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概论课件5313333.pptx
汽车概论课件
随着氢气储存和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氢气加注站等基础设施的 逐步完善,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将更加便捷。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扶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 产业升级,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广泛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05
智能网联技术在汽 车行业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现状及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现状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新能 源汽车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如电池状态监测、充电设施优化等。
06
环保法规对汽车行 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内外环保法规概述
国际环保法规
国际环保法规主要包括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 等,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 持续发展。
车联网技术原理及优势
车联网技术原理
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车辆与云端服务平台之间 进行连接和信息交互。这种连接使得车辆可以获取实时交通信息、提高行驶安全性、实现智能交通管 理等。
车联网技术优势
车联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提高交通安全性,通过实时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优化交通流控制和信号配时,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丰富的车载服务,如导航 、娱乐、远程故障诊断等。
特点。
混合动力
结合汽油发动机和电动 机的优点,实现节能减
排。
纯电动
仅依靠电动机驱动,零 排放,但需要解决续航 里程和充电时间问题。
底盘构造与传动系统
01
02
03
底盘构造
包括车架、悬挂系统、制 动系统、转向系统等部分 ,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和 安全性。
传动系统
《汽车概论》课件
自动变速器
1. 无需手动操作,驾驶轻松。 2. 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行驶条件智能选择
合适的档位。
汽车车轮与轮胎
钢制轮毂 铝合金轮毂 普通轮胎 高性能轮胎
坚固耐用 轻巧时尚 适合一般道路行驶 优异抓地力
适用于多种路况 提升操控性能 平稳舒适 操控响应更灵敏
汽车制动系统
盘式制动器
通过制动盘与制动钳夹紧摩擦,将动能转化为 热能,实现制动效果。
货车
用于运输货物,具有大容量和坚固耐用的特 点。
内燃机工作原理
燃烧过程
内燃机通过燃烧混合气体释放 能量,推动活塞运动。
四冲程循环
吸气-压缩-爆燃-排气四个步骤 构成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涡轮增压器
通过提高气缸进气压力,增加 燃油燃烧效率,提升发动机性 能。
汽车传动系统
手动变速器
1. 操作简单,成本低。 2. 驾驶者可根据需要手动选择档位。
亨利·福特的生产线革命性地改变了汽车生产方式,使汽车逐渐普及。
3
电动汽车复兴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
汽车分类与结构
轿车
适合城市通勤和个人用途。以舒适性和驾驶 体验为重点设计。
SUV
强调多功能性和越野性能,适合户外探险和 家庭出行。
跑车
追求极致速度和激情,设计精美,操控敏捷。
鼓式制动器
通过摩擦鼓内胎面与制动摩擦片接触,产生摩 擦力,实现制动效果。
汽车电子技术
1
车载娱乐系统
多媒体设辅助系统
借助雷达、摄像头等技术,实现自动巡航、自动泊车等辅助功能。
3
车辆安全系统
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等,提供驾驶安全保护。
汽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根据动力源和驱动方式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可 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类型。
3
关键部件
包括高性能电机、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关键部 件,确保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应用前景
01
技术原理
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
动电动机工作。具有零排放、高效率、长续航里程等优点。
03
车载信息服务
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导航 、娱乐等多元化服务。
车车/车路协同
通过V2X通信技术,实现 车辆与车辆、道路基础设 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 。
远程监控与诊断
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对 车辆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故 障诊断。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
车联网与5G/6G技术深度融合
随着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 驾驶将逐渐实现商业化落地。
REPORTING
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汽车的定义
用内燃机做发动机,不依靠轨道 或者架线,具有四轮并且依靠自 身动力驱动的车辆。
汽车的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乘用车和商 用车;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 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等。
汽车发展历史回顾
汽车的诞生
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 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奠定了汽 车设计的基础。
REPORTING
上游原材料供应市场分析
钢材市场
汽车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汽车制造成本 。
橡胶市场
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其品质和价格对汽车性能和成本有重要 影响。
塑料市场
汽车内饰、外饰等部件的主要原材料,其轻量化和环保性是当前 发展趋势。
汽车概论ppt课件
电动化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 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 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推出电动汽车产品,并加快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共享化趋势
