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气动设计原理

合集下载

飞机原理 知乎

飞机原理 知乎

飞机原理知乎
飞机原理即通过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物体在空气中飞行的方法和机制。

飞机的主要原理包括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

升力是支撑飞机飞行的力量,产生于翼面上下方的气流速度差异所引起的气压差。

翼面上方气流速度较快,气压较低,而翼面下方气流速度较慢,气压较高。

这种气压差使得翼面产生向上的力,即升力。

升力的大小取决于翼面的形状、面积以及飞行速度等因素。

通过调整翼面形状,可以对升力进行控制,实现起飞、飞行和着陆等操作。

阻力是空气对飞机前进方向反作用力的表现,阻碍着飞机的飞行速度。

阻力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飞机外形、机翼形状、湍流等。

为了减小阻力,飞机通常采用流线型外形和减小阻力的设计措施,如翼尖缩小、机翼加载。

推力是使飞机向前飞行的力量,产生于推进系统,如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桨。

推力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油门的开度等因素。

飞机的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保持飞行速度。

重力是使飞机下降的力量,由地球引力产生。

重力对飞机的作用可以通过升力和推力来克服,使得飞机保持在空中飞行。

除了以上主要原理外,飞机还涉及到气动力、稳定性和操纵性等因素的控制。

通过调整剖面形状、舵面、襟翼等控制装置的状态,驾驶员可以控制飞机在空中的姿态和飞行状态,实现转弯、攀升、下降等动作。

总之,飞机原理是通过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等相互作用,使得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一种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

飞机的工作原理

飞机的工作原理

飞机的工作原理飞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对飞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着重介绍飞机的工作原理,揭示飞机是如何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

一、引言飞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结合应用。

伯努利定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而牛顿第三定律则揭示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性。

二、机翼的气动力学机翼是飞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形状和设计在飞机的动力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受到空气流动的压力和浮力产生的升力。

1. 空气流动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对空气产生了推动和阻力。

当飞机的机翼与空气流动接触时,空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快,压力较低,下方的气流速度较慢,压力较高。

根据伯努利定律,当气流速度增加时,相应的压力就会降低。

因此,在机翼上方产生了较低的气压,形成了向上的浮力。

2. 升力的产生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差造成了升力的产生。

当机翼上表面的气压低于下表面时,就会形成上升的气流,这种气流相较于飞机前进的方向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机翼的形状和角度对升力的大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三、动力系统飞机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和推进器。

飞机需要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来产生足够的推力,以克服阻力并在空中保持平衡飞行。

1. 内燃机内燃机是目前大多数飞机所采用的动力系统。

内燃机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转动,并最终将动能传递给推进器产生推力。

内燃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对于飞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 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现代商用飞机。

喷气发动机通过压缩气体和燃烧燃料,产生高速喷出的气流,产生巨大的推力。

这种推力能够将飞机快速推进并克服阻力,使飞机得以飞行。

四、控制系统飞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操纵翼面的控制面和刹车系统,用于保持飞机在飞行中的平衡和稳定。

1. 方向舵和副翼方向舵和副翼是飞机操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机气动布局简介.

飞机气动布局简介.

飞机气动布局简介想必很多人对飞机很感兴趣,因为飞机大多是很漂亮的,流线型的机身,舒展的机翼,实现了人类在蓝天翱翔的梦想。

其实飞机外型的美观虽然是人类主动的设计创作,而实质却是受制于空气阻力的被动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符合人类审美标准的流畅线条其实是空气动力原理的杰作。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飞机也是形态各异,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四个翅膀的、两个翅膀的甚至还有一个翅膀的,打个比方,飞机的式样就像宠物狗一样,当真是品种丰富,血统复杂。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飞机的外观是空气动力原理决定的,那么这么多种飞机的形状在飞机设计中就有个称谓,叫做空气动力布局。

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各种气动布局,当了解到气动布局这个概念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飞机,就会发现自己不会再看花眼了,其实全世界的飞机品种再多,也无非就以下这几种气动布局而已。

各种空气动力布局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机翼位置上的差别,首先介绍一个最常见的布局——常规布局。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有主机翼和水平尾翼,大的主机翼在前,小机翼也就是水平尾翼在后,有一个或者两个垂直尾翼。

世界上绝大多数飞机属于这种气动布局,特别是客运、货运大型飞机,几乎全是这种布局,例如波音系列、欧洲的空中客车系列,我国的运七、运八、ARJ21,美国的C130等。

我国的军用飞机中除了歼10猛龙战斗机以外,都是常规气动布局。

常规布局最大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这是航空发展史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布局,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完善,生产技术也成熟而又稳定,同其他气动布局相比各项性能比较均衡,所以目前无论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绝大多数使用这种气动布局。

