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节日PPT_春节
合集下载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ppt课件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87d0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f.png)
等。
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传统文化,春节期 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 ,寓意着祝福和祈福。
挂灯笼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 红色的灯笼,寓意着吉祥和喜 庆。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 习俗之一,寓意着驱邪避祟和
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的拜年习俗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 达新年祝福和问候。
压岁钱
旅游产品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旅游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旅 游产品,包括短途游、长途游、国内游和出境游等。
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消费也在不 断升级,从传统的吃、住、行升级为更加注重体验和服务 的个性化消费。
春节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增加就业机会
春节期间旅游业的繁荣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祝 福和吉利。
拜神
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去庙里烧香 拜神,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和
幸福。
春节的团圆饭习俗
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吃团圆 饭,寓意着团圆和和睦。
看春晚
吃团圆饭的时候,一家人会一起 看春晚,享受这种特殊的家庭氛 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春节的文化艺术
春节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诗歌来表达对春节的热爱和祝福。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春节新生的希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绘 了春节热闹非凡的景象和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
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传统文化,春节期 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 ,寓意着祝福和祈福。
挂灯笼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 红色的灯笼,寓意着吉祥和喜 庆。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 习俗之一,寓意着驱邪避祟和
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的拜年习俗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表 达新年祝福和问候。
压岁钱
旅游产品多样化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旅游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旅 游产品,包括短途游、长途游、国内游和出境游等。
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消费也在不 断升级,从传统的吃、住、行升级为更加注重体验和服务 的个性化消费。
春节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增加就业机会
春节期间旅游业的繁荣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祝 福和吉利。
拜神
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去庙里烧香 拜神,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和
幸福。
春节的团圆饭习俗
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吃团圆 饭,寓意着团圆和和睦。
看春晚
吃团圆饭的时候,一家人会一起 看春晚,享受这种特殊的家庭氛 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春节的文化艺术
春节的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诗歌来表达对春节的热爱和祝福。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春节新生的希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绘 了春节热闹非凡的景象和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PPT课件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88e2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3.png)
06
春节的传承与发展
春节在现代社会的传承
家庭团聚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庭团聚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现代社会,尽管人 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春节仍然是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重要时刻。
拜年习俗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通过拜年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对亲朋好友的关怀。现 代社会中,拜年方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登门拜年外,还有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 年等多种形式。
01
02
03
04
看花灯
元宵节期间,各地会举办盛大 的灯会,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 造型独特、色彩斑斓的花灯。
吃元宵
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吃 元宵,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猜灯谜
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将谜语 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供人
猜射,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 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更注重家庭团聚、吃年夜饭、
放烟火等富有年味的活动。
同时,春节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 重要象征之一,被广泛地传承和
弘扬。
春节与农历新年的关系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称 为“年初一”。
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 要节点,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与农历新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两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极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PPT课件
目录
• 春节概述 • 春节的由来 • 春节的习俗 • 春节的象征与寓意 • 春节的庆祝活动 • 春节的传承与发展
01春节概述春节的义与意义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 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 佳节,象征着勤劳朴实和厚道 善良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和向往。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习俗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习俗文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0e5e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7.png)
爆竹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 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 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 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 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谢谢观看
过年啦
若素素材
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
若素素材
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
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
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若素素材
春节起源
若素素材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 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 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若素素材
十 二 生肖
若素素材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 (龙)、巳(蛇)、午(马)、未(羊)、申 (猴)、酉(鸡)、戌(狗)、亥(猪)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春节期间的
重要日子
若素素材
春节歌谣
若素素材
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 三,糖锅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 推煤鼠,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 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 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 着弟弟扭一扭。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
若素素材
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 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传统节日 春节 主题PPT课件
![传统节日 春节 主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3384a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9.png)
节令食品
Seasonal food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历时近一个月,期间食俗众多,都寄予着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 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饺 子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每逢腊八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除 夕
