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肇君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运筹学第三版第9章
12 2 24
26
B 06 6 6 12
结束
16
E 5 6 F 6 10 1 5 6 4 6 10
A 0 5 D 58
G 10
5 0 5 3 7 10
1 1204
4 24
开始
C 5 9 H 9 I 24 4 8 1 1221 2 264
12 2 24
26
B 06 66
12
结束
17
活动 t ES EF LS LF LS-ES 关键活动
9.1 网络图
网络计划分析中的网络图实质 上是一种有时序的有向赋权图,表 示一项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的整个计 划,反映了工程计划中活动的组成 及相互关系,可以看做工序流程图 。
9.1网络图
1. 基本术语 (1)工序(活动):对于一项工程,根据技
术和管理上的需要,将工程划分为按一定 时序执行又相对独立的一系列工作,这些 工作称为工序(也称为活动)。在网络图 中,工序用带标号的箭头表示,例如工序a 表示为“ a ”。
B 7 10 3 7 10 D 69 3 7 10
E 10 12 2 10 12
结束
总工期是12天。希望10天完成, 需要缩短工期2天。 设一项活动 正常时间t, 费用c
最短时间t, 费用c
最大压缩时间M=t-t 压缩一天所需费用K=(c - c)/M
37
活动
活动时间 费用 正常 最短 正常 压缩
不确定活动时间的估计
乐观的估计时间 a
最可能的估计时间 m
悲观的估计时间 b
假设估计时间服从分布
期望时间
t a 4m b 6
方差
2
b
a
2
6
19
管理运筹学(第3版)章后习题解析(下)
− 0.2 x1 − 0.2 x2 + 0.8 x3 − d 3+ + d3− = 0
+ − 2.5 x1 + 0.5 x2 + 0.3x3 − d 4 + d4 = 20
d1− = 0
− d2 =0
d3+ = 0 x1 , x2 , x3 , di+ , di− ≥ 0, i = 1, 2,3, 4
1.解: 最优解为 A―B2―C1―D1―E 或 A―B3―C1―D1―E 或 A―B3―C2―D2―E。 最优值为 13。 2.解: 最优解是项目 A 为 300 万元,项目 B 为 0 万元、项目 C 为 100 万元。 最优值 z=71+49+70=190 万元。 3.解: , 设每个月的产量是 xi 百台(i=1, 2, 3, 4) 最优解:x1=4,x2=0,x3=4,x4=3。即第一个月生产 4 百台,第二个月生产 0 台,第三 个月生产 4 百台,第四个月生产 3 百台。 最优值 z=252 000 元。 4.解: 最优解为运送第一种产品 5 件。 最优值 z=500 元。 5.解: 最大利润 2 790 万元。最优安排如表 10-1 所示。
表 10-1 年 1 2 3 4 5 度 年初完好设备 125 100 80 64 32 高负荷工作设备数 0 0 0 64 32 低负荷工作设备数 125 100 80 0 0
6.解: 最优解(0,200,300,100)或(200,100,200,100)或者(100,100,300,100)或 (200,200,0,200) 。总利润最大增长额为 134 万。 7.解: 在一区建 3 个分店,在二区建 2 个分店,不在三区建立分店。最大总利润为 32。 8.解: 最优解为第一年继续使用,第二年继续使用,第三年更新,第四年继续使用,第五年继续 使用,总成本=450 000 元。 9.解: 最优采购策略为若第一、二、三周原料价格为 500 元,则立即采购设备,否则在以后的几 周内再采购;若第四周原料价格为 500 元或 550 元,则立即采购设备,否则等第五周再采购;
运筹学教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
( 3)
max Z = x1 + x 2 6 x1 + 10 x 2 ≤ 120 st . 5 ≤ x1 ≤ 10 5≤ x ≤8 2
( 4)
page 2 3 May 2011
运筹学教程
第一章习题解答
(1) min Z = 2 x1 + 3 x 2 4 x1 + 6 x 2 ≥ 6 st . 2 x1 + 2 x 2 ≥ 4 x ,x ≥ 0 1 2 1 , Z = 3是一个最优解 3
min st x 1 Z = 2 x1 − 2 x 2 + 3 x 3 − x1 + x 2 + x 3 = 4 − 2 x1 + x 2 − x 3 ≤ 6 ≤ 0 , x 2 ≥ 0 , x 3 无约束
(1)
()
page 5 3 May 2011
School of Management
(1)
(2)
page 8 3 May 2011
运筹学教程
第一章习题解答
(1) max Z = 3 x1 + x 2 + 2 x 3 12 x1 + 3 x 2 + 6 x 3 + 3 x 4 = 9 8 x + x − 4 x + 2 x = 10 1 2 3 5 st 3 x1 − x 6 = 0 x j ≥ 0( j = 1, L , 6) ,
运筹学教程(第二版) 运筹学教程(第二版) 习题解答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洪 文
