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1. 简介在医疗器械领域,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遵守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基本情况和应用。

2.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制定并实施的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条例于2000年颁布实施,对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条例中重点强调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制度、临床试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2.2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是对医疗器械广告进行监管的法规。

该办法于2010年发布,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流程、审查标准、违法行为处理等事项。

它的实施旨在保证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合法、科学,避免误导和虚假宣传。

2.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和管理程序。

该办法于2010年发布,要求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2.4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4年发布的法规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程序和要求。

该办法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向国家药监部门注册前,必须进行技术评价、临床试验等工作,并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医疗器械相关标准医疗器械相关标准是指对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测试、评价等各个环节制定的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旨在规范和统一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3.1 GB/T 16886.x2017《医疗器械不同类型医疗器械灭菌的验证指南》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医疗器械灭菌的验证要求,包括灭菌剂的选择、灭菌效果验证、灭菌剂残留检测等内容。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引言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为人体提供生理支持的设备、仪器、器具、用品及其他类似或相关的产品。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况。

1.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目的和意义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可以有效控制医疗器械的风险,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并保证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分类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医疗器械注册法规,二是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法规,三是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

2.1 医疗器械注册法规医疗器械注册法规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和备案程序,包括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注册申请材料的要求、技术审查的程序和要求等。

这些法规主要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在上市前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价,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2 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法规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法规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条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要求、产品标识和说明书的要求等。

这些法规主要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符合规范,产品质量可靠。

2.3 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要求,包括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医疗器械广告的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和处理等。

这些法规主要是为了保护患者和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医疗器械的滥用和虚假宣传。

3. 中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中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主要由《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组成。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中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律,对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注册备案、生产许可、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医疗器械市场的正常秩序,制定本法律法规。

第二条本法律法规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用器械、诊断试剂、治疗设备、助听器、假肢矫形器等。

第三条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依法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并有唯一标识。

第四条国家制定医疗器械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包括三类医疗器械和相应的分级管理规定。

第二章医疗器械生产监管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并建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履行法定的生产许可申请、变更和注销手续。

第六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对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三章医疗器械流通监管第八条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应当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从事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

第九条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的采购、销售等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条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应当落实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查验制度,不得销售无注册证书或过期证书的医疗器械产品。

第四章医疗器械使用监管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行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登记、保管、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管理制度,做好医疗器械的全程管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防止医疗器械使用不当造成事故。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或使用活动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暂扣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并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违反本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将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制定本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相关事项进行规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维护医疗器械市场的秩序。

第二条本法律法规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适用于本国境内的医疗器械企业、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注册和备案。

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市场监管等工作由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第四条医疗器械的研发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安全和有效的基本要求,未经研发机构获得相关资质和认证的,不得开展医疗器械的研发活动。

第五条医疗器械的注册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包括技术文件的准备和提交、临床试验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环节。

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递交完整准确的申请材料。

第六条医疗器械的注册应当按照创新、风险和需求的原则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确定相应的审评程序和要求。

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技术能力,按照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材料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能够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溯源性。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并向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第四章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销售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未获得相应产品注册证书和许可证书的,不得销售和使用。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销售许可,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销售,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一、引言医疗器械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保障公众的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现行的法规进行汇总,以便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二、国内法规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包含了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准入管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备案等。

2.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该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和发布程序、广告内容的限制等。

3. 《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加强医用耗材管理,规范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该办法主要对医用耗材的准入管理、注册备案、标识与说明书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04年9月1日开始实施,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

其中涉及到试验伦理审查、试验方案的编制、试验实施和试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三、国际法规1. 欧洲联盟医疗器械指令欧洲联盟通过《医疗器械指令(Medical Device Directive)》对其成员国的医疗器械进行监管和管理。

该指令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技术文件要求、CE标志的使用等。

2.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法规美国FDA发布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包括注册和审核程序、符合性评价、标签和说明书要求等。

其中最重要的法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21章》。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ISO制定了多项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国际标准,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348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 27001)等。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1.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概述医疗器械的监管法律法规是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以便读者了解和学习。

2.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列表2.1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的一部法律法规,于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注册和备案要求、生产和经营许可等内容,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了规范作用。

2.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该办法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程序、申请材料要求、技术评审和审批程序等细则。

2.3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是由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该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的管理要求,包括生产企业的条件、申请流程、监督检查等内容。

2.4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是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此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条件、办理程序、备案要求等事项,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经营环节。

2.5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管理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04年颁布,于同年7月1日起实施。

