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418fb0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7.png)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特殊配比和特殊的施工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其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低的渗透性。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包括: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不低于C50;•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流动性、保水性等;•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要求,如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
2. 选择合适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低收缩、低热发射的水泥。
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高铝酸盐水泥等。
3. 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常用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4. 选择合适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碱硅酸反应活性。
通常采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大于5mm。
5.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掺合料有减水剂、泵送剂、防冻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上述选择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用量。
7. 试配混凝土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并进行试配。
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8. 检验混凝土的性能制备标准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测定其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9. 配合比优化在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5ef3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6.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粉煤灰、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4.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或复合水泥等,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骨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4.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水,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
2.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水灰比的初步范围。
3.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的最终范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五、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水灰比和配合比。
2.等效材料法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等效材料的性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3.试验法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六、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抗裂性要求等。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骨料、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0745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4.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要求极高抗压、抗弯、耐久性能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制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流程、试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耐久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如抗渗、抗冻、抗腐蚀等。
3.工作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施工。
4.材料要求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高,如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特性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最小水胶比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材料适应性原则,材料应具有相互协调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
2.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3.确定最小水胶比和最大骨料粒径等参数。
4.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
5.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
6.进行现场试验,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均匀性等。
7.根据试验结果和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1.材料试验: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如强度、吸水率等。
2.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抗腐蚀试验等。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84db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c.png)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其他类型掺合料应经过专项论证,经业主方、监理方、咨询方认可方可应用。
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必须对混凝土和钢筋无害,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应选用细度模量为2.6-3.2的天然河砂,同时应控制砂的级配、粒形、含杂质量和石英含量。
级配曲线平滑、粒形圆、石英含量高、含泥量和含粉细颗粒少为好,避免含有泥块和云母。
当采用人工砂时,更应注意控制砂子的级配和含粉量。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粗集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坚硬耐久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其压碎指标尚应不大于10%。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标准的规定。
硫酸钠含量:≤5.0%;氯离子含量:≤0.02%;碱含量(Na2O+0.658K2O):≤10.0%;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早强型不大于50%,标准型不大于60%,缓凝型不大于70%;含气量:≤6.0%。
二、配合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以及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
耐久性设计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中劣化因素的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状态。
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则上每种配合比分别用两种减水剂配置(其中一个备用)。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e7340af12d2af90242e61b.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设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松堆积体积V0C=0.5~0.55m3,根据石子堆积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用量。
(2)根据石子表观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密实体积,由1 m3混凝土密实体积减去石子密实体积,得砂浆密实体积。
(3)设砂浆中砂体积含量为0.42~0.44,根据砂浆密实体积和砂在砂浆中的体积含量计算砂密实体积。
(4)根据砂密实体积和砂表观密度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砂量。
(5)从砂浆密实体积中减去砂密实体积,得水泥浆密实体积。
(6)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用强度—水胶比公式计算,或根据经验估算水胶比(≤0.4)(7)设掺和料在胶凝材料中的体积含量,根据胶凝材料和水泥的体积比及其各自的表观密度计算出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
