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施工说明书

合集下载

江苏某湖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江苏某湖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江苏某**湖风电场35KV集电集电线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年月日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3)第2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5)第3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11)第4章总体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15)第5章施工准备及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17)第6章冬季施工措施 (31)第7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6)第8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2)第9章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58)第1章编制说明、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公司对江苏洪泽湖35KV集电线路工程极为重视,抱着充分的诚意,极大的希望,热诚的态度,积极参与本工程的投标工作。

在全方位研究设计方案下,结合工程招标和设计意图,分析了本工程主要特点和各种有利与干扰因素,我们对做好该工程充满信心,完全有能力确保按期完成,确保质量目标达到合格,争创“扬子奖”。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投标书的技术性文件,编制时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设备、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我公司一旦中标,将根据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工程施工。

二、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1、编制原则(1)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

(2)科学制定施工所需的劳动力、材料及施工机具、设备的投入计划,确保工程施工最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

(3)编制合理的进度网络计划,控制关键线路、工期,统筹安排,制定(4)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编制依据(1)江苏洪泽湖35KV集电线路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答疑纪要(2)本公司现有施工技术装备、劳动力等资源状况及本公司在近几年承建的同类工程中积累的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风电场位于xx县境内西南部山区。

拟选场区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多为低山残丘,呈断续分布;东部多为山垄地形,沟谷绵长而开阔。

场区内不同走向的山谷分布很多,东西部地区地形不尽相同。

场区内大部分地区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受场区东南部沟谷影响,偏南风向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增强趋势。

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将机端电压升至35kV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线路,经35kV的集电线路汇集后送至风电场变电站35kV母线;133台发电机分成十二组,经1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新建风电场220kV变电站35kV母线。

1.2工程量统计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

(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2. 编制依据:《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 1-92《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铁塔基础施工图》《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4.1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基础型式选择不同的基础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4.2.1大开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分坑)→土石方工程(大开挖基础)→混凝土三盘安装(水泥杆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制与振捣→混凝土养护→基础拆模)4.2.2掏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的分坑)→土石方工程(掏挖基础)→混凝土三盘的安装(水泥杆基础)→混凝土施工(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混凝土的浇制与振捣→混凝土的养护)4.3施工方法和要求4.3.1线路路径复测线路路径复测的任务是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50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50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50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XX一期50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XX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目录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2、工程概述------------------------------------------------13、铁塔组立技术方案------------------------------------34、安全注意事项-----------------------------------------17 5、质量统一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186、接地施工-----------------------------------------------217、安全保证措施-----------------------------------------21 8、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39、危险源评价清单及措施-----------------------------2410、工期保证措施-----------------------------------------25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10-500KV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3-2005)《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版)》《扣紧螺母》(GB/T805-8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009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版)》以及本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XX一期50MW风电场35KV 集电线路工程。

35kV集电线路直埋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直埋施工方案

5、集电线路工程-电缆直埋施工方案本风电场安装7台单机容量2000kW风力发电机组及13台单机容量2500kW 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6.5MW。

20台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共分为两组,均采用全电缆方式连接送至升压站,即采用35kV电缆方式分别将每10台风机箱变串为一组后送至场内升压站。

其中A线新建电缆长度约为9.7km;B线新建电缆长度约为5.3km。

本工程两回35kV集电线路接线型式如下:A回路:1#—2#—3#—4#—5#—6#—7#—8#—9#—10#—升压站(共10台风机)B回路:12#—11#—13#—14#—15#—16#—17#—18#—20#—19#升压站(共10台风机)实际路径以施工图为准。

详细的见线路设计风电场工程风机间通信采用直埋光缆,用于2组集电线路风电机组监控系统、箱变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组网。

直埋光缆选用12芯非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聚乙烯内护套用室外光缆(GYFTZY53-12B1型光缆),光纤型号为单模。

光缆与电缆同路由敷设。

编制说明及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有关的技术资料。

2.本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及电缆敷设技术交底3.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电缆敷设》D10-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要求(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施工前准备(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2)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

