子的天性,认为守规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肃杀的严冬”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使文章含蓄又带有深意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

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每一个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让他自由自在,就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不要扼杀儿童的天性。

鲁迅作品《风筝》原文及其赏析

鲁迅作品《风筝》原文及其赏析

鲁迅作品《风筝》原文及其赏析鲁迅作品《风筝》原文及其赏析《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作品《风筝》原文及其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朝花夕拾风筝的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风筝的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风筝的读书笔记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讲述了他童年时期对于风筝的喜爱和追求,以及他与弟弟之间的一段故事。

以下是《风筝》的读书笔记:
1. 主题思想:《风筝》通过回忆童年时期放风筝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 人物形象:文中的“我”对风筝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放风筝被视为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因此“我”的弟弟也因为“我”的踏扁而受到精神虐杀。

3. 表现手法: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回忆往事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我”和弟弟对待风筝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抑。

4. 语言特色:鲁迅的语言简练、朴实,富有表现力。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童年时期的生活场景,使读者产生共鸣。

5. 教育意义:本文呼吁尊重儿童的天性,反对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迫害,强调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风筝》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散文,通过作者对童年时期放风筝的回忆,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鲁迅 风筝一文的主旨

鲁迅 风筝一文的主旨

鲁迅风筝一文的主旨
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

同时对小弟深受虑杀,不仅认为我是对的,且无任何怨而深沉感假。

同时也对封建宗族制度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风等》是现代文学家兽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扩展资料:一、社会背景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

1925年11月,段棋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

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经",姆力推行奴化教育。

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下合理状况兄的揭露和批判。

二、艺术特色此文的主要内容是坪击和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的摧残。

但是这种坪击和批判不是凭说理,而是靠细致的描写,在描写中融汇着叙述与抒情。

文章开头,作者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和悲哀"的是什么,全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接说明,但紧接着插入了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

这段回忆凝聚着对故乡的深切热爱,而更主要的还是使作者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一事,现在仍感到心情沉重。

这就回答了"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实际上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悔恨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再是把作者欺凌小兄弟,不准他放风等的具体过程描绘得细致详尽,村托了作者悔恨难过欲求补过的心情。

风筝鲁迅读后感(优质5篇)

风筝鲁迅读后感(优质5篇)

风筝鲁迅读后感(优质5篇)1.风筝鲁迅读后感第1篇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耍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点,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进步。

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我看了《风筝》这篇文章后,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了鲁迅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才玩的,所以他很不喜欢风筝。

鲁迅还有一个十岁的小兄弟。

小兄弟非常喜欢玩风筝,而鲁迅又不让这一个小兄弟玩;每一次这位小兄弟想玩时,只好看一下天上的风筝。

小兄弟不能玩风筝是还有一个原因的,就是他买不起。

鲁迅《风筝》读后感(4篇)

鲁迅《风筝》读后感(4篇)

鲁迅《风筝》读后感(4篇)鲁迅《风筝》读后感1今日我读了一篇文章,这是鲁迅写的,名叫风筝。

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他写文章很有特点,比方他的文章要么就是说理,要么就是批判或辩论,以前日本人看了他的文章,就咬牙切齿。

冬天来了,小孩子们都喜爱乘着风势去放风筝,但是鲁迅从小就不喜爱放风筝,不但不爱,而且很嫌恶。

有一天鲁迅看到他的小兄弟在做风筝,他看了,觉得放风筝是一个没长进小孩玩的玩艺就把他辛辛苦苦做的风筝给毁了。

等到了鲁迅中年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本书,书本的第一句话写的是:玩具是小孩的天使。

他在才明白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的。

过了很久,他和小兄弟又一次见面,就和小兄弟说起了小时候的往事,他说起了小时候放风筝的事情,但是小兄弟对这件事情忘却了,跟不用说宽恕了,他的心始终很沉重。

鲁迅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在摆布这没长进的孩子玩的玩艺,这种行为很粗暴。

后来鲁迅看了一本书后,突然醒悟了过来。

在这篇故事中,回忆以前自己以前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一事,又想向小兄弟谅解自己以前的过错,鲁迅对小兄弟否认“虐杀”,但是小兄弟无怨无悔,所以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加一起爱护它。

鲁迅对小兄弟遗忘以前的往事,他始终觉得自己管小兄弟是对的,表示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也告知后人:嬉戏是儿童的天使,应当加以爱护。

鲁迅《风筝》读后感2读《风筝》有感今日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嬉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肤浅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长进的玩艺,行为非常粗暴。

待到明白嬉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始终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长进,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耍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鲁迅 风筝

鲁迅 风筝

知识创造未来
鲁迅风筝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讽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5年。

