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1.2.4 南、北方人体质不同及地域差 异而致病邪易感性及性质不同
就脾胃外感证而言南、北无 差别,皆因夏季炎热,天暑下迫, 雨水较多,地湿蒸腾,暑热极盛, 湿气较重,暑湿相搏,侵入人体 阻于气分,导致暑湿病、湿温病。 就里虚、里实证而言则体现了南、 北差异之处,也充分体现《内经》 中人与天地四时相应的理论。北 方多见脾胃阳虚、寒湿困脾证; 南方多见脾胃阴虚、脾胃湿热证。
李中梓与《医宗必读》
③.气机之枢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指五脏六腑、五体七窍、
四肢百骸、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精津的生成、输布、排泄皆赖气的推动 作用。同时气机的条达通畅亦赖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协调运行。气机的升 降出入为生理活动运行的具体体现,故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 的生理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伤寒论直解》提出“阴阳与水火,位居 上下,而土居其中,上下交合,必由中土。” 五脏与五行相配,脾为己土, 属太阴主升, 胃为戊土,为阳明而主降,皆位居中央,运转四旁,长养四时。 五脏气机升降的活动规律,居上者以降为顺,居下者以升为健,脾胃枢纽以 阴升阳降,运行五脏之气,使五脏气机升降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难经·四难》有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脾胃为枢,运转四周脏气以共同维持呼吸的吐故纳新活动,可见人体五脏结 构是以脾胃为中心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五脏的正常气机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 活动。这也是脾胃为“仓禀之本”的体现。
1.2.3 脾胃亏虚,五脏受病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机能 状态,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气血津液生成减少及 其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体 现如下:
其一,《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东垣《脾胃论》“气或乖错, 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以此为基础,东汉张仲景明确提出“四季脾旺 不受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重点探讨了以脾阳虚为主的 太阴病,制定一系列调治脾的有效方药,如小建中汤、理中汤。至金·李东垣有 “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之说,论述 了正常的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不会伤及五脏六腑,只有六气 非时而至,或过而不至,侵袭机体后才会伤人致病,但若形气虚弱,则易招致外 邪,使外邪乘虚入侵而得病,盖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之,若“正气存 内”,即使猝然遇急风暴雨,因脾胃元气不虚,抗病力强,外来之邪亦不能独伤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 说
一、从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谈起
胃生中 学与医 说 脾养
— 广州中医药大学
1.1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 西汉时《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 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 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 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 未病养生之涵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挖掘论证,渐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 医“治未病”独特的养生理论,至今 对我国卫生医疗、防疫、养生保健、 抗衰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医 学文化领域及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颗璀 璨明珠。
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 医之脾脏包括脾胃在内的相当于西医除肝、胆外整个消化系统器官。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 液”;《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 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者…通于土气”,故此建立起脾胃藏象体系,也为后世脾胃论的兴起、
《素问·调经论》 《张氏医通》
②.五脏之本 《灵枢·营气》: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营
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出于中焦”,“脾胃⋯营之居也”,指五脏六腑 的生理功能皆赖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脾胃运化,故脾胃的旺与衰决定 着五脏气血的多与少。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言:“人体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则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 以为生者也”,故脾胃为“五脏之本”。
李东垣
1.2.2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脾脏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脏器, 是肝、心、肺、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 中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在脾胃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继内经“阴阳 五行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学说”、 “仲景伤寒学”、“温病学说”等之后的有关独个脏器的学说— “脾 胃学说”。
1.2 .1 脾胃学说的起源、发展及成熟
“脾胃者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脾裹血,温五脏。”在《内经》、 《难经》对脾脏论述的基础上,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四 季脾旺不受邪”,奠定了脾胃学术思想的基本框架。李东垣是脾 胃理论的集大成者,代表作《脾胃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 础,他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 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由生,扶正必先补脾土”,这便是“内伤脾胃,百病由 生”的著名论点,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体现。他认为内在 的元气是人身最重要的健康因素,元气的产生全在脾胃;如果没 有脾胃虚弱的内在因素,则虽有外邪,也不能侵入人体而发病。 他在治法上重视升补脾胃清阳,成为了“补土派”的创始人。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禀之本,五味 出焉”。脾胃为“仓禀之官”,又是“仓禀之本”, 为供养全身营养的根本,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 要环节。
①.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人体的各种生命机能无不是以气血为基础。《素 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而气血 主要由水谷化生,“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气血根 源则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的功能。张景 岳有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 于脾”;清·张璐《张氏医通》亦说:“气之源头在 于脾。”指出脾胃是人体给养仓库,盖气和血依附互 化均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 力和源泉。