该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标准和要求,重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

3.以上是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

第四条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法治和风险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医疗器械的分类和注册第五条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其产品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第六条对于属于高风险等级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注册审批,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七条注册医疗器械的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说明书、质量控制体系文件、临床试验报告等。

第八条注册医疗器械的审批程序应当公开透明,并建立健全相关的评审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第九条注册医疗器械的有效期为5年,必要时可以续展。

第三章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并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经营。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当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有权采取责令停产或停业、处罚等措施。

第四章医疗器械的使用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的使用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七条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医疗器械,使用人员有权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五章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第十八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注册审批、生产检查、经营许可、不合格产品的处置等。

第十九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医疗器械的检查和评估。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650号)---文本资料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650号)---文本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备案和审批权限安排
Ⅰ类
研发
免临床
注册环节 市局备案
生产环节 市局备案
经营环节 无限制
进口
国家总局备案
Ⅱ类
Ⅲ类
目录临床,无需 审批
省局注册
目录临床,高风 险国家总局审批
国家总局注册
省局许可
省局许可
市局备案
市局许可
国家总局注册 国家总局注册
16
三、修订的总体思路
此次修订,总体思路上把握了以下几点: 1、以分类治理为根底,突出治理的科学性。确定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 使用各环节的具体制度,突出治理的科学性。 2、以风险凹凸为依据,突出用械的安全性。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 给高风险产品企业“加压”,给低风险产品企业“松绑”,促进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企业做大做强。 3、监视治理宽严相济,表达市场的规律性。管放结合、宽严有别,该放的放 开、放活,该管的管住、管好。 4、削减事前审批许可,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依据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审批制 度的要求,适当削减事前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调全程治理, 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25 〔六〕在使用环节的改革
一是强调了使用单位的质量掌握、安全治理等责任。 增加了在用医疗器械监管的相关规定,明确了食品 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各自的职责。
二是突出了高风险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使用单位 应依据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程度实行分类治理,对生 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和介入类等有可能对人 体造成损害的高风险类产品,实行严格治理,做到 可追溯。
2000年版,48条,6000多字 第一章 总则 (6) 第二章 医疗器械的管理(12) 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3)
经营和使用的管理(5)
无 第四章 医疗器械监督(6) 第五章 罚则(12) 第六章 附则(2)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一、国家法规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该法规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律,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2.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3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申请、审查、发放及管理等事项,保证医疗器械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3.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5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申请、审查、发放及管理等事项,保证医疗器械经营的质量和安全。

4.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2号)该法规对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等进行了详细规范,保证广告信息真实、准确、合法。

5.医疗器械标准化法(国务院令第693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地方法规1.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规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与本地区医疗器械管理相关的法规,具体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2.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办法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规的要求,制定了与本地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相关的法规,具体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的要求和管理制度。

三、行业标准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申请、审查、审批等流程,保证医疗器械注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7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召回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召回通知、召回的实施等方面,保证医疗器械召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程序和要求,保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四、国际规范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管理责任、设计开发、供应商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整理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整理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整理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医疗设备、材料、器具、仪器或其他类似或相关物品。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和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

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主要法规。

该条例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共计八章、六十五条。

该条例主要包括了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生产许可、经营许可、广告宣传、临床试验、进口与出口、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其中,对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要求严格,要求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基本技术要求和技术评价标准。

此外,该条例还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由国家药监局制定,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程序、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审查标准。

根据该办法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合法,并且不得含有误导性和虚假宣传的内容。

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广告中明确标注。

此外,在广告中不得夸大医疗器械的疗效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宣传。

对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器械广告,监管部门有权进行处罚。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由国家药监局制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程序,旨在及时发现和控制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根据该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必须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及时报告发生的不良事件。

对于重大不良事件或者持续发生的不良事件,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停止使用相关医疗器械,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将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由国家药监局制定,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一、背景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和缓解疾病的器械、器具、设备、仪器和材料。

由于医疗器械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

二、国际法律法规在国际上,医疗器械的监管主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负责。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发布国际公认的医疗器械相关标准,来指导各国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工作。

ISO则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器械相关的国际标准,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系统、医疗器械的分类和标记、医疗器械的检验和测试等。

三、中国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具有庞大的医疗器械市场。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中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律。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加强了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保障了公众的安全权益。

2.《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为了统一对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该目录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为高风险医疗器械,二类为中风险医疗器械,三类为低风险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分类决定了其监管要求和审核程序的不同,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监管效能。