故事的背景是北方某农村,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故事。

故事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展开,男孩非常喜欢飞风筝。

然而,因为
贫困的缘故,男孩一直没有机会拥有一只风筝。

直到有一天,男孩
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在放风筝,而邻居家的小孩坏了风筝带,于是
男孩乘机要求收下这个坏风筝。

男孩接下来花费大量时间修理风筝,细心呵护着它。

最终,男孩的
努力得到了回报,风筝终于飞起来了,而且非常稳定。

然而,正当
男孩想呼唤众人一同欣赏他的风筝时,风筝却因为长时间的待在树
上而断裂坠落。

故事最后,男孩心灰意冷地将断裂的风筝丢弃。

他体验到了生活的
残酷和无奈,对于现实的绝望感从他的内心深处涌出。

通过《风筝》,鲁迅揭示了当时农民阶级的生活困境和贫困的现实。

作品以一个纯真的孩童视角描述了农民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努力,以
及他们在社会底层屈辱和失望的遭遇。

鲁迅通过这个简单而真实的
故事,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呼吁,呼唤人们关注并改变社会
不公和存在的问题。

1。

鲁迅 风筝

鲁迅 风筝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鲁迅风筝
《风筝》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
农村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喜
欢放风筝。

然而,由于贫穷的家庭条件,他无法买到真正
的风筝。

因此,他只能亲自动手制作风筝,用竹子、纸和
鸭翅来制作风筝的骨架和翻板。

虽然制作过程艰辛,但男
孩仍然充满了对风筝的热爱,并且希望能够制作出一只真
正属于自己的完美风筝。

一个冬天的早晨,男孩完成了他的风筝,并且取名为“恩怨”。

当风筝在天空中飞翔时,男孩感到非常开心和骄傲。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他的风筝飞上了树顶。

男孩为了
救回他的风筝,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最终成功地将风筝解
救了下来。

鲁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个人努力和顽强精神的赞扬。

尽管男孩的家境贫困,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成功地制作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并且在困难面前展现
出了坚持和勇气。

这个故事也寓意着中国人民在面对压力
和困难时的顽强生命力和团结精神。

1。

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13篇范文

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13篇范文

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13篇范文《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小编整理了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13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篇1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风筝》,是鲁迅先生写的。

鲁迅先生的《风筝》,描写的是:“我”不允许弟弟玩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待“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才对自己的粗暴感到深深的懊悔,同时,也折射了旧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儿童精神不被虐杀。

多年后,鲁迅去找弟弟反省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可弟弟还念及兄弟之情,念及他们之间的友爱,已经把这件事忘得无影无踪。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每个人心里都要有爱,要尊重每个人的梦想,也要尊重每个人的尊严。

当我读到鲁迅先生将弟弟亲手做的、即将完成的风筝折断时,当我读到小风轮被他踩踏时,我心里为他弟弟感到伤心、难过。

还有,人一定要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一生活得更快乐。

鲁迅作品《风筝》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鲁迅写的《风筝》。

这篇文章写的是在鲁迅的故乡,二月时,大家喜欢放风筝。

而鲁迅向来不爱放风筝,反而讨厌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

而他的小兄弟喜欢放风筝。

一见着风筝就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发神。

一段时间后,鲁迅发现了小兄弟偷偷在杂物间里,用每天捡来的枯竹想做风筝。

鲁迅一把抓断一支翅骨,又把它扔到地下,踏扁了,傲然走出杂物间。

当鲁迅中年时,看了一本书,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他才发现了当初的错误。

当想去道歉时,小兄弟都已经全然忘却。

读完后,我恍然大悟。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使儿童健康、活泼。

鲁迅认为放风筝都是笑柄,可鄙的,在满足中毁了弟弟苦心做的风筝,但可想到这也毁了弟弟的童年乐趣,在严冬的肃杀中,场面更冷清了。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风筝》课文全解内容预览:4.风筝【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伶l ng仃d ng: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qi o悴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ju 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sh 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hu ng:惊慌。

虐n< 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y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鲁迅原著及其欣赏《风筝》是现代作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散文。

以下是边肖精心编撰的原文。

希望大家喜欢,欢迎阅读。

原文:风筝作者:鲁迅北京的冬天,地上还下着雪,灰黑色的秃枝在晴朗的天空中分叉,远处飘着一两只风筝,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和悲伤。

我家乡的放风筝季节是在春天的二月。

如果你听到风轮的沙沙声,你可以抬头看到一只淡墨色的螃蟹风筝或一只淡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一只孤独的瓦风筝,没有风轮,放得很低,看起来憔悴可怜。

