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仅供参考)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胃痞病西医病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一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弦。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寒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滞证治法:健脾理气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
(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厚朴、木香、砂仁、元胡、法半夏等)中成药:枳术丸、香砂六君子丸、胃乃安胶囊等2.肝胃不和证治法:疏肝和胃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佛手、木香、炙甘草等)中成药:胃苏颗粒、达利通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等。
3.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散寒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
(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制香附等)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虚寒胃痛颗粒等。
4.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祛湿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
(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陈、生苡仁等)6.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路径说明
附件二、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性消化不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日≤21天
实际治疗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 1 天)
年月日 (第 2~7 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分级护理
□ 分级护理
□ 普食(清淡软食)
□ 普食(清淡软食)
□ 中医辨证
□ 中医辨证
□ 口服中药汤剂 □ 口服中成药
□ 口服中药汤剂 □ 口服中成药
□ 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
□ 推拿疗法
□ 推拿疗法
□ 外治法
□ 外治法
□ 其他治疗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附件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 诊疗共识意见(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 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中华消化杂志,2007;12:832-834)”。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 脾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脾胃湿热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方“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周/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9)钡条X线透视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头痛诊疗指南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除外了器质性疾病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属中医的“胃痞”“胃痛”“嘈杂”范畴。
【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①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
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②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病情严重时可有营养不良、贫血。
2.西医分型1)溃疡型:以上腹痛、饥饿痛、或伴反酸水为主要症状,进食及制酸剂可缓解。
2)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嗳气、早饱及恶心为主要症状。
3)非特异型:症状难以归属上述任何一型,或两型症状混杂者。
3.诊断依据1)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具有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嗳气)等症状。
2)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或萎缩性)胃炎、胃肿瘤和肝胆胰病变等及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
3)排除以腹痛、大便次数和性状异常为主症的肠易激综合征者。
【检查方法】为达到上述两个“排除”,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1、详细问病、系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类型,判断症状的来源和性质。
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对药物的治疗反应,有无精神刺激、抑郁、焦虑,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检常无阳性发现,但要特别注意营养状—1—态,腹部压痛的部位和范围,肝脾有无肿大。
2.实验室检查为排除器质性病变,下列项目应作为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粪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糖,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必要时测定相应的肿瘤标志物。
3.器械检查(1)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肝胆胰B型超声、胃镜应作为常规检查,不愿或不适应胃镜检查者可行气钡双重造影。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
》意见(2009)(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
》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9)钡条X线透视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 T 或M 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中医症候特点及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中医症候特点及临床研究
岳在文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0(029)003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及诊疗计划rn1 诊断依据rn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第四版.(1)以胃脘痞满,满闷不舒为主症,按之柔软,望之无胀形,压之无明显疼痛.(2)起病缓慢,时作时止,时轻时重.(3)常以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为发病诱因.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岳在文
【作者单位】包头市蒙中医医院,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4
【相关文献】
1.2.131健脾消胀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胃痞的作用 [J], 刘汶;张声生;陈明;邓晋妹;张瑞;胡锦丽;安海英;李乾构
2.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刘国录
3.五磨饮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胃感觉功能的影响 [J], 陈淑婉; 罗廷威; 蒙智扬; 招志强
4.补中益气汤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 [J], 黄浦
5.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胃痞病)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科学性考评 [J], 罗迪;刘凤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胃痞、胃脘疼痛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因此中药治疗在其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胃痞止痛方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痞、腹胀、胃痛等疾病的方剂,具有祛湿健脾、行气化滞的作用。
本文将观察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男女各半,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
患者在入组前接受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临床症状评估,确认其症状主要为消化不良、胃痞、腹胀和胃脘疼痛。
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胃痞止痛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都接受了脾胃功能检测,包括脾胃功能指标的检测、脾胃CT扫描、脾胃功能自评量表(GIQLI)评估。
观察周期为1个月。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胃痞止痛方治疗后,消化不良、胃痞、腹胀和胃脘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患者的脾胃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脾胃CT扫描显示脾胃器官的结构明显改善,GIQLI评分也显著提高。
