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西古道领古道文化
五岭古驿道之新岭古道
五岭吏驿道之新岭古道\y\4■黄良顺"山水吾州称绝奇,间生杰出当如之。
不行天上五岭路,焉识人间二程诗。
”元代诗人方回诗中所指"天上五岭路”即为休宁山斗至婺源江湾的"五岭古驿道”。
201905/VACATION TOUR23"五岭”即新岭、塔岭、羊斗岭、对镜岭、芙蓉岭(或“谭公岭”),全程约三十多公里,为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婺源县治由清华镇迁至弦高镇(今紫阳镇)后新辟至徽州府的官道。
作为古徽州“九龙出海”之一的徽(州)饶(州)官道及其盘旋在五龙山中交错纵横的十多条“支线”,现为徽州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道网络,其中"五岭古驿道”是现存最完整、各路段连接最紧密、距离最长的徽州古道之一,是研究徽州古代交通及徽人行商路径的活化石。
古徽州人对于挑担过“五岭”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地人称之"江湾担”。
所谓"江湾担”,即徽州货物南运婺源,先走水路,沿率水河至休宁龙湾起岸,再走旱路到山斗,过"五岭",至江湾,肩挑背驮,起早摸黑,来回三天,想着都让人望而生畏。
这一路弓腰磨脚的辛劳也成了休宁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不好好读书,就挑"江湾担”去!出山斗,古道沿率水河逶迤而行,雨后的石板更加清亮,丝丝缕缕的花纹赋予其特殊的印记,像来自远古的图腾,定格了"江湾担”的历史以及徽人走南闯北的足迹。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率水河忙着张罗昨夜的那场春雨,河床上的水草似乎一夜间冒出来似的,在匆忙的秀水中摇头晃脑的。
走在这样一条古韵悠悠的步道上,路边绿草如茵,对面田里的油菜花,也赶在这场雨后,绽放着黄灿灿的色彩,与山坡上青葱翠绿的毛竹构成一幅层次错落的水彩画。
连着村庄的这段古道应是近年刚修补过的,石缝间还有水泥浆砌的痕迹。
当古道辞别携手前行的率水河,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径,挽着一条自山涧而来的清溪向山坞行进时,原汁原201905/VACATION TOUR24味的古道才真正回到我们的 脚下,在这里,青石板沉淀了 岁月的痕迹,绿青苔侵蚀着生 活的味道。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
从蜀道申遗看秦岭古道文化价值作者:吴松显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四川蜀道概念和申遗相关举措,深入分析了秦岭古道历史文化价值和联合申遗对策,提出了秦岭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对我国古代秦岭古道这一珍贵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蜀道申遗;秦岭古道;文化价值;联合申遗关于秦岭古道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颇多。
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蜀道,其他路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但即使是蜀道研究也侧重于蜀道的历史渊源、兴盛及衰败、形制、路线、走向、以及名胜传说和旅游价值等历史方面,而对于蜀道申遗的现实对策性研究则相对较少。
七年以来随着蜀道申遗工作的逐步进行,学者们在总结历代蜀道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涌现出一批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和旅游学等关于蜀道申遗的相关著作。
目前学术界关于蜀道申遗的名称、起点、联合申遗、何种形式申遗还有诸多争论,本文从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角度出发,对陕西省秦岭古道的文化价值和申遗对策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关于申报秦岭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思考建议。
一、蜀道概念和申遗举措1、蜀道的概念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古代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即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李之勤在《蜀道话古》中指出单从字面上考虑“蜀道”应解释为蜀地的道路或者蜀国的道路,蜀地或蜀国通往四方临近地区的道路。
但从历史演变来看,将蜀道释义为四周的邻近区域,尤其是当时的首都长安通往汉中或者四川的道路更为贴切一些。
[1]王蓬在《中国蜀道》一书中认为,广义上讲通往蜀国的道路,都可以称之为蜀道,但是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载的蜀道却是指长安通往成都的川陕驿道。
[2]王子今也在《中国古代文化交通文化论丛》一书中认为蜀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所有交通蜀地的道路,后者指穿越秦岭巴山联系川陕的道路,并认为长期以来文化史上已将蜀道定义为川陕驿道。
[3]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蜀道的定义一般是指狭义的蜀道。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核心提示】韶关古道促进了古代岭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往来于韶关古道的有军人、官员、文人、商人、僧人和普通民众,其中文人、官员和僧人的南来,给岭南地区传输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在古道沿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
即使到了近现代,韶关仍然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道因此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
凿岭开路惠泽岂止一方农历九月的粤北,空气清爽,在当地社科学者的陪同和指引下,记者上山岭,行古道,实地感受了韶关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韵。
古道行首日,记者和当地社科学者乘汽车驶过省道再绕乡道,翻过好几座山头,才到达第一个目的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这里较好地保存着一段西京古道——梯云岭段,约三公里,步行大约需要两小时。
古道逶迤在山脉间的一片农田中,据学者考证,历史上多个朝代,岭南朝贡均由此进京。
套用现在的说法,西京古道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行走约一个小时,只见路边淹没于草丛中的古公馆、古驿站和基石,却没有见到一个行人。
这时只见一个带拱券式门洞的石亭立于眼前,古道穿亭而过,原来这就是记载中的“梯云岭亭”。
亭中靠门处残留着几块石碑,其中“重建梯云岭碑”上记载着与这条古道有关的历代名人:“昔唐昌黎韩公,宦游岭南,道经此地,迨后地以人传。
名贤经过之区,并其地而俱馨。
至国朝康熙年间,有邑侯裘公……曾建祠于梯之巅。
”此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主要记载了重修梯云岭路段的历史。
“昌黎韩公”即韩愈,他被贬广东时,正值寒冷季节,秦岭云封雾锁,行马踌躇。
于是在见到侄孙韩湘时写下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流传久远,后人对蓝关究竟何处也有不同说法。
西京古道上也有一个叫蓝关亭的凉亭,位于大桥镇白牛坪天顶壳的山坳中间。
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
Academic Field考古学视野下西京古道在早期人类迁移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乳源莱山遗址为例【摘 要】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通过考古类型学研究可以对人类文化间交流进行实物验证。
