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工艺学——十大调味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古代早期调味理论的经验总结。其核心理念就是讲究调 味的“中和”和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过不欠,持中协调,才是 调味最好的菜品,这个调味原则和基本规律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
“中和”调味理论已深植各地烹调师的烹调技艺中。如江苏 菜强调的是“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咸甜适中,清鲜平和”的调味 特色;广东菜的口味讲究“ 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肥而 不腻”的调味特色。各地菜系都以适应本地的调味特色,调辅料 的 “中和”运用,达到口味“和美”的目的 。
李天佑
国中中国国中
家国国家家式
食 品 安 全
餐 饮 职 业
烹 饪 大 师
级 中 式 烹
高 级 公
烹 调 高 级
专经
调共技
家理
评营师
委人
委养


中国烹饪工艺学——调制工艺
第一章 中国传统调味技艺的十大基础理论 第二章 调味工艺 第三章 调香工艺 第四章 调色工艺 第五章 调质工艺
中国烹饪工艺学概述
火候
调味
第一章 中国传统调味技艺的十大基础理论
五味调和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核心, 它源 远流长,内涵丰富。 自古及今,不同地域 、不同时空、 不同人的进食要求培育出无比丰富的调味技艺和饮食 文化资源,也促进了烹调技术手段的多元特色和风味 多样的美馔佳肴。 中国传统的调味技艺是对饮食五味 的性质和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归纳起来, 主要有十大调味理论指导着人们的烹饪生产与实践 。
“中和”调味理论,强调的是“适中”、“适度”、“中 正”。调味中的“和”强调的是“中和”,这是我国最传统的 “调味”方法。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调和理论,利用不同的调味品, 经过合理的调配使菜品达到美味可口的最佳状态。
4、中国第一部烹调专论《吕氏春 秋·本味 》,它对“中和” 调味理论作了深刻的阐释:“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 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 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 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 熟而 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 而不睺 。
1、《吕氏春秋·本味》。全书160篇,“本味” 乃其中一篇。 所谓“本味”,主要指烹饪原料本身所具有的甘、 酸、辛、苦、 咸等味的化学属性,以及烹饪过程中以水为介质,经火的大、小、 久、暂加热变化后的味道 。
2、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对“本味”调味有许多独特的见 解。“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善制菜者,须多设 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余 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 ”
烹饪
是指人类为满足生理需要和 心理需求,把食物原料用适 当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制 造成餐桌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行为,是人类饮食活动的基 础之一 。
家务活动
烹调技术 面点技术 其他
烹调
烹调只是烹饪行业中的一个 具体工种和烹饪学科中的一 个概念或一门课程。仅指做 菜的烹饪技术。
热菜 冷菜 制汤 其他
红案和白案
十大调味基础理论
十大基础 理论
“ 中和 ”调味论 “ 本味 ”调味论 “ 时序 ”调味论 “ 地缘 ”调味论 “ 适口” 调味论 “ 相物 ”调味论 “ 优选” 调味论 “ 养生” 调味论 “ 秘制” 调味论 “ 模糊 ”调味论
一、“ 中和 ”调味论
1、“中和”理论最早源于中国古时代的“中和之道”。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讲究“五味调和 ”。特别是春秋时 期 ,孔子的中庸思想进一步深化 ,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从而形 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礼记·中庸 》曰:“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观念,其含义有“中度”、 “ 执两用中”、“和”,提倡“无过无不及”的中庸适度原则 。 “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乃是贯彻孔子思想体系各 个方面的一条主线,同时又是他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论 。
红案
制作菜肴的工种叫红 案 ,指烹调制作。
肉类 水产 蔬菜 中式烹调师
白案
制作面点的工种叫白 案 ,指面点制作。
米面 杂粮 其他 中式面点师
中餐烹调技术的三大要素
精湛
• 原料特点 • 刀法 • 效率 • 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确
• 水温 • 油温 • 火力 • 成熟度
精准
• 调味品 • 味型 • 方法 • 风俗
刀工
在中国烹饪中,“五味”是本体,“调”是手段,“和” 是目的。它是一个烹调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是一个系统。 “五味调和”,尽在 “中和” 。
二、“ 本味 ”调味论
中国烹饪“本味”调味理论就是要充分体现烹饪原料的自然 之味和自然之美,突出原料之本,并把握原料的优劣,通过调味 全力灭腥、去臊、除膻,排除一切不良的气味 。
袁枚指出了选料 、切配 、调和 、火候 等方 面要注 意的 问题 , 如荤食品中的鳗 、鳖 、蟹 、牛羊肉等 , 本身有浓重 的 或 腥或膻的味道 , 需要“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长 而去其弊 ” 。
3、金元时期,朱丹溪《茹淡论》中说:“ 味有出于天 赋 者,有 成于人为者。天之所赋 者,谷蔬菜果 ,自然 冲和之味 , 有食之补阴之功 ,此《 内经 》所谓味也 ”。
3、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政治家晏婴对“和”的概 念以烹调等为例作了发挥,曾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hǎi 泛指佐餐的调料)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 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齐(音剂)之,使酸咸中和;济,指增益之意;不及,谓酸 咸不足,则加盐梅;泄,指减;过,指太酸太咸,则需加水以减 之。调味时若“济其不及”和“以泄其过”,必须用“齐”之技 去达到“和”之目的,这是“中和”调味理论形成的基础 。
4、清代《 养小录 》:“ 烹饪燔炙 ,毕聚辛酸,已失本 然之味矣。本然者,淡也。淡则 真。昔人偶断肴馐 ,食淡饭 , 曰 :‘ 今日方知真味 ,向者几为舌本所瞒 ’。
5、袁枚 :“ 味要清鲜,不可淡 薄。…… 清鲜者,真味 出 ”。“ 味要清鲜,不可淡 薄。…… 清鲜者 , 真 味出 。”
一般人在品尝中注重的主要还是原料的美 味,“ 吃鸡要有 鸡味 ,吃鱼要有鱼味” ,其 次才是调味品的滋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