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的1.1 课程背景动画作为一种创意表现形式和艺术媒介,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游戏、广告等领域,并在新媒体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动画创作过程的理解和技能,以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动画创作能力。

二、课程要点和内容2.1 动画基础2.1.1 动画概述: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2.1.2 动画原理:影像延续、变形、速度和节奏、动作规律、表现形式等2.2 动画技术2.2.1 传统动画技术:手绘动画、帧动画、动画制作工具和材料2.2.2 数字动画技术:计算机动画、3D动画制作工具和软件2.2.3 特殊效果动画技术:合成动画、动画特效等2.3 动画创作2.3.1 角色设计:角色构建、特点塑造、角色动作设计2.3.2 故事叙述:剧本创作、故事板、情节表达2.3.3 动画制作流程:概念设计、分镜头、动画制作、后期处理2.4 动画欣赏和评价2.4.1 动画作品赏析:经典动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2.4.2 动画制作流程评价:对不同动画作品的技巧和创意进行评估和分析2.4.3 动画风格和趋势:了解并分析当代动画的发展趋势和风格特点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3.1.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动画概念和技术的基本知识3.1.2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动画创作实践,提高其动画制作技能3.1.3 案例分析:对经典动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创意思维3.2 评估方式3.2.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3.2.2 创作作品:学生完成的动画作品的创意、技术表现等3.2.3 考试:对学生对动画概念、原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四、教材和参考资料4.1 教材《动画基础教程》《数字动画制作入门》4.2 参考资料《动画制作全过程与实例解析》《动画概论导论》《动画的艺术》五、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2周:动画基础概述第3-4周:传统动画技术第5-6周:数字动画技术第7-8周:特殊效果动画技术第9-10周:角色设计第11-12周:故事叙述第13-14周:动画制作流程第15-16周:动画作品赏析第17-18周:动画制作流程评价第19-20周:动画风格和趋势六、教学团队和支持资源6.1 教学团队:由动画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组成6.2 支持资源:提供计算机设备、动画制作软件等必要的支持资源七、课程实施和预期效果7.1 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并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和创意发展。

06《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06《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动画概论 / Animation introduction二课程代码:05091303三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分别从动画的性质、定义、起源、发展、动画片的类型、动画的工艺、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动画创作基本知识以及动画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动画艺术体系的整体框架进行分析讲解。

五学时/学分:32/2六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七适用专业:动画本科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动画的性质与定义1-1 动画的本体特性1-2 动画作品特性1-3 关于动画的定义重点: 动画作品特性难点: 关于动画的定义第二章动画的形态系统2-1 动画的本体形态2-2 动画作品的形态2-3 动画作品的叙事形式2-4 动画作品的分类2-5 动画作品呈现方式重点: 动画的形态系统难点: 动画作品呈现方式第三章动画的历史——起源、发展3-1 原始意象动画3-2 机械实验阶段3-3 动画的先驱人物3-4动画产业的形成3-5电脑动画的发展3-6动画重点国家重点: 动画重点国家难点: 中国动画第四章动画片的生产过程4-1策划与筹备阶段4-2设计与制作阶段4-3 作品加工阶段4-4 三维电脑动画生产流程重点: 动画片的生产过程难点: 三维电脑动画生产流程第五章动画必备知识5-1 制片常识5-2 专业术语5-3 工具与材料重点:动画必备知识难点: 工具与材料第六章学习动画的方法6-1 动画作品解读6-2 基本能力训练6-3 素质培养重点: 基本能力训练难点: 素质培养第七章动画学术系统7-1动画理论体系7-2 动画学科体系7-3 动画学术交流重点: 动画学科体系难点: 动画学术交流十考核方式:结束性闭卷考试:3课时。

考试(70%)+平时(30%)评分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考查作业按序号放置、附文件三份后交教研室留存:1、考试(查)成绩单复印件一份。

2、考试(查)结果分析表复印件一份。

3、平时考勤表复印件一份。

18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18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中文名称:动画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nimation课程类型:基础课总学时及学分:48学时(授课48学时,实验0学时),3学分适应对象:动画专业主要先修课程: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动画数字图像表现执行日期:2018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科教育基础课程。