对照组患者虽然症状也有缓解,但其改善程度不如治疗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能是由于该方剂具有祛湿健脾、行气化滞的作用,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脾胃功能指标。
中药治疗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结论胃痞止痛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脾胃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胃痞中医诊疗路径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 412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 X线片(6)腹部超声(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9)钡条 X线透视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 CT或M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健脾法;痞满;疗效观察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in treating ruffian(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86 cases(functional dyspepsia)were treated from June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43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rengthen spleen,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o treat,treated for one month,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72.09 % in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8.61 %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hinese medicin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Ruomin(functional dyspepsia).[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o strengthen the spleen;Ruffian Man;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一组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上腹疼痛不适、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候群,根治较困难。
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腹部超声、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筛查、生化全套、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钡条X线透视、上消化道造影、食道测压及PH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摘要痞满是指胃肠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种不适感受,常见于临床。
本文通过对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的临床与实验观察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中医健脾法能够有效缓解痞满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健脾法还能够调节胃肠道的机能,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中医健脾法;痞满;临床观察;实验观察;治疗效果AbstractPiman is a discomfort sensation caused by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yspepsia, which is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for piman, confirming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iman, improve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gula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immune system function, which has good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research value.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strengthening therapy; piman; clinical observatio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rapeutic effect引言痞满是指胃肠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种不适感受,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不适感、反酸、嗳气等,常见于现代社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S码:BNPO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9)钡条X线透视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或M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胃痞中医诊断辩证治疗特效秘方
胃痞中医诊断辩证治疗特效秘方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胃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拒按,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
饥饱均满,喜暖喜按,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
2.辨寒热胃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
胃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根据虚、实及虚实夹杂属性,施以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
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祛邪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
三、分证论治1.肝胃不和证症舌脉:胃脘痞闷,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时有吞酸或吐苦水,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
病机分析:气机郁滞,肝失调达,木郁土壅,脾胃之气不得升降,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方药运用:(1)常用方:枳术凡加减。
药用枳实、香附、陈皮、白术。
方中重用枳实,意在消痞除满,行气化滞为君药;辅以香附、陈皮疏调肝脾之气机,以助枳实化滞消痞之力,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益胃,防理气伤正,同时白术与枳实相配,一升清~降浊,清升浊降,脾胃调和,两药相须为用,理气而不伤正,故使邪去正复,胃痞自除。
(2)加减: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嗳气甚者,加菖蒲、黄连、苏叶、郁金;呕恶明显者。
加法半夏、生姜;气郁久而化热者。
用丹栀逍遥散;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疗本证常以理气通降方(香附、苏梗、香橼、佛手、陈皮、大腹皮)为主方加减治疗。
宋孝志治疗本证常用旋覆代赭汤加枳实等理气之品,以降肝胃逆气,条达肝气以行胃之壅滞。
2.湿热滞胃证症舌脉: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兼见纳差食减,口干黏腻而臭,口渴喜冷,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舌质红赤,苔白黄而腻。
脉濡数。
病机分析:湿热壅滞胃腑,阻滞气机.胃气郁遏,致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湿性黏滞,滞于胃腑,阻滞气机,湿滞难化,出现口黏腻,纳差食减;湿性重着,困脾则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而见头身沉重,肢软乏力;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化热则口干而臭,口渴喜冷;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之象。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一、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症状,而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
中医学属于“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
FD全球患病率为10%~30%。
一项包括亚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中心研究显示,1115例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经胃镜检查后43%诊断为FD。
国内李晓波等及吴改玲等的报道结果,消化不良患者中FD分别为69%及51%。
中医病名:痞满病、胃脘痛病、饮食积滞;西医病名: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西医诊断】FD诊断标准(罗马Ⅳ)FD诊断标准应具有以下1项或多项症状: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
且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胃镜检查)证据。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
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及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2个亚型,且可以重叠出现。
