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2017版《课程标准解读》 PPT
2017版新高考新课标物理学习交流 PPT 课件

2、 《 各省市区新高考进展时间表》
3.新高考改革影响分析
高考模式:浙江 上海 江苏 3+3模式 广东 3+1+2
高考改革最终目标是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 录取’,打破原有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素质 教育,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兴趣、综合素质培养。
3.新高考改革影响分析 (1)新高考改革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也就是说,从平均值看,名校毕业生的 收入就 已经遥 遥领先 好几倍 ,更不 用说那 些高薪 行业的 实际收 入差距 了。 好的大学,不一定保证每一个人都会有 高收入 ,但他 的确能 够为你 提供通 向高收 入的第 一块敲 门砖。 2 开学季前几天,老家的一个远房表兄传 来消息 ,刚满 17岁的 表侄小 立不愿 意再继 续读高 三,准 备辍学 去打工 。 表兄很是着急,把家族里学历比较高的 我也搬 了出来 ,希望 我能劝 劝小立 。 “我虽然这些年到处打工也挣了一些钱 ,但这 样挣钱 太辛苦 了,我 不希望 他重走 我的老 路,” 堂兄苦 口婆心 ,一再 强调, “你一 定要好 好劝劝 他:不 上学以 后没有 出路。 ” 刚开始我和这位00后表侄在微信上聊的 时候, 非常话 不投机 。 我问他:不想读书是不是觉得功课太难 了? 他答道:也没有多难,就是不想太累了 ,高考 复习很 无聊。 我劝他:再坚持几个月,苦一阵子熬一 熬就过 去了。 他回答得很干脆:太没劲!考上又能怎 么样? 现在我 家邻居x x大学 毕业上 班了, 挣的还 没我爸 高呢! 我再问他:你爸爸现在一身伤病常年要 吃药, 你不是 不知道 吧,还 有,你 爸爸为 了多挣 点钱, 一年到 头在外 面跑, 只有过 年才能 回家一 趟,这 些你也 很清楚 吧? 他无话可说了。 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不得不扎他一句 : “如果现在你连高考都比不过别人,凭 什么以 后你能 比别人 成功? ” 微信那头一阵静默。 后来,小立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告诉家 人他会 继续读 书,备 战高考 。 从十八线小城出身,依靠读书这条独木 桥,到 如今过 上在旁 人眼里 还不错 生活的 我,只 想用自 己的亲 身经历 ,告诉 小立这 样的年 轻人: 在本该吃点苦的年纪,千万不能选择安 逸,否 则只会 错过最 好的改 变命运 的机会 。 现在不读书,不吃苦,换来的是一生辛 苦。 3 这个世界有许多你不得不承认,也必须 要遵循 的铁律 ,其中 一条就 是: 你现在不勉强自己,以后生活会勉强你 。 名嘴窦文涛说过他自己的经历: “你知道如果我不勉强自己,顺其自然 是一种 什么样 的生活 吗? 那就是我们家三个大老爷们,睡到快吃 午饭再 起床, 中午吃 一大盆 饺子, 吃完了 躺在沙 发睡一 下午, 晚上再 接着吃 ,吃完 继续睡 !” 三十多年前的1985年,不甘心得过且过 的窦文 涛,放 弃了接 班父亲 在工厂 里当工 人的机 会,勉 强了自 己一把 。 他苦读三年,从湖北考入武汉大学新闻 系,毕 业后进 入媒体 打拼。 时至今日,窦文涛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 知名主 持人, 他的节 目影响 着成千 上万人 。 窦文涛以前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为 此他也 常常自 嘲说小 时候见 识不够 多。 但他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毕业工作后 ,从来 没有停 止过学 习提升 自己。 有一次,鲁豫曾经问他: “你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去学那些建筑 、历史 、诗词 名画呢 ,你本 身并不 那么喜 欢,顺 其自然 不好吗 ?” 窦文涛回答: “我就是想勉强一下自己。我想看看除 了吃饭 睡觉晒 太阳, 还有没 有别的 有意思 的事情 。” 蔡康永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他在《给残忍社会的善意短信》中这样 说到: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 遇到一 个你喜 欢的人 约你去 游泳, 你只好 说:我 不会耶 。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 一个很 棒但要 会英文 的工作 ,你只 好说: 我不会 耶。” 前半生越嫌麻烦,后半生就越多麻烦, 不请自 来,甩 都甩不 掉。 4 网上一直流传着马云对年轻人的一句忠 告: 干着我80岁就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 份奖学 金,不 过没试 过的生 活,整 天挂着 QQ, 刷着微 博,逛 着淘宝 ,玩着 网游, 干着我8 0岁都 能做的 事,你 要青春 干嘛? ” 这段话的出处到底是不是马云,已经不 重要了 ,重要 的是, 他说明 了一个 道理: 现在的不读书,不吃苦,让你轻松一阵 子,但 等以后 堕入平 庸,再 无翻身 机会之 时,你 所面对 的问题 和麻烦 ,却是 一辈子 的。 不读书,在现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 代,失 去的是 尝试改 变的机 会。 我的那位表兄,他和我哥哥是初中同学 ,曾经 信奉读 书无用 论,高 中没读 完就去 上海打 工了。 最初那几年,他做学徒工挣的钱都比我 们家族 任何一 个上班 族都要 多,也 很是让 他和他 的家人 引以为 傲了一 阵子。 但几年后,他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 了腰, 从此再 也不能 干重活 ,工作 也不固 定,全 国好多 个地方 跑来跑 去,做 各种小 生意养 家糊口 。 现在,年龄大了,日子却越来越辛苦了 。 而我哥哥和他们班大多数同学则按部就 班完成 了学业 ,毕业 后有的 去了大 城市, 有的继 续读书 深造当 上了大 学老师 ,还有 的成为 公务员 ,虽然 收入也 不一定 很高薪 ,但至 少能保 证自己 和家人 衣食无 忧。 没有学历背景,没有抓住改变自己命运 的机会 ,一直 是堂兄 的心病 ,所以 这些年 他一直 不遗余 力敦促 自己的 儿子好 好读书 ,通过 教育改 变自己 乃至整 个家族 的命运 。 尝尽人生冷暖的堂兄,在吃过生活的各 种苦头 后才发 现,人 活在什 么样的 圈子里 ,就会 有什么 样的人 生格局 。 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先不说能不能上 名校, 一旦他 脱离学 校,没 有机会 提升学 历,掌 握技能 ,一辈 子也难 有机会 进入更 高的圈 子了。 考上大学,进入名校,就是融入圈子, 提升层 次的最 好途径 。 名校,给你的绝不是一张文凭,或者一 份高薪 ,而是 区别于 普通人 的人生 轨迹, 给你更 多选择 的机会 。 这世上没有哪条路是所谓人生捷径,而 读书, 才是真 正相对 轻松的 那条路 。 只有它,不计较你的出身,贫富和家境 ,只看 重你的 付出和 努力。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但读书和教 育,可 以改变 转折点 ,让我 们有更 多的选 择权和 自主权 。 人生之路,方能越走越宽。 我不这么选择,而是去走另外一条路 ,也许 我会不 一样。 不管是 事业有 成的, 还是看 起来生 活安逸 的,好 像大家 都不太 满意自 己的状 态。 如果每个人在出发时都能清楚知道现在 走的这 条路不 适合自 己,我 相信很 多人会 放弃这 条路, 去尝试 另外那 条未知 的路。 但当我们在另外一条路上开始过上了另 一种生 活,又 发现那 不是自 己喜欢 或是想 要的, 甚至觉 得比以 前更加 糟糕, 不知道 我们会 不会更 加后悔 ?· 很多人都不容易满足。自己拥有的,总 是觉得 还不够 好;自 己得到 的,总 是觉得 还不够 多。自 己没有 的,看 见别人 拥有了 ,很嫉 妒;自 己没得 到的, 看见别 人得到 了,很 在乎。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总是从自己选 择的人 生,看 向自己 没有选 择的另 一种人 生,感 到羡慕 ,感到 后悔。 人性的 不满足 ,让很 多人无 法真正 享受他 们所选 择的幸 福。 2 我的上司生在农村,考上大学后在学生 会担任 主席。 在学习 上,他 异常刻 苦认真 ,成绩 非常出 色,很 受学校 老师和 领导赏 识。毕 业那年 ,他被 推荐留 校工作 。 现在他已经是副教授,在这座省会城市 有自己 的房子 和车子 ,妻子 又是学 校附属 医院的 医生, 虽然算 不上特 别富裕 ,但这 种既光 鲜又稳 定的生 活还是 让很多 人羡慕 。有时 候,我 就希望 能够拥 有像他 一样的 人生。 但某天,我的上司却告诉我,他很羡慕 他那些 去了一 线城市 打拼的 同学。 他说: “如果 十几年 前我没 有留在 学校, 而是去 了北上 广深, 我会不 会比现 在更加 出色? 我是不 是不会 如此羡 慕他们 ?” 我没有回答他,因为如果换做是我,可 能在同 别人进 行比较 时也会 觉得有 些失落 和不满 足。 这种心态应该挺普遍吧。当一个人达到 了一个 层次, 过上了 一种生 活,自 然又会 看见并 且赞叹 另一些 人的人 生,觉 得那样 的人生 看起来 更好或 是更有 意思。 3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 作。但 他却常 常跟我 抱怨说 ,基层 的工作 繁琐复 杂,工 资也很 低,好 像一眼 就能望 尽人生 ,真后 悔当初 没有像 我这样 考研, 能够有 机会留 在高校 工作。 记得读大学时,我还多次鼓励他和我一 起考研 。但那 时他很 坚决, 说考研 读博不 是他的 梦想, 他想要 的人生 就是回 到家乡 ,平平 淡淡地 生活。 如今他 实现了 自己的 理想, 却隔三 差五提 不起精 神,觉 得现在 的生活 �
2017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专辑编者按: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语文等14门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本结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哪些改进和完善?其主要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现实展开,凝结着修订组什么样的教育思考?这些变化又将对今后的高中各科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读者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标(2017年版),我刊约请包括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核心成员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对各学科课标进行了分析解读。
实现物理课程功能促成学生素养发展———《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问题探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负责人/廖伯琴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2017年版”)。
整体上看,高中课标2017年版进一步强化了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均明显增强。
高中课标2017年版公布后,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老师第一时间研读、梳理出一线教师关注的若干问题。
以下是陈国文老师与廖伯琴教授的对话整理。
问题1:高中课标2017年版有哪些亮点?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对2003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高中课标实验版”)进行修订,总体讲,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标准有以下变化。
一是凝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根据国际比较、国内调研,以及关于物理课程功能的探索等,修订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凝练出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含有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及能量观念;“科学思维”含有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要素;“科学探究”含有问题、证据、解释、交流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含有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要素。
二是优化高中课程结构,注重课程基础性、系统性与选择性。
2017版高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三、课标内容对比(2017版和2003版)
2017版 2003版
活动建议: 2.活动建议 (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相同、大小和形状 (1)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 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了解空气阻力 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对物体 ( 2)查阅资料,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关于物体 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运动实验研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内容标准 1.2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 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 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 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 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例1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 例1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 (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 的。例2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用胡克定律解 例2 制作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释其原理。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 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 生活中的问题。 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 问题。 例3 研究两个大小相等共点力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 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 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 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例4 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 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 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 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 无例子 法。 例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 关系。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 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例6 在等式 中给定k = 1,从而定义力的单位。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的精神。