本课程结合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图例,从动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入手,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讲述动画艺术的本质特征、思维方式、创作规律、实用功能和学科体系等理论知识。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画艺术基本观念。

对于之后的动画造型基础以及运动规律、原画、动画等,乃至动画短片创作等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了解动画,对动画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形成动画意识并能够掌握学习动画的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画基础素养及创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动画性质、定义、起源、发展、动画的类型、工艺等基本知识,了解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创作的基本知识以及动画学习的方法等等,使学生对动画艺术体系的整体框架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知识与案例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分析,提高学生对动画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第一章动画概述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掌握动画的定义、艺术特征;理解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等相关知识;了解所学专业。

主要内容:动画的定义、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的艺术特征。

重点与难点:理解广义的动画,熟知动画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动画的分类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掌握不同分类方法下的类型动画,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动画。

理解动画分类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分类的意义;了解其不同类型动画各自的艺术特征。

主要内容: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影院动画;网络动画等;不同类型动画的特征。

《动画概论》教案

《动画概论》教案

《动画概论》教案第一章:动画概述1.1 动画的定义1.2 动画的分类1.3 动画的发展历程1.4 动画的特点与价值第二章:动画制作流程2.1 前期准备2.1.1 故事构思与剧本创作2.1.2 角色设计与场景设计2.1.3 分镜头脚本与动画策划2.2 动画制作2.2.1 动画制作软件与技术2.2.2 角色动画与场景动画制作2.2.3 音效与配音2.3 后期制作2.3.1 剪辑与合成2.3.2 色彩调整与视觉特效2.3.3 输出与播放格式第三章:动画类型与风格3.1 动画类型3.1.1 二维动画3.1.2 三维动画3.1.3 定格动画3.1.4 手绘动画3.2 动画风格3.2.1 真实风格3.2.2 卡通风格3.2.3 抽象动画3.2.4 超现实主义动画第四章:动画产业与市场4.1 动画产业概述4.1.1 动画制作公司及其分工4.1.2 动画发行与推广4.1.3 动画衍生品市场4.2 国内外动画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4.2.1 我国动画产业现状4.2.2 国际动画产业现状4.2.3 动画产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动画欣赏与分析5.1 经典动画作品欣赏5.1.1 国内外经典动画短片5.1.2 国内外经典动画长片5.2 动画作品分析方法5.2.1 从故事情节角度分析5.2.2 从动画技术角度分析5.2.3 从文化内涵角度分析5.3 优秀动画作品推荐第六章:动画技术与艺术6.1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6.2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表现手法6.3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6.4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审美价值第七章:动画教育与培训7.1 动画教育概述7.1.1 动画教育的重要性7.1.2 动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7.1.3 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7.2 动画培训途径与方法7.2.1 动画培训课程设置7.2.2 动画培训的教学模式7.2.3 动画培训的实践与创作第八章:动画节展与交流8.1 动画节展的意义与作用8.1.1 提升动画产业影响力8.1.2 促进动画艺术家交流8.1.3 推动动画产业发展8.2 国际知名动画节展介绍8.3 我国动画节展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九章:动画产业与政策9.1 政策对动画产业的影响9.1.1 政策扶持与动画产业发展9.1.2 政策限制与动画产业发展9.2 我国动画产业政策解读9.3 国际动画产业政策比较第十章:动画的未来与发展10.1 动画产业的挑战与机遇10.2 动画技术创新与应用10.3 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10.4 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动画的分类与发展历程解析:动画的分类繁多,每一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

04503《动画概论》自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及特点《动画概论》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它从理论上分析、探讨动画艺术从诞生到发展至今的整风光貌及特征。

该课程的定位在于:系统了解动画艺术的专业学问,培育对动画的学习爱好、了解多种动画形式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动画艺术的系统介绍,旨在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动画这门艺术。