本文以考古类型学为基础,通过对广东乳源南粤古驿道沿线六朝至唐时期的重要墓葬莱山遗址及其周边遗址考古学的成果梳理,从考古学角度进一步论证古道在早期岭南人类迁移中的作用。
【关键词】莱山遗址 人类迁移 西京古道曹勇 唐博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一、前言重要的人口南迁的阶段,据史料记载,因为自秦汉以来,为了加强中央王朝的统各种原因,大量的中原人口举家南迁,形成治,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开凿多条道路,进攻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人口南迁。
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使岭南被纳入到1、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中原人口迁入国家的统一管理中,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在岭南的重要时期岭南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历史进程中,岭南本土文化开始受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西晋末年,继司马氏八王之乱后,匈奴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贵族刘氏入据洛阳、长安,“人相食,死者大特的岭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迁徙特半”(《晋书·孝愍帝纪》)。
中原地区一些别是汉民族的到来,无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经济实力强大、人口众多的豪族,纷纷携家出1的作用。
走。
在战乱时期,由于缺乏官方的保护,他们通过考古学手段研究岭南与中原联系的依靠宗族的力量整体生存和迁移。
这就出现了古道及其周边的人类遗迹和遗物,将岭南文秦汉以后中原人口南迁的一次高潮。
史料有这化发展史上的人类记忆最大程度的解读、复方面的记载,如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十九原,结合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找出其在历史记载“东晋南朝,衣冠望族,向南而迁,占籍3年代上的演变规律,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运各郡…”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大量家族开始从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比较分析,比对不同区发达的中原地区南迁的历史。
据史载,仅六4域人类遗址遗迹之间的异同,获得区域间的朝,南迁人数达250万人。
安吉古道:串联古今的自然之径
ZHIJIANGYIYUAN浙江林业江之艺苑古道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遗存的历史符号,具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价值,既珍贵又脆弱,一经毁坏,不可再生。
近年来,浙江省主动谋划,创新保护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森林古道保护与修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3月,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古道的地方法——《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立法,其中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道保护和管理工作,标志着古道保护利用从此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安吉县作为山区县,古道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现存古道64条,总长度87.75千米。
大部分集中在县境东、南、西部山区。
以天目山主峰龙王山为起点,东支山脉有50余条,其中与余杭、临安、德清交界的递铺、梅溪、山川、上墅等乡镇分布最多。
而西支山脉,保存在1000米以上的古道相对较少,仅在杭垓、鄣吴等地发现4处。
在中、北部的平原地区只有2处遗存。
相关遗存零散分布于各山区乡镇,整体保存情况不容乐观。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点19处。
独松关古驿道是浙江省内唯一的以森林古道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保护研究价值。
安吉古道的历史发展脉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鄣郡为秦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即今安吉县古城村,成为浙江省境内最早的郡治所在。
《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东游之会稽,经丹阳、溧阳、鄣故(今安吉)、余杭。
可见,秦始皇是从江苏由安吉进入浙江的,这是最早关于安吉森林古道的明确记载。
这一时期,安吉森林古道的建设主要与行政建制有关,从最早的郡治,到汉代的县治一直是区域行政中心,使得与外部沟通联系的道路建设初具规模。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开通了从余杭经独松岭、安城、广德至宣州的要道——杭宣驿道,现存安吉独松关古道即其中一段。
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安吉成为都城西北的屏障,兵家必争之地,金兵、元兵进攻临安,均取道安吉,先后在天目山脉修筑了幽岭关、高坞关、唐舍关等关隘。
体验京西古道的N条线路
体验京西古道的N 条线路我们开展的体验营是为户外爱好者提供户外初级野外穿越、山地攀登体验的,主要是面向户外新人和体力较弱的登山者。
我们先挑选北京西部石景山、门头沟和房山一带的部分景点和穿越线路,目前这些景点和穿越线路大都属于免费开放,沿途不但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兼备优美的风景和一定强度,特别适合户外新人体验户外运动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石景山、门头沟位于北京城的西部自古以来就有北京西大门之称,这里连绵的群山就像一道高墙守卫着北京城,在群山山谷之间有很多条通往外面的小道,这是自古形成的交通要道,这些道路统称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又以西山大道为主线,连接众多的支线,形成整个京西古道系统。
西山大道在王平口以东分为北、中、南三线,分别从三家店、圈门、潭柘寺进山并汇合于王平口。
潭柘寺南道还可以分为古香道和茶马古南道。
详细请参考后附附图一,注意该图绘制与常规地图不一样,采用了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方向。
体验线路一线路名称:京西古道北道之—古道西风文化之旅。
大致路线:石佛岭—道须—东西马各庄—大寨—牛角岭—韭园。
重要景点:韭园村的西落凤坡村马致远故居,石佛岭的石古岩明代摩崖石刻,石佛岭古道上的蹄窝,牛角岭城关等。
主要景点大致介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元代名曲《天净沙. 秋思》作者马致远故居。
石古岩的明代摩崖石刻,关于佛教的摩崖石刻。
古道上很多长年累月骡马行走留下来的蹄窝。
牛角岭城关古道收税的一个关卡。
行程安排:石景山苹果园地铁—929 路韭园站—石佛岭—石古岩—道须—西落凤坡—马各庄—牛角岭—韭园—苹果园。
(参看附图)体验线路二线路名称:京西古道中道之—门头沟历史之旅。
大致路线:韭园(石古岩)—小狗之家—峰口庵—圈门。
重要景点:落凤坡的马致远故居,林业管理站的小狗之家,峰口庵的城关和古道蹄窝,圈门关于门头沟的起源。
主要景点大致介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旅游:京西古道
中,让人能触摸到那历经千年的厚重古风遗韵。 行程攻略: 苹果园地铁口物美超市西行,乘929到石古岩站 下车,前往王平镇,经过王平镇爬“一线天”, 翻一座山。往前
走,依次过道须村,穿过东、西马各庄,再越一道岭,历经三个小时,便到马致远的故居,向东 过三义庙,进入京西古道。这一段古道是最好的 一段古道,宽3~4米,边是当年的炸