电话: 电话:5108157(H),5107443(O) , E-mail: Hongwen9509_cn@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主编董君成《运筹学》课后题解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主编董君成《运筹学》课后题解参考答案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1.(1) (2)⎪⎪⎩⎪⎪⎨⎧≥''≥'≥≥≥=''+'-++=+''+'-++-=-''-'+++''+'-++=0,0,0,0,018554423553528665288423max 44321443216443215443214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0,,,,,,2223214322455243min 6544321644321544321443214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2. (1)有唯一最优解,1,23,921*===x x z ;(2)无可行解;(3)有无穷多个最优解,66*=z ;(4)有唯一最优解,10,5,1521*===x x z .3. 解:(1)0,5,15,25321*====x x x z(2)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例如0,0,4321===x x x ;或 8,0,0321===x x x 等 ,此时8*=z .(3)6.1,0,2.0,4.5321*====x x x z (4)5.0,1,1,5.6321*====x x x z(5) 0,5.2,5.2,5.2.154321=====*x x x x z (6) 0,2,6.260321====*x x x z . (7) 无可行解。
(完整版)运筹学》习题答案运筹学答案
《运筹学》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用动态规划求解工程线路问题时,什么样的网络问题可以转化为定步数问题求解()BA.任意网络B.无回路有向网络C.混合网络D.容量网络2.通过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把工程线路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问题?()B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B.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D.引入人工变量3.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B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B.人为的引入时段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D.网络建模4.串联系统可靠性问题动态规划模型的特点是()DA.状态变量的选取B.决策变量的选取C.有虚拟产地或者销地D.目标函数取乘积形式5.在网络计划技术中,进行时间与成本优化时,一般地说,随着施工周期的缩短,直接费用是( )。
CA.降低的B.不增不减的C.增加的D.难以估计的6.最小枝权树算法是从已接接点出发,把( )的接点连接上CA.最远B.较远C.最近D.较近7.在箭线式网络固中,( )的说法是错误的。
DA.结点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B.结点表示前接活动的完成和后续活动的开始C.箭线代表活动D.结点的最早出现时间和最迟出现时间是同一个时间8.如图所示,在锅炉房与各车间之间铺设暖气管最小的管道总长度是( )。
CA.1200B.1400C.1300D.17009.在求最短路线问题中,已知起点到A,B,C三相邻结点的距离分别为15km,20km,25km,则()。
DA.最短路线—定通过A点B.最短路线一定通过B点C.最短路线一定通过C点D.不能判断最短路线通过哪一点10.在一棵树中,如果在某两点间加上条边,则图一定( )AA.存在一个圈B.存在两个圈C.存在三个圈D.不含圈11.网络图关键线路的长度( )工程完工期。
C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等于12.在计算最大流量时,我们选中的每一条路线( )。
CA.一定是一条最短的路线B.一定不是一条最短的路线C.是使某一条支线流量饱和的路线D.是任一条支路流量都不饱和的路线13.从甲市到乙市之间有—公路网络,为了尽快从甲市驱车赶到乙市,应借用()CA.树的逐步生成法B.求最小技校树法C.求最短路线法D.求最大流量法14.为了在各住宅之间安装一个供水管道.若要求用材料最省,则应使用( )。
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2)
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1 课后习题习题1a)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决策和优化问题。
它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问题求解方法的设计等方面。
b)运筹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生产计划、流程优化等。
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分配等。
c)运筹学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指派问题等方法。
习题2运筹学的应用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分配等。
它可以帮助制定最佳的生产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输效率等。