(8)由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水胶比计算水和胶凝材料体积比,再根据水泥浆体积分别求出胶凝材料河水的体积,在计算胶凝材料总量。
(9)根据胶凝材料体积和掺和料的体积含量(根据国外资料和我国的研究结果,宜选用30%~60%)及各自的表观密度,分别求出每m3混凝土中掺和料和水泥用量。
(10)按照上述步骤和要求,计算几组配合比进行试配,评价其施工性,并检验其强度。
选择其中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若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值与计算的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2%,应用校正系数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1、配合比设计实例(1)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浇筑部位为400 mm 厚基础底板,石子堆积密度r0g=1520㎏/m3,表观密度r g=2740㎏/m3;砂子表观密度r s=2560㎏/m3,水泥表观密度r c=3000㎏/m3;粉煤灰表观密度2000㎏/m3。
(2)主要参数设定:每m3混凝土中石子的松散堆积体积为0.55 m3;砂浆中砂体积含量为43%;水胶比为0.4;粉煤灰掺量为45%。
(3)计算,根据设定的每m3混凝土中石子松堆积和石子堆积密度计算石子用量G=1520×0.55=836㎏,石子密实体积V C= 836/2740=0.305m3,砂浆密实体积V m=1-0.305=0.695 m3.(4)根据砂浆密实体积V s=0.695×0.43=0.299m3,根据砂密实体积计算每m3混凝土中砂用量S=0.299×2560=765㎏。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5124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3.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影响因素首先,混凝土配合强度。
强度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质量。
换而言之,在合理强度范围内,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越高。
在配合材料中,矿物掺合料量与水胶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常规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需要控制在0∙45以下,且通过大量实践我们发现:当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时,则更有助于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需求,且制作成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更佳。
其次,耐久性。
设计人员在确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现实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多会受到抗化学侵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碱集料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诸多因素中,抗渗性对混凝土耐久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在实际设计环节,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将抗渗等级控制在P12以上。
最后,工作性。
工作性是衡量浇筑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
将高性能混凝土用于浇筑环节时,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高流动性能、匀质性、体积稳定性、无分层、无离析、不泌水等特性。
1.2常见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技术首先,活性矿物掺合料渗入技术。
在现实中,常选的活性矿物渗合料主要包括优质粉煤灰、钢渣粉、硅灰等。
比如,硅灰中的SiO2是重要的活性成分。
Si02在界面上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会再次出现火山灰反应。
混凝土界面孔隙中沉积生成的凝胶水化硅酸钙,可以大力提升界面的抗渗性与粘结度。
水泥浆体中的矿物细掺核料的活性细微颗粒会有效填充孔隙,有效优化混凝土中的毛细孔结构,并大力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
其次,高效减水剂渗入法。
科学合理运用胶凝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
从应用实践来看,每方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小于550kg,同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
1.3科学合理控制配合比参数首先,合理控制水胶比。
高性能混凝土的具有着低水胶比特点。
为了提升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人员应将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浇筑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c654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和高流动性的混凝土。
它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工程中。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其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及其相关内容,以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性1.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60MPa以上,抗拉强度一般在5-8MPa以上。
2.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化学腐蚀和自然环境的侵蚀。
3.高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良好,能够承受大的变形和震动。
4.高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能够顺利灌注到模板中。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内容1.水泥的种类和用量: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
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水泥的用量和种类。
2.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3.骨料的种类和用量: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骨料有碎石、砂石等。
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骨料的种类和用量。
4.水的用量和质量: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水的用量和质量。
5.减水剂的种类和用量:减水剂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泥用量。
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减水剂的种类和用量。
6.其他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其他掺合料如纤维素、空气剂等也可以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根据工程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其种类和用量。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在60MPa以上。
2.混凝土的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应控制在5%以内。
4.混凝土的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高性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56b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4.png)
高性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水胶比:根据客运专线对混凝土的强度的设计要求,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大流动度,因此采用加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满足混凝土对强度和工作性的要求。
2、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加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粉煤灰的掺量宜为25%~30%。
磨细矿粉的掺量宜为30%~50%。
3、含气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控制主要通过混凝土的含气量指标控制,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引起剂,能够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均匀、细小、封闭的微小气泡,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4、砂率:高性能混凝土是由粗骨料形成的密集配骨架体系,细集料的主要起到填充作用,控制粗细集料比例的指标为砂率。
选择适当的砂率,能够大大增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尺寸的稳定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71f6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6.png)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混凝土,其在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方面远远超过传统混凝土。