常规气动布局机型——我国的ARJ21祥凤支线客机常规气动布局机型——我国的FC-1枭龙歼击机常规气动布局机型——我国的歼11B歼击机常规布局中还有一个另类——变后掠翼布局,就是主翼的后掠角度可以改变,高速飞行可以加大后掠角,相当于飞鸟收起翅膀,低速飞行时减小后掠角,展开翅膀。

飞机的工作原理

飞机的工作原理

飞机的工作原理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大气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空气动力学和推进系统。

飞机的飞行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利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克服阻力,同时利用机翼产生的升力来支撑飞机的重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飞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飞机的推进系统是实现飞行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飞机使用喷气发动机或者螺旋桨发动机来产生推力。

喷气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将这些气体从喷嘴中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而螺旋桨发动机则是通过旋转螺旋桨产生推力,从而推动飞机前进。

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可以克服飞机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使飞机能够飞行在大气中。

其次,飞机的升力是支撑飞机飞行的重要因素。

升力是由机翼产生的,而机翼的升力产生原理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当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气压差会导致产生升力。

机翼的形状和斜度会影响升力的大小,通过控制机翼的形状和斜度,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升力大小,从而实现飞机的升降和姿态调整。

此外,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也是飞机工作原理的重要部分。

飞机通过尾翼、副翼和方向舵等控制面来调整姿态和方向,从而保持飞行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

飞行员通过操纵飞机的控制面,可以实现飞机的转弯、爬升、下降等飞行动作,从而实现飞机的操纵和导航。

总的来说,飞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推进系统、升力产生、稳定性和操纵性等多个方面。

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飞机在大气中安全、高效地飞行。

通过对飞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飞机的飞行原理,为飞机设计和飞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摘要我们看到任何一架飞机,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气动布局。

飞机外形构造和大部件的布局与飞机的动态特性及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密切相关。

关系到飞机的飞行特征及性能。

故将飞机外部总体形态布局与位置安排称作气动布局。

简单地说,气动布局就是指飞机的各翼面,如主翼、尾翼等是如何放置的,气动布局主要决定飞机的机动性,至于发动机、座舱以及武器等放在哪里的问题,则笼统地称为飞机的总体布局。

飞机的设计任务不同,机动性要求也不一样,这必然导致气动布局形态各异。

现代作战飞机的气动外形有很多种,平直机翼布局、后掠翼布局、变后掠翼布局、无尾翼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前掠翼布局等。

而以巡航姿态为主的运输机等大型飞机,其气动布局就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常规布局为主关键词:翼型;尾翼;气动外形;空气动力目录引言 (1)一、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2)(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2)(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二、国内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7)(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9)三、飞机气动外形发展 (11)(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四、我国大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的发展建议 (15)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引言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航空科技一直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因此也使得航空科技一直云集着该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众多的行业精英。

因此航空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也促进和引领着科技进步。

而一个时代的航空科技水平则主要体现在该时期的航空器上,飞机作为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航空器,当然代表着一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水平。

而一个时代飞机的技术水准,则直观的体现在飞机的气动外形上。

从飞机的气动外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总体水平,这个时代的设计理念,甚至这个时代的军事政治战略格局等等。

因此,研究飞机的气动外形及其发展,对于我们学习航空科技进而了解世界科技、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知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喷气式飞机是一种使用喷射式发动机推动的飞行器,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喷气推力的产生以及飞机的飞行稳定性等方面。

一、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喷气式发动机是喷气式飞机的核心部件,它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气体喷出以产生推力。

喷气式发动机一般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组成。

1. 压气机压气机是喷气式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它起到将空气压缩的作用。

当飞机起飞时,外界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发动机的压气机,然后被多级叶轮压缩。

在压缩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会显著上升。

2. 燃烧室压缩后的空气被引导进入燃烧室,在其中与燃料混合并燃烧。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迅速膨胀,从而驱动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

3.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由高温高压气体驱动,它连接着压气机和燃烧室。

当气体膨胀后通过涡轮,涡轮会自身旋转并带动压气机的叶轮进行压气作业,形成循环。

涡轮的运转既提供了压气机所需的动力,也为燃烧室提供了氧气用于燃料的燃烧。

二、喷气推力的产生喷气式飞机的推力主要来自于喷气式发动机向后喷出的高速气流。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气式发动机向后喷出气流的同时,会产生一个等大反向的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1. 喷气速度喷气式发动机通过向后喷出气流产生推力,而气流的速度越大,推力就越大。

为了提高喷气速度,喷气式发动机会通过多级喷嘴将气体加速排出,从而增加喷气速度,提供更强的推力。

2. 质量流速除了气流速度,质量流速也是决定喷气式发动机推力的关键因素。

质量流速是指气流单位时间通过引擎喷嘴的质量。

为了提高质量流速,喷气式发动机需要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气体,因此需要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大的流量。

三、飞机的飞行稳定性除了推力产生的问题,喷气式飞机的飞行稳定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飞机的稳定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飞机的重心位置、翼面积和机身的形状等。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飞行是指物体在大气中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在空中的移动。