运筹学方法的应用还可以帮助解决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调度问题,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
1.2 课后习题习题1运筹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等。
在物流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仓储和运输的布局,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在生产计划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订单配送和库存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在流程优化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习题2在物流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车辆的调度和路线规划,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生产计划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生产线的安排和产品的生产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能利用率。
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调度,以提高整体效率和减少库存成本。
在流程优化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业务流程的排布和资源的分配,以提高流程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线性规划基础2.1 课后习题习题1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包含线性约束和线性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
其一般形式为:max c^T*xs.t. Ax <= bx >= 0其中,c是目标函数的系数向量,x是决策变量向量,A是约束矩阵,b是约束向量。
习题2使用线性规划方法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资源分配等。
清华_第三版_运筹学教程_课后答案~(_第一章_第五章部分)
清华第三版 运筹学 答案[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运筹学教程1. 某饲养场饲养动物出售,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700g 蛋白质、30g 矿物质、100mg 维生素.现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各种饲料每kg 营养成分含量及单价如表1所示. 表1要求确定既满足动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又使费用最省的选用饲料的方案。
解:设总费用为Z.i=1,2,3,4,5代表5种饲料.i x 表示满足动物生长的营养需要时,第i 种饲料所需的数量.则有:⎪⎪⎩⎪⎪⎨⎧=≥≥++++≥++++≥++++++++=5,4,3,2,1,01008.022.05.0305.022.05.07008623..8.03.04.07.02.0min 54321543215432154321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x x x x x Z i2. 某医院护士值班班次、每班工作时间及各班所需护士数如表2所示。
每班护士值班开始时间向病房报道,试决定:(1) 若护士上班后连续工作8h ,该医院最少需要多少名护士,以满足轮班需要; (2) 若除22:00上班的护士连续工作8h 外(取消第6班),其他班次护士由医院排定上1~4班的其中两个班,则该医院又需要多少名护士满足轮班需要.表2解:(1)设i x 第i 班开始上班的人数,i=1,2,3,4,5,6⎪⎪⎪⎪⎩⎪⎪⎪⎪⎨⎧=≥≥+≥+≥+≥+≥+≥++++++=且为整数6,5,4,3,2,1,0302050607060..min 655443322161654321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 x x Z i 解:(2)在题设情况下,可知第五班一定要30个人才能满足轮班需要。
则设设i x 第i 班开始上班的人数,i=1,2,3,4。
⎪⎪⎪⎪⎪⎪⎩⎪⎪⎪⎪⎪⎪⎨⎧=≥=+++=≥+++=+++=≥+++=+++=≥+++=+++=≥+++++++=4,3,2,1,1002150216021702,160..30min i44434241444443342241143433323133443333223113242322212244233222211214131211114413312211114321j i y x y y y y y x y x y x y x y y y y y y x y x y x y x y y y y y y x y x y x y x y y y y y y x y x y x y x y t s x x x x Z ij 变量,—是,,,第四班约束,,第三班约束,,第二班约束,第一班约束3. 要在长度为l 的一根圆钢上截取不同长度的零件毛坯,毛坯长度有n 种,分别为ja (j=1,2,…n )。
运筹学1至6章习题参考答案
