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三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2e5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a.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三、负责____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负责____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五、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管理。
六、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暂存设施管理要求一、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并盛装于周转箱内,禁止打开包装袋取出废物。
二、暂存设施设专人管理(贾衍奎)及时对贮存设施和贮存容器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开裂等问题及时更换。
三、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应在废物清运之后消毒冲洗(____mg/l健之素液),冲洗液排入医疗废水消毒、收集、处理系统,医疗废物暂存柜(箱)每天消毒一次。
四、暂存设施清理出的医疗废物、被医疗废物污染的物品、损坏或废弃的容器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五、暂存设施应配备应急设备及工具,包括个人安全防护设备、消防灭火装备、泄漏物清理工具、消毒设备等。
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要求一、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二、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规程。
三、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四、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产生地运送工作制度及工作要求一、按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及运送至院内焚烧炉焚烧。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示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049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8.png)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主体1. 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督促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2. 产生医疗废弃物的临床科室负责生成、收集、暂存和分类投放医疗废弃物,并组织好相应的培训。
3. 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废弃物的搜集、集中存放、转运和最终处理,并负责废弃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 技术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制定废弃物处理的方案,并负责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5. 全体员工要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
三、医废分级管理1. 感染性废弃物: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高风险废弃物、中风险废弃物和低风险废弃物。
高风险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中风险废弃物可以与普通医疗废弃物混装集中暂存,低风险废弃物可以按照一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2. 化学性废弃物:将其分为酸性废弃物、碱性废弃物、有机溶剂废弃物和其他化学品废弃物。
不同类型的化学性废弃物需要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理和监督。
四、收集、暂存和运输1. 收集:临床科室应将医疗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废弃物及时交给环境卫生部门。
2. 暂存:医疗废弃物暂存应采取密闭、防腐蚀、防污染的措施,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3. 运输: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将暂存的医疗废弃物进行转运,转运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五、最终处理1. 常规医疗废弃物:常规医疗废弃物可进行化验焚烧、高温蒸煮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
2. 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应委托专业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模版(二篇)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40bc1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2.png)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疗废物指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生产单位及其它与医疗活动相关的单位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潜在致病性的废物,包括医疗废弃物、医疗器械废弃物以及其它相关废物。
第三条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收集、分流利用、低风险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废物处置工作。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处置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废物处置具体方案,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执行情况。
第七条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不影响环境和公共安全。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来源,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第九条医疗废物的分类包括:传染性废物、医疗用品废物、药品废物、手术废物、投放物等。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废物收集设施和专用容器,分别收集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医疗废物分类指南,明确各类废物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废物进行临时存放,并按照规定时间将废物交由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第三章医疗废物处置流程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保证废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理。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废物收集和运输,确保废物的及时清运。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委托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废物处理,严禁将废物随意丢弃或销毁。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自行负责低风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并建立相关记录。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将废物处置情况报告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四章处罚和监督管理第十八条对于违反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定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3篇)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842af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8.png)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
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____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2)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化学性、放射性和其他特殊性质的废弃物。
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医疗废物需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安全处置。
以下是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的常见内容:1. 废物分类:医疗废物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如感染性废物、尖锐器械、化学废物等。
2. 包装和标识:医疗废物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不泄漏、不变质,并且需要标明废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3. 存储和运输:医疗废物需要在指定的容器中进行存储,并且需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运输,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意外事故。
4. 处理方式: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消毒、气体化、埋地填埋等,需要根据废物的性质和规定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5. 监测和检测:对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废物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6. 员工培训: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知识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1254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c.png)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在开展医疗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由于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致病菌、病毒及有毒化学物质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会造成重大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和环境卫生,需要制定相应的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份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的示例,供参考。
