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_1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是一套全新的教材体系,旨在满足现代儿童的需求,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分别从教材构架、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材构架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构架更加合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规律,划分为“认知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文化鉴赏教育”、“课外阅读”四大板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认知阅读教育”板块包括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所需的各种阅读材料,包括话题性短文、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写作教育”板块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材料选择方面也更加灵活,有简单的写作任务,有个人化的写作体验,更有学科交叉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然后,“文化鉴赏教育”板块更是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正向发展。
在这一板块,教材配备了大量的经典名著、诗词和国学经典等,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
最后,“课外阅读”板块阅读面更加广泛、选材更加灵活,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丰富阅读经历。
整个教材结构满足了儿童的多层级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注重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来促进语文学习。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问、观察、实践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习惯形成极有帮助。
另外,“分角色教学”也是新教材中的一大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分角色教学法,即让学生来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通过参与和互动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和角色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实施过程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
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新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同时,学校和教育局应该作出积极的调整,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和表达,让他们逐渐建立自信心,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
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教学中我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
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二、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3课:观潮。
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
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回答正确。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新课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桂林山水.1
想想课文写漓江水为什么要写这些
著名的山水?
对比手法
2019/9/9
9
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 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说起,后用一个“却”字转折, 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
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
面对这么美的大海、西湖与漓江,该怎么读这句话?
前半句赞美; 后半句惊讶。
拔地而起:在地面上陡然耸立,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 起,非常陡峭。指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
奇峰罗列:各种各样的奇特山峰散开地排列着。
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
2019/9/9
照样子,仿写一句话。
21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 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1、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2019/9/9
1
目标导学
2019/9/9
2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读,点我!
2019/9/9
3
澜 骆 泰 波澜壮阔
骆驼
泰山
瑕 无瑕
驼 骆驼
兀 危峰兀立
攀 攀登
罗 绵 奇峰罗列
连绵不断
峦 障 峰峦雄伟
屏障
2019/9/9
4
漓江 翡翠 无暇 屏障 竹筏
lí fěi xiá zhàng fá
波澜壮阔 峰峦雄伟 怪石嶙峋 连绵不断 危峰兀立
大海
静
漓江水 清
西湖
绿
2019/9/9
15
仿第2节学习方法,学习第3节提示: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2)划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3)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桂 林山美的。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一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一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一、一下第一单元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二、单元主题:识字乐园三、单元学习真实学习情境本单元是一年级第三个识字单元。
学生将继续在“识字乐园”这个情境中开启生动有趣的学习之旅:看图欣赏四季风景,借助图画识字、写字,体会自然界春夏秋冬的美好;儿歌诵读会里,学生在诵读朗朗上口的姓氏歌、唱唱有趣的童谣儿歌中,学习识字、写字,了解传统文化;字迷会上,读字谜,猜字语,找字谜,编字谜,学生在传统游戏里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四、单元教学要求1.在看图、诵读、猜谜等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2.认识52个生字和9个偏旁;会写28个生字和2个笔画;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书写规那么。
3.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并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4.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的内容;能借助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5.能认读并背诵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6.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感受。
五、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六、教材分析及教学整体设计一下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通过四篇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完成有关识写字任务。
可以说, 这一单元的任务还是挺多的。
1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1)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是《谁和谁好》。
这一内容非常简单, 教材有拼音,大人带着孩子一句一句地读起来,读熟了,也就明白了。
这里有四组好,一组是藤和瓜好,一组是蜜蜂和花好,一组是白云和风好,最后一组是我和同学好。
(2)一下的快乐读书吧,就是读读童谣和儿歌。
统编版教材曾经编写了这套书,共四本书,共123首童谣和儿歌。
2019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让我们捧起西游记教案
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让我们捧起《西游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回顾,感受人物形象,分享精彩故事2、引导学生体味原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交流回顾1、同学们好,希望这节课能变成我们精彩的回忆。
暑假里都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跟老师分享一下。
2、放假的时候,老师推荐大家读《西游记》,谁来介绍下阅读的情况?书带来了吗?老师在假期里也读了,我的书是这种的,没有改编,完全是作者四百多年前写成的样子,这种书我们叫原著,板书:原著3、其实我们对《西游记》早就不陌生,电视剧、动画片,各种版本的书籍都是我们了解它的途径。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部小说。