运筹学1至6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线性规划1.1 工厂每月生产A 、B 、C 三种产品 ,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设备台时的消耗量、资源限量及单件产品利润如表1-23所示.310和130.试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使每月利润最大.【解】设x 1、x 2、x 3分别为产品A 、B 、C 的产量,则数学模型为123123123123123max 1014121.5 1.2425003 1.6 1.21400150250260310120130,,0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2 建筑公司需要用5m 长的塑钢材料制作A 、B 两种型号的窗架.两种窗架所需材料规格及数量如表1-24所示:【解设x j (j =1,2,…,10)为第j 种方案使用原材料的根数,则 (1)用料最少数学模型为10112342567368947910min 28002120026002239000,1,2,,10jj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 (2)余料最少数学模型为2345681012342567368947910min 0.50.50.52800212002*********0,1,2,,10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1.3某企业需要制定1~6月份产品A 的生产与销售计划。
已知产品A 每月底交货,市场需求没有限制,由于仓库容量有限,仓库最多库存产品A1000件,1月初仓库库存200件。
1~6月份产品A 的单件成本与售价如表1-25所示。
(2)当1月初库存量为零并且要求6月底需要库存200件时,模型如何变化。
运筹学课后习题答案
6
5
6
3
σ34=15+50=1;至此;六个闭回路全部计算完 ;σ11=4;σ14=2;σ22=0;σ31=2;σ32=2;σ34=1;即全部检验数σ均 大于或等于0 即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中;用沃格尔法计算所
得结果z*=35为最优解
2024/1/10
16
表329
销地 B1
B2
B3
B4
产量
产地
A1
3
7
22
4
A3 销量
4
33
3
3
B3
6 3 28 2
B4 B5 产量
1 4 30
5
⑤
2
0
2②
15 0
6⑧
2
3
③
④
⑦
⑥
①
x11=1;x14=1;x15=3;x21=2;x32=3;x33=2;x34=1;总费用=1×3 +1×4+3×0+2×2+3×3+2×8+1×5=41
2024/1/10
18
②西北角法求解:
3 2 运输问题的基可行解应满足什么条件 试判断形表 326和表327中给出的调运方案是否作为表上作业法迭 代时的基可行解 为什么
2024/1/10
1
表326
销地 B1
B2
B3
B4
产量
产地
A1
0
A2
A3
5
销量
5
15
15
15
10
25
5
15
15
10
解:表326产地个数m=3;销地个数n=4;m+n1=3+41=6个;而 表326中非零个数的分量为5个≠6个;所以表326不可作为表上 作业法时的基可行解
清华版《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解、...
解:用决策变量 x1, x2 , x3 , x4 , x5 , x6 分别表示 2:00~6:00, 6:00~10:00 ,10:00~14:
00 ,14:00~18:00,18:00~22:00, 22:00~ 2:00 时间段的服务员人数。
其数学模型可以表述为: min Z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x1 + x6 >= 3 x1 + x2 >= 9 x2 + x3 >= 12 x3 + x4 >= 5 x4 + x5 >= 18 x5 + x6 >= 4 x1, x2 , x3, x4 , x5 , x6 ≥ 0
3、现要截取 2.9 米、2.1 米和 1.5 米的元钢各 100 根,已知原材料的长度是 7.4 米,问应如 何下料,才能使所消耗的原材料最省。试构造此问题的数学模型。
(0, 0, 0, 5, 2, 6)T ,Z=5。
初始单纯行表为:
cj
2
-1
1
1
CB
XB
x1
x2
x3
x4
1
x4
-1
1
1
1
0
x5
1
1
0
0
0
0
b
x5
x6
0
0
5
1
0
2
0
x6
2
1
1
0
0
1
6
σj
3
-2
0
0
0
0 z=0
(2)非基变量 x2 , x3 仍然取零, x1 由 0 变为 1,即 x1 =1, x2 =0, x3 =0,代入约束条件得一个可 行解 X= (1, 0, 0, 6,1, 4)T 。其目标函数值为 Z=8
运筹学课后答案大全
第2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解:x`A 1 (1) 可行域为OABC(2) 等值线为图中虚线部分(3) 由图可知,最优解为B 点, 最优解:1x =712,7152=x 。
最优目标函数值:7692.解: x 2 10 1(1) 由图解法可得有唯一解 6.02.021==x x ,函数值为3.6。
(2) 无可行解 (3) 无界解 (4) 无可行解 (5)无穷多解(6) 有唯一解 3832021==x x ,函数值为392。