一、一般原则1.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在开展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
2.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3.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废物处置工作的规范和安全进行。
二、废物的分类和标识1.医疗废物应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感染性等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
2.废物容器上应装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标识,标明废物的种类、危害程度和处置方式。
3.一类废物为感染性废物,标识为红色;二类废物为可疑感染性废物,标识为黄色;三类废物为化学药品废物,标识为蓝色;四类废物为其他废物,标识为绿色。
三、收集和贮存1.废物应在产生后立即进行分类和收集,不同类型的废物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容器内。
2.废物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防漏、防溅、防腐蚀等功能,容器表面应保持清洁。
3.废物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并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防止废物外泄。
4.废物应存放在封闭的储存室内,储存室内应配备通风设备和消防设施。
5.感染性废物和可疑感染性废物应存放于特殊的储存容器中,并定期进行高温蒸汽消毒。
6.储存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分类标志,以保证不同类型的废物不混合存放。
四、运输1.废物的运输必须由专门的车辆进行,车辆应具备防漏、防溅、防腐蚀的功能,并保持车厢内干净。
2.废物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废物容器应妥善固定,以防止在运输途中的倾倒和泄漏。
3.废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五、处理1.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应与合法的医疗废物处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委托其进行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1220b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f.png)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对于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一、总则1.1 医疗废物处置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安全处置的原则。
1.2 医疗废物处置应当符合环保、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保护环境。
1.3 医疗废物处置应当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责任,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二、组织管理2.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明确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工作。
2.2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熟悉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3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应当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处置中的问题。
三、分类收集与包装3.1 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
3.2 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或者专用容器进行包装,包装物或者容器应当有明显标识,标明废物类别和警示标志。
3.3 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登记,记录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收集时间、收集人员、运输人员、储存地点、处理方式等信息。
四、运输与储存4.1 医疗废物的运输应当使用专用运输工具,运输工具应当有明显标识,标明废物类别和警示标志。
4.2 医疗废物的运输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运输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4.3 医疗废物的储存应当使用专用储存设施,储存设施应当有明显标识,标明废物类别和警示标志。
4.4 医疗废物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储存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81a6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c.png)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篇1(一)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由医院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平安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学问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中,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用密封容器按固定线路进行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请环保部门准时运走,如无法准时运走的生活垃圾,必需置密封容器中存放。
三、治疗室内的废物筒应加盖或置存放柜内,分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利器盒等。
未被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置。
敷料、棉签等放置黄色垃圾袋、玻璃安瓿、玻璃器皿、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等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锐器盒中,当心处理以免损伤。
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垃圾袋中。
四、临床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需置黄色垃圾袋中,当装满3/4时扎紧袋口后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暂存容器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表面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标签。
科室内的医院废物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五、废弃后的注射器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应放入利器盒内,定时由保洁公司的专职人员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削减工作人员刺伤的发生。
六、清洁人员收医疗废物时,应记录,临床科室签名认可。
科室收集总量应与运出医院的总量进行核对,以免流失。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的培育基、菌种等高危废弃物,应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九、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包装袋,并准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各类废物不得取出。
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十一、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那根据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十二、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固定线路、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医废管理规章制度
![医废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9add2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7.png)
医废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医疗废物的管理是医疗机构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更直接影响着公众健康和医疗安全。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三、职责分工1、医疗机构负责人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本规章制度的要求。
2、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和监督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3、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要求,将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做好交接记录。
4、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定时到各科室收集医疗废物,做好交接和运输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散落。
5、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暂存处的管理,做好医疗废物的接收、登记、存放和移交工作,确保暂存处的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四、医疗废物的分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等。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等。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一般性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6e9b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9.png)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行为,确保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不造成任何危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循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
第五条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设备、技术和人员,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自觉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有任何违反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第七条医疗废物应按照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分为第一类医疗废物和第二类医疗废物。
