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疾病学:2、脊髓灰质炎
AFP主动监测
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 运动检查 • 感觉检查 • 反射检查 • 脑膜刺激征
运动检查
• 肌萎缩检查:是指肌肉体 积变小,两侧相同的肌肉 比较,可用带尺测量肢体 的周径
• 肌张力检查:是指在安静 情况下肌肉的紧张度。检 查时可触肌肉的硬度及作 被动运动体会其肌紧张度, 了解其阻力
AFP主动监测
季高温能存活几小时。在零下70度能存活8 年以上。 • 3.对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敏感, 甲醛能灭活病毒。煮沸立即死亡。
流行病学
• 传染源:各型患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 • 患者:鼻咽分泌物排毒时间:病前5日至病
后一周 • 粪便排毒时间:病前十日到病后四周,长
者达4个月。 • 带毒者:隐性感染者带毒期一般为数周,
2013-2018年
实施 全球消灭脊灰 尾声战略计划
1988年 世界卫生大会
2000年
消灭脊灰目标
1999年
全球 最后1例 WPV Ⅱ
2012年 全球
最后1例
WPV Ⅲ
2015年 全球
证实消灭 WPV Ⅱ
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三价:tOPV 双价:bOPV 单价:mOPV
2016年
全球脊灰疫 苗转换
脊髓灰质炎
主要内容
• 概述----了解部分 • 病原学----重点掌握 • 流行病学----重点掌握 • 发病机制----了解部分 • 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 实验室检查----重点掌握 • 诊断及鉴别-----难点 • 治疗----- 掌握 • 预防----重点掌握
概述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 1、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2、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 3、多数没有症状,为亚临床型经过。 4、约1%-1‰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或双侧
脊髓灰质炎病史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 保持营养均衡,预防营养不良 保持肢体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 保持家庭支持,预防家庭压力过大
护理效果评估
01 患者症状改善程度 02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03 患 者 康 复 速 度 04 患 者 满 意 度 05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程度
护理展望
1 预防为主: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2 早期发现: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 及时治疗: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4 康复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提供全面康复支持 5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谢谢
康复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 食、作息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 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监测 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等
关注家庭护理,如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等
关注社会支持,如社会资源、 社会活动等
心理护理
01
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 头痛、肌肉疼痛、
肢体无力等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甚至死亡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也可通过空
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的病因
01
01
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通 过消化道传播,主要感染儿童
02
02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通过 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03
03
易感人群:儿童,特别是5岁 以下的儿童
04
02
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焦虑和抑郁
03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
04
学会放松和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脊髓灰质炎人卫四版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水源、食物、玩具等 物品,再经口摄入,进入 肠道繁殖。
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 环境,再经口摄入,进入 肠道繁殖。
呼吸道传播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 呼吸道后繁殖。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疼痛 、肌肉麻痹、瘫痪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诊断。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抗 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
02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疾病传播
疫苗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传播 的有效手段,通过群体免疫,可 以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保护易
感人群。
保护儿童健康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儿童危害极大, 疫苗接种能够降低儿童感染风险, 避免因感染导致的残疾和死亡。
脊髓灰质炎人卫四版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脊髓灰质炎概述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与控制
01 脊髓灰质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 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 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麻痹 和瘫痪。
特点
脊髓灰质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 童,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在肠 道内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 染环境。
强化疫苗接种
确保所有儿童按照免疫规划接 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提高接种
率。
监测与评估
建立健全的脊髓灰质炎监测系 统,定期评估疫苗接种情况和 疫情状况。
病例管理
对疑似脊髓灰质炎病例进行及 时诊断、隔离和治疗,防止疾 病传播。
脊灰疫情防控及应对幻灯片PPT
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Page 3
LOGO
第一部分
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
Page 4
LOGO
概述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及肢体弛缓性瘫痪 3、多发生于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
Page 5
LOGO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传播 易感性 儿童 流行特征 4月-5岁高发;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病
Moscow
Sverdlovskaya Chelyabinskaya
哈萨克斯坦
Chechnya Dagestan
?
