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_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从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

也为东亚、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不过在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区域合作的动力来源问题:政治主导下的经济驱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合作,究竟在多大成分上是出于经济考虑的,如何平衡经济与政治、外交利益是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双方之间的经济竞争性与互补性来看,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使东盟担心失去自身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以新加坡为例,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在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再加工制造的(该类产品结构与新加坡极为类似)。

中国与东盟单个国家的制造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如果与整个东盟相比,双方的制造业结构非常相似。

机电设备是中国和东盟中发达成员最大的制造业产业,服装、制鞋等轻工业产品则是东盟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新成员国的主要制造业。

原有的东盟发达成员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新加入的成员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与中国竞争。

东盟的中等发展水平的成员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对国际出口市场的争夺上。

因为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均无一例外的高度依赖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市场。

(二)区域合作的主导权问题:中国主动但不主导1.东盟牢牢把握住区域合作的主导权。

东盟国家由于市场狭小,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劣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劣势

中国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劣势:1、关税降低冲击国内产业,扩大中东贸易逆差2003年10月1日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降至0 中泰水果蔬菜中国、泰国2004年1月1日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农产品中国与东盟10国2005年1月对所有成员开始削减关税全部中国与东盟10国2006年农产品关税降至0 农产品中国与东盟10国2010年关税降至0 全部产品(部分敏感产品除外) 中国与原东盟6国中国从东盟国家进口的93%货物实行0关税政策平均关税降到0.1%以下而对其它国家的平均关税为9.8%首先,中国与东盟中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口商品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因此,自贸区启动后关税的降低,不仅会加剧中国与东盟同类产业与商品的竞争,还将导致东盟具有优势的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冲击中国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产业。

这就给我国的农产品造成了冲击,尤其是对南方水果蔬菜的冲击更大,如中泰关于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的零关税贸易,就使中国南方的水果种植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93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已连续11年维持贸易逆差,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将对双边的贸易平衡及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自贸区启动后关税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的降低,会导致中国从东盟的进口的增加,从而逆差进一步扩大,给中国带来较大的压力。

2、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由于我国在金融、通讯和专业服务等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而东盟部分国家如新加坡就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和东盟启动自贸区后,对这些行业将会放开,东盟将会进入中国同国内相关行业产生竞争,从而对国内服务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3、投资替代作用可能造成东盟对中国投资的缩减,竞争力加剧可能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东盟投资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将产生贸易对投资的替代作用。

例如,原来一些东盟企业之所以到中国来投资,是因为存在关税、非关税壁垒,现在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了,就无需再将工厂搬到中国,只需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即可。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朱丙梅经济研究院国际贸易专业201302110270从2000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到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利益,为东亚、亚洲、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不过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纵观对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客观的角度去系统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中国经济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的对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祤永明(2010)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双方正在金融、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

不论是在贸易投资方面,还是在合作机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进展,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

在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赵银亮(2003)认为: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

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陈德照(2005)认为: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从单一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与不同范围的地区合作相结合;从单纯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到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多领域相结合;从非机制性合作发展到非机制性同机制性合作相结合的多种性质合作并存的局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者间的贸易往来在过去几年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此情况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在争端解决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尽管自由贸易区的框架有着良好的协商和妥协机制,但争端解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在现有机制基础上我国应对自由贸易区争端的策略建议。

为此,本研究将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1.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2.我国应对自由贸易区争端的策略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性本研究将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1.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各成员国在目标、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自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权益。

因此在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国际贸易争端不断涌现。

本部分内容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2.我国应对自由贸易区争端的策略建议本部分内容将基于对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应对自由贸易区争端的具体策略建议。

其中,从政治、法律、经济等多层面进行分析,针对中国在自由贸易区中所面临的争端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自由贸易区政策提供依据,增强我国在自由贸易区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同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一)合作概况描述1.贸易额稳定增长,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2022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其贸易额是稳步增长的。

而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在双方经济贸易中所占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由1995年的2.8%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5%,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由1995年的2%提高到2022年的16.6%。

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反映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功实施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同时,双方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相比东盟而言,在稍高层次的制造品方面具有优势,而东盟在初级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2.相互投资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投资额逐年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东盟投资总量稳步上升,在数十年间发展迅速,连续数年投资总量仅次于来自东盟内部成员和欧盟的直接投资。