飞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知识点。

2.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是指飞行器起飞、维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科学原理。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气动力学: 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力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关系。

主要包括升力、阻力、势能和动能等概念。

•机翼设计: 机翼是飞行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充当飞行中生成升力的关键组件。

机翼的形状、曲率、悬挂角度等参数对飞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推进系统: 推进系统通过提供动力使飞行器前进。

常见的推进系统包括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是控制飞行器方向和姿态的关键部件。

它包括舵面、操纵杆、自动驾驶系统等。

3. 飞行器的种类和应用飞行器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飞行器和其应用。

3.1 飞机飞机是一种主要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并通过推进系统前进的飞行器。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机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用于军事目的。

民用飞机用于民航运输、货运、救援和航空旅游等领域。

3.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转主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尾桨提供推进力的飞行器。

其特点是垂直起降能力和悬停能力。

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医疗救援等领域。

3.3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人操控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导航系统进行飞行。

无人机在军事侦查、航空摄影、农业喷洒、气象观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4 航天器航天器是指进入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包括卫星、航天飞机、火箭等。

航天器常用于通信、气象监测、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等领域。

4. 飞行安全和应用技术飞行安全是飞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遵守飞行规章制度。

同时,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及制造

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及制造

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及制造飞行器作为人类探索天空的途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民用飞机、军用武器,还是火箭、卫星等高科技产品,都需要飞行器这个载体来实现它们的飞行任务。

那么,飞行器从设计到制造,究竟经历了哪些过程呢?它又是通过何种原理来实现在空中的翱翔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飞行器的设计原理及制造过程。

一、飞行器的基本原理作为追求高效、便捷、安全的现代交通工具,飞行器需要经过各种原理的支持来进行航行。

其中,空气动力学是最关键的原理之一。

它主要研究在空气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转动、阻力等问题,从而为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飞行器的稳定性原理、控制原理、动力系统、材料科学等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1、空气动力学原理空气动力学是航空工程领域中所涉及的空气流动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这个原理要求飞行器必须具备一定的空气动力性能,如升力、阻力、稳定性等,才能实现在空中的平稳飞行。

因此,在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空气动力学原理是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2、飞行器的稳定性原理稳定性是一个平衡、控制和飞行性能的组合。

这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飞行器在空中平稳地飞行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地设置飞行器的几何形状、重心位置和控制面的大小等因素,可以使其在空中保持稳定的角度,减少飞行时的不稳定现象。

3、控制原理控制原理包括控制面和排气口等控制设备的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控制系统主要由自动控制系统和飞行员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它们可以控制飞行器的方向和角度,以及控制器等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飞行器在飞行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4、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飞行器的核心,它可以提供飞行器在空中运动所需要的动力,通常包括发动机、电池、燃料电池等。

这个原理的设计和选择要根据不同型号和用途的飞行器需求而定,一般会通过各种实验和模拟分析来确定。

5、材料科学材料设备是构成一架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种材料可以保证飞行器的高温、高压、高速等特殊条件下的稳定工作。

航空工程中的气动力学问题

航空工程中的气动力学问题

航空工程中的气动力学问题航空工程是现代科技的杰出代表之一,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速度。

在现代民用和军事极为广泛的应用中,气动力学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航空工程的成功都离不开它的支撑。

因此,对于气动力学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对提升航空工程技术的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气动力学的概念和意义气动力学是研究气体力学和动力学的科学。

它主要集中在气体(空气)在物体表面附近的流动和力学特性上,以及在空气中行驶的实体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和反力上。

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众所周知,飞机在空气中飞行其实就是一种气体力学现象,需要通过对气流流动的研究和仿真模拟,以及空气动力学、气动热力学、气动弹性学等多种学科相互协作来解决。

唯有深入了解气体在发动机内的流动情况、物体在空气中的受力情况、空气动力学方程等问题,才能找到一种航空器设计的方法和运作/控制策略,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气动力学中的流动分析在气动力学中,流动分析一直是一个核心、深入且关键的领域。

即使是静态结构的设计中,也绕不开对以空气为介质的外部流场的分析。

流动分析基于流体力学定理,主要包括:1.质量守恒力学定理,即沿着管中心线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2.动量积分定理,即描述流体动量积分等于它所感知到的力的总和。

3.能量守恒原理,即等于势能、动能、压力标量和内部能能量的总和。

流动分析有助于设计人员了解固体物体周围的气流流动情况,加深对气体流动行为的理解。

通过模拟和分析,工程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设计上的错误,并通过相关的修正措施不断优化过程。

三、气动性能测试气动性能测试是评估航空器气动特性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常,这种测试是通过在大气模拟室中的风洞设备中进行的。

风洞测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风洞试验:用实验数据(例如气动角斜线)来计算出特定大气条件下的气动系数和其他气动参数。