1.2.4 南、北方人体质不同及地域差 异而致病邪易感性及性质不同
就脾胃外感证而言南、北无 差别,皆因夏季炎热,天暑下迫, 雨水较多,地湿蒸腾,暑热极盛, 湿气较重,暑湿相搏,侵入人体 阻于气分,导致暑湿病、湿温病。 就里虚、里实证而言则体现了南、 北差异之处,也充分体现《内经》 中人与天地四时相应的理论。北 方多见脾胃阳虚、寒湿困脾证; 南方多见脾胃阴虚、脾胃湿热证。
李中梓与《医宗必读》
③.气机之枢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指五脏六腑、五体七窍、
四肢百骸、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精津的生成、输布、排泄皆赖气的推动 作用。同时气机的条达通畅亦赖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协调运行。气机的升 降出入为生理活动运行的具体体现,故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 的生理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伤寒论直解》提出“阴阳与水火,位居 上下,而土居其中,上下交合,必由中土。” 五脏与五行相配,脾为己土, 属太阴主升, 胃为戊土,为阳明而主降,皆位居中央,运转四旁,长养四时。 五脏气机升降的活动规律,居上者以降为顺,居下者以升为健,脾胃枢纽以 阴升阳降,运行五脏之气,使五脏气机升降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难经·四难》有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脾胃为枢,运转四周脏气以共同维持呼吸的吐故纳新活动,可见人体五脏结 构是以脾胃为中心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五脏的正常气机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 活动。这也是脾胃为“仓禀之本”的体现。
1.2.3 脾胃亏虚,五脏受病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机能 状态,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气血津液生成减少及 其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体 现如下:
其一,《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东垣《脾胃论》“气或乖错, 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以此为基础,东汉张仲景明确提出“四季脾旺 不受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重点探讨了以脾阳虚为主的 太阴病,制定一系列调治脾的有效方药,如小建中汤、理中汤。至金·李东垣有 “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之说,论述 了正常的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不会伤及五脏六腑,只有六气 非时而至,或过而不至,侵袭机体后才会伤人致病,但若形气虚弱,则易招致外 邪,使外邪乘虚入侵而得病,盖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之,若“正气存 内”,即使猝然遇急风暴雨,因脾胃元气不虚,抗病力强,外来之邪亦不能独伤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 说
一、从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谈起
胃生中 学与医 说 脾养
— 广州中医药大学
1.1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 西汉时《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 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 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 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 未病养生之涵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挖掘论证,渐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 医“治未病”独特的养生理论,至今 对我国卫生医疗、防疫、养生保健、 抗衰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医 学文化领域及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颗璀 璨明珠。
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 医之脾脏包括脾胃在内的相当于西医除肝、胆外整个消化系统器官。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 液”;《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 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者…通于土气”,故此建立起脾胃藏象体系,也为后世脾胃论的兴起、
《素问·调经论》 《张氏医通》
②.五脏之本 《灵枢·营气》: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营
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出于中焦”,“脾胃⋯营之居也”,指五脏六腑 的生理功能皆赖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脾胃运化,故脾胃的旺与衰决定 着五脏气血的多与少。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言:“人体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则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 以为生者也”,故脾胃为“五脏之本”。
李东垣
1.2.2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脾脏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脏器, 是肝、心、肺、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 中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在脾胃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继内经“阴阳 五行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学说”、 “仲景伤寒学”、“温病学说”等之后的有关独个脏器的学说— “脾 胃学说”。
1.2 .1 脾胃学说的起源、发展及成熟
“脾胃者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脾裹血,温五脏。”在《内经》、 《难经》对脾脏论述的基础上,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四 季脾旺不受邪”,奠定了脾胃学术思想的基本框架。李东垣是脾 胃理论的集大成者,代表作《脾胃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 础,他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 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由生,扶正必先补脾土”,这便是“内伤脾胃,百病由 生”的著名论点,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体现。他认为内在 的元气是人身最重要的健康因素,元气的产生全在脾胃;如果没 有脾胃虚弱的内在因素,则虽有外邪,也不能侵入人体而发病。 他在治法上重视升补脾胃清阳,成为了“补土派”的创始人。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禀之本,五味 出焉”。脾胃为“仓禀之官”,又是“仓禀之本”, 为供养全身营养的根本,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 要环节。
①.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人体的各种生命机能无不是以气血为基础。《素 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而气血 主要由水谷化生,“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气血根 源则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的功能。张景 岳有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 于脾”;清·张璐《张氏医通》亦说:“气之源头在 于脾。”指出脾胃是人体给养仓库,盖气和血依附互 化均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 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