京西古道:触摸千年古风遗韵 京西古道是指西部山区的古代交通道。它以西山 大道为主线,连接了众多支线,形成一个道系统。 西山大道在王平口以东分为北、中、南三线,分 别
从三家店、圈门、潭柘寺进山并会合于王平口。 壮观的京西古道在王平口会集,被称为“过山 总”,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丰富的一 个部分。王平古道两侧遗迹众多,漫步其
糕铺、骡马厕所等遗迹。上行15分钟,到牛角岭 关城,保留着大面积的蹄窝。参观完牛角岭关城, 出关后顺前往陇家庄,陇家庄附近有车直达苹果 园地铁。
ujm来源: 汽 ujm来源: 打
抢 配 件 鸟 抢
京西古道怎么写作文
京西古道怎么写作文背起行囊在山中陶醉浓浓草香如果你不是“亲水”一族,如果你吹腻了潮湿的海风,如果你厌倦了人满为患的景点,那就马上收拾行囊,跟着我们进山吧。
静谧的小路、古旧的房屋、潺潺的流水、陡峭的岩壁、无际的草甸……远离喧嚣,将自己包裹在满眼的绿色,浓浓的草香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味道吧。
徒步:寻古京西古道线路指数难度系数★体力要求:★★历史文化:★★★★★自然景色:★★★线路介绍:京西古道自古就是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山西的商旅道路。
现在的京西古道,早已没有当年的喧嚣,埋头前进,太阳将人影拉成长长的形状,刹那间,似乎对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位于西马各庄村的马致远故居荒废已久,院落中一片破败。
线路推荐:石古岩—道须—马各庄—落坡村—牛角岭—水峪嘴(全程大概11公里,用时7小时左右)线路亮点:深深浅浅的蹄窝、依稀可见的石刻、破败苍凉的马致远故居、清凉干冽的山泉交通提示:最好在苹果园地铁包车前往,包车费用人均10元左右必备装备:登山鞋、速干衣裤。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
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颇负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此形成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信息的进香古道。
古刹戒台寺,始建于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坛”之称。
明清时期开始,每到四月花开时节,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来此朝佛进香。
而京城的百姓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前来耍戒坛、赶庙会,游春踏青。
一时间,“古道青山杨柳暗,马蹄单绕寺门烟”。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台寺进香的道路有两条。
一条是从卢沟桥起,经长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台寺。
然后翻越西峰岭,走过几个村庄。
香客行程几十里,便终于到了这座“京都第一刹”。
在这条已被108国道覆盖的山路中,尚还较好地保存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
这段古道平缓,易于行走。
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
大嵩岭古道名人历史简介
大嵩岭古道名人历史简介
大嵩岭古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岭古道之一,位于河南省南部
的嵩山之上。
这条古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嵩山与中原地区的
重要通道之一。
在大嵩岭古道上,曾经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这
些名人在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大嵩岭古道与中国古代文化名山嵩山紧密相连,嵩山是
五岳之一,自古就有“嵩山之玉”、“嵩山之秀”之称。
在大嵩岭
古道上,曾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文
学家白居易。
白居易曾在嵩山隐居,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及嵩山的壮
丽景色和险峻山势,对大嵩岭古道的历史和风景也有着深刻的描述。
其次,大嵩岭古道还与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嵩
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古道上遍布了许多道观和寺庙,吸引了大
量的信徒和朝圣者。
在古代,许多著名的道士和僧侣也曾在大嵩岭
古道上修行传教,对当地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大嵩岭古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古道沿线,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和石刻,这些文物见证了古道的
兴衰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同时,古道
上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为大嵩岭古道增添了神秘和魅力。
总的来说,大嵩岭古道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山岭古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名人、文化名山、宗教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大嵩岭古道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道的魅力和韵味。
陶宴岭古道的简介
陶宴岭古道的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陶宴岭古道,位于江西省于都县九江镇以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
古道全长约30公里,起自九江镇,沿着山脊蜿蜒而上,直至陶宴岭山顶,是连接于都县与九江市的重要交通通道之一。
陶宴岭古道起始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如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游客探访的热门景点之一。
陶宴岭古道以其险峻的地势和壮丽的风景而闻名,古道沿途山势起伏,蜿蜒曲折,犹如一条龙蛇盘旋而上。
在古道的两旁,层层叠叠的山峦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树林翠绿欲滴,令人心旷神怡。
登上陶宴岭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九江镇及周边的美丽风光,景色壮丽动人,令人心旷神怡。
陶宴岭古道是一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古道,曾是古时运输军粮的要道,也是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沿途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石碑、石台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古道的繁荣和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游客在漫步古道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壮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生活的痕迹,颇具文化历史意义。
古道沿线还有许多古老的村落和庙宇,这些村落保存完好,保留了古代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古代社会。
村落中传承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陶宴岭古道不仅是一条风景秀丽的游览线路,更是一段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
它的存在,不仅呈现出了古代交通运输的艰辛与发展,更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兴盛。