而东盟对华投资虽然近年来放缓,但是也在2022年攻破七十亿美元的大关,总投资量达到空前水平。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相互投资稳步增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效应在区内降税之前,中国和东盟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双方的关税水平较高,如印度尼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纺织品(20%)、电子产品(21%)、塑料产品(18%)。

尤其是东盟新加入的成员国,关税水平均在15%以上。

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一些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比较高,比如对泰国的大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高水平进口关税及配额。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对策研究
将牵 涉到很 多方 面 , 投入量必将 非常大 。
任何改 革有利 有 弊 , 市 场 竞 争 化 给 医 疗 事 业 带 来 了 相
来 越 多 的人 无 法 信 任 医 院 , 医疗 医患 问题 老是 出现 , 是 因 为 应 的发展 , 也存 在 不少 弊 端值 得我 们 深思 。在 以后 的 改革 如何 能做到利 益远远超 出弊端 , 不 违 背 医 疗 事 业 的 发 展 组织 和管理 上存 在一 定 的 问 题 。要 合 理 利 用 医疗 资源 , 合 中 , 理 布局配 置医疗资 源。配合政府 , 市 场合理 分工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东 盟 成 员 国 与 中 国 的 地 理 位 置 较 为 2 中国 一 东盟 自由贸 易区发 展现 状
接近 , 因此 东盟 地 区 的政 局 、 经 济 形 势 以及 对 华 关 系 直 接 影 2 . 1 中 国 一 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合 作 概 况 响 着 中 国 周 边 安 全 和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关 系 发 展 。东 盟 的 迅 速 自从 2 0 1 0年 中 国 一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全 面 启 动 以 来 , 中 崛 起 已逐 渐 凸 显 出 其 作 为 新 兴 经 济 体 的 强 劲 实 力 , 不 断 巩 国 与 东 盟 国 家 的 经 贸 关 系 发 展 迅 速 。 这 是 由 于 中 国 与 东 盟 固 与 发展 与 东 盟 国 家 关 系 有 利 于 推 动 中 国 外 贸 持 续 稳 健 增 国 家 地 理 位 置 接 近 、 政 治 互 动 友 好 以及 经 济 互 补 性 较 强 , 双 长 。美 国 、 日本 等 国 加 大 与 东 盟 国 家 合 作 力 度 的 新 动 向 必 方 都 持 有 增 进 合 作 、 共 同 发 展 的 迫 切 愿 望 。 正 是 出 于 对 拓 将在东 盟对华关 系上 产 生新 的影 响 , 如 何 巧妙 应 对 成 为 中 展 双方经 贸关系 的强 烈 愿望 , 中 国与东 盟 国家不 断 扩 大合 国处理东 盟关 系的重大考验 。 作 领域 、 提高合 作水 平 , 在 进 出 口贸 易 、 相 互 投 资 等 领 域 取 D e n t ( 2 0 0 9 ) 指 出东 盟 对 自 由 贸 易 区 的 战 略 考 虑 是 影 响 得 了 卓 有 成 效 的 进 展 , 其 他 领 域 的 合 作 也 在 不 断 拓 展 和 深 中 国 与 东 盟 经 济 合 作 前 景 的 重 要 因 素 。孙 康 ( 2 0 1 0 ) 指出自 化 。主要特 点是 : ( 1 ) 进 出 口贸 易额稳 定 增 长 。( 2 ) 贸 易 依 贸 区 全 面 建 成 以来 , “ 零” 关税 下 农产 品 贸 易合作 、 互 联 网 经 存 度 不 断 提 高 。 ( 3 ) 服 务 贸 易 发 展 迅 速 ( 4 ) 产 品 结 构 竞 争 济 时 代 电 子 商 务 兴 起 以 及 服 务 贸 易 发 展 将 成 为 中 国 一 东 盟 性 和 互 补 性 并 存 。 ( 5 ) 相互投 资稳步增长 。 自 由贸 易 区 三 个 最 重 要 合 作 领 域 。许 宁 宁 ( 2 0 1 2 ) 认 为 中 国 2 . 2 中 国 一 东盟 自 由贸 易 区 合 作 效 应 ( 1 ) 中 国 一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的 贸 易 创 造 和 贸 易 转 移 效 与 东 盟 关 系 在 现 阶段 主 要 面 临 来 自美 国 和 岛 屿 主 权 争 端 两 大考 验 。 韦 红 泉 和 李 光 辉 ( 2 0 1 2 ) 认 为 中 国 一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应 。 中 国 一 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建 成 之 后 , 关 税 壁 垒 的 撤 销 和 益化的性 质 , 是不应该市场化的, 更 不 应 该 存 在 竞 争 什 么 决 困 难 。 因 为 在 人 口 众 多 的 我 国 , 要 实 施 一 项 医 改 政 策 必 的 。医 疗 事 业 不 是 商 品 , 不存在优 胜劣汰 。 ( 2 ) 医疗机构 内部也需要 一 个整 体上 的改革 , 之 所 以 越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并且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自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不断深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提出了构建全面合作的愿景,并于2010年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标志着自由贸易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协定,自由贸易区将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自此之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合作机制之一。