(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施工说明书

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施工说明书

图号某49.5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说明书目录1.总论1.1 设计依据1.2 工程名称及编号1.3 设计范围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线路路径2.1风电场概况2.2 路径概况2.3 路径描述2.4 主要交叉跨越3.气象条件4.导线、地线和电缆4.1 导、地线型号4.2导、地线物理特性4.3导、地线最大使用应力及年平均运行应力4.4导、地线初伸长的处理4.5导、地线防振措施4.6导、地线的联接与架线4.7导线相序4.8电缆型号及所需特性5.绝缘设计和金具选择5.1绝缘设计5.2金具选择5.3金具组装串6.防雷设计6.1 防雷措施6.2 接地装置6.3接地电阻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7.1 对地距离7.2 交叉跨越距离7.3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7.4线路与树木的最小距离8.杆塔设计8.1 杆塔设计依据8.2 杆塔荷载8.3 杆塔选型8.4本工程选用塔型技术参数一览表9.基础设计9.1基础设计依据9.2本风电场地貌、地质情况9.4基础选型9.4基础材料10通信保护设计11 施工注意事项11.1验收标准11.2电气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1.3结构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1.4电缆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2 本工程转角桩坐标13 附件-卷册目录1.总论1.1 设计依据1)某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双方所签订的设计合同。

1.2 工程名称及编号工程名称:某49.5MW风电项目。

工程编号:1.3 设计范围1.3.1、从风机附近的电缆引上杆塔至220kV升压变电站的电缆出口经一段直埋电缆至终端下电缆杆塔的35kV集电线路架空部分本体设计。

1.3.2、随本线路架设的ADSS光缆的安装设计。

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4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5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1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9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 线路额定电压: 35kV。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冬季施工方案

内蒙古明阳察右后旗49.5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2012年11月01日第一篇编写说明1.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内蒙古明阳察右后旗风电场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北面,整个项目共25台风机,我公司承包的35KV集电线路及基础施工工程,全线共分三条线路简称(A B C),全线长26.91KM,导线LGJ-120/20钢芯铝绞线。

架空地线采用GJ-35钢绞线。

A线为单回路。

BC 属于同塔并架线路。

1。

2工程特点1.2.1设计特点本工程由内蒙古勘测设计院设计1.2.2工程特点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09月27日开工。

线路单回路架设约4。

8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20/20导线, GJ-35架空地线。

2.编制依据2。

1合同及公司文件:⑴《内蒙古明阳察右后旗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合同》⑵《3内蒙古明阳察右后旗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

2国家颁布的规范、规程及标准:⑴《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⑵《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2—2004);⑶《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782-2001);⑷《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2002年版)》;⑸《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3。

5)3、编写目的内蒙古明阳察右后旗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目前即将进入冬季施工阶段,为搞好此季节的施工,确保冬季施工基础质量、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杜绝人身、机械、设备、火灾、交通等责任性事故和违章行为的发生,针对冬季安全施工生产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本项目部、本工地的冬季施工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4。

1工期目标:2012年09月27日开工计划于2012年12月25日完工。

基础冬季施工保护到位具备铁塔组立的前期工作。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该35kV集电线路施工项目位于某地,是某风电场的一部分。

线路全长约XX公里,起点为风电场内的风力发电机组,终点为附近的配电站。

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配电站,并经由配电站分配给周边的用户。

二、施工目标1. 完成线路的安装、调试和启用,确保线路正常运行;2. 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3. 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4. 控制施工成本,高效利用资源,保证按预算完成施工工作。

三、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方案、成立施工队伍、组织人员培训、采购施工材料;2. 线路安装:进行基础施工、立杆安装、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3. 调试和试运行:对线路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线路运行稳定;4. 现场验收和竣工:组织现场验收,办理竣工手续。

四、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成立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采购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2. 线路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基础施工,包括钢筋焊接、混泥土浇筑等工作。

立杆安装,按要求进行立杆固定和接地处理。

线缆敷设,先进行线路的勘测,确定最佳敷设路径,然后进行线缆线路的敷设工作。

设备安装,安装线路所需的绝缘子、避雷器、隔离开关等设备。

3. 调试和试运行:对线路进行调试,包括各项设备的功能测试和参数调整。

然后进行试运行,模拟线路的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线路的运行稳定。

4. 现场验收和竣工: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组织现场验收,对线路的安装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查和测试。

完成验收后,办理竣工手续,并进行相关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五、安全措施1. 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2. 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3. 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4.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事故应对措施,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5. 加强现场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5kV集电线路(含光缆)施工方案(架空部分)

35kV集电线路(含光缆)施工方案(架空部分)

2.1.1杆塔组立本工程塔材运输采用人力、汽车运输。

本工程位于山区,塔位施工操作作业面狭小。

虽然部分铁塔吨位较大,但是经过计算,内拉线悬浮抱杆可以满足吊装要求。

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我公司对集电线路主体部分采取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方法组立施工。

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方法将抱杆悬浮于塔中间,抱杆头部设有四根落地拉线且拉线呈对角线方向布置,四根落地拉线通过塔身进行固定;与外拉线悬浮抱杆组立铁塔相比,此种方案在吊件的重量上要相应的减小。