2.模拟:可利用模拟方法进行大气条件下的气动流场等建筑物流场的三维流场计算。

旋转翼飞机产生升力的原理

旋转翼飞机产生升力的原理

旋转翼飞机产生升力的原理旋转翼飞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水平飞行的飞行器。

它的主要部件是旋转的巨大主旋翼,通过其旋转产生的升力来提供对飞机的支持,使其能够离开地面并保持在空中飞行。

旋转翼飞机的升力产生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原理:1. 气动力学原理:旋转翼飞机利用主旋翼产生的升力来支持其自身重量。

主旋翼的形状和转速被精确设计,以确保产生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飞机重量和外界的阻力。

当主旋翼转动时,它迎风面对着气流,通过改变旋翼叶片的角度(称为螺距角)和速度来产生升力。

旋转翼飞机使用的机翼形状和运动模式与传统固定翼飞机非常不同,它利用了气体的旋转流动和动压差异的效应来产生升力。

2. 平衡俯仰力矩原理:旋转翼飞机还利用主旋翼产生的平衡俯仰力矩来保持水平飞行。

主旋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一个反向的扭矩,试图使飞机倾斜前进。

为了保持水平飞行,飞行员操作旋翼控制系统,调整旋翼的螺距角和转速,以产生适当大小的俯仰力矩来抵消反向扭矩,从而使飞机保持平衡。

3. 特种构型和机身设计原理:旋转翼飞机的机身设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具有一定的倾斜和扁平结构,以减少飞机产生的阻力。

机身的特殊构型可以改变机体与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飞行性能和效率。

此外,机身上的其他辅助组件和装置,如尾旋翼和方向舵,也能为旋转翼飞机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4. 尾旋翼和动力系统的辅助作用:旋转翼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由于主旋翼的扭转力而出现机身的旋转。

为了抵消这种旋转,旋转翼飞机配备了尾旋翼,通过改变尾旋翼的螺距角和转速来产生反向的扭矩,以使飞机保持稳定。

此外,旋转翼飞机通常搭载有动力系统,如内燃机或电动机,为主旋翼提供动力,使其能够旋转并产生升力。

综上所述,旋转翼飞机产生升力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主旋翼的旋转和螺距角的改变来利用气动力学效应产生足够的升力抵消重力。

同时,机翼形状、机身设计、尾旋翼和动力系统的辅助作用也是实现旋转翼飞机升力产生的重要因素。

这些原理的相互作用使得旋转翼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飞机上升的原理的重难点

飞机上升的原理的重难点

飞机上升的原理的重难点
飞机上升的原理是通过产生升力大于重力的力来使飞机升空。

其中,重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动力学原理:飞机上升的关键在于产生足够大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是通过利用机翼的气动特性来实现的,包括气流的流动、气动力的产生和分布等。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解释这些复杂的气动力学原理是一个难点。

2. 发动机动力:飞机上升需要强大的动力来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

常见的民用飞机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涡桨发动机,这些发动机设计和工作原理也相对复杂。

例如,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利用气体的喷射产生推力。

这些动力学原理也往往是人们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3. 飞行控制系统:飞机上升需要精确的飞行控制,包括操纵飞机的姿态、高度和速度等。

这牵涉到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例如飞行操纵杆、襟翼、缝翼等。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控制系统也是一个重难点。

4. 安全问题:飞机上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例如起飞时的离地速度、爬升率、超重限制等。

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公司来说,必须要考虑和掌握这些安全问题,以保证飞机的安全起飞和上升。

综上所述,飞机上升的原理涉及到复杂的气动力学、发动机动力、飞行控制系统
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飞机设计师、航空工程师和飞行员等专业人士需要深入研究和掌握的重难点。

超临界机翼原理

超临界机翼原理

超临界机翼原理
超临界机翼原理是一种用于提高飞机性能的设计概念。

它通过改变机翼的形状和气动特性,使得飞机在高速飞行时能够减少阻力、提高升力,并且增加飞机的稳定性。

超临界机翼的设计理念是在机翼上方增加了一条弯曲的下凹线,使得机翼的上表面变得相对平坦,而下表面则相对凸起。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机翼的阻力,提高飞机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超临界机翼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较大的厚度。

相比传统的机翼,超临界机翼的厚度更大,这使得飞机在低速飞行时具有更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同时,超临界机翼的厚度也有助于减少机翼的阻力,提高飞机的升力。

超临界机翼的设计还考虑了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的特性。

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气动形状,使得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能够减小阻力,提高速度。

这种设计可以使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更加稳定,并且减少了音爆的产生。

超临界机翼的设计不仅仅适用于民用飞机,也适用于军用飞机。

在军用飞机中,超临界机翼的设计可以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减小雷达反射面积,增加飞机的隐蔽性。

超临界机翼原理是一种用于提高飞机性能的设计概念。

它通过改变
机翼的形状和气动特性,使得飞机在高速飞行时能够减少阻力、提高升力,并且增加飞机的稳定性。

超临界机翼的设计不仅适用于民用飞机,也适用于军用飞机,可以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