3.解:(1). 标准形式:3212100023m ax s s s x x f ++++=,,,,9221323302932121321221121≥=++=++=++s s s x x s x x s x x s x x(2). 标准形式:21210064m in s s x x f +++=,,,46710263212121221121≥=-=++=--s s x x x x s x x s x x(3). 标准形式:21''2'2'10022m in s s x x x f +++-=,,,,30223505527055321''2'2'12''2'2'1''2'2'11''2'21≥=--+=+-=+-+-s s x x x s x x x x x x s x x x4.解:标准形式:212100510m ax s s x x z +++=,,,8259432121221121≥=++=++s s x x s x x s x x松弛变量(0,0) 最优解为 1x =1,x 2=3/2.标准形式:32121000811m in s s s x x f ++++=,,,,369418332021032121321221121≥=-+=-+=-+s s s x x s x x s x x s x x剩余变量(0.0.13) 最优解为 x 1=1,x 2=5.6.解:(1) 最优解为 x 1=3,x 2=7. (2) 311<<c (3) 622<<c (4)4621==x x(5) 最优解为 x 1=8,x 2=0. (6) 不变化。
运筹学1至6章习题参考答案
,运筹学1至6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线性规划工厂每月生产A 、B 、C 三种产品 ,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设备台时的消耗量、资源限量及单件产品利润如表1-23所示.310和130.试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使每月利润最大.【解】设x 1、x 2、x 3分别为产品A 、B 、C 的产量,则数学模型为123123123123123max 1014121.5 1.2425003 1.6 1.21400150250260310120130,,0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建筑公司需要用5m 长的塑钢材料制作A 、B 两种型号的窗架.两种窗架所需材料规格及数量如表1-24所示:【解设x j (j =1,2,…,10)为第j 种方案使用原材料的根数,则 (1)用料最少数学模型为10112342567368947910min 28002120026002239000,1,2,,10jj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 (2)余料最少数学模型为(2345681012342567368947910min 0.50.50.528002120026002239000,1,2,,10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某企业需要制定1~6月份产品A 的生产与销售计划。
已知产品A 每月底交货,市场需求没有限制,由于仓库容量有限,仓库最多库存产品A1000件,1月初仓库库存200件。
1~6月份产品A 的单件成本与售价如表1-25所示。
(2)当1月初库存量为零并且要求6月底需要库存200件时,模型如何变化。
系统工程第一张课后习题答案
摘要:系统是系统科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首先对这一概念的起源进行了简略介绍,然后分别论述了这一概念的发展,说明了系统一般属性含义,归纳出了若干系统的思想观点;介绍了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的原因;总结了系统工程的特点;说明了系统科学体系及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最后讨论了系统工程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工程管理、管理系统、、系统科学体系、系统概念、系统工程参考文献:[1] 钱学森等著,论系统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 王众托,系统工程引论 [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孙东川,林永福,孙凯等,系统工程引论 [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汪应洛,系统工程 [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维基百科系统科学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那么系统自然就成了系统科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一、系统概念的起源系统概念是整个系统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支点。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系统一词 在中国古代是指联属。
《辞源》上讲“自上连属于下谓为系。
”《易经》中的《系辞》据宋代朱熹的解释“本谓文王周公之辞系于卦爻之下者。
”这里的“系”就是联属的意思。
汉代班固的《东都赋》中有与系统相接近的词句“系唐统接汉绪。
”清乾隆年间的段玉裁也曾指出“系者垂统于上而承于下也。
”在西方系统一词的出现也很早。
二、系统概念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这是西方系统概念的产生阶段。
第二阶段,德国古典哲学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知识的系统性原理进行过研究。
第三阶段再度诞生阶段。
这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