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其他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的课改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对新课标的修订给出依据。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和变化有哪些?→▲▲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二 )选修 Z 课程l.《选修 1 一 1》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 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内容标准1.1.1 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能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例 1 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1. 2 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 2 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 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 3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用。
例 4 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1. 4 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 5 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1. 5 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 b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 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1. 6 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黄恕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总体刻画。
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构的具体表现。
(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表述基本相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科学科学1科学态度观念思维探究与责任「曲蓊 I s I s —目駕 r s w s —黑*涪—餘畧JT 曲w f -TTr 丑—涪1.课标关于物理观念要素分类说法的必要性课标指出:”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课程标准从知识层面提出了物理观念的二级主题,把它作为物理观念的要素。
它概括了高中物理知识的三个领域,指明了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大视角和主脉络,这对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系统、形成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大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要落实物理观念目标,教学中还需要从素养层面上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
2.从素养层面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从素养层面上,物理观念素养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素。
之所以这样认识,是基于以下根据:•根据之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一条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很明确地指出了物理观念素养有两个要点:一是形成三个观念;二是用其解决问题。
2•从素养层面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从素养层面上,物理观念素养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素。
之所以这样认识,是基于以下根据:•根据之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一条•根据之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五级水平中,每级的描述,都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点。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的五级水平1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版)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版)2.核心素养的实现在物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目的。
通过研究物理,学生可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素质,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3.核心素养的评价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通过对学生完成研究任务后核心素养的水平进行评价,引导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对教学的启示1.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内容,这也反映出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3.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核心素养,这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共同素养。
这些素养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并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它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物理观念”是指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
它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生需要形成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和相互作用观,并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
(完整版)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⑵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模块对比分析3∕>fi巨标4•课程结构今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
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总tt∏(狞分)q - - --⅛Γt⅞⅛a⅛SM⅛-⅛⅛⅛(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
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格考目标层次1-2
水平1
质量描述:了解,知道
物理观念 (1)初步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能将其与相关的自然现象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
科学思维 (2)能将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物理模型;能在新的情境中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获
得正确结论并作出解释;能考虑证据的可靠性,合理使用证据;能从多个视角审视检验结论;解决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 新颖性。