但此时,地上的柳树已经发芽,早结的桃子也长出了许多嫩芽,与天空中孩子们的装饰相协调,成为温柔的春日。

我现在在哪里?四周依旧是寒冷的冬天,但久别故乡的久违的春天却在天空荡漾。

但是我从来不喜欢放风筝。

我不仅不爱它,而且我讨厌它,因为我认为这是没有价值的孩子做的事情。

与我相反,我的小弟弟那时大约十岁。

他体弱多病,非常瘦。

但是,他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不让我放。

他不得不张开嘴,盯着空气,有时盯了半天。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掉下来了,他惊呼;两只瓦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关于他的事情都是笑柄和可鄙的。

还有* *,我突然想起来好像没怎么见过他,但我记得见过他在后院捡死竹子。

我恍然大悟,就跑到一个没什么人去的小房子里,推开门,在满是灰尘的东西中找到了他。

他坐在面对大凳子的小凳子上;他慌慌张张地站起来,面无血色。

宽厚的凳子旁边,放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没有用纸糊过。

凳子上有一对眼睛用的小风轮,正在用红纸条装饰,即将完工。

在揭开秘密的满足中,我很生气他骗了我的眼睛,如此煞费苦心地试图为毫无价值的孩子偷东西。

我立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根翅骨,然后把风轮扔到地上,踩平了。

就力量和年龄而言,他无法与我竞争。

当然,我赢得了彻底的胜利,所以我骄傲地走出去,让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也没注意。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来了。

我们离开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人了。

《风筝》读后感

《风筝》读后感

《风筝》读后感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风筝》,讲述的是关于放风筝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善良、有的邪恶,但是他们的结局却都是悲惨的。

今天,我就来谈谈我的感受。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放风筝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

首先,他写到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是位慈祥的老者,他对孩子们非常的好,他们喜欢去他的小院里玩耍,而他也总是笑眯眯地迎接他们。

有一次,一群孩子想要去放风筝,于是,他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一片空地上。

可是,当这群人来到这里之后,天空中的乌云突然飘了过来,并且越聚越多,最后竟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这时,风也变得很大了,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这时,那位老爷爷说:"大家先别着急,等一会儿,风停了,咱们再出去。

"可是,过了一会儿,风不但没有停,反而更加大了起来,吹得树叶东倒西歪,就连那群孩子,也被风吹得站不稳,差点摔倒。

就在此时,那位老奶奶出现了。

只见她拿着一根长竹竿,对着天空比划着,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然后,就向远处飞去了,不一会,她就消失在了空中。

后来,天渐渐变黑了,月亮升起来了,人们纷纷回家,而那个被风吹走的老奶奶,再也没有回来。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我也曾放过几次风筝,但每次我都没有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到田野里放风筝。

我们选好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蝴蝶,把它放在天上。

刚开始,它还在天上飞,慢慢地,它就开始向下坠,渐渐地,它的身子开始摇摇晃晃,最后,竟然落到了地上。

当时,我很生气,心想:这该死的蝴蝶,怎么就不听我的呢?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

妈妈说:"那是因为你选的这只蝴蝶太大,所以才会从高空坠落。

你看,如果是一只小的,那么就不会掉下来了。

"听了妈妈的解释后,我恍然大悟。

是啊,做人要像一只小小的,不起眼的风筝一样,只有谦虚,才能不断进步。

鲁迅风筝全文总结

鲁迅风筝全文总结

鲁迅风筝全文总结
《风筝》,讲的是鲁迅小时候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小孩子所做的玩艺,是上不了台面的,所以对风筝是十分厌弃的,然而他的好兄弟与他相反,最喜欢风筝,这在鲁迅看来是很鄙夷的。

有一次他的兄弟偷偷在制作一个蝴蝶风筝,被鲁迅发现后,鲁迅认为他和这个风筝瞒了他的眼睛,于是就厌恶的把这个风筝销毁掉了。

到了中年的时候,鲁迅看见一本书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忽然意识到当时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内心极度愧疚,鲁迅想去求得他的宽恕,可他的兄弟却全然忘记了此事。

所以对此鲁迅感到一种悲哀。

主旨内容:大概是岁月使鲁迅经历了无数风雨生活,使鲁迅消去了童趣,从而导致了他忘却了当时喜爱风筝的时候,这对于鲁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
读完鲁迅先生的《风筝》,我的心中充满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童真为主线,让我们看到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以及他对风筝的渴望。

小孩的渴望,表达的是他对生活的期待,他想要得到更多的自由,他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而风筝则是他追求自由的象征。

小孩的渴望,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渴望,我们都想要追求自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追求更大的幸福。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自由并不是一帆风顺,它需要努力,需要拼搏,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最后,我要感谢鲁迅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孩对自由的渴望,也让我们明白了自由的价值,让我们懂得了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风筝》的读后感六篇

《风筝》的读后感六篇

《风筝》的读后感六篇《风筝》的读后感六篇《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地将小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

下面是风筝的读后感,欢迎阅读!风筝读后感一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

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

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

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赏评
解剖内心情操的自白
——《风筝》的写作意蕴解读
姓名:陈美瑜学号:200842302109
《野草》是鲁迅写的唯一一部散文诗集,创作于“五四”后期。