那时马克思和达尔文已经将整体地研究过的像社会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有机的系统和生物进化这样复杂的对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了。
第四阶段科学的系统概念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进入这一时期之后系统概念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概念它开始逐步向各个具体科学领域渗透。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董肇君-模拟试卷6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模拟卷 6试卷说明: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 1、 系统 2、 最小部分树 3、 效用 4、 可行解二、简答题(计30分)1、简述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基本观点。
(8分)2、说明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是什么?(8分)3、说明不确定决策的基本条件。
(7分)4、简述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
(7分) 三、计算题(每题10分,计30分)1、求图1所示网络由S 至T 的最大流(括号中第一个数字为允许流量,第二个数字为可行流量)。
1 (5,4) 3(11,6)S (7,2)(6,3) (11,7)(12,5)2 (10,4) T图1 网络图2、求图2由1点出发的最短路径。
340,80,120,160册,其概率分别为0.28元,销售价为10元,如卖不掉,处理价为6元可现有两个工地需要混凝土,需要A 混凝土1501,现管a) b) 加班不超过2小时;c) 产量尽量满足两工地需求; d) 力争实现利润2万元/天。
试建立目标规划模型拟定一个满意的生产计划。
五、建模并求解(10分)某企业生产A 、B 两种产品,企业拥有的资源、单位产品消耗和单位产品利润表见表2,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模型的最终单纯形表见表3,1.如果资源3减少20,对目标有何影响,为什么?2.写出对偶问题并求解。
表3: 最终单纯形表模拟试卷6答案 试卷说明: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5、 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为了一定的目的组合而成的存在于特定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 最小部分树:在给定连通图中,求得一棵部分树,使得树的内边长度总和最小,这棵树就叫最小部分树。
7、 效用:为了体现决策者的主观作用,可把费用、价值等指标转换为效用,效用是决策者价值观念的反映,反映决策者的冒险程度和主观意识。
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网络计划——第十三章博弈论
第7章网络计划7.1(1)分别用节点法和箭线法绘制表7-16的项目网络图,并填写表中的紧前工序。
(2) 用箭线法绘制表7-17的项目网络图,并填写表中的紧后工序表7-16工序 A B C D E F G紧前工序--- A A、C -B、D、E、F紧后工序D,E G E G G G -表7-17工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紧前工序- - - B B A,B B D,G C,E,F,H D,G C,E I J,K,L 紧后工序F E,D,F,G I,K H,J I,K I H,J I L M M M-【解】(1)节点图:箭线图:(2)节点图:箭线图:7.2根据项目工序明细表7-18:(1)画出网络图。
(2)计算工序的最早开始、最迟开始时间和总时差。
(3)找出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
表7-18工序 A B C D E F G 紧前工序- A A B,C C D,E D,E 工序时间(周)9 6 12 19 6 7 8【解】(1)网络图(2)网络参数工序 A B C D E F G最早开始0 9 9 21 21 40 40最迟开始0 15 9 21 34 41 40总时差0 6 0 0 13 1 0(3)关键路线:①→②→③→④→⑤→⑥→⑦;关键工序:A、C、D、G;完工期:48周。
7.3表7-19给出了项目的工序明细表。
表7-19工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紧前工序- - - A,B B B,C E D,G E E H F,J I,K,L F,J,L 工序时间(天) 8 5 7 12 8 17 16 8 14 5 10 23 15 12 (1)绘制项目网络图。
(2)在网络图上求工序的最早开始、最迟开始时间。
(3)用表格表示工序的最早最迟开始和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4)找出所有关键路线及对应的关键工序。
(5)求项目的完工期。