【中医辨证分型】1.脾虚气滞证主症:脘腹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
次症:面色萎黄;嗳气;疲乏无力;大便稀溏。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2.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痞满;两胁窜痛,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
次症:嗳气;口干口苦;烧心泛酸;急躁易怒。
舌脉: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细。
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3.脾胃湿热证主症:脘腹痞满或疼痛;食少纳呆。
次症:头身困重;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而滞;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
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胃痞病
胃痞病(急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 脾胃气虚证临床症状: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 肝胃不和证临床症状: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 脾胃虚寒证临床症状:畏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 脾胃湿热证临床症状: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5. 寒热错杂证临床症状: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极等。
(二)胃脘胀满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FD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
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
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善叹息。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4.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
舌淡苔白,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口干或口苦,嘈杂泛酸。
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脾虚气滞证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1)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
饱胀不适明显者,酌加枳壳、大腹皮、厚朴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脾俞。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之品如生黄芪、党参、白术、木香、乌药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脾虚气滞者应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2.肝胃不和证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川芎、制香附、苏梗、白芍、陈皮、法半夏、生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膈俞、肝俞、脾俞、太冲。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之品如白芍、陈皮、元胡、丁香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
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
3.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1)推荐方药连朴饮。
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
操作:毫针刺,泻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十二指肠。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化郁清胃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化瘀清胃之品如蒲公英、芍药、黄芩、陈皮、鸡内金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5)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化湿清热食品,如扁豆、红小豆、薏米等。
忌食助湿生热食品,如动物脂肪、内脏,咖啡、巧克力等。
4.脾胃虚寒证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1)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
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荜茇、制香附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神阙、气海、脾俞。
操作:毫针刺,补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隔姜灸合谷、足三里等。
(4)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5)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选药:健脾温肾,温中散寒之品制如党参、肉桂、小茴香、白芍、五灵脂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6)饮食疗法少吃生冷食物,汤剂宜热服。
脾胃虚弱型:饮食宜温热,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食多餐。
多食温中健脾,如牛奶、鸡蛋、黄鱼、鳗鱼、龙眼、大枣、土豆等。
忌食生冷,寒凉及肥腻,甜腻、炙煿之品。
虚寒性胃痛可食生姜粥、红枣粥。
5.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和胃开痞(1)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炒神曲、煅瓦楞子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①体针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操作:毫针刺,补法。
每日1次,7次1疗程。
②耳针选穴:交感、神门、脾、肝、胃、十二指肠。
方法:每次选4~5穴,轻刺激。
或用撳针或王不留籽贴耳穴。
每天按4~6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保留7~10天。
(3)中药泡洗技术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辛开苦降、和胃开痞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C,浸泡几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穴位贴敷选穴:天突、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等;选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之品如干姜、黄柏、枳实、厚朴、大黄等。
操作:将中药打碎磨粉,加适量香油调制成膏,外敷穴位4~6小时。
每次选1~3穴,每日1次,7次1疗程。
(5)饮食疗法宜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粗糙多纤维饮食。
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腹泻便溏者,可食茯苓糕、山药及薏苡仁粥以助健脾渗湿止泻。
嘈杂反酸者禁食酸性及甜性食物,食后宜适当活动。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1.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胃脘部疼痛、呕吐、泄泻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
如①留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管子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此法可以单罐或多罐;②走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抹凡士林润滑,再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隆的部位;③闪罐:即拔罐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
可以减轻疼痛、麻木,适用于小儿、年轻女性。
2.推拿疗法:采用点、压、揉、搓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
可选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天枢、关元、胃俞、脾俞、足三里、太冲等。
一日一次,七次一疗程。
3.中药熏治胃脘部:应用药物盐包加热至65℃,于胃脘部外敷20分钟,糖尿病患者或有皮肤破损的患者禁用。
4.八段锦:一日一次,七次一疗程。
(三)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特高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等。
(四)西药治疗必要时可选用西药治疗。
根据罗马IV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药物选择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1.饮食护理:指导病人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宜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粗糙多纤维饮食。
避免辛辣及酸性、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浓茶、咖啡。
2.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焦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2.症状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6)》。
症状评价量表推荐Likert 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