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Seasonal food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历时近一个月,期间食俗众多,都寄予着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 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饺 子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每逢腊八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除 夕
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dd3f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8.png)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 春节的习俗 • 春节的文化内涵 • 春节的国际影响力 • 总结与展望
01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春节的起源
1 2
起源与农耕文化
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与岁时节令、祭祀 祖先和神灵有关。
早期的春节
在汉武帝时期,正式将农历正月作为岁首,也 就是现在的春节。
3
现代的春节
春节成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 节日。
春节的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概述
01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历
经多个历史阶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规模。
历史上的春节
02
在古代,春节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
然、踏青游玩、交流感情的节日。
春节的民间活动
守岁
除夕夜,人们会在家中守岁。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是为了驱赶 邪佞和瘟疫。
舞龙舞狮
在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表演舞龙舞狮的队伍。这是为了驱邪避祟 ,迎接好运,象征着祥瑞和好运的到来。同时,也是人们欢庆新年的方式之 一。
03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合 了众多古老的习俗和文化遗产,如贴对联、包 饺子、放鞭炮等。
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互致问候,体现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 人文精神。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
1
春节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春节已经走出国门,成 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节日之一。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 春节的习俗 • 春节的文化内涵 • 春节的国际影响力 • 总结与展望
01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春节的起源
1 2
起源与农耕文化
春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与岁时节令、祭祀 祖先和神灵有关。
早期的春节
在汉武帝时期,正式将农历正月作为岁首,也 就是现在的春节。
3
现代的春节
春节成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 节日。
春节的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概述
01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历
经多个历史阶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规模。
历史上的春节
02
在古代,春节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
然、踏青游玩、交流感情的节日。
春节的民间活动
守岁
除夕夜,人们会在家中守岁。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是为了驱赶 邪佞和瘟疫。
舞龙舞狮
在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表演舞龙舞狮的队伍。这是为了驱邪避祟 ,迎接好运,象征着祥瑞和好运的到来。同时,也是人们欢庆新年的方式之 一。
03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合 了众多古老的习俗和文化遗产,如贴对联、包 饺子、放鞭炮等。
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互致问候,体现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 人文精神。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
1
春节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春节已经走出国门,成 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节日之一。
2025过年习俗介绍PPT
![2025过年习俗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fae3c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2.png)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
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
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中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 祭 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 祖
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
初五临 广开门,纳福气,接财神
01 初五
初五这一天,大部分门 店和公司都会开门
02 初五
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都会迎接财神
年后习俗 New Year's customs
说初六 扔穷鬼,理房屋,游子行
初六这一天,会把之前积攒的垃圾通通扔 出去,寓意是把穷鬼送走。这天也是大多 数人外出打工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这 个年是过完了。
年前习俗 New Year's customs
腊月二十九—迎祖宗
腊月二十九,又称为“小除 夕”。这一天,有些家庭会 置办酒宴,迎接天上的神仙, 款待他们,希望他们来年给 自家带来好运。有些地方还 要祭祖,彰显孝道,也是为 了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
2025年/乙//巳/年/过/年/习/俗/蛇/年/大/吉
的灶王爷,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讲坏话了,只会说好话。
年前习俗 New Year's customs
腊月二十四—祥瑞披
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前屋后, 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 地迎新春。其用意就是要辞旧迎新,把一切“穷 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 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 “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 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中国民俗节日春节ppt课件
![中国民俗节日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64c60c6294dd88d1d26b9b.png)
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
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21
完整版ppt课件
有关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江南靖士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14
完整版ppt课件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 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 贺年片”。
15
完整版ppt课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 洁、精巧的文字
16
窗花与“福”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 的节日气氛,也集装 饰性、欣赏性和实用 性于一体。剪纸在我 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 间艺术,千百年来深 受人们的喜爱,因它 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 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 祥物、美好愿望表现 得淋漓尽致,将节日 装点得红火富丽。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 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 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 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 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 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 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 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2cd4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7.png)
清明节的起源
Text here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Text here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 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风俗习惯
传统民俗
辞旧迎新 祭祝祈年 合家团圆 娱乐狂欢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扫房屋、洗头 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
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 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 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 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 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风俗习惯
扫尘
辞旧迎新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 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 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更 换文本,点击更换文本。
标题文本预设