在当前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了6227.9亿美元和5214.9亿美元。

与此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为2911亿美元和3223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除了贸易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贸区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服务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了11.3%和10.7%。

而在投资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投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一方面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为全球自由贸易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贸易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与趋势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与趋势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与趋势分析标题: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与趋势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采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和数据,得出结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和竞争压力。

由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一、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全球化,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自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双方的贸易额和投资互流都取得了显著增长。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与趋势,为双方在经济合作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影响自2010年开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贸易关系和规则,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首先,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降低了进口和出口的关税,促进了双方商品的流通。

其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了机会。

例如,中国的投资在东盟国家逐年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然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双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远大于进口,导致东盟对中国形成了贸易逆差。

其次,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双方的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最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双方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对小型企业来说。

三、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趋势分析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呈现出以下趋势:1.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将继续增长,双方将加强贸易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2.贸易结构优化:双方将共同努力,通过优化贸易结构,缩小贸易不平衡,并实现互利共赢。

3.贸易便利化:中国与东盟将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简化贸易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与发展中经济与环境问题浅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与发展中经济与环境问题浅谈
此 , 同样 的 吸 引 了很 多 的发 达 国家 的 污染 密 集 型产 也
强 、 保措施 不 当和措 施执行 不 力 等 , 些 国家 的 自然 环 这 资源正遭 受严重 破坏 : 发达 国家 污染 产 业进 入 、 内资 国 源过 度采伐 和 滥 用 等使 当地 环 境 受 到严 重 污 染 , 害 危
业结 构 中 , 本上集 中于第二 产业 ( 1 , 基 表 )而第 二产业 ,
尤其 是制 造 业 和 加 工 工 业 都 是 消 耗 资 源 非 常 多 的 行
业 , 且对 环 境 的 污 染相 当 大 。虽然 第 三 产业 有 较 大 而
增长 ( 特别 是 2 0 06年)但 中 国仍 然 没有 摆脱 “ , 高投入 、 高消耗 、 高排 放 、 协凋 、 效率 ” 不 低 的粗放 型经 济增 长 方
论来看 , 备 了环境要 素方 面 的 比较优 势 , 具 同时 为 了经 济 社会 的发展 需 要 都 制 定 了 比较 优 惠 的 投 资政 策 , 因 此 吸引 了大量 的污 染 密集 产业 , 这 些 国家 和地 区 成 使
了所 谓 的发达 国家 的“ 污染 避难 所 ” 。据 中 国第 三次 工 业普 查资 料显 示 , 部 “ 资 ” 业 共 有 1 ,9 全 三 企 6 9 8家 , 工
中国一 东盟 自由贸易 区应正确对待 经济发展过程 中的污染 , 强 区域环境合作 , 加 并凭借 自由贸易 区平 台促 进
缔结公平 合理的 国际性环保 协定 等建议 , 供走经济与环境 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中图 分 类 号 : 70 F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52 0 )1 0 4—0 17 —4 5 (0 80 —0 4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

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

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

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二)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贸易区(FTA)是比关税同盟更为现实的一体化形式。