二、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动画概论》课程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专业理论角度分析动画艺术的定义;从优秀的作品分析及介绍中了解各种类型动画的典型艺术特征;从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初步了解动画艺术的起源、发展概貌以及类型特点;从专业的制作流程角度分析传统手绘动画、CGI动画、定格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从动画的学习方法上简洁介绍动画的术语、工具、操作的要求及规范。

以上这些内容将为今后动画专业各门课程的更深层的动画专业理论、动画专业实践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动画概论》课程是作为动画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也是动画理论课中最为重要的一门,为更好地学习动画专业的相关后续课程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及《动画影片赏析》《动画技法及原理》《动画理论及探讨》等课程有着紧密的关系。

其次部分课程内容及考试目标相识篇第一章动画历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从动画技术及艺术形态发展的角度了解动画艺术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画的原始状态、技术尝试及试验、诞生及动画的发展以及各国动画发展概况。

这些对动画历史的梳理,有助于更为深刻,全面了解动画艺术。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幻想及独创(1824—1895)技术装置确定着动画艺术存在的方式,没有现在技术的研发,动画形式还停留在纸翻图谱的状态。

皮特马克罗格葛特对视觉暂留的探讨;约翰A怕瑞斯的幻盘;约瑟夫普拉托的诡盘。

埃米尔雷诺对当时各种独创进行的全面系统地探讨和试验。

这一时期诞生的早期成果和作品。

其次节探究及发觉(1895—1930)第一代探路者中的代表:埃米尔科尔的创作和试验重点在挖掘动画语言本身表现力方面,它的代表作品《幻影集》;在技术方面大胆尝试的布莱克顿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滑稽面孔》、《闹鬼的旅馆》;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的温瑟麦凯,他的代表作品《恐龙葛蒂》、《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戏曲与影视学、传播学基础理论,熟悉中外动画发展历史,了解动画设计的基础理论。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调研、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传播与运作等动画设计完整的运作流程,能够具备从事各项动画设计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术研究的文献检索及设计论文撰写能力,能够实务操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掌握动画主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技法,熟悉目前国内数字媒体动画行业的生产制作内容、形式和设计主流。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能够了解数字媒体动画设计方案文本写作、创意、设计与制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1.建议教材1.聂欣如编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2.主要参考资料1、余为政.动画笔记.京华出版社.2010年版2、特伟.美术电影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3、刘书亮著.重新理解动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Introduction to animation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动画专业教材:贾否,《动画概论》第3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开课单位:传媒与艺术学院动画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课程性质:动画概论作为动画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了动画原理、动画开展简史、动画的分类及艺术特征、动画创作基本规律、动画创作方法、动画的解读和欣赏、动画产业开展特点、各国动画的风格流派等动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动画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相关专业本科生选修动画专业时的启蒙课程。