清明节的差异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 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 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 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春节介绍版》PPT课件
![《春节介绍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6e56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b.png)
丰年的节日。
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 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团圆、和谐、吉祥、如意等。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端,是人们释放情感、传递心意、共享快乐的重要时刻。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是人们进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 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春节所倡导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具有积 极意义。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 送上祝福和问候,表达对彼此 的关心和尊重。
02
CATALOGUE
春节前的准备
购置年货
01
02
03
04
食品类
包括各种糖果、糕点、坚果、 水果等,以及饺子、汤圆等特
定节日食品。
酒水饮料
准备各种酒类和饮料,如白酒 、红酒、啤酒、果汁等。
烟花爆竹
购买烟花爆竹,为节日增添喜 庆氛围。
春节期间,人们会祈求神灵保佑,期 盼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万事如意。
春节的庆祝方式
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 的饮食习俗之一,象征着团圆 和丰收。
压岁钱
除夕夜,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寓意送去新的财富和好运。
守岁
除夕守岁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 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等待 新年的到来。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 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其他用品如红包、对联窗花、年画等 。打扫房屋
室内清洁
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包括 清理垃圾、擦拭家具、清 洗窗帘等。
庭院清扫
清理庭院内的杂物和落叶 ,保持环境整洁。
祭灶仪式
在厨房灶台前进行祭灶仪 式,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 事。
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 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团圆、和谐、吉祥、如意等。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端,是人们释放情感、传递心意、共享快乐的重要时刻。
春节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是人们进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 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春节所倡导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具有积 极意义。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 送上祝福和问候,表达对彼此 的关心和尊重。
02
CATALOGUE
春节前的准备
购置年货
01
02
03
04
食品类
包括各种糖果、糕点、坚果、 水果等,以及饺子、汤圆等特
定节日食品。
酒水饮料
准备各种酒类和饮料,如白酒 、红酒、啤酒、果汁等。
烟花爆竹
购买烟花爆竹,为节日增添喜 庆氛围。
春节期间,人们会祈求神灵保佑,期 盼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万事如意。
春节的庆祝方式
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 的饮食习俗之一,象征着团圆 和丰收。
压岁钱
除夕夜,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寓意送去新的财富和好运。
守岁
除夕守岁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 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等待 新年的到来。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 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其他用品如红包、对联窗花、年画等 。打扫房屋
室内清洁
彻底打扫室内卫生,包括 清理垃圾、擦拭家具、清 洗窗帘等。
庭院清扫
清理庭院内的杂物和落叶 ,保持环境整洁。
祭灶仪式
在厨房灶台前进行祭灶仪 式,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 事。
春节ppt课件
![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63d3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6.png)
成都
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地举办各种民俗表演和灯 会,领略川西文化的魅力。
厦门
游览鼓浪屿、曾厝垵等景点,感受海滨城市的温 暖春节。
丽江
逛古城、赏花灯、体验纳西族年俗,领略云南高 原的春节风情。
特色民俗活动体验推荐
舞龙舞狮
参与或观赏舞龙舞狮表演,感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剪纸窗花
学习制作剪纸窗花,了解民间 艺术的魅力。
祭祖
祭祖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 们会在家中或祠堂中设立祖先牌 位,献上供品,焚烧纸钱,祭拜 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
吃年夜饭、守岁与压岁钱
01
02
03
吃年夜饭
除夕夜的晚餐称为“年夜 饭”,家庭成员会共同准 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寓意 团圆和美满。
守岁
守岁是指在除夕夜守在家 中等待新年的到来,寓意 着珍惜时光,迎接新的一 年。
促进经济发展
春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时机,各种年货市场、旅游市 场等都会迎来高峰期,推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
02
春节的庆祝习俗
扫尘、祭灶与祭祖
扫尘
春节前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 意味着辞旧迎新,扫除晦气,以
期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 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祭灶是为了祈福避灾。
传统与现代庆祝方式的融合与创新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在春节庆祝活动中,许多地方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如 舞龙舞狮表演中加入现代音乐和灯光秀,让传统表演更加生 动有趣。
创新庆祝形式
除了传统的吃年夜饭、放鞭炮等庆祝方式外,一些地方还创 新出各种新颖的庆祝形式,如举办特色庙会、开展文化体验 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1876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7.png)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人们会前往亲朋好友家中拜年,送上祝福和问 候。
春节的烟花爆竹习俗
放烟花
烟花是春节期间最为盛行的娱乐活动之一,烟花的绚丽和热 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
放鞭炮
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寓意着驱逐晦气,迎 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03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的团圆文化
02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饮食习俗
饺子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因 为饺子的形状像古代较大的金银锭 ,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年糕
年糕有“年年糕”之意,蕴含着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腊肉腊肠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吃腊肉腊 肠的习俗,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回 味无穷。
汤圆
汤圆是南方地区春节期间必吃的传 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春节的民族文化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和庆祝方 式,这些差异使得春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春节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 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04
春节的庆祝活动
春节的文艺演
舞蹈表演
01
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舞蹈表演,如秧歌舞、龙舞、
春节的年货习俗
1 2
买年货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年货,包括糖果、 瓜子、花生、糕点等,以备过年时招待客人。
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传统的年货,人们会在春节前将春 联贴在门上,寓意着祈福和希望。
3
挂灯笼
挂灯笼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灯笼象 征着希望和光明。
春节的拜年习俗
给压岁钱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祝愿晚辈们平安健康、顺利成长。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人们会前往亲朋好友家中拜年,送上祝福和问 候。
春节的烟花爆竹习俗
放烟花
烟花是春节期间最为盛行的娱乐活动之一,烟花的绚丽和热 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
放鞭炮
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寓意着驱逐晦气,迎 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03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的团圆文化
02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饮食习俗
饺子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因 为饺子的形状像古代较大的金银锭 ,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年糕
年糕有“年年糕”之意,蕴含着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腊肉腊肠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吃腊肉腊 肠的习俗,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回 味无穷。
汤圆