本文将探讨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一、UHPC的配合比设计1. 硅酸盐材料的选择UHPC的主要成分是细粉煤灰、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等硅酸盐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高度活性,并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高强度胶凝材料的骨架结构。
2. 骨料的选择在UHPC中,常采用细颗粒骨料,如砂、粉煤灰和二氧化硅等。
这些骨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3. 掺合料的添加为了进一步提高UHPC的性能,可以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如钢纤维和超细粉等。
钢纤维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而超细粉则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细微孔隙,提高其致密性。
4. 水胶比的控制UHPC的水胶比通常较低,一般在0.15以下。
降低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UHPC的性能研究1. 强度特性UHPC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MPa以上。
这使得UHPC在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和耐火结构等特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耐久性能UHPC的耐久性能优异,能够抵抗氯离子渗透、碱-骨料反应和冻融循环等多种外界环境的侵蚀。
这使得UHPC成为海上工程、桥梁和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理想材料。
3. 施工性能尽管UHPC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但其施工性能并不受影响。
UHPC可以通过自流充填、喷涂和浇筑等多种方式施工,适应各种复杂结构的要求。
4. 经济性尽管UHPC的成本较高,但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和耐久性,能够大幅度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因此从长远来看,UHPC的使用是经济可行的选择。
在总结中,UHPC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是推动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精心选择硅酸盐材料、骨料和掺合料,并控制水胶比,可以得到高性能的UHPC。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5f38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9.png)
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本文以前邢家河大桥高墩悬臂现浇梁泵送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主要对高层建筑及大体积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选定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前邢家河大桥位于山岭区,跨越典型V型沟谷,桥高132m。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钢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箱梁,现浇箱梁及桥面铺装8000m3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输送高度最高达120m。
一、原材料选择1.水泥本次配合比设计选用洛阳黄河同力牌P.O52.5水泥,实测3d胶砂抗折强度值6.1MPa,抗压强度值32.9MPa;28d胶砂抗折强度值7.9MPa,抗压强度值55.3MPa;氯离子含量0.024%,烧失量1.22%,氧化镁(MgO)4.29%,三氧化硫(SO3)1.85%,比表面积420m2/kg;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2.细集料本项目选用洛阳卢氏磨沟口聚鑫砂石场生产的中砂,同一配合比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超过0.3。
在筛分试验中,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通过0.16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5%;细度模数2.9,堆积密度1580kg/m3,表观密度2570kg/m3,含泥量1.4%,泥块含量0%,空隙率39%,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3.粗集料泵送混凝土粗集料粒径的规定,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之比小于1︰5.0。
试验室采用洛阳卢氏九龙碎石场生产的5~10mm、10~20mm两种碎石(掺配比例质量比为5~10mm︰10~20mm碎石=4︰6)配制连续级配,母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60MPa,压碎值在10%以内。
压碎值8.1%,针片状含量3.3%,含泥量0.2%,泥块含量0%,堆积密度1740kg/m3,表观密度2710kg/m3,空隙率36%,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碎石中针片状颗粒严格控制不宜超过8%。
4.外加剂选用外加剂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与水泥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稳定性。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b96e0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2.png)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原则1、水灰比W/C现行《普通混凝士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鲍罗米公式对C60以上的混凝土已不适用,而《高强混凝十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要求混凝十的施工配制强度不应低干强度的1.15倍,故该混凝一配制强度定为≥69MPa。
此外,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完善的公式可供选用,故配合比设计时通常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和经验选定水灰比。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实践与试验经验,在试验中选用了选择水胶比为0.25~0.27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
2、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十中,水量可根据圳落度要求,集料品种,粒径来选择。
因此,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十可参考执行,如由此确定的用水量导致水泥或胶凝材料总用量过大时,可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来降低用水量或胶凝材料用量。
也可以根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首先确定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再由水灰比计算用水量,当流动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加以调整,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期间坍落度会有所损失,故将试配时湿凝十的坍落度控制在220~240mm之间,又因单方用水量不宜超过180kg故选用145kg。
根据水灰比0.25~0.27,计算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537~603kg。
3、砂率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为38%~45%。
但由于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用水量较少,故适当降低砂率,选34%~38%即可。
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
二、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士配合比实验与应用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以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确定试配强度为69.0MPa,砂率取36%,粉煤灰按5%掺入,超量系数取1.4,矿粉按20%掺入,超量系数取1.1%,容重取2400kg/m3。
水灰比以0.26为基准分别增减±0.01,经计算得出配合比,进行试配,并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af6c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f.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而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裂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检验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选用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最广泛的水泥类型,其强度和耐久性均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2.骨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骨料主要有碎石、卵石、石英砂等。
其中,碎石是最常见的骨料类型,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高,因此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使用较为广泛。
3.细集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细集料主要有石英砂、石粉等。