土库曼斯坦
Page 33
Irkutskaya
LOGOKhabarovsk
probable/possible local transmission point importation
LOGO
Page 42
监测与报告
LOGO
AFP病例
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 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
高危AFP病例 ✓ 医疗机构发现怀疑为脊灰的高危AFP病例,应在12小时内报告辖区县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根据高危AFP病例的定
临床表现
LOGO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3 ~ 35天)。临床表现轻 重悬殊,有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 型4型。
无症状型最多见,占90%以上;顿挫型占4% ~ 8%;瘫痪型仅占0.1%。
Page 10
实验室检查
LOGO
最有诊断意义是粪便病毒分离 脑脊液(瘫痪前期及瘫痪的早期)
Page 3
LOGO
第一部分
脊髓灰质炎相关知识
Page 4
LOGO
概述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及肢体弛缓性瘫痪 3、多发生于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
Page 5
LOGO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传播 易感性 儿童 流行特征 4月-5岁高发;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病
Moscow
Sverdlovskaya Chelyabinskaya
哈萨克斯坦
Chechnya Dagestan
?
土库曼斯坦
Page 33
Irkutskaya
LOGOKhabarovsk
probable/possible local transmission point importation
LOGO
Page 42
监测与报告
LOGO
AFP病例
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 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
高危AFP病例 ✓ 医疗机构发现怀疑为脊灰的高危AFP病例,应在12小时内报告辖区县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根据高危AFP病例的定
临床表现
LOGO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3 ~ 35天)。临床表现轻 重悬殊,有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 型4型。
无症状型最多见,占90%以上;顿挫型占4% ~ 8%;瘫痪型仅占0.1%。
Page 10
实验室检查
LOGO
最有诊断意义是粪便病毒分离 脑脊液(瘫痪前期及瘫痪的早期)
脊髓灰质炎
预防
预防
1.主动免疫
对所有小儿均应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基础免疫自出生后2月开始,连服3剂,每次间隔 1个月,4岁时加强免疫一次。目前国际上逐步采用脊灰灭活疫苗替代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国内也有试行。
2.被动免疫
未服用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小于5岁的小儿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 0.5ml/Kg,每日一次,连用2日,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3.
检查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 2.脑脊液检查 瘫痪前期及瘫痪早期可见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加不明显,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对诊断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瘫痪第3周,细胞数多已恢复正常,而蛋白质仍继续增高,4~6周后方可恢复正常。 3.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本病最重要的确诊性试验。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门拭子采 集标本:间隔24~48h收集双份标本(重量>5g),及时冷藏4℃以下送检,多次协和送检可增加阳性率。发病1周 内,从患儿鼻咽部、血、脑脊液中也可分离出病毒。 4.血清学检查 近期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患者,发病1个月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及脑 脊液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可帮助早期诊断;恢复期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G(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推广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尚存 在许多障碍和挑战。2008年在尼日利亚脊灰死灰复燃后,蔓延到邻近的8个国家。而1995~1996年及1999年,我 国云南和青海省发生了分别由缅甸和印度输入的脊灰野毒株病例,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后,才 未发生二代病例。
脊髓灰质炎课件
02
头痛: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
03
肌肉疼痛:肌肉酸痛、 无力
04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 肿胀
05
皮肤红疹:皮肤出现红 疹,瘙痒
06
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无 力、瘫痪、呼吸困难
2
脊髓灰质炎的预 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是 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 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感染者
射
04 接种后注意事项:避
免剧烈运动,注意饮 食卫生,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疫苗安全性
01
脊髓灰质炎 疫苗的安全 性:经过严 格临床试验,
安全性高
02
疫苗副作用: 可能引起轻微 发热、红肿等 反应,但通常 不会引起严重
不良反应
03
04
疫苗有效期: 脊髓灰质炎 疫苗有效期 较长,可提 供长期保护
疫苗储存条件: 脊髓灰质炎疫 苗需要低温储 存,以保证疫 苗质量和有效
脊髓灰质炎病因
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病
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 01
途径进入人体
03 病毒复制:病毒在体内复 制,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免疫系统:病毒侵入人体
02 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但抗体不能完全清除病毒
神经损伤:病毒损伤神经
04 细胞,导致肌肉无力、瘫
痪等症状
脊髓灰质炎症状
01
发热:体温升高,持续 数天