在《野草》题辞中鲁迅说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1)鲁迅不仅毫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思想黑暗的阴影,也不加藻饰地抒写自己高尚的情操。

读着关于鲁迅的那些内心自白,会深深地为鲁迅心灵的高尚情操的魅力所折服。

这方面在《风筝》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

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

当时鲁迅居住在北京,“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2),而出现于远处有一二风筝在浮动,使鲁迅感到“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就是这般情景触动了鲁迅那一段关于“风筝”的记忆,内心充满“惊异和悲哀”。

就这样,鲁迅把那段悔恨的往事的画面慢慢展开,抒发了浓浓的手足之情,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含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我的论文就是围绕着鲁迅这篇文章的写作意蕴来解读其真诚的心灵世界,解剖其高尚的内心情操。

一、手足之情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于是就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而且还亲手当着小兄弟的面将他偷偷做的风筝给弄坏了。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在“长幼有序”的家庭生活中,他以一个封建家长的资格,来管束比自己年幼的弟弟。

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

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

有人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

在我看来一般抒情诗中的“我”,多是作者自己,所抒之情,也应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

此外,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多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散文诗,发表在1919年9月9
日的《国民公报》上。

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之《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

这前后两篇散文诗,虽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

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是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忆之中的,是他曾经身历的实事,而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艺术的虚构。

这样看来,《风筝》中的“我”,还是鲁迅自己。

鲁迅处于对兄弟的愧疚之情,而难以忘怀那段幼年发生的往事,于是借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兄弟的所做那些事的“悔恨”。

鲁迅首先生动地描写了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通过这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小兄弟那种纯真的情感,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失声“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鲁迅把小兄弟那种对风筝的痴迷状态描写得那么详细,正是想反衬自己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愧疚之心的深刻。

即使已经时隔多年,鲁迅任然不能忘怀,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二、游戏对儿童的意义
鲁迅之所以会醒悟自己幼时阻止小兄弟玩风筝是“精神的虐杀”,是因为“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能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

因此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却遭到了打击伤害,鲁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这是十分恰当又非常深刻的。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由这里,我不经想起我们中国伟大的女作家冰心,在她的诗集《繁星》中就多次赞美儿童的纯真,歌颂童心: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3)
在冰心的许多篇章中,儿童被描绘为天使,他们是冰心的“爱的哲学”里的天使,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而鲁迅在自己的《狂人日记》中也曾经显示出他对儿童的关注。

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鲁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不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4)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冰心和鲁迅都看到孩子是希望。

在《风筝》开头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冬季,积雪,灰黑色的秃枝丫杈来描写那个寂寞灰暗的季节。

然后忆起故乡“春二月”,是“一片春日的温和”。

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

而“春天”在总多作家笔下往往是“希望”“青春”等等的象征。

在《野草》的不少诗篇中,我们和这些字眼相熟。

在《希望》中,诗人曾盼望着青年的奋起,追寻着“身外的青春”(5);在《雪》里,作者不是曾由江南的雪花,联想到“青春的消息”(6)吗?总之,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不该抹灭孩子纯真的心。

只要孩子有希望,中国就会有希望。

三、严于自省的精神
从《风筝》中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是鲁迅的那种自省精神。

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的人。

这篇散文诗的中心内容,就是鲁迅抒写由于20年前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所引起的内疚和悔恨。

多年前,为这件事,鲁迅就感到“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多年后的今天,看到北京冬天那一二处浮动的风筝,又引起他的“惊异和悲哀”。

这种自我批评的品格是十分高尚可贵的。

他曾在一篇《随感录》中说过:“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7)鲁迅一直认为,
善于反省和自责,是前进的有希望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心情操和美德。

他的一生中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品格。

在鲁迅的许多文章里都可以看到他形象地表现自己严于自责的品格和襟怀。

在《风筝》中的一段文字就将鲁迅的自悔之后急求补过的心理描写得真切动人。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通过这段质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鲁迅那种发自内的自责,恳求宽恕自己过失的心理。

而另一方面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别人的错误。

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

而鲁迅没有因此放松心情,反而“心只得沉重着”。

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因此鲁迅的感慨更加深沉,他痛斥黑暗社会现实,揭露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儿童天性的虐杀。

这就是《风筝》为我们展示它了深沉的思想力量和人的内心美好的感情。

注释:
⑴《〈野草〉题辞》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年版,第68页。

⑵本文对《风筝》的所有引文均出自《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第106—109页。

⑶引自《繁星三五》见冰心的《繁星春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13页。

⑷《狂人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⑸《希望》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
版,第79页。

⑹《雪》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
第81页。

⑺《随感录六十二不满》见《鲁迅杂文全编(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33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