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 全球变化生态学卷(李文华主编)思维导图
李文华院士讲义-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0611302
二、现代生态学研究 的领域及特点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特点
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重新定位
研究的对象不断拓宽
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发展、 从单一生态系统向复合生态系统发展
学科之间综合、融汇与新分支学科不断产生
从研究系统的结构、到研究功能和过程
从局部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网络化研究发展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2001.6启动,为期四年,1300学者,95个国家 目标:满足决策者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福芷之间 相互联系方面科学信息的要求 《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 《湿地公约》、《迁徙物种公约》 内容:现状和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对策 科学评估为《全球环境展望》、《世界资源报 告》、《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报告》 提供基础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 斯德哥尔摩 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பைடு நூலகம்年 里约热内卢 2002年 约翰内斯堡
21世纪议程
Rio+10
IBP MAB IGBP MA
标志生态科学进展的 几项国际研究计划
60年代
国际生物学计划 IBP 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 国际地圈生物圈 计划IGBP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Effect Function
SPARC GEWEX
世界气候计划
Monitoring
生物多样性
Inventory
LUCC
生态学
水文学计划
IDGEC IT
CLIC GCTE GAIM BAHC START
生态学(共26张PPT)
先⑤锋起物 始种条最件先划出分的现:、原湿易生于演被替生挤、掉次的生演沼替。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科、禾本科等一些湿生
种类。排水能力更强和垫高能力更强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水深1米左右,睡莲等植物飘浮水面,导致水下的沉水植物得不到光照而被排挤,飘浮植物的茎部的阻碍,更多泥沙沉积下来
水生演替系列
➢ 自由飘浮植物阶段:整个植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类浮水植物,
这类植物的根通常不发达。
➢ 沉水植物阶段:5-7米水深,首先出现轮藻属植物,由于它
的生长,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由于湖底嫌气条件轮藻 的残体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水深2-4米左右,有金
鱼藻、狸藻等出现,繁殖强,垫高湖底
➢ 多元顶极论 地下水位降低,大量地被物改变了土壤条件
新兴特有现象的存在,以及对植物环境特殊适应为方向的物种形成 ⑤起始条件划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第七章 群落的动态 万年到亿年:群落的演化 气候顶极是顶极群落的一种类型,但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 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称之为进展演替
➢ 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
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 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比较
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比较
水更浅,使湖底迅速升高 根据主导因子的不同,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
备战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迁移应用】
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
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
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主干精讲】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 (1)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 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 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
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 1~2 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思维导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例导悟】 例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 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 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回答 1~3 题。
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科考点分析word版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总结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总结1.〔思维导图〕2.〔高考必背语句〕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能量传递率只有10%~20%。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的现象。
4.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5.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6.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7.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及法制保护。
3.〔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018·北京卷,31)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
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捕食对象/食物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捕食者/天敌。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由下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
第七章 生态学与习性学的发展理论思维导图
吉布森知觉 学习理论的 基本观点
习性学的发展 理论及其重要 观点
知觉是人类 主动的活动
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知觉总是与人的活 动目标直接联系着,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信息,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知觉 是适应过程,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有机体在环境中生存和种族延续。 关于吉布森的几项研究:视崖、抓握反应、回避反应。这些实验充分说明知觉活动 的主动性。
能激发宝宝内心的动力和欲望;为宝宝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
成。
(三)努力办成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维护儿童健康发展 高质量的托幼机构就是有高质量的师资、课程、管理制度。高质量的课程着眼于儿 童一生的发展。 案例1《帮助幼儿在“第三位教师”的怀抱中幼儿获得归属感》:生态文化的方法 认为儿童的行为发展和文化习得是人类生物潜能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 既不能忽视文化中的教育内容,也要给孩子宽阔的视野,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 力。 案例2《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不稳定,情感容易被 忽视;生态理论强调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国系统,儿童出生后都处在这些系统 中,每个系统都对儿童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微观系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严 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报告建议,构建减量化机制和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学
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活动型,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予不同的应对
和
方法。
习
案例2《不吭声的琦琦》儿童和教师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习性学理论强调老师对 儿童的情感的尊重、儿童对教师的影响,当儿童没有形成新的依恋时就会产生焦 虑。 案例3《妈妈陪陪我》:在家庭里所建立的亲子依恋,使得孩子在入园时都表现出 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鲍尔毕认为分离焦虑会引起儿童的愤怒,这时候就需要父母 多陪陪孩子,关注孩子的依恋需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一直都是很爱我。 案例4《明天还去幼儿园》:宝宝向老师直接表达了感情需求,说明宝宝对环境比
《环境生态学盛连喜》PPT课件讲义
四、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
▪ 人类在实践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态管理经验,但是其目标一般只是为了 获得产品,而忽视了这些高度管理生态系统的持续力也是密切依赖包围 在周围的很少受到管理的生态系统的;并且,其管理的目标主要对准获 取最大的产量和经济收益,而不是长期的可持续能力。正由于这种与现 代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不一致带来了下面几个问题:①对环境的生物多 样性方面的信息相当贫乏;②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动态普遍存在着知识 不足;③对于超出管理界线外面的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间相互连接 认识不足;从而在管理者的思想上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要求压 倒了受损生态系统带来的未来风险。因此,对于生态系统管理更为重要 的、要指向克服这些问题。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再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于复杂性 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 效益为目标,并依据随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 期监测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其它几种定义:
▪ 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原理仔细地和专业地管理生 态系统的生产或恢复,或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理想的条件、 利用、产品、价值和服务(Overbay,199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包括:
生态系统管理要求融合生态学的知识和社会科学技术,并 把人类自身和社会价值整合进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中;
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来衡量;
生态系统管理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定义生态系统退化的 阈值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