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对于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国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该规范明确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风险控制、质量记录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4.《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的经营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需要加强监管。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设备设施要求、人员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医疗器械在经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案例分享(3篇)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医疗器械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并分享相关案例,以期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二、我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1. 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基本法律,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界定、分类、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 行政法规层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对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3. 部门规章层面《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规章,对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细化。

4. 行业标准层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等,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三、医疗器械案例分享1. 案例一:某医疗器械公司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医疗器械2019年,某医疗器械公司未经批准,擅自生产医用导管。

经调查,该公司生产的医用导管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当地监管部门依法对该公司进行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2. 案例二:某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假冒伪劣医疗器械2020年,某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呼吸机涉嫌假冒伪劣。

经调查,该呼吸机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当地监管部门依法对该公司进行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医疗器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范围广泛,包括国家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以下是对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细致分析。

一、国家级法律与行政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以下简称《医疗器械管理法》):该法规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许可、生产经营、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

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法规进一步细化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包括注册备案、进口许可、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等方面的要求。

3.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环绕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生产许可申请程序、许可证持有人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

4.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审批程序、许可证的管理要求等。

5.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该法规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申请条件、审评审批程序、注册证书的管理要求等。

二、地方性法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管理相关规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采购、管理人员要求、备案要求等内容。

三、规范性文件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各类指导文件: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技术指导文件》等,这些文件对医疗器械注册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规范。

2. 国家医疗器械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全文附件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文附件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全文附件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全文附件5:《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全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者缓解疾病的器械、器具、设备、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律法规。

第二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第一条本国家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条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地区内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必须符合生产质量管理、流通管理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第二条医疗器械企业应当建立和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第四章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第一条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是指通过审核和审批程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允许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活动。

第二条医疗器械注册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器械分类规范的要求,经过严格的技术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第五章医疗器械生产管理第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必要条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

第六章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第一条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应当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流通许可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二条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采购、储存、运输和销售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章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第一条具备医疗器械使用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和标识要求,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第二条对医疗器械使用存在风险的活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取得许可或者批准。

第八章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第一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对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条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应当依法进行,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或者个人通报检查结果。

附件:1.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格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制度范本3. 医疗器械流通许可证申请表格4. 医疗器械使用登记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器械:指用于医疗预防、诊断、治疗、监测、补充等目的的器械、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3篇)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3篇)

第1篇一、引言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人体疾病或者改善人体功能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进行概述。

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1. 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了因医疗器械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交易合同的法律效力,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2. 行政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和处罚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规。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条件和要求,确保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设立、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设立、经营、检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3. 部门规章《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为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规定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申请、实施、监督和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和报告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

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条件和要求,包括注册申请、技术审评、生产许可、临床试验等环节。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有哪些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有哪些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领域,因为医疗器械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各国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管理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1.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基本法规,其中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监督管理、进口、出口等方面的内容。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许可制度,并明确了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等方面的要求。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我国医疗器械的主管部门,它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标志管理办法》等。

这些规定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和标志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3.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是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内容涵盖医疗器械生产的各个环节。

该规范要求医疗器械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4. 国际标准ISO 13485ISO 13485是国际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在全球范围内,符合ISO 13485标准的企业可以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5.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及时监测和报告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6.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发布、审查、管理和监督的要求。

广告发布者应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以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7.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1. 医疗器械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医疗器械管理进行的全面规范法律。

该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注册、制造、销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医疗器械管理法的实施,旨在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对医疗器械管理法的细化和详细规定。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要求。

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3.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规范是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

该规范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质量检测等方面。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根据这些办法,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包括提交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临床试验、获得注册证书等。

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广告发布和管理的具体规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和监督管理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需要遵守这些规定,确保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的具体要求。

根据这些办法,在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包括召回、停产等措施。

不良事件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

7. 医疗器械进口管理规定医疗器械进口管理规定是对医疗器械进口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医疗器械的进口申请、注册和监管。

医疗器械政策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政策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政策法规汇总医疗器械在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疗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的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加强监管,促进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领域的相关法规进行系统汇总和分析,以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基础性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该条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制度,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及变更程序,加强了对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规范了医疗器械的进出口管理等内容。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过注册备案才能上市销售和使用。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销售和经营活动,不得销售未经备案的医疗器械。

此外,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监督检查。

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针对医疗器械注册备案制度的具体规定,为加强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注册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要求不同的注册备案程序和材料。