其粒径应当小于4.75mm。
4.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其掺入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30%。
5.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加速剂等。
外加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强度的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一般为C50~C80。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2.水胶比的确定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水胶比一般不大于0.35。
3.骨料用量的确定骨料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骨料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5~2.5倍。
4.掺合料用量的确定掺合料用量可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强度。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合料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30%。
5.外加剂用量的确定外加剂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应当根据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确定。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工程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a6d7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5.png)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工程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具有卓越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的新型建筑材料。
它的材料性能非常优异,可以用于各种高要求的结构和工程。
本文将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应用,并探讨其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超高性能混凝土是通过合理配合优质水泥、细颗粒级细填料、高性能粉煤灰、粉煤灰、微粉矿粉及高效减水剂、引气剂、高效增塑剂等材料精细搅拌后制成的一种具有极高性能的建筑材料。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强度高: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抗压、抗弯和抗冻融性能,强度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2. 密实性好: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非常致密,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其孔隙率更低,导致其更好的耐久性。
3. 自蔓延性: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自行在模具中均匀分布,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
4. 耐久性好:超高性能混凝土具备更低的渗透性和更好的抗化学侵蚀性能。
以上特点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一些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
配合比设计应该符合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
1. 水泥:选择高早强、粉体骨料细、具有较好粘结性能的水泥。
2. 骨料:选用粒径小、颗粒形状良好、强度高的骨料。
3. 粉煤灰:添加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微粉矿粉:微粉矿粉具有良好的活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粘结性能。
5. 添加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高效增塑剂、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等。
6. 处理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添加一定的处理剂,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控制水灰比、骨料的粒径分布、粒料与胶凝材料的比例、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和构件,如桥梁、隧道、地下工程、楼房等。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373440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b.png)
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表现为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耐久性和高耐久性等特点。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质量可靠,需要制定标准配合比。
本文将从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配合比的要求。
二、材料要求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其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2.5MPa,掺加矿物掺合料时,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 粉煤灰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其28d活性指数不得低于75%,掺量不得超过30%。
3. 矿物掺合料采用硅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其28d强度不得低于42.5MPa,掺量不得超过20%。
4. 骨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石英砂、卵石、玄武岩等细骨料和粗骨料,骨料强度不得低于石英砂抗压强度的1.2倍。
采用符合要求的清洁自来水或工业用水,其pH值不得低于6.0,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4%。
6. 外加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缓凝剂、减水剂、增塑剂等外加剂,掺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进行设计。
在保证混凝土达到强度等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和耐久性。
2. 骨料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骨料品种、外加剂类型等因素进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混凝土收缩应采用适当的外加剂和骨料配合,控制混凝土收缩,防止混凝土龟裂和开裂。
4. 控制混凝土温度应采用适当的水泥品种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开裂。
四、施工要求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确保混凝土均匀混合。
2. 浇筑应采用震动棒进行震动,确保混凝土密实无孔隙。
3.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温度不得低于5℃,湿度不得低于90%。
五、总结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和高耐久性等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fde53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c.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的混凝土。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制定配合比设计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二、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应选择质量稳定、品种合适、矿物掺合料适量的水泥。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品种、标号和矿物掺和料的水泥。
2.骨料骨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度分布合理、表面平整、角砾含量低的骨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种类和粒度分布的骨料。
3.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种类合适、粉煤灰掺量适当的矿物掺合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种类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
4.化学掺合料化学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种类合适、掺量适当的化学掺合料。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种类和掺量的化学掺合料。
5.水水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量稳定、清洁无杂质的水。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能要求,选择不同水泥需水量和水泥含量的水。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确定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一般采用C50、C60、C70、C80、C90、C100等高强度等级。