这种设计为飞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一、引言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方向起降、悬停和倾斜飞行的飞行器。

与固定翼飞机不同,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较为复杂,涉及到旋翼、机身和尾桨等多个部件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和优化问题。

二、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1. 旋翼的升力和推力直升机主要依靠旋翼产生升力和推力。

旋翼的升力是由旋翼叶片产生的,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固定翼飞机的机翼。

旋翼通过改变叶片的攻角和旋转速度来调节升力大小。

同时,旋翼的旋转还能够产生推力,使直升机向前飞行。

2. 尾桨的作用直升机的尾桨主要用于平衡旋翼产生的反扭矩,并提供方向稳定力。

尾桨通过改变叶片的攻角和旋转速度来产生力矩,使直升机保持平衡。

3. 机身对空气动力学的影响直升机的机身对其空气动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机身的形状和气动特性会影响直升机的阻力、升阻比和操纵性能等。

因此,在直升机设计中,需要对机身进行合理的流线型设计和气动优化。

三、直升机的设计与优化问题1. 旋翼设计与优化直升机旋翼的设计与优化是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旋翼的设计要考虑旋翼叶片的几何形状、材料和结构等因素,以及旋翼的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等。

在旋翼的优化中,可以通过改变旋翼的几何参数、调节旋翼叶片的攻角和旋转速度等方式,来提高直升机的升力和推力性能。

2. 尾桨设计与优化尾桨的设计与优化也是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尾桨的设计要考虑尾桨叶片的几何形状、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等因素。

在尾桨的优化中,可以通过改变尾桨叶片的几何参数、调节尾桨叶片的攻角和旋转速度等方式,来提高直升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能。

3. 机身优化直升机机身的优化是为了减小阻力、提高升阻比和改善飞行操纵性能等。

机身的优化可以包括减小机身的横截面积、改善机身的流线型、优化机身的表面粗糙度等。

四、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的应用领域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对直升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对直升机的飞行性能、操纵性能和噪声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与分类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与分类

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与分类空气动力学飞机是目前最常见的航空器,它是通过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大气中实现飞行的。

本文将介绍空气动力学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空气动力学飞机的原理1. 升力与重力平衡原理空气动力学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关键在于升力与重力的平衡。

升力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力,它是由飞机的机翼通过气动力学原理产生的。

重力是由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力。

飞机需要通过调节升力和重力的平衡来保持稳定的飞行。

2. 推力与阻力平衡原理推力是飞机的发动机产生的向前的力,它推动着飞机在空中前进。

阻力是由空气对飞机运动的阻碍力,包括飞机外形的阻力、空气黏性产生的阻力以及升力产生的阻力。

飞机需要调节推力和阻力的平衡来保持适当的速度和飞行方向。

3. 控制与稳定原理飞机的控制与稳定是空中飞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飞机通过控制机翼、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控制面来控制飞行姿态和方向。

稳定性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它与飞机的气动特性密切相关。

飞行员通过控制飞机的操纵杆和脚踏板来实现对飞机的控制与稳定。

二、空气动力学飞机的分类1. 固定翼飞机固定翼飞机是最常见的空气动力学飞机,它通过机翼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

固定翼飞机包括民用客机、货机、军用飞机、喷气式飞机、涡桨飞机等。

固定翼飞机具备较高的速度、较大的载重能力和较长的续航能力,其设计和制造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并在空中悬停的飞行器。

它通过旋转桨叶产生升力,实现飞行和悬停。

直升机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和悬停能力,适用于狭小的起降场地和特殊任务,如救援、运输、巡逻和医疗等。

3.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没有驾驶员的遥控飞行器。

它由电池供电,通过遥控器或自主飞行系统进行控制和导航。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侦查、航拍摄影、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科学研究等。

无人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飞机飞上天的原理

飞机飞上天的原理

飞机飞上天的原理飞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无论是商务出行、旅游度假,还是军事防卫,飞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呢?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

我们来看看飞机的动力来源。

飞机通常采用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桨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喷气发动机通过将高速喷出的燃气产生的推力来推动飞机前进,而螺旋桨发动机则通过旋转的螺旋桨叶片来产生推进力。

这两种发动机都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只是推力的产生方式不同。

飞机的机翼设计也是飞行原理的关键。

飞机的机翼采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了卡门涡轮效应和伯努利定律。

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要比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快,根据伯努利定律,气流速度快的地方气压就会降低,而气压低的地方就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这就是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除了机翼,飞机的尾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尾翼可以调节飞机的姿态和稳定性,使飞机保持平衡飞行。

尾翼上的升降舵和方向舵可以控制飞机的爬升、下降和转向。

飞行员通过操纵操纵杆和脚蹬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保证飞机在空中稳定飞行。

飞机的机身结构也对飞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飞机的机身通常采用轻质且坚固的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以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能够承受各种外部力。