第八条第一类医疗废物是指具有传染性、毒性、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医疗废物。
第九条第二类医疗废物是指除第一类医疗废物以外的其他医疗废物。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危险程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收集方法和设施。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的收集设施应符合防漏、防尘、防腐蚀、易清洗等要求。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工作,并定期对收集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
第十三条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分类收集,并使用标识明确标注储存、运输和处置的信息。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收集记录,包括收集时间、数量和分类等信息。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运输第十五条医疗废物的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并采取防漏、防污染措施。
第十六条进行医疗废物运输的车辆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发生碰撞、倾倒等事故。
第十八条进行医疗废物运输的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医疗废物运输操作证书。
第十九条进行医疗废物运输的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并严禁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第二十条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应遵循最短距离、最短时间的原则,并采取避光、避湿、避热等保护措施。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处置第二十一条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并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451a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质,包括感染性废物、药物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的处置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下面是一份医疗废物处置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废物的规范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推行医疗废物分类,确保废物的规范处理和处置。
对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各环节,一律按照国家已颁布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条严格遵守医疗废物处理的原则:分类、封袋、标识、密封、封存以及安全运输的有序进行。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标识第三条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程度和危险性等级进行分类,划分为一般废物、有害废物、感染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第四条医疗废物在分类时需要进行标识,一般废物在废物袋上标注“一般废物”字样,有害废物、“感染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应在废物袋上做相应的标志。
标识应清晰、明确,不得有模糊、含糊的情况。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第五条医疗废物应当在产生后及时进行分类、收集和储存。
收集容器可以采用密封式塑料袋,以确保废物不会散落和飞溅。
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废物,应当安装专用收集容器。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运输第六条医疗废物必须在专用集中车辆中进行运输,不得与其他物品混装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或扩散的情况。
第七条医疗废物的运输车辆应当符合相关环境卫生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清洗设备。
第五章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第八条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进行。
感染性废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高温焚烧、化学消毒等方法。
第六章监督和管理第九条相关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十条对违反医疗废物处置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业、吊销执照等。
第七章附则第十一条如本规章制度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有冲突的地方,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医疗废物处置的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和处置,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范文(2篇)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c758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f.png)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工作,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可行性和规范性。
第三条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是指医疗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分类、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等一系列工作。
第四条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规范化、综合利用”。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医疗废物按照其性质和风险程度,分为三类,分别是一类医疗废物、二类医疗废物和三类医疗废物。
第六条医疗废物应在产生地点进行分类,分类后的医疗废物应标明颜色,一类医疗废物标红色,二类医疗废物标黄色,三类医疗废物标黑色。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分类和标识标志,指示患者和医护人员正确分类投放医疗废物。
第八条科室、病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应当对医疗废物分类和标识的正确性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记录。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存储第九条医疗废物应当在生成后立即进行收集,禁止将医疗废物暴露在室外或公共区域。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并设置收集点,确保医疗废物可以就近进行收集。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确保医疗废物的收集容器密闭、卫生、耐酸碱、防腐蚀、防滴漏,并标有分类和标志标识。
第十二条一类医疗废物、二类医疗废物和三类医疗废物应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内,并严禁混装混运。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储存在单独的封闭或隔离场所内,并采取措施避免医疗废物产生二次污染。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和存储容器的定期检查,确保其清洁、完好,并进行记录。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转运和处理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具备医疗废物转运资质的单位进行医疗废物的转运工作。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将医疗废物封存后交接给转运单位进行转运,中途不得开启和拆封。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五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ecd2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a.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1、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生活垃圾按城市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医疗污物的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原则,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3、设置三种以上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有特殊标志的污物袋装直接焚烧、放射性和其它特殊的废弃物。
污物袋应坚韧耐用,首选可降解塑料袋。
所有废弃物都应经消毒后,分别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中,每日由专人负责运送,也可根据需要收集中装入服务站内污物箱或废物存放地,____天内请运送单位清空。
4、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
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
5、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以下基本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做毁形处理;(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3)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6、液体污物及污水的处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二)是指针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规范管理和处理的制度。
以下是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废物分类:将医疗废物分为不同类别,如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处理。
2. 废物收集:医疗机构应设立废物收集点,将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别收集,并设立相关标识和容器,防止交叉污染。
3. 废物运输:医疗机构应选择符合规定的专业运输公司,将收集好的废物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运输,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泄漏或污染。
4. 废物处理:医疗机构可选择将废物交由专业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或采取内部处理方法,如高温焚烧、消毒等,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三篇)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9bcc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d.png)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是保障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围绕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监督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