科学思维 (2)能说出一些所学的简单的物理模型;知道得出结论需要科学推理;能区别观点和证据; 知道质疑和创新的积极性。
科学探究 (3)具有问题意识;能在他人指导下使用简单的器材收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具 有与他人交流成果、讨论问题的意识。
科学态度 (4)认识到物理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对自然界有好奇心,知道学习物理需要实事求 与责任
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
等级考目标层次3-4
水平4
质量描述:选择物理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物 理 观 (1)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物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念
科 学 思 (2)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与过程转换成所学的物理模型;能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
科学探究 (3)能分析物理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能在他人帮助下制订科学探究方案,使用基本的
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特点,形成结论,尝试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实验报告,用学过的 物理术语、图表等交流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态度 (4)认识到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兴趣,能做到坚持 与责任 实事求是,在合作中能尊重他人;认识到物理研究与应用应考虑道德与规范的要求,认识到人类在保护环境和促进
是,有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知道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存在相互联系。
合格考目标层次1-2
水平2
质量描述:理解,解决简单问题
物理观念 (1)了解所学的物理观念和规律,能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2)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常见的物理模型;能对比较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分 析和推理,获得结论;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017版)解读”
高中部物理组
目录
CONTENT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学科理念、素养、 目标、结构
三. 必选1,内容概述 学业要求、活动设计
2017
二. 必修1,内容概述 学业要求、活动设计
四. 学科评价方式、命题 要求、试题案例解析
一. 学科理念、 素养、目标、结构
01 学科基本理念 02 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态 度与责 任
(4)认识到物理研究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抽象的项创造性工作;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内在动机,坚持实事求是,在 合作中既能坚持观点又能修正错误;能依据普遍接受的道德与规范认识和评价物理研究与应用,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
高校自主考试
水平5
质量描述:自主构建物理模型,创新性解决问题
物理观念 (1)能清晰、系统的理解物理观念的规律,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维
释;能恰当使用证据证明物理结论;能对已有结论提出有依据的质疑,采用不同方式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科学探 究
(3)能分析相关事实或结论,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能制订科学探究方案,选用合 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 告,对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和反思。
03 学科课程目标 04 学科课程结构(重点)
01
1.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基本理念
2.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3.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0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建模的意识和能力;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 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运用证据对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有 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 能力,能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有交流合作的能力,能准确 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其核心: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 (3)能分析观察物理现象,提出物理问题;能根据已有的科学探究方案,使用所学的基本 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初步的结论;能撰写简单的报告,陈述科学探 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态度 (4)认识到物理学是基于人类有意识的探究而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并需要接 与责任
受实践的检验;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动机,能与他人合作,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 物理研究与应用会涉及道德与规范问题,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等级考目标层次3-4
水平3
质量描述:选择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物理观念 (1)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2)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根据需要选用所学的恰当的物理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进行分
析,通过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释;能恰当使用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对已有观点提出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 物理问题。
1.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
物质观念
模型建构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能量观念等
科学推理 科学论证 质疑与创新等
3.科学探究
问题 证据 解释 交流等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本质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等
03 学科目标
;
1.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其核心:形成wuli物理观念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