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项内容:了解动画的形态,认识动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动画基本观念,了解动画片的创作方法和基本的工艺流程,掌握动画片生产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动画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大大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动画历史(6学时)1. 1动画来源(2学时)(1)了解动画发生、开展的历史进程;(2)理解技术进步对动画开展的影响作用;(3)掌握动画开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重点:理解艺术是动画追求的灵魂,而技术是辅助艺术表现的工具难点:对动画开展历程的整体把握,理解动画每个开展阶段间的联系性2动画本体(4学时)(1)了解动画与电影的关系,动画的作品类型;(2)理解动画的视觉构成原理及特征、动画的技术机制;(3)掌握动画的叙事特性;重点:理解动画的特性,包括视听性、运动性、假定性等;理解动画的视听语言特征难点:掌握动画的叙事特性,叙事的多样性结构特点第2章动画创作(6学时)1.1动画原理(4学时)11)了解动画创作原理;(2)理解动画作品的故事结构;(3)掌握动画作品的创作流程,以及其动画作品的类型;重点:理解动画的创作原理,以及动画的创作流程难点:动画作品的创作流程图结构.2动画应用(2学时)(1)了解动画应用的题材及范围,以及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2)理解动画影像各种不同类别的特点;(3)掌握动画影像的分类方式,动画在知识普及传播中的优越性;重点:动画在知识普及传播中的优越性难点:动画影像各种不同类别的特点第3章动画语言(6学时)2.1镜头机位(4学时)(1)了解动画制约分解与还原的条件;(2)理解动画过程分解的步骤及每一阶段的特点;(3)掌握动画运动还原的机制及特点;重点:动画运动还原的机制及特点难点:动画过程分解的步骤动画制作工艺(2学时)(2)了解动画制作工艺的分类方式;(2)理解动画制作平面绘制、电脑虚拟、立体塑造的特点;(3)掌握传统二维动画的生产流程;重点:传统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及工艺特征难点:动画制作工艺所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第4章动画人才素质培养(4学时)3.1专业素养(2学时)1))了解动画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2)理解动画人才培养能力训练机制构成;(3)掌握动画思维训练与资源积累的方式方法;重点:动画思维训练与资源积累的方式方法难点:动画人才培养能力训练机制构成2动画创作练习(2学时)(1)了解动画创作前期资源开发流程;(2)理解动画创作作品设计与制作工艺的结合;(3)掌握动画创作影像生成的技术要求;重点:动画创作作品设计与制作工艺的结合难点:如何进行动画创作的资源开发与作品设计第5章动画理论体系(4学时)5.1运动规律(2学时)(1)了解动画创作的儿种重要理论;(2)理解动画技术理论体系;(3)掌握动画本体理论;重点:动画本体理论体系的建构难点:对于动画本体的抽象特征,如何进行阐述与说明动画研究对象(2学时)(1)了解动画研究对象的范围与特征;(2)理解动画研究对象的多元性,即特性、技术、功能与衍生品的共存;(3)掌握动画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重点:动画研究对象的多元性难点:如何对动画研究对象之中的技术展开研究第6章创作方法与技巧(6学时)6. 1动画研究方法(2学时)(1)了解动画研究的常见方法;(2)理解动画研究的具体过程;(3)掌握动画论文写作的学科特点;重点:动画研究过程案例分析难点:动画论文写作的学科特点6. 2动画学科特点(2学时)(1)了解动画的专业归属;(2)理解动画课程设置特点;(3)掌握动画专业特点;重点:动画的专业及学科特点难点:动画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如何在课程设置中表达6. 3动画学术系统(2学时)(1) 了解世界知名动画协会;(2)理解动画的学科体系;(3)掌握动画的学术理论体系;重点:了解世界知名动画节难点:熟悉世界经典动画片目四、课程考核(1)作业:3次(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总评成绩二平时成绩X30%+期末考试成绩X70%五、参考书目1、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海洋出版社,2007年;2、佟婷,《动画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吕鸿燕、张骏,《动画大师的生平与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5、马华,《影视动画经典剧本赏析》,海洋出版社,2006年。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动画概论》课程属于动画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于动画的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动画电影的基本原理,动画电影的摄制过程以及关于运动规律的一些基本概念都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之后的动画基础造型乃至将来的运动规律,原画,动画,二维动画短片制作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明确学习目的,达到了解动画,对动画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形成动画意识并且能够掌握学习动画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1、掌握动画起源与发展,了解动画原理,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发展历史,动画分流2、熟练动画的定义、动画的艺术特征3、了解动画的分类:叙事分类、形式分类、功能分类等4、认识动画创作原理——观众心理、动画影片构成、创作法则等5、掌握动画创作方法——动画片工艺流程、创作分工职责等6、学会动画片的欣赏与解读7、掌握动画片的风格和流派——中、美、日、俄、韩、法等国动画片创作概况及比较(2)能力方面1、认识动画原理和动画的产生2、能够欣赏动画的艺术特征3、知道动画分为哪些类型4、学会动画片的解读5、能够绘画基础的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3)素质方面1、思维能力: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动画概论问题进行一一解读,使之更容易被理解和把握。

2、团队合作:愿意与他人合作,主动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资源。

3、主动性: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主动自觉的完成工作。

2、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虽为理论课程,但并非单纯为了理论研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创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了启发式、实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堂理论教学、课上实践、课程作业及以实物特性举例认识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法。