飞机的机身设计还考虑了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减小阻力和提高速度。

飞机的导航和控制系统也是飞行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机通过雷达、GPS等导航系统确定飞行航线,通过自动驾驶系统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飞行员可以通过驾驶舱内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监控飞机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

总的来说,飞机飞上天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

通过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机翼产生升力,尾翼调节飞机姿态,机身承受外部力,导航和控制系统确保飞机安全飞行。

只有这些原理和技术完美结合,飞机才能安全、高效地飞上天空,让人类享受到快速便捷的空中旅行。

气动布局

气动布局

飞机的气动布局飞机外形构造和大部件的布局与飞机的动态特性及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密切相关。

关系到飞机的飞行特征及性能。

故将飞机外部总体形态布局与位置安排称作气动布局。

其中,最常采用的机翼在前,尾翼在后的气动布局又叫作常规气动布局。

气动布局形式是气动布局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飞机设计中主要采用的包括以下几种:正常布局;鸭式布局;变后掠布局;三翼面布局;无平尾布局;无垂尾布局;飞翼布局。

正常布局是迄今为止被使用最多的一种布局形式,目前仍然被应用于各类飞机之上。

鸭式布局在早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超音速时代的来临,鸭式布局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目前广泛应用于战斗机之上的近距鸭式布局利用鸭翼与机翼的前缘分离涡之间相互有利干扰使涡系更加稳定,推迟了涡的破裂,为大迎角飞行提供了足够的涡升力,显著的提高了战斗机的机动性。

此外,采用ACT和静不稳定的鸭式布局的优点则更为突出。

变后掠布局较好的兼顾了飞机分别在高速和低速状态下对气动外形的要求,在六七十年代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变后掠结构所带来的结构复杂性、结构重量的激增,再加上其它一些更为简单有效的协调飞机高低速之间矛盾的措施的使用,在新发展的飞机中实际上已经很少有采用这种布局形式的例子了。

三翼面布局形式可以说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由米格-21改型而得的Е- 6Т3和Е-8试验机。

三翼面的采用使得飞机机动性得到提高,而且宜于实现直接力控制达到对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同时使飞机在载荷分配上也更趋合理。

无平尾、无垂尾和飞翼布局也可以统称为无尾布局。

对于无平尾布局,其基本优点为:超音速阻力小和飞机中两较轻,但其起降性能及其它一些性能不佳,总之以常规观点而言,无尾布局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然而,随着隐身成为现代军用飞机的主要要求之一以及新一代战斗机对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要求,使得无尾——特别是无垂尾形式的战斗机方案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实现无尾布局将带来诸多优点。

某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

某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

某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民用飞机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广受大众欢迎和青睐。

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飞机设计技术研究较晚,在气动弹性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争议。

就民用飞机来说,气动弹性设计是飞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技术。

一般情况下,民用飞机将发动机吊挂在翼下,飞机机翼安装过程中,必须结合翼尖、翼梢特点综合考虑,分析其对气动弹性变形、气动载荷重新分布、气动弹性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气动弹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设计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技术、开展工作。

关键词: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是为了确保飞机飞行过程中气动弹性稳定性。

气动弹性指的是气流中,弹性物体的力学行为,其设计要考虑到气动力与弹性体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气动力和惯性力共同作用于飞机结构,进而造成动、静态弹性变形,反之弹性变形对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气动弹性效益。

气动弹性设计与飞机性能、品质、安全性密切相关,若气动弹性设计技术使用不当,设计不合理,则会成为其他结构设计的不利因素,甚至遗留安全风险,进而气动弹性设计成为飞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1.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问题早期制造民用飞机过程中,由于气动弹性设计问题留下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例子有很多,我们必须接受教训,对气动弹性设计技术研究加强重视程度。

设计后进行试验模拟,确保飞机飞行包线内不发散、颤振、嗡鸣,保证气动伺服弹性与其他弹性稳定,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周密计算、安排、试验才得以实现。

试验中若飞机包线内发生不稳定现象,则必须找到原因、改进结构,严格控制飞机进入飞行阶段后的飞行状态。

民用飞机气动弹性设计目的除了预防飞机发生气动弹性不稳定状况,还有就是通过气动弹性特点,促进飞机性能的提升,所以应将气动弹性设计纳入整体设计目标中,结合飞机其他关键设计共同研究。