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渗透到汽车领域,汽车共享、 分时租赁等新型出行方式逐渐兴起。这种趋势将 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汽车的使用方式,对汽车 工业产生深远影响。
和环保。
当代汽车工业现状与趋势
全球化趋势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各大汽车厂商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汽 车零部件的采购和生产也日趋全球化。
智能化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汽车正 在变得越来越智能。未来的汽车将能够实现自动 驾驶、智能互联等功能,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 适性。
汽车概论ppt课件
目录
• 汽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汽车构造与原理 • 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指南 •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应用前景 • 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 汽车产业链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汽车概述与发展历程
Chapter
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汽车的定义
用内燃机做发动机,不依靠轨道或者架线,具有四 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并且由动力驱动在陆地上面 行驶的车辆。
汽车是一种高消费商品 ,除了购车费用外,还 需要考虑后期的保养、 维修等费用。在选购汽 车时,应对不同品牌和 车型的后期维护费用进 行了解和比较,选择性 价比高的车型。
04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应用前景
Chapter
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01
技术特点
02
高效能电动机
03
先进的电池技术
04
能量回收系统
04
汽车概论课件PPT课件
1、按结构型式分 骨架式、半骨架式、无骨架式。
2、按受力情况分 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三、汽车附属设备的组成 汽车仪表、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各种密封 件、门锁、门铰链、后视镜、拉手、电烟器、微波炉、小型电冰箱、空调装置等。
2. 前小灯主要用以在夜间会车行驶时,使对方能判断本画的外廓宽度,故又称示宽灯。前小灯也可供近距离照明用。很多公共汽车在车身顶部装有一个或两个标高灯,若有两个,则同时兼起示宽作用
3.后灯的玻璃是红色的,便于后车驾驶员判断前车的位置而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当前车突然制动时发生碰撞。后灯一般兼作照明汽车牌照的牌照灯,有的汽车牌照灯是单装的,它应保证:夜间在车后20m处能看清牌照号码
2、货车车厢
四、车门
车门的结构形式很多,有旋转式、水平移动、折叠式、外摆式及上掀式等。其中折叠式和外摆门主要用于大客车、货车和轿车多采用旋转门。 车门(旋转门)由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
第三节 车身内部装置
一、汽车座椅
驾驶座椅应保持适当的硬度和适于人身体机能的形状。 座椅位置应可微调整,为缓和腰部疲劳还采用护腰机构,其中有机械式的,也有空气式的。 安全靠枕也有能上下、前后调整式、装卸离合式等,满足了乘坐舒适性。
第二节 车身壳体结构及门窗
一、轿车车身
1、类型 凹背式(3箱型) 2箱型,多见于FF车 1箱型,不分箱的平头式
二、客车车身
客车车身由车厢壳体、顶盖、左右侧围、前后围、内饰、地板、门窗、座椅及室内外附件组成。 一般厢式小型客车多采用应力蒙皮结构,而大中型客车一般采用有骨架的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可分为基础承载式和整体承载式。
三、货车驾驶室和车厢
1、 车驾驶室
汽车概论PPT课件
VS
电气设备位置
汽车电气设备通常安装在发动机舱、驾驶 室和后备箱等位置,以便于维修和保养。
汽车电气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维护保养
定期对汽车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 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故障排除
当汽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故障 排除。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包括检查保险丝、 更换灯泡和修理线路等。
05 汽车安全与环保
汽车安全系统概述
1 2 3
汽车安全系统
汽车安全系统是保障乘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 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系统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预防事故发 生的系统,如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SP车身稳 定系统等。
被动安全系统
被动安全系统是指在车辆发生事故后保护乘员安 全的系统,如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等。
02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类型
根据燃料类型,发动机可以分为汽油 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 机等;根据冷却方式,发动机可以分 为风冷和水冷发动机。
工作原理
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 四个冲程,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马力
扭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并确保车辆稳定行驶。
详细描述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部分组成。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车辆能 够前进、后退和转弯。此外,底盘还起到支撑和保护车辆其他部件的作用,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稳 定可靠。
底盘的悬挂系统
智能驾驶技术的挑战与风险
《汽车概论讲义》课件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通过这 些冲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油机依靠火花塞点燃混合气做功,柴油机则是通过压缩空气和喷 入柴油产生自燃做功。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马力
衡量发动机功率的单位,表示 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做的
功。
扭矩
衡量发动机做功能力的单位, 表示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力矩。
悬挂系统与行驶系统
