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768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护理方案
(一)按脾胃病科新入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二)入院1~3天,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入院宣教。做好基础护理,
执行各种检查,如:抽血、心电图、B超、X线等,遵医嘱执行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辩证施护
1、情志护理: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设法解除紧张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积极
配合治疗,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2、临证(症)护理:
⑴辩证分型:
①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②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③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④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⑵一般护理
①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活动。
②注意观察痞满的部位、诱因、伴随症状等。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不排
气或吐血、黑便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并做好记录。
③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
(四)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中药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中药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中药
4、脾胃湿热证:清热祛湿中药
5、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中药
(五)辩证选择外治法
1、针灸治疗
①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I 凌泉等。虚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②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
③“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16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
作方法如下:(1)主穴: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2)配穴:上腹胀、早饱配行间、章门,暖气、恶心内关、公孙;(3)方法:采用“万应点灸笔”,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穴位,先以药纸含药的一面平整紧贴穴位,用点燃的点灸笔对准穴位如雀啄之状,一触即起,每穴点灸5~6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最多连续治疗15次。注意事项:(1)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晕灸、灸泡等;(2)做好心理疏通,缓解患者紧张程度,并且帮患者选择舒适体位;(3)做好出现以上意外时的救治准备。
2、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等。3、外治法
辨证选择温阳散寒、理气和胃、健脾益气等中药穴位敷贴或熏洗治疗。
(六)辩证施膳
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及生冷之品。
②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
③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服用消化道菌制剂时避免与抗生素同服,以免影响效用。
(七)健康指导
①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
②节饮食,宜清淡,勿暴饮暴食。
③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坚持治疗。
④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按脾胃病科新入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二)入院1~3天,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入院宣教。做好基础护理,
执行各种检查,如:抽血、心电图、B超、X线等,遵医嘱执行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三)辩证施护
1、情志护理: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设法解除紧张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少生气,保持活泼开朗,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2、临证(症)护理:
⑴辩证分型:
①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②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③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④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⑤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
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⑵一般护理:
①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病情缓解时进行适当活动。
②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
③注意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
④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按要求做好记录。
(四)辩证选择口服汤剂
1、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中药
2.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中药
3.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中药
4.肝胃郁热证:疏肝泄热中药
5.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中药
(五)辩证选择外治法
1)针灸治疗
1.肝胃不和证
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针刺手法以泄法为主,重在泄肝气以和胃气。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2.脾胃气虚证
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针刺手法以补益为主。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3.脾胃虚寒证
选穴:足三里、血海、关元、天枢、里内庭、脾俞、章门。针刺手法以补益为主。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4.肝胃郁热证
选穴:选内关、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太冲、内庭等穴,针刺用泻法。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5.胃阴不足证
选穴:选脾、胃、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针刺用补法。以上腧穴可以交替针刺。
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2)中药穴位贴敷
1.中医辨证穴位贴敷
分为寒、热两个证型,在治疗过程中均可以取中脘、上脘、胃俞、脾俞、足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
(1)寒证: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
(2)热证:黄连、黄芩、乳香、没药、冰片
使用方法:辨证选用上述各组药物,加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固定。
亦可选用奇正消痛贴、胃痛贴、元胡止痛贴、暖脐膏等取中脘、上脘、胃俞、脾俞、足三里五穴进行中药穴位贴敷。
3)热敏灸疗法
热敏穴位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热敏穴位高发区,多出现在中脘、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