如图所示:在组立铁塔底段时,使用钢尺测量,保证铁塔底部成严格的矩形。

在组立塔身时用经纬仪监控铁塔的正侧面坡度,保证组立完毕后的铁塔的正侧面倾斜满足规范要求。

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采用电弧焊接。

焊口宜先点焊3-4 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

点焊所用焊条牌号应与正式焊接用的焊条牌号相同。

考虑到风电场风速较大,6级风以上严禁组塔施工,对于已组好铁塔必须在常见风向对侧安装临时拉线,防止大风倒塔/杆,未组完铁塔在第二天开工前,必须对铁塔的紧固性、地脚螺栓、临时锚固位置进行检查,排除危险后方能继续作业。

2.1.2架空线路施工2.1.2.1架线施工本工程导线架设采用人力展放牵引绳,牵张机展放导地线和光缆,采取机动绞磨紧线。

放线区段的划分,要根据地形、道路交通条件、施工组织、进度与施工安全、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本着放线段能保证风机及时送电的原则,本标段工程初步划分如下:A线暂定为2个放线段,B线暂定为2个放线段,投入两套设备、两套人员、A线、B线同时展放,以保证风机能及时送电。

具体流程如下:(1)工器具准备:工器具主要如下(2)准备工作1)调查和分工:展放负责人应会同各组长对沿线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和分工。

2)放线滑车的悬挂:在直线杆塔绝缘子串的金具上悬挂放线滑轮。

3)在耐张杆塔的横担上悬挂放线滑车。

4)布置牵引场和张力场。

5)若需要跨越果树、低压线路等设施,预先搭设跨越架。

6)准备好通讯联络工具,布置通讯联系。

35kV集电线路架线施工方案47p

35kV集电线路架线施工方案47p

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述 (1)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架线工程概况 (2)2、主要技术参数和特性 (2)第二部分放线施工准备 (9)1、概述 (9)2、越线架施工 (9)3 导线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吊装 (10)4 线路通道的处理 (14)5 施工机具准备 (14)第三部分张力放线 (15)1、架线施工工艺 (15)2、牵张场的选择 (16)3、牵、张场的现场准备 (16)4、牵引放线施工 (19)5、导线线端临锚和措施 (23)6、连续直通放线时走板过转角滑车的措施 (24)7、张力放线劳动组织: (25)8、有关要求及规定: (25)第四部分导线紧线、平衡挂线 (26)1、施工作业内容 (26)2、紧线施工注意事项 (26)3、紧线施工准备工作 (26)4、紧线操作 (27)5、紧线工艺 (27)6、弛度观测 (32)7、各种锚线施工布置 (34)第五部分:附件安装 (36)1、螺栓穿向规定: (36)2 、防振锤的安装 (37)4、附件安装时间要求 (37)5、附件安装时对导线的保护 (37)6附件施工注意事项 (37)7、其它 (39)附件:工器具配置表 (39)第一部分工程概述编制说明:为保证×工程35kV集电线路架线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完成,特编制本施工方案,指导本工程在架线时的施工。

本方案规定了张力展放导地线以及与张力放线相配合的工艺方法进行直线塔紧线、耐张塔平衡挂线、附件安装等配套施工方法,同时规定了张力架线施工的平面布置及机具的配置要求。

本方案不能替代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而是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的补充和细化。

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投标文件、施工总设计;2、《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GB/T50326-2001);3、《110~500千伏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4、《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5、《×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线路经过地区的调查资料及地方法规等;7、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规范。

35kv集电线路_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_施工方案

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项目部2013年3月20日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新建工程工程地点:辽宁省铁岭境内建设单位:华能铁岭大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国庄国际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1)华能铁岭大兴风电场工程建设规模为49.5MW,共30台,风机单机容量1650kW,风电场内风机升压变压器高压侧采用35kV,每台风机由电缆汇集至架空线路,再经架空线路送至风电场220kV变电站,站外设立终端塔,从终端塔至35kV开关柜段采用电缆进线。

2)本工程集电线路起于风电场220kV升压站35kV出线开关柜,止于风电场30台风机的35kV风机升压变压器高压侧铁塔。

集电线路共分为三回架空线路,线路路径总长度34.762km;双回路路径长度5.011km,35kV大兴I线线路路径长10.09km,35kV大兴II线线路路径长10.606km,35kV大兴III线线路路径长14.066km。

3)导线采用:主干线: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分支线:LGJ-70/1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本地线采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4)主要交叉跨越新建35kV线路沿线的主要交叉跨越有钻500kV线路3次,穿越66kV线路2次,跨越10kV线路II次,跨越通信线、低压线、省道、乡道、小河、树木等。