总结词
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部分,它连接车身与车轮,缓冲路面冲击,保持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则由车轮、轮胎 和车架等组成,负责支撑整车重量并传递载荷。
详细描述
悬挂系统由弹性元件(如弹簧)、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等组成,能够吸收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 和行驶稳定性。行驶系统中的车轮和轮胎负责支撑整车重量,传递地面反作用力,使汽车能够行驶;车架则作为 汽车的基体,连接和固定所有零部件。
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
总结词
转向系统是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制动 系统则是控制汽车减速或停车的装置。两者 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转向系统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器和转向 节等组成,通过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来控制车 轮的偏转方向,实现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 由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和制动控制单元等 组成,通过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使车辆减速或停车。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 的正常工作对于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各系统的状态和参数,执行器则根据ECU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汽车空调与音响系统
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的作用是调节车内温度和湿度,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它包括制 冷、制热、通风等功能。
《汽车概述》课件
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组成。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使汽车得以行驶;同时,它还承担着支撑汽车重量、吸收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保障车内人员和货物的安全等任务。
详细描述
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总结词
悬挂系统由弹性元件(如弹簧)、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等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吸收车辆振动,保证车轮与路面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从而使汽车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同时,悬挂系统还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汽车驾驶与安全
起步时要避免突然加速或急刹车,保持车辆平稳。
起步平稳
在转弯时,应根据弯道的大小和速度,合理使用刹车和油门,保持车辆稳定。
转弯技巧
保持适当的跟车距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跟车距离
停车时应选择安全的位置,避免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
停车规范
遵守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的规定,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逆行。
详细描述
汽车车身与电气设备
总结词
车身的结构与材料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用性。
汽车车身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车架、车壳、车门、车顶等。这些部分通常由钢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保证乘客的安全。
汽车车身的结构和材料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遵守交通规则
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时刻注意行人和其他非机动车的动态,确保安全。
注意行人
饮酒后严禁驾车,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酒后不驾车
驾驶员和乘客都应使用安全带,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害风险。
安全带使用
紧急制动
第一章汽车概论概要精品PPT课件
总质量M≤ 1800Kg
轻型车: 1800Kg<总质量M≤ 6000Kg
中型车: 6000Kg<总质量M≤ 14000Kg
重型车:
总质量M> 14000Kg
• 货车图片
• 越野车
用途:在坏路或无路地区行驶,一般作为军用或 野外工程车;
特点:其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例如常说的四轮 驱动汽车、全驱汽车。
• 狭义汽车:一般专指由汽油(柴油)内燃机驱动 的(货车、卡车) 越野车 自卸车 牵引汽车与挂车 专用汽车 客车 轿车
• 载重车(货车、卡车)
用途:载运货物
一般结构:由发动机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
载重车按质量的大小又可分为微型、轻型、 中型和重型四种。
微型车:
课程目录
• 第一章 汽车概论 • 第二章 汽车发展简史 • 第三章 著名汽车公司及品牌 • 第四章 汽车时尚 • 第五章 汽车总体构造与使用性能 • 第六章 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七章 智能汽车及绿色汽车 • 第八章 汽车宝典 • 第九章 车辆与驾驶员管理 • 第十章 交通法规与标识
• 国外车系列: • 国产车系列:
第一章 汽车概论
• 一、汽车工业的重要作用 • 二、汽车的概念 • 三、汽车的分类 • 四、汽车的编码规则 • 五、汽车的总体构造 • 六、汽车行驶原理
一、汽车工业的重要性
1)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结构,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 2)汽车快速、灵活、方便的运输功能在运输业发挥着主力
军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汽车使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4)汽车工业及其相关行业是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之一; 5)汽车工业技术对国家整个工业技术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
微型轿车:
排量≤ 1.0L
普通级轿车: 1.0L<排量≤ 1.6L
汽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图1-10 越野乘用车
2021
➢ 11)专用乘用车 • 专用乘用车是指为某一专门用途而设计的车辆,如旅居车、
