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产生的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客体 物、行为 内容 三、经济权利: (一)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经济权利 1、宏观调控权 2、国有资产权 3、市场秩序规制权
(二)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 1、企业经营权 2、反对非法干预权 3、市场竞争权 经济义务: (一)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经济义务 1、提供社会服务的义务 2、接受监督的义务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二者作用的社会领域不同 四、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二者都是国家行政权力作用的结果,因 此在规制行政权运作方面,具有很多相同 之处。
第二章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的价值 一、经济法的公平观 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 经济公平 二、经济法的效率观 这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 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 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六、所得税法律制度
(二)涉外企业所得税 1、纳税主体: 在我国境内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外商投资企业 和外国企业,统称为涉外企业 2、税率 (1)基本税率 (2)预提所得税税率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三、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以私法自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不 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以法律 的形式介入私人社会,经济法应运而生。 经济法的出现是法律发展社会化趋势的一 个体现。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础


一、社会基础 二、经济基础 三、思想基础 四、法律基础
第二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地位

二、市场规制法 (一)反垄断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四)产品质量法 第二节 经济法的法规范构造 强行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经济法以强行性规范为主,任意性规范为辅的法构 造规范
第三节经济法的法律关系构造




一、主体 (一)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中处于主导 地位,是经济法的重要主体。 (二)市场主体 1、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中 处于基础地位,是经济法的基本主体。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企业的内部机构可以 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3、公民个人也能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四、消费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人: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 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消 费品 2.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 3.高能耗的消费品 4.石油类消费品 5.具有特定的财政意义的消费品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1.适用比例税率:应纳税额=消费品的销售额*税率 2.适用定额税率:应纳税额=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的概述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
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 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
国家干预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理论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地位和体系结构
一、宏观调控法地位
宏观调控法是一个与市场管理法并列的部门经济法。
二、体系结构
宏观调控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财 税法宏观调控制度 。第二,货币金融法宏观调控制度。
二、预算的制定 三、预算的执行 四、决算的形成
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概述
(一)预算的概念
是国家对会计年度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它包括 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二)预算的特点
法定性、阶段性、时间性、公开性、预测性。
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
二、预算的制定 (一)预算制定的形式 (二)预算制定的机构 (三)预算制定的依据
第一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调整对象的界定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理解 (一)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 (二)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 发生 的经济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

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一)调整对象 (二)规范构成 (三)社会作用 (四)保护的利益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经济法是在民法基础上产生的,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独立于民法。 二者都调整一定的经济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 都有巨大的作用。
1、纳税主体: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除涉外企业以 外的企业和组织 2、征税范围:生产、营业所得;其他所得 3、计税依据:应税所得额 4 、税收抵免(税额扣除): 指行使居民征税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居民和企业来自境外的所得征收所得税时, 允许居民和企业将其已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额从其应向本国缴纳的所得税额 中扣除(限额扣除—不超过按本国税法应缴纳的部分) 饶让抵免: 跨国纳税人的本国政府(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对纳税人在收入来源国(发展 中国家)应纳而减纳或免纳的所得税同样给予税收抵免的待遇

第二节 经济法执法 一、执法程序 二、执法手段 第三节 经济法司法 一、公益诉讼的界定 根据法律的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 以针对违法侵犯公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 诉讼。




二、公益诉讼的条件 1、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 社会经济秩序 2、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都可以作为 原告 3、公益诉讼的前提既可以是造成了实际的 损害,也可以是由损害发生的危险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法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税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从而 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活动。 2、特征为:第一,税收在征收上具有强制性。第二,税收在缴纳性质上具 有无偿性。第三,税收在征税对象和标准上具有固定性。 3、税收的分类: (1)根据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2)根据税收的计税依据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3)根据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益权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4)根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5)根据课税标准是否具有依附性,税收可以分为独立税和附加税。 (6)根据征税对象不同,税收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 和资源税。

三、授权与控权并重原则 授权是指授予权力,授予政府以管理、规 制市场的权力。控权是指控制权力的行使, 目的是防止权力被滥用。
第三章 经济法的构造
第一节 经济法部门法体系构造 一、宏观调控法 (一)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三)能源管理法律制度 (四)财政法律制度 (五)税收法律制度 (六)价格法律制度
第六章 经济法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法 一、WTO对中国经济法的影响 二、其他经济全球化现象对中国经济法的影 响 第二节 新发展观与经济法 一、可持续发展观对中国经济法的影响 二、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法的影响

第七章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的概述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地位和体系结构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和调控方法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法概述
(二)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等各 方主体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税法的调整对象 即为税收关系,包括税收权限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二、课税要素
1、税法主体要素 2、征税对象要素 3、税率要素 4、税收优惠措施和税收重课措施要素 5、纳税期限要素 6、纳税地点要素 7、纳税环节要素 8、税务争议的解决 9、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二)市场主体的经济义务 1、依法经营的义务 2、依法纳税的义务 3、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 4、公平竞争的义务
第五章 经济法的运行
第一节 经济法责任 一、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基础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对 经济法责任所依据的法律责任划分标准的认同, 第二是对于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地位的认同。 二、经济法责任的可诉性 经济法中所规定的责任形式,无论其在形式上 与其他部门法所规定的责任形式如何相似,在 性质上都是属于经济法的独立的法律责任。



三、经济法的秩序观 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重 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四、经济法的自由观 这是指经济生活的自由,表现在市场主体 在市场进退的自由,微观经营决策的自由 等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经济法追求公平,也追求效率,与民法相比,经 济法在承认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也注重对公平的 保护,公平与效率并不矛盾,公平蕴含和体现效 率的要求,是对效率的肯定与促进。 二、自由与秩序相结合原则 能否协调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能否准确把握市 场自由与市场秩序的最佳边界,是衡量一国市场 管理法制水平的重要标准。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三、增值税法律制度
(二)征收范围 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进口货物 (三)税率 1.17%--基本税率 2.13%--低税率 3.零税率—出口退税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当期 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通常的征收率为4%) 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价(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 *税率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三、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主体 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进出口环节由海关代征) 纳税主体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有形动产),提供应税劳务及进口货 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划分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 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 100万元以下 2 .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 180 万元以 下的 3.个人、非企业型单位、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即使年 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也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区别: 1.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发票,可以用“扣税法”进行税款抵扣 2.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用简便方法计税 3.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为17%或13%,小规模纳税人4%
第一章 经济法产生的历 史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
一、经济法的语源 19世纪40年代法国的德萨米在其出版的 《公有法典》中使用了“经济法”概念 20世纪初德国的莱特在《世界经济年鉴》 中使用了“经济法”概念 日本学者金泽良雄的《经济法概论》 二、经济法产生的历史阶段 经济法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和调控方法
一、基本原则
1.
2.
3. 4. 5. 6.
间接调控原则 计划指导原则 公开原则 合法原则 适度性原则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和调控方法
二、调控方法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以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刑 事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方法为其特征,以经济和法律手 段结合为主。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五、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主体: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 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1.提供应税劳务 2.转让无形资产 3.销售不动产 (三)税率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六、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
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三、预算的执行
即实现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过程。
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
四、决算的形成
决算是整个预算管理程序的最后一环,是对预算执行情况 的最后总结。
第三节 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法概述 二、课税要素 三、增值税法律制度 四、消费税法律制度 五、营业税法律制度 六、所得税法律制度 七、关税法律制度 八、税收的征收管理制度
第八章 财税法宏观调控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财税法律制度功能分析 预算法律制度 税收法律制度 国债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第一节 财税法律制度功能分析
一、收入分配功能
二、宏观调控功能
三、满足公共需要功能
第二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