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安排讨论及到创作单位实地参观考察。

《动画概论》教案

《动画概论》教案

《动画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3. 了解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的定义与分类1.1 动画的定义1.2 动画的分类1.3 动画与电影、电视的区别2. 动画的基本原理2.1 动画的视觉原理2.2 动画的时间与空间2.3 动画的节奏与运动3. 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3.1 前期筹备3.1.1 故事构思与剧本创作3.1.2 角色设计与场景设定3.2 中期制作3.2.1 原画与动画3.2.2 声音与音效3.3 后期制作3.3.1 剪辑与合成3.3.2 色彩调整与特效4. 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4.1 国内外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4.2 动画产业的趋势与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制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动画制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动画概论》2. 课件:动画原理、制作流程、经典动画作品等3. 网络资源:国内外动画产业的相关资讯、动画制作软件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作品: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包括剧本、角色设计、动画片段等。

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动画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6.1-6.4:动画的定义与分类6.5-6.8:动画的基本原理6.9-6.12: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6.13-6.16: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6.17-6.20:实践操作与作品展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流程。

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适用专业):《动画概论》是动画学院动画艺术专业、电脑动画专业本科及专科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动画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动画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授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基础理论课。

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便进一步学习各种动画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学内容及要求:《动画概论》为动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通过讲授与影片观摩全面而概括地向学生传授学习动画专业所必须了解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动画起源与发展——动画原理,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发展历史,动画分流等;∙动画的概念与特征——动画的定义、动画的艺术特征等;∙动画的分类——叙事分类、形式分类、功能分类等;∙动画创作原理——观众心理、动画影片构成、创作法则等;∙动画创作方法——动画片工艺流程、动画创作分工职责、不同形式动画的制作工艺等;∙动画片的欣赏与解读——欣赏的定义、欣赏的目的、欣赏与解读方法等;∙动画片的风格和流派——中、美、日、俄、韩、法等国动画片创作概况及比较;本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即以讲授为主,结合讲授观摩相关动画影片,并适当安排专题作业及实地考察。

教学方法:本课程虽为理论课程,但并非单纯为了理论研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创作。

所以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观摩影片为辅;同时以电脑多媒体等方式展示文字、图片资料,并适当安排讨论及到创作单位实地参观考察。

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结合课程观摩有关中外动画影片。

学期为20周,每周4节课时,总共80课时。

课时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动画理论4节课时第一章动画的起源第一节动画的产生第二节雷诺的贡献第三节逐格拍摄技术和勃莱克顿第四节动画电影的发明者科尔第五节动画之父雷诺基本要求:学习动画的产生,逐格动画拍摄技术。

记住动画之父是谁重点;逐格动画拍摄技术,产生原理难点;动画意念:一种是重叠性绘画,就算在同一个画面(物体)上来表现连续性的不同位置。

《动画概论》大纲

《动画概论》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基础理论课。

本大纲根据动漫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

课程任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对动画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其中包括动画的形成原理,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动画中时间的掌握,动画的发展过程等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动画创作的原理、规律、方法及其发展;(2)以便进一步学习各种动画专业知识与技能。

2、能力目标(1)分析各类动画片的创作原理和制作流程的能力;(2)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单元一动画起源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画的原理;2.掌握动画的产生;3.掌握动画发展的历史;4.了解动画产业的形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动画的原理;(2)动画的产生;2、难点(1)动画的原理;(2)动画发展的历史;[教学内容]1、动画原理2、动画的产生3、早期动画发展历史4、动画分流单元二动画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画的本体特性;2、掌握动画的定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动画的定义;(2)动画的本体特性。

2、难点(1)动画的定义;(2)动画的本体特性。

[教学内容]1、动画的定义2、动画的本体特征3、动画作品特性单元三动画的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画的本体形态;2、掌握动画作品的形态;3、掌握动画作品的叙事形式;4、了解动画作品的分类;5、了解动画作品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动画的本体形态;(2)动画作品的形态;(3)动画作品的分类。

2、难点(1)动画的本体形态;(2)动画作品的形态;(3)动画作品呈现方式。

[教学内容]1、叙事分类2、形式分类3、功能分类等单元四动画创作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动画的影片构成;2、掌握动画的创作法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动画的影片构成方法;(2)动画的创作法则。