脊髓灰质炎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脊髓灰质炎概述 02.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与治疗 03. 脊髓灰质炎疫苗
1 脊髓灰质炎概述
脊髓灰质炎定义
01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 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教学演示课件
疫苗改进与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脊髓灰质炎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接种方案也将更加便捷。
综合治疗策略
针对脊髓灰质炎患者,未来将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 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全球合作与信息共享
国际社会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脊髓灰质炎的挑战,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与脊髓灰 质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接 触史,以及是否生活在疫 情流行地区。
体征检查
医生检查患者肢体肌力、 肌张力、腱反射等,评估 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鉴别诊断方法
与其他急性弛缓性麻痹疾病相鉴别
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疾病,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侧弯、马蹄内翻足等。
呼吸功能不全
03
当病毒侵犯呼吸肌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甚至需要
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运动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 能,如行走、跑跳等。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患者可能因肌肉萎缩而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等,导 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心理影响
长期的疾病困扰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社会经济负担分析
医疗负担
脊髓灰质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医疗治疗和康复训练,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教育负担
由于疾病影响,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影响个人发展和社会 贡献。
经济负担
患者及其家庭可能因疾病导致的收入减少和医疗支出增加而面临经济 困境。
与脑性瘫痪相鉴别
脑性瘫痪患者多有围生期高危因素,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且症状多为非进 行性,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评估发育里程碑进行鉴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脊髓灰质炎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接种方案也将更加便捷。
综合治疗策略
针对脊髓灰质炎患者,未来将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 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全球合作与信息共享
国际社会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脊髓灰质炎的挑战,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与脊髓灰 质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接 触史,以及是否生活在疫 情流行地区。
体征检查
医生检查患者肢体肌力、 肌张力、腱反射等,评估 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鉴别诊断方法
与其他急性弛缓性麻痹疾病相鉴别
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疾病,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侧弯、马蹄内翻足等。
呼吸功能不全
03
当病毒侵犯呼吸肌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甚至需要
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运动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 能,如行走、跑跳等。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患者可能因肌肉萎缩而无法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等,导 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心理影响
长期的疾病困扰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社会经济负担分析
医疗负担
脊髓灰质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医疗治疗和康复训练,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教育负担
由于疾病影响,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影响个人发展和社会 贡献。
经济负担
患者及其家庭可能因疾病导致的收入减少和医疗支出增加而面临经济 困境。
与脑性瘫痪相鉴别
脑性瘫痪患者多有围生期高危因素,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且症状多为非进 行性,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评估发育里程碑进行鉴别。
《脊髓灰质炎》课件
流行病学
高发季节
脊髓灰质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易感人群
儿童、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成人更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 染。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染,尤其是水源和食物受 污染。
全球范围
脊髓灰质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但在一 些地区较为普遍。
症状
1 肌肉无力
表现为四肢肌肉无力,导致行走困难。
2 脊髓损伤
引起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瘫痪。
根据疫苗接种计划来决定接种时间, 通常在儿童时期进行。
结语
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和食物卫生,避免接触患者。
教育宣传
加强脊髓灰质炎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普及。