防弹车、救护车、殡仪车及农用汽车等。它的种类繁多,功 能专用,结构各异。大多数专用乘用车是在某一汽车底盘上 装设不同的专用设备而形成的。 (1)旅居车。 旅居车是一种至少具有座椅、桌子、寝具、炊 事及储藏等设施结构的乘用车。 (2)防弹车。防弹车是指用于保护所运送的乘员或物品并符 合装甲防弹要求的乘用车。 (3)救护车。救护车是指用于运送病人或伤员并为此目的配 有专用设备的乘用车。 (4)农用汽车。农用汽车是指专门用来进行农用作业和农业 运输的车辆。
图1-1 普通乘用车
2021
➢ 2)活顶乘用车 • 活顶乘用车如图1-2所示,其结构特点如下: (1)车身为具有固定侧围框架的可开启式车身。 (2)车顶(顶盖)为硬顶或软顶,至少有两个位置(1个
封闭,1个开启或拆除),可开启式车身可以通过使用一 个或数个硬顶部件或合拢软顶将开启的车身关闭。 (3)4个或4个以上座位分两排及以上排列。 (4)具有2个或4个侧门,车窗为4个或4个以上。
➢ 6)仓背乘用车 • 仓背乘用车如图1-6所示,其结构特点如下: (1)车身为封闭式,侧窗中柱可有可无。 (2)车顶为固定式硬顶,有的顶盖一部分可以开启。 (3)4个或4个以上座位分两排及以上排列,后座椅可折叠或移动,以
2024版年度汽车概论课件完整版
汽车概论课件完整版•汽车基本概念与分类•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前景目录•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要求及措施汽车基本概念与分类01汽车定义及功能01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用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并且不依靠轨道或者架线行驶的具有动力的车辆。
02汽车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代步,可以搭载人员和货物,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汽车发展历程与趋势汽车发展经历了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等阶段,技术不断革新,性能不断提升。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注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发展。
汽车类型及特点适合城市和公路行驶,乘坐舒适,操控性好。
适合越野和复杂路况行驶,通过性强,底盘高。
适合商务活动和多人出行,空间宽敞,配置豪华。
追求速度和驾驶乐趣,设计时尚,性能卓越。
轿车越野车商务车跑车汽车行业地位与作用01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02汽车行业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
03汽车行业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汽车构造与原理02发动机类型发动机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发动机性能指标发动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主要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做功、排气),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热能,推动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配气机构等。
功率、扭矩、燃油经济性等。
制动系统功能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
行驶系统功能承受并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力矩,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底盘系统组成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传动系统功能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实现汽车的驱动。
底盘系统组成及功能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等,主要介绍承载式车身的结构特点。
2024年度-汽车概论绪论课件pptx
关键技术和挑战分析
技术成熟度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和成熟。
法规政策
各国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法规政策存在差异,需要国际间的协同合 作和标准化制定。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是一大挑战。
23
政策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影响
30
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展望
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性能提 升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 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 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性能 将不断提升,满足更多消费者 需求。
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与应 用
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 广泛的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安 全和效率,改变人们的出行方 式。
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介
1 2
底盘的组成及作用
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部分 ,实现汽车的驱动、制动、转向等功能。
车身的构造及类型
按车身承载方式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 ,按车身外形分为轿车、客车、货车等。
电气设备的组成及作用
3
包括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 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系统等,保证汽车的用电需 求和安全行驶。
车联网技术将实现车辆与车辆 、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智能 互联,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提 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轻量化与环保材料的应用
汽车轻量化是降低能耗、提高 性能的重要途径,未来将有更 多轻量化材料和环保材料应用 于汽车制造中。
31
THANKS
感谢观看
32
28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9
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回顾总结
01
介绍了汽车的基本 构造和原理,包括 发动机、底盘、车 身和电气设备等主 要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方式,掀起了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个高潮。日本汽车工业在60、70年代迅 猛发展,先后逐个超过德、意、英、法等老牌汽车工业国, 并曾于1980~1993年期间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 大国。