走在古道上,仿佛能够聆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积淀。
如今,陶宴岭古道已经成为了一处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而当地政府也加大对景区的保护力度,修葺古道、整修古村,力求将这片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
陶宴岭古道,是一段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古道,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希望通过这条古老的道路,感受到历史的韵味,领略自然的风光,体验乡村的清雅,感悟人生的意义。
京西古道文化线路遗产内容
京西古道文化线路遗产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京西古道文化线路是一条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古道,它承载了古老的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
该线路位于中国的京西地区,横跨了多座古代王朝所设立的都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条古道上,人们可以领略到多个朝代的文化痕迹和建筑风格,体验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
京西古道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等建筑,以及沿途的雕塑、石刻、纪念碑和碑林等文物。
这些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京西古道的重要景点和景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的目光。
其中,著名的景点有紫禁城、颐和园、夏禹陵等,它们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京西古道沿线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和森林等,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然而,京西古道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受到了破坏和丢失。
同时,对古道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存在不足,年轻一代对古文化认识的程度有待提高。
因此,京西古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保护古建筑和文物,我们能够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文化智慧。
同时,通过积极推广和开发,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京西古道的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京西古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与整修工作,同时注重文化教育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古道文化的传承中来。
同时,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古道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共享。
总之,京西古道文化线路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通过保护与传承,我们能够认识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
同时,通过推广和发展,我们可以将古道文化展现给更多的人,并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部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引言主要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总结。
京西王平古道历史考证研究
京西王平古道历史考证研究郭佳;潘明率【摘要】王平古道位于门头沟境内,属于京西古道的一部分,在南北朝以前已经存在,一直是运煤驼队进入京城的必经之路.随着商队的往来,古道的作用日渐突出.时至今日,古道尽管被平坦的公路取代,但其承载的文化依旧辉煌.本文通过梳理、考证相关文献与图像资料,分析探讨王平古道的起点位置、线路变迁及沿线村落的关系,并借此为古道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史实依据.【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王平古道;起点;走向;历史考证【作者】郭佳;潘明率【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京西大山中自古蕴含丰富的矿藏,煤炭文化由元朝伊始日渐繁荣[1],京西古道也由此发迹,至明清时期古道文化达到鼎盛[2]。
京西古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信息,在地理交通文化、物产运输文化、民俗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都有丰富的体现。
随着历史变迁、自然侵蚀和人文更迭,古道早已不复先前的繁盛。
现如今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部分是属于京西古道的王平古道。
王平古道是京西平原区的主要道路,是联系内城与外界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文献资料相对匮乏,对其的组成关系、路径走向、起点位置等具体问题缺少相关的研究追溯。
本文在搜集相关文献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历史溯源,为古道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史实依据。
1.王平古道的研究现状目前的学术研究大多集中于京西古道的整体研究,主要包括古道用途、村落组成、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等方面,而针对王平古道的研究成果相对缺少。
其中,关于王平古道的具体路径有着不同认识。
有学者认为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的西山大路的北道称为王平古道[3]。
也有学者认为王平古道包括西山大路北道、玉河古道、永定河岸古道及一些分支古道[4]。
此外,关于王平古道起始村落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观点认为韭园村为王平古道进出口的第一个村落,该村为京西古道北道的起点[5][6],而另有观点认为三家店村为明清京西古道的起点,是古西山大路和妙峰山古香道南道的起点[7][8]。
登山线路‖京西古道之前世今生
登山线路‖京西古道之前世今生京西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也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时间上最久远可以追溯到二百万年前,泥河湾人、周口店人、许家窑人、东胡林人等先民们利用永定河谷的天然廊道,穿过太行之首北京西山,往来迁移,此为京西古道之起源。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斋堂川已有“东胡林人”的出现;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1966年至2016年以前,考古专家数次发掘,共发现6具东胡林人遗骨,一同发现的还有石磨盘、石斧、石磨棒等上万件石器,以及牛骨镯、紫游螺项链等文物。
新石器早期“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的一段空白。
尤其是桑峪人化石、“东胡林人”墓葬的发现,更加证明距今一万年乃至十万年前古人类6已经踏入西山,并且留下了众多生产劳作的生活遗址,以及古人类迁徙交流时所开辟的天然道路,这便是京西古道的前身。
距今四千六百年前,黄、炎、蚩三部落在涿鹿大战,黄帝获胜后建都于涿鹿之阿(音厄),并“披山通道”于西山以逐鹿中原,这可能是西山古道最早的修路之举。