2、难点(1)动画的影片构成方法;(2)动画的创作法则。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232004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ception of Anima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9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由浅入深地从动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入手,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讲述动画艺术的本体特性、思维方式、创作规律、实用功能和学科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动画艺术基本观念,为以后深入学习动画艺术的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动画的形态,认识动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动画基本观念;2.了解动画片的创作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动画片生产的基本知识;3.掌握学习动画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大大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知识和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动画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能够学会欣赏各阶段的代表作品;了解动画的创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激发学生对动画行业的热爱,从而去关注当前动画行业的现状和动态。

技能:能够掌握学习动画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实施说明要求学生对教师课程讲授内容做到了解,重要内容进行记忆和掌握,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引导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动画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动画创作需求定位教育,以艺术定素养,面向新时期的动画市场,适应体制机制。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本科生入学的起点课程,它将与美术方面的课程和影视方面的课程,诸如人体素描与速写、影视概论等同时展开。

后续课程为角色形态塑造、插画设计、美术设计、原动画设计等更加深入的动画专业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本课程课上全部采取教师讲授方式教学,课下赏析优秀影片和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式来对课上内容进行深入学习:1、针对课程每个环节的内容,教师提供中外优秀动画作品供学生鉴赏,并要求学生就具体作品现场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2、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就自己感兴趣的动画导演、动画电影、动画视听语言等角度来详细分析。

1动画概论 教学大纲

1动画概论 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画概论/The Conception of Animatio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型:必修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动画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动画概论》是动画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是提高其综合艺术素养及提升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动画概论》在传播动画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动画。

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使艺术和技术融冾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达到建立具有自主特色的动画理论及创作观念。

使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动画创作,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影视动画是一门需要综合素质很强的专业,因为它涉及到文学剧本创作、历史、不同地域文化、人文科学、艺术(美术、影视语言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原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完成世界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影视动画艺术特征上的简单概述。

(二)基本概念动画(armation与 cayton)、视觉残留、风格流派、主流动画、非主流动画、平面动画、立体动画、节奏、蒙太奇、偶动画、剪纸片、水墨片、电脑三维动画。

(三)基本技能1、通过学习达到更为扎实的理论实践功能,强化多学科多视角阐述艺术与技术,最终达到创作的目的。

2、观摩世界优秀影视动画作品,加强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熟悉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操作程序及规范。

4、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5 、正确处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本课教学总学时为 54 。

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章节内容学时数理论教学课内实训课外作业集中实训备注第一章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4 4 第二章动画的本质 4 4 第三章动画片的分类 4 4 第四章动画片的风格流派 6 6第五章动画片的创作原理 4 4 第六章动画片的创作方法 4 4第七章动画片欣赏与文艺批评 4 4第八章创作者的素质与修养 2 2总计32 32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动画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建立起动画发展在时间上的纵向概念、引入动画创作观念的建立。

(精品)《动画概论》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

(精品)《动画概论》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动画概论》课程简介《动画概论》课程是重庆邮电学院传媒学院动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编号:120255学时为32 学时。

《动画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涉及影视编导学、影视场景、影视动画角色调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语言描述方法等,是影视编导艺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其基木创作原则的学科,并对影视编导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作出理论上的阐述,呈现出传统影视专业积极迈向现代数码化的崭新特征。

《动画概论》课程从动画的性质与定义、艺术功能、起源与发展、T艺流程、学习方法与途径、动画的基木原理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让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动画艺术的概貌。

《动画概论》(Conception of Animation)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20255二、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学吋:32学吋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先修课程:无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木课程是属于综合交叉学科。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动画的不同层血与整体构架,让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动画的属性、形态、起源和发展和动画片制作的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动画的本体特性(4学吋)本讲主要从技术、工艺、审美、多元化、吋尚、假定等诸多方面分析动画的本体特性;从综合性、叙事性、独创性等方面来阐释动画的特性:从字面和属性界定动画的定义。