它包括医疗废液、医疗废固体、医疗辅助用品和废药等。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类:1. 强制性感染性医疗废物:指带有病原体的废物,例如废弃的器械和材料、血液、体液、组织等。
2. 非强制性感染性医疗废物:指未经处理的人体排泄物、尸体、组织和分泌物等。
3. 医疗化学废物:指过期、损坏、废弃的药品和药品包装物等。
4. 医疗辅助用品废物:指废弃的纱布、胶布、手套、口罩、注射器等物品。
三、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和可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收集和运输规程。
1. 收集设施:医疗机构应设立标识明确、易于清洁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
容器应与废物类型相对应,且具有密封性能。
2. 收集方法:医疗机构应制定废物收集的方法和频率,并负责定期清理和更换收集容器。
在收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废物溢出和扩散。
3. 运输要求:医疗机构应与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合同,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
废物应按照规定的包装标准进行装载,并配备相应的标识和警告牌。
四、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是确保废物无害化的重要环节。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原位消毒:对强制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可以采用原位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如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等。
2. 密闭焚烧:对强制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医疗化学废物可以采用密闭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完全燃烧和无害化。
3. 特殊处理:部分医疗废物,如医疗化学废物和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
五、医疗废物的监督和管理为了确保医疗废物处理的科学和规范,各国和地区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c000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4.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文(精选17篇)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应制定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篇1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成立了医疗废物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防保组长,指定了专职负责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
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医疗废物回收处理的检查监督,进行医疗废物回收,同制订了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垃圾处理流程图,规范医院的了医疗废物处理。
2、加强医疗废物回收处理贮存设施的配备和保障各科室配备收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带盖暂存箱,并购买了相适应的废物回收袋,医疗废物装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
各科把垃圾暂存箱放在固定的卫生处置间,并标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给专职回收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并进行了防护培训。
要按要求建立医院医疗垃圾贮存间。
3、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分袋收集处理3.1 感染性医疗废物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头分离放置于损伤性废物内;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3.2 病理性废物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3.3 损伤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3.4 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及废弃的疫苗、血库废弃的血液制品等。
4、回收暂存的管理4.1 做好回收人员个人防护在回收运送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下科室回收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子罩、橡胶手套,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
收集运送时,防止刺伤、擦伤,保证安全。
4.2 医疗废物的内部运送要求专职收集人员每天种分类包装、做好标识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收回后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收集时带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簿,与各科当面交接,做好双签字。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范文(4篇)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bc916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0.png)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确保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安全不造成威胁,保护公共利益和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医疗单位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应依法、科学、合理进行。
第四条医疗机构、医疗单位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医疗废物应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包括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尖锐器械和其他医疗废物。
第六条医疗废物的容器和包装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不泄漏、不外漏、不挥发。
第七条医疗废物应进行标识,明确废物类型、处理方式、危险性等信息。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贮存第八条医疗机构、医疗单位应配备专门的收集容器,分别用于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尖锐器械和其他医疗废物。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单位应将收集容器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无异味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条医疗机构、医疗单位应建立医疗废物贮存记录,包括收集时间、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并保存相应的证明文件。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运输与转运第十一条医疗废物的运输应由具备相关运输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负责,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的包装和装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运输途中不泄漏、不外漏、不挥发。
第十三条医疗废物的转运必须进行转运登记,明确废物的转运时间、起终点、接收单位等信息,并保存相应的证明文件。
第五章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第十四条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废物类型和危险性等因素,采取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对于感染性医疗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其不再传播病原体。
第十六条对于化学性医疗废物,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法,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第十七条对于尖锐器械,应进行专门的处理和销毁,防止再次被利用和伤害。
第六章医疗废物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八条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与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整改。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八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088a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8.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原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2、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3、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
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____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密、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6、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朔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7、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8、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
9、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10、对收集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11、医疗废物统一由贵港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站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d100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和其他可能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