其后,战国、秦、汉、南北朝时,对西山道路屡有修治;自隋唐以来,西北游牧民族、山区及平原农耕部落也通过西山古道互有往来,时而又发生战争;唐末五代时,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在房山区与门头沟区的接壤地带的大安山建宫馆,置玉河县(门头沟区永定镇西辛称村),为适应建筑、生活和防御的需要,下令修筑玉河道,以大安山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西山石炭为薪,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经年累月地在山路石道上往来,久而久之形成了40多条纵横交错的古道,古道沿千年的永定河道弯曲延伸交错相织,总长度达684公里,这条古道网络东临京城,西出塞外,接黄土高原与内蒙古草原,成为连接西部和北部游牧民族,发展农耕民族交流融合的主要通道,并同时成为守卫京城的西部屏障,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京西古道,如下图。
记游斜山岭古道
201902/VACATION TOUR早就听说过斜山岭古道,但一直没走过。
恰逢好友邀约,不假思索便应承了。
斜山岭古道位于黄山区永丰乡、池州市青阳县和宣城市泾县交界处,是太平古道北线主入口。
它包括斜岭古道和必吉岭古道,始建于明代,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同时也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重要的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
计划徒步的起点是青阳县杨田镇的东堡村。
东堡这个地名一直在记忆中,年轻时在外求学,汽车每每经过东堡便能闻到一股麻油香气。
那时东堡的小磨麻油还是有点名气的,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一到东堡,村里一位裴姓老太太便招呼我们说:旅游啊,这边过斜山岭比较辛苦,可喝点水,可需要加点水?这样的招呼,在老家也常常发生,但进城之后,便听不到了——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怕是对老人、小孩叮嘱最多的一句。
大家虽没喝水,也没有加水,但听着热情的招呼,心里都暖暖的,劲头也足足的。
来之前,做了点功课。
据说当初这条道路是由岭上苏氏一族苏继芳修建的,从岭上的官屋基到斜山岭头上有七里路,从斜山岭头到东堡岭脚周村有八记游斜山岭古道赵忠仁品读徽州/PIN DU HUIZHOU4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1902/VACATION TOUR里路,这便是当地人常说的“上七下八”。
上七下八,在不少古道大岭上都有这种说法,不知背后有什么讲究说辞?为方便行人歇脚,苏家修建道路时还利用山上的石头,在山路上建起了六座路亭。
不过,目前都已倒塌,只能看看遗迹了。
春分已过,春天的味道真是越来越浓。
徒步中,在朋友圈中发了几张古道实景:古道春风紧,催我到田家。
就有微友跟帖:只见古道不见春。
呵呵,是啊,我已将春天藏在了镜头里。
一路上,除了春风剪出了柳叶、黄檫泛起了春意,更有那蕨菜、马兰头早早地就在路边恭迎,桃花、三月枣(胡颓子)在枝间跃动,就连溪水也逐渐丰满起来,时不时地在眼前挂起了大大小小的瀑布。
西京古道介绍
西京古道介绍第一章:西京古道的背景西京古道,又称秦岭古道,是古代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交通干线,也是中原文化和西北文化的交汇点。
西京古道起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穿越秦岭,经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最终通往西北边疆。
自古以来,这条路线一直是商贾、军队和学者们走向西域的必经之路。
第二章:西京古道的历史意义自古以来,西京古道一直是中原文化和西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商代开始,中原地区就开始向西域输出商品,而西京古道是这条商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汉时期,西京古道成为了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干线,大量的商贾和军队通过这条路线运输物资和军备,同时也把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西域地区,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第三章:西京古道的文化遗产西京古道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岭长城、古战场、古烽火台、古驿道等。
而且,古道两旁的山水景观也非常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西京古道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不仅代表了我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四章:西京古道的现状尽管西京古道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古道的地位和意义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重要了。
同时,西京古道的存续状态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古道两旁的环境破坏和文物失窃等问题。
因此,对于西京古道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西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西京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道,国家对古道两旁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和保护,同时也对古道的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西京古道也被纳入了国家的旅游景点之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古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第六章:结语西京古道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也可以为今天的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
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整合
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整合一、引言京西古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交流路线之一,其沿线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对于中国文化传承和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文化传播与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二、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历史背景京西古道是指从北京出发,经过蓟州、张家口、崇礼、承德、遵化等地,最终到达山海关的一条重要商贸和文化交流路线。
该路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京西古道沿线区域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最为繁荣的商业中心之一。
三、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文化特色1. 建筑艺术京西古道沿线区域保存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作品,如明清宫殿式建筑群、庙宇、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俗文化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如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祭祀文化、民间艺术等。