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2.《《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2003);3.《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64.4—2002);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1997);5.《电力金具制造质量》(DL/T768);6.《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1999);7.《镀锌钢绞线》(YB/T5004-2001)8.《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13.《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GB/T14685-2001);14.《建筑用砂》(GB/T14684-2001)1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1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2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2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二、主要工程量施工进度安排(1)、电缆槽开挖:1月10日~1月30日;(2)、电缆埋设:1月15日~2月5日;(3)、电缆槽回填:1月17日~2月7日;(4)、铁塔基础施工:1月15日~2月15日;(5)、铁塔组装:2月15日~3月15日;(6)、集电线路施工:2月18日~3月25日。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电缆施工组织设计#山东#电缆敷设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电缆施工组织设计#山东#电缆敷设

烟台龙骏招远风电场一期35kV集电线路工程电缆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2011年12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特点 (3)第二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5)2.1 施工组织机构 (5)2.2 管理职责和权限 (5)2.3 工程的保障 (7)2.4 主要负责人简介 (8)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0)3.2 驻地及材料站设置 (10)3.3 材料交货点 (10)第四章施工方案 (11)4.1 施工准备 (11)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4)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 工程概况本工程电压等级为35kV,线路位于烟台市所属招远市境内,叙述如下:本工程为烟台龙骏招远风电场一期35kV集电线路,线路路径全长21.09km。

风场共计29台风机,单机容量1.5MW,接线方式采用1机1变的单元接线。

风机出口电压经箱变升至35kV后,经35kV地埋电缆(YJV22-26/35-3×50)至电缆终端塔或转角塔,与35kV架空线路“T”接。

根据风机分布位置,本工程共建三回35kV架空线路,分别称为A线、B线、C 线,其中B1塔-B23塔段为双回路架设,其余线路为单回路架设。

三回35kV架空线路架设至风场升压站围墙外,改为地埋电缆(型号为YJV22-26/35-3×300)经升压站电缆沟接入升压站内35kV开关柜中。

本工程地埋电缆采用两种型号,各风机箱变与架空线路之间采用YJV22-26/35-3×5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升压站外终端塔与35kV开关柜之间采用YJV22-26/35-3×3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28台风机均是从各自箱变敷设电缆至架空线路电缆终端塔或转角塔,与架空线路连接。

本工程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1.1.2.1地形、地质地形状况:本电缆线路所经地段的地势位于招远市,地型为丘陵。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风电场位于xx县境内西南部山区。

拟选场区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多为低山残丘,呈断续分布;东部多为山垄地形,沟谷绵长而开阔。

场区内不同走向的山谷分布很多,东西部地区地形不尽相同。

场区内大部分地区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受场区东南部沟谷影响,偏南风向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增强趋势。

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将机端电压升至35kV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线路,经35kV的集电线路汇集后送至风电场变电站35kV母线;133台发电机分成十二组,经1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新建风电场220kV变电站35kV母线。

1.2工程量统计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

(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2. 编制依据:《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 1-92《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铁塔基础施工图》《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4.1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基础型式选择不同的基础施工方案。

4.2施工工艺流程4.2.1大开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分坑)→土石方工程(大开挖基础)→混凝土三盘安装(水泥杆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制与振捣→混凝土养护→基础拆模)4.2.2掏挖基础:线路路径复测→杆塔基础分坑(拉线基础的分坑)→土石方工程(掏挖基础)→混凝土三盘的安装(水泥杆基础)→混凝土施工(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混凝土的浇制与振捣→混凝土的养护)4.3施工方法和要求4.3.1线路路径复测线路路径复测的任务是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标桩是否丢失或移动,为基础施工做好准备,也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创造条件。

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

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

华电达茂旗协合200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一、二标段〕架线作业指导书华电达茂旗协合200MW风电工程协合电力工程达茂旗项目部目录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 4施工工艺要求---------------------------------------------3 5作业所需的工机具-----------------------------------------3 6金具组装表-----------------------------------------------3 7施工通道处理---------------------------------------------3 8跨越架搭设-----------------------------------------------3 9导、地线连接---------------------------------------------4 10导、地线展放---------------------------------------------4 11导、地线紧线---------------------------------------------5 12驰度观测方法和驰度观测表---------------------------------8 13附件安装-------------------------------------------------8 14施工平安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9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华电达茂旗协合200MW风电场工程地点:市巴音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工程承包围:集电线路A、B、C、D、K、L六条回路施工,具体包括:铁塔根底工程〔平整、基坑土方开挖、根底钢筋制安、根底混凝土、预埋件及地脚螺栓、临时占地配合等〕;混凝土杆根底〔平整、基坑土方开挖、根底钢筋制安、根底混凝土、预埋件及地脚螺栓、临时占地配合等〕;35kV箱式变电站安装调试;高、低压电缆敷设;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高压电缆头安装;塔杆组立〔含装置性材料费〕;架空线路导线敷设〔含装置性材料费〕;绝缘子、金具〔含装置性材料费〕;杆塔防雷接地〔含避雷器、隔离刀闸等设备费〕;OPGW光缆敷设〔含装置性材料费〕;直埋铠装光缆〔含装置性材料费〕;及征地配合、协调地方关系、施工临建等其他为完本钱工程的全部工作容。