一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有较高风险的产品,需要临床试验和批准文号才能上市;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具有中等风险的产品,需要提供技术评价报告和注册证书;三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有较低风险的产品,只需要备案即可上市销售。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技术数据,经过评审和批准后方可获得注册证书。

注册证书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上市销售的“准入证”,没有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医疗器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解析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解析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解析医疗器械监管是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医疗器械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意义医疗器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存在和执行,不仅是国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护,也是医疗器械制造商和经销商的约束,同时也是医疗机构的合规要求。

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规,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和注册备案制度。

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和要求,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了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

2.《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程序、广告内容的要求和禁止使用的词语或图像等。

制定该法规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器械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范围、分类和报告要求。

根据该法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该法规的制定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

4.《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人的备案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法规,医疗器械注册人必须经过备案,备案内容包括注册人的基本情况、注册产品的情况等。

该法规的制定旨在加强对医疗器械注册人的管理,提高医疗器械注册的质量和效率。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该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于2024年发布,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和备案制度、生产许可证的取得等方面的规定,并且强调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管,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注册申请,获得相应批准后方可生产和销售。

办法还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生产许可证申请,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取得许可证,才能进行医疗器械的生产。

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经营许可证申请,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取得许可证,才能进行医疗器械的销售。

5.《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24年发布,规定了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

根据该办法,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对医用耗材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医用
耗材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无疑提升了医疗器械行
业的发展水平和安全性。