第三条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安全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一)感染性废物:包括废弃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理废物等。
(二)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锐器、刀片、注射器、输液器等。
(三)药物性废物:包括废弃的药物、药液、药瓶等。
(四)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灭鼠药等。
(五)病理性废物:包括废弃的人体器官、组织、尸体等。
第六条医疗废物应当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标识进行分类,并标明医疗废物的类别、产生单位和产生日期。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按照类别设置专用的收集容器。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收集与储存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工作。
第九条医疗废物应当按照类别进行收集,并使用专用收集容器。
第十条感染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进行收集,并封口。
第十一条损伤性废物应当使用专用收集容器进行收集,并封口。
第十二条药物性废物应当使用专用收集容器进行收集,并封口。
第十三条化学性废物应当使用专用收集容器进行收集,并封口。
第十四条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专用收集容器进行收集,并封口。
第十五条医疗废物储存场所应当设置在远离人群、交通方便、便于装卸的位置。
第十六条医疗废物储存场所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
第十七条医疗废物储存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运输与处置第十八条医疗废物的运输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使用专用运输工具。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2876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2.png)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科室和部门,确保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医疗废物得到科学、规范的处理。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加强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定义:医疗废物系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因其性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废物。
根据其危害特性,医疗废物可分为以下五大类:1. 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性病人的敷料、废弃医学标本、医学实验动物尸体、污染的注射器及输液器等。
2. 损伤性废物:指尖锐器具或其他有可能引起人体伤害的废物。
例如:废弃的手术刀片、针头、玻璃试管、安瓿等。
3. 病理性废物:指源自人体或动物的遗体、组织、器官以及病理切片等废物。
这类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需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处理。
4.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因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药品及其包装物。
此类废物可能含有有害化学成分,需特殊处理以防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 化学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化学性质的废物。
包括但不限于:废弃化学试剂、消毒剂、电池、灯管等。
对上述各类医疗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旨在明确不同类型废物的处理要求,以确保在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三、职责:为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
- 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负责制定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计划,并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医疗废物管理的知识和操作规程。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5篇)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ba31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f.png)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和要求。
2院感小组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监督,卫生员负责医疗废物暂存管理、消毒、交接登记工作。
3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4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
5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运送,暂时储存不超过____小时。
6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
7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的地点及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要及时上报。
8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____年。
9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存储和处置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预防接种,防止其收到损害。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医疗机构或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所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用于管理和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有效的处理,并且不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废物分类和标识: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标识要求,包括危险废物、感染性废物、一般废物等。
2. 废物收集和储存:规定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方式,包括采用专用容器、密闭集中存放等。
3. 废物运输:明确医疗废物的运输要求,包括运输车辆的要求、运输路线选择等。
4. 废物处理方式:规定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消毒、细菌感染危险废物的处理等。
5. 废物监测和记录:要求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
6. 相关人员培训:要求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包括废物分类、处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7. 外部合作和监管:规定医疗机构或处理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监管要求,包括与环保、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配合。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废物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并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f1750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e.png)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适用于本企业全部涉及医疗废物处理的部门和人员。
第二条医疗废物处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确保医疗废物的及时、安全、规范处理。
第三条医疗废物处理的目标是降低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健康。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第四条医疗废物应依据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包含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尖锐器械废物等。
第五条各部门应设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容器,并明确标识,确保正确分类和包装。
第六条医疗废物应分别使用黄色、红色、蓝色、紫色、黑色的密封包装袋进行包装,并依照规定进行标识。
第七条医疗废物包装袋应具备防漏、防破、防渗透的特性,确保废物的不泄露和污染。
第三章医疗废物储存与运输第八条医疗废物应在特地的储存间或设施进行短时间存放,严禁存放在办公区域、食堂、宿舍等非指定场合。
第九条医疗废物储存间或设施应具备防水、防火、防尘、通风等基本条件,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十条医疗废物储存间或设施应设置防错垃圾箱,以防止误将非医疗废物投放其中。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储存间或设施应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网、防护门等,确保储存的医疗废物不被非授权人员接触。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的运输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运输过程中应严禁乱倒乱扔,防止泄露和二次污染。
第四章医疗废物处理与销毁第十三条医疗废物的处理应依照特定程序进行,包含收集、运输、消毒/灭菌、处理等环节。
第十四条医疗废物处理应选择合格的专业机构进行,确保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十五条医疗废物处理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处理效果和人员安全。
医疗废物处理机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处理结果,并保存相关记录,以备查阅。
第十七条医疗废物销毁应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严禁任何非法或欠妥的处理行为。
第五章监督与惩罚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字〔2016〕8号关于成立xx中心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维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常家中心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 xx副组长: xx xx xx成员: xx xx xx xx xxxx 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护理办公室,xx负责具体工作。