二、探究作品特色,感悟原著魅力通过阅读你对这部作品有了哪些了解?(作者、主要内容、人物、故事等,重点处理人物)(一)形象鲜明1、提起《西游记》你想到了哪些人物?A、孙悟空:勇敢、不畏强暴、聪明、敢爱敢恨、本领高强、七十二般变化、英勇善战------从哪看出?适当地拓展开。
可以让同学补充,把一个人物处理完。
猪八戒:B、说到八戒,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
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
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忒没算计,不笼馒头,怎的把饭笼了,却不污了衣服?”八戒笑道:“不曾笼,吃了。
”小的道:“你不曾举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儿子们便说谎!分明吃了;不信,再吃与你看。
”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
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
众僮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然后却才同举箸,一齐吃斋.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第四十七回(1)这段话写出了八戒什么特点?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八戒贪吃?这哪是吃饭,分明---------?(2)除了贪吃,八戒还有什么特点?(懒惰,让他巡山,他躲草丛里睡觉,对着大石头编好假话来骗唐僧;爱美女,因为这爱好吃足苦头;爱贪小便宜,动辄分行李,意志不坚定,吃苦耐劳,爱耍小聪明、拨弄是非)(3)浑身是缺点,你讨厌他吗?让人感觉那么的可爱。
2019新教材部编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第二学期课件06陶罐和铁罐
凉
晾
liánɡ
liànɡ
易混字
甜( )
原 ( )
( )豫
( )头
( )水
( )秀
凉
谅
香
秃
优
犹
做游戏:送生字苹果回家。
凉
谅
秃
香
犹
优
整体感知
同学们在朗读这个故事时,要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梅花鹿对自己外貌的满意,到最后读出梅花鹿的感悟,语气稍微深沉一些。
点击朗读课文
看见梅花鹿的时候,你想要说些什么来描述它的外貌啊?
这首寓言故事通过梅花鹿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总结概括
主题思想
角
腿
一只梅花鹿
赞不绝口 精美别致 送了我的命
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
美中不足 不停抱怨 狮口逃生
结构导图
总结概括
想想梅花鹿还有什么特点,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别忘记加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 如:梅花鹿的眼睛非常很好看,水汪汪的,像是一汪清泉那么清澈。梅花鹿胆子很小,也很容易害羞,像一个小姑娘似的。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精读感悟
陶罐的话体现了它谦虚而不自卑,友善而不 张扬。它不跟铁罐针锋相对地打嘴仗,而是 向它讲明道理表现出了自己的胸怀。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 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 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梅花鹿的角
梅花鹿精美别致的角差一点害死梅花鹿自己。
梅花鹿的腿
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将空有美丽的角和有用但是丑陋的腿进行对比。体现出腿的价值。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019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识字、写字教学
3、汉字单音节字多,构词潜力大,这是汉字系统 的又一个重要结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音一义的字多,而字有了意义就成 为词和词素了。
有人统计,“在现代汉语的书面中,政治、科技类的文 献是,单音词约占49%,双音词约占47%,多音词仅占4%, 而文艺、生活类的作品中,单音词多达61%,双音词约占 37%,多音词只占2%,平均起来单音词仍占一半以上,而 双音词、多音词又绝大部分是由单音词组合而成。”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即学会23个声母、24个 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 形。 会认读四声。 学会拼音方法,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四、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十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 课标指导下的汉语拼音教学再不是传 统的“孤立地、单纯地”学拼音,而 是“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整体教学。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二)教学新课:
1)发音: (1)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2)教读新音。教师范读;教师说明发音 方法;学生仿读。 (3)练读新音。形式要多样,训练的面要 广,训练的量要足。特别是应让学生个别读, 以发现问题。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
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
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
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
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中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方面进行解析,以期让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是由教育部制定的一套针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标准,集合了国内外语文教学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懂得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备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教材体例。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为主要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因此教材内容和编排要紧跟课标要求,符合当代小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
3.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应该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以课程为载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创设语文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和优美的语境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4. 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测评,应该采用科学公正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情况的测评,突出学科内部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充分尊重学生动态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注重人本评价。
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1. 强调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统一培养。
新课标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统一起来,彰显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使命。
学生通过语言活动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2. 强调实际应用和多元发展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中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复习过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2020年整理).pptx