英国学者Robson将关税同盟理论运用于自由贸易区,得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福利理论。

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区实行内部自由贸易的同时,成员国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的损失;自由贸易区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介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双方建立了全面的对话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简称《框架协定》),标志着双方建立自贸区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自此之后,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双方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旨在促进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往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通过建立自贸区,双方能够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1.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该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双方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这意味着双方通过开展自由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相补充,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也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政治互信,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通过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在于推动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自贸区覆盖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全球人口的接近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约为10万亿美元,占据了全球贸易总量的约40%。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贸易额达到了总额的近6000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发展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6年2月11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发展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张玲摘 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之间,建立起了稳定的极具潜力的经济贸易关系,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带来长久红利。

但由于历史原因、地缘政治纷争以及双方实际利益的差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通过结合自贸区的发展历史,分析现状,提出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未来发展对策。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 经济贸易关系 世界经济 亚太地区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2(a)-117-0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 ,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组建的国际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成为对话伙伴源于1991年,达成组建贸易区的合作意愿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

中东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的贸易百分比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

中东自贸区包含11个国家、19亿人口,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经济实体。

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有先天性的自然和历史元素,也有各自产业结构的相互结合互补。

首先,中国—东盟自贸区得益于双方的自然条件。

两个地区山水相连,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因此,造就了地理位置上的息息相关。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先天优势使得双方在各自的气候条件下拥有优秀的自然资源。

其次,双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友谊,在处理国际事务和交流合作中,双方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利益,立场基本一致,可以达成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共同愿望。

最后,双方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合作与互补。

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使得相互之间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

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提议是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得到了东盟各国的认可和赞同。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环境规制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环境规制问题与应对策略

密 集 型产 品贸 易 引发 的资源 消 耗 双边贸易的主体 。 中国和东盟 的污 年 东盟对 华直接 投 资额 为 6 . 3 2亿 和 污 染转移 问题将 会给 双边 贸 易 染转 移情 况 可 以用 双 边污 染密 集 美 元 ,东盟 已成 为 中 国第五 大外 带 来更大环境压 力 。那么 , 中国和 型产 品的贸易差额来反映 ,0 1 2 0 年 资来源 地 。虽然 近 年来 东盟 国家 东 盟就 双边 贸 易和环 境 问题 存 在 C F A建立之后 , AT 中国在 H S编码 尤 其是 新加 坡对 华 直接 投 资开始 着 哪 些方 面 的争论 和摩 擦 ?在 区 第 5 、 类和 1 类 7 6类污染密集型产 有 转 向服 务业 的趋 势 ,然而 东 盟
本 文系中南财经 政法大学博 士生创新研究基金 项 目《 碳经济下 C F A 的贸易效应研 究》 2 1B 8 5 阶段性研 究成果 。 低 AT (0 1 00 )
由化 带来的环境 问题
就污染 密集型产 品整 体贸易差 大环境污染转移 , 而投资产 生的污 ( ) A T 区内贸 易带来 的 一 C FA 本。
污 染 转移
额而言 , 国与东盟 的贸易呈逐 步 染转 移也 必然 会 引发双 方更 大 的 中
这表 明 白由贸 易 关注 。 根据 《 东盟统 计年鉴》 的数据 , 增长 的逆差趋 势 , 通 中国从 ( )A T 三 C F A承接 来 自区外 的 2 0 年 白贸区始建之 时, 01 中国从东 协定 之后 , 过双 边 贸易 , 盟 进 口的产 品主要为石油 、木材 、 东盟获得 了一定程度的环境利益 。 植 物油等 资源密 集型产 品, 这类 产 到 2 1 年 ,中国从东盟进 口 14 00 5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对策[摘要]:中国与东盟在2002年11月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这个亚洲最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把与东南亚接近、经济关系密切的中国西南地区推到了东盟合作的战略前沿,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与东南亚的全面经济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对西南地区大开发和新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键词]:建设、西南区、合作、问题、建议对策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对双边的经贸交流目前已形成明显带动。

今年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14.8亿美元,同比增长80%,中国对东盟出口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52.8%,自东盟进口109.3美元,同比增张117.3%。