西班牙、巴西、韩国、中国等采取引先进技术和装备、 进口全拆散零件(CKD)装车,逐步提高国产零件的装车比率, 进而使主要部件自给,然后扩大零部件及整车出口的模式发 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其中韩国和中国2002年整车产量已超过 300万辆,在逐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之后,其汽车产品已开 始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新的发展时期
199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确定汽车工 业为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汽车工业建 设投资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形成了113家规模不等汽车总 装厂、5000多家汽车改装厂和3000多家零部件生产厂。汽 车工业现已形成15家重点企业集团(公司),包含中国第一汽 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3大汽车集团,其他12家重点大企业集团(公司)是:北京汽 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跃 进汽车集团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庆铃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杯 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概论
2011年春
基本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 ➢第三章 汽车底盘 ➢第四章 汽车车身与电器 ➢第五章 汽车的使用 ➢第六章 汽车维护与修理
第一章 总 论
➢1-1 汽车工业发展简史 ➢1-2 汽车的组成与分类 ➢1-3 产品的型号与主要参数 ➢1-4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汽车工业发展简史
汽车开始,法国于1890年,美国于1893年,英国于 1896年,日本于1907年,俄罗斯于1910年,相继制造 出了汽车。
福特T型车的出现
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 (Ford Motor)制造了一种装 有便宜发动机的福特T型大 众汽车(图1-3),并于 1913年在底特律建成了第一 条汽车装配流水线,首次实 现了汽车的批量生产。使T 型车的组装时间由12.5h缩 短到了1.5h,生产成本大大 降低。1914年,T型车的年 产量已达30万辆,1926年T 型车停产时,年产达200万 辆。
改革开放后十年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 大发展阶段。1984年,北京吉普经过6年的艰苦谈判,率先 与克莱斯勒公司成立了中国的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随后上 汽与德国大众于1985年组建了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拉开了 汽车工业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历史。1987年提出战略性转变, 从以生产载货汽车为主转向以生产轿车为主。在此期间,我 国汽车工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0多项, 其中整车项目10多项。为了发展轿车生产,我国已确定了一 汽、二汽、上海为三大基地以及天津、北京、广州三个较小 的基地。我国汽车产量连年大幅度增加,从1978年的14.9万 辆到1983年的23.99万辆增至l988年的64.7万辆,于1993年 达到了129.7万辆而跃居世界第12位。
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建国初期
我国的汽车工业1953年时从零起步,第一汽车制造厂于 1953年7月动工兴建,1956年7月15日正式投产,从此结束 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我国 一批汽车修配企业发展成为汽车制造厂,城建和交通部门也 设立了一批公交车辆厂,如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客车总厂、 上海汽车制造厂、上海客车厂、南京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 制造厂;此后又建成了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 造厂于1968年在湖北省十堰动工兴建,1975年开始投产。但 汽车的品种在过去的长时间内“缺重少轻”,更无轿车工业。 1977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2.54万辆。
未来汽车的发展
随着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大量 涌现。预计未来十年,人们看到的技术创新将比过去一全部被电子控制装置优化外,无线通讯和因特 网技术的突破,使得车载通讯迅速普及。汽车具有了信息交流 的功能,同时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现代娱乐技 术装备的车载化,使汽车成为新的娱乐中心,CD、DVD、数字 化广播、数字音响、液晶彩色电视无所不备。网络延伸到汽车 以后,汽车的性质更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使得人们可以在任 何地方与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得到各种信息,发出各种 信息,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不间断地交流。因此,汽车将逐渐 成为一个高科技装备的移动搭载平台,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 工作、生活、通讯、学习、娱乐的工具。
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一﹚发展简史 汽车诞生日
1876年,德国奥托制造 了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 塞式四冲程内燃机。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 茨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 汽车-三轮汽车;与此同时, 德国人哥德里普·戴母勒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 为汽车的诞生日。
从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于1886年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
图1-3 福特T型汽车
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 模式,并于1927年通用汽车公司胜过福特而成为世界上产量 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家。直到今天,这家公司仍然是世界上产 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商。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从20世纪 初至70年代数10年间,美国汽车工业直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