汤圆是南方地区春节期间必吃的传 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春节的民族文化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和庆祝方 式,这些差异使得春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春节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 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04
春节的庆祝活动
春节的文艺演
舞蹈表演
01
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舞蹈表演,如秧歌舞、龙舞、
春节的年货习俗
1 2
买年货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年货,包括糖果、 瓜子、花生、糕点等,以备过年时招待客人。
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传统的年货,人们会在春节前将春 联贴在门上,寓意着祈福和希望。
3
挂灯笼
挂灯笼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灯笼象 征着希望和光明。
春节的拜年习俗
给压岁钱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祝愿晚辈们平安健康、顺利成长。
春节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春节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2e0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1.png)
除夕夜的晚餐,通常是家人团聚在 一起,共同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
舞龙舞狮
在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 表演舞龙舞狮的队伍,这是为了驱 邪避祟,迎接好运,象征着祥瑞和 好运的到来。
拜年习俗
01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 祝福互相,表达对彼此的关心
和尊重。
02
压岁钱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 祝愿晚辈们平安、健康、长寿
春节的意义与价值
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象征着岁末年初和新的一年的开 始,寓意着辞旧迎新、祈福辟邪、团 圆和谐等。
春节的价值
春节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更 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文化符号,它代表 着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 家国情怀。
02
春节的起源与发展
春节的起源
01
糖果文化与春节的关系
糖果文化
春节期间,人们会食用各种糖果,包括巧克力、糖果、蜜饯等,以示生活甜蜜。
春节与糖果的关系
春节期间,吃糖果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幸福。同时,糖果也是拜年时不可或缺的 礼物之一。
05
春节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展 示
传统年画与剪纸艺术
总结词
充满吉祥寓意,色彩鲜明,富有创意。
02
03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
年兽传说
朝代更迭与名称变化
春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具有数千 年的历史。
传说春节起源于年兽被击败的节日,人们 为了庆祝丰收和平安,逐渐形成了春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春节经历了不同的朝代 和名称变化,直至成为今天的春节。
春节的发展与演变
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扬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了丰富的传统习俗 ,如贴春联、放鞭炮、舞狮舞龙等。
舞龙舞狮
在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 表演舞龙舞狮的队伍,这是为了驱 邪避祟,迎接好运,象征着祥瑞和 好运的到来。
拜年习俗
01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 祝福互相,表达对彼此的关心
和尊重。
02
压岁钱
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 祝愿晚辈们平安、健康、长寿
春节的意义与价值
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象征着岁末年初和新的一年的开 始,寓意着辞旧迎新、祈福辟邪、团 圆和谐等。
春节的价值
春节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更 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文化符号,它代表 着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 家国情怀。
02
春节的起源与发展
春节的起源
01
糖果文化与春节的关系
糖果文化
春节期间,人们会食用各种糖果,包括巧克力、糖果、蜜饯等,以示生活甜蜜。
春节与糖果的关系
春节期间,吃糖果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幸福。同时,糖果也是拜年时不可或缺的 礼物之一。
05
春节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展 示
传统年画与剪纸艺术
总结词
充满吉祥寓意,色彩鲜明,富有创意。
02
03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
年兽传说
朝代更迭与名称变化
春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具有数千 年的历史。
传说春节起源于年兽被击败的节日,人们 为了庆祝丰收和平安,逐渐形成了春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春节经历了不同的朝代 和名称变化,直至成为今天的春节。
春节的发展与演变
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扬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了丰富的传统习俗 ,如贴春联、放鞭炮、舞狮舞龙等。
春节的ppt课件
![春节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6c8f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e.png)
步步高升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职位得到提升 ,事业蒸蒸日上。
家庭幸福
家庭幸福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享受家庭的温暖。
美满安康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家庭美满安康,家人平安快乐。
THANKS
感谢观看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火药发明, 最初用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
演变为民间习俗。
放鞭炮的意义
放鞭炮寓意着驱邪避祟,寄托 了人们祛除厄运、祈求好运的
美好愿望。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放鞭炮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避免造
成伤害和损失。
鞭炮的种类
鞭炮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规格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选择
合适的鞭炮。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
现象。
春联的意义
春联寓意着祈福、避邪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祝
福。
春联的书写
春联的书写需要遵循一 定的格式和规范,讲究 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春联的种类
根据用途和场合的不同 ,春联有门心、框对、
横批等多种形式。
放鞭炮
01
02
03
04
鞭炮的起源
新年快乐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开 心,表达出对对方的美好祝愿。
笑口常开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笑容常开 ,心情愉快,享受生活的美好。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无 病无痛,保持活力。
长命百岁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长寿安康,享 受幸福的人生。
工作顺利
工作顺利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 业有成,取得更好的成绩。
春节的文化意义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中国人民最重视、最隆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职位得到提升 ,事业蒸蒸日上。
家庭幸福
家庭幸福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享受家庭的温暖。
美满安康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家庭美满安康,家人平安快乐。
THANKS
感谢观看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火药发明, 最初用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
演变为民间习俗。
放鞭炮的意义
放鞭炮寓意着驱邪避祟,寄托 了人们祛除厄运、祈求好运的
美好愿望。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放鞭炮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避免造
成伤害和损失。
鞭炮的种类
鞭炮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规格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选择
合适的鞭炮。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
现象。
春联的意义
春联寓意着祈福、避邪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祝
福。
春联的书写
春联的书写需要遵循一 定的格式和规范,讲究 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春联的种类
根据用途和场合的不同 ,春联有门心、框对、
横批等多种形式。
放鞭炮
01
02
03
04
鞭炮的起源
新年快乐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开 心,表达出对对方的美好祝愿。
笑口常开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笑容常开 ,心情愉快,享受生活的美好。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无 病无痛,保持活力。
长命百岁
希望对方在新的一年里长寿安康,享 受幸福的人生。
工作顺利
工作顺利
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 业有成,取得更好的成绩。
春节的文化意义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中国人民最重视、最隆
《春节》上课ppt课件
![《春节》上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87ac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8.png)
腊肉腊肠
总结词
寓意丰收和幸福
详细描述
腊肉和腊肠是南方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象征着丰收和幸福。腊肉和腊肠的制作需 要经过腌制和晾晒等工序,口感独特。在春节期间,家人会将这些美食作为餐桌上的佳
肴,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06
CATALOGUE
春节的诗词歌赋
古代诗词中的春节
要点一
总结词
现代诗词中的春节
总结词