其中,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就实现了14多亿美元,同比增长80.5%;山东口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进出口分别为5.8 亿美元、5.3亿美元、4亿美元和 1.4亿美元,分别增长 1.7倍、1.1倍、 1.3倍和1倍;福建省对东盟贸易总额达9.9亿美元,同比增长77.7%,较同期全省对外贸易整体增速高出39.9个百分点。

1.双边货物贸易高速增长。

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东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与第三大进口市场。

2.服务贸易方兴未艾。

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务贸易数额及比重都比较小,处于较低水平,仅旅游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中国与东盟已达成的《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3.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工程承包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工程承包项目的建设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项目所在国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双边相互投资具备相当规模。

目前已从以东南亚投资中国为主转向双边投资趋向于平衡,而且具备了相应实力,东南亚地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东南亚国家也要求、期待中国有更多的投资,双方投资正在从以东盟对中国投资为主,转向趋于平衡。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而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自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CAFTA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本文将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1. 贸易发展情况自CAFTA实施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据统计,自2005年至201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从约1300亿美元增长到了约6400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相贸易持续稳步增长,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 投资合作情况除了贸易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投资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是东盟国家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设立了大量的生产基地,投资涉及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东盟国家也大量投资到中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 自由贸易协定自CAFTA实施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开放等措施,促进了双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双方还积极探讨建立更加完善的自由贸易体系,进一步推动双方的经济合作。

4. 合作领域拓展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合作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涉及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双方加强了在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有力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前景1. 优化贸易结构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双方贸易在结构上也将不断优化。

双方将进一步拓展贸易合作领域,加强在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推动双方贸易结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变。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投资合作方面将加强合作,双方将深化双向投资,促进双方产业链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贸易与产业合作探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贸易与产业合作探析
用 以及环境 治理 方面 的进 展也 存 在着 显 著 的差 异 。新
乏, 因而在初 级资 源开发 、 业 及劳 动 密集 型 产业 发展 农 尚不具优势。而印尼、 泰国等相对落后 以及越 、 缅 老、 等更 为落 后的 国家和地 区则 具备 较 为 丰富 的 自然 资源 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 有利于发展资源 型产业以及劳 动力 密集 型 产业 。 因而 , 过高 度 工 业 化 程度 的 国家 通 和 地 区的 已趋于 成熟 的资本 技术 密 集 型产 业 以及 趋于 衰退 的劳 动密集 型产业 向欠 发达 及 落后 国 家 和地 区 的 转移, 既可 以缓解产业 输 出 国和地 区 的环 境 资源 压力 , 又 可 以通 过资金 与技术 的流 通提 高 欠发 达 和落 后 地 区 的资 源利 用效 率 和增 强 生 态 环 境 优化 治 理 能 力 , 从而 达到 自由贸易 区内整体 生态 环境 状 况得 到改 善 的共 赢
二、 构建 中国 一东盟 自 由贸 易 区内环 境 贸 易协 作 机 制
第一, 通过 合 作 开发 提 高 自然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由 于 中国 ~ 盟 自由贸易 区 内各 国在 经济 发展 水 平 以及 东 对资 源利用 和 环境 治 理 上 水平 上 存 在 巨 大 差 异 , 各 而 成员 国在 自然 资源 禀 赋 上 存 在较 大 的不 平衡 , 如 新 例 加坡 的经济 发展水平 和环 境 资源 利用 技 术均 已跻身 世 界前列 , 其 自然 资 源林 负责 相 当 匮乏 ; 而 马来 西亚 、 老 挝 以及文莱 等 国则 蕴 含 着 相对 丰富 的农林 业 、 源 以 能 及矿产资源, 但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这些国 家缺乏 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支 持 , 且过于 注 重 经 济增 长 的政 策 导 向 也使 得 这 些 国 而 家对 自然资 源的利用 大多 是粗 放甚 至 破坏 性 的 开采 利 用 , 本 国及 周 边 地 区 的生 态 环 境 产 生 了 不 利 影 响 。 对 鉴 于此 , 当改 变 当前 自由贸 易 区 内不 同发 展 梯 度 国 应 家 之间较 为单 纯 的 资 源进 出 口贸 易模 式 , 过 引 导较 通 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 内直接投资, 通过合资或合 作经营的方式对区域 内资源进 行合作开采利用, 而 从 能 够在 降低 区域 内贸 易成本 的 同时 提高 自然 资源 的边 际产 出 , 区域生 态环境 。 优化 第二, 促进区域性环境技术 的研发及流通 的 自由 化。中国 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 内各成员 国版图唇齿相 依 , 者边 境 相 连 , 者 一水 之 隔 , 自的生 态环 境 具 或 或 各 有密切 的联 系 , 国 的生 态 资源 的开 发 利 用 往往 会 牵 一 扯到几个邻国的利益 , 源于一国的环境污染 也往往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与东盟是地缘紧密的邻国,双方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自由贸易区。