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考虑施工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2.确定最大骨料粒径在确定最大骨料粒径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一般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为10mm、12.5mm、16mm和20mm等。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高性能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应选择合适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确定水灰比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aee3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5.png)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掺合料和化学添加剂,使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和耐久性等特性的一种混凝土。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硅灰、矿渣粉、化学添加剂、水等。
其中,水泥按照标准规定的种类和等级选用;骨料应选用强度高、抗冻性好、磨损率小的石料;粉煤灰、硅灰、矿渣粉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的产品;化学添加剂包括高效水泥掺合料、缓凝剂、减水剂、增强剂、膨胀剂、氧化剂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荷载等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确定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根据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一般采用坍落度(Slump)或流动度(Flow)来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
3.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初步估计值根据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强度等级,初步估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采用水泥用量、水灰比和骨料用量来表示混凝土的配合比。
4. 确定混凝土的掺合料种类和掺量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一般采用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5. 确定混凝土的化学添加剂种类和掺量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化学添加剂的种类和掺量,一般采用高效水泥掺合料、缓凝剂、减水剂、增强剂、膨胀剂、氧化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流动性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采用试配法和经验法确定。
7. 组合各材料比例,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配,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试配时应注意混凝土成分的均匀性、浇注性、坍落度或流动度等。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2888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2.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和高可塑性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
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重要工程领域。
二、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HPC的强度等级一般在C50以上,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HPC的强度等级。
2.选择适宜的水泥和掺合料选择优质的水泥和掺合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重量比值,水灰比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过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一般HPC的水灰比在0.25-0.35之间。
4.确定骨料配合比HPC的骨料一般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组合,细骨料的粒径一般小于5mm,粗骨料的粒径一般大于5mm。
骨料配合比的确定需要考虑骨料的种类、粒径和比重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三、应用技术规程1.混凝土搅拌HPC的搅拌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搅拌前,应将水泥、掺合料和骨料充分拌和,再逐步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2.混凝土浇筑HPC的浇筑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和浇筑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清理和润湿处理。
3.混凝土养护HPC的养护需要采用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养护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保温和湿润处理,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四、案例应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了HPC作为结构混凝土,其配合比如下:1.水泥:P.O42.52.粉煤灰:20%(水泥用量的20%)3.矿渣粉:10%(水泥用量的10%)4.细骨料:0-5mm的机制砂5.粗骨料:5-20mm的鹅卵石6.水灰比:0.3根据配合比设计,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浇筑工艺,对混凝土进行了充分的养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并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1高性能混凝土的兴起及意义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而在以往的工程中习惯上只重视混凝土的强度或片面追求高强度而会忽视混凝土的耐久性这一重要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是1990年5月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召开会议,首次提出这个名词。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除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合理的配合比、采取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养生方法外,还应该要考虑掺入适当的外掺料和外加剂,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延长混凝土的寿命,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目标。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为目标,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胶比,增大胶凝材料中掺和料的比例,以改善混凝土的孔尺寸和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就是其耐久性能的优越。
铁路混凝土结构对于其耐久性的设计使用年限分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60年;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2高性能混凝土易出现的问题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其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即所谓的耐久性失效。
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集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等。
3实现混凝土高性能的手段要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在强度方面比较容易实现,更多的问题是需要实现混凝土的耐久性。
而要实现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抗腐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抗碱——骨料反应等。
4试配高性能混凝土4.1原材料的选择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原材料较小的变化也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造成比较大的波动,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敏感性决定了在生产高性能混凝土时必需要对其原材料加以重点控制。
当前,高性能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再加上粉煤灰、矿粉、硅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主要是对这几种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用和控制,使其能够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且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的造价。
