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模式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模式探究
教育的面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逐步面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通过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新业态新产品的冷静观察,我们发现成熟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互联网+教育” 模式迄今为止并没有产生。
“互联网+”于教育的实质性变化并未发生。
本文设想和探讨在服装材料学课程中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实践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与策略,使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在教育生态环境的开放创新中得到全面提升。
一、服装材料学传统课堂与微课
(一)什么是“微课”
我国研究者定义“微课”的说法众多,笔者倾向选择“微课”3.0概念,它是由与时俱进的“微课”实践者胡铁生所定义的:微课程的简称即“微课”。
它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微型视频教学的片断,针对特定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如讨论活动、学习过程、任务实训等而开发设计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特点是短小精悍并且支持多变的学习方式。
针对特定知识内容的微课,它有其特定的授课群体、有特定的目标导向,尤其是一组微课它需要全面性的表达其传递的知识。
“微课”它不同于单一传统模式资源的教学课件、案例、教学设计、归纳总结等教学资源,又是在传统课程资源基础上扬弃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服装材料学传统课堂
传统服装材料学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重点关注在于教师的“教”,而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学生如何“学”不受注视。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依赖多年固定不变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大多数教材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拓学生视野方面后劲不足。
传统课堂上,学生们忙于记笔记、角色被动,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减少了实际运用的机会。
“精”、“悍”、“短”、“小”是“微课”的独特属性,只有具备了以上四个属性才能达到移动微学习的需求。
笔者探究在《服装材料学》课程设计中,从纤维、纱线、面料、辅料、材料选择等内容体系中规划微课具体知识点。
期望通过服装材料学“微课”和传统课堂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摸索,提高高校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传统教学。
二、微课认识
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微学习、碎片化学习、终身学习等突出特点,大势所趋便是教育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时代里广泛存在着人们对
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如:对优质的学习资源需求源于无法进入优质的学校:由于受到多样化条件的限制,教师缺少自我表现机会方面的展示需求;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对全新教学课堂资源的需求等。
(一)“微课”就是一场秀
教育想法的多元化,思维模式的不断碰撞,它体现的是在参与教育过程中的大众热情。
“微课”的草根式发展提醒和补充的及时而又接地气,大众热情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将不断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革新。
(二)“微课”不能替代传统课程
“微课”的定位,并非表达完整的课程,而是基于微课制作者角度的知识片段本身,是满足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移动微学习中的微资源需求,它不可能达到整体课程才能完成的目标。
(三)“微课”相对独立
一般“微课”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某个知识点,显有逻辑性方面的延续,但是却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时效性问题。
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可以弥补由于未能进入理想学校而丧失的优质资源学习机会,弥补因传统课堂理解效率而带来的明显落后等等。
(四)“微课”针对性
学习者对于“微课”的反复学习,完全是出于他们的自由选择,不似传统课堂的老师重复灌输,学习者会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与需求去进行自主选择。
三、服装材料学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模式
(一)服装材料学微课知识点的规划选取
服装材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构成服装所有的材料;研究材料和服装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服装的面料、辅料及其有关的服装纤维、纱线、各类织物的结构与特性的关系,以及服装材料的分类、鉴别与保养等知识、规律及技能的一门科学;从服装材料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种类、材料结构及性能与服装造型、服装结构、服装加工,进而与着装人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材料的演变历程和新型的服装材料;依据服装材料学中的观点引导服装设计、制作与穿着,为人们科学制衣、购衣及穿衣提供指导。
本文设计提取的微课制作点:一从概论中提取服装材料未来发展趋势;二从纤维中提取棉、毛纤维性能特点;三从织物中提取平纹、斜纹、缎纹组织形成与特点;四从毛皮与皮草中提取人造毛皮与皮草的品种评定与分析鉴别;五从辅料中提取衬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六从服装材料的安全维护中选取棉毛丝麻的洗护要求。