附件:常家中心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案常家中心卫生院2016年3月10日附件:xx中心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案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将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现制定我院本年度医疗废物管理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领导,强化培训各科室要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定期交流信息,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办公室将定期对从事收集、贮存医疗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安全防护、医疗废物识别、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收集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及时收集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类别管理。
院内各相关科室由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登记后,统一回收到院医用垃圾室,并由医院指定专人负责分类检查(见附件1),同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交接登记内容应齐全,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领发、使用情况应严格进行登记、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二、加强督导,定期回收医院安排专人于每周一、三、五下午三点至四点统一回收医疗废物,并将回收的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的类别和处理要求及时进行分类管理,然后交由工作人员统一焚烧处理。
三、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和检查要加强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和检查,医院后勤及医疗废物管理具体负责人要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并做好应对流感疫情下医疗废物成分变化(如因消毒带来含氯量增加等)后的设施运行准备工作。
四、定期检测,建立长效机制由医院检验科每半年对相关科室进行检测,检验报告由院感办上报、存档。
严格工作制度,定岗、定人、定职责,严防事故发生。
院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及具体负责人不定期对院感工作进行检查及督导,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加强监督检查,科学实施考核,落实好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及时查纠发现问题,防止医疗废物流失、被盗、倒卖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各项措施落在实处。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要求。
二、院感科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监控,贾艳奎负责医疗废物暂贮、管理、消毒、交接等具体工作。
三、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四、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登记,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等。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
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六、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
七、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进行卫生学效果监测、评价、存档、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要及时上报。
八、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5年。
九、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监控损害。
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3.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5.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管理。
6.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督导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工作。
四、各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负责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运送交接、交接登记。
不得使医疗废物外流、泄漏。
如发现医疗废物外流、泄漏,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科室和当事人进行处罚。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接收、交接登记。
认真填写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转移联单,并负责保存。
负责暂存处物品和场所的消毒隔离工作。
六、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查体。
医疗废物运送管理责任状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按要求做好运送、交接、登记。
遵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运送管理人员必须遵守以下条款。
1、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该科室负责人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或考核。
2、按要求遵照规定时间(上午8-9点、下午4-5点)和路线(在运送途中不得携带医疗废物到其它科室或场所,如供应室、敷料室等)将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贮间。
3、必须将医疗废物放置在专用容器内进行运送,防止泄漏或伤及工作人员。
4、按要求做好科室与护士交接、暂贮间与管理人员的交接工作,登记必须签全名。
5、医疗废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箱内,如发现对当事人进行处罚(罚款50元),并向科室负责人反馈,扣科室管理分。
6、禁止将医疗废物(尤其是输液器、针管等)带出医院进行交易,如发现后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上报院领导、终止劳动合同,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遵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给予法律制裁。
7、做好个人防护,如因违规操作出现任何后果,皆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以上管理条例向相关人员进行说明,签字为证,如在各项工作检查中发现违规者,严惩不怠!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报告制度一、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要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三、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应急预案一、立即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
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经过及严重程度。
三、如有医疗废物泄露、流失、扩散等,立即追查医疗废物的去向和污染程度,了解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四、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少危害,并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通报,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
有扩散危险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向社会发布警示公告。
五、事件处理后,当事人将事情发生进过及所牵涉的责任人上报领导小组,给与相应处罚。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一、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运送交接登记管理制度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储间。
2、认真做好交接登记,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地、种类、日期、重量、交接时间。
3、交接双方要签全名。
4、与处置中心工作人员交接要认真填写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
5、医疗废物管理交接登记及转移联单交接记录资料保存5年。
6、医疗废物运送流程:医疗废物收集产生地分类→封口。
规定的时间路线运送→暂储间交接登记存放不超过48小时交处置中心→填转移联单双签字。
7、运送时间:上午 8 --- 9点,下午4 ---5点。
8、运送路线:自产生地直接到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得在中途携带医疗废物到其它场所。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职责一、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三、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五、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管理。
六、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暂存设施管理要求1、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并盛装于周转箱内,禁止打开包装袋取出废物。
2、暂存设施设专人管理(贾衍奎)及时对贮存设施和贮存容器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开裂等问题及时更换。
3、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应在废物清运之后消毒冲洗(1000mg/L健之素液),冲洗液排入医疗废水消毒、收集、处理系统,医疗废物暂存柜(箱)每天消毒一次。
4、暂存设施清理出的医疗废物、被医疗废物污染的物品、损坏或废弃的容器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5、暂存设施应配备应急设备及工具,包括个人安全防护设备、消防灭火装备、泄漏物清理工具、消毒设备等。
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要求一、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二、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规程。
三、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四、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产生地运送工作制度及工作要求一、按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及运送至院内焚烧炉焚烧。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示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