目前,两方的自贸区进展顺利,已签署自贸协定、减税清单等文件,自贸区的建设对于促进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本文拟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自贸区合作的背景和历程,以及各自贸协定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2. 自贸区建设的现状和成效分析,对自贸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3. 自贸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对提升自贸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贸区成员国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考量。

具体技术路线包括:1. 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对自贸区合作的历程、政策、法规、发展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综合评估。

2. 运用实证分析法,对自贸区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探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3. 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之道。

4. 尝试预测和展望自贸区未来的发展和趋势,根据深度分析和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措施,促进自贸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时间安排和预算本研究的时间安排为三个月,涵盖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SWOT分析、研究结果的总结等环节。

预算主要涉及文献获取、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和软件、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
的意义 。
互补性 很 强 。 C TA 架 下进行 的 经济 合作 将有 效促 进 这些 省份 的 出 口 在 AF 框 贸易 , 其在 更 大范 围 内获得 利益 创 造条 件 , 而促 进我 国 区域 经济结 构 的 为 从 调 整和 优化 。 同时 , C TA框 架 下可 以构 建有 利 于 我国 的 国际 分 工 , 在 AF 这 能 加强 中 国与 东南 亚地 区的 经济 互 动 , 而促 进 双方 经 济 的发展 。 从
3 中国 的经 济 发展 很 有 可能 受 制 于东 盟 的经 济 发展 、 在 C TA框架 下 ,中国 与东 盟 在 经济 上 的联 系将 会更 加 紧密 , 对 AF 对

中国 一东盟 自由贸易 区的正 面影 响
中国 与东 盟 资源 禀 赋各 具 优 势 、 业结 构 各有 特 点 , 产 相互 之 间 贸易 互 补 性强 、 合作 潜力 大 。 根据 C TA《 物 贸 易协 定 》的规定 ,自贸 区在 商 AF 货
本 国优 势 、正 确 有 效 地 解 决 相 关 问题 ,是 今 后 一 段 时间 我 国所 要 面 临 的 考验 。
【 关键 词 】自由贸 易 区 东盟 区域 经 济 C T A A F
中 图分 类 号 :D91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20 ) 6 2 8 01 2 0 94 6 ( 1 0 -9 - 0 中国一 东盟 自由贸易 区(AF C TA) 中国与东 盟之 间构建 的 自由 贸易 区, 是 这 不仅是 中国对 外 建立 的第一 个 自由 贸易 区, 是世界 上第一 个 发展 中国 家 也 之 间建 立 的 自由贸 易 区 。2 1 g 1 1日,中 国 一东盟 自由 贸易 区正 式启 0o 月 动 , 为 中 国与 东盟 进 行广 泛 深 入的 合 作搭 建 了一 个 重 要 的平 台 。 阶段 , 这 现 中国一 东盟 自由贸易 区 的建立 和运 行给 我 国带来 的 是一个 利 弊交 织的 情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1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得到全面拓展和深化,2011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于中国而言,是契机同样也是挑战,本文将针对双边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我国的应对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今年是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十周年,十年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双边贸易额也是逐年递增。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也是按框架协议的要求进行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边贸易强劲增长。

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628.5亿美元,增长23.9%,高出同期中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

中国与东盟贸易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首次年度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固然明显,但这一过程必然充满坎坷与不易,双边的经济交往必然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问题1、贸易不平衡问题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海关总署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除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双边贸易额短期波动之外,双方的贸易额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前景一片大好。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对于东盟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2004年达到贸易逆差的历史最高点229亿美元。