▪ 1990 年以来,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专著陆续问世。 这些专著支持大多数 的资源经营活动,而且强调用环境科学知识满足社会经济目标。 自此, 生态学界开始注意生态系统管理,并将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 美国开始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评估,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 形成。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高中生物选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选修一思维导图高中生物选修一思维导图1. 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1.1 生命的基本特征1.2 生物的分类方式1.3 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2. 生物的分子组成及生物大分子2.1 生物分子和无机物分子的区别2.2 生物大分子种类和组成3. 细胞及其结构和功能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3.2 细胞的功能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4.1 细胞膜的概念4.2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4.3 细胞膜的功能5. 膜运输的基本概念5.1 膜运输的概念5.2 膜运输的类型5.3 膜运输的作用和意义6.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6.1 细胞核的概念6.2 细胞核的结构和组成6.3 细胞核的功能7. 细胞生物合成和代谢7.1 细胞的生物合成和代谢7.2 细胞的代谢途径7.3 细胞生物合成的机制和规律8.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8.1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基本概念8.2 细胞增殖的机制和规律8.3 细胞分化的机制和规律9.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9.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9.2 遗传现象的类型9.3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10. DNA的结构和功能10.1 DNA的概念10.2 DNA的结构和替代10.3 DNA的功能及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11. RNA的结构和功能11.1 RNA的概念11.2 RNA的结构和替代11.3 RNA的功能及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1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2.1 基因的概念12.2 基因的结构和组成12.3 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1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3.1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概念13.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机制13.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规律和特点14.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4.1 生态学的概念14.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4.3 生态平衡和生态适应15. 生态环境保护15.1 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15.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5.3 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以上就是我对于高中生物选修一的整体思维导图,大致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内容。
生态系统(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共79张PPT)
变式训练
【答案】D 【解析】A.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
A错误;B.蜣螂是营寄生生活的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分解者,B错误;C. 细菌也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C错误;D.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 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D。
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知识拓展】(一)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1.定量不定时: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
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 2.定量定时: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
外);③被分解者分解;④未利用(规定时间内暂时未利用的, 例如:保留在生物体内的部分)
知识总结 (一)能量流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7.能量金字塔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原因: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
级越高,能量损耗就越大。)
知识总结 (一)能量流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8.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知识总结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命观念】
1.食物链
草
兔
蛇
鹰
食物链
所属 类型
成分
绿色植物 生产者
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 小型肉食性动物 大型肉食性动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知识总结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命观念】
注意 1.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它们通过捕食关系相联系; 2.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为止; 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6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阶段提升课
阶段提升课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学尝试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①食物链②单向流动③逐级递减④双向⑤自我调节能力⑥负反馈调节⑦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⑧直接价值主题归纳·能力提升主题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典例示范】(2019·江苏高考改编)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
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
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
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4)春天图1中草本植物返青,“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这属于__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的的作用。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的成分。
杂食性鸟以草本植物等生产者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处于第四营养级。
(2)图1中的大型真菌和跳虫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碎屑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盐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3)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被微生物分解的那部分,所以包含在c中。
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教材:《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阅读文献:第一章:绪论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参考文献:《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参考文献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著. 《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0第三章:种群生态学必读文献:尚玉昌, 蔡晓明编. 《普通生态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参考文献钟章成,曾波.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第四章:群落生态学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参考文献:《群落生态学》李振基,陈圣宾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必读文献Integrative ecology : from molecules to ecosystems. Author Woodward, Guy. Call Number Q/1015783 Publisher Edition Publishing Date 2012.参考文献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美) F. Stuart Chapin Ⅲ, Pamela A. Matson, Harold A. Mooney 李博, 赵斌, 彭容豪等译Author 蔡平, F. S. (Chapin, F. Stuart) 著Call Number P9/12 Publishe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六章:生态系统服务必读文献Costanza R, d Arge R, de-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 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386 ( 6630 ) : 253-260.参考文献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 t: Biodiversity synthesis report. Washington D 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第七章:生物多样性必读文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钱迎倩. 科学出版社,1994《保护生物学》,李俊清等.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参考文献:《生物多样性》杂志上最近三年的综述类文章第八章: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必读文献《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恢复卷),李文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3参考文献《恢复生态学导论》,任海, 刘庆, 李凌浩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8.第九章:生态学野外调查必读文献:《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 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参考文献《普通生态学实验指导》,章家恩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杨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课程负责人(签字):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学院(系)、部(盖章)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