35kV集电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

35kV集电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第1卷第1册 35kV集电线路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2017年2月说明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设计范围1.3 工程概况1.4 线路路径第2章架空线路部分2.1 气象条件2.2 导线及地线2.3 导、地线防振2.4 绝缘、防雷及接地2.5 导线相序及换位2.6 初伸长处理2.7 对交叉跨越物的处理2.8 施工注意事项第3章电缆部分3.1 设备选型3.2 电缆敷设3.3 电缆两端连接方式3.4 电缆两端接地方式3.5 电缆标志的设置3.6 电缆与其他管道等之间距离3.7 施工注意事项第4章杆塔及基础4.1 杆塔4.2 基础4.3 原材料4.4 防腐、防卸及防松4.5 施工注意事项附表1:全线杆铁塔数量一览表附表2:全线机电材料统计一览表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本工程设计委托书1.1.3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1.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620-1997)1.1.5 《电力金具样本》1.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1.2 设计范围自19台风机升压箱变起至升压站进线开关柜的35kV集电线路本体设计。

1.3 工程概况1.3.1风机分布及区划。

本工程为、风场共计19台风机。

本期接入风机19台,单机容量1.5MW、5台,单机容量3MW、14台,接线方式采用1机1变的单元接线。

风机出口电压690V,经箱变升至35kV后,经35kV地埋电缆(YJV22-26/35-3×50)至电缆终端塔(杆),与35kV架空线路“T”接。

根据风机分布位置,本工程共建,3回35kV架空线路,具体如下:①A线,带1#、2#、3#、4#、5#、6#、7#共7台风机。

②B线,带8#、9#、10#、11#、12#、13#、14#共7台风机。

35kv集电线路

35kv集电线路

35kv集电线路35kv集电线路广西杨村一期风电场(48MW)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项目治理机构第四章、总施工方案第五章、进度打算及资源打算第六章、质量治理第七章、安全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第八章、环境爱护及文明施工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及规模:风电场集电线路选用35k电力电缆以及35kV架空线路混合组合形式,按照本工程风机布置情形,24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机分为2组,分组情形如下:第一回:#(1~9、18~21)共13台风机;总长度为16.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1.8公里,架空线长度为4.8公里。

第二回:#(10~17,22~24)共11台风机;总长度为11.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0.2公里,架空线长度为1.4公里。

本工程采纳两级升压方式。

每台风电机配置1台0.69/35kV箱式变电站,将风机电压升高至35kV。

箱变高压侧采纳联合单元接线方式,风电机组成一个联合单元后,经35kV集电线路接入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 kV配电装置,经主变升压至110kV后接入系统。

本集电线路工程共2回线,导线截面按载流量选择并按承诺电压降校核导线采纳钢芯铝绞线JL/G1A-1 50/25和JL/G1A-240/30。

1.2、自然环境:拟建场区属中山区,为隆起剥蚀地貌,多为连绵山脉,山梁起伏较大,多呈鱼背脊状或尖顶状,山梁之间冲沟发育,整体地势多呈北部略低于南部。

地势较陡,山坡坡度20~40°,局部超过50°。

场区内地表普遍覆盖有残坡积成因的碎石土,其下为巨厚的粗粒花岗岩层(γ52(3))。

1.3、地势:本工程一样山区占90%。

2、工程特点:2.2、施工条件分析:2.4.1 本标段线路在广西省玉林市容县杨村镇、六王镇,施工队驻就近选择。

2.4.1.砂、石、水泥等地点性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2.4.1.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3、编制依据3.1 项目法人治理文件:3.1.1 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合同;)3.1.2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项目法人及上级单位对工程所发的施工要求;)3.1.3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及上级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GB/T14685-200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混凝土质量操纵标准》(GB50164-92);《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2003);《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 64.4—2002);《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199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DL/T76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1999);《镀锌钢绞线》(YB/T5004-2001)《放线滑轮差不多要求、检验规定及测量方法》(DL/T685-9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2000年)3.2.27 《送变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2002年)3.2.28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 5);3.3、安全治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1号;(1998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网公司生[2003]42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 005]83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判治理方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 8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治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国家电网I[2 004]26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网安监[2005]8号)。