现代诗词中,春节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 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详细描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诗词中对春节的描绘也发生了变 化。诗人通过描绘现代春节的场景和人们的内心感受, 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价值观的变化。例如,余光中的《 乡愁四韵》中写道:“给我一张不变的脸,看老戏看老 场,用光阴划拳,输赢进退都是酒场。给我一张不变的 脸,一年一度喝那东流水,再饮一碗乡愁,醉生梦死就 是家乡。”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 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春节意义的思 考和追求。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会在春节期间互相拜年祝福。
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亲自拜访、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 。
拜年时通常会说一些祝福语,如“新年好”、“万事如意”等,表达对 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关心。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表演通常在庙会、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吸 引大量观众围观。
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表演活 动之一。
春晚是中国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文化活动 之一,全家人会聚在一起观看。
春晚通常包括歌舞表演、相声小品、杂 技等文艺节目,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
代文化。
春晚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重要品牌 ,吸引了数亿观众收看。
春节民俗春节习俗传统文化PPT课件
![春节民俗春节习俗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d33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3.png)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 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 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 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 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 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 的人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儿,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 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 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 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 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 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 失色,狼狈逃蹿了。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 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e6ff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9.png)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组织舞龙舞狮表演,以欢庆佳节 、驱邪避祟、祈求吉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舞龙舞狮表演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场面壮观,深受 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特定的时 间燃放鞭炮,以驱赶“年兽”,
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现代的鞭炮种类繁多,从传统的 红炮、花炮到各种造型的烟花, 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的氛
围。
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中国春节最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在春节期间,家人会共同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菜品丰富多样,寓意 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化。
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春节文化也逐渐走 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庆祝中国 新年,与中国人民共同欢度佳节。
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春节庆祝活动 、邀请外国政要和友好人士参加春晚等形式,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国际友人对春节的关注和参与,有助于增进中 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增 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
花市
在南方一些城市,春节期间会有 花市,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花卉 和园艺作品。
传统手工艺品展示
剪纸
春节期间,人们会剪纸制作各种图案 ,如福字、窗花等,装饰房间,增添 节日气氛。
春联
春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人们会 在春节期间贴春联,表达对幸福生活 的美好祝愿。
文艺表演
舞龙舞狮
春节期间,各地会有舞龙舞狮表演,这是中国传统的文艺节 目之一。
05
春节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舞龙舞狮表演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场面壮观,深受 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特定的时 间燃放鞭炮,以驱赶“年兽”,
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现代的鞭炮种类繁多,从传统的 红炮、花炮到各种造型的烟花, 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的氛
围。
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中国春节最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在春节期间,家人会共同准备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菜品丰富多样,寓意 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化。
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春节文化也逐渐走 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庆祝中国 新年,与中国人民共同欢度佳节。
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春节庆祝活动 、邀请外国政要和友好人士参加春晚等形式,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国际友人对春节的关注和参与,有助于增进中 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增 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
花市
在南方一些城市,春节期间会有 花市,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花卉 和园艺作品。
传统手工艺品展示
剪纸
春节期间,人们会剪纸制作各种图案 ,如福字、窗花等,装饰房间,增添 节日气氛。
春联
春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人们会 在春节期间贴春联,表达对幸福生活 的美好祝愿。
文艺表演
舞龙舞狮
春节期间,各地会有舞龙舞狮表演,这是中国传统的文艺节 目之一。
05
春节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节日
主讲人:张闽临
1
赣州华坚科技学校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 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 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 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 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四个。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 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 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 夜。
11
吃年夜饭
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 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 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 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 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 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 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 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
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
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
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12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 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 来的习俗,也叫除夕 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 趣的故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
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
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
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
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
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
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
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
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
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
17
年画