疾病预防意识
提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意识,减少发病率。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本课件将介绍脊髓灰质炎的定义、病 因、流行病学和症状。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疾病!
定义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导致 运动神经元损伤和肌肉无力。
病因
脊髓灰质炎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卫生条件不佳的地 区更易流行。
3
康复治疗
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方法促进
预防措施
4
肌肉恢复和功能改善。
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接触 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疫苗接种
1
目的
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人群对脊髓灰质
抗体产生
2
炎的免疫力。
疫苗可以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增强免疫防御。
3
副作用
接种疫苗可能出现轻微的不适反应,
接种时间
(完整版)11.脊髓灰质炎
前驱期 1-3天
瘫痪前期 3-5天或更长
瘫痪期
恢复期
5-10天少数 数月 12-16天
机制 症状
鼻咽部肠上 皮细胞或淋 病细胞中增 值
无症状
表现 隐性感染 90-95%
第一次病毒血症 第二次病毒学证
上感的症状发热 咽痛,
胃肠道的症状恶 心呕吐腹痛,
流感样症状头痛 疲倦肌肉酸痛
顿挫型4--8 %
再次发热,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表现.头 痛呕吐,颈背肌痛, 颈强直,嗜睡,皮肤 感觉过敏,拒抱,脑 膜刺激征。三角架症
谢谢
• 我国自1995年起即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 毒的循环,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 包括我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实现了无脊 灰目标。
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
• 我国1991年开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 对具有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14种(类) 疾病进行监测,对发现的病例采集粪便 标本进行检测,以明确是否为脊灰病毒 感染所致。
降颅压,镇静, • 瘫痪肢体的处理;保护瘫痪肢体受压及外伤,并
置于功能位。
如何预防脊髓灰质炎
1、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 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 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 2、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 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 3、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 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 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
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 质炎病例 •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迟缓性麻痹 (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和消失) .目前巴州报告要求是;任何年龄的AFP 病例。
《脊髓灰质炎》课件
04
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与病毒接 触。
环境卫生
改善水源和卫生设施,减少病 毒传播。
隔离与治疗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并及时 提供医疗救治。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的认识 ,增强预防意识。
国际合作与控制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 儿童基金会(UNICEF)等国际组
织在脊髓灰质炎防控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国际合作项目
例如全球疫苗接种联盟(Gavi)等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支持和技 术援助。
跨国合作
加强跨国界的病毒监测和信息共享 ,共同应对脊髓灰质炎的威胁。
03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 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
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手段,帮 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发症的发生。
家庭环境改造
03
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家庭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如调整家具布局
、增设扶手等,方便患者的生活起居。
05
脊髓灰质炎的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疫苗研究
继续研究更有效、更安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提 高免疫效果和持久性。
疾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为治疗和 预防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灰质炎引发的肌肉萎缩、畸 形等问题,可采取手术治疗进行矫正 。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 缓解肌肉疼痛和萎缩。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使用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
味地黄丸等。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肌瘫痪 下肢瘫痪,活动受限,背肌瘫痪,不能坐和翻身 以及尿潴留,便秘 面瘫 舌、咽、喉肌瘫痪,吞咽 困难,声嘶,语带鼻音, 饮水呛咳,软腭不能上提悬雍垂拉向健侧,伸舌 偏向患侧 颈无力,肩下垂 动眼障碍,眼睑下垂等
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
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节律不规则,缺氧 循环衰竭表现
脑型
大脑
嗜睡、意识改变,昏迷、惊厥、上运动神经元性 瘫痪
中枢神经系统
隐性感染
痪前期 瘫痪期
病理
累及神经系统,脊髓损害 为主(尤其是腰段) 主要病变位于前角运动细胞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病灶分布特点为多发、散发、不对称 神经细胞病变程度和分布范围决定了临床有无瘫痪、瘫痪 范围及程度