这些法规的实施不仅加强了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监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还促进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和
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资质证件 查记录 √
查场所 查说明书、标签
看产品技术要求 √ 看文件 √ 看设施 ......
二、经营企业
1、资质
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许可和备案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三类)
市局办理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载 明编号、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 企业负责人、住所、经营场所、 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库房地址、 备案部门、备案日期等事项。
举例:2014.10.01前
经营范围 三类6826理疗康复 三类6846人工脏器 二类6864卫材辅料
68XX
分类编码 医疗器械行业代码
2014.10.01后
经营范围 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脏器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
3、经营方式
批发 零售 批零兼营 注意:供方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在中国上市的医疗器械应当符 合经注册核准或者备案的产品技 术要求。
4、说明书与标签
● 内容应与注册或备案的相关内容一致 ● 文字内容应使用中文
(可以附加其他文种) ● 最小销售单元应附有说明书
● 标签至少应当标注产品名称、型号 、规格、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或者失 效日期,并写明“其他内容详见说明 书”。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 规定》......
有针对性地下发规范 性文件,补充法律的不足, 用于指导日常监管。
分类与注册
一、分类
第一类,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 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例:医用棉球、医用纱布、普通手 术剪、超声耦合剂、听诊器......
称、注册号等信息。
到期办理延续,编号不变。
X食药监械生产许XXXXXXXX
XX食药监械生产备XXXXXXXX
省、自治区、
直辖市简称
审批年号
所在地市级行政区域简称
许可或备案流水号
2、成品检验
形式检验(周期检验)
按照《产品技术要求》,对所有检验项 目进行的全性能检验。(在特定情况下,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样进行)
4、质量管理
1)授权书(销售人员) 2)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3)销售记录制度(第三类,第二类批发)
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有效 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 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 永久保存。
4)从具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 购进医疗器械; 5)批发企业应当销售给具有资质的经营 企业或者使用单位。 6)运输和贮存;
第二类,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 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例:定制式口腔义齿(假牙)、体 温计、血压计、血糖仪、超声雾化器、 医用制氧机......
第三类,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 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
效的医疗器械。
例:隐形眼镜及护理液、注射器、输 液器、核磁、CT、心脏起搏器、 鼻假体、乳房假体、部分口腔科材料.....
2、查产品
备案凭证、备案信息表 《医疗器械注册证》
与说明书、标签内容是否一致,特别注意 “适用范围”、“型号规格”。
3、查记录
1)进货查验记录; 2)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记录; 3)大型器械使用档案;
4)第三类产品原始资料; 5)植入介入器械、大型器械记录(必要 信息); 6)不良事件监测记录。
建局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抓源头治理,消除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
责令停产整顿,收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等措施
●抓流通治理,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责令停业整顿,收回或注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措施
●使用环节治理,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使用行为
下发规范性文件20余个
●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探索深层次监管的措施
日常监管
研制→生产→经营→使用
一、生产企业
1、企业资质 《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市局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第二类、第三类)省局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 年。载明许可证编号、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住所、 生产地址、生产范围、发证部门、 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等事项。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附医疗器 械生产产品登记表,载明生产产品名
•粤械注准20142640001
延期注册时,首次注册的年号、 流水号不变。
今后一段时间,仍然可以看到的
• 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2640161号 • 国食药监械(许)字2011第1643388号 • 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210990号 • 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400081号 • 黑哈食药管械(准)字2005第1100072号 • 晋并食药管械(准)字2013第1640006号
登记事项包括注册人名称和住所、代
理人名称和住所、境内医疗器械的生 产地址等。
X1械注X2XXXX3X4XX5XXXX6
X1 注册地所在部门简称 X2 注册形式(准、进、许) XXXX3 首次注册年份
X4 产品管理类别 XX5 产品分类编码 XXXX6 首次注册流水号
•国械注准20143260002 •国械注进20142400015 •国械注许20143260002
7)第三类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自 查制度,每年年底提交年度自查报告。
8)停业一年以上,重新经营时,应当提 前书面报告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经核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恢复 经营。
五、使用单位
指使用医疗器械为他人提供医疗等技术服务的机 构,包括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依法不需要取得医疗机构 执业许可证的血站、单采血浆站、康复辅助器具 适配机构等。
食品药品监管之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药品管理法》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与日常监管
概述 分类与注册 日常监管 建局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概述
一、医疗器械
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 预期目的或作用、作用机制
二、体外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Biblioteka 二、产品备案与注册境内第一类 备案 市局
境内第二类 注册 省局
境内第三类 注册 国家局
境外 (进口) 国家局
含药器械
国家局
1、关于备案
● 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 ● 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信息表
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信息表
备案号 在说明书、标签中标注。 变更信息 在备案信息表中。
X1械备XXXX2XXXX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获准上市、合 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 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 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4、查说明书、标签 5、查贮存条件 6、查票据
产品、记录、票据 三者的一致性 、真实性。
五、日常检查应注意问题
1、提高执法能力,发现问题的能 力;
2、如实记录,依法查处,不做主 观判断;
耗材(低值、高值 ) 体外诊断试剂 植入、介入器械 仪器、设备(诊断、监护、治疗、辅助) 口腔(设备、器具、材料、义齿)
查渠道、资质 查制度、记录 查贮存、设施 查说明书、标签 查票据、核真实性
1、查进货渠道
1)供货方资质 备案凭证 生产或经营许可证
2) 供方生产或经营范围 3)供方经营方式
3、检查记录应抓住问题关键, 语言明确,不用套话;
4、对发现的问题,检查记录叙述 不宜过浅、不宜过滥,有些问题可 以口头指出;
5、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影响产品追溯性的问题要明确指 出。
6、日常检查应有所侧重, 一次检查解决一类问题,不面面 俱到,不走过场。
检查前充分准备, 检查中认真仔细, 检查后及时总结。
出厂检验
按照《产品技术要求》,对规定的部分 项目进行检验。(每批或每件产品)
进货检验(原材料、零配件等)
检验 过程 检验(中间产品、关键工序等)
最终检验(成品)
3、标准
● GB 强制性国家标准 ● YY 强制性行业标准 ● 产品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医疗
器械成品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其中性 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 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 他指标。)
●跨行政区域设置库房的,应当向库房所在 地办理备案;
●新设立独立经营场所的,应当单独申请经 营许可或者备案。
●在其他场所贮存并现货销售医疗器械的, 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经营许可或者备案。
2、经营范围
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经营医 疗器械的品种门类。
2、按照管理类别、分类编码及名称 确定。
注意:供方是否扩大经营范围
体内
体外
药品 管理
1、 用于血源筛查的 、 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2、其他的 (大多数)
器械 管理
三、口腔义齿
● 假牙 合成树脂牙 三类
活动
定制式义齿
固定
二类
● 口腔科材料 一、二、三类
四、医疗器械法规体系
法规(2014.6.1) 规章(2014.10.1) 规范性文件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三是无证经营医疗器械行为得到遏制,老百姓购买医疗 器械的渠道基本得到保证。
四是大力取缔非法生产义齿的“黑窝点”,老百姓安全 配带“假牙”基本得到保证。
五是“皮包”经营、擅自降低经营条件、擅自变更经营 场所的突出问题得到遏制,器械经营行为基本规范。
谢 谢!
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XX 晋并食药监械经营备20140035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5 年。载明许可证编号、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住所、 经营场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 库房地址、发证部门、发证日期和 有效期限等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