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作业讲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答: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1)收入 (2)相关物品价格(3)消费者嗜好(4)预期(5)买者数量。
2.运用所学原理说明谷贱伤农。
答:“谷贱”是粮食丰收引起价格下降,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这就使总收益减少。“伤农”则是农民收入减少。粮食降价而总收益减少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谷贱伤农。
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因为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由于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绝大多数国家重视本国粮食生产,尤其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为保证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的干预粮食市场的支农政策。
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水的价格比钻石便宜。
答:经济学关于商品供求关系表明,产量大而生产成本低的商品价格恒低于产量小而生产成本高的商品价格。从供给看,水对于人类是必需物质,但在自然界产量极大,加工处理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它的价格低;目前钻石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必需品,但在自然界产量很少,且从地下把它采取出来再加工成饰品的成本很高,这就决定了钻石的价格不会便宜。从需求看,虽然水的效用远大于钻石,但根据边际效用法则,效用与数量反向变动并决定价格,水的边际效用低;钻石属于稀缺资源,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水的总效用大于钻石,但其边际效用小于钻石,所以水的价格比钻石低。
4、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答: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一般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
(1)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就越高。
(2)行业的进入限制.。一个行业的进入限制越低,竞争程度越高。进入限制来自自然原因与立法原因。自然原因指资源控制与规模经济;立法原因是法律限制进入某些行业。这种立法限制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特许经营;二是许可证制度;三是专利制。
(3)产品差别。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根据这三个标准,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5.什么是外部性及其分类?
答: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6、为什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答:经济学中认为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厂商增加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对所有决策变动进行的选择。
以厂商的产量选择来说明这一点。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成本。在既定产量的条件下增加产量,如果厂商由此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MR>MC,那么生产该单位产品就有剩余,从而使得利润总额有所增加。因此,利润最大化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即在这种条件下,厂商会增加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相反,如果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励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MR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MR=MC时,厂商才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此时,厂商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 二、判断题 1、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答: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供求定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 答: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这时的价格较均衡价格,而均衡价格的形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3.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 答: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所以,两种替代的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 4、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答: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5.垄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答:垄断市场的特征垄断是指某一行业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市场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垄断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垄断市场只有一家厂商,因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便为市场的需求曲线,厂商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 6、公共物品特点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答:产品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指那些物品数量将随任何人增加对它的消费而相应减少,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如果增加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三、论述题 1.试述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答: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