临床表现
精选ppt
8
临床分型
轻型:90%,隐性感染,无症状或仅轻 微不适
顿挫型:4%-8%,无特异表现,仅发热、 头疼、乏力,咽喉痛或纳差等消化道症 状,一般不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无瘫痪型:脑膜刺激征阳性。
瘫痪型
精选ppt
9
瘫痪型临床分期分型
脊髓型
潜伏期9~12天(5~35天) 前驱期 瘫痪前期 瘫痪期 脑干型 脑型 混合型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
李月荣
目的要求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掌握本病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的预防
引言
由脊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 传染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疫苗以后,本病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求在2000年全球 消灭脊灰
精选ppt
10
前驱期
1~4天 发热 呼吸道炎和胃肠道症状 症状消失,病情终止,称为顿挫型(大多数患者)
瘫痪前期
7~10天 热退后1~6天,体温再度上升(双峰热) 兴奋、多汗、四肢疼痛、感觉过敏、拒抱、 颈背肌肉疼痛(三角架征) 吻膝试验阳性 可有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异常 若3~4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 迅速恢复者为无瘫痪型
运动核以下)
降低(驰缓性瘫痪)
特
腱反射
征
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
肌萎缩
亢进 阳性 瘫痪肌肉无萎缩
减弱或消失 阴性
瘫痪肌肉明显萎缩
鉴别诊断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年长儿多见,有上呼吸道炎前驱症状 驰缓性瘫痪、对称性、上升性 感觉障碍 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鉴别
瘫痪期
瘫痪出现在瘫痪前期第2-4天(瘫痪型),多于体温开始 下降时出现,瘫痪前可有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并加重。无感觉 障碍。
脊髓型
最常见,颈腰段为主,四肢肌群多见 瘫痪特征:
• 驰缓性瘫痪(肌张力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瘫痪分布不规则,不对称性 • 近端重于远端,早于远端 • 感觉正常
瘫痪期
恢复期
瘫痪后1~2周 肌力从远段开始渐恢复,初期快,6个月后减慢
后遗症期
6个月后仍不能恢复者(后遗症)
精选ppt
18
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肺气肿 心肌炎损害 尿路感染 高血钙症、泌尿道结石
实验室检查
血象 脑脊液检查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白细胞大多正常 瘫痪前期即可出现异常 早期细胞升高,后期蛋白升高 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粪便、血、脑脊液 特异性IgM 第一周末开始升高 特异性IgG 双份血清4倍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接触史、服苗史等) 易感者(未接种疫苗)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粪便病毒分离及血清 学检测)
鉴别诊断
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
区别
临 床
种类 损伤部位
肌张力
中枢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增强(痉挛性瘫痪)
外周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 前角以及脑干脑神经
1993年以来开展全国免疫日为形式的强化免疫活
动,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由脊灰本土
野毒株引起的病例
精选ppt
3
病原学
微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血清型:I、II、III型 耐冷不耐热,体外生活力强 在肠道内与其他肠道病毒互相排斥 患者、隐性感染者的鼻咽部、肠道等处可分离出病毒 人胚肾、人胚肺、猴肾、Hela, Vero等多种细胞中增殖
治疗
急性期治疗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卧床休息极为重要 避免肌肉注射与手术的刺激 密切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治疗
瘫痪期
瘫痪肢体的护理 置功能位 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瘫痪静止后)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防止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采用推拿、针灸、功能锻炼等促进肌力恢复 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
脑干型(延髓型)
颅神经麻痹 常见第Ⅲ、Ⅳ、Ⅵ、Ⅶ、Ⅹ、Ⅺ、Ⅻ对 颅神经受损害,出现相应症状
延髓病变 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但少见
瘫痪期
脑型
临床少见,病人出现意识改变,上运动神 经元性瘫痪
混合型
以脊髓型和脑干型同时出现为最多见
瘫痪与临床表现
瘫痪类型 脊髓型
脑干型 (延 髓 型 )
受累部位 颈段……肩、颈、上肢 胸段……膈肌
肋间肌
腰段……上腹肌 下肢、下腹、背下部肌
第 7对 颅 神 经第 9、 10、 12 对
第 11 对 第 3、 4、 6 对
临床表现 肩颈、上肢瘫痪,活动受限 影 响 呼 吸 运 动 ,呼 吸 浅 速 ,鼻 翼 扇 动 ,声 音 低 微 , 咳嗽无力,讲话断续,可见呼吸运动反常现 X 线透视可见矛盾呼吸
不 同 点
共同点
发病年龄
瘫痪特点
感觉障碍 脑脊髓改变 蛋白细胞分离 激素治疗
灰髓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1~5 岁
不对称 非上升性
无或少
较大年龄儿童
对称 上升性
有
轻
明显早期出现
无效
有效
周围性瘫痪呈弛缓性
鉴别诊断
肠道病毒感染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婴幼儿假性瘫痪
预后
瘫痪肌肉恢复与神经病变程度有关 1~2个月恢复最快 2~3个月内无恢复者,发生肌肉萎缩 >6个月仍不恢复发生后遗症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的带毒者 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发病1周内 粪口传播 主要传播方式
易感者 普遍易感,6个月~5岁小儿好发 感染后获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夏秋季,以隐性感染为主
发病机理
病毒
口咽、肠道淋巴组织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非神经组织、淋巴组织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预防
管理传染源 自发病日起隔离至少40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 病毒携带者应按患者隔离
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