【解】(1)网络图(2)工序最早开始、最迟开始时间(3)用表格表示工序的最早最迟开始和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序 tT EST EFT LST LF 总时差S 自由时差F A 8 0 8 9 17 9 0 B 5 0 5 0 5 00 C 7 0 7 7 7 0 0 D 12 8 20 17 29 9 9 E 8 5 13 5 13 0 0 F 17 7 24 7 24 0 0 G 16 13 29 13 29 0 0 H 8 29 37 29 37 0 0 I 14 13 27 33 47 20 20 J 5 13 18 19 24 6 6 K 10 37 47 37 47 0 0 L 23 24 47 24 47 0 0 M154762 47 62 0 0 N 12 47 59506233(4)关键路线及对应的关键工序关键路线有两条,第一条:①→②→⑤→⑥→⑦→○11→○12;关键工序:B,E,G ,H,K,M 第二条:①→④→⑧→⑨→○11→○12;关键工序:C,F,L,M (5)项目的完工期为62天。
运筹学第3版熊伟编著习题答案
运筹学(第3版)习题答案第1章 线性规划 P36第2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P74 第3章 整数规划 P88 第4章 目标规划 P105第5章 运输与指派问题P142 第6章 网络模型 P173 第7章 网络计划 P195 第8章 动态规划 P218 第9章 排队论 P248 第10章 存储论P277 第11章 决策论P304第12章 多属性决策品P343 第13章 博弈论P371 全书420页第1章 线性规划1.1 工厂每月生产A 、B 、C 三种产品 ,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设备台时的消耗量、资源限量及单件产品利润如表1-23所示.310和130.试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使每月利润最大.【解】设x 1、x 2、x 3分别为产品A 、B 、C 的产量,则数学模型为123123123123123max 1014121.5 1.2425003 1.6 1.21400150250260310120130,,0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2 建筑公司需要用5m 长的塑钢材料制作A 、B 两种型号的窗架.两种窗架所需材料规格及数量如表1-24所示:问怎样下料使得(1)用料最少;(2)余料最少. 【解设x j (j =1,2,…,10)为第j 种方案使用原材料的根数,则 (1)用料最少数学模型为10112342567368947910min 28002120026002239000,1,2,,10jj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 (2)余料最少数学模型为2345681012342567368947910min 0.50.50.52800212002*********0,1,2,,10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j =++++++⎧+++≥⎪+++≥⎪⎪+++≥⎨⎪+++≥⎪⎪≥=⎩1.3某企业需要制定1~6月份产品A 的生产与销售计划。
最新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ppt课件
9 高
关心 员工 5
× 缓和(1,9)
正视(9,9)×
妥协(5,5) ×
1
× 回避(1,1)
低
压制(9,1)×
12 低
3 45 关心工作
67
89 高 组织 行 为学
四、冲突管理
3.冲突管理策略(三):
布坎南组织冲突的“组织—协调”四阶段模型
布坎南关于组织冲突的组织——协调四阶段模型提到了实现激发冲突的几 种方法。
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4 (1)
1.5
1.6
1.7 (1)
1.12
华
章
组文 渊
织
行
第十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为
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本章内容
冲突的基本概念
• 概念、特征 • 类型
冲突产生的根源
• 杜布林 • 纳尔逊和奎克 • 罗宾斯
二、冲突产生的根源
2.纳尔逊和奎克对冲突根源的分析
专业化
相互依赖性
结
共用资源
构
因
目标差异
素
职权关系
地位矛盾 管辖权的模糊
在一个组织中,责任界限不清楚,当发 生了一件无法界定责任的事件时,员工 们就会倾向于“推卸责任”,或避免接 触这件事,这样,关于问题的责任就产 生了冲突。
组织 行 为学
二、冲突产生的根源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努力去抵消 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因为另一方的
封锁行为将妨碍他达到目标 或损害他的利益。
罗宾斯
组织 行 为学
一、冲突的基本概念
1.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否存在不仅是一个客观性问题,也是一个主观的知觉问题。 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或不相容以及相互作用。 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冲突的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力、资 源、目标、方法、意见、价值观、感情、程序、信息、关系等。 冲突是一个过程,它是从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 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