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 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 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 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 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 大流派
18
贴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 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 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 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 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 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 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 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 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 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 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 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 桃符”。
27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 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 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 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 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 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 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
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清明
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多要祭扫,以此祭祀祖先。唐
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节的凄清气氛。2008年开始,
14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 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 的“贺年片”。
15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 洁、精巧的文字
16
窗花与“福”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 的节日气氛,也集装 饰性、欣赏性和实用 性于一体。剪纸在我 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 间艺术,千百年来深 受人们的喜爱,因它 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 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 祥物、美好愿望表现 得淋漓尽致,将节日 装点得红火富丽。
习俗: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 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 打春牛的盛况。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 “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
24
3、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
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
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
9
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 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 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 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 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 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 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 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 年夜(守岁)的习俗、
3
1、春节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
五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
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 “正”) 俗称“过大年”
4
起源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 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 “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 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 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2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
饼,喝豆腐汤。
8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 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 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 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 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
5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 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6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 年 吃饺子
7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
26
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
(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
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 [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 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 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 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 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23
立春
释义: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 立春
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源:为什么这么叫呢?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 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 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 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 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 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21
有关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江南靖士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 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 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 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 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 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 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 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20
春节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手工艺 品,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 式。古称络子,历史悠久, 并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装饰艺 术如日本结、朝鲜结。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
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
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
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
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
主讲人:张闽临
1
赣州华坚科技学校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 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 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 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 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四个。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 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 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 夜。
11
吃年夜饭
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 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 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 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 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 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 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 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
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