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节律不规则,缺氧 循环衰竭表现
脑型
大脑
嗜睡、意识改变,昏迷、惊厥、上运动神经元性 瘫痪
中枢神经系统
隐性感染
痪前期 瘫痪期
病理
累及神经系统,脊髓损害 为主(尤其是腰段) 主要病变位于前角运动细胞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病灶分布特点为多发、散发、不对称 神经细胞病变程度和分布范围决定了临床有无瘫痪、瘫痪 范围及程度
临床表现
精选ppt
8
临床分型
轻型:90%,隐性感染,无症状或仅轻 微不适
顿挫型:4%-8%,无特异表现,仅发热、 头疼、乏力,咽喉痛或纳差等消化道症 状,一般不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无瘫痪型:脑膜刺激征阳性。
瘫痪型
精选ppt
9
瘫痪型临床分期分型
脊髓型
潜伏期9~12天(5~35天) 前驱期 瘫痪前期 瘫痪期 脑干型 脑型 混合型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
李月荣
目的要求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掌握本病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的预防
引言
由脊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 传染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疫苗以后,本病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求在2000年全球 消灭脊灰
精选ppt
10
前驱期
1~4天 发热 呼吸道炎和胃肠道症状 症状消失,病情终止,称为顿挫型(大多数患者)
瘫痪前期
7~10天 热退后1~6天,体温再度上升(双峰热) 兴奋、多汗、四肢疼痛、感觉过敏、拒抱、 颈背肌肉疼痛(三角架征) 吻膝试验阳性 可有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异常 若3~4天体温下降,症状消失, 迅速恢复者为无瘫痪型
运动核以下)
降低(驰缓性瘫痪)
特
腱反射
征
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
肌萎缩
亢进 阳性 瘫痪肌肉无萎缩
减弱或消失 阴性
瘫痪肌肉明显萎缩
鉴别诊断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年长儿多见,有上呼吸道炎前驱症状 驰缓性瘫痪、对称性、上升性 感觉障碍 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鉴别
瘫痪期
瘫痪出现在瘫痪前期第2-4天(瘫痪型),多于体温开始 下降时出现,瘫痪前可有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并加重。无感觉 障碍。
脊髓型
最常见,颈腰段为主,四肢肌群多见 瘫痪特征:
• 驰缓性瘫痪(肌张力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瘫痪分布不规则,不对称性 • 近端重于远端,早于远端 • 感觉正常
瘫痪期
恢复期
瘫痪后1~2周 肌力从远段开始渐恢复,初期快,6个月后减慢
后遗症期
6个月后仍不能恢复者(后遗症)
精选ppt
18
并发症
肺炎、肺不张、肺气肿 心肌炎损害 尿路感染 高血钙症、泌尿道结石
实验室检查
血象 脑脊液检查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白细胞大多正常 瘫痪前期即可出现异常 早期细胞升高,后期蛋白升高 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粪便、血、脑脊液 特异性IgM 第一周末开始升高 特异性IgG 双份血清4倍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接触史、服苗史等) 易感者(未接种疫苗)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粪便病毒分离及血清 学检测)
鉴别诊断
中枢性瘫痪与外周性瘫痪的鉴别
区别
临 床
种类 损伤部位
肌张力
中枢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增强(痉挛性瘫痪)
外周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 前角以及脑干脑神经
1993年以来开展全国免疫日为形式的强化免疫活
动,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由脊灰本土
野毒株引起的病例
精选ppt
3
病原学
微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血清型:I、II、III型 耐冷不耐热,体外生活力强 在肠道内与其他肠道病毒互相排斥 患者、隐性感染者的鼻咽部、肠道等处可分离出病毒 人胚肾、人胚肺、猴肾、Hela, Vero等多种细胞中增殖
治疗
急性期治疗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卧床休息极为重要 避免肌肉注射与手术的刺激 密切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治疗
瘫痪期
瘫痪肢体的护理 置功能位 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瘫痪静止后)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防止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采用推拿、针灸、功能锻炼等促进肌力恢复 畸形者可作矫形手术
脑干型(延髓型)
颅神经麻痹 常见第Ⅲ、Ⅳ、Ⅵ、Ⅶ、Ⅹ、Ⅺ、Ⅻ对 颅神经受损害,出现相应症状
延髓病变 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但少见
瘫痪期
脑型
临床少见,病人出现意识改变,上运动神 经元性瘫痪
混合型
以脊髓型和脑干型同时出现为最多见
瘫痪与临床表现
瘫痪类型 脊髓型
脑干型 (延 髓 型 )
受累部位 颈段……肩、颈、上肢 胸段……膈肌
肋间肌
腰段……上腹肌 下肢、下腹、背下部肌
第 7对 颅 神 经第 9、 10、 12 对
第 11 对 第 3、 4、 6 对
临床表现 肩颈、上肢瘫痪,活动受限 影 响 呼 吸 运 动 ,呼 吸 浅 速 ,鼻 翼 扇 动 ,声 音 低 微 , 咳嗽无力,讲话断续,可见呼吸运动反常现 X 线透视可见矛盾呼吸
不 同 点
共同点
发病年龄
瘫痪特点
感觉障碍 脑脊髓改变 蛋白细胞分离 激素治疗
灰髓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1~5 岁
不对称 非上升性
无或少
较大年龄儿童
对称 上升性
有
轻
明显早期出现
无效
有效
周围性瘫痪呈弛缓性
鉴别诊断
肠道病毒感染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婴幼儿假性瘫痪
预后
瘫痪肌肉恢复与神经病变程度有关 1~2个月恢复最快 2~3个月内无恢复者,发生肌肉萎缩 >6个月仍不恢复发生后遗症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的带毒者 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发病1周内 粪口传播 主要传播方式
易感者 普遍易感,6个月~5岁小儿好发 感染后获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夏秋季,以隐性感染为主
发病机理
病毒
口咽、肠道淋巴组织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非神经组织、淋巴组织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预防
管理传染源 自发病日起隔离至少40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 病毒携带者应按患者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