第二讲动画的形态系统(6学吋)本讲主要分析动画的本体形态;动画作品的形态;动画作品的叙事形式:动画作品的分类;动画作品的呈现方式。

第三讲动画的历史(4学时)木讲主要讲解动画的原始意象动画;机械实验阶段:动画的先號人物;动画产业的形式;电脑动画的发展;动画重点国家的介绍。

第四讲动画片的生产过程(10学时)本讲主耍讲述动画的生产过程的几个阶段:策划•筹备阶段;设让与制作阶段;作品加工阶段以及三维电脑动画生产流程。

第五讲动画必备知识(2学时)本讲主耍讲述动画制片常识、专业术语、工具与材料。

第六讲学习动画的方法(4学时)本讲主要从动画作品的读解、基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等方面介绍学习动画的方法。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讲授安排:本课程共七章,分29节,课堂讲授50学时(理论20学时,课程讨论2学时,作业讲评2学时,总结2学时),作业6学时,共56学时。

教学目的:动画概论对影视动画做了全面介绍,让学生从理论方面了解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的分类,动画的创作原理,中、美、日动画的艺术特征与民族风格,动画片的欣赏与文艺评析。

在创作实践方面,介绍了材料动画的制作方法,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让学生在制作环节和方法上有全面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在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动画风格与艺术特征的把握,对动画片的生产制作流程和材料动画的理解,动画片创作原理的掌握。

教学内容简介:理论知识讲解:一、动画概述(6学时)1、动画的起源与发展2、动画的定义与特征二、动画片的分类(6学时)1、艺术形式2、叙事形式3、传播形式4、艺术性质三、中、美、日动画的艺术特征(8学时)1、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2、美国动画的创作特征3、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4、日本的电视动画四、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6学时)1、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2、计算机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3、无纸动画的生产工艺流程五、材料动画制作综述(12学时)1、材料动画概述2、剪纸动画3、偶类动画4、水墨动画5、直接绘制材料动画6、真人动画7、实物动画8、综合动画9、材料动画学生短片创作六、动画片的创作原理(6学时)1、商业动画片的创作原理2、试验动画片的创作原理3、动画片风格的形成4、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七、动画片的欣赏与文艺批评(6学时)1、动画片的欣赏2、影视动画片作品的批评3、影片实例赏析教学方法:1、放映课件进行讲解,同时进行图片或影像分析,力求加深理解,轻松掌握。

2、优秀漫画、原画欣赏,图片赏析。

3、放映部分短片,分析画面和镜头感。

放映一部好的动画或电影,分析画面和镜头感,以及动画中动作设计的出彩部分,故事构成亮点,学习如何从已有的动画作品中批判的学习。

内容安排:第一章动画概述课时安排:理论6学时,实践0学时学习目的:了解动画发展历史,思考动画本质,理解动画基本概念与特点,进而思考动画的未来走向重点难点:了解动画的起源,掌握基础知识主要内容:结合图片和课件讲述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美、日等一些国家动画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动画概论》课程是针对动画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向学生介绍动画的性质与定义、艺术功能、起源与发展、工艺流程、学习方法与途径等方面知识,并且探讨动画的基本概念。

为学生今后学习动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提高学生动画理论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1、课程的基本内容
动画的性质与定义,动画片的类型,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片制作工艺流程,
动画片制作基础知识,动画学习方法等。

2、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动画片制作的方法及整个工艺流程。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
四、教学时数分配:32
五、其它项目:无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课,考核方式为闭卷。

考核要求:平时30%,考试70%
2、习题:
课程中安排相关动画资料检索收集,分析探讨动画相关知识,了解动画片制作工艺流程,动画片制作基础知识,了解动画与电影、动画与美术、动画与文学、动画与音乐的相互关系,确立正确的动画学习方法。

3、能力培养要求:
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动画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并掌握动画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动画史以及动画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与其它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联系:
先修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外动画史》、《影视美学史》
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平行开设课程和教学环节:《表演》、《影视剪辑与合成》
5、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由任课教师推荐。

(2)主要参考书目:
①《动画概论》聂欣如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动画概论》北京电影学院出版社;
③《现代动画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