04年至09年间贸易逆差有所缓解,但近两年,逆差又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以2010年为例,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成为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逆差值分别为266亿美元、134.5亿美元、46.7亿美元。

但与此同时,近十年来,越南90%的逆差又来自于中国。

因此,中国与不同东盟对象国之间的贸易情况差异性极大。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自贸区之一,对双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引言部分介绍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分别从建立历程、现状分析、前景预测、合作机遇和挑战、以及投资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双方经济的影响,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双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现状,前景,合作,投资,发展,影响,挑战,机遇,合作情况,发展方向,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合作机制,旨在加强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经济合作一直以稳定增长的势头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双方贸易投资,还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发展。

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建立自贸区以来,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给两个地区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区域内的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有助于推动双方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双方带来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2 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通过对双方合作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双边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双方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探讨双方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为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3期2010年6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K unm i ng U n i versity o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V o l 10,N o 3Jun 2010收稿日期:2010-04-20第一作者简介:齐虹丽(1959-),女,河南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经济法.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探讨齐虹丽,李媛媛(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051)摘 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保护环境的法律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合作的必然项目。

环境问题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东盟环境保护的合作,其重要性和必然性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环境问题;现状;合作中图分类号:D996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0)03-0012-07On the Environ m ent Issues Probing of the China AS EAN Free Trade A reaQ I Hong l ,i LI Yuan yuan(L a w Schoo ,l K unm ing U niversity of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K un m i ng Yunnan ,650000)Abst ract :Envir onm enta l issues are w orl d w ide prob le m s ,so t h e legal cooperation at envir onm enta l protec ti o n is the co mm ent concern for China and ASE AN couatries .It is positive corre lation for the env ironm ental situ ation and the develop i n g leve l o f social civ ilizati o n.Therefore ,itm ay be m ore pro m inent to t h e i m portance and necessity o f the China ASE AN env ironm enta l l e gal cooperati o n day to day .K ey words :Env iron m enta l issu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cooperati o n引 言前不久在世界瞩目中落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再次显示出,人类社会已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关注。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国际环保合作在不断加强。

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也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中国-东盟的环保合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并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不可缺少的方面。

尤其是随着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之带来的区域内生态环境也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各成员国都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一国范围而成为区域性的问题,仅靠一国的力量无法解决,必须通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通力合作。

因此,环境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合作的必然项目。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现状随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随之带来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陆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主要有:土质退化、水资源污染、跨国界烟雾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乃至世界环境。

(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污染的表现近年来,伴随着自由贸易区经济的发展与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温室气体排放量超标温室气体排放量超标造成全球气候变暧,而约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森林砍伐,其中绝大部分是热带森林被砍伐所致,特别是泥炭湿地森林∀的破坏。

目前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为印度尼西亚的泥炭湿地最多,占了83%,共有225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12%。

[1]近年来为种植油棕毁林、砍伐木材毁林以及森林大火,致使泥炭湿地中存储的碳加速不断被释放到大气中,如2006年10月印尼烧荒引发的跨境烟雾污染事件,不仅使苏门答腊岛中部、加里曼丹岛大部被浓重的烟雾笼罩,能见度降至100米以下,甚至某些地区能见度在50米以下,造成航班延误、学校停课、患呼吸道疾病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还使新加坡的空气质量下降到1997年以来的最低点。

[2]2 GMS地区#的森林植被破坏G M S地区的森林植被破坏是中国-东盟合作表现较明显的环境问题之一。

导致该区域的植被破坏也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建立水电站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GM S地区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阵地,不断推进能源、资源的合作,其中水电站建设中占地毁林情况严重,柬埔寨将计划建造10座水力发电站,预计有2000公顷的森林被淹没,[3]森林破坏是整个地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是人工林取代天然林。

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主要的种植树种是橡胶树。

要建设一个橡胶种植园,首先要完全清除天然林,然后成排种植橡胶树。

湄公河流域虽然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但天然林面积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必将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

三是需求量增加。

对森林资源需求增加,促使过度垦殖以及毁林。

GM S地区都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并未改变,人口密集,对各种资源、特别是在粮食和能源的需求方面不断增加,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乱砍滥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的现象屡禁不止。