其中,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和遵化市的古城墙是中国传统园林和城墙建筑中的杰出代表。
3. 风景名胜京西古道沿线区域还拥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八达岭长城、青龙峡、玉渡山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文化传播与整合1. 文物保护与传承京西古道沿线区域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交流路线之一,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遗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监管、修缮古建筑、开展文物保护科研等。
同时,通过博物馆、文化展览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和展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2.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京西古道沿线区域的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其传承和弘扬。
如在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北京市西城区会举行“京西元宵”活动,邀请民间艺人表演各种传统技艺和节目。
此外,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国家级或地方级保护,如张家口市蔚县的皮影戏、崇礼区的滑雪技艺等。
西京古道介绍
西京古道介绍一、概述西京古道,又称为西安至北京的古代交通要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交流通道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古都,西京(今西安)和东京(今北京),全长约1100公里。
这条古道自秦汉时期开始建设,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缮和扩建,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
二、历史沿革1. 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西京古道作为连接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线路得到了初步建设。
这条路线始于长安(今西安),穿越黄土高原、陕北平原、太行山脉等地形复杂的区域,最终抵达东京。
2.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西京古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隋炀帝大力修筑运河后,使得运输更加便捷。
大量商人、文人墨客通过这条古道来往于两个都城之间,带来了繁荣的商业和文化交流。
3.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西京古道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建。
特别是宋元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对边防的重视,这条古道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军事通道。
明清时期,则更多地用于商业贸易和文化传播。
三、路线特点1. 地理环境西京古道穿越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黄土高原、陕北平原、太行山脉等地形。
这些地理环境对古代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造就了这条古道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意义。
2. 建筑风格沿途有许多历史建筑遗迹,如宫殿、寺庙、关隘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的“大寨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驿站之一。
这些建筑体现了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
3. 文化遗产西京古道沿途还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碑刻、石刻、壁画等。
这些文化遗产记录了古代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四、旅游价值1. 历史文化之旅西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之一,沿途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沿着这条古道,感受千年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古代交通和商贸发展的历程。
2. 自然风光之旅西京古道穿越了黄土高原、陕北平原和太行山脉等地形复杂的区域,沿途风景秀丽。
【徽州古道38】新岭古道:新岭终有可旧时
【徽州古道38】新岭古道:新岭终有可旧时新岭是“五岭”古道的“第五玲”,也是婺源进⼊徽州这个独⽴地理单元的最后⼀道岭。
(本⽂2019年已发,现重写后再次推出。
全⽂4200字,阅读需20分钟)古道评价指数精彩指数★★★☆☆危险指数★★☆☆☆强度指数★★☆☆☆完好指数50%所谓的“新岭古道”,准确地说,应为“休婺五岭古道新岭段”,北起⼭⽃村,跨越新岭⾄休宁璜茅村,全程约7公⾥。
古道最⾼海拔450⽶,为休宁⾄婺源的第⼀道岭,也是婺源进⼊徽州的最后⼀道屏障,古时习惯称作“第五岭”。
⼭⽃乡位于休宁南部,与婺源接壤,因群⼭环抱,形如⽃状,故名。
古徽州⼈南下婺源,远⾛湖⼴,过了⼭⽃就要翻⼭越岭了,因此⼭⽃成了古徽州⼀处重要的商旅集散地,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
据我所知,除新岭古道外,这⾥还有通往婺源东北部“溪头⼗⼋国”的“⼤燕岭古道”、“⼩燕岭古道”。
徽州⼈对于挑担过“五岭”有着刻⾻铭⼼的记忆,当地⼈称之“江湾担”。
所谓“江湾担”,即徽州货物南运婺源,先⾛⽔路,沿率⽔河⾄休宁龙湾起岸,再⾛旱路到⼭⽃,过“五岭”,⾄江湾,肩挑背驮,起早摸⿊,来回三天,让⼈望⽽⽣畏。
这⼀路⼸腰磨脚的⾟劳也成了⽼辈休宁⼈教育孩⼦的“反⾯教材”——不好好读书,挑“江湾担”去!这次⾛新岭古道是作协组织的,也算是⼀次“采风”活动。
按惯例,“采风”之前总是先要听听“汇报”,再“座谈座谈”,⼀年365天,我参加这类“⼋股会”少则也有百来⼗个,往往是会上⾔不由衷,会下衷不由⾔,陪会躲会逃会也是常态。
最近读到杨绛刚到清华任教时的⼀段经历,为了躲会,她宁愿打“散⼯”,也不要“专任”教授“编制”,读后感同深受。
好在组织者早已摸准⼤家的⼼思,事先已谢绝这些繁⽂缛节,驻车后直接甩腿开路⾛古道。
出了⼭⽃村,古道沿率⽔河逶迤⽽⾏,⾬后的⽯板更显青亮,丝丝缕缕的花纹赋予他们特殊的印记,像⼀幅幅来⾃远古的图腾,定格了“江湾担”的历史以及徽⼈⾛南闯北⾜迹。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率⽔河忙着张罗昨夜的那场春⾬,河床上的⽔草似乎⼀夜间冒出来似的,在匆忙的秀⽔中摇头晃脑的。
苍南将军岭古道宫殿简介
苍南将军岭古道宫殿简介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座叫做“苍南将军岭”的地方。
那儿有一个好神奇的古道,听说是好多好多年前,古时候的将军们走过的路哩!一路上,山路弯弯的,好像一条小蛇一样,咯噔咯噔的,脚下的石头有些滑,好像随时要跌倒一样。
我还小心翼翼地走着,哎呀,差点就摔跤了!爸爸哈哈笑,说我走得像个小鸭子,咯咯咯的。
走着走着,我们就到了一个很古老的宫殿。
宫殿的门口有两根大柱子,上面刻着好多奇怪的字,看起来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古老秘密!哇,好神奇呀!我在门前转来转去,感觉自己像个小侦探一样,想要发现里面的宝藏。
可是,里面好黑呀,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老爷爷在屋里走路一样。
爸爸说,这个宫殿以前是将军们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指挥大军打仗,真厉害!我忍不住幻想,如果我也是将军的话,会不会也住在这样的宫殿里呢?想一想就觉得好酷哇!