民航概论电子课件第三章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民航概论电子课件第三章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三类。远程飞机的航程为4 800千米以上,可以完成中途不着陆的洲际 跨洋飞行,中程飞机的航程为2 400~4 800千米,近程飞机的航程一般 在2 400千米以下。近程飞机一般用于支线,因此又称支线飞机。中、 远程飞机一般用于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因此又称干线飞机。
10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滑翔机
6 第三章 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直升机
二、飞机的分类
1.按照飞机用途分类 按照用途不同,飞机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类。军用飞机
依据不同的用途又可分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舰载飞机、军用运 输机、教练机、侦察机、预警机等。
7 第三章 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2.按发动机类型分类 按照发动机类型不同,飞机可以分为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两
14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机身的主要结构
2.机翼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
身上,用于产生升力,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 操纵作用。机翼的一些部位(主要是前缘和 后缘)可以活动,飞行员操纵这些部位控制 机翼升力或阻力的分布,以达到增加升力或 改变飞机姿态的目的。
(1)机翼上的操纵面
32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4.燃料舱 空中客车A380飞机的燃料舱
(即油箱)设置与其他空中客车飞 机类似,主油箱设置在机翼内,机 身上设置有副油箱,其最大载油量 约为250吨,续航约12000千米。
33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空中客车A380飞机油箱位置图
41 第 三 章 飞 机 结 构 及 飞 行 原 理
飞机起飞过程示意图
4.飞行控制 (2)巡航 巡航阶段是指飞机完成起

飞机物理气动原理教案高中

飞机物理气动原理教案高中

飞机物理气动原理教案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飞机的物理气动原理,包括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2. 掌握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气动特性;
3. 能够运用物理气动原理解释飞机的飞行原理。

教学内容:
1. 飞机的气动原理概述;
2.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3. 飞机的推力;
4. 飞机的重力;
5. 飞机的特性及其在不同飞行阶段的表现。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段飞机飞行的视频,引出飞机的物理气动原理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于飞机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
1. 讲解飞机的气动原理包括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2. 解释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介绍卡门涡理论和气动力学原理;
3. 说明阻力的产生原理,包括气动阻力和干摩擦阻力;
4. 分析推力是如何产生的,介绍涡轮喷气发动机和螺旋桨引擎的工作原理;
5. 讲解重力对飞机的影响,及如何通过升力抵消重力。

三、案例演示
通过模拟飞机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气动特性,如起飞、巡航、下降和降落,让学生了解飞机在不同情况下的气动表现。

四、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飞机在特定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表现,并结合物理气动原理进行解释。

五、总结
总结飞机的物理气动原理,帮助学生深化对飞机飞行原理的理解。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于飞机物理气动原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飞行器飞行的原理

飞行器飞行的原理

飞行器飞行的原理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通过利用空气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来实现的。

在飞行器的飞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动力系统、机翼、气动外形和飞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首先,动力系统是飞行器飞行的基础。

飞行器的动力系统通常包括发动机和推进器。

发动机产生推力,推进器则将推力转化为飞行器的动力。

不同类型的飞行器采用不同的动力系统,如喷气式飞机采用喷气发动机,直升机采用涡轮发动机等。

动力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能力和效率。

其次,机翼是飞行器飞行的关键部件。

机翼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使飞行器能够脱离地面并保持飞行。

机翼的气动外形、翼型和翼面积等参数都会影响升力的大小和分布。

同时,机翼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也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气动外形是飞行器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动外形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包括阻力、升力、稳定性和操纵性等。

通过合理设计气动外形,可以降低飞行器的阻力,提高升力,增强稳定性和操纵性,从而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和性能。

最后,飞行控制是飞行器飞行的关键环节。

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操纵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状态,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和操纵。

飞行控制系统通常包括飞行操纵面、传感器、计算机和执行机构等部件,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作用,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航向控制和高度控制等功能。

总的来说,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飞行器的飞行能力和性能取决于动力系统、机翼、气动外形和飞行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飞行器才能实现安全、稳定和高效的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气动设计原理
民用飞机可以随时转为军用。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曾动员民用
飞机用于军事运输。

预警机、加油机等军事用途飞机也往往由民用飞机改型而成。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民用飞机气动设计原理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宽体飞机相对于窄体飞机,超临界机翼气动设计的难点主要体
现在哪里?(Dan)
超临界翼型设计的本质是弱激波翼型的设计。

超临界翼型相较
于普通翼型,其头部比较丰满,降低了前缘的负压峰值使气流较晚达到声速。

即提高了临界马赫数。

同时超临界翼型上表面中部比较平坦,有效控制了上翼面气流的进一步加速,降低了激波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并且推迟了上表面的激波诱导边界层的分离。

因此超临界翼型有着更高的临界马赫数和更高的阻力发散马赫数。

超临界翼型与传统翼型对比
对于窄体飞机,其巡航马赫数范围在0.78-0.80之间,通常巡
航时间占全航程比例不高,因此翼型设计需要多考虑起降、爬升等非巡航性能。

而宽体飞机的巡航马赫数则通常在0.85-0.90之间,并常用于长航程飞机,应此翼型设计需要多考虑巡航性能。

更高的巡航马赫数使得机翼表面有很大的超声区,使得通过翼型设计来削弱、推迟激波的设计难度大大加大。

控制律载荷一体化技术能改善飞机什么性能?有何效
益?(Zhijie)
放宽静稳定性使飞机阻力减小,减轻飞机的质量,增加有用升力,使飞机的机动能力提高;
边界控制技术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并保证飞机安全;
阵风载荷减缓技术减小阵风干扰下可能引起的过载,从而达到
减轻机翼弯曲力矩和结构疲劳的目的,并提高乘坐舒适性;
机动载荷控制改变飞机机动飞行时机翼的载荷分布,降低翼根
处的弯曲力矩,从而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和机动时的疲劳载荷,最终可以提高商载能力和增加飞行航程;
颤振模态控制技术通过改变翼面的非定常的气动力分部,从而
降低或改善机翼的气动弹性耦合效应,最终达到提高颤振速度的目的。