7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7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7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一条35KV集电线路的施工方案,总长度为X公里。

根据设计要求,该线路由Y基础杆、Z中间杆和A终端杆组成。

线路起点为B地,终点为C地。

本施工方案将详细阐述线路施工的各个环节。

二、施工前期准备1.人员组织: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调配人员组织。

包括工程经理、施工队长、施工人员等。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采购所需的电杆、导线、绝缘子等材料,并进行入库验收。

3.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准备好各种机械设备,如吊车、推土机、挖掘机等,并进行检查和保养。

4.施工场地准备: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干燥,并进行临时道路的铺设,以方便机械设备的运输和施工。

三、施工工艺及步骤1.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进行基础杆的施工。

具体步骤包括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础安装等。

2.架空线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逐段进行导线和绝缘子的安装。

具体步骤包括在中间杆上安装导线、绝缘子和悬垂装置,同时进行导线的绝缘处理。

3.电缆线路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逐段进行电缆线路的敷设和接头的焊接。

具体步骤包括挖槽、电缆敷设、接头防水、接地等。

4.金具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逐段对中间杆和终端杆进行金具的安装。

具体步骤包括金具的固定和调整。

5.绝缘检测:在整条线路施工完成后,进行绝缘电阻的检测。

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6.线路试运行:在绝缘检测合格后,对线路进行试运行,进行电流负荷和电压稳定性的测试。

确保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划定施工区域,并进行专人管理。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在高海拔地区施工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防止高原反应和缺氧等问题。

5.在交通密集地区施工时,要设置交通标志和疏导施工人员和车辆。

6.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时,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35KV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35KV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4.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2)5.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器具 (3)6.施工准备 (4)7.作业程序 (4)8.主要作业方法、工艺要求 (4)9.强制性条文 (12)10.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 (14)11.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 (15)12.危险源识别、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 (1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华能安徽怀宁石镜风电场(50MW)工程的线路工程基础施工。

2.编制依据《铁塔基础施工图》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DL/第一部分:土建工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NBT 31022-2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工程概况华能安徽怀宁石镜风电场(50MW)一期工程集电线路共布置铁塔12台,每台4个小基础,分为A线、B线两个部分:A线起于TA1电缆终端塔,按双回路架设,长公里;B 线起于TB1电缆终端塔,按单回路架设,长公里。

架空线路的测量及塔杆编号均已面向风电场方向为正方向。

主要工程量汇总4.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参加施工人员要求体质良好,且有较高的安全质量意识,参加并通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

参加作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有一定的质量安全意识。

带班要具有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焊工、电工、起重机械操作、指挥等特殊性工种应持有效证件上岗。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引言35kV集电线路是输电系统中的一部分,用于将电能从发电厂或主变电站汇集到变电站。

本文档将介绍35kV集电线路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及施工完工后的验收工作。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地勘工作在确定35kV集电线路的线路走向之前,需要进行地勘工作。

地勘工作包括利用测量仪器绘制地形图、测量地质情况、检查土壤质地等。

通过地勘工作可以确定施工线路的最佳走向,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电缆、支架、绝缘子、连接器等。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

1.3 人员准备在施工前,需要组织好施工队伍,并安排好各个人员的工作任务。

施工队伍应包括有相关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同时,需要确保每个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1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2 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知晓应急预案。

2.3 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时,应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对于特种设备,如起重机械和电焊机等,需要经过专门的合格人员操作。

三、施工完工后的验收工作3.1 线路验收施工完工后,需要对35kV集电线路进行验收。

验收工作包括对线路走向、支架安装、电缆敷设等进行检查和测量,以确保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测试线路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等指标,以验证线路的可靠性。

