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姓名:王伟
班级:11经济学
引言: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于2010年5月8日在此间推出《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新书暨研讨会。该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在绪论中称,到了2010年底,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中国将提前20到40年完成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的宏伟设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目标是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在十五大对第三步进行具体化所划分的三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那么,是不是“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就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成呢?我们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有多远?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又存在哪些问题?下面,我将结合于2011年暑期在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蔡家店村进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期间所做的调查、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新闻查阅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全面小康,还有多远?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了充分阐述和全面部署。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强调了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为了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与时俱进、更加量化具体,具体内容含有以下五点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另一方面,按照世界银行的资料,2008年中国按三年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NI已达到2947美元,2009年超过了3000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3400美元。这一水平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8613美元)尚有很大差距,但已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3260美元)。
综上所述,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尽管“三步走”的战略已经接近完成,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面临很多难点和问题。在小平同志的发展理念中,“翻两番”只是衡量发展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标”;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最终诉求的“三步走”,方是发
展的目的和结果,这才是“本”。
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面临“三农”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将就其中的“三农”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尝试对相关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新闻背景:新华社于2010年1月31日受权发布了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七年锁定“三农”,这一现象足以说明“三农”问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重要地位。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央对新时期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延续,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其中农村税费改革就让亿万农民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取消农业税这样千百年来农民连想也不敢想的大好事;在农村实现了真正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得到推行和完善;家电下乡、电影下乡、建材下乡等对农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
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势头并未有减缓的势头。这些“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直接制约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年暑期,我在参与六安市舒城县和六安市霍山县“希望之光”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组织的“爱在行动——进农村”暨2011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在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蔡家店村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并以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了整理和汇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虽然相关政策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发现问题简述如下:
(一)家庭状况。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外务工现象普遍,一方面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另一方面又造就了两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群体——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留守老人不仅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承受沉重的劳动负担,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因此,留守老人的问题相当突出,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村镇管理。部分农村和地区村镇管理模式落后,干部水平偏低。这对于相关基层政策的落实、农民问题的及时科学解决等都是极端不利的。
(三)文化生活。由于一些基层干部错误的政绩观或者决策上的失误,在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的同时,相关的文化建设却被忽视,导致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相悖的。
(四)医疗卫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合作医疗每年都要交相当一部分钱,对于特定的病、药会给予20%~30%的补贴,可是对于农民来说,缴纳的钱是不小的数目,可是补贴的钱却是杯水车薪。这使得农民对相关政策失去信心,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完善的部分。
那么,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要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文化卫生、生产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为建设良好的生产生活面貌打下牢固的基础。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与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
二,要与强化农村经济建设的产业支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农业。
三,要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务农和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加强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四,要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五,要与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