—— 1 —1 —。
金岭镇好玩的景点
金岭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有趣的景点,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
1. 古建筑群:金岭镇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桥、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和古树,这些古迹被誉为“古徽州文化的活化石”,可以让您深入了解徽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2. 华阳翚岭新岭古道: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村落风貌。
3. 仁里景区临溪雪岩商道: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体验徽商文化的好去处。
4. 上庄景区杨桃岭古道长安金岭古道:这条古道连接了多个景点,是体验徽州古道风情的理想选择。
5. 徽杭古道通杭古道:作为古代徽州与杭州之间的重要通道,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6. 竹岭荆磡岭古道:这是一条充满历史故事的古道,适合喜欢徒步和探险的游客。
7. 中国龙口粉丝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龙口粉丝的制作过程和历史背景,还可以亲自体验制作粉丝的乐趣。
8. 南海林苑现代农业观光体验:这是一个集观光体验、农业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适合家庭游客体验农村生活和休闲度假。
9. 山里陈家九顶原乡生态养生谷:这里是一处生态养生的好去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放松身心。
总之,在游览金岭镇时,建议您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行程,以便充分体验这些景点的魅力。
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享受愉快的旅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京西古道领古道文化
————————————————————————————————作者:————————————————————————————————日期:
探访京西古道领略古道文化-旅游管理
探访京西古道领略古道文化
文/王静王良解霏徐聚民
北京京西古道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占地1.5平方公里。
景区前临永定河,后靠牛角岭,依山傍水,是京西古道北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
特色景点包括京西古道水峪嘴段、京西古道博物馆、军事主题酒吧、民俗文化苑、铁匠铺、黄酒铺、永远免夫碑亭、牛角岭关城等几大景点。
景区内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京西古道为背景,以沟壑山峦为载体,以餐饮文化为特色,是融餐饮与人文景观游览、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风景区。
水峪嘴段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最丰富的一个部分,古道石根被磨得光洁如镜、蹄窝半尺。
漫步古道,衬之以水景,会使游客依稀联想到古道悠悠的远古情境以及商旅不断的古道盛况。
古道沿途商记鳞次栉比,饭铺林立,茶棚无数,长途运输的驼队马队浩荡而过,日行牲畜万余口,千磨万击,蹄窝遍布,熙熙攘攘,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昔日风景。
古道小镇-古道客舍
水峪嘴村独树一帜,在村民搬迁到新村新楼之后,将老村老宅统一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古道小镇,最具代表性的为“古道客舍”,即为山村酒店,实现高水平旅游接待。
由于是以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利用村闲置私人小院房屋建设乡村酒店统一对外运营,所以可以实现优良管理、高标服务,让游客吃住玩皆宜。
此项目为古道小镇旅游服务区的亮点工程,以古道风景区为龙头,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采取村民自愿的方式,将私有房屋宅院加入合作社,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盘活闲置资源,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陕西画院
在水峪嘴村的5号别墅里,有一家名为“陕西画院”(全名为北京古道兰亭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艺术品展览、拍卖场所,它也是镇域范围内首家注册经营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与水峪嘴村村委会投资建设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5亩,现已投资6000万用于展厅、名家画室、观景台、媒体区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还配备了陕西风味餐厅、客房和休闲娱乐功能区。
陕西画院的强强联合是京西古道风景区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它盘活了全村经济。
陕西画院经营的艺术品皆出自中国书画界名家之手,作品价值连城并且供不应求,全年收益可达到1000万。
其次它提高了全村知名度。
汇聚了我国文化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很多作品皆为现场作画,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书画爱好者、收藏者以及游人。
此外陕西画院配合古道景区共同开发全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了京西古道景区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