4.1.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水泥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1.2 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1.3 骨料①、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天然洁净中粗河砂,不得使用海砂。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②、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
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配碎石混配而成。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1.4 水拌和用水可采用饮用水,但不得采用海水。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1.5 外加剂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其要求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2 配合比设计按耐久性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确定混凝土的水胶比和各种胶凝材料的用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水胶比,减少单方用水量和胶凝材料总用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并减少收缩量,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非常有利。
另外,降低水胶比是发挥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强度贡献的重要条件。
但过少的胶凝材料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不利,因此胶凝材料用量应有最小限值。
4.2.1 水胶比的选择低水胶比是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之一。
过大的水胶比特别不利于使用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内部微结构发展,易使混凝土形成缺陷,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
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粉煤灰和矿渣掺和料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受水胶比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粉煤灰对水胶比更为敏感。
只有在低水胶比的前提下,粉煤灰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
在低水胶比(如小于0.40)的条件下,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又可以发挥外掺料的特性。
4.2.2 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的选择c50以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使用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c50及c5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三掺”方法,即复掺“磨细矿渣粉+优质粉煤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就是将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以合适的复合比例和总掺量掺入混凝土,充分利用水泥熟料、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的不同粒径、不同形态、不同活性而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使得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的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充分发挥相互补充,产生叠加效应,最终得到比单掺和双掺性能更优越的高性能耐久混凝土。
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干燥收缩小,需水量小,但抗碳化性能较差,混凝土早期强度较慢;单掺磨细矿渣粉的需水量不大,对混凝土强度增长有利,矿渣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好,但自干燥收缩较大;而在混凝土中掺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能减少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且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因而采用“三掺”方法。
4.2.3 砂率的选择砂率主要是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当水胶比不同时,高性能耐久混凝土中的最优砂率也不尽相同。
要根据试拌调整确定最佳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良好。
4.2.4 单方用水量配制混凝土时采用优质高效的聚羧酸减水剂,在能够满足施工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的使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比较小。
4.2.5试拌调整对计算所得的配合比结果要通过试配、试拌来验证。
拌制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振捣时要高频加压振捣,保证拌和物的密实。
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宜与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方法一致。
对试拌得出的拌和物要进行实测和仔细观察,检验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良好。
试拌得出的拌和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调整用水量和外加剂的掺量或砂率。
用水量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用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用量也大幅度增加。
如通过以上调整,混凝土拌和物仍不能满足施工工艺、性能要求,则要考虑重新选择水泥或外加剂。
4.2.6配合比的确定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
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
5结语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采用低水胶比,是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之一。
②利用粉煤灰、矿渣等胶凝材料等量取代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除水泥外还要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外掺材料(一般掺入量可占到胶凝材料的20%-50%)。
这些材料和水拌合后并不具有水硬性,即它们的胶凝能力不能自动发挥出来,但在有少量激发剂[包括ca(oh)2、koh、naoh等材料]的情况下,它们能依靠自身的化学组成形成胶凝物质而具有水硬活性。
而且这些材料的胶凝能力在激发剂的激发下能够发挥出来,但是其强度的发展也不如水泥的强度那样来得快,其强度发展较慢却能持续而较长久的发展。
这样就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因为早期水化反应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全面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也就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也能够使混凝土的强度长期而持续的发展。
由于部分水泥被取代,水泥的用量降低,整个体系的反应速度也随之减缓,因此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降低。
③使用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
高性能混凝土中要求使用高效减水剂,而且注重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混凝土的养护阶段的工艺,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大大的减少拌合水的用量。
这就可以让混凝土内部水所占的空间较少,让一部分胶凝材料先进行水化,而水水化后所留下的空间也就少,不会出现大的孔。
在混凝土强度发展时可以应用良好的养护工艺,保证混凝土能从外界吸收水分而缓慢水化剩余的胶凝材料。
而高效减水剂一般都还带有一定的引气功能,引气剂的功能是让混凝土中的大的气泡变成小的气泡,这样就可以保证混凝土中的孔都是凝胶孔、过渡孔和毛细孔,而不会形成大孔,既减小了混凝土的缺陷,又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
④粗骨料采用二级配或多级配碎石掺配而成。
高性能混凝土所采用都是连续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所配制的混凝土密实性良好,不会在混凝土中留下连通的毛细孔道,可以全面的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⑤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用矿物掺和料等质量取代水泥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造价,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更有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1]吴中伟廉慧珍. 高性能混凝土[m]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程良胜﹒雷凡﹒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7.[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010-12-8[4]蒲心诚. 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j] . 混凝土,2002.[5]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