学海无涯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 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 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 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 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 阶段性。 2.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 个 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 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 1~2 年级为“写话”,3~ 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 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 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 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 态 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吸 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 文学习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 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 有一定的速度。 7.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 用 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即小学语文新课标。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新课标进行解读,并深入探讨其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背景与目标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弱,因此,新课标的制定强调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内容与重点1. 阅读技巧与策略新课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他们掌握各类文本的阅读技巧与策略。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培养他们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2. 写作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注重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规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口语表达与交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自信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 文学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现实生活情境为背景,通过创设情境场景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2.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互动和合作完成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pdf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全册评课稿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目录识字1.天地人2.金木水火土3.口耳目4.日月水火5.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汉语拼音1.a o e2.i u üy w3.b p m f4.d t n l5.g k h6.j q x7.z c s8.zh ch sh r语文园地二9.ai ei ui10.ao ou iu11.ie üe er12.an en in un ün13.ang eng ing ong语文园地三课文1.秋天2.小小的船3.江南4.四季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识字6.画7.大小多少8.小书包9.日月明10.升国旗课文5.影子6.比尾巴7.青蛙写诗8.雨点儿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园地六9.明天要远足10.大还是小11.项链语文园地七12.雪地里的小画家13.乌鸦喝水14.小蜗牛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全册评课稿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评课稿习惯真的是个可以改变人生的东西,而习惯在于养成,又有好坏之分,好习习惯惯和坏习惯都是逐步养成的,但要想让你的:人生更美好,就必须养成好习惯,摒弃不良习惯,虽然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但形成习惯后就很自然了,而且受益终生,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很多正能里。
想起说这个习惯问题,源于前两天的随机听课,讲的是新人教版一年级的第一~课《天地人》,这一课虽然只有六个大字,但其中蕴含的信息有很多,除了让学生认识这六个字,教师还可以从很多角度设计教学,我选择了一个比较普遍的,从汉字本身出发的角度一了解汉字起源,感受文字魅力。
备课时我只是解读了教材,进行了简单的常规备课,课件也没来得及做,课堂活动也没有详细设计,忽略了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并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汉字的热情。
更没有想到的是刚好领导来随机听课,却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讲得不太好。
这不是个好习惯,课是讲给学生的,学生是最优秀的评委,我们的课让学生很喜欢,让学生有收获,让学生易于接受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养成全面备课,尝试养成一课三反思的习惯,不打无准备之战。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 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2019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有两大板块:“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这两个板块也是“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规定的知识节点。
这两个内容都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所以,我在实行教学设计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在课件制作和教学过程中两大板块做到了和谐统一。
人教2019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写字教学,在编排上注重循序渐进,逐步实行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提示”是“语文园地”中新增的内容,每册有三次“书写提示”。
其编写目的一是揭示汉字的结构规律,提升识记生字的效率。
二是揭示笔顺规则,使学生知道准确书写笔顺的方法,从而掌握书写的规律。
三是教材中写字规则以泡泡形式出现,旨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本节课“书写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写“劝、堆、转、特”四个汉字,揭示的书写规则有两个:1.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2.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本语文园地编排的“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很有传统文化内涵和音韵美的诗歌——《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一个节气都有很多与其相关的传统习俗和相关的与农业生产及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重在积累,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节气,准确读、流利背《二十四节气歌》即可。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小学学习,已经会认1500多字,会写700多字,养成了比较好的书写习惯。
绝大部分同学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端正,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水平和书写方法表达水平。
本节课“书写提示”中指导书写的四个汉字“劝、堆、转、特”是学生已经会写的生字,这几个字的部首也已经会写。
所以,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去发现书写的规则和技巧。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积累了很多儿歌、故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读生字、朗诵诗歌的水平。
这节课要积累的诗歌《二十四节气歌》虽然音韵较美,但节气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气候、农业等方面的知识都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再加上节气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不是特别广泛,所以,本节课此教学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并读记《二十四节气歌》,至于节气的丰富内涵,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会慢慢领悟。
2019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
2019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9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激发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 3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最新资料推荐------------------------------------------------------ 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