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
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12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 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 来的习俗,也叫除夕 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 趣的故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
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
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
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
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
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
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
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
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
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
17
年画
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 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 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 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 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 大流派
18
贴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 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 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 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 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 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 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 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 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 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 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 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 桃符”。
27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 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 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 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 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 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 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
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清明
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多要祭扫,以此祭祀祖先。唐
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节的凄清气氛。2008年开始,
14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 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 的“贺年片”。
15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 洁、精巧的文字
16
窗花与“福”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 的节日气氛,也集装 饰性、欣赏性和实用 性于一体。剪纸在我 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 间艺术,千百年来深 受人们的喜爱,因它 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 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 祥物、美好愿望表现 得淋漓尽致,将节日 装点得红火富丽。
习俗: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 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 打春牛的盛况。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 “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
24
3、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
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
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
9
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 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 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 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 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 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 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 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 年夜(守岁)的习俗、
3
1、春节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
五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
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 “正”) 俗称“过大年”
4
起源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 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 “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 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 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2
中国传统节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
饼,喝豆腐汤。
8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 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 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 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 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
5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 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6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 年 吃饺子
7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
26
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
(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
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 [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 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 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 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 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23
立春
释义: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 立春
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源:为什么这么叫呢?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 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 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 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 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 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21
有关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江南靖士 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 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 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 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 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 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 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 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20
春节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手工艺 品,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 式。古称络子,历史悠久, 并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装饰艺 术如日本结、朝鲜结。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
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
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
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
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