3.2 施工记录整理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包括工程日志、材料清单、施工图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号某49.5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说明书目录1.总论1.1 设计依据1.2 工程名称及编号1.3 设计范围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线路路径2.1风电场概况2.2 路径概况2.3 路径描述2.4 主要交叉跨越3.气象条件4.导线、地线和电缆4.1 导、地线型号4.2导、地线物理特性4.3导、地线最大使用应力及年平均运行应力4.4导、地线初伸长的处理4.5导、地线防振措施4.6导、地线的联接与架线4.7导线相序4.8电缆型号及所需特性5.绝缘设计和金具选择5.1绝缘设计5.2金具选择5.3金具组装串6.防雷设计6.1 防雷措施6.2 接地装置6.3接地电阻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7.1 对地距离7.2 交叉跨越距离7.3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7.4线路与树木的最小距离8.杆塔设计8.1 杆塔设计依据8.2 杆塔荷载8.3 杆塔选型8.4本工程选用塔型技术参数一览表9.基础设计9.1基础设计依据9.2本风电场地貌、地质情况9.4基础选型9.4基础材料10通信保护设计11 施工注意事项11.1验收标准11.2电气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1.3结构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1.4电缆部分施工注意事项12 本工程转角桩坐标13 附件-卷册目录1.总论1.1 设计依据1)某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双方所签订的设计合同。

1.2 工程名称及编号工程名称:某49.5MW风电项目。

工程编号:1.3 设计范围1.3.1、从风机附近的电缆引上杆塔至220kV升压变电站的电缆出口经一段直埋电缆至终端下电缆杆塔的35kV集电线路架空部分本体设计。

1.3.2、随本线路架设的ADSS光缆的安装设计。

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4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5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1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9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 线路额定电压: 35kV。

1.5.2线路长度双回路长度:0.79km;单回路主线路长度:13.55km;单回路支线路长度:10.56km;架空线路总长度:24.9km;电缆敷设长度:0.234km。

1.5.3 地形划分: 全线地貌主要是草地和苇塘平地;线路所经地区按非居民区设计。

1.5.4 全线不换位。

1.5.5 主要气象条件最大风速:30m/s 结冰厚度:10mm最低温度:-40℃年平均温度:5℃1.5.6 导线型号:LGJ-150/25 和LGJ-70/10型(GB1179-83)钢芯铝绞线。

1.5.7 地线型号:GJ-35型钢绞线。

1.5.8电缆型号:ZR-YJY23-26/35-3*185m²。

1.5.9光缆型号:8芯单模ADSS。

2.线路路径2.1 风电场概况黑龙江省肇源县隶属于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西部。

东与安达市、肇州县为邻,西靠杜尔伯特县,南连肇州县,北与大庆市让胡路区、红岗区接壤。

西南以松、嫩两江主航道为界与吉林省镇赉县、大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和我省的双城市隔江相望。

地理位置为45°23ˊ--45°59ˊ,东经123°47ˊ--125°45ˊ,是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海拔高度为128--147米,该区域地貌无山脉,少丘陵。

该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少雨、干旱,秋季天气凉爽,夏季短促湿润,年平均气候为 4.8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444.1毫米,雨量集中在7、8、9月份。

该风电场本期工程33台风力发电机组合计年上网电量为11220.66万kW.h,年可利用小时数为2266.8小时,平均容量系数为0.259。

2.2 路径概况本工程35kV架空线路起点为220kV升压变电站,迄点方向为1-33号风机站。

根据线路实际要求把33台风机,共分3条架空线路,依次为A、B、C三个回路,每个回路带11台风机;其中A、B线共用双回下电缆终端塔,并由ABJ1同塔架设至ABJ4;由于B单回路主线需要钻110kV和跨35kV架空线路,所以钻越和跨越时,应采用电缆敷设,全线同塔架设ADSS光缆一根,双回路架设两根地线,单回路架设一根地线。

线路路径见《35kV集电线路路径图》。

2.3路径描述1)该部分共有3条35kV架空主线路(A、B、C线)及其支线(AT1、AT2、AT3、BT1、BT2、BT3、BT4、BT5、CT1、CT2、CT3、CT4线);A、B双回架空线路从上电缆终端塔ABJ1开始同塔双回至ABJ4双回转角塔(A、B从次基塔开始将分成两个单回路)。

A单回路从双回转角塔ABJ4开始,依次连接D12~D17#和D19#风机。

AT1线是从AT1J1开始连接D18#风机。

AT2线是从AT2J1开始连接D10~D09#风机。

AT3线是从AT3J1开始连接D11#风机。

B单回路从双回转角塔ABJ4开始,依次连接D07~D05#风机。

BT1线是从BT1J1开始连接D21#风机。

BT2线是从BT2J1开始连接D20#和D22#风机。

BT3线是从BT3J1开始连接D08#风机。

BT4线是从BT4J1开始连接D04#和D02#风机。

BT5线是从BT5J1开始连接D03#和D01#风机。

C回架空线路从上电缆终端塔CJ1开始,依次连接D33~D32#、D29#、D27#和D25~D26#风机。

CT1线是从CT1J1开始连接D31#风机。

CT2线是从CT2J1开始连接D30#风机。

CT3线是从CT3J1开始连接D28#风机。

CT4线是从CT4J1开始连接D24~D23#风机。

2)B单回主线路在钻越110kV和跨越35kV架空线路时,采用电缆敷设方式,共有3部分,依次为:BJ6-65至BJ6、BJ7-108至BJ7和BJ7+250至BJ7+311三段。