通过以上十二个左右微课知识点的制作,将服装材料学知识体系贯穿起来,并在微课产品实践中不断融会贯通,不断达到弥
补传统服装材料学课堂教学不足的目标。
服装材料学微课课堂模式如图2。
(二)服装材料学微课课前、课中、课后融合模式
1.课前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班级网络共享平台到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以及完成微课中的课前作业。
以天然毛皮与人造毛皮的品质评定与鉴别为例。
微课主要内容:
(1)逐一介绍天然毛皮与人造毛皮的特征(教学重点)。
手感演示:天然毛皮滑顺、弹性足,人造毛皮比天然毛皮轻;燃烧识别:天然化为黑色灰烬,并有烧毛发味;人造缩成球状烧塑料味;外观识别:天然,拨开毛皮连接处,一根毛囊3-4根毛分布在皮板上;人造,有明顯的经纬线或线圈;对光验毛:天然,针毛、绒毛、长度不等人造,毛被齐整,光泽粗糙。
(2)拓展训练(教学难点)。
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认知识别与应用能力。
分组准备实物毛皮产品,观察其特征;小组活动实物观察与鉴别,演示并描述具体现象。
并将活动过程录制微视频,提交活动作业。
2.课中
首先,检查在微课中布置的学生任务,在课堂中播放学生制作的微视频作业。
根据情况,按照教师评价和学生间互评、自评,计入平时成绩。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对学生微视频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解和纠正。
其次,本单元导入的是毛皮产品的品质评定和鉴别微课视频,此视频中列出了毛皮品质评定的四个要点。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答辩,根据不同要点说出具体的手感、外观、燃烧等性能。
最后,教师在本节讲解过程中,在传统课堂中融入毛皮应用设计流行前沿视频,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微课与服装材料学传统课堂的融合方式,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了服装材料学传统课堂教学内容。
3.课后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有效延伸传统服装材料学课堂教学时间。
此微课突破了传统服装材料学理论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特点,加入了对话和动画等互动元素,增加课堂趣味性。
通过上述一系列微课实施过程,服装材料学课程设计中主题明确、形式多样、联系紧密的微课“主题模式资源包”,串套在传统授课的多媒体课件与项目教学中。
教师授课根据服装材料学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微课的讨论活动,学生不仅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就需要通过微课资源对将要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预习,还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讨论里多花心思。
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增强学生和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于“主动学习”理念,根据预先规划的服装材料学微课知识点,主导安排学生提前学习,再通过传统课堂学习,切实加深学生对服装材料学整体课程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微课”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尝试。
四、服装材料学“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教学裨益
(一)教师的提升
微课对于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技术角度看,教师要熟练掌握网络和视频制作技术。
从服装材料学角度看,教师要进行课程设计,将服装材料学所教内容进行模块化的细分,并且理清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课程学习主线,可操作性强。
将教师平常的教学工作不断锤炼使其转化为能够重复利用的教学资源,这也势必不断减轻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量。
服装材料学传统课堂与不断发展改善的微课融合模式会辐射服装课程群内的更多课程,融合模式的教学资源将接收源源不断的反馈,会诞生越来越多的优质改进建议。
(二)学生的福音
基于服装材料学“微课”不断建设完善服装设计类课程群资源,调动全院全员的凝聚力,当然存在老师们是否愿意拿出优质资源的顾虑。
但是,如耶鲁、哈佛这类名校,他们拿出了学校最优秀的课程,事实证明这会增加学校的声誉,增加名师的社会地位。
服装类学院、名教师将来会在融合模式的不断改进中愿意拿出优秀的课程,让愿意希望学习的人去分享。
服装设计类微课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需要团队的合作,因此学院教师要摈弃“单打独斗”的狭隘思想。
为最大限度的减轻重复性劳动,教师在提高个人综合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三)学校的发展
在服装类老师不断积累微课与传统教学课程融合产品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在实践的微课中可以收获更多,并且愿意去理解老师和与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不断促进学习效果的优秀反馈。
而学院在师生的和谐共享中将更加稳健发展。
综上所述,服装材料学微课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能极大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转变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理念,提升其教学技能与策略,促使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在教育生态环境的开放创新中得到全面提升。
在不断地积累和融合过程中,服装设计类课程群资源共享平台的不断发展,学院与学校也将获得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的雙丰收。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6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服装结
构设计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JGB20162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