军事酒吧
军事酒吧原为建设于1968年代号为“04”的林彪工事防空洞。
酒吧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包括军事五项挑战区、沙盘模拟战役讨论区、经典战争街机游戏区、虚拟战争场景、现代军事展区等。
其中经典战争游戏区可以挑战真人CS,亲身体验军事氛围。
现代军事展区从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开发、军备发展五大主题区展示了我国陆军、空军、海军的发展史。
悠闲谷
从构思到设计到施工,经过1年时间的打磨,京西古道景区北线景观道终于打造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为营造一个清幽、风雅、休闲、别致的九龙山景观道,
水峪嘴人用智慧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美丽画卷——悠闲谷。
它的出现正符合水峪嘴村前临永定河、背靠九龙山的自然地理特征,使人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三山一沟的静谧与安逸。
所到之处,你能看到小桥流水、茅棚树林,林子深处曲径通幽,无限神秘,云山雾绕,仿佛游仙驻足。
环绕枝头有声声鸟语,沟渠内有溪水潺潺。
过沟沟坎坎,感千回百折,闻花香扑鼻,看盘山小道,犹如人生百态,历历在目。
使人置身其中,便不由得忘记尘世中的五味杂陈,吐故纳新,体验亲近自然的快乐。
水峪嘴书画院
景区内还有一处书画院,是水峪嘴村的文化艺术工程。
书画院上房3间,左右厢房各2间,共7间,木质窗户,投资30万元。
在京西古道建成后遍请书画名家,进村参观创作,为其搭建良好的平台,在为艺术工作作出贡献的同时,打响水峪村京西古道的知名度,起到宣传造势的作用。
书画院现为中国农民画研究会的活动基地,每周末高路(吉林籍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名人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汉高现代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北京西山草堂堂主;师从启功,北京2008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火炬接力《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等书写者;水墨画《妙峰山顶峰》多次获国家大奖)都会到书画院进行采景写生。
老面铺子
早年间在古道两侧有很多的店铺,如面铺、客店、首饰店、酒店、铁匠铺等。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老面铺子”,面铺门前就是大街,大街即是古道。
在面铺门前,邻街摆设有石桌石凳,过往客商走累了可以坐下来喝茶、休息,饿了可以喝酒吃饭,天晚了还可以住宿,所以生意一直都很兴隆。
铁匠铺
铁匠铺是在原来铁匠铺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
铁匠铺在古道兴盛时可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打马蹄铁、马钉、马掌,供马帮使用。
看着铁匠铺,似乎还可以听到从里面传出敲打马蹄铁的声响。
走出铁匠铺,踩在昔日人马涌动的古道上,背后传来铁匠铺里大锤敲击烧红铁块的响声,清脆、响亮。
牛角岭关城
欣赏着古道沿途的风景,转眼间便来到了牛角岭关城。
牛角岭,又称牛脚岭,明清时期为捕衙南乡与坪口巡检司的分水岭,是重要的收费关隘,被称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是门头沟区区级保护单位。
城门洞高6.2米,宽4.3米,深9.3米。
关城旁边存有两块清代石碑,一为清同治十一年《重修西山大路碑》,第二块是清乾隆四十二年《永远免夫交界碑》。
重修道路碑记叙述了同治十年洪水冲毁道路及周围各村合修道路的情况,碑阴记述了施善村名及店铺名称与人名。
现在此碑已被搬至桥耳涧村西桥头,这里只剩下碑座。
《永远免夫交界碑》虽然是为当时宛平县令黄景韩歌功颂德之物,但却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政策的产物,尤其文后具列了宛平县坪口巡检司所辖三十八村之名,是研究该地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块碑记载着清朝政府体恤生活在京西山区的贫困百姓,豁免了王平、石港、齐家三司38个山村“夫役”的史实,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现在在国家税务局的帮助下,投资12万建造了一座碑亭,以全力保护这块罕见的免税碑。
两通碑都保存完好,史料价值极高。
更有意思的是,两通碑均为双份。
《修路碑》在三家店白衣观音庵还有一块,《永远免夫交界碑》在峰口庵关城亦有同样一块。
牛角岭关城还曾是古战场,明崇祯三年(1630),沿河城守备毛立芳在灵山之麓的九龙凹与后金军遭遇,不敌而后战死。
各路援军赶到后,同仇敌
忾,将这股后金军追歼在牛角岭。
从牛角岭关城的城洞里穿过,沿小路前行,石路上那些深浅不一、如碗口大小的蹄窝就那么清晰地突然映入眼帘,大大小小数十个,宛如洞穴! 四壁被踩踏得光滑却又显示着层层石纹的蹄窝里,盛着雨水与枯枝的余迹,盛着商旅与马帮的艰辛,盛着每一个驮运者内心的企盼,盛着昔日的繁忙与奋进的蹉跎!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古道蹄窝不受破坏,水峪嘴村专门在古道旁另修了一条公路,游客朋友们可乘车上下古道。
老爷庙
过了牛角岭关城继续往前走,您会看到一座新修建而成的寺庙——老爷庙。
老爷庙是在本权法师(唐山兴国禅寺的住持)的指导和帮助下修建的,庙内供奉关圣帝君,俗称“关老爷”。
原先,每逢过节的时候,村民们都到老爷庙去烧香,祈求消灾驱难、家人平安,过路的客商也都要进上一炷香,祈求一路平安、财源广进。
西配殿内供奉着杨六郎、八姐、九妹等杨家人。
东配殿内则供奉着灵感宫娘娘、眼光娘娘和斑疹娘娘。
灵感宫娘娘也就是咱们妙峰山地区的碧霞元君娘娘,眼光娘娘和斑疹娘娘是她的助手,也是小儿保护女神。
老爷庙两边各有一座亭子,分别是偃月亭和赤兔亭(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
酒家驿站
当您走完古道,可以走进我们美丽的村庄,欣赏一下山村风貌,来到我们的古道酒家、古道驿站,品尝一下富有地方特色的山区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