A320阵风载荷减缓控制系统
说说风洞试验中,风洞的问题和缩比模型的问题、试验结果的
一致性问题(Shaoyun)
风洞试验是指在风洞中安装试验模型,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模
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试验方法。

F22飞机风洞模型
风洞的基本参数一是风洞几何参数,包括风洞截面积、风洞试
验段长度等,二是风洞的试验风速,一般地,0~0.3M范围为低速风洞,0.3M~1M为高速风洞,大于1M为超音速风洞。

由于模型缩比等原因,风洞试验模型不能完全保留真实飞行器
的气动特性。

风洞试验通过采用相似准则来尽可能地使试验特性同真
实特性一致,通常根据试验的目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相似准则,但一般都会满足的重要准则包括:
几何相似性,模型几何特征同真实飞行器尽可能等比例的放大或缩小;
M数相似,风洞试验M数和飞行器实际使用M数保持一致;
雷诺数相似,风洞试验环境和真实环境下,惯性力同粘性力的比率保持一致。

影响风洞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洞试验的重复性精度,及同一模型同一状态下多次风洞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二是风洞试验的雷诺数效应,即风洞试验同真实环境雷诺数差异造成的试验结果同真实情况的不一致问题。

现有典型的湍流减阻技术主要有哪些?分别利用了什么原
理?(Li)
现有典型湍流技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方式,主动控制包括吹吸气、壁面振动、电磁力、避免加热推迟转捩,聚合物减阻;被动控制包括小肋、涡流发生器和Vortexspoiler。

主要原理如下:吹气通过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变壁面附近流动剖面,达到减低摩阻的效果;小孔吸气通过吸除低动量流体来阻止流动转捩和分离;
壁面振动:通过壁面振动破坏条带与流向涡,从而减阻;
电磁力:在流场中产生行波破坏底层的粘性结构,周期体积力破坏流向条带等相干结构,从而起到减阻效果;
壁面加热推迟转捩:通过加热改变湍流边界层特性,形成逆转捩现象,推迟转捩;
聚合物减阻:通过注入聚合物改变粘性,表面附着物可以抑制引起层流转捩的基本过程;
小肋:影响湍流脉动与雷诺效应,当流向涡被顶入肋条上端有减阻效果;
涡流发生器:通过产生的高能翼尖涡,与其下游的低能量附面层流动混合后,把能量传递给附面层流动,以防止气流在逆压梯度下分离,达到减阻目的。

增升装置涡流发生器原理
由于日趋严厉的适航法规和市场竞争压力,低噪声设计已成为民机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民机应该将噪声设计得越低越
好?(Caihua)
民机降噪需求不仅是为了满足日趋严苛的适航条例与法规的要求,更是对客户提供噪声的保证,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实现民机噪声控制的课题上,发动机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在付出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开发使民机变“安静”的新技术。

例如,对于发动机降噪,采用了更高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在短舱中使用了新型的吸声材料,采用特殊形状的尾喷管等;对于机体噪声控制,在后缘噪声、增升装置噪声和起落架噪声抑制上采用新的技术。

这些静音技术看似应用到极致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民机噪声指标和降噪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其他设计参数的综合平衡。

包括
飞机的巡航阻力、重量、气动性能、研发和维修的成本、对现有设计的改动等,这些因素都对降噪技术进行了限制。

举个例子,隔音措施可以降低舱内噪声,但需要提高舱壁的质量、刚度或者阻尼。

而只是大量地增加舱壁质量、刚度或者阻尼,会使飞机变得笨重,飞机的质量指标得不到保证,飞机的经济性就很差。

可取的做法是,综合考虑飞机设计的其他指标,适当的实施隔音措施,而不只单从降噪需求出发。

如果飞机金属机翼换成符合材料,在静气动弹性方面如何考虑?等刚度设计方法是否可以采用?(Mu)
相对于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高,在力学性能上各向异性,因此可以根据机翼各部位的刚度要求使用复合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满足设计要求,进而使机翼弹性变形性能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在静气动弹性方面要考虑飞行载荷变化,外形变化,气动弹性约束和结构顶层设计。

其中复合材料铺层角和铺层序列对气动弹性有很大影响。

复合材料机翼等刚度设计方法不可取。

由于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存在密度差异,如果仅仅满足刚度一致,那么所带来的结构载荷是不一样的。

此外金属材料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各向异性,两种材料制成的机翼的运动力学特性也不一致,故不能采用等刚度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