3 区域内公共水域的污染东盟十个成员国除老挝外,全部都是临水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又分别共享着一条或者几条公共的水域,因此,一国河流受污染所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只作用于这一个国家,它将导致整个区域水质的恶化,河流是东盟地区主要的供水来源,水资源对东盟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近20年来,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废物排入河中,河水变质,河中垃圾成堆,如流经印尼首都雅加达的芝塔龙河甚至被媒体视为全世界最脏的河流,芝塔龙河陷入了环保危机∃。

4 生物多样性锐减东盟地区生物多样性是众所周知的,其土地面积只占世界土地面积的3%,但却拥有全世界20%的生物物种,约27000种物种仅存于这一地区。

但东盟的生物物种近年来却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濒危哺乳类和鸟类的数量增多。

1997年就哺乳类和鸟类的情况而言,印尼共有1955种,而濒危的有232种,占11%;菲律宾共有548种,而濒危的为135种,占24%;越南共有748种,而濒危的为85种,占10%;马来西亚种类为787种,濒危的为76种,占9%;泰国共有881种,而濒危种类为79种,约占9%。

二是高等植物类也面临濒危情况。

印尼有29375种,濒危种类为264种,占国内总数的0 8%;菲律宾总数是8930种,濒危种类为360种,占4%;泰国总数是11625种,而濒危种类为385种,占3 3%;马来西亚总数为15500种,而濒危种类为490种,占3 16%;越南总数是10500种,而濒危种类为341种,占3 2%。

从总体上统计,南亚、湄公河流域和东%13%第3期 齐虹丽,李媛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探讨∀#∃泥炭湿地森林是在低洼或沼泽地长出的森林,当老的树或者草枯死后,掉到了下面的湿地上,陷入泥中或被水淹没,因而与空气隔绝,时间一久,就形成了炭。

因为泥炭湿地储藏了大量的碳,所以一旦被毁,这些碳与空气接触,就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

此外,土里的碳在遇到空气后会氧化,释出碳到空气中。

即便不烧,每公顷泥炭湿地在干后也会释出100吨碳。

如果焚烧,释出则会更快。

即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英文是:G reater M ekong Subreg ion Econom ic Cooperation通常缩写为"GM 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常认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身。

流经印尼首都雅加达的芝塔龙河是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最大的河流,是印尼西爪哇人的重要水源,大约3000万人依靠这条河生存,首都雅加达80%的饮用水主要来自这条河。

也是印尼重要的灌溉河流,受益面积24万公顷,扩大了中下游双季稻种植。

一旦河水受到污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被植物吸收,从而威胁人类健康。

南亚70%的物种已经消失。

[4]可见,生物多样性已严重锐减,已经引起有关环保组织、植物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有很多,但该地区的工业化污染、物种的入侵、狩猎、濒危物种的非法贸易等活动是其主要原因。

世界银行报告警告说,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在未来一个世纪内,这一区域有一半土地和水源地将消失。

总之,当前东盟国家开发、利用资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状令人堪忧。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分析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从现实与理论两方面加以分析。

1 对现实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与这一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紧密相关。

(1)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大部分还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寻求发展,他们只能使用本身的能源。

以印度尼西亚毁林烧荒种植棕榈树为例。

油棕种植现已成为印度尼西亚森林毁坏的罪魁祸首。

印尼地区出现棕榈油淘金热是导致环境污染持续加重的原因,一方面是外贸环境的刺激和经济利益驱使。

由于棕榈油生产成本较低,且应用领域广泛,在世界植物油市场中占有的份额持续增长,同时棕榈油食用消费量也在持续增长。

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扩张,全球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大幅增加,棕榈油的贸易地位不断提高,促使油棕种植行业出现淘金热;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能力低下加之利益驱使,无论是小农种植园还是大的种植园,都以最小的成本方式生产。

经济人的本性、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都决定了这些经济主体不愿意也不可能主动投资进行环境保护。

印度尼西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首选,如果因为环境污染而放弃棕榈油支柱行业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棕榈油产业的发展本身并不是一定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烟雾污染,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的耕种方式是导致跨境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