2.4主要交叉跨越新建35kV线路沿线的主要交叉跨越有10kV线路、110kV线路、35kV线路、通信线、土坡、幼杨、土小路、乡间公路、沟和苇塘等。

3.气象条件为确定本工程的设计气象条件,我们收集了线路所在地区的年最大风速、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等气象原始资料。

根据分析计算,并参照该地区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和《设计规程》的规定,本工程线路设计气象条件主要参数如下:4.导线、地线和电缆4.1导、地线型号本工程的主线导线采用LGJ-150/25(GB1179-83)型钢芯铝绞线、支线导线采用LGJ-70/10(GB1179-83)型钢芯铝绞线,每相一根。

根据导地线配合要求,LGJ-150/25及LGJ-70/10 型导线应配以GJ-35型钢绞线地线,双回路架设两根地线,单回路架设一根地线。

4.2导、地线物理特性4.3导、地线最大使用张力及年平均运行张力本工程导线安全系数为2.65,LGJ-150/25和LGJ-70/10型导线最大使用张力依次取19.4kN和8.39kN,在确定导线最大使用张力时,试验保证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LGJ-150/25 和LGJ-70/10型导线年平均运行张力依次取12.85 kN和5.55kN,不大于试验保证拉断力的25%;地线安全系数3.60,GJ-35型地线年平均运行张力在本工程可能出现范围内,最大取值为11.37kN,不大于计算拉断力的25%,满足《设计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本工程中档距小于等于100m的孤立档需要放松,导线安全系数为2.8,地线安全系数为4.0。

4.4 导、地线初伸长的处理由于本工程线路导、地线采用新线,其线本身受力后存在着塑性伸长的问题,考虑到塑性伸长对导、地线弧垂的影响,根据《设计规程》的规定,本工程采用降温法补偿,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按降温20℃处理,LGJ-70/10型钢芯铝绞线按降温15℃处理,地线按降温10℃处理。

4.5导、地线防振措施本工程线路导、地线采用安装防振锤作为防振措施,每基杆两侧每根导、地线防振锤的安装数量如下:说明:导线防振锤安装距离约为1m,地线防振锤安装距离约为0.5m。

4.6 导、地线的联接与架线本工程线路导线的架线弧垂按【导线LGJ-150/25架线百米张力弧垂表和导线LGJ-70/10架线百米张力弧垂表】查取,孤立档导线的架线弧垂,按【导、地线孤立档安装表】查取;地线的架线弧垂按【地线GJ-35架线百米张力弧垂表】查取,孤立档地线的架线弧垂,按【导、地线孤立档安装表】查取。

4.7 导线相序线路导线接线方式详见【线路连接及相位示意图】,其中包括导线T接图,本图中相序为假设相序,本工程使用电缆接入220kV升压站、箱变,因此全场相序保持一致。

4.8 电缆型号及所需特性该风电场所用的电缆型号:ZR-YJY23-26/35-3*185m²,根据规程要求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控制在90ºC以内,该电缆是铜质电缆,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容许在流量约为400A;选用了阻燃ZR型号的电缆,采用了直埋的方式敷设,土壤和沙起到了防火和阻燃作用,该风电场最大冻土的深度在1.85米,结合该风电场地形地貌要求,电缆埋深要求在1.85米以下。

5.绝缘设计和金具选择5.1绝缘设计5.1.1污秽等级的确定某49.5MW风电项目位于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经线路沿线调查,全线属于Ⅲ级污秽区。

5.1.2绝缘子型号及片数根据《设计规程》有关规定,导线耐张及悬垂绝缘子串均采用防污型瓷绝缘子,其型号为XWP-70,悬垂及跳线串采用3片绝缘子,串耐张串每联采用4片绝缘子,导线悬垂及耐张绝缘子串泄漏比距均不低于3.2cm/kV,满足《设计规程》的规定。

5.1.3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悬式绝缘子机械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下列数值:最大使用荷载: 2.7断线: 1.8断联: 1.5常年荷载状态下: 4.5绝缘子型式、强度及片数选择结果5.1.4使用的绝缘子技术特性见下表:5.1.5空气间隙按照《设计规程》,本工程导线与铁塔构件最小空气间隙均不小于下列数值(海拔≤1000m):5.2金具选择本线路采用定型金具,主要